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有關傳統節日的作文600字錦集六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5.43K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的作文600字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傳統節日的作文600字錦集六篇

傳統節日的作文600字 篇1

春節,一個人們常常提起到的詞語,一個聖神的詞語。它是中華民族的風采,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代表。

什麼是春節?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今年春節,我去了我的老家——太陽系地球村亞洲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那裏住着我的外公外婆、弟弟妹妹、舅媽舅舅等好多個親戚。

春節,我去了好幾個地方,比如江南民族院。那裏的風景可真是美,我一進去就被牢牢的吸引住了。一開頭,我們觀賞了許多名氏的住宅,我發現這裏的屋頂上都有個洞,下面都有一口缸。經過仔細觀察我才發現這的用處——其實它的原理十分簡單,每當下雨天,它就可以接到最自然的水啦!接着我們觀賞了人們的“多媒體教室”——演藝廳。人們在裏面觀賞京劇、歌戲等。然後,我們看了舞獅子、觀賞了雞鳴塔(恨,真可惡,竟然不讓我們上去)最後,我爬了一下二戰碉堡(那才叫過癮呢)不知不覺,已過黃昏,我們這才高高興興、屁顛屁顛的回了家。

可惜,這美好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光陰似箭,春節過去了,而向我們迎來的是下一個學期的艱苦奮鬥、努力學習。

傳統節日的作文600字 篇2

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麼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着乾點家務,除了這些,姥爺姥姥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姥爺姥姥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姥爺姥姥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姥爺姥姥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着急。

説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説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裏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鮃瘓洌骸奧飛閒⌒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説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着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温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傳統節日的作文600字 篇3

週五最後一節是語文課。我正為老師留的作業多而苦惱呢。雖然週五上完課之後可以放假,但不至於留這麼多吧!天吶!語文、數學、英語就象海、陸、空三軍儀仗隊,對我敵軍是一頓狂轟濫炸。尤其是語文,“‘響尾蛇’手抄報導彈”,“‘殲——31’作文戰鬥機”等等一系列能想到治我們的方法都用上了。把我們折磨得生不如死。而且更可怕的是一種叫“沒有題材可寫”的病毒正在瘋狂的侵蝕着我們的大腦。這比突然暴死都可怕,這叫慢慢的折磨死。《三國演義》中有個故事是“死諸葛嚇退活仲達”,我敢説諸葛亮要是變成國小生穿越到現在,而且和我們一個班,那麼他就“享年11歲了”!

回家後我看了看台歷,幸好這周是清明節小長假,放三天假。想到這兒,我像一個被壓迫了很久的人,大喊道“自由了”!可是一想到那“週末大禮包”,我就失望了!

清明節不能忘了傳統,我們要紀念先祖、緬懷先烈。晚上八點多鐘,我們來到了一處"風水寶地”,。從一個老奶奶的手裏買下了黃紙、冥幣和元寶。由於燒紙祭祖的人多,燒紙用的器具又少,我們只能排隊等候。在等的過程中,我已經躍躍欲試了。因為這個看起來很簡單,很好玩兒。終於輪到我們了,火早已經滅了。我們把黃紙放進去的時候,奇蹟發生了:火又重新燃燒起來了。我把元寶放了進去,用一根特別長的鐵棍攪拌完之後,火燒的更旺了。我把全部的`元寶燒完了,開始燒冥幣。我特別好奇,冥幣是什麼樣子的?咱人民幣上印的是毛澤東,人家印的是財神;咱的錢發佈於人民銀行;冥幣發佈於天地銀行。冥幣的面值大的驚人。有的冥幣都把零寫成千萬或者億了。我們買的冥幣有很多種。有常見的五十元;從沒見過的兩萬元;還有,如果真的是人民幣的話,一張就能使人暴富的二十億!(看來這天堂的人真是有錢呀!)。很快就把這些“錢”燒完了。我想天堂的先祖們也應該收到了吧?

清明節是一個緬懷先祖,紀念先烈的日子。願天堂的你們都能夠安息!

傳統節日的作文600字 篇4

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就是元宵節了。

今年第五年在家裏過元宵節。走上陽台,只見小區裏掛滿了彩色的燈籠,行人們也都穿上了節日的盛裝,孩子們提着燈籠在小區廣場上玩得不亦樂乎,不時發出一串串清脆的`笑聲……可是今天我卻不打算加入他們的遊戲行列中,因為我準備趁着媽媽出門這會兒,包一回元宵,給她個驚喜。

首先,我拿出媽媽慣用的盆在裏面放了半盆水,倒進麪粉,學者媽媽的樣子揉了起來。邊揉邊想:看了那麼多回媽媽、奶奶做元宵,這點兒小事怎麼難得倒我!可是水倒太多了,這一盆麪粉都搗成漿糊,根本揉不起來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只沾一點兒水,一邊揉一邊再一點兒一點兒地加水,終於慢慢地把麪粉揉成了一個大面團,然後我學着媽媽的做法再揪出一個個小麪糰。接着就可以真正開始包元宵的工程了。

我一手託着小麪糰,另一手以大拇指為圓心,從它的正上方輕輕往下按,再慢慢從中間向四周碾開,好不容易捏出了一個小圓盞,可以往裏放餡料了。我挑了我最愛的豆沙餡兒,舀了一大勺,心想,這回可以一口一個過癮了。可是沒想到餡兒太多,我捏出的“面盞”根本收不住口,我只得忍痛割愛,把餡兒料再放回去了好一些,這才剛好包攏。眼看第一個元宵成功在望,我別提多高興了,一心想把它搓得更圓更光一點兒。沒想到,一個得意忘形就晚節不保——我揉得太用力把餡料都擠了出來,本該雪白嫩的元宵抹上了一條暗紅色的傷痕,我只好趕緊給它再沾點兒麪粉補一補。就這樣我的第一個元宵掛滿了“補丁”誕生了,新着,第二個、第三個……我越幹越起勁,第五個、第六個,我越來越順溜……

這時,媽媽回來了,她一看見我的臉,還沒來得及誇我就笑開了懷。我帶着滿肚子的疑問抬頭一看鏡子,“啊——”我一下子衝進了洗手間。原來,我臉上也沾滿了麪粉。等搓掉這些麪粉,我的臉也羞成了一個紅蘋果了。

雖然鬧出了個小笑話,但是吃着我自己包的元宵,我別提多高興了。因此,我更喜歡元宵節了。

傳統節日的作文600字 篇5

不知不覺中,又迎來了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這屬於母親的一天,這每個孩子學會感恩的一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遊子吟》真切地表現出了人間最偉大的愛——母愛。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母親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母親就在陪伴在我們身邊,把我們養育成人,教我們知識、做人的道理。你對我們做的.這一切,都是無私的。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兩個一模一樣的女人,在爭奪一個孩子,上帝説:“你們搶吧,誰搶到是誰的。”最後,上帝看着兩手空空的那個女人説:“我知道,孩子是你的,你是怕他疼,所以你沒有拉他。”母親對孩子的愛,如此簡單,如此偉大。有些時候,母親的絮絮叨叨也許會使我們厭煩,但是這正是母愛的一種表現。作為孩子,我們是母親的唯一。我們在一天天長大,母親在一天天老去,我們的回報,與母親的付出相比,可以説是微不足道。

還有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 在探監的日子,一位來自貧困山區的老母親給兒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經炒熟,老母親全嗑好了。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堆白花花的葵花子,手開始顫抖。母親亦無言語,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兒子,賣掉了雞蛋和小豬崽,還要節省許多開支才湊足路費。來前,她把在煤油燈下嗑好的瓜子放在一起,看它們像小山一點點增多,自己卻沒捨得吃一粒。服刑的兒子垂着頭,作為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正是奉養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在所有探監人當中,他的母親是最襤褸的。母親的瓜子,包含千言萬語,兒子“撲通”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

母愛,感化一切,無私且永不停息。在今天,對母親的千言萬語都化為一句祝福:母親,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

傳統節日的作文600字 篇6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端午節最早源於戰國時期,當時有個叫屈原的楚國人,他在楚王身邊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而賽龍舟是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而粽子則是百姓不忍心忠臣被魚蝦吃食,故而將米飯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屍。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僅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好好的繼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