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集合15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97W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集合15篇)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1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近年來,幼兒教育工作發展迅速,也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XX鎮是XX縣的一個大鎮,工農業經濟是全縣發達的,幼兒園教育開辦的有聲有色,政府和家長的積極性都十分高,去年建的鎮中心幼兒園是XX縣第一批新建幼兒園。四月中旬,我有幸深入到全鎮4所幼兒園,通過現場查看,問詢交流,翻閲檔案,走訪座談等方式,重點了解了幼兒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師資隊伍狀況、幼兒入園率及保教質量、辦園體制及監管體制、經費保障機制、幼兒園內部管理及相關法律法規落實等情況。現將XX鎮幼兒教育現狀調查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鎮有幼兒園4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所,民辦幼兒園3所。有3-6歲幼兒945(本鎮户籍)人,在園820人,毛入園率86.8%,其中218名幼兒享受了國家學前一年免費教育。有教職工57人,中心幼兒園有國小轉崗教師11人,招聘10人,民辦幼兒園教師均為社會招聘,其中多數都是大中專畢業生。

近年來,XX鎮政府把幼兒教育作為重點工作在抓,從教育興鎮、教育惠民的高度統一思想認識,認真落實市縣有關要求,以幹克難,聚力推進,全體教職員工服從大局,吃苦耐勞,努力工作,全鎮幼兒教育工作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一)幼兒園硬件建設快速發展。

中心幼兒園成立以來,政府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努力推

進幼兒園硬件建設。去年9月開園至今,在開園初建的基礎上,幼兒園邊運行邊完善建設,目前已建成6個基本達標的幼兒活動室,6個幼兒寢室,3個輿洗室,有充裕的幼兒活動場地、户外空間、玩沙場和健全的部室,配備了必要的玩教具和圖書,安裝了智能廣播系統。各民辦幼兒園也通過多種途徑積極投入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加速硬件建設,完善幼兒園保教功能。童樂幼兒園給每個教室配齊了空調,電視,電子琴,軟化了幼兒活動場地。明星幼兒園擴大了幼兒活動場地,添購了一批幼兒玩具,配齊了必備的教學設施。

(二)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鎮中心幼兒園11名教師是經全鎮中國小教師選拔>培訓轉到幼教崗位的,在社會聘請幼兒教師11名。民辦幼兒園有教師35名,全部由各園自主招聘。中心幼兒園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也做好了對民辦幼兒園的工作指導幫助。一是加強園本培訓,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和內容,注重音樂、舞蹈、美術的專業培訓,達成培訓目標,提高了教師專業技能。二是創造外出學習機會,中心幼兒園有7名教師參加了國培,取得了培訓合格證,先後帶領教師到市幼兒園和縣幼兒園參觀學習。三是加強學習,教師制定成長計劃,舉行園內骨幹教師評選活動,快速形成幼兒園教師骨幹力量。

(三)保教並重提高日常管理

各幼兒園十分重視幼兒的日常行為安全,健全了安全工作應急預案、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安全定期檢查通報制度等,開展了安全教育和培訓,做到了安全隱患排查制度化、經常化,職責明確,責任到人。重視家園共建工作,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形成了定時召開家長會慣例。推行了爭當“禮儀之星”活動,進行每週一升國旗活動,開展感恩、環保教育活動。鎮中心幼兒園結合實際,學習借鑑好的做法,制訂了詳實的管理制度和獎懲辦法,堅持日檢查、周公布,有效地將制度管理落實在了日常工作中。各民辦幼兒園也注重細節,把日常工作落到實處。

二、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鎮幼兒教育雖然有了一定發展,但在整個教育體系中,還是最薄弱、最滯後的環節,還存在規模小,投入少,教師缺等問題和困難,與人民羣眾對幼兒教育的需求差距還很大。

(一)建設改造資金短缺。

經調查摸底,本鎮户籍有3~6歲幼兒945人,不包括搬遷移民外來居住户,而我鎮是全省的搬遷移民示範鎮,雙星村移民搬遷安置點是XX縣最大的,未來會有更多的

外來户居住,全鎮幼兒人數勢必會過千人。根據我鎮幼兒園現有的規模,已無法在接納這麼多人,要解決適齡幼兒入園,就要通過新建或擴建的方式解決。農村居民居住分散、城鎮缺乏適當場地且地價太高,導致幼兒園建設選址新建困難。為解決幼兒“入園難”的問題,鎮中心幼兒園打算改造擴建,初步預算資金需要近百萬。

(二)師資力量仍很薄弱。

一是數量不足。目前全鎮僅有轉崗專任幼兒教師11名,其餘46名均為聘請,師生比為公辦園1:16.5、民辦園1:13.1,遠遠高於1:6—7的標準。全鎮學前三年適齡兒童近千名,按85%入園,還需補充近35名保教人員。二是專業幼兒教師缺乏。全鎮幼兒園中,幼教專業畢業的專任教師僅佔28.5%。中心幼兒園有22名職工,有8名畢業於幼教專業,民辦幼兒園幼教專業畢業的就更少了。三是培訓學習交流機會少。幼兒園教師平時忙於工作,難得的週末時間又要處理家務,園本培訓水平檔次有限,走出去學習交流時間少,費用難以解決,此種現象民辦幼兒園尤為突出。

(三)發展不平衡存安全隱患

總體來説是公辦幼兒園好於民辦幼兒園,從基礎設施看,部分民辦的幼兒園設施結構、功能與“標準”差距大。一些民辦幼兒園租用民房,條件較為簡陋。從保教質量看,由於優勢師資向城鎮流動、向公辦幼兒園流動,導致城鄉差異、公民辦差異比較明顯,公辦幼兒園教師還經過正規招聘、至少經過短期培訓或學習,而民辦幼兒園教師好多沒有取得教師資格,也沒有培訓就直接上崗,有些國中畢業就當上了幼兒園保教員。從安全管理看,個別幼兒園樓層高,樓梯窄陡卻沒有軟包防護。少數民辦幼兒園基礎設施差,保教人員不足,加之大園大班,存在安全隱患。鎮中心幼兒園相比較民辦幼兒園條件好,環境美,設施全,但招生名額有限,容不下更多的幼兒。

(四)規範辦學監管不到位

一是主管部門管理尚需到位。由於優質幼教資源缺乏,導致一些作坊式民辦幼兒園應運而生。政府及主管部門雖然在加強對各類幼兒園指導、管理、監督的同時,加大了整治力度,但實際收效和社會影響力十分有限。對不符標準的幼兒園,教育部門只能對其發出限期整改、停止招生等行政處罰書,無權強制執行,給監管帶來相當大的難度。二是衞生保健水平非常有限,專職保健人員配備不足。全鎮4所幼兒園,都還沒有配備專職衞生專業人員。民辦幼兒園不具一般的衞生條件,更沒有專業、專職的保健醫生,保育員也大多來自農村,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三是幼兒教育國小化和保姆化。相當一部分民辦幼兒園迎合家長盲目的心理願望,開設識字、拼音、算術等課程式,國小化教學傾向非常突出。一些民辦幼兒園則採用“圈養式”管教,把“吃飽帶牢”作為工作職責。

三、建議和意見

針對我鎮幼兒教育的發展情況和存在問題,建議政府更加關注幼兒教育,全社會更加關心幼兒教育,促進基礎教育協調均衡發展。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2

調查時間:20xx年2月------20xx年6月

調查地點:商州區幼兒園。

調查對象:全園教師

調查人:魚洋萍

一、測查目的

幼兒教育是為一個人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的教育,是為人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質和創新能力,也就是説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及組織方式與策略及教育環境的認識不僅影響幼兒園教育實踐,同時也隱含着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那麼,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的組織方式與策略和對教育環境的認識水平怎樣?

二、測查的對象、方法、步驟及時間

(一)對象:全園教師。

(二)測查方法:個別測查法。

(三)測查步驟:

1、根據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編寫的“對世紀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叢書《幼兒教育—自我評價手冊》”擬定測查的題目;

2、分別以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與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水平進行個別測查,同時,對我園教師20xx年以來論文情況和參加評好課情況進行統計,為創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據。

三、結果分析

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初海以上審青年教師在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百分比分別為54、6%和46、6%,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比25歲以上的教師回答問題的正確率高出8%。我們認為,這一結果説明青年教師雖然年輕,但她們思想領域比中青年教師寬,敢於開拓,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創新意識較強,而年齡較大的教師雖然兢兢業業,但常常以經驗來開展工作,比較保守,因此,在認識上和青年教師存在一定的差距。

結果還顯示,我園教師在回答“當幼兒的興趣、關注點與你想要進行的活動發生衝突時,你的做法是什麼?”這題時,正確率達85、5%。説明我園教師通過“適應我國國情,提高幼兒素質,的實驗和近幾年的教育改革,能認識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結果提示:為了使孩子能主動地學習,我們要改變以往以集體教育為主渠道的教育組織形式,改變以傳授式為主的教育教學策略,使幼)七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和體驗來認識事物;教師要因人施教,要給幼造自由選擇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起點、速度和水平學習知識。

對教育環境的認識測查顯示,我園教師教育環境的認識不足,答題的正確率只為57、5%。説明多年來,我們教師雖然也是本着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對幼兒進行教育,也對教育環境進行了創設,但忽視幼兒是環境的主人、忽視幼兒要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才能獲得發展、忽視創設發揮教育作用的環境體系、忽視良好精神環境的創設。百分比統計説明,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環境的認識差異不大,百分比分別為58%和57.2%。我園教師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幾個方面的前測情況比較中,答題的正確率差異不大,經統計檢驗,無顯著差異。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總答題的正確率分別為55%和52、1%,經統計檢驗,無顯著差異。可見,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創新教育研究前測水平總的來説是均衡的。

四、結論

根據以上測查和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形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較差;

2、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研究前的認識水平總體來説是均衡的。經統計檢驗,天顯著性差異;

3、從1998年以來我園教師文章的發表情況和評好課獲獎情況看出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五、措施

1、根據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的認識較差的實際情況,首先要在教師中樹立創新觀念;樹立以人的生存發展為本的全局性的多樣性教育觀;樹立起尊重、賞識、喚起幼兒主體意識、發揮幼兒主體精神變“學會”為“會學”的良好教育觀念。教師要認識到兒童是人,是發展着的、能動的主體;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尊重和滿足幼兒的需要,要看到幼兒獨特的認識特點,看到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要把兒童看做主動的學習者,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從周圍環境中選擇學習的內容。同時要使教育目標需求化,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教師要從只注重教材和教師既定的目標與決容,轉變為注重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水平,並不斷調整和生成新的教育目育目標相適應的內容,從而更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

展。其次,要為幼兒營造創新的環境。要促進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就要為幼兒提供環境、材料,引發幼兒主動探索,使幼兒在與物體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價值的經驗。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環境的創新是為了孩子的發展,孩子們需要的是活的環境,而不是擺設。

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與環境發生積極的交互作用。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應易於激發幼兒的探究活動,使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對事物的認識。從而發現事物間的關係。再次,教育的組織方式與策略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的關鍵。作為教師,要改變以傳授式為主的教育教學策略,在引導孩子主動學習的同時,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猜想並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與物體相互作用,創造條件讓幼兒主動地學習,主動地建構自己的認識。只有幼兒真正願意學的東西,才能真正學得好。

2、正確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根據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有一定差異的測查結果,我們認為,雖然青年教師在某些認識上成績高於中青年教師,但不管是青年教師還中青年教師都要正確地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也就是説,教育創新一方面必須重視對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必須對教學內容及組織策略進行改革,活化教育過程。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師在積累經驗的同時要敢於創新,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保證。青年教師在敢於創新、敢於開拓的同時,要吸收好的經驗。

3、加強教師教育科研水平,走出一條“科研育師求創新”的路子。教師進行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幼兒園必須以科研為先導,在學校總課題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一些子課題的研究,可以班或以小組為單位構建科研組織網絡,形成科研製度,科研活動做到有內容、有重點、有專題發言、有共同研究、有共同提高,形成科研的規範管理,使教師的科研水平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提高。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3

調查目的:幼兒園存在的一些遊戲缺失問題

調查時間:20xx年07月02日

調查地點:xx幼兒園

調查對象:幼兒園小朋友

為什麼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場面: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問: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

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孩子的遊戲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一位幼兒園老師設計了這麼一個遊戲情境:老師扮演雞媽媽,小朋友們戴上頭飾當小雞,雞媽媽領着小雞們到小貓家串門,小貓不在家,但在家裏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寫着數字的卡片,讓小雞們找出這些卡片,並且根據這些數字在地板上繡花,卡片上寫着幾,就繡幾朵花。

這樣的遊戲在如今的幼兒園裏非常典型,老師是想通過這個遊戲檢查一下孩子們是否掌握簡單的數字概念。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黃進説,但是我們卻不禁要問:孩子們在老師設計好的遊戲裏,在老師的帶領下沒有一點自己去開發新的遊戲情節的想法,這樣的遊戲其本身有沒有存在的意義,是不是成了一種點綴?

有專家認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遊戲當作糖衣,靠糖衣來誘使孩子們吞下知識這個苦片。人們認為在幼兒園裏遊戲對學習重要,是因為人們希望遊戲能賦予孩子們一些經驗、技能和知識。黃進説,但卻忽視了遊戲最重要的一點,即孩子們在遊戲中自主的`、歡愉的體驗。

在前不久舉辦的中國幼教百年紀念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上,不少與會專家學者提到了當前學前教育中的遊戲缺失現象。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系教授李季湄説,所謂遊戲缺失,更多是從遊戲被成人控制這個角度而言。不少專家認為,老師成了遊戲的設計者,遊戲成了老師導演下的一台戲,成了外部強加的活動,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遊戲應該是孩子自發感受到樂趣的行為,但現在許多幼兒園裏遊戲是按成人的意願在玩。經常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説: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孩子們根本不把這認為是遊戲,是玩。遊戲被當成了工具。

李教授説,當然寓教於樂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這樣的所謂遊戲,大部分還應該是孩子自發的遊戲。

讓孩子們玩自己的遊戲。她給記者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吃滷花生,有孩子突然問:這種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麼做出來的?於是,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很快孩子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滷花生是種出來的,另一派認為是煮出來的。曹老師提議孩子們乾脆一起來做試驗,看看滷花生究竟怎麼做出來的。於是一組孩子開始種花生,另一組孩子則開始煮花生。答案當然很快就出來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卻很有興趣地加入到種花生的行列中。種花生的過程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怎麼才能讓種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説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裏,但立刻又有孩子説不對,應該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澆到土裏;隨即又出現了新問題:用熱水泡、温水泡還是冷水泡?

這些問題,我都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曹偉説,他們完全能夠解決,孩子們的能力和創造經常會讓你意想不到。

曹偉説她班上的孩子們玩的遊戲主題經常是從孩子們討論的感興趣的話題中找出來,遊戲情節怎麼發展進行下去也由孩子們來決定,誰在遊戲組織中扮演什麼角色,不是由老師來指派,而是由孩子們自主決定,最後遊戲做完了,再讓孩子們自己來作評價。那你呢?起一個引導作用?記者問她。嚴格來説,引導這個詞不準確,不是引導,我只需要在一旁觀察和發現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建議和幫助。曹偉説,我跟他們是平等的,是他們的一個玩伴,跟他們一起玩。

學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兒全面發展,而且還要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幼兒園的各種活動都應當體現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並給幼兒自由自主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幼兒的創造性遊戲應當體現創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強加給幼兒。教師不能用組織作業或上課的方法來組織和指導幼兒的遊戲。應當改變重教師編制的教學遊戲、輕幼兒自發的自由遊戲的傾向。

但是幼兒園的老師們也有滿肚子的苦水據説,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做遊戲多了,認字識數少了,就會有家長找上門來提意見,我讓孩子到這裏來是受教育的,不是來玩的。

劉焱教授説,提前開始、越早越好已經成為現代人們對於嬰幼兒教育的普遍信條,望子成龍的家長希望通過這種提前開始的學習,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儘管xxxx年頒發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到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之一,但劉教授指出,理論上、口頭上重視遊戲,實踐中輕視甚至忽視遊戲,已經成為當今學前教育領域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矛盾現象。

幼兒園教室中的遊戲在迅速減少,使用筆和作業紙的現象在急速增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劉焱教授説,幼兒教育也已被納入到應試教育的軌道。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4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消費已佔消費中的重中之重。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誰也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孩子選一所好的幼兒園,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起點,是每個家庭的美好願望。幼兒園生存發展的關鍵是能否適應幼兒生長髮育,身心和諧,德智體美及情商發展的需要,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滿足不同家長的期望與要求。

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是幼兒園內部產生良好循環的根本保證。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章制度的制定,對完成幼兒園各項任務,建立正常秩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幼兒園規模有大有小但是所需要管理的事情卻是一樣的繁多複雜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顧到,這就對幼兒園提出了很多的要求。

隨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自20xx年以來,我省的幼兒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的公立幼兒園中的80%已被私人承包,變成了私立幼兒園。

調 查 概 況:

20xx年11月至20xx年1月對鄭州農村幼兒園教師素質發展做了調查:在越來越多的公立幼兒園變成私立幼兒園的同時,還冒出一批新的私立幼兒園,各個幼兒園之間競爭激烈,每個幼兒園有緊迫感和危機感,她們急需教育教學方面的信息。但是,因為經費緊張,不能外出學習、觀摩,不能參加省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幼兒園教研脱鈎,這必將導致管理混亂,教學欠佳,耽誤幼兒的健康成長。

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的根本方向。如何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良好的實施素質教育,根據一段時間的調查觀察我有了一些認識和看法。

第一,教師自身的素質是十分重要的。

幼兒模仿能力較強,老師的舉止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身教重於言教。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體現出來的良好素質,將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要有較新的教育觀念,瞭解、信任、關心兒童,以鼓勵為主,激發幼兒的創造性;還要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課外知識,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更要充滿愛心公平的對每個兒童給予關愛,不要讓兒童產生落差心裏,一位老師講了這樣一個實例,她班裏有個小男孩自己吃飯,自己尿尿,自理能力很強,就是我們常常説的那種小大人型的,但不知怎麼的,最近一個星期己經連續尿了三次牀了,問他的媽媽,他在家裏最近一段時間從來不尿牀。這可怪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小

傢伙是故意的,他只是不滿意老師對他的“不在意”,想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引起老師的“在意”,他是想從老師那裏得到關心和愛護。兒童心理比較敏感,這就要求老師更應該注意觀察孩子,儘量給每個孩子公平的待遇,平時多多鼓勵表揚,讓孩子建立起自信心更加快樂。

第二,保護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創造性思維是思維活動的高級過程。幼兒雖不能象科學家那樣發明創造,象劇作家那樣編出新作品,象哲學家那樣創立新理論,但只要與幼兒接觸,你就會發現他們具有極其可貴的.創造思維。曾經有人做過實驗:在教室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問一羣大學生這是什麼,大家異口同聲説:“圓”;而向幼兒園的小朋友提出同樣的問題時,小朋友們紛紛説,那是太陽、是月亮、是笑臉、是生日蛋糕??。可見幼兒的思維活躍程度並不遜於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超過了成年人。要培養兒童的創造性首先需要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激發幼兒的創造想象力和好奇心。想象是創造的前提,好奇是創新的動力,我們要抓住幼兒身邊發生的每個能激發幼兒思考與想象的機會。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應儘可能使用科學探索教學模式和發現式教學法,激發幼兒求知探索的慾望;儘量為幼兒提供能引起觀察和探求行為的情景,並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尋求答案。如在活動室中佈置自然角,園內開闢飼養角、種植園等,常帶幼兒去户外散步,並經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難度適中而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幼兒剛接觸外面的世界不久,他們對外界有太多的好奇,常常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問題而打破砂鍋問到底,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保護幼兒這種積極的探索心態,支持他們因好奇而提出的問題,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因嫌麻煩而責怪孩子羅嗦。在孩子心中,老師具有絕對的權威,往往會因為老師的一句話而扼殺了幼兒的求知慾與創造意識。幼兒最愛想象,他們的腦中還沒有任何框框。愛因斯坦曾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為幼兒提供想象的空間,對於幼兒的奇思怪想絕不一棒否定。在引導幼兒進行的想象活動中,允許幼兒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和體會,鼓勵他們異想天開,相信沒有胡思亂想,就沒有創造性的成就出現。

第三,重視培養兒童與他人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的能力。

所謂人際交往能力是指人與人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是否與他人形成良好的心理關係的能力。現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都視自己的孩子為掌上明珠,什麼都為孩子做好了保護的太過了,這樣沒有限度的溺愛無形中忽視了孩子自身的動手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兒童進入幼兒園,第一次進入集體與許多同齡人共同生活和學習,其與人進行人際交往的能力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眾所周知,未來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的孩子將面臨的必然是一個充滿機遇挑戰的時代,是一個效率的時代,學會與人交往一起合作是必要的條件,孩子對它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當孩子座公車時也許回望着身旁的陌生的人微笑,在公園玩當他碰到以為每天都看見的好朋友時就會走過去擁抱他,孩子願意認識一些新面孔會熱情的與人交往希望獲得認同與友誼。在幼兒園一個班一般有20~30個孩子,作為老師應當具備讓孩子們有好相處共同活動,一起完成任務的能力,注意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在活動中獲得友誼收穫成功。

現代人成功需要百分之十的能力,百分之一的機遇,剩下的就是良好的人脈了,所以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是讓孩子贏在起點的關鍵條件。

現今社會孩子上哪所幼兒園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某種意義上説家長是衡量幼兒園辦得好壞的一個標尺,幼兒園的生存發展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協助。一個幼兒園想要辦的成功不僅對教師的素質有很高要求,其他方面的軟件硬件也是家長們考量的重要部分。我身邊也有一些孩子正在上幼兒園,他們的家長在很多方面都對現在的幼兒園有跟高的要求,比如幼兒園的環境,孩子的遊藝設施,園內安保情況,園中其他服務人員的素質等等。

通過與家長的交流不難看出,家長們對幼兒園不滿意的地方大多是在幼兒園設施,幼兒生活和服務方面,而在教育教學方面不滿意的地方涉及的卻是極少。幼兒園不僅要促進每個孩子全面,和諧發展,同時也為家長安心工作提供便利條件。針對幼兒園的服務,家長們提出了很多的建議,比如現在家長們工作大多比較忙,幼兒園可以延長代管孩子時間,據瞭解,現在的幼兒園下課時間一般是4:00~5:00左右而家長工作一般是朝九晚五或者更晚一些,有很多情況不能準時接走孩子,這種情況下孩子就要在幼兒園等到家長來接,這種情況下別的小朋友大多有人接走了會讓小孩子產生一種落差心裏。而這時幼兒園的老師也就只有一兩個值班的了,很多時候小朋友就乾巴巴的等人來接,兒童敏感的心理會產生一種不被重視的感覺。如果能延長照顧孩子的時間也能解除家長的後顧之憂。還有家長對現在幼兒園的安保情況有很大擔憂,通過走訪發現,普通的幼兒園一般會有2~3名保安人員而有一些比較小的幼兒園一般只有一個保安或者根本沒有,而且這些安保人員也沒有什麼有效地保護措施,通常就坐在傳達室裏喝點茶聊聊天打發時間,有的幼兒園對入園的人員管理並不嚴格,這對孩子的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另外幼兒園的收費也是很大一個問題,有的幼兒園每月的收費普遍在1500~20xx左右,最低的也在1000元,還不包括孩子的其他費用 ,這對很多不富裕的家庭來説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僅是收費貴,還有入園難的問題,有很多家長花錢託關係為孩子爭取一個好園的席位,可謂用心良苦啊!總的來説幼兒園在管理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

對幼兒園管理的我想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行政上加強領導,規範管理

1、統一註冊,頒佈發辦園證件。

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為了限制五花八門的幼兒園搞亂幼教聖地,教育主管部門要儘快把幼兒園統管起來。首先,要明確幼兒園由教育部門來管理;其次,對每一所幼兒園重新進行清理,凡是不夠條件的進行壓縮,對條件具備的進行註冊登記。

2、逐步建立幼兒園的年審考查制度。

學習墾區中國小校年度考核的做法,制定“墾區幼兒園管理標準”,檢查幼兒園的辦園條件是否達標,達標幼兒園由教育主管部門發“辦園許可證”,衞生部門發“衞生合格證”。對不達標的幼兒園,要限期整改,達到標準。否則,取消辦園資格。同時,通過評估,評出墾區幼兒園的等級並掛牌。

3、規定收費標準,規範辦園行為。

要根據墾區的實際,參照幼兒的培養標準,對墾區的公辦或私立的幼兒園出台一些收費項目標準。規範辦園行為、辦園條件,教育主管部門要進行檢查、監督。

4、加強對幼兒園的扶持。

由於體制改革後,幼兒園推向社會,農場沒有投入,大部分的私人承包幼兒園的經費是不保證的,尤其是重大的基建投入與設備購置,幼兒園根本沒有能力來投入,這樣,造成教育教學設施跟不上,影響了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因此,建議總局能否出台相關配套文件,要求農場在一定條件下也要給幼兒園一些扶持,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5、加強對學校學前班的管理。

國家教育司對學校辦學前班早有明文規定,凡有幼兒園的地方,嚴禁學校辦學前班。學校辦的學前班,一定要明確規定孩子入學前班的年齡和所開的課程內容及學習方式和方法。因此,建議總局教育局再重新出台有關規定,嚴格控制學校招收學前班。

(二)業務上統一管理,強化科研

1、統一幼兒園使用的教材。

據瞭解,現區各幼兒園所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門,這些年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有些教材不適合於我們。因此,為了更好地加強對幼兒園的管理,幫助、指導幼兒園更好地開展教研教學,經常與她們在業務上進行溝通,同時也給區各幼兒園之間開展交流,我們要在原教材的基礎上重新編寫出我們具有特色的幼兒教材,供各幼兒園統一使用。這樣,每學期可以進行統測,瞭解分析各幼兒園的辦學情況,及時地給予指導及幫助,提高幼兒園的辦學質量。

2、規定教學目標,安排好幼兒園教學課程。

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各幼兒園要開全開齊課程,對不同的班級要開設不同的課程,總局教研部門要對各幼兒園的教學工作進行檢查,要對教師的教學進度、教學方法、教學行為等進行評價。

3、抓好師資隊伍的培訓。

辦園長培訓班。幼兒園的園長是帶路人,園長要轉變教育觀念,貫徹學習《幼兒園新綱要》;制定教育目標;調整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嚴禁國小化的傾向;鼓勵園長們在辦“特色園”上下功夫,以此提高收費標準,改善教師待遇,增加幼兒園教學設備。要開展對幼師的崗位培訓,經常組織幼兒園開展一些教研教學活動,提高他們的教學業務與能力。

4、建立信息網絡,搞好網絡交流與教學。

有條件的幼兒園,都要求購買電腦,並且要上網,搞好網絡教研。同時,加強網絡信息交流,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

在幼兒的教育史上,還是一個薄弱的領域,屬於“年輕”的隊伍,無法與中國小相比。體改以後的幼兒園,更是百花齊放,在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幼兒園要走好,下面的路怎樣走,需要得到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我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幼教事業一定會得到各級領導的關懷,會健康成長起來的!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5

學前教育是老百姓極其關注的一個民生問題。近幾年,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了許多這方面的建議、提案。在前兩年對學前教育發展情況進行持續監督的基礎上,今年6月份,葛益平主任、徐育斐副主任、王祖煥副主任、厲秀珍副主任等常委會領導分別帶隊,檢查走訪了鹿城、龍灣、甌海、洞頭、樂清、瑞安和永嘉等縣(市、區),通過實地查看當地公辦和民辦幼兒園、召開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座談會等形式,深入瞭解學前教育發展現狀。6月22日,市人大教科文衞委召開會議,專題探討學前教育發展。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學前教育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學前教育第二輪行動計劃(20xx年),開展學前教育先進(達標)鄉鎮街道創建,鞏固無證幼兒園整治,學前教育工作提速提質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大幼兒園建設力度。近兩年,通過新建、改擴建,新增幼兒園達100所,新增幼兒園建設面積13.2萬平方米,新增幼兒學位1.9萬個,全市3至5週歲幼兒入園率為97.5%。全市現有幼兒園1486所,在園幼兒32.09萬人,等級幼兒園在園幼兒覆蓋面為94.92%,普惠制幼兒園覆蓋面為83.2%。全市185個鄉鎮(街道)有103個建成公辦幼兒園。同時,推動住宅區公建配套幼兒園移交落實。近兩年,全市已移交住宅區配套幼兒園12所,今年甌海區將移分交 配套幼兒園10所,“入園難”問題逐步得以緩解。

(二)加大財政經費投入。各地普遍建立健全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以獎代補的機制,突出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教師參保補助、教師年工資補助、新園開辦補助。20xx—20xx年三年財政性學前教育年投入佔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比重連續遞增,20xx年、20xx年、20xx年佔比分別是2.81%、3.78%、4.04%。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各地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積極招錄優秀畢業生加入幼兒教師隊伍,20xx年、20xx年,全市分別招錄幼兒教師189名和230名,各地相應建立了幼兒教師資格證考取和教師學歷提升進修獎勵制度。目前全市幼兒教師持證率為80%,較兩年前提高了31.86個百分點。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為86.5%,較兩年前提高了26.5個百分點。

二、學前教育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市學前教育水平取得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從總體上看,由於底子薄、歷史欠賬多,學前教育仍是我市整個基礎教育中最為薄弱的環節,整體水平明顯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與羣眾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人財物方面三個“嚴重不足”:

一是公辦幼兒園嚴重不足。目前公辦幼兒園與民辦幼兒園之間辦學條件差異很大,羣眾公認的優質幼兒園基本上是有諸多保障的公辦幼兒園,而民辦幼兒園“低小散”現象較為普遍,全市1486所幼兒園中,公辦幼兒園只有144所,僅佔總數的9.7%,佔比排在全省末位,蒼南、樂清公辦幼兒園僅佔2.56%、3.91%。全市公辦幼兒園只能接納14.68%的幼兒,剩下85.32%的幼兒只能選擇民辦幼兒園,這種狀況使得目前公辦園辦園壓力大,“大班額”和“入公辦園難”問題嚴重。

長期以來,縣(市、區)政府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對幼兒園的配套公建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前教育規劃滯後,幼兒園設置有較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就市區而言,大多集中在核心城區及新建住宅區,如下呂浦一帶公辦幼兒園較密集,市郊地帶如仰義、豐門至今還沒有公辦幼兒園。在規劃執行中,部分區域規劃的配套幼兒園沒有與小區住房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建成的幼兒園,有的小區也沒有按規定及時移交,挪作他用現象也時有發生。鹿城區反映,部分由市級單位負責建設的幼兒園未按期建設或建成後未及時移交。好幾個縣(市、區)至今還沒有一所配套幼兒園移交。至去年底,全市沒有公辦幼兒園的鄉鎮(街道)還有82個,如蒼南龍港這樣一個人口大鎮至今還沒有一所公辦幼兒園。平陽縣16個鄉鎮(街道)僅有4個建有公辦幼兒園。

二是財政經費投入嚴重不足。雖然學前教育財政性投入佔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比重連續遞增,但20xx年我市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佔比也僅為4.04%,其中蒼南、平陽不到2%,永嘉、瑞安、樂清也不到5%,而同期全省平均為5.84%,杭州達10.37%,寧波達8.22%。

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面佔比為83.2%,但一些地方對普惠性民辦園獎補政策模糊、力度不大。由於普惠性幼兒園多數都是非在編教師,平時負擔着非編人員的工資、培訓和日常支出,而按照普惠制收費標準,民辦幼兒園贏利困難,有些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了降低成本,低薪聘用教師,壓縮管理人員,擴大班額容量,管理不規範。調研中,公辦幼兒園反映20xx年由物價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已不適應幼兒園發展需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反映財政獎補金額少,而且物價部門核定的30%浮動率又限制了收費,收支難以平衡,普惠性幼兒園申報進退兩難。

三是教師編制嚴重不足。從調研情況來看,幼兒教師事業編制佔比很低,普遍反應編制不夠,特別是新辦的公辦園大部分都沒有核定編制,如鹿城區20xx年至今新舉辦的公辦園均沒有核定編制,今年僅招聘10名事業編制幼兒教師,而非在編教師收入待遇很低,缺乏歸屬感,難以吸引優秀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如温州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留温工作的比例不到20%。教師資格證持有率列全省末位。“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實施後,非在編教師離職生育現象增加,導致幼兒教師隊伍相當不穩定,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性,嚴重製約學前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

三、推動學前教育發展的建議意見

學前教育是個人終身發展的啟蒙階段,對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既影響全市千家萬户的家庭,又關乎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5月26日,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浙江省學前教育條例》,並將於9月1日正式實施。我市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必須深入學習、貫徹實施《浙江省學前教育條例》,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在人財物方面補好“短板”,推進全市學前教育這一社會公益事業優質均衡發展。

(一)堅持規劃剛性,大力建設公辦幼兒園。縣(市、區)政府是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責任主體。要根據城鎮發展規劃和人口流動趨勢,充分考慮二胎政策和户籍政策的調整變化,科學規劃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佈局,健全覆蓋城鄉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政府要制訂配套幼兒園移交的流程,明確各職能部門的具體職責,規劃、住建、國土部門要嚴格把關,保證新建居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在工程第一期就實行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和同步交付使用“四同步”,教育部門要及時做好接收工作;針對已建成的居住區沒有配套幼兒園或者配套幼兒園達不到規劃要求的情形,縣(市、區)政府要統籌利用“大拆大整”專項行動拆後的閒置校舍或者其他一些適合場地建設幼兒園,就近滿足老百姓需求;82個還沒有公辦幼兒園的`鄉鎮(街道)在今年要落實規劃佈局,各級政府要做好迎接省、市人大常委會的執法檢查準備。

(二)加大財政投入,扶持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學前教育要堅持公辦民辦並舉的原則。針對我市公辦幼兒園比例過少並且無法在短期內改變局面的實際,必須解放思想,發揮“有為政府”作用,加大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學前教育服務的力度,這就要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加大扶持力度,讓更多的民辦幼兒園承擔起學前教育的公益性任務。公共財政資金要發揮“四兩撥千斤”作用,對“收費大眾化、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性幼兒園進行獎補。同時,要加強學前教育的地方政策研究,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積極支持和鼓勵優質民辦園進行等級提升,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滿足羣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學前教育需求。價格主管部門要依據幼兒園辦學成本、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要求和社會承受能力,合理確定並定期調整收費標準及普惠性幼兒園收費的浮動率。

對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佔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過低的縣(市、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有增財計劃和可操作措施,市、縣人大常委會要上下聯動,進行跟蹤監督,保證資金到位。

(三)提供政策保障,提升幼兒教師隊伍素質。幼兒教師是發展學前教育事業的基礎和關鍵。教師編制不足已經成為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瓶頸”。各級政府特別是編制部門、人力社保部門要增加全日制學前教育畢業生考錄編制計劃,想方設法、多種渠道留住温大和温籍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要加快落實幼兒園教師補充計劃,下決心擴大規模招錄一批熱愛幼教工作的全額事業編制幼兒教師,包括招聘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師,不斷提高公辦幼兒園中事業編制教師比例,儘快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同時要逐步提高非在編教師的工資和社保待遇,健全和完善非在編幼兒教師的職稱評定體系,依法保障其進修培訓、評先評優、職稱評聘等方面的合法權益,確保教師隊伍的質量和穩定。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6

幼兒園教育活動生成從某種意義上説,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就是幼兒發展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具有預設和生成的雙重屬性。要充分實現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價值,必須充分理解和把握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預設和生成的關係,確立生成理念。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成理念比預設理念具有更加深遠的價值。

一、生成性思維視閾中的幼兒園教育活動

[1]幼兒園教育活動觀要與本質主義思維方式決裂。[2]的活動觀轉變。這是現代生活世界觀所藴含的“一切將成的生成性思維”。[3]它認同的是差異性、不確定性,倡導多元、創造與自由,從而對現行幼兒園教育活動進行解構與批判。幼兒園教育活動過於注重預設而無生成的理念,活動目標是預設的,選擇的內容是客觀的永恆的文化知識。[4]幼兒園真實的教育活動由於幼兒及情境的因素,以及互動式交往活動的深化,活動過程充滿着無數變化的因素,活動進行的不可預知性就意味着過程的創造性。既然過程是創造的,本質是生成的,那麼。不同的過程、同一過程在不同的時間便會有不同的本質,這樣.差異個性便會存在。因此,幼兒園教育活動應關注幼兒的個別差異,儘可能地滿足每個幼兒的.興趣需求,使他們在活動中都能夠有自己的個性特點。

二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成一性

(一)幼兒園教育活動奉質的生成性

幼兒園教育活動本質上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幼兒的興趣需求而設置的.活動是動態的、發展變化的。教育計劃的範圍是很狹窄的,如果超過了這些界限,那接踵而來的或是訓練.或者是雜亂無章的知識堆積,而這恰好與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二)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成性使命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要任務應是喚醒、提升個體的自我意識,培養文化創新的能力,營造公正社會文化,而不是客觀化知識的傳播,對幼兒的教育活動而言,活動總是現實的、真實的、及時的、當下的活動,總是教育要素在特定情境中、在時空上的意義聯結。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由於受師幼之間的交互作用、內隱思維活動、精神活動以及外顯的操作活動等因素的影響,活動總是伴隨着無數的非預設性、不確定性、動態性。體驗、頓悟、靈感等為超越預設性的教育目標提供了現實的基礎。這便產生了新的體驗和新的價值,是動態生成的過程。

(三)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成性運行機制

幼兒的現實生活並不是處於封閉的、完成性狀態,而是處於開放的、形成性狀態,穩定、平衡是暫時的,而變化和重構是經常性的。因此,幼兒園教育活動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具有“自組織”的機制,能夠自我調整和不斷變化,從而不斷地從無序狀態達到更高層次的、更具有適應性的有序狀態。活動的運行是一種開放的形成過程,教師和幼兒是參與活動建構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們既是活動的傳遞者、吸收者,同時又是活動的開發者與創造者,活動的開發過程與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合二為一的。因此,活動的動態性、發展性特徵改變了預成活動計劃性的實踐範式,揭示了預成活動接受式教學的弊端。教師應在活動過程中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隨時調整目標,並將這種目標轉化成幼兒學習的內在動機,應為幼兒創設探究環境,激發幼兒更主動、更自由地去參與活動。幼兒通過在多種活動中自主操作材料、體驗、發現,充分調動了多種感覺器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探究、創造,從而獲得了有關周圍世界的直接經驗,促進了他們的能力形成和個性發展。

三、幼兒園教育活動生成理念的實踐訴求

(一)生成性的幼兒園教育活動對思維方式的訴求

生成性的教育活動崇尚一種生成性思維方式,反對用非此即彼和絕對對立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和處理教育活動中各種複雜的關係問題。教育活動面臨研究視角的轉換問題。教育活動要從“實體思維”轉到“關係思維”。使得原本就是複雜的矛盾體實現生成和發展。要將研究的視角從靜態發展到動態,從對過程的平面化描述發展到生成的立體性動態描述。幼兒園教育活動要注重過程而非結果,注重個性而反同生成是現代哲學的最強音,也是幼兒園教育活動改革的強烈呼喚。生成理念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不可或缺的理念,是幼兒獲得全面發展的基本方式;重視生成性的教育活動,是克服幼兒同教育國小化和功利化傾向、促進幼兒園教育活動理念變革的主要策略。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7

通過課外閲讀,能鞏固和發展課堂教學的成果,更快地完成教學任務,擴展知識、充實精神生活、促進學生個性的面發展,更好地達到教育目標。課外閲讀如此重要,那學生們是否在進行課外閲讀?他們在讀些什麼書?他們是怎樣讀書的?帶着這一連串的問號,讓我們一起進入學生羣裏,尋找那打開疑問之門的鑰匙。

一、問卷調查內容

知識守護生命,知識是一片無窮無盡的大海洋,熱愛知識就是熱愛生命。課堂上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求知慾。從現在開始我們要乘通往知識海洋的小船去探求真理。

為了更好的瞭解學生對課外書籍的閲讀情況,特做以下調查:

1、你對課外知識瞭解多少?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2、你喜歡哪種類型的課外書?

A、教育類 B、小説類 C、政治類 D、文學類 E、其他__________

3、你的課外閲讀頻率是

A、每週超過3次

B、每週1~3次

C、每半個月1次

D、不定期閲讀

4、你每月約看課外書幾本?

A、零本 B、一本 C、二本 D、二本以上

5、你購買書的錢從哪來?

A、爸媽給 B、平時零用錢 C、過年的壓歲錢 D、獎學金 E、別人給的錢

6、每天閲讀課外書和報刊的時間有多少?

A、30分鐘 B、1小時 C、2小時 D、2小時以上 E、無時間閲讀

7、你的課外閲讀形式是

A、網上瀏覽

B、報刊雜誌

C、書籍

8、老師或家長希望你課外讀哪些書?

A、學習輔導類 B、經典名著 C、科普知識 D、漫畫卡通 E、歷史知識

9、你認為課外閲讀對自己的幫助:

A、很大 B、一般 C、不大 D、沒有

10、當前你讀課外書的主要目的:

A、備考 B、擴大知識面 C、充實自己 D、興趣

11、你每天花多長時間去讀課本以外的書籍?

A、4小時以上 B、3 –4小時 C、1—2小時 D、1小時以下

12、你有沒有特別喜歡的課外書?

A、有 書名<<________________>> B、沒有

13、你一般買書會去哪個書店買書?

A、新華書店 B、購書中心 C、中城書店 D、其他

14、假使考試之前書店有兩本書很緊銷,但受條件限制你只能買一本,這兩本書分別是:第一本關注當今熱門現象,你很感興趣,第二本與考試內容有關指導你考一個好成績。在這種情況下,你通常會選擇:

A、第一本 B、第二本

15、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歡哪部作品?

A、《水滸傳》 B、《西遊記》 C、《紅樓夢》 D、《三國演義》

二、統計結果

(本次調查問卷共印100份,收回100份)

針對“購買書的錢從哪來”這一問題,我們瞭解到許多學生還沒有自己籌錢買書的意識,75%的學生是從父母那裏得到買書的錢。或者説,買書看在一定程度上是老師或家長的意願而不是學生自己強烈的願望。學生還沒有產生對知識渴求的慾望,所以我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來閲讀書籍,安排一定的時間來進行課外閲讀,創造一定的場所開展課外閲讀。

針對“每天閲讀課外書和報刊的時間有多少”,有60%的學生選每天讀課外書報30分鐘,而無時間閲讀的竟佔到20%。這説明學生疲於應付各門功課的規定書籍,無法找到許多屬於自己的閲讀時間,對於語文來説,沒有一定的課外閲讀積累,那麼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從何談起。

針對問題“老師或家長希望你課外讀哪些書”,學習輔導類佔到了63%,可喜的是名著閲讀佔到了24%,這也大概是因為考試要考這些名著吧。而其他如科普知識,漫畫卡通,歷史知識等一些對學生成長有莫大關係的書籍所佔比重少得可憐。

三、學生閲讀現狀分析

課外閲讀是語文閲讀教學的重要部分,是課內閲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閲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隨着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它對提高中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獲取知識經驗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不管課內閲讀的效率多高,沒有課外閲讀,都不可能獲得十足的成效。著名教育家張志公説:“從我自己學習語文的經驗來看,將課內與課外三七開”。只有通過有計劃的,大量的閲讀,以及進行多種閲讀方式方法的訓練才能培養起閲讀的熟練技巧,形成較強的閲讀能力。

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課外閲讀的自主性不強,很大程度上是按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來讀書,讀書的類目大多是為了應付目前短暫的目標,沒有固定的遠大的讀書計劃,沒有充裕的`閲讀時間。

針對這些情況我對高中生課外閲讀提出如下建議和想法:

1、激發閲讀的興趣,明確課外閲讀的重要意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使課外閲讀收到明顯實效,關鍵是喚起並維持學生的閲讀興趣。首先,要創設良好閲讀氛圍;充分利用校會、班會、校園櫥窗、黑板報、牆報等形式,宣傳課外閲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創設良好的課外閲讀氛圍。其次,要尊重學生閲讀自由。只要是有益的東西,都要鼓勵學生讀。比如很多學生對大部頭的經典文學作品不感興趣,而驚異、生動、幽默、情節曲折的作品往往能抓住青少年的心。第三、要積極創設各種有利條件,要給學生閲讀的時間。朱永新説:“在學校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與圖書。學校提供一個讀書的空間,一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讀書的空間。”這個空間有軟硬之分。軟空間指的是每個教師都應該寬容學生進行課外閲讀,硬空間指的是一個學校應該要擁有一個好的圖書館 。

2、制訂課外閲讀計劃,推薦有益讀物。

在課外閲讀的初始階段,學生大都帶有隨意性和消遣性,他們關注的是人物的悲歡離合,欣賞的是情節的離奇曲折,貪得多而嚼不爛。要他們不僅多讀書,而且要讀好書,讀健康的、科學的,深淺適宜的,分量適當的課外讀物。每學期開始,師生們應共同商討、制訂課外閲讀計劃,並規定每生每學期讀兩三本書,平均每天寫一百字左右的讀書筆記,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向學生推薦新近較有影響的作品。

3、辦好圖書館,創設閲讀氛圍。

作為學校教育教學三大支柱之一的校內圖書館,必須更新思想,轉變觀念,多開闢閲覽室,多安排閲覽時間,多為學生提供高品位、高質量的圖書,制定課外閲讀計劃,讓每個學生在閲讀的世界裏尋找精彩,有所收穫;要加強對學生的閲讀指導工作,積極向學生宣傳推薦格調高雅、質量上乘、知識容量大、可讀性強的好書、好作品,達到“開卷有益”;發揮核心書目的導向作用,根據不同學生的閲讀心理、特點與要求,充分準備各類不同的圖書;要優化讀書環境,在閲覽室內張貼名人畫像,名言警句,既美化閲讀環境,又營造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良好氛圍,使學生一走進圖書館就能感受到濃郁的書香氣息,有一種如飢似渴的感覺。只有這樣,學生的思想才能得以淨化,情感才能得以昇華,才能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茁壯成長。

4、採用科學措施,切實指導學生課外閲讀。

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查工具書,怎樣做書間評點。介紹一些實用的閲讀法,如自讀一本書的方法,精讀的方法,略讀的方法等。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詞語筆記,即在閲讀中對一些優美的詞語,隨手一記,勤收集勤積累儲存,時間長了,這便是一筆可觀的財富;第二種是摘錄式筆記,即分類記下名言警句、諺語、典故、人物肖像描寫、心理描寫、對社會的認識與剖析等。第三種是心得筆記,包括評論和賞析,凡有所得便隨時記下片斷或成篇均可。

5、重視名著閲讀,提高閲讀品位。

名著以其無與倫比的文學價值與思想價值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尤其是在當今,隨着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考試製度的不斷改革,閲讀名著已成為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閲讀名著可以幫助學生塑造完整人格。當我們的學生在閲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時候,一定被主人公堅強不屈的性格而熱血沸騰;當我們的學生為葛朗台的慳吝殘忍而咬牙切齒時,我想他們也已明白了什麼叫慷慨和善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本好的名著恰如一場及時的春雨,澆灌着學生的心靈,讓他們走向成熟。其次,閲讀名著可以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再者,許多名著藴含着豐富哲理,教師在藉助名著訓練學生形象思維的同時,也訓練了他們的抽象思維,為全方位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鞏固課外閲讀成果。

學生經過課外閲讀,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收穫。因此,教師要提供舞台,讓學生面向廣大師生彙報自己的讀書心得、研究成果和情感收穫;讓他們大膽展示自己的學識、自己的風采,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力。具體活動如下:

(1)開展閲讀名著的知識講座;

(2)召開讀書彙報會和經驗交流會。讓學生簡明扼要的語言把自己近期的讀物介紹給同學,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還要複述或背誦精彩的片斷;

(3)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會,讓同學們認真觀摩以投票的形式選出十佳讀書筆記;

(4)利用第二屆文化藝術節的契機舉辦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讀書競賽、作文比賽,展覽優秀作品,營造校園熱烈的閲讀氛圍,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自我發展能力。

四、結語

蘇霍姆林斯基説得好:“課外活動用形象的話來説,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 沒有閲讀,就沒有帆,也沒有風,閲讀就是獨立地在知識的海洋裏航行。”我們深信,學生一旦真正進入了自由閲讀的海洋,必將會鍛鍊成乘風破浪的水手,揚帆遠航的船長。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8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許多家長不看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幼兒園裏有兒童專門需要的設備和玩具;有經過專業培訓的老師;有兒童喜歡的夥伴……然而更能吸引兒童的卻是為他們準備的組織活動。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生活活動、教學活動和遊戲活動。

二、幼兒園的生活活動

幼兒園活動是兒童在幼兒園的一切活動,這裏的生活活動特指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除了教學活動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動。它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園課程區別於其他階段課程的主要特徵。幼兒園的日常生活活動是指來園、離園、進餐、盥洗、睡眠、散步、自由活動等。

來園活動是指早上從兒童入園的第一次有組織的班集體活動開始之前一段時間內的活動,是兒童從分散家庭生活進入幼兒集體生活的過渡性環節。由於兒童入園時間不一,來園活動只能分散。來園活動中,教師的任務是接待兒童,安定兒童情緒,為他們愉快的地轉入有組織的`集體活動做好準備。來園活動的主要內容是接待、健康檢查和組織活動。

離園活動是兒童一天集體活動的結束。教師的任務是做好結束工作,使兒童愉快的離開幼兒園。結束工作包括活動室玩具、用具的整理,兒童儀表的整理,以及讓兒童上廁所,帶好回家用品等。

進餐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午睡後的點心。根據兒童身心發育的特點,幼兒園要制定正確的飲食制度,兒童進餐必須定時必須按定時定量,開飯要準時,進餐間隔應為3~4小時。兒童應在整潔的環境和愉悦的氣氛中進餐。

睡眠能恢復機體的活動能力,對保證身體健康有重大意義。保證學前兒童有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很重要。

兒童的盥洗活動包括大小便、洗手、洗臉,養成早餐、晚上、吃東西前後、大小便、手臉弄髒後主動清洗的好習慣。培養兒童良好的大小便習慣和不隨意地便溺習慣。

散步是指教師組織兒童在公園、街道、或幼兒園內進行愉快的步行。步行可以培養兒童毅力。散步可以擴大兒童的眼界,豐富兒童的知識,發展兒童的智力。在新鮮的空氣中散步,還可以增強兒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兒童對疾病的抵抗力。

二、兒園的教學活動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根據不同的標準分為不同的類型。

根據幼兒園不同的教學活動組織形式的幼不同,可分為集體教學、分組教學、和個別教學;1、根據教學活動是側重於多個領域還是一個領域,可以分為綜合教育和分科教育;2、根據活動中的學前兒童的參與形式,可分為體驗性教學活動和表現性教學活動的兩大類。

1、根據組織形式分

根據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的不同,分為集體教學、分組教學和個別教學。集體教學是一種按學生年齡,學習程度分成固定人數的班,教師以班為單位,按各門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組織教材,並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按固定的時間表進行連續教學組織形式。分組教學是按照兒童的學習能力或學習成績來分不同的小組進行教育的一種組織形式。個別教學是指教師對個別兒童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與“班級教學”相對,為集體教學的一種輔助形式。個別教學,教師能夠更好地考慮每個兒童的能力,接受程度,照顧個別兒童的特點和興趣,但需要花費教師較大的時間和精力,需要更多的時間和人力。

2、根據活動領域分

根據活動是側重於多個領域還是一個領域,可分為綜合教學與分科教學。綜合教學是指融合多學科的教學內容,以主題活動為中心組織教學過程和教學模式。其主要形式是以主題為基本線索的綜合活動。在同一個主題內部,充分綜合各學科教學內容,各種教學方法和收段,以提高教學活動的綜合效益。綜合教學強調兒童發展的主題性和學習的主體性,但相對地忽視了知識系統與連接線,未能較好解決綜合的策略與方法問題,並且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綜合素質。

分科教學是以科學為中心組織教學過程的教學模式。各學科分別按照順序、學習時數和期限。每一學科以本科知識體系為中心,教材按相應學科的邏輯體系組織。分科教學注重學科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重視教師的知道作用。目前幼兒園的分科教學活動主要可分為健康活動、語言活動、社會活動、藝術活動以及科學活動和數學活動。

3、根據學前兒童的參與形式分

根據學前兒童在活動中的參與情況,教學活動可以分為體驗式教學活動和表現型教學活動兩大類。

體驗式教學活動是以學生在教學中的體驗為基礎來考慮教學問題,它指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這樣一種教學理念和方式。因此,體驗式教學活動是一種價值取向,指引着教師的教學觀念的改變,促使教師關注學生在教學中的獨特感受與個性發展。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將更加關注學生主體,積極採取有效的措施,創設情境,保證學生獲得親身的感受與認識。

表現性教學是以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為基礎進行教學的一種類型。它以學前兒童在教學中的表現活動為重點,目的是讓兒童在教學活動能夠參與,並展示自己的各項能力。體驗式教學活動包括藝術審美、科學探索活動、語言閲讀活動、社會活動等表現性教學活動包括健康活動、語言講解活動、數學活動繪畫、手工、音樂活動等。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9

(一)落實好各級地方政府發展學前教育的主導責任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15年基礎教育的初始階段,對幼兒習慣養成、智力開發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對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辦好學前教育”和《條例》要求,各地應當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民辦並舉原則,發展好學前教育事業;要實行縣(市、區)人民政府為主,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參與的管理體制;市政府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發改、規劃、建設、國土、財政、機構編制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二)推進城鎮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

1、完善學前教育專項規劃。

市、縣兩級政府要充分考慮城市發展、人口政策調整變化和學齡前兒童數量、分佈、增長趨勢以及現有幼兒園狀況,加強調查研究,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專項規劃。

2、加強住宅小區幼兒園配建。

規劃部門在提出規劃條件時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地塊位置、使用性質、開發強度、建設要求等內容。國土部門應將配套幼兒園建設作為土地競拍的前置條件,並在土地出讓合同中明確配套幼兒園的用地面積、建設要求、建設期限、交付方式、產權歸屬等內容。規劃部門在審查配建幼兒園的'住宅小區項目設計方案時,應邀請教育部門參加。要嚴格按規定做到“四同步”。

3、開展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整治。

對應建未建的,要通過補建、改建、置換、購置等方式予以解決;對未辦成普惠性園的,要採取回購、收回、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將其舉辦成公辦園或普惠性民辦園;對應移交沒有及時移交的,教育部門要主動聯繫建設單位和有關部門,抓緊辦理移交手續。

(三)增加公辦和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1、加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

市、縣兩級政府要把學前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新增教育經費向學前教育傾斜。縣級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佔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應達到省條例要求,有條件的地方可達到或超過省平均水平。

2、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

充分利用住宅小區配建、國有閒置房產、中國小布局調整等,新(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提高公辦幼兒園的佔比,努力達到全省平均水平。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要實現全覆蓋,大的鄉鎮至少要建兩所以上的公辦中心幼兒園。

3、推進普惠性項目建設。

深入實施薄弱幼兒園改造和農村幼兒園補短提升工程,推動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4、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

繼續做好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工作,通過綜合獎補、政府購買服務、派駐公辦教師、師資培訓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

(四)提升幼兒園整體辦園水平

1、實施幼兒園“升等提質”工程。

強化幼兒園升等提質,提高一、二級園佔比。大力提升一、二級幼兒園招生覆蓋面,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優質的幼兒教育。新建公辦園和小區配建園要按省二級及以上標準建設。

2、創新幼兒園辦園模式。

發揮知名公辦園、知名民辦園作用,通過承辦新園、舉辦分園、託管薄弱園等形式,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覆蓋面。發揮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的業務指導和輻射示範作用,推進鎮、村幼兒園一體化管理,提升農村幼兒園整體水平。

3、強化對幼兒園的業務指導。

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大對幼兒園的經常性業務指導,引導幼兒園尊重兒童的天性和認知規律,開展科學保教,堅決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國小化”、“成人化”傾向。

4、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督管理。

公安、衞計、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幼兒園辦園行為的監督檢查,規範辦園行為,促進學前教育規範發展。

(五)建設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

1、嚴格執行准入制度。

新入職教師、醫師、護士、保育員等必須持證上崗,所有幼兒園均應按標準配足配齊保教人員。

2、切實加強師資培訓。

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委託培養等方式,深入開展幼兒教師全員培訓,提升職業道德和業務素養。鼓勵幼兒教師參加學歷進修,並給予一定的學費補助。

3、完善待遇保障機制。

加強勞動合同制教師工資待遇保障,通過增加投入、專項獎補、完善成本分擔機制等方式,確保勞動合同制幼兒教師人均年收入不低於上一年度所在地全社會單位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幼兒園教師技術職稱評定、技術職務聘任政策應單列實施。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10

1、調查的目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

幼兒園家庭教育調查總結報告

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間不能割裂開來,缺少那一個環節,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我想通過調查,研究有關家庭教育的一些問題,以便更有針對性指導家庭教育,使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

2、調查的對象:

此次調查的對象為長江委幼兒園的孩子,共發放情況調查表250份,回收有效問卷227份。調查對象中,離婚、喪偶、再婚及其他家庭佔8.8%。被調查的家庭成員中,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有固定工作的`約佔82.83%,從事個體經營、及工人的約佔39.91%。

3、調查的方法:

採取問卷調查。

家長問卷形式問答為主,在關於對幼兒園教育有的意見建議方面,採用開放式徵詢。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況:

1、從家庭的經濟收入來看:

由於我園是委屬機關幼兒園,家長的家庭收入比較穩定。以接受調查的227個核心家庭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佔其總數的45.3%;在1000~3000元之間的佔其總數的75.5%;另外,許多孩子的家庭中還有老人資助,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後能出人頭地。他們都非常重視其子女的教育,穩定的經濟收入為家長開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2、從家長的學歷及職業來看:

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我園幼兒父母親的學歷情況是:父母親是博士的約佔總數的2.7%;父母親是大本文化以上學歷的約佔其總數58.31%;父母親是大專以下文化學歷的約佔其總數35.13%。

父母親的職業概況也是家庭環境的一個基本要素。結果表明,父母親是工人或個體勞動者的比例約佔其學生父母親總數的43.27%;其次是一般職員,是其父母親總數的14.6%;而機關幹部及企業管理人員佔5.4%。這個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親的學歷層次一致,説明了父母親的學歷同其職業相對應。由於家長一般都在本市範圍內上班,不用花很多上下班的時間,且有95.58%的孩子以單獨居住和同父母居住為主,因此説:家長是有能力、有時間進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觀念:

從現狀調查中我們發現:

目前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儘快成才仍然是當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子女將來做學有專長的知識分子的佔48.67%, “當國家公務員”的佔10.62%,“參軍或當警察”的佔9.7%, “聽其自然”的佔22.12%。

以家庭智力投資為例,儘管有的家庭經濟收入並不十分富裕,但是對於智力投資並沒有手軟。調查表明,約8.1%左右的家庭每月為孩子進行有意識的智力投資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佔27.43%,每月200~300元的佔20.35%,這些數字表明,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經在儘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資的主要內容是利用雙休日對孩子進行輔導的各類興趣班(包括舞蹈、圍棋、英語及繪畫和樂器類)、還有購置書籍磁帶,以及家庭電腦等等。

在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上,絕大多數家長表示,管好孩子學習,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職責,至於其他教育則是其次。這些家長認為,只有孩子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才能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內容上,71.68%的家長只重視智力教育,他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學習上,而只有6.6%的家長認為應重視孩子的良好個性的培養,7.5%的家長認為應重視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9%的家長平時能注意與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長溺愛孩子,把孩子當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裏47.8%的自我服務性勞動是被動的,有52.2%的家務勞動是被動的。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11

幼兒教育是為一個人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的教育,是為人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質和創新能力,也就是説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及組織方式與策略及教育環境的認識不僅影響幼兒園教育實踐,同時也隱含着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

一、 調查項目及範圍

調查項目主要包括: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策略,幼兒的教學課程結構內容。幼兒的教學目標與評價幾個方面。其中觀察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的轉變程度為首要之重,因為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着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理論決定實踐。調查的對象範圍是我區16所學校的學前班,我區屬白塔幼兒園,部隊藍天幼兒園及慧楓幼兒園、水塔幼兒園等幾所大型的私立幼兒園。開學以來共聽了10節幼兒教師的課,同時為作好幼小銜接工作,加強學科間的交流,提高整合課程的技能,我聽了國小英語、語文、數學、音樂、美術43節。由於這次是先聽國小課,歷時一個月,接着聽幼兒園課,後來由於非典原因,很大一部分私幼兒園沒有走到,這將作為我今後的工作量。作為新教研員,剛剛從事這項工作,談不上調研報告,只是自己在幼教方面的一些看法,供領導們參考

二 、 調查目的意義

為進一步瞭解我區幼兒教育教學情況,為更好地實施幼教新《綱要》而服務。

三 、 過程分析

幼教教學狀況:

1、教學內容分為生活、學習、遊戲、環境、運動,貫穿在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班四個幼兒教育階段。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性別和個性幼兒探究的特點和規律在共性當中也有其個性。

2、教學結構:活動課程,研究性課程

3、目標:轉變觀念,加強幼兒園科學管理力度,探索在新型師幼關係中,如何創設幼兒主動學習的良好教育環境與適於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制度。

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觀察,我區幼兒教師積極性比較高,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吸取精華,掌握新的教育教學技能,教師與幼兒之間是一種對話與分享的關係,在活動中讓幼兒嘗試在先,教師指導在後,理解幼兒的探索願望和探索行為,推動幼兒按他們的邏輯與方式進行適當的探索。如在藍天幼兒園衞敏教師“能幹的小手”這節幼兒活動課中,教師不拘泥於教材內容的限制,充分考慮到幼兒的生活學習經驗,使幼兒對自己的小手有更具體、更深刻的認識,並培養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會做的自豪感,圍繞小手這一知識點,通過兒歌、遊戲、討論、等方式進行教學,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認識到小手的作用。通過讓幼兒動手製作,教師適時鼓勵、及時評價、增強了孩子愛勞動的意識,從而使幼兒更加愛護小手,通過讓幼兒欣賞手印畫,感受手印畫的美麗,激發起動手印畫的興趣,展示作品時,讓幼兒進行簡單的自我評價,由此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大膽發言的好習慣,整個教學活動裏,得到的是快樂和成功。隨着幼兒園“探索型”主題活動在我區幼兒園得到實施的同時,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新型關係較為突出,在這種關係中,教師身上所承載的文化、經驗不是居高臨下的傾斜,而是平等的對話,不是灌輸,而是分享,活動成為師生共同探索新知和互相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自然與和

諧,充滿了創造和快樂。如在白塔幼兒園金洋“我愛洗澡”這節幼兒活動課中,教師與幼兒是一種對話與平等的關係,教師引導幼兒熟悉身體的不同部位,並能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隨音樂舞蹈,讓幼兒充分的享受自由舞蹈的樂趣,同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探索用雙手有節奏地搓身體各部位的動作,並使動作具有美感,從中培養幼兒愛洗澡,愛清潔的好習慣,以及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時間證實了幼教新《綱要》中的幼兒“探究性、學習”確實是幼兒教育中的一種富有生命力的活動。

四、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建議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 ,也看到一些問題,目前我區幼兒園部分教師觀念還沒有轉變,原因我個人認為是教師的惰性。因為幼教新《綱要》闡述的特別明白,而且他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去展示、去創造。

如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部分教師不注重整合,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對幼兒的反映作出靈活的設計和處理,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如一位教師在教授“關節”這一課中,教師只注重教材,一節課從頭到腳把所有的關節都教授出來,結果幼兒消化不了,把膝關節指成了肩關節,鬧出了笑話。對這節課我進行反思,覺得對幼兒來説一節課所要教的知識多少要根據幼兒的課堂反映效果進行適當靈活的'調整。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識性而無趣味性,其實幼兒在做各種各樣遊戲活動時要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你身體哪一部位在動,幼兒會很容易找出來,但要如果讓他把名稱説出來就比較難了。所以教師應該抓住這一點,把各個關節名稱譜於幼兒熟悉的優美樂曲中或編成順口的兒歌,如:“腕關節,腕關節動動你的手;肩關節肩關節,晃晃你的肩”,並配以適當的肢體語言。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把知識滲透在各種遊戲活動和

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加以鞏固和創新,這樣使幼兒縮短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激起幼兒的求知慾的浪花,使他們愛學,會學和富於創造力。

2、幼兒園教育要注重科學性,避免趕熱鬧的現象。

如訓練幼兒進行珠心算,這種集中時間訓練出來的可在實際生活中應用不大,隨着年齡的增大,這種靠犧牲幼兒大量遊戲、活動時間換來的去漸漸被遺忘了,而且在幼教《新綱要》中已經明確提出,把珠心算視為幼教中的邪教,所以我覺得在對幼兒教育中,一定要注重科學性、有效性,把兒童的頭腦用到該用的地方去,用到需要智慧的而且能增加智慧的地方去。

3、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充分地把家長調動起來,成立如“母親沙龍”等形式的家長組織,由幼兒園主辦,面向家長,以座談、講座、娛樂遊戲等多種形式,定期舉辦各種活動,不定期發行小刊物,內容可以是交流各種有關育兒知識、信息、營養、生活常識,探討家庭教育的內容等以提高家庭教育質量,讓教師與家庭彼此溝通,互相瞭解孩子在家、在園時的情況,力求對孩子的教育觀點,理念及方法建立共識,這有利於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和幼兒園相比,我區學前班相對要差一些。

我區16所學校,共20個學前班,部分在職幼兒教師平均年齡為40歲左右,部分教師是外聘教師,從整體上來看,學校對學前教育還不夠重視,管理不夠規範,教學內容單一,忽視能力的培養,沒有把創造性作為整體素質教育中的核心要素。在幼小銜接上出現了斷軌現象。因此很多家長認為學前教育是浪費時間,因為教的很多是重複知識,上一年之後,教師還要重新教,這樣再學時,孩子就無興趣、無新鮮感了,或者覺得知識簡單,就會養成驕傲,上課不注意聽講的習慣,這與當前幼兒教育《新綱要》和國小基礎教育中提倡的探索型、

研究型學習大相徑庭,而且很多一年級孩子在個人行為習慣養成、個人事物管理以及與人交流合作方面能力都非成差,不會掃地、不會繫鞋帶、扣鈕釦等等。因此,我覺得需要改善學前教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學前教育這一階段,應該注重加強能力的培養,使他們能夠自理自立,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他們進入國小一年級打好基礎;

2、 加強學前班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師素質,通過繼續教育加強自身學習,同時我也會隨時深入課堂進行聽課指導;

3、 內容要有計劃性,根據《新綱要》把該開的課程開齊,開全,開足,達到學前教育的目標;

4、 對於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設開設英語課,研究表明6歲左右正是學前教育這一階段兒童學習外語的敏感期。如果在這階段時間裏,適當加大外語信息輸入量,加強兒童學習外語實踐活動,會大大地提高國小英語教學的效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長也會大力支持、擁護。

總之,新課程帶來了新教育,同時也向我們每一個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會隨時對自己的工作以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相信,在局領導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全體教師齊心協力,我區幼教工作一定會再上新台階。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12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早期教育對人的一生的巨大作用,認識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人們也越來越多地關注兒童的發展。讓每個兒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為他們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我國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也明確提出:“實施素質教育,要從幼兒階段抓起。”雖然幼兒教育問題得到改進,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農村,幼兒教育問題頗多。農村學前教育成績和問題同在,機遇和挑戰並存。

一、農村幼兒園教育的現狀分析

對於教學內容方面:一是缺乏適宜於農村幼兒園的教材。調查發現農村幼兒學習的教材主要是立足於城鎮幼兒園,大多內容源自於那些具有現代氣息的城市課程資源,而農村孩子身邊熟悉的、摸得着、看得見的、豐富的農村自然與文化資源,卻極少在教材中體現。教師只能從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幼兒被動學習的狀況難以改變。課程安排不盡合理,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主要是學習,而像繪畫、唱歌、進行小製作等很少,不利於孩子興趣的培養,不利於其全面發展。某些學校迎合家長的要求,教學內容國小化,幼兒接受比較困難,影響學習興趣。60%的家長認為“學好課本知識,考試得高分”尤為重要,26%的家長覺得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也很重要。二是村裏一些幼兒園的課間較為單調,很少有幼師組織孩子做遊戲,孩子門基本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學校若是有滑梯、鞦韆等設施還好,但是農村學校的條件都比較差,不具備這些設施,幼兒們的課間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豐富多彩。三是調查發現幼兒的作業負擔較輕,66%的家長認為作業適中、負擔一般,27%的家長認為作業太少,7%認為孩子作業多、負擔重。

關於幼兒園收費問題,大約有65%的家長表示能接受,6%認為不能接受,29%説無所謂交多少,家裏就一孩子。“你孩子就讀的幼兒園是否存在亂收費現象?”大部分家長並不明確知道是否存在亂收費的現象。當問及“假如存在亂收費,您會採取什麼方式解決?”100%都選擇忍氣吞聲,“他們亂收費沒,我們也不清楚,就算亂收費了,我們也沒辦法,別人交,我們就交,為了孩子嘛!”

最後是幼兒的入園率不能達到百分百,少部分四五歲的小孩仍在家裏玩耍。對於有校車接送的孩子基本都去上學了,但是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幼兒園較遠接送不方便又無校車接送,就讓孩子在家多呆些時間。

二、存在這些現象的原因

從幼兒園方面:幼兒園佈局不合理,“入園難”的問題在偏遠農村尤為突出。調查發現,城鄉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極不均衡,市區和城郊鄉鎮幼兒園密集,農村幼兒園極少,導致不少家距市區較遠的家長,不得不進城租房陪伴幼兒入園,不僅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也影響了他們正常的經濟活動。幼兒園也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房屋簡陋、場地狹小、設備陳舊等問題。某些幼兒園對基礎設施、教師工資等的投入太少,由於工資待遇太低,致使農村幼兒教師人心不安,流動性大;有一定專業水平的幼兒教師不願在農村幼兒園任教,造成農村幼兒園師資質量不高,特別是專業素質與實際需要差距很大。學前教育機構的管理體制不順,沒有經費和人員保障。教育行政部門普遍反映,學前教育經費從未納入財政專項預算,一般是佔用義務教育經費;幼兒教師沒有納入國家編制序列,多是在國小編制中調劑;對幼兒園管理乏力,服務不到位。從幼師瞭解到,學校從來沒有組織過對老師的專業培訓。

從教師方面:幼師的`受教育水平沒有完全達到要求,有的“幼師”是在學校“打工”的,並不是從幼教專業畢業的,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職業技能水平較低。當問及對孩子的老師有何評價,大多數覺得還行,責任心較強,有耐心;然而,也有的家長説老師對孩子的關心不夠,甚至有多學生體罰的現象。

從家長方面:就拿收費來説,很少有家長監督學校是否亂收費了,要多少就交多少,就算有也寧願忍氣吞聲,沒想過向教育局舉報等來維權。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或期望也隨之變高,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學習好,讀書成才。但是有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的事,把孩子交到學校就行了,很少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調查發現,農村出門在外的家長似乎更關心孩子的學習,他們會打電話詢問老師和抽空輔導孩子的學習。

從政府方面:政府對農村幼兒園的政策不完善,出台的支持幼兒園發展的政策較少,對幼兒園的經費投入不夠,幼兒園發展較為艱難,教育部門依法行政的力度不夠,缺乏規範化管理。一些地方對幼兒園違規行為查處不力。辦園以盈利為目的亂收費等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未經登記註冊非法辦園。

三、對於這些現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對於幼兒園方面:在學校的信息公開欄裏公佈收費狀況,讓廣大家長心中有數,接受監督。要堅持幼兒園的公益性質,合理收費,實行評級分類,按類別等級和地域區別確定保育費標準,資助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入園。對現有公、民辦幼兒園教師實行必要的專業培訓考核制度,對現有公、民辦幼兒園教師實行必要的專業培訓考核制度。嚴格准入制度,做到持證上崗,確保幼師的質量。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幼兒營造快樂學習生活的環境。制定、完善農村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社會保障制度和職稱評定製度,改善農村幼兒園教師待遇,逐步做到民辦園教師與公辦園教師同工同酬,鼓勵和保護農村幼兒教師安心從教,並吸引中師和中師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到農村幼兒園任教,以穩定農村幼兒教師隊伍。

對於家長方面:糾正“教育是學校的事”的錯誤觀念,加強同幼兒園的聯繫,主動關心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交流,認識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改變育兒觀念,孩子不僅僅是學好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如何做人,這應該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吧。

對於政府方面:堅持多種形式發展幼兒教育的方針,政府對幼兒教育予以充分關注,促進教育的民主化發展。要進一步強調幼兒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公平性和福利性地位。加大地方政府投資的力度,實現幼教經費的逐年增長,逐步提高幼教經費在教育經費中的比例。擴大政府的資金使用範圍,逐漸使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懷,實現早期教育公平。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政府的隱性投資,鼓勵社會多種力量辦園。減輕幼兒園的負擔,鼓勵社會資金用於舉辦不同體制、不同形式的幼教機構,發揮社會力量辦園的主體作用。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督與管理,重視安全的督查。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13

相比以前的任何一代人,現在的蓓蕾們物質生活都更為豐富,他們所受的教育也更為完善。在郴城,許多隻有兩三歲的小孩,便在幼兒園裏開始了人生最初的集體生活。許多父母望子成龍心切,還在假期將幼兒送入各種培訓班。於是,幼兒園和培訓班如雨後春筍,遍佈城市的大街小巷。

勿庸置疑,幼兒園和培訓班的增多,既方便了年輕父母,又對下一代的啟蒙教育和健康成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幼兒教育也存在不少問題。

一、教學條件各校參差不齊

中心城區各幼兒園收費差距巨大,有一學年上萬元的,也有一年只需一千多元的。與之相對應,教學條件也是參差不齊。部分幼兒園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師資整齊,但也有不少人在一個社區或單位租一至二套住房,甚至就在自己家中擺一些桌、椅,就變成了住宅式幼兒園。

一些住宅式幼兒園甚至就是一家人辦的,沒有一個教師具備幼師資格。教學設施也極為簡陋破舊,一些舊桌椅,一塊泛白的黑板,再加一些髒亂的玩具。

市場需求的多樣化,讓各個層次的幼兒園都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間。

二、教學內容有些拔苗助長

幼兒教育應講究循序漸進,因人施教。但調查發現,一些小幼兒園只是大體按年齡分成幾個班,一律講授統一的知識,使低齡幼兒很難跟班學習。還有些幼兒園為了培養神童,突出成果,給幼兒灌輸一些難度大的知識,過早地開發幼兒智力。

在一些教學條件差的幼兒園,由於沒有露天活動場所,又顧忌小孩的安全問題,幾乎沒有户外活動,幼兒一天到晚基本上被關在屋裏,一些全託的幼兒則是近一個星期不見天日,個別幼兒甚至坐在角落裏發呆,不愛説話,極為怕生。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幼兒,極易形成孤僻的心理。

由於競爭激烈,一些幼兒園為了穩住生源,滿足家長的虛榮心,便採取了一些不當的教育方式。有家長説,他5歲的小孩過節經常吵着要父母買東西送老師,父母問他為什麼,小孩競説當官要送禮,令父母吃驚而又意外。還有的家長反映,小孩説送了東西給老師,就不會捱罵,還會受表揚,得紅花。

三、飲食條件讓人有些擔憂

由於幼兒教育並未納入義務教育,幼兒教育機構以民間投資為主,追逐利潤最大化是資本的天性。收費高昂的幼兒園飲食條件可能還能讓人放心,但很多幼兒園在飲食方面就令人擔憂了。許多幼兒都愛挑食,且少吃多餐。但調查發現,多數幼兒園沒有照顧到這些飲食特點,只是千篇一律地熬一個湯,清炒一個葉子菜,再用小菜炒一點葷菜,極少變換口味和菜式。個別幼兒園在晚餐時間只是發幾塊廉價餅乾,有的甚至不安排晚點。不少父母反映每次接小孩回家時,小孩出幼兒園就嚷着肚子餓,在晚上就狼吞虎嚥一頓,看着就心疼。幼兒營養不良,將嚴重影響體質和發育,何談接受良好的幼兒教育?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14

在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我們常發現有的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不相一致。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怎樣才能使幼兒的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一致呢?為此,我們做了認真的調查和分析。

一、調查方法我們在全區調查了區屬不同性質的幼兒園。調查對象:中班4-5歲幼兒200名。調查以開封市品德教育評估標準以及我區中心教研組制定的評估標準為依據。調查方法是採取隨機抽樣,以問卷為主,兼聽、查、看等方法相結合進行。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從調查結果看,幼兒回答是令人滿意的,回答問題正確的佔幼兒總數90%以上。如回答跟爸媽上街要不要買東西?為什麼?

如果不買怎麼辦?正確率高達98%。由此可見幼兒對道德行為的好壞是能正確分辨的,説明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是有成效的。

為了弄清孩子的真實表現,我們又對其中50名幼兒進行了家庭調查。從調查結果看,幼兒的道德行為表現是很不理想的,幼兒的道德認識與行為是嚴重脱節的。如對幼兒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客人來了怎麼辦?客人走時怎麼説?”有一位幼兒這樣回答:

“客人來我把他請進屋,然後給他倒水,再給他拿水果吃。客人走時我對他説再見,歡迎你下次再到我家來玩!”這樣的回答,誰聽了都會滿意。可是,這位幼兒的媽媽卻説:“這孩子,家裏來客人他什麼也不説,有時讓他説他也不説。”如再問一幼兒:

“跟爸媽上街時要不要買東西?”這位幼兒説:“不要他們買。”

“為什麼不要買呀?”“老師説不要亂花零錢。”“街上有些東西不衞生。”可我們在問她奶奶時,奶奶説:“我們這孩子真沒辦法,只要帶她上街,看見什麼要什麼。如果不買她就哭。”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在10%的'教師家庭中,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統一的佔80%(5人中有a人是一致的);在24%的幹部家庭中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統一的佔50%(12名中有6人是一致的);在50%的工人家庭中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佔19%。(26人中只有5人是一致);其他家庭中幼兒的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更少。總之,從對50名幼兒調查中,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只佔3%左右·

三、值得我們注意的幾個問題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的相互脱節,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如果忽視了這一點,我們的品德教育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教師對幼兒的教育不僅使孩子具有一定的道德認識,更重要的是使這些認識轉化成他們的行為。我們認為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對幼兒進行道德品質教育時,要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恆,導之以行。在使幼兒明白道理的同時,着重從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入手,使幼兒懂得:遵守道德規範,不能光從自己的主觀願望出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而要使自己的情感符合道德規範。同時,及時糾正幼兒從自己的感情出發,不自覺地做出不合道德要求的事。()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幼兒時,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去影響他們,要以情育情,豐富幼兒的道德情感,這樣才能有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的形成。

2、當前獨生子女增多,作為父母應切實負起第一任教師的責任幼兒在家時,父母要進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更要成為幼兒的榜樣,一言一行要為幼兒樹表率,同時還要注意對孩子嚴格要求與尊重孩子相結合,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不失時機地進行肯定與表揚,從而養成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特別是孩子在家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儘量多做一些他們能做的事。父母不要大包大攬,在孩子做的過程中要及時加以提醒和指導。如早上穿衣、戴帽,要讓幼兒自己動手,不要因為家長急於上班或爺爺奶奶的疼愛,而替孩子穿戴。

3、建立幼兒園與家長聯繫制度,取得二者教育的一致性現在幼兒園每個班都有與家長的聯繫,但真正聯繫的似乎不多。因此幼兒在家裏的表現老師不知道,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家長不知道,這樣就很容易造成教育的不一致性。所以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要切實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與要求要讓家長知道,幼兒在家裏的表現也要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應針對幼兒在家裏的表現,有的放矢地教育幼兒。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4.家長要有選擇地帶幼兒參加社會活動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家庭的社會交往逐漸增多,所以社會上一些人的不良行為也會直接影響幼兒,對幼兒道德行為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父母要有選擇地帶幼兒參加社會活動,有選擇地看一些電影、電視,有選擇地去一些文化娛樂場所,同時,還應對幼兒聽到和觀察到的不良社會現象,告訴幼兒哪是好,哪是壞,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逐漸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

5、創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幼兒園要適當開辦類似專題講座性質的家長學校,不斷提高幼兒父母的自身素質;爭取社會力量,為幼兒為大家創建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以促進幼兒道德行為的形成。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15

現今社會對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日趨成為熱點。幼兒心理健康常常表現為:良好的意志;積極的情緒;對現實的態度(如分享、謙讓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具體地説,“分享”是指兒童與他人共同享用物品,它是兒童親社會行為的一種表現,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分享”的對立面是“獨佔”、“獨享”。

在新小班幼兒的教育活動近一個多月中,我發現“獨佔”、“獨享”行為在小班幼兒中表現得更為普遍和嚴重。從幼兒的長遠發展來看,一個能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同別人分享自己東西的人,才是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為社會所需要的人。因此為了使我們的幼兒在將來能信心十足地走向社會,立足與人羣之中,迎接人生的種種挑戰,我認為從小班起培養孩子的分享行為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於健全人格和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

一、調查對象:

xx縣幼兒園小班的30名幼兒

二、調查方法:

採用觀察方法和自由式的訪談法相察。

觀察方法是分別對幼兒園中活動進行為期五個星期的隨機觀察。

三、調查內容和過程:

觀察案例1:一次晨間活動,卓卓正在玩木馬,這時西西跑過來就搶,卓卓急得大叫起來,委屈地説:“你為什麼搶我的木馬?”洋洋回答道:“好玩的玩具,大家要輪着玩。”卓卓不服氣地説;“我還沒有玩夠呢!你為什麼搶?”西西説;“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會兒!”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辯不止。木馬在兩人的手中,你奪來,我搶去,眼看“戰爭”即將爆發了。這時,老師發現了,走他們的面前,一把搶過輪胎並訓斥道:“不要搶了,老是吵架,真不能幹,你們誰也別玩了,都回教室看書去!”兩人失去了玩具,又被老師批評了一頓,只好灰溜溜地回教室了……

觀察案例2:陽陽帶來一個陀螺,並告訴老師,她是帶來和小朋友一起玩的。自由活動時,陽陽高興地拿出自己的陀螺,但他只願意讓小朋友看,不準別人摸他的陀螺。老師説:“陽陽今天真乖,把玩具帶來給小朋友玩,你把玩具給×××玩一下,好嗎?”陽陽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陀螺,猶豫了一下遞給了小朋友。接下來,陽陽的視線一直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玩具,也不讓玩具離自己太遠。

觀察案例3:果果正想拿玩具櫃上的小火車玩,睿睿走到他跟前,一把奪過小火車,果果毫不示弱想奪回來,兩人開始爭搶玩具,邊搶還邊説:我的,我要玩的……。這樣的事情在小班幼兒中屢見不鮮。在他們的意識中以為“我喜歡的東西就是我的”。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表明,我國的學齡前兒童是缺乏分享行為的。尤其是小班幼兒,他們剛從家庭進入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其角色、生活內容、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這樣的環境裏,幼兒需要與同伴相處,與集體融和。但在幾年的教學現狀中,我發現小班幼兒的獨佔(玩具、食物等)行為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識,而這些表現出強烈獨佔傾向的幼兒大多性格孤僻,不會與同伴相處,處處總以自我為中心,這使我意識到如何培養小班幼兒初步的分享意識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

影響分享行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家庭環境因素。

近年來,家庭居室獨門獨户化,為幼兒“獨佔”、“獨享”行為的滋生提供了温牀。孩子們一生下來就成為家庭的“核心”,缺乏兄弟姐妹共同生活以及謙讓友愛的經驗。家庭環境的獨立化、小型化和家長的不良教養態度,對孩子的分享行為產生一定影響。

2、物質因素。

除了家庭環境以外,有部分原因也是由物質本身造成的。有時我們會發現,孩子表現得非常小氣,不願與他人分享,很可能是他擁有的東西太少了,或者太喜歡這個東西了。還有的孩子不肯分享是因為太珍惜自己的東西,怕別人弄壞他的玩具。

3、幼兒自身的心理因素。

(1)有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換時發生爭吵,往往是因為不懂得恰當的商議、溝通及分享的方法。有些孩子只願意和少數特定的人分享。還有些幼兒即使已有了分享與謙讓的意識,但在用行動表達時卻截然相反,這充分説明了幼兒品德發展中出現了言行不一致的現象,要將分享轉化為自覺的行動,還需要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分享能力。

⑵其次是要樹立幼兒分享意識,自覺產生分享願望。

要樹立幼兒的分享意識,首先應提高幼兒的道德認識,要讓孩子懂得分享行為的意義,因為幼兒品德形成,需要幼兒經歷認知,情感到行為習慣養成這樣一個過程這需要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真正認識。小班幼兒常常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因此,文學作品中的適當的正面形象最有利於幼兒分享認知的'培養。我發現《孔融讓梨》、《金色的房子》、兒歌《分果果》中都藴藏着與人分享、感受快樂的內容,我還將日常生活中有關分享助人的內容編入故事,使幼兒在欣賞故事,討論故事、理解故事的同時,明白有關道理,懂得正確的方法,知道分享不僅能使他人得到快樂也能使自己快樂。如幫助幼兒分析“為什麼孔融把大的梨讓給別人,自己吃小的?”“大家為什麼表揚孔融?”等問題,使幼兒懂得分享和謙讓是一種優良的品質,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孔融學習。通過情感體驗,使幼兒產生自覺、穩定的行為,感受進行分享行為的快樂。

⑶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滲透“分享”內容,提供多樣的實踐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一同遊戲、分享的機會是很多的。教師要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將“分享”內容有效滲透到一日活動中。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好吃的食物”、“水果沙拉”、 “我最喜歡的玩具”等,鼓勵孩子從家裏帶一些自己喜歡的零食及圖書玩具來園,讓孩子們充分感受“我把好吃的東西給你,你很快樂。”“我把玩具給別人玩,別人也把玩具給我玩,玩具越來越多,我們越來越快樂。”在活動中既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更讓幼兒真正地體驗到了分享的愉悦。

在結構遊戲、角色遊戲中常發生因喜愛同一種玩具而發生的爭執現象,分析原因後我們引導孩子間必須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這樣才能使遊戲順利進行下去,分享共同遊戲的快樂。

⑷通過示範榜樣和移情訓練,促進幼兒分享行為的發展。

洛克的《教育漫話》中指出:“兒童的舉止大半是模仿出來的”。愛模仿正是幼兒的共同特點,利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孩子,同樣可以達到培養好行為的目的。孩子的模仿對象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父母、老師等孩子身邊的重要成人:二是經常在一起玩耍的小夥伴:三是書本、電視等媒介裏的主人公。越是孩子喜愛的人,對他的影響作用也就越大。教師在幼兒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幼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係,會對幼兒產生直接的影響。

移情訓練是指在提高兒童善於體察他人情緒,理解他人情感,從而與他人共享的訓練方法。利用移情的手段,讓幼兒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感受他人的願望、情感,從而逐步形成自身積極的、正確的內心體驗。有一次,恬恬小朋友吃了兩份水果,結果另一位小朋友沒有水果了,我就組織幼兒討論:“沒有水果吃的小朋友心裏怎麼樣?”我又問極極“如果你吃不到水果,你高興嗎?”以後我就讓恬恬來發水果、發圖書,使她感受分享的快樂。還有一次看到電視裏貓搶走了小老鼠的食物,我就請小朋友想想“小老鼠沒有東西吃會怎麼樣?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呢?”這樣自然的移情訓練對幼兒的分享行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幼兒分享行為的表現。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樣,移情是親社會行為的推動力。因此,我們成人應善於抓住日常生活中所抓住的情感狀態,從而來培養幼兒互助、分享等一系列親社會行為。

⑸家園共育、走進社區,讓温馨的家庭、社會環境成為形成幼兒良好分享品質的搖籃。

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情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因此我們還必須通過各種形式向家長宣傳在孩子面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由於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園“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居多,孩子很少參加社會公共活動。讓孩子自帶禮物走進敬老院去慰問孤老,自己表演一些拿手的歌舞、講故事節目,當老人們看到孩子們天真燦爛的微笑,都露出了欣慰的笑臉,孩子們也和孤老們一起快樂地分享着“關心人與被關心人”的幸福滋味。

總而言之,在研究中,我發現分享是幼兒獲取快樂的一種較高層次的行為,它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不僅指能與人共享物質與精神方面的快樂,也指與人分擔憂愁。因此我們不但要重視培養幼兒學會物質分享,更要進一步引導他們嘗試與周圍的人分享快樂、分擔憂愁,我們將多開展一些“讓孩子們知道分擔別人憂愁,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原來也是件快樂的事”這樣的實踐活動,使孩子們的分享意識得以進一步的鞏固與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