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產業調查報告(通用15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13W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產業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產業調查報告(通用15篇)

產業調查報告1

加快經濟開發區建設,構築新興產業隆起帶,是各地黨委、政府在新形勢下為趕超先進地區發展的共識。XX縣位於魯中腹地,屬於經濟欠發XX縣和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縣,近幾年來,XX縣委、縣政府積極轉換思路,大力實施了“工業立縣”戰略,取得了積極成果。55 萬人口的一個小山區縣,日前已有4家上市公司,被業內人士稱之為了“沂源現象”。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就是實施這一重大決策,實現全縣工業產業集聚提升的重要平台。經過多年招商引資、發展工業,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的企業規模、產業結構、產業分佈等情況究竟如何?最近,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對此做了專項調查。

一、產業概況

根據調查統計,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20xx年實際完成工業總產值27.14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6.01億元,分別佔全縣工業總產值、增加值的17.5%和14.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43家,資產達24.53億元。規模企業佔開發區累計已投產工業企業57家的75.44%。

按照行業分類,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規模企業涉足其中19個產業。20xx年區內工業增加值排名前五位的產業依次是:醫藥包裝,精細化工,節能材料,機械製造,玻璃纖維等。這五大類產業20xx年度工業增加值分別為: 1.2億元、0.7964億元、0.761億元、0.39億元、0.2億元,合計為3.4174億元。在全縣工業經濟中合計佔比8.4%。

20xx年區內工業實現銷售收入26.28億元,利税5.15億元,分別佔全縣工業企業總量的18.7%和22.7% 。其中,重點五類產業在全縣工業企業中的效益權重比分別為3.2%、2.7%、2.4%、0.17%和0.13%。

二、五大類產業分佈情況

節能材料業主要集中在魯陽公司,區內主要佈局硅酸鎂針刺毯、陶瓷纖維背襯板和莫來石磚產品,三種產品工業總產值20xx 年度合計2.1億元,佔集團公司總產能的33%,居全國同行業的龍頭地位。其他,德瑞防腐、宏泰防腐也佔據了部分份額;醫藥包裝業主要集中在藥玻公司,區內主要產品分別為棕色瓶和丁基膠塞系列產品,20xx年工業產值分別為0.66億元、2.4億元,合計3.06億元,佔集團公司總產能的31%,佔全國同行業總產能的50%以上,全國市場銷售率分別佔50%和35%;玻璃纖維業主要分佈在思創玻纖公司、國易玻纖公司、金鼎玻纖公司、鑫峯玻纖公司、光力士玻璃球廠、雙英複合材料公司、永盛玻纖公司、鑫慧玻纖公司、魯源新型建材公司、玉山玻纖公司、淄博萬盛隆玻纖公司、鴻坤玻纖公司等12家企業,20xx年工業產值合計1.2億元,佔全縣同行業的60%以上;精細化工業主要集中在聯合化工、瑞豐高分子、世拓高分子、日科高分子、淄博錦隆達化工公司等5家企業,20xx年工業產值合計8.61億元,佔全縣同行業的95%以上。聯合化工在全國同行業中第二個構建了循環經濟產業鏈,公司主要產品工業硝酸銨為山東省獨家生產,多年來在省內民爆行業中享有盛譽。瑞豐高分子公司產業規模在江北最大;機械製造業主要分佈在民營工業園,主要企業包括源通機械、魯山金屬、華瑞鑄造、淄博北辰金屬材料、沂源亞泰機械等公司,20xx年工業產值為1.45億元,佔該行業全縣的70%以上。其他,正在建設中的格賽博玻纖公司,其產品在全國同行業中處於高端地位。

以上統計顯示,醫藥包裝業中的藥用玻璃、節能材料業中的陶瓷纖維、精細化工中的煤化工及高分子材料產業企業規模較大,先進製造業較集中,行業齊全,行業領頭作用明顯,工業產值在佔比上遠大於開發區數量比例。玻璃纖維、機械製造產業在全縣工業企業中所佔份額較大,但在全國同行業位次還處於中下游地位。其它,公用設施類企業包括電力、熱力、污水處理、天然氣,食品類企業,生物肥料類企業,橡塑製品類企業,能源設備類企業,工藝品類企業,婦幼用品類企業,印刷類企業,服裝類企業等所佔份額較低。

三、主要產業特點

根據以上調研分析,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產業狀況呈現四大特點:

1、產業結構趨於多元。經過多年的發展,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形成了以丁基膠塞、棕色瓶等製品為主的藥用玻璃包裝產業,以針刺毯、背襯板、莫來石磚為主的陶瓷纖維產業,以合成氨、有機無機化工產品、抗衝改性劑等為主的精細化工及高分子材料產業,以格賽博、國易、金鼎等為主的玻璃纖維產業,以永華濾清器、源通為主的機械製造等多個產業羣。在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19個產業中,排在前5位的產業擁有的規模企業29家,既代表先進產業水平,又在同行業中佔據着重要地位或者龍頭地位、壟斷地位,5大產業的工業增加值20xx年佔到了開發區所有產業工業增加值的56.86%,説明這5大產業已成為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的主導產業。

2、產業規模集聚度較高、主導性突出。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規模企業在數量上佔比不及XX縣規模企業的十分之一,卻創造了超過五分之一多的工業經濟效益。特別是藥用玻璃、陶瓷纖維、精細化工及高分子材料等區內產業創造了全縣工業經濟效益的22.69%。全縣一批生產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產出效益好的工業企業,特別是XX縣四大上市公司的3家主導生產車間全部安排在經濟開發區,產能儲備也基本上積聚在經濟開發區內,初步形成了“大企業——產業鏈”的良好發展態勢。這些企業不但有較大生產規模和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品牌,不僅享譽省內外,有的在國際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3、產業龍頭企業逐漸興起。產業龍頭企業漸成規模,魯陽、藥玻、聯合化工等3家上市企業技術優勢明顯,科研及專利水平在行業內一直處於前列,已成為國內同行業各個產業區域的領頭羊;“基地型”企業逐步興起,以格賽博、思創、國易、金鼎、萬盛隆玻纖公司為代表的企業集羣成為江北玻璃纖維產業基地之一,以瑞豐、日科、世拓公司為代表的企業集羣成為江北最大的高分子材料生產基地,民營工業小區成為首批“全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等。

4、民營企業產業高速發展。淄博永華濾清器公司成為國內較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工業濾清器專業生產廠家,目前,已達到年產500萬隻的生產能力,產品被“一汽”“二汽”“重汽”等服務站指定為首選產品,“永華”牌系列產品獲山東省著名商標稱號;山東德瑞防腐公司,專業生產經營犧牲陽極產品、海洋工程、環保材料設備、船舶配件、陰極保護技術及工程設計、安裝、技術服務等,是集科、工、貿為一體的綜合經濟實體;蒲公英婦幼用品公司是集科研、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民營科技企業,自行研發的滴注性衞生巾填補了行業空白。其他,淄博宏泰防腐公司、沂源華瑞鑄造公司、沂源歐凱玻璃製品公司、沂源華陽能源設備公司等,已成為全縣民營企業的排頭兵。

5、重點產業中的高大企業支撐有力。一是山東藥玻、魯陽公司、聯合化工、瑞豐高分子等高大企業產值佔據全區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有力地支撐了開發區產業經濟的發展。二是格賽博、思創玻纖等新興高大產業項目日益成為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不竭源泉。

四、存在問題

1、產業集羣不夠密集。近年來,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產業雖然有了跨越式發展,但支撐產業發展的僅是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各個產業的企業密度不夠高,工業增加值所佔比例明顯偏低,沒有形成密集的產業企業集羣。

2、新興特色產業匱乏。雖然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整體產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擴張,但基本上是沿襲了傳統產業,新興的產業不多,特別是能具有帶領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特色生態產業更是鳳毛麟角。

3、部分產業缺乏有效整合。像玻璃纖維、高分子材料、機械鑄造等產業當前大多是單兵作戰式的發展,很難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揮更有利的整體作戰優勢。

4、產業同構性問題值得關注。調查顯示,越是先進的產業,如陶瓷纖維、藥用玻璃等產業,在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內的重合相對較少,越是傳統的產業,如機械鑄造、玻璃纖維等產業,在開發區內的同構相對較多。傳統產業和低端產業同構,必然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殘酷的同行搏殺。如何選擇整合或差異化發展戰略,依託各自企業優勢,找準產業定位,適度“捆包”或錯位發展,是下一步山東沂源經濟開發區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轉型、換代升級需要深入思考和認真解決的一大課題。

五、今後發展思路

1、政策扶持,為提升整體產業發展提供保障。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力度,努力營造激勵自主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環境。一是加大對企業產業發展和提升的扶持力度。對在全國、全省乃至世界具有產業領先作用或佔有相當大份額的產業給予重點獎勵;二是加大對高新技術產品研發、產業化的扶持力度。對獲得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的除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外,要在税收、費用等方面給予或減免;三是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特別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開發區產業發展方向的環保型、生態型特色產業,給予重點關注和政策扶持。

⒉以大項目推進為抓手,加強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進一步加快特色產業的集聚,推進當前“五大產業”的快速膨脹,以大項目帶動園區產業快速發展。按照 “一區多園”的模式,推進多種產業由“點”到“面”的拓展。加強高、精、尖產業投資引導和項目儲備,吸引更多的科技型企業和項目落户產業園區,提高產業經濟增長質量。

⒊整合資源,搭建產業聚集發展平台。按照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的原則,採取整體設計、分段實施的策略,突出重點,全力整合三大產業。一是整合玻璃纖維產業。以格賽博公司為龍頭,實現同產業和相關產業的聯合,全面提升產業、產品檔次。二是整合高分子材料產業。以瑞豐高分子公司為龍頭,整合世拓、日科等相同或相似產業企業,打造具有與國內同行業最大企業相抗衡的品牌和實力。三是整合機械鑄造產業。以源通公司為龍頭,將經濟開發區內重點機械鑄造資源摸底,整合華瑞鑄造、魯山金屬、北辰金屬材料、亞泰機械等相關企業,提高競爭力,實現資源、技術、市場共享和共贏。

產業調查報告2

近年來,我縣林產工業按照“科學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總體發展思路,幾年來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雖然歷經雨雪冰凍災害和嚴重經濟危機的打壓,但總體仍趨於平穩,基本面企穩向好。

一、園區林產工業的現狀和困局

一是佔全縣林產工業的比重大。園區內共有林產加工企業30家,佔全縣(64家)總量的47%;其中在建企業2家(分別是:“宜華木業”和“豪迪工藝”),停、破產企業5家,正常生產經營的只有25家,1—10月份實現銷售收入1.69億元,上交税金846.3萬元,安置就業1240人,分別佔全縣林產加工企業總量的89.8%、90.2%和74.2%。

二是受政策調控的影響大。落户園區的30家企業中,從事細木板生產的有7家,從事木膠板生產和加工的有6家,從事竹膠板和竹地板生產的有2家,從事人造中纖板生產的有1家,從事木竹工藝品生產的有5家,從事家俬生產的有3家,從事鋸材生產的有2家,其它類的有4家。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大多數企業都與家裝市場關係密切,在國家整體調控樓市的大背景下,所有企業都受到衝擊和影響大。以“兔寶寶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為例,雖然“兔寶寶”已成為全國知名品牌,並有遍佈全國大中城市的370多家專賣店,但今年產銷值大幅下降。

三是大部分企業規模小、層級低。園區內30家林產工業企業當中,上市公司2家(在建的'“宜華木業”和“兔寶寶裝飾材料”),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項目只有2家(“兔寶寶裝飾材料”和“揚宏建材”),絕大多數屬於中小微型企業。同時普遍存在產品單一、產品檔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變等低層級林產工業企業的共性問題。

四是創新和轉化能力差。截止到目前,園區內30多家林產工業企業中沒有一家建有產品研發中心,沒有一家設立專業市場調查和分析機構,因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差,從而導致自身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普遍低下。年內,德華兔寶寶裝飾材料有限公司根據市場變化,適時添購了設備,改進了工藝,推出了適銷對路的“三層複合板”,但由於員工素質低,難以達產達標。“洪林木業”面對經濟危機,着力在“降低耗材率和提高產出率”上面做文章,研發改進了一批新型實用型木工機械,但由於資金問題,始終無法達到產量。

二、發展我縣林產工業的對策與思考

從園區林產工業的基本現狀可以看出,我縣林產工業雖然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存在的問題和麪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據此,我們認為要改變我縣林產工業的現狀,就必須着眼長遠,轉變觀念,突出重點,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科學發展,才能最終使我縣的林產工業上檔次、上規模,最終實現“林農受益、財政增收”。

(一)創新林業工業發展理念。林產工業具有資源的可再生性,產品的可降解性和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性等特點,是富民興縣的綠色產業,是興林富民的最有效途徑。要發展壯大我縣林產工業的總量,首先要切實轉變發展理念,要摒棄林產工業侷限於木竹加工業的觀念,樹立立體、全面、可持續的林業工業發展觀,大力推進家俬、林紙、林板、林藥、林食、林化、林能等林產工業的發展,實現林業經濟結構由資源主導型向技術主導型轉變,增長方式由粗放向集約轉變。

(二)努力完善林產工業政策。林產工業是朝陽產業,但同時它也是資源約束型產業,一但政策失衡,資源的消耗速度與資源的再生速度就會快慢失調,其後果是災難性的。因此,發展我縣的林產工業,有必要依據我縣的縣情,制訂科學合理的林產工業政策,切不可照搬照套。一是要依託縣情確立我縣林產工業發展的重點和方向,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在出台鼓勵、限制、禁止的項目和產品、工藝目錄的同時,要採取關停、並轉等強有力的措施,淘汰落後企業和產能。三是出台扶持優惠政策。鼓勵、扶持節材、節能、節地企業,獎勵科技創新、產品研發、品牌培育,着力扶優扶強。

(三)加強工業原料林建設。大力扶持和鼓勵我縣加工企業把工業原料林建設作為生產的第一“車間”,加快林產工業企業自有原料林基地建設,加大林木良種的培育和引進力度,優化我縣林木品種的種植結構。要求耗林大户建立原料林基地的同時,從引導逐步過渡到強制性要求企業在主營業務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育林基金用於原料林建設。全面提升我縣工業原料林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

(四)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林業管理部門、執法單位,園區辦等單位要不斷提高為林產工業企業服務的專業能力和水平,規範行政、主動服務,打造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林業要素,市場體系。進一步健全我縣林產協會的組織機構,充分發揮林產協會在政府、企業、林農之間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扶持林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調動林農直接進入市場的積極性。全面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和安商富商工作力度,為我縣林產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

產業調查報告3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大戰備舉措。為從總體上把握和摸清我鎮農業產業化經營情況,為領導完善決策部署提供服務,鎮政府抽調各相關單位對我鎮農業產業化情況進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XXX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

(一)農業產業化組織發展迅速,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一是畜牧產業化工作在縣委、縣政府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依託資源優勢,以加快增長方式轉變、推進現代畜牧業建設為中心,培育現代畜牧業經營主體,大力提升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水平,努力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據統計,全鎮年生豬存欄3.33萬頭,出欄4.5萬頭;牛存欄1.1萬頭,出欄3.7萬頭;羊存欄2.5萬隻,出欄2.1萬隻;家禽飼養量46萬羽,肉類總產量4.5萬噸,禽蛋產量490噸。

二是20xx年至20xx年全鎮種植牡丹園2個,面積達到1500

畝,其中魯家壩1000畝,雙埡500畝。

三是全年種植烤煙4000畝,總產值864萬元,實現產值100萬元以上。

四是全年發展商品蔬菜7000畝,實現產值420萬元;新發展魔芋基地3000畝,總產量12000噸。

五是林果產業發展迅速,截止目前全鎮已栽植核桃10000畝,獅頭柑20xx畝,荷包杏200畝,仙桃500畝,香水梨200畝。

六是油桐產業不斷擴大,以明文油桐現代農業園區為引領,帶動全鎮油桐產業迅速發展,目前全鎮油桐面積達到12000畝。

(二)發揮園區引領,打造產業經濟的升級版

截止目前,全鎮發展現代農業園區6個,其中市級園區2個,縣級園區2個,功能拓展提升園區2個。已註冊錦屏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1個,目前正在申報市級現代農業園區。以園區為引領,多元農業開闢了企業化、產業化發展農業的新途徑,帶動農業產業蓬勃發展。

(三)常規農業發展走上正軌

一是受上級部門及鎮黨委、政府的重視,體系逐步理順,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正在形成。我鎮農業科技單位以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服務農業產業發展,推動了我鎮農業科技創新,加快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二是通過新品種試驗示範、良種推廣面積逐年擴大。經過多

年的摸索研究,以及各項試驗示範項目的完成,良種推廣面積逐年擴大,各項科技措施得以常規化實施。

三是農民培訓體系和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通過高產示範區建設高產培訓、測土配方項目科學施肥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的實施,農民培訓工作已步入正常軌道,農業素質不斷提高。

二、XXX農業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XXX的農業化發展當中,老的單一農户零散種植方式已然不合時宜,每一個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種植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土地,而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就是土地的高度集中,首當其衝的土地流轉問題也成為阻礙城關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瓶頸,對此問題特別表現在以下幾點:

1、推進農業產業化氛圍不濃。作為投資主體的'農民在小農意識根深蒂固,市場意識、競爭創新意識不強,對發展農業產業的積極性不高,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風險意識,對發展產業認識不到位,“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嚴重。

2、龍頭企業帶動增收的能力不強。當前我鎮龍頭企業大都處於發展的初期,規模小、裝備差,科技含量不低,缺乏跨區域、跨行業的大型龍頭企業,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產業鏈短,產品加工深度不夠、研發能力低,新開發品少、包裝差、質量檔次不高,加工轉化和增值不高。

3、羣眾意識淡薄,對土地流轉的目的、意義認識不到位,認為自己是農民,沒有土地我們還能做什麼。

4、農田水利及道路條件等基礎設施較差,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

5、少數幹部認識不到位,沒有充分認識到土地流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會主動的提前預見的看待和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6、農業產業龍頭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帶動能力不強。龍頭企業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的火車頭,它的帶動能力的強弱決定了農業產業化的規模進程和效益,吸引的外來資本和社會投入不多,規模效益低,帶動能力不強,帶動面窄,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當有限。

7、現代農業園區、龍頭企業、種植大户缺乏資金投入,嚴重製約了各項產業的發展,規模小、見效低。

三、20xx年農業產業化發展相應措施及發展規劃

1、切實加強對農業產業化工作的組織領導

切實加強對農業產業化工作的組織領導,不僅僅是成立組織、開協調會議,而是要突出圍繞發展農村生產力、整合資金、技術等方面的資源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解決好產業化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依託農村經營管理建立流轉服務,為農業流轉土地提供流轉信息、法律政策諮詢、價格評估、指導合同簽訂、

協調利益關係和調處流轉糾紛等服務。

2、採取切實措施,培育發展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原動力。用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業發展,其核心是要有一批拉動能力大、輻射範圍廣、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本着“高水平、大規模、專業化、外向型”的思路,按照“以大型龍頭企業為主,以中小型龍頭企業為輔,多元啟動,羣體發展”的原則,加快龍頭建設步伐。

3、吸引有雄厚資金的民營企業進入農業產業化領域,為農業產業化增添新活力。通過興辦龍頭企業,提高農產品轉化率。壯大龍頭企業的規模與實力,做強產業化經營的“火車頭”。

4、切實加強農民技術培訓工作

從提升科學意識和基本技能着眼,從營造科普環境、培養科普隊伍、強化科普手段入手,以實用技術培訓為重點,大力提高農村勞動者生產技能。

產業調查報告4

社會實踐時間:

XX年1月21日到1月31日

社會實踐地點:

山西祁縣文物旅遊局

學生:

胡文奎

班級:

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二班

主要內容:

通過實踐調查和參與體驗的方式對家鄉的旅遊產業,旅遊文化及旅遊景點進行調查,加深對家鄉的瞭解和認識。

詳細內容:

大一生活的第一個學期結束了,學校放了寒假,同時也佈置一個寒假實踐調查的任務,大學的學習生活要比高中輕鬆得多,但我們卻獲得了更多的生活經驗與實踐經驗,這個假期放了足足40多天,所以也打算在這些天裏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鍛鍊一下自己的能力,順便完成假期作業,於是就以調查為名進入了縣文物旅遊局開始了自己本次的實踐調查活動。

由於是調查,自己又對這工作方面毫無經驗,所以並未真正參與其中的工作,而是查閲了一些關於家鄉旅遊的發展前景,同時也客串了一下景點導遊,順便在這裏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家鄉的旅遊產業,也算是展示一下我的實踐成果吧。

祁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晉商故里,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豐富的旅遊資源,也是山西旅遊業發展比較快的縣之一。現已形成了喬家大院、昭餘古城、梨花菀、九溝四個核心景區,12個景點一日遊格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產業體系。推出了獨具特色的節慶活動“晉商社火節”、“梨花節”,影響力不斷提升。喬家大院為國家4a級景點,國家二級博物館。先後榮獲“山西省十大優秀旅遊景區”、“中國最具影響力旅遊景區”、“中國最美旅遊勝地排行榜”,同時被中國大學生推選為“中國大學生最喜歡的100個旅遊景區”之一。

調查中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山西省是文物大省,祁縣又是文物重點縣之一,而祁縣的旅遊業又是以文物資源為依託發展起來的。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5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254處。但是以上文保單位大部分分佈在偏僻的鄉村,道路崎嶇,交通不便,給文物保護及管理帶來諸多不便。而從事文物保護及管理工作的人員匱乏,尤其沒有文物修復、古建設計和電腦製圖的專業人員,這樣使全縣的文物保護、管理及安全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所幸的是開放的喬家大院、渠家大院由於有專門的保護機構並有專人管理,再加上每年有一定的保護資金投入,使這兩處國保單位得以保存完好,多年來未發生失火、失盜以及人為、自然損毀等事件。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當導遊的那幾天,為了當好導遊,把家鄉的景點宣傳給外來的遊客,花了好長時間把景點的手冊和內容牢記於心,甚至自己一個人在家自己聯繫,每天早早的就要坐上班車趕到景點,下午再坐回家,在解説的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問題,我及時的請教前輩,糾正了自己的不足,在這個過程中不但鍛鍊了自己的膽量,增長了知識,也加深了對家鄉的'瞭解和熱愛。

實踐所得的認識:

1.在社會實踐的同時,一定要認真思考,認真總結經驗。使自己在社會上的實踐上升一個層次。不要為了實踐而實踐,而是要拓展自己的認識,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為以後自己的生活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

2.培養自己對家鄉的感情,加深對家鄉的瞭解,熱愛家鄉,心懷感恩,以一個家鄉人的身份做人

3.對於自己的理想必須去敢於堅持,在打工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我們一定會遇見許多挫折的,我們一定要敢於糾正自己的錯誤,解決自身存在的矛盾。只有這樣,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我們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善和充實。通過參加社會實踐,使自己充分了解了自己,使自己的人生觀更加科學。對於自對自己以後的人生規劃更加的清醒。

4.在實踐的過程中來自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學會感恩,出門在外更別忘常給父母打幾個電話,問問平安。

產業調查報告5

畜牧業的發展程度通常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乃至整個經濟發展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標誌。為了培育壯大我縣農業特別是畜牧業的優勢產業,我們最近對在我縣畜牧業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山羊產業進行了一次認真的調查和分析,感到我縣山羊產業雖然近年來一直徘徊不前,甚至瀕臨倒退的危險,但它不但不會成為我縣的夕陽產業,而且完全具備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優勢和基礎,完全有可能壯大為我縣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特色產業以及山區農業新的增長極。

現狀和問題

我縣農村素來有自發養殖山羊的習慣,但真正把山羊作為一項產業來發展始於1991年。通過建立山羊養殖科技示範小區,開展林間草地商品山羊生產技術研究,大力實施“十鄉百村千户萬羊”工程,山羊產業有了較快的發展。1997年我縣被國家財政部列為商品山羊社會化服務試點縣之一,1998年又被列為湖南省14個草食牲畜項目示範縣之一。但由於對山羊產業的地位認識不足,支持引導不力,加工流通不活等原因,我縣山羊養殖逐年減少,影響越來越小,XX年全省草食動物基地縣中,會同名落孫山。根據調查的情況,我們把當前我縣山羊生產的現狀概括成“五個偏低”:

一是養殖規模偏低。根據畜牧部門提供的數據,我縣去年飼養山羊38萬隻,其中存欄16萬隻,出欄22萬隻,在全市位居第一;羊肉產量3300噸,產值5940萬元,分別佔全縣肉類總量、畜牧業總產值的8.9%和13.1%。自己和自己比,這些成績比較明顯,但與有“百萬山羊”之稱的瀏陽市和石門縣相比,我們的差距顯而易見。草場面積比我縣少的石門,XX年山羊已發展到134.8萬隻,出欄60萬隻,外銷產品3000噸。據調查,我縣上報數據還包括了通過我縣中轉銷售的數字,如果剔除這些數字,我縣實際年養羊不足18萬隻。

二是科技含量偏低。我縣的扁角麻羊是一種比較優良的品種,但改良和提純不夠,品種呈現逐步退化的趨勢。而南江黃羊、波爾山羊等優質山羊的引進推廣滯後,僅有少量農户飼養。我縣在山羊養殖方面積累了較好的經驗,但這些技術未能及時轉化成生產力,特別是秸杆氨化、微貯、青貯等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應用不夠,不但對植被破壞嚴重,而且難以保證枯草季節的飼草供應。由於基層畜牧部門特別是鄉鎮畜牧水產站實行差額撥款,技術人員生存困難,流失嚴重,加上知識更新培訓不夠,知識老化,山羊防疫體系十分脆弱,一旦疫病流行,山羊養殖就會遭到致命打擊。XX年羊痘疫情流行,我縣XX元以上經濟損失的養殖户就多達100餘户。

三是加工水平偏低。截止目前,我縣還沒有一家象樣的山羊屠宰場和專業交易市場,馬鞍山羊市場名存實亡,更沒有羊肉製品、皮革深加工龍頭企業,全縣90%的山羊以活羊形式外銷,連最簡單的臘羊肉加工都幾乎空白。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縣內各大小餐館的羊肉系列原料大部分從外地採購,其中有些還是外地對我縣山羊屠宰加工而成。

四是組織化程度偏低。山羊養殖主要集中在大河片區,其中以馬鞍、金龍、寶田等鄉鎮為主,年飼養量佔全縣的70%左右,其他鄉鎮均為零星飼養。全縣至今沒有統一的養羊行業協會,大多數農户靠個人單兵作戰或以鬆散型、小規模的合作形式面向市場。這種小打小鬧的生產經營模式,既難以保證產品的`成批量供應,又不利於抵禦市場風險。

五是對財政增長和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偏低。據調查,山羊養殖在農民收入中佔的比例很低,就是在馬鞍等山羊主產鄉鎮,其所佔比重也不到20%,非山羊主產區鄉鎮的比重更低。由於加工滯後,山羊增值不大,所得税收很少,特別是取消農業特產税後,山羊對我縣財政税收的貢獻越來越小。

優勢和機遇

有非常豐富的牧草資源。我縣有可利用的各類草地面積233.3萬畝,佔轄區總面積的68.37%,其中林間草場177.2萬畝,有牧草種類58科465種,按平均畝產鮮草910公斤計算,理論載羊量在68萬隻以上;加上年產各類農作物秸杆20多萬噸,經加工氨化或微貯可養羊4萬隻以上。隨着草場改良、種草養羊和秸杆氨化、微貯、青貯等飼草綜合開發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單位載畜量還可提高3-5倍。

有領先全國的技術基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縣畜牧技術人員認真實施國家科委立項的草食動物良種繁育基地及產業化配套技術研究>>和林間草地商品山羊生產技術研究,在積累羣眾養羊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本品種選育、吊腳樓式羊舍建築設計、適羣規模生產、疾病綜合防治等一整套飼養配套技術。經知名專家鑑定,這些技術已達到國內外同行領先水平,該成果先後獲聯合國(tips)中國國家分部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和國家以及省級大獎。同時,我縣素來有養羊的習慣,羣眾在生產實踐中已經積累了較多的經驗,掌握了比較完備的養殖技術,特別是在山羊主產鄉鎮,一些農民的養羊技術與一般專業技術人員相比也毫不遜色。

有聞名遐邇的品牌優勢。我縣飼養的扁角麻羊以其適應性好、抗病力強、成熟早、繁殖性能及母性好、肉質細嫩而深受沿海和內陸城市的歡迎,產品常常供不應求,在上海、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同時,我縣是國家財政部和國家林業局商品山羊生產基地縣、湖南省武雪山羊基地縣,馬鞍山羊交易市場已輻射湘、黔、桂等省10多個縣市,這些是我們壯大山羊產業十分有利的條件。

有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中央重視農業農村工作的宏觀政策。中央十分重視“三農”問題,把大力發展畜牧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為我們做大做強山羊產業提供了機遇。二是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加入wto後,我縣糧、油、水果等大宗農產品無論質量還是價格都處於競爭劣勢,而以牛羊為主的草食動物則有較大競爭優勢。目前,羊肉在國內市場的價格比國際市場普遍低54%,高檔羊肉的價格比進口的還低50%以上。加之近年英、法等牛羊肉主產國爆發和蔓延瘋牛病,給國際羊肉市場留下很大空檔,為我縣山羊出口創匯提供了機遇。三是潛在的國內消費空間。我國目前人均羊肉消費量僅為世界水平的1/12,隨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羊肉消費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非典疫情的爆發,促使人們改變食用野味的陋習,轉而青睞家禽、家畜等綠色食品,我縣山羊產品必將迎來更大的市場份額。

思路和對策

既然山羊產業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面臨着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藴藏着十分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們就應該把它作為我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高效農業的優勢產業和強縣富民的主導產業來抓,爭取通過幾年的努力,年飼養量超過80萬頭,加工和銷售100萬頭,使山羊產值佔到全縣農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逐步把我縣建成全國至少是全省的山羊大縣。為此,我們要着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統一思想認識,重新確立山羊產業的主導地位。我縣山羊產業在90年代能夠迅速發展,併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的養羊大縣,最關鍵的是確立了山羊產業應有的地位,始終把它作為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來抓。這幾年山羊養殖逐漸滑坡,既有市場因素,也有加工不活、流通不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各級各部門的指導思想發生了偏差。如干部羣眾中普遍在的“養羊無税費論”、“養羊破壞生態論”、“養羊與養牛並舉論”等等,均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山羊產業的發展。在取消屠宰税和農林特產税後,特別是養而不加的情況下,山羊提供的税費確實較低,對財政的貢獻很小,但精深加工藴藏的税費潛力巨大;山羊對生態也有一定的破壞,特別是在天然放牧的情況下,對生態和生產破壞更大,但實行圈養完全可以解決這個矛盾;在我縣的養殖業中,農户都有養牛、養豬的習慣,但“養豬為過年,養牛為耕田”的觀念根深蒂固,希望把它做成一項產業難度較大,特別是新晃的牛業品牌比我們響,且養牛週期較長,見效較慢,養羊正好彌補了這些不足,正所謂揚長避短。因此,我們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發展山羊不但大有可為,而且能成為我縣重要的主導產業上來,不強調齊頭並進,突出工作重點,狠抓山羊發展。要把發展山羊作為文明建設和幹部政績考核的內容,確保上下行動一致、政令暢通,並要加大督查力度,對山羊發展情況隨時督促檢查,隨時通報情況,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2、培育龍頭企業,突破加工流通薄弱環節。產而不優、產而不加、產而不流、流而不暢是窒息我縣山羊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加快發展山羊產業,必須把龍頭企業建設作為一個重要環節來抓,鼓勵多層次、多成份、多形式、多渠道建設肉食品、皮革等深加工型龍頭企業,力爭在近幾年內籌建1至2家上檔次、上規模的畜禽產品加工企業,真正搞出特色,創出品牌,形成規模。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牽引作用,切實改變先建基地、再搞加工的落後思維,樹立以加工帶生產、以企業帶基地的觀念,大力推進公司+基地+農户的產業化模式,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户的發展模式,走種養加、產供銷一條龍的路子。要以農村集貿市場為基礎,逐步構建結構完整、功能互補的市場網絡,大力扶植養羊專業協會、農產品供銷公司等中介組織,幫助農民進入市場,並可採取與大中城市建立供銷關係、設立對外銷售窗口等形式,擴大我縣山羊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覆蓋面。

3、加大科技密度,不斷提高山羊生產的效益。要充分發揮科技對山羊養殖的貢獻作用,重點抓好三個層次的工作:第一層次是要加強科技推廣體系建設,調整充實養殖業技術力量。針對目前鄉鎮畜牧水產站隊伍渙散、功能弱化的現狀,縣鄉財政要想方設法從經費上予以保證,使他們真正安心工作。第二個層次是要認真實施山羊品改工程。根據我縣山羊品改的現狀,可以扁角麻羊為母本,波爾山羊、努比亞羊為終端父本,繁殖三元雜交肉羊。特別要突出抓好投資少、見效快的冷配雜交改良,逐步完善種羣結構。條件成熟後,還可考慮引進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先進技術,進一步優化本地品種,打造會同山羊品牌。第三個層次是要切實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對現有畜牧技術人員,有計劃地安排知識更新培訓,並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民技術培訓,傳播先進的科學飼養技術,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同時要切實抓好疫病防治,確保山羊產業健康發展。

4、制定和落實優惠政策,着力創造山羊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山羊產業的發展,一靠科技,二靠政策。各級各部門要把制定和落實優惠政策作為第一要務。

產業調查報告6

房地產業是進行房產、地產開發和經營的基礎建設行業,具有很強的產業關聯性,被稱為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隨着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縣房地產業進入了新一輪快速發展階段,房地產投資已成為擴大投資需求的重要增長點之一。正確引導縣房地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對於推動城市建設,壯大城鄉一體化產業支撐,拉動全社會投資與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縣房地產業發展現狀

(一)開發勢頭強勁,但投資規模不大。

縣完成房地產投資5.05億元,新建商品房61.9萬m2,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其投資額、施工面積、竣工面積、銷售額均大幅上升,新建商品房銷售情況良好。今年1-8月,商品房施工面積56萬m2;預售面積23.38萬m2,成交金額5.9億元;銷售面積20.45萬m2,成交金額4.8億元;二手房成交面積12.31萬m2,申報金額1.18億元。但從房地產投資規模看,雙流、温江、龍泉、新都分別實現房地產投資14億元、10億元、12.2億元、5.6億元,縣房地產投資規模在同環區縣排名第五,説明縣房地產業投資增長空間較大。

(二)開發質量提高,但市場有待培育。

縣房地產有企業開發的商品房,有農民在集體土地上聯建的房屋,還有政府修建的安置房和農民新居,總體上住宅小區正從傳統的户型逐步向景觀舒適型過渡,新開發小區普遍注重環境營造,以西區花園為代表的高檔住宅小區,其環境營造和物業管理,對縣內其它小區開發起到了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從房地產市場來看,新建商品房市場供應穩定,需求旺盛,交易規範;二手房市場被進一步激活,交易頻繁,逐步規範;農民自建房自發入市,隱形交易,亟待規範。一個城市房地產業成熟的標誌之一是其二級市場成為交易的主體,上海市已超過50%,但就縣1-8月的銷售情況看,二手房銷售面積僅佔總銷售面積的37.6%,這説明縣房地產市場有待培育。

(三)開發成本上漲,房地產價格攀升。

以來縣商品房價格有較大幅度增長,筒、犀浦、紅光和其他鎮與比較,住房平均價格分別達到、2400、1800、1000元,增長25%、15%、50%、25%;營業房平均價格分別達到5200、6700、4000、元,增長16%、29%、12%、34%。主要原因:一是成本推動。,外北倉庫、原筒二小和小北街片區的地價分別達到每畝93萬元、119萬元和124萬元,縣城片區地價從平均每畝約50萬元漲到100萬元左右;其次是建築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建設成本提高。二是需求拉動。以來縣商品房市場呈現階段性供不應求,使得商品房平均成交價格上揚;去年以來,縣政府採取的促進二手房交易措施收到明顯效果,今年二手房交易頻繁,價格也有較大幅度增長,筒、犀浦、紅光和其他鎮二手房市場成交價格分別達到1250、1350、1000、650元,比增長25%、8%、18%、8%。

(四)開發主體增多,但樓盤規模小。

隨着城市交通網絡不斷完善和城市輻射功能的增強,加之成都近郊區市縣特有的地價、房價和環境優勢,近郊區市縣已成為房地產商投資的重點。由於縣房地產業具有明顯的後發優勢,很多企業都看好這個市場,目前各類房地產開發企業已達到39家,競爭非常激烈。但由於用地供給的約束,樓盤相對較小。以來,全縣共出讓土地13宗,其中房地產開發超過50畝的僅有3宗地,最大樓盤面積178.4畝,最小的僅2畝。總體上看,目前20—50畝的小樓盤較多,規模小,檔次也不夠高,精品樓盤相對偏少。

二、房地產市場需求形勢分析

(一)縣城市發展方向和重點。

成都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對縣城市發展定位是:成都市重要組成部分,成都市西部新中心,以發展科教文化為高新西區配套服務,建設既適宜居住,又適宜創業的“綜合性城市片區”。縣自身的`定位是:率先構建富有經濟實力、獨具城市魅力、充滿創新活力的成都西部新中心。到縣城區將新增建設用地15平方公里,城區總用地達到3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20萬人;到20xx年規劃城市建設區面積51平方公里,城市片區人口45萬人以上。東南部新城是縣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區域,將承擔縣的行政中心、商務中心、居住中心等城市主要功能。用地規模7.1平方公里,規劃道路共16條,總長約27公里,預計投資約5億元(不含拆遷安置費)。從今年開始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分步建設,重點建設高新區西區配套行政商務中心、南二環路及東延線、東二環路及南延線、長青路5條城市道路及配套基礎設施。

(二)促進房地產市場需求的有利因素。

一是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對住宅形成巨大的需求。隨着城鄉一體化的快速推進,到20xx年全縣城市化水平將達到80%,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縣城片區年均新增1.8萬人以上。城市人口在短時間內的迅猛增長,無疑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巨大的需求拉動。以人均建築面積16m2計算,每年需新建住宅28.8萬m2。

二是居民消費結構變化形成對住宅的需求。以來,縣城鄉居民收入有較大幅度增長,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從6569元增加到102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3098元增加到4210元,收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購房能力。另一方面,居民以前購買的福利房無論是户型設計還是配套設施,與現在新開發的商品房比較都存在較大差距,加之目前開放了二級市場,居民通過“賣舊買新、賣小買大、賣劣買優”,正在推進住房消費的升級換代。同時,隨着城鄉一體化的推進,有條件的農民也將成為潛在的購房對象。

三是縣外人口來縣購房形成對住宅的需求。成都市的老齡人口逐步增多,他們大多不太適應越來越擁擠、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而選擇到距中心城區近、空氣清新、自然條件相對優越的縣來居住;高新區西區緊鄰縣,區內一些白領階層也會選擇在縣買房;省內不少市外人口到縣定居或投資,由此也形成較大的市場需求。據調查,目前除筒鎮購房户本地居民較多外,犀浦、紅光兩地商品房購買對象縣外人口占了絕大多數。

(三)制約房地產市場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是收入預期不確定。以來,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2%,農村居民純收入年均增長6.3%,低於地區生產總值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2%,雖然比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略高,但受企業改制職工轉變身份、就業壓力較大等影響,加之醫療、養老、教育等制度改革,也都增加了居民的支出預期。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和支出預期的增加,對當前購房消費造成一定抑制。

二是住房產權制度不健全。市場交易的各類住房中,只有房地產開發企業出售的商品房可以獲得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證書,其它房屋,包括上市的已購公房、經濟適用房、合作建房和私房等等,其土地的供給形式極其複雜,凡是在非出讓方式獲得的土地上所建房屋都不具有土地使用權證,因而難以上市交易,也無法辦理抵押貸款,這給購房融資帶來一定的難度,對房地產需求造成了一定影響。

三是國家宏觀政策約束。近年來,商業銀行對個人貸款業務中住房貸款佔了絕對比重,金融對個人購房支持力度有了較大幅度增加。但是由於商業銀行住房金融資金來源單一,貸款流動性差,缺乏完善的風險分散機制;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條件偏嚴、期限偏短、額度偏低,還款方式單一等問題,都對住房金融健康發展形成一定阻礙。加之去年以來國家宏觀調控提高商品房按揭貸款利率,也導致金融對房地產業的支持力度有所減弱。

三、加快房地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合理定位,選準房地產業發展主攻方向。

據世界銀行對世界很多國家考察認為,只有房價與家庭年收入之比達到3:1-6:1時,才能形成有效需求。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0元,其中用於購房與建房支出950元,佔支出的11.5%,比(500元)增加450元,家庭年收入與房價比在6:1左右,應該能夠形成較大的有效需求。另據調查,市民最想購買的套型面積在80-100m2之間,其次是100-130m2,而130-150m2以上的相對較少。又據中介機構的交易情況顯示,與大户型、超大户型住宅相比,中小户型房源更受普通購房户青睞。因此,縣房地產業在今後一段時期內應堅持“放開高價房、優惠中低價房、建設廉租房”,應“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為主”,應以中檔小區建設為主,輔之以部分高檔社區和適量的經濟適用房,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羣體的購房需求。最終達到居者有其屋,居者有佳屋,並享受良好的人居環境和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

(二)科學規劃,同步推動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

加快縣城舊城改造,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同步推進東南片區新城區建設,擴大筒、犀浦和紅光城市片區規模,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建設生態人居地,打造都市後花園,增強城市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口來縣購房置業。在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的過程中,應根據國家拆遷安置政策,結合縣實際,依法拆遷安置,切實維護被拆遷居民的利益;在不斷完善城市總體規劃的同時,積極制定縣房地產業發展五年規劃,使該產業的發展更為有序合理;對土地實行非飽和適度供應,保持土地的賣方市場,防止以地生財,將房地產業導入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適應住宅地產郊區化和大盤化的趨勢,對城市片區房地產開發,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依據,避免地塊分隔過小、業主林立、開發檔次低、物業管理落後等現象,使房地產走上品牌、規模發展之路,並以此推進縣城市品位的快速提高。

(三)招大引強,實施成片開發和品牌戰略。

品牌是消費者最能直接利用的信息。縣應着力引進有實力的大企業,全面實施房地產品牌戰略,走規模化、精品化開發路子。以第26屆成都市房地產交易會為契機,加強房地產市場營銷,抓好“打開西部21世紀的財富之門,共創西部21世紀的財富生活空間”的主題宣傳,依據“成都西部新中心”的定位,加快各類房地產開發建設,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羣體的購房需求。努力提高房地產開發建設的科技含量,積極推廣運用信息化技術,加強小區的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推進智能化管理、防火監控及保安自動化體系建設;推廣西區花園的開發建設模式,注重小區環境營造,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精品化發展,犀浦鎮因離市中心較近,外來購房者較多,應以開發中高檔住宅小區為主;合理安排中小户型比例,滿足縣普通百姓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和消費水平,尋求户型平衡,在筒鎮要適度開發中檔住宅小區,以滿足普通居民住房升級換代的需求;合理安排經濟適用房建設,保證拆遷居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考慮以五六層的多層公寓為主,輔以一定小高層和聯體別墅,滿足部分高收入羣體的高檔消費需求。

(四)完善政策,為房地產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進一步制定並完善關於加快房地產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開通房地產“綠色通道”,簡化手續辦理程序,提高報建效率,為房地產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完善户籍管理政策。當前購房入户必須取得房產證書,而一些按揭購房户在短時間內還不能拿到房產證書,導致無法辦理户籍手續,相關部門要進一步研究憑購房合同和發票辦理入户手續的政策。進一步降低住房二級市場的入市“門檻”,簡化辦事程序,實行“一條龍”服務,方便羣眾辦事,以此進一步激活房地產二級市場。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普通住宅的消費主體,是占城市人口總數80%以上的中低收入户,而目前城區的房價對這部分人來説有些偏高,為保障工薪階層、低收入羣體的利益,政府應繼續大力發展經濟適用房,將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五)加強管理,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加強房地產開發企業管理,嚴格從業資格;具體開發項目採取向社會公開招標的形式,加強對項目建設的監理。採取經濟、技術、法律等手段規範房地產市場,使房地產交易的各項信息公開化,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促使房地產逐步實現土地開發與建築分開,物業管理與經營開發分開,不同企業按照產品價位和特徵打造不同品牌、不同風格。加強小區物業管理,引進有實力、服務好、講誠信的物業公司,新開發小區必須納入物業管理,舊的小區逐步納入物業管理。

產業調查報告7

在我國渤海灣的一片鹽鹼灘上,有這樣一家神奇的高科技綠色化工企業:它的周圍沒有異常氣味,也沒有廢渣排出。它的主要產品是高效複合肥磷銨,化工製品硫酸、溴素以及水泥等,但使用的原料卻是一般化肥廠排出的廢料和普通的海水。這就是山東魯北企業集團,一家擁有50億元固定資產、年創利税3.5億元的特大型綠色化工企業集團,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磷銨、硫酸、水泥聯合生產企業,全國最大的磷複肥生產基地、石膏制酸基地。該集團通過實施綠色文明戰略,創建、發展了生態工業,實現了科技創新與工業發展、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為一些“夕陽產業”的優化升級走出了一條可資借鑑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一、依靠高新技術創建綠色生態產業鏈

魯北企業集團的前身是一家小硫酸廠,1977年8月創建。當時,魯北的創業者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紮根鹽鹼荒灘,以創建之時的40萬元試驗經費,承擔了國家“六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石膏制硫酸聯產水泥技術,並取得成功,填補了國家空白。他們又依託此項技術成果,建成了我國第一套磷銨、硫酸、水泥聯合生產裝置,這套裝置對我國化學工業是一個重大貢獻。用生產磷銨排放的廢渣磷石膏,製造硫酸並聯產水泥,硫酸又返回用於生產磷銨,使上一道產品的廢棄物成為下一道產品的原料,整個生產過程沒有廢物排出,資源在生產全過程得到了高效循環利用,形成一個生態產業鏈條。這既破解了磷複肥工業排放的廢渣污染環境、制約磷複肥工業發展的世界難題,又開闢了硫酸和水泥生產的新的原料路線,改變了傳統的“資源→產品→廢物”的單一線性模式,達到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1997年5月,在第72次國家香山科學會議上,魯北的綠色產業鏈被科學家確認為我國獨有的零排放技術、綠色環境技術。

魯北企業集團生產的主要產品,無論是科技含量較高的溴素、磷銨,還是一般的硫酸、水泥,都是用途廣泛的成熟產品,其創新之處不在於產品本身,而在於產品的生產過程。在生產過程中魯北集團深刻認識到環境保護與企業的發展是相統一的,制定了“開發環保科技產業,綜合利用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發展戰略(稱之為綠色文明戰略),把環保、資源綜合利用作為戰略決策的.首要因素,並使之成為企業乃至職工的自覺行為。在創建石膏制酸技術生態產業鏈之後,以發展海洋化工為目標,該集團又完成了海水“一水多用”生態產業鏈的創建,使海水在蒸發、淨化過程中,通過合理的分佈調節,實現了“海水取寶,滴水不漏”。

魯北企業集團石膏制酸聯產水泥和海水“一水多用”這兩大生態產業技術的成功實施,也昭示了一種新的資源觀念和環保觀念,即人類對自然資源可以進行重複多次的利用,從而使有限的資源構成一個多次生成過程。這種既能多次重複利用資源又能保護環境的高科技綠色產業,將使我國傳統化工產業完成由“夕陽工業”到“生態工業”的革命性轉變。對於生態工業園,中國工程院陸鍾武、金湧院士在2000年11月“山東魯北企業集團技術創新院士行”活動中是這樣評述的:工業生產有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達標排放;第二個層次是零排放或微排放,在正常運行中企業所有廢物都能循環利用,對外沒有污染,假如出現事故,還是有污染;第三個層次是源頭治理,開發新的清潔工藝,把污染消滅在源頭;第四個層次是生態化工,不僅生產過程無污染,而且產品也沒有污染,要求產品本身生命週期是安全的;第五個層次是生態工業園,對地區所有企業統一規劃,使一個廠的廢物成為另一個廠的原料,整個地區的物流、能流甚至知識流全部閉合運行。生態工業園是一個或多個綠色產業鏈構成的理想工業系統,是未來的工業經濟發展方向。魯北化工走的正是綠色生態之路,符合生態工業概念,因而被譽為生態工業園。

二、加強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機制,推動生態產業發展

魯北企業集團起步於科研,騰飛於科技產業化,對於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有着深刻的認識。實踐表明,高新技術不僅僅存在於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通過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同樣能使傳統產業脱胎換骨。為提高企業的科技實力,增強技術創新能力,魯北集團先後創建了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化工建材設計院、綠色化學研究院和高新技術攻關部以及與之相配套的6箇中試基地。集團以自己的科研機構和實力為依託,注重技術創新和經濟實效,構建了以企業為主體、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術創新產業化體系,使自主開發的50餘項重大科技成果全部實現了產業化。魯北企業集團還對科研機構實行企業化管理,把單純的科技開發轉化為全方位的科技經營管理,把市場風險機制引入技術開發中,把技術開發貫穿於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最大限度地開發適應市場需要的新技術、新產品。

在企業技術創新進程中,魯北企業集團以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構建生態產業體系作為主攻方向,從技術創新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層面,實行全過程創新,並在創新中突出了七個結合:

一是技術創新與科技發展緊密結合,根據國內外科技發展走勢,着眼企業實際,自主確定選題,研究一代、試製一代、生產一代、儲備一代。二是技術創新與環保緊密結合,凡不利於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的有害技術,一律不列入研發課題。三是技術創新與技術改造緊密結合,通過技術改造實現工藝、設備、產品的創新。四是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緊密結合,立足社會需要,使成果在市場中更新發展、升級換代。五是科研機構與大專院校緊密結合,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同中國工程院等30多家院校、科研單位建立科技聯盟,提高了自身技術開發和管理水平。六是科技投入與優化管理緊密結合,確定技術創新目標,不斷加大科技投入,1988年至今,共投入科技開發經費8.74億元。七是技術創新與人才隊伍培養相結合,通過技術創新,培養形成了基礎研究、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評價推廣、工程設計開發、工程承包施工等5支技術人才隊伍。

產業調查報告8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文化教育的普及,人們在注重生活質量的同時,對眼睛的保健也越來越重視。隱形眼鏡,因其既能彌補視力不足,又能起到彌補框架眼鏡的不便,越來越受到重視。

目前佩戴眼鏡的大學生已高達65%以上,而隱性眼鏡的使用率只有5%不到。因大學生對眼鏡需求的增加,眼鏡市場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然而我們更需要了解的是大學生們對隱形眼鏡有何要求,為了更好地瞭解目前隱形眼鏡的消費情況,我近期在渤海大學展開了一次關於隱形眼鏡佩戴的調查。我採取自制的“隱形眼鏡佩戴的調查問卷”,樣本總量為100份,獲得有效樣本92份,有效問卷率為92.0%。

一、調查者基本情況

學歷結構:本科70%,專科30%

性別結構:男生30%,女生70%

二、本次調查涉及的主要內容

本次調查的問題涉及到日常配戴哪種眼鏡,隱性眼鏡使用期限,隱形眼鏡的品牌和價格,便利度、舒適度,上課是否需求,是否佩戴彩色美瞳等。本次調查相對比較全面。

三、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關於隱性眼鏡和框架眼鏡選擇的調查

關於隱形眼鏡與框架眼鏡選擇的情況,有62.9%的人不使用隱形眼鏡,而使用隱形眼鏡的佔37.1%。説明隱形眼鏡目前的市場佔有率仍很低,有很大的市場發展潛力。

隱形眼鏡目前的市場佔有率低,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怕傷眼睛,50%以上的調查者都持這種態度。他們認為長時間戴隱形眼鏡會使眼睛抵抗力下降,導致視疲勞、乾眼症,磨損角膜等。二是價格過高,有35%的人持這種看法,隱形眼鏡需要按期更換,並且還需要護理液、隱形眼鏡盒等長期消費。三是怕麻煩。有15%的人認為隱形眼鏡每天至少得取一來清洗一次,比較麻煩。

(二)關於隱性眼鏡使用期限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年拋的用户佔多數,有42.9%,其次是半年拋的,有25.7%,季拋的有14.3%,最後是日拋型的,有17.1%。根據調查結果對視光學展開了相應的研究,軟性隱形眼鏡壽命只有2600個小時,若以每日戴10小時計,只能戴8個半月。實際上,配戴期超過6個月以上,有五成鏡片會出現問題。

因此,一副隱形眼鏡的使用期限,取決於每天的使用時間。不 過,即使完全按照護理標準使用,蛋白沉積物亦不能完全清除,如果 條件允許,最好還是使用頻繁更換型或者是日拋型隱形眼鏡,越短越 健康已經被消費者所認知,而眼科專家也建議消費者選擇週期更短的 鏡片。

(三)關於隱形眼鏡品牌的調查

隱形眼鏡市場很注重品牌,而不同品牌的差異也很大,其中銷量

最高的事博士倫佔了42.8%,其次是海昌的,有25.7%,強生的佔有17.5%,而想一些不太知名的品牌市場佔有量偏少,總體佔11.2%。如衞康的佔有率只有2.8%,這可以看出市場競爭性比較強,沒有形成壟斷。

就目前而言隱形眼鏡在國內隱形眼鏡市場仍然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消費者對於隱形眼鏡的真偽辨別並不瞭解,往往容易被不良商販忽悠。所以,在選擇隱形眼鏡產品時,建議消費者選擇正規品牌。首先,來説説世界四大隱形眼鏡製造商,它們是強生、視康、酷柏以及博士倫,其中博士倫致力於通過創新的科技與技術,專為消費者眼睛視力健康服務,其憑藉優質的服務和口碑,讓博士倫隱形眼鏡深得消費者信賴;而強生致力於短時間更換型隱形眼鏡的研究,強生美瞳一日更換型隱形眼鏡是消費者一直以來最青睞的彩色隱形眼鏡產品。其實海昌、衞康也憑藉極高的性價比獲得多數人認可。

(四)關於隱形眼鏡價格的調查

根據調查,有42.9%的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價格在100—150元之間,40%的消費者能夠接受50—100元這個區間價格,而在150元以上能夠接受的消費者只佔14.3%,其餘2.8%的消費者只購買50元以下的隱形眼鏡。由於大學生們沒有獨立經濟收入,所以選擇隱形眼鏡的價格也比較狹小,一般都是用生活費來購買,因此價格過高的都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根據相關資料的闡述,隱形眼鏡價格也並非越貴越好,一些進口彩色隱形眼鏡價格非常貴,但沒有正規授權的國內代理商和進字號,

一樣也屬於非法產品。因為進口隱形眼鏡品牌在國內售賣都會授權到國內合法代理商,並在國家藥監局申請進字號和中文商標,這樣才能在國內市場上出售,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所有正規進口品牌產品的包裝盒上都會有完整的中文標識。

總的來説,隱形眼鏡價格會有統一的市場價,並存在一定的波動性。不同品牌,不同產品的價格會有所不同,而且不同售賣平台的價格也會有所出入,消費者在購買隱形眼鏡時,要以正規產品、高品質為首要標準,在保證鏡片佩戴健康舒適的前提下,再考慮價格的優勢,這是十分必要的!

(五)關於隱形眼鏡便利度、舒適度的調查

據調查,認為隱形眼鏡便利的佔80%,只有20%的人認為隱形眼鏡一點也不便利,説明隱形眼鏡的.便利性是一個很大的特點。大家都知道在冬天佩戴框架眼鏡是非常不方便的,因為室內和屋外的氣温差異非常大,進門會有哈氣;還有吃麪條的時候也會有哈氣;特別是戴圍脖和口罩的時候更麻煩,這個時候就是佩戴隱形眼鏡的最佳時期。還有夏天,天氣太熱會流汗,而戴框架眼鏡鼻託會很容易出汗,並且擦汗也不方便,太陽的爆曬會使你的眼周圍有色差。而且有很多男生喜歡運動,比如打籃球,在打球過程中戴框架眼鏡是非常不方便的,不僅容易掉,影響視線,更不安全,在互相碰撞是會有肢體接觸,容易碰到眼睛,所以這個時候戴隱形眼鏡也是最好的,最方便的。

佩戴隱形眼鏡的舒適度是根據自身決定的。如果你經常清洗,妥善保管,長期使用可維護角膜的生理健康,安全性很高。如果你不經常清洗,並且長期佩戴,那麼你的眼睛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引發眼球過敏,磨損角膜,無法接受矯治 ,造成眼神經麻痺,角膜衰老加快,近視度數加深等等。如果長期每日配戴隱形眼鏡,或配戴的時間過長,久而久之會造成多種併發症,例如角膜血管增生等問題,嚴重可引致失明。

(六)關於上課是否需求隱形眼鏡的調查

對隱形眼鏡有要求的學生佔總數的70%,不需要的學生佔30%。 絕大多數上課是需要隱形眼鏡的,因為有鏡片看黑板會出現反光的問題,還有鏡架下滑,需要總用手進行扶,這樣很不方便,並且影響聽課的質量,分散注意力。不用在鼻樑上架框鏡,整體上還美觀。所以上課需要用隱形眼鏡的人還是很正常的。

有些學生上課喜歡睡覺,而戴着隱形眼鏡睡覺是非常不舒服的,並且佩戴隱形睡覺會損害眼睛。最好不要戴着隱形眼鏡睡覺,因為眼睛角膜沒有血管,因此需要吸收空氣中的氧來維持細胞生理活動,而閉眼時“呼吸”到的空氣只佔睜眼的1/3,故此時戴着隱形眼鏡,易致角膜缺氧。時間長會導致玻璃體變形,但是不是眼睛變形,要儀器檢查才看得出來。因為隱形眼鏡長時間把你眼球往外吸,這樣的受力時間長了玻璃體就根據隱形眼鏡的形狀一樣,玻璃體變成了錐型。如果眼睛玻璃體變成了錐型,那麼是永遠不能做眼睛近視矯正手術了。

產業調查報告9

調查目的:

一、為了瞭解本縣年桔生產情況,以第一旁觀者的目光,為本縣的經濟發展做出合理的支持,使得年桔生產的結構更加的合理化,規模化,現代化,增加農民的收益,打出本縣的特色,以品牌帶動縣的經濟發展!我們準備了200份的調查報告,到達各農户的農場進行與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其中回收份額為186份。從調查報告的結果來看,年桔種植已經成為了該縣的一種主要的經濟作物,為該縣的經濟發展的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打響了一定的品牌效應,但其中也存在着極大的隱患與不足,農户的年桔種植的理論嚴重的缺乏,制約着年桔種植業的進一步發展,甚至有的農户存在着使用農藥化肥的量越多,年桔產量與質量越好的錯誤理念。

調查內容

二、我們從調查報告中得知,80%的農户年桔種植理論知識不足,僅是從農藥化肥經銷商中獲取相關的基本知識,僅有5%的農户具有充分的了理論知識。年桔種植業為i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但也因為農户着理論知識的不足,相關部門的引導工作做的不夠完善,農户的逐利心態使得年桔的產業結構不完善,不穩定,容易因為氣候和外在市場的變化,而導致波幅起跌,甚至產業崩潰,人心惶惶,這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現在這一問題已經出現了一定的苗頭,農户的生產積極性也已經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農業生產力外流,出現局部地區的打工潮。

三、從報告上看,現在的年桔種植已經佔了改縣總農業種植量的70%以上,對於該縣的來講,年桔種植已經可以影響了全縣的經濟動態,所以一定要引起相關部門,和領導的關注,不可以放任自由了,要提高相關部門的領導能力和規劃能力,更重要的是宣傳能力,以第一者的身份去為該縣的年桔種植業打響品牌,打開新的銷售渠道,使得該縣的年桔種植業可以更加的合理化,擁有更加合理的產業分佈,,年桔銷售的渠道可以更加的多,銷售的更遠。

調查報告中也顯示了,90%的農户已經覺得年桔種植業的發展速度已經放緩,45%的農户的'生產積極性受到了一定的打擊,10%的農户已經面臨了種植其他作物,或外出打工的選擇性問題,如果不採取積極有力的政策與措施,長久下去,甚至該縣的年桔種植業將不復存在。

在本次調查中,95%的農户屬於農場户口,是一種小農户的生產模式,沒有引入農村以外的更多資金和技術進入,這就已經決定了該模式無法長期存在,無法進入年桔大規模種植的生產模式。所以有關部門的作用就更加的明顯了,其引導的職能必不可缺。同時,也看到了一種現象,年桔聯盟的出現,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可以更好的打開銷售渠道和增加效益。

調查結果:

一、此次調查表明,年桔種植業的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境界了,其種植模式必須大規模化發展。事實表明,每一鍾經濟模式到了最後的發展階段都需要面臨改革,改革成功則是可以發展的更加的繁榮,但也不需要太過於的惶恐,只需要有關部門做好其職能,為農户提供更多的市場信息,或者更多的舉辦有關的下鄉活動,開辦農民課程,調高農户的年桔種植理論水平,同時,增加農户的信心,提高本縣年桔的知名度,引進農村外的資金和技術,年桔產業就一定可以打出品牌,在市場上佔據一定的份額。

調查體會:

一、經過本次的調查,我們學到更多的在課堂上的學不到的知識,提高了我們的實踐能力,開闊了眼界,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我們的對外交流能力,是我們和別人相處的更好,明白了什麼叫團隊精神、合作精神。為我們以後的工作積累經驗和打下一定基矗

產業調查報告10

一、我縣轄區內食品企業現狀

截止20xx年4月15日,我縣食品生產企業共有15家,食品小作坊64家,食品生產從業人員395人,餐飲企業638家,其中包括學校食堂128家。餐飲從業人員3510人。

二、食品安全監管情況

(一)強化責任、落實措施。20xx年3月26日,我縣人民政府召開了全縣食品安全工作會議,貫徹落實了全州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任務,與全縣8個鄉鎮及縣直有關職能部門簽訂了《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分解量化了食品安全目標責任,並號召深入學習貫徹《食品安全法》。為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各鄉鎮、各職能部門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切實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制定了本年度宣傳培訓教育計劃,把宣傳教育工作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一項基礎工作常抓不懈,按照《紅河州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綱要》要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提高了廣大人民羣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截止20xx年4月15日,我縣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1145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336家次,整治重點地區29個,整治重點單位64家,整治重點品種52個。

(二)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強化從業人員培訓

按照分塊負責的原則,全縣各職能部門分別加大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消費等環節食品安全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進一步增強了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強化了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三)抓好典型示範,開展示範鄉鎮的創建工作

我縣把開展食品安全示範鎮創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按照“先試點、後推廣、再鞏固”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試點工作方案,考核辦法、驗收標準和評分細則,確定了中樞鎮為試點單位。該鎮自開展工作以來,鎮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把創建工作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以食品安全示範創建工作為載體,積極探索,勇於實踐,注重實效,工作做到了四到位:一是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領導任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資金保障到位。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證了食品安全基礎性工作的開展和創建的順利進行。三是工作責任到位。明確各村委會、社區主任、工商、衞生等部門的職責,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積極配合示範鎮創建工作,形成了工作合力。四是綜合執法到位。積極組織協調各部門,把創建文明城市、衞生城市和食品安全示範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區域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20xx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目標及措施

(一)工作原則。堅持“政府領導,部門協調,各方聯動”的`工作機制,加強協調配合,保證監管到位;堅持集中整治與制度建設、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相結合,抓好專項整治,強化日常監管。

(二)工作目標。針對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各個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羣眾食品消費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使製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生產經營秩序得到明顯好轉,食品經濟健康發展,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較大提高,羣眾食品消費安全感明顯增強。

四、我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目標及措施

(一)加強食品源頭污染整治。(二)加強食品生產加工業整治。(三)加強食品流通環節整治。(四)加強餐飲業整治。(五)開展肉產品市場大檢查。(六)加強對薄弱環節及重點品種整治。

五、食品安全“三網”建設穩步推進

今年以來,縣政府着力加強食品安全“三網”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強化了組織領導。今年各鄉鎮政府換屆後,及時調整了食品安全委員會組成人員,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強化了組織協調職能。20xx年4月份各鄉鎮召開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專題研究食品安全工作,總結回顧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為做好全年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建立了政府責任網。縣政府通過與8個鄉鎮人民政府和6個縣直相關部門簽定了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書,將食品安全工作目標納入政府中心目標管理,增強了各級各部門抓好食品安全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三是落實了羣眾監督網。建立了縣監督員、鄉協管員和村信息員的三級食品安全監督網,配備食品安全監督員19人、食品安全協管員8人、食品安全信息員81人,20xx年食品安全鄉鎮協管員的工作經費補貼已經由州、縣兩級財政按人均每月100元標準發放完畢。四是建立了食品安全。五、我縣食品安全工作的薄弱環節及安全隱患

我縣食品安全經過近幾年的整治,但形勢依然嚴峻,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監管機制不順、不夠靈活,特別是農村監管體系不健全,安全保障能力不強,安全隱患較多;食品安全執法主體分散,工作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宣傳力度不到位,老百姓食品安全意識有待提高;基層監管人員不足,執法素質有待提高;食品市場發育不足,產業化程度低;企業誠信自律意識不強,食品生產加工方式比較落後;種植業施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現象屢禁不止,生豬定點屠宰行為還需要進一步規範;食品流通市場整治任重道遠,無證經營現象依然存在,經營企業進出貨制度、索證索要制度落實不夠到位,農村婚喪宴請、學生用餐依然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加以改進和加強。

產業調查報告11

一、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我縣現有國辦文化事業單位18個,在職職工105人。即:我縣文化館、我縣圖書館、我縣電影管理站、我縣廣播電視局和14個鄉(鎮)的文化廣電工作站。有文藝表演單位1個,有表演職員50人,即:雲南瀾滄江啤酒企業集團職工藝術團。有文化企業2個,有職工36人。即:我縣新華書店、我縣電影公司。國營、集體、股份制和民營個私企業創辦文化經營單位有232個,從業人員達800多人。其中:國營、集體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創辦文化經營單位有4個。即:我縣福利公司創辦的“雲福樓歌廳”(茶室),我縣瀾滄江大酒店創辦的“水樂宮歌廳”(茶室),我縣畜牧局、縣農行創辦的“雲中雲歌廳”(茶室),雲南糖業集團幸福分公司創辦的“我縣印刷廠”。民營個私企業創辦的綜合遊樂場所、歌舞廳、卡拉OK廳、音樂茶座、電玩室有70個,印刷廠2個,打字複印室16個,音像製品出租、零售65個,書報刊出租、零售12個,藝術攝影15個,藝術培訓3個,工藝美術裝璜16個,電影放映9個,互聯網上網服務20個。這些文化經營項目為豐富和活躍全縣廣大人民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對促進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擴大就業、涵養税源、廣開財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問題

我縣文化市場的經營,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處於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級階段,在產業規模、經營水平、運作方式和經濟效益上都無法與其它產業相提並論,也無法與發達地區的文化產業相媲美,更無法參與國際文化市場競爭。我縣文化市場經營單位數量多,但由於起步晚,經濟相對滯後,缺乏具有強大實力的文化企業和文化品牌,很多文化經營單位沒有形成產業化運作,文化產業的發展明顯滯後於我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化產業發展缺乏總體戰略和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對文化的產業屬性認識不清,對文化的產業化存在錯誤的認識,對文化的意識形態性過分強調。因此,沒有把文化真正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這種觀念導致文化產業的政策長期處於搖擺之中,而文化產業作為一個受政策影響很大的產業,如果沒有好的政策支持,很難獲得長遠發展。同時,文化市場管理婆婆多,有利益多頭管理,無利益沒人管理,文化法規側重於規範、控制,強調“禁止性”、“懲罰性”,缺乏鼓勵發展文化產業的條款。

(二)文化產業缺乏整體規劃,產業佈局不合理。到目前為止,我縣還沒有正式規劃的娛樂區域或文化產業區域,市場相對分散零亂,文化產業發展帶有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沒有上規模的綜合性經營場所,絕大部分經營項目規模小,市場整體檔次不高,許多經營者因管理不善、方法不多,經營項目單一,消費者光顧少,導致經營情況差,時開時停,造成了文化資源極大的浪費。

(三)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嚴重滯後,財政投入力度不大,國辦文化沒有起到主導地位。引導民間資本投入的辦法不多,金融政策與資本市場的支持不夠,文化企業形不成規模,文化基礎設施難以適應文化產業的發展。

(四)缺乏各類文化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文化產業是高投資、高收益、高風險的產業。文化生產的鉅額投資以及文化產品銷售的不確定性,一般經營者很難把握。因此,發展文化產業離不開高素質的經營管理、策劃、營銷等人才。目前我縣文化市場經營從業人員主要來自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個體經營人員,缺乏專業化人才,難以適應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五)文化市場經營秩序還有待於規範。良好的市場環境是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展示城市精神面貌的一個重要標誌。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縣文化市場混亂的狀況已有好轉,但尚未得到根本的改變,表現在:一是演出市場發育不健全,低層次、低質量的演出多,擾亂了演出市場秩序;二是保護知識產權力度不大,盜版書刊、盜版音像製品、盜版軟件屢禁不絕,嚴重衝擊了正版書刊、正版音像製品、正版軟件的經營秩序,扼殺了原創精神;三是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的現象未得到徹底的.治理;四是少數文化經營單位違法經營現象突出,娛樂場所超時經營現象嚴重存在,造成了不正當競爭。

(六)居民文化消費主導地位尚未確立,社會平均文化消費水平偏低,拉動作用不大,也嚴重製約了我縣文化產業的發展。

(七)廣播電視設備陳舊,網絡混亂,有線電視覆蓋率底,內部體制不合理。

三、對策建議

文化是人類的精神活動及其產品的總稱,它與經濟、政治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反映着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並以巨大的作用推動或阻礙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當今世界,文化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我縣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人民羣眾生活結構發生了變化,人們的文化消費在整個消費中的比重不斷擴大,人們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為我縣發展文化產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文化產業要發展,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立足現實、順應潮流,以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藝術生產自身規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文化資源的基礎作用,充分發揮我縣民族文化資源優勢,有效整合各類文化資源,以文化娛樂業、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業、音像業、美術裝璜業、廣告宣傳、網絡文化及計算機服務、旅遊文化為主題或核心行業,着力培育文化產業特色品牌,重點扶持主導文化產業,構建國辦文化為主導,多種結構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採取縣辦好文化事業單位文化館、圖書館、電影管理站、廣播電視事業及鄉(鎮)辦好文化站的同時,加大事業單位的投入,按現行編制、現行財政供給經費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自收自支編制,增編後擴大文化經營項目,實行自收自支,逐步實現全縣每個文化事業單位創辦1至2個文化項目。此外吸引社會資金創辦文化企業,把大量的文化經營項目交由社會承擔。通過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帶動、龍頭企業帶動,實現我縣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做到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產業規模和競爭力不斷加強,逐步將我縣建設成為文化創新能力強、文化傳播範圍廣、文化產業程度高、文化消費市場活躍,具有鮮明區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重要基地,使文化產業成為我縣國民經濟的支持產業。要實現以上目標,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制訂並落實有利於文化發展的政策,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文化產業在我縣是一個新興產業,又是一個特殊產業,需要依靠法律、行政、經濟等綜合手段來支持它的發展,要儘快制定具體的文化產業政策,包括產業組織政策、投資融資政策、財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勵政策、用地政策和文化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規覆蓋文化產業的主要領域。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文化體制的所有制結構,儘快制定鼓勵非文化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和股份制企業創辦文化產業的政策。要明確文化開放領域的市場準入標準,准入程序及管理監督辦法,降低文化產業准入的門檻。

(二)加強總體發展戰略、科學規劃、循序漸進。要在保證黨委總攬全局和最後決策的前提下,積極發揮政府部門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劃、組織、管理、協調、引導等功能。計劃部門要會同文化部門加強對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協調和領導,要在制定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各個門類的專項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確定重點發展的行業門類項目,形成文化產業的中長期整體發展綱要和規劃,完成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的整體設計。發展綱要和規劃要具有前瞻性、戰略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包括文化產業的保護以及如何與國際接軌等。

(三)加大對文化建設的投入。文化投資的總量和規模是決定文化增長的最基本因素,一個時期文化投入量的多少,不僅決定文化產業發展的速度和機構,而且決定文化對經濟作用的大小,擴大內需,拉動消費肯定包括文化建設,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文化產業必然也在開發範圍之中,要拓展投融資金渠道,為文化產業的迅速擴張提供資金支持。資金投入不足,是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在當前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新形式下,應該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積極吸收業外資金和社會資金創辦文化產業,採取支持國有非文化企業興辦文化項目,吸引股份制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文化企業的經營管理等形式,形成文化產業的多元投資,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格局,為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還可按照國家法律和政策的規定,充分利用項目合作的形式,積極嘗試在硬件設施建設、技術更新改造等領域引進外資,共同參與文化產業的發展。

(四)實施多樣化、多層次的發展戰略。文化產業與任何產業一樣,有一個逐步發展的漸進過程。文化產品也有一個從開發期到上升期到興盛期,然後逐步衰弱的過程。既要研製高品位,高附加值,高文化含量,高科技含量的文化產品,也要培育、開發廣大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品牌。由於文化消費者的經濟狀況、文化素養、審美情趣和文化傳統的不同,發展文化產業也應該多樣化、多層次,以適應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即要實施集團戰略、名牌戰略,又要實施多路出擊,充分佔領市場的戰略,當前存在的一個突出現象是鄉(鎮)文化生活貧乏,與縣城反差極大,這也可以稱為一種“文化二元結構”。農村的看戲難、看書難、看電影難,沒有文化娛樂設施等問題,説明農村有一個潛力極大的文化市場,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廣闊空間。所以,應該瞄準這一市場,用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贏得巨大的消費羣體,把產業做強做大。

(五)造就一大批“文化商人”,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構築人才高地。我縣文化產業能否快速發展,成為我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歸根到底是人才。分析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到,文化產業要發展,就必須造就一大批既有開拓能力又有經營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場,善於運作企業的文化經營者。從目前我縣情況看,當務之急是營造一個能使高水平的文化經紀人不斷脱穎而出的環境和機制,儘快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文化經紀人隊伍。

(六)加強管理,依法行政,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文化市場管理要借鑑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經驗,加大改革力度,轉變職能,理順關係,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轉變,真正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建立新形勢下保證黨的領導,調控適度,運行有序,促進發展的宏觀管理體制。要以行業管理為主,通過各種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調控市場,引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要利用價格機制、税收機制、信貸機制和收入機制的調節作用,理順文化市場運作,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要壓縮行政審批項目、簡化審批手續、增強行政審批的透明度。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文化產業行業協會,逐步將一些不適合由政府行使的職能交給行業協會,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維護行業權益。

產業調查報告12

根據省糧食局《關於開展年及年上半年主食產業化和年上半年玉米深加工專項調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省局專題會議的安排,我局及時召集縣糧食局有關領導召開專門會議,傳達了文件和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了專項調查任務,並對此項調查進行了具體分工。6月13日—15日市、縣糧食局主管領導親自帶隊深入企業調查,通過採集質檢、工商、税務部門信息和實地調查,我市沒有符合調查條件的主食產業和玉米深加工企業。現將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調查的方法及對象

根據此次調查統計對象的要求,我們提取了全市在工商局註冊、在技術監督局取得許可證的各類食品企業名錄,與税務、農牧局、工信委等部門的'相關信息核對後,逐一進行篩選,確定調查對象並逐個實地調查。市重點調查了4家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市白玉豆製品有限責任公司、市豐達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蘭州愛裏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好來喜食品店。縣調查了46户主食加工店。

二、主食產業化的調查情況

1、市白玉豆製品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市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產業,市放心食品示範企業。主要產品是以大豆為原料的豆腐、豆漿及其他豆製品,年生產能力1000噸(日產能3噸/日),規模較小。經請示省局,該企業屬副食產業而非主食產業,不在此次調查範圍內,故不上報。

2、蘭州愛裏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是蘭州愛裏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連鎖店市區內共有有3家分店,以加工麪包、蛋糕為主,年生產能力10噸(日產能0.3噸/日),規模較小,麪粉原料由蘭州總店統一配送。

3、好來喜食品店,以加工麪包、蛋糕為主,年生產能力20噸(日產能0.16噸/日),產量小,屬家庭作坊式。

4、縣調查的46户主食加工店,主要以饅頭、麪條、餅子、花捲生產為主,其中:生產饅頭、餅子、花捲的25户,鮮濕麪條生產的21户,這些均系家庭手工作坊,以個體生產為主,都不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按要求不屬於調查對象。

5、我市至今還沒有米制主食品和速凍主食品生產企業。

三、玉米深加工專項調查情況

根據調查統計對象的要求,市調查了市豐達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縣調查了三家白酒生產企業。

1、市豐達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市酒類流通領域五大放心示範企業,主要原料為玉米、高粱,玉米年消耗能力1000噸(日產能3噸/日),經請示省局,不屬於玉米深加工企業。

2、縣調查了三家白酒生產企業,但經實地瞭解,這三家企業年生產經營量較小,其產品主要以山丹軍馬廠、武威酒廠的白酒為原料,用自己的技術進行勾兑生產,年生產白酒數量較小,經營量均在3000-4000斤之間,亦非玉米深加工企業。

四、調查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此次調查我市雖然沒有符合上報條件的企業,但經過對全市各類涉糧企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摸底調查,做到了案上有資料,手中有數據,心中明底細,為今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調查中突出的印象一是我市主食生產中普遍存在規模小,大多屬家庭式作坊。二是管理粗放,每月進入的面、油等原料和每月售出的加工品記載不清楚。三是業主不願如實提供生產總值、銷售收入等經濟指標。我局將以此調查為契機,加強我市糧油產業運行情況統計調查監測,服務於糧油加工業轉型升級,延伸工作觸角,力所能及地為企業提供行業指導及服務。

產業調查報告13

一、我縣柑桔產業發展現狀

根據近一個月的調查研究,我認為當前我縣柑桔產業的現狀可概括為三句話,即:“基礎較好,問題不少,機遇看好。”

所謂基礎較好,是指我縣柑桔產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積累了較多的栽培經驗,目前已初具規模,初見效益。

一是有較大的栽培面積。經過上世紀80年代的大力發展,我縣柑桔面積現已達7.4萬畝,全縣100畝以上的成片桔園已有63個,許多農民的房前屋後、空坪隙地都栽種了柑桔。據縣農業部門統計,全縣有一半以上的農户栽種柑桔,柑桔年產量達4萬噸。柑桔已成為我縣水果產業的“龍頭老大”。

二是掌握了比較過硬的栽培技術。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許多桔農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經驗,有的技術人員還走出會同到其他地方擔任技術顧問。特別是縣園藝場擁有一支在全省、全市有一定影響的技術隊伍,他們發明的“兩面三刀”嫁接法領先全國,蔣坤毅同志曾作為種植技術專家參加了湖南省臍橙栽培標準的制訂。縣科協甄繼海同志發明的“果園豎筒施肥法”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三是引進、選育出了一批適宜栽種的優良品種。紐荷爾、朋娜臍橙和特早熟蜜桔等優良品種在我縣廣為栽種,夏橙、雜柑、官溪蜜柚等引種成功,特別是懷化市農業局在我縣建立的柑桔採穗圃,從中國柑桔研究所引進了許多優良品種,如卡拉卡拉、富本紅等

四是培育了有一定影響的柑桔品牌。我縣屬無檢疫性病蟲害柑桔產區,加上生產中較少使用化肥和農藥,生產的柑桔屬綠色食品,營養豐富、口感較好。據中國柑桔研究所和華中農業大學評定,其含糖量、水份、維生素等均高於其他地方同類產品。在1997年以來的全省優質農產品博覽會上,我縣臍橙年年榮獲大獎,並在1998年榮獲農業部檢測中心優質證書,在全省第一個拿到了出國通行證。縣園藝場註冊的“會同神臍”在全國許多市場(主要是北京、香港、東北等地)小有名氣,產品往往供不應求,有時甚至有價無市。

所謂問題不少,是指當前影響我縣柑桔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十分突出,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產品多而不優、優而不多。全縣7.4萬畝柑桔中,橙類2.8萬畝、產量0.9萬噸,分別佔柑桔總面積、總產量的37.8%和22.5%,其中優質臍橙面積僅5000餘畝,進入盛果期的XX畝,僅佔全縣柑桔總面積的2.7%;市場上滯銷的寬皮柑桔面積、產量分別佔柑桔總面積和總產量的62%和77%,其中比較好銷的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1.2萬畝,僅佔16.2%;在市場上競爭力最差的中熟蜜柑3.4萬畝、產量1.9萬噸,分別佔柑桔總面積和總產量的46%和47.5%;椪柑、血橙等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品種所佔比重很小。

由此可見,我縣柑桔市場競爭力差、經濟效益低的品種佔多數,加上早中晚熟品種比例失調,鮮果又集中在10-11月成熟,與市場需求週年均衡供應的矛盾比較突出。市場行情較好時,這些普通柑桔的價格可賣到0.8元左右/公斤,市場低迷時僅0.4元/公斤,有時甚至幾元錢一擔,效益十分低下。

二是技術力量不適應現代生產的需要。我縣廣大農技人員知識普遍老化,急需知識更新和技術更新;全縣農技推廣網絡不健全,特別是鄉鎮農技人員重農資經營、輕技術服務,為民服務難以落到實處,許多先進的技術難以變成現實的生產力。

三是產業化鏈條非常脆弱。全縣既沒有專業的水果批發市場,也沒有柑桔加工企業,大部分產品以鮮果形式銷售;柑桔產後處理、加工手段落後,“柑桔賣筐”的問題長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四是棄園拋荒、毀園改種現象突出。近年來,由於出現柑桔“賣難”問題,昔日的“搖錢樹”變成“賠錢樹”、“傷心樹”,桔農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有的地方出現棄園拋荒、毀園改種現象,全縣桔園面積呈逐漸減少之勢。據縣農業部門估計,全縣有近萬畝桔園拋荒或改種,縣金實公司的600多畝桔園已全部改為種苗基地,巖頭鄉東風、墓腳、溪邊等村就拋荒桔園1000多畝。

所謂機遇看好,是指我縣柑桔產業雖然暫時步入低谷,但也面臨着十分難得的復甦機遇。比如,農業特產税取消後,減輕了農民負擔,調動了農民發展特色經濟作物的積極性,有利於促進柑桔產業的.復甦。

又如,隨着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全球形成了一個開放的統一市場,國外柑桔採後包裝及品牌創意、營銷宣傳等都會使我國業界大開眼界,取優汰劣,引進吸收,特別是一些國外大型果品加工企業必定會搶抓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利用我國豐富的柑桔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在我國投資辦廠,這對改變我國“柑桔罐頭王國”的局面,為我國果品加工引進資金、技術和設備帶來許多良好機遇,促進我國果品加工業的飛速發展。

再如,我縣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均勻,無霜期長,土壤富含磷、鉀成份,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我們生產優質柑桔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我縣出產的柑桔甜酸適中、口感較好,具有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據介紹,我縣栽種的紐荷爾臍橙,其口味甚至超過了原產地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種植的臍橙。

二、發展我縣柑桔產業的對策

1、正確認清形勢,形成發展柑桔產業的共識。當前柑桔市場低迷,既有柑桔總量相對過多的原因,更主要的還是結構雷同、產品沒有特色、加工嚴重滯後的問題。發展柑桔產業,除了要認識和抓住前面所講的難得機遇外,還必須正確看待這種暫時的“飽和”,切實統一思想認識,防止因噎廢食,形成發展柑桔產業的共識。

要看到當前普通柑桔市場飽和,但特色產品的市場潛力巨大。在我縣佔絕大多數的中熟蜜桔尾張,一般售價每公斤0.3-0.7元,而特早熟蜜桔每公斤售價1.3-2.2元,優質臍橙的售價每公斤3-5元,連過來被我們作為劣質柑桔大量淘汰的南豐蜜桔也“鹹魚翻身”,每公斤售價達2-2.6元,且供不應求。

這就充分説明,在柑桔市場普遍飽和的情況下,一些特色品種的市場潛力卻不斷上升,只要我們努力提高柑桔品質,柑桔產業仍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產業。要看到當前鮮果市場飽和,但加工潛力巨大。有關資料表明,我國柑桔總產量已達900-1000萬噸,基本與我國目前的gdp和消費水平下的柑桔產量平衡點持平。從鮮果市場來看,當前柑桔生產正處於量的“過剩”階段。但從加工來看,目前我國加工原料用果僅佔總量的10%左右,而巴西(世界第一大柑桔產國)和美國(世界第二大柑桔產國)的加工用果比例高達65-70%。人口遠遠少於我國的美國,柑桔年產量達1500多萬噸,但每年還要進口冷凍濃縮橙汁(fcoj)110萬噸,相當於鮮果1650萬噸。

按照這個比例推算,如果把加工搞上去,我國柑桔市場仍有很大的空間。要看到柑桔產業暫時趨於滑坡,但恢復性增長的潛力巨大。當前因柑桔市場價格低迷,許多地方開始對柑桔進行砍伐或疏於管理,勢必會對柑桔產量帶來較大的影響。根據貨盈價跌、貨緊價揚的市場規則,如果我們巧抓“冷門”,加大柑桔管理和品改力度,就會在柑桔總量普遍減少的機遇中獲得走出低谷的生機,且有可能實現一個新的飛躍。

產業調查報告14

一、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省綠色食品開發開始於1990年。但在前10多年間,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進展比較遲緩,全省具有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的產品一直在不到20只的水平上徘徊,大大落後於全國的發展水平。直到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打造“綠色浙江”和省農業廳“打造綠色浙江農業”的戰略決策推動下,我們從營造發展氛圍、加強體系建設、規範認證管理、提供優質服務、重視產銷對接、加快市場開發等多方面入手,加大了綠色食品的開發力度,使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取得了較大的突破。到今年6月底,全省已有68家生產企業累計開發蔬菜、茶葉、水果、糧油、水產品、加工食品等不同種類的綠色食品100只。去年我省綠色食品開發的增長幅度名列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之首。預計到今年底全省可望有150只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誌有效使用權。我省綠色食品產業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事實證明,我省發展綠色食品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是具有較好的生態環境質量;二是農業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三是較為發達的食品加工業為綠色食品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產業基礎;四是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特別是省委、省政府“生態立省、建設綠色浙江”和“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兩大戰略決策,既為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指明瞭前進的方向,也為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可以説,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來。我省綠色食品事業發展中所取得的成果也應該給予充分肯定。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與打造“綠色浙江農業”的要求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一是我省綠色食品所佔的份額與我省在全國農業經濟中的地位極幌喑啤=刂?span lang=en-us20xx年底,全國綠色食品企業共計1756家,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產品3046個,產品實物總量達2500萬噸,年銷售額597億元,出口額8.4億美元,環境監測的農田、草場、水域面積達到6670萬畝。而我省綠色食品的品種、規模、生產總量無論是在全國綠色食品中所佔的比重,還是在我省農產品中所佔的比重都比較低。

二是缺乏帶動農民能力強、示範作用大的`大型綠色食品生產龍頭企業,產業化程度低。目前我省已取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的企業,大多是規模比較小、實力不太強、技術含量比較低、以生產初級產品為主的中、小型企業。在全國151家國家一級重點龍頭企業中,綠色食品企業有51家,超過1/3,而我省18家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僅有2家申報綠色食品。這也是我省綠色食品發展近幾年來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原因之一。

三是綠色食品的市場效益還沒有得到充分顯現。綠色食品的市場價值還沒有充分實現,沒有真正體現優質優價,品牌效應有待進一步增強。

四是部分地方對綠色食品工作重視程度和推動的力度與綠色食品在新階段加快發展的需要還不適應,綠色食品的優勢和潛力尚未充分發揮出來。綠色食品是一項促進農業提高素質和效益、增進人民健康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事業,需要各級政府積極給予支持和推動。從未來發展看,綠色食品發展將更多地依靠市場需求的拉動,而現階段,由於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還不高,質量安全意識還不夠強,發揮政府職能予以推動是至關重要和十分必要的。在現階段,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非常需要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幫助拉動一下。

這些問題,既是綠色食品加快發展的制約因素,也是發展的潛力所在,只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斷加以解決,就一定能夠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產業調查報告15

為了準確摸清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狀況,便於制訂科學的產業政策,加快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步伐。根據縣政府的統一部署,近期我們對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通過調查,目前全縣產業化經營特點是:優勢特色產業在不斷擴大,新產業在不斷髮展,已建立了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湧現了一批帶動能力較強的龍頭企業,打造了一批市場佔有率較高的精品名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效益日益顯現,已成為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一、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現狀.

(一)商品基地初具規模,主導產業逐步壯大。全縣商品基地面積達139萬畝,其中優質稻基地56萬畝,優質油基地58萬畝,優質棉基地10萬畝,水產精養基地10萬畝,商品蔬菜基地5萬畝。全縣基本形成了優質稻、優質油、優質棉、無公害蔬菜、江漢雞、名優魚、意楊等七大支柱產業。

(二)龍頭企業蓬勃發展,帶動能力逐步增強。目前全縣發展鄉及鄉以上農產品加工、經銷龍頭企業182家,其中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集團、有限公司),縣市級龍頭企業10家,固定資產3.2億元,帶動基地139萬畝,發展訂單農業面積120萬畝,帶動農户6萬户,從業人數8萬人,全縣農產品年加工能力糧食達50萬噸、油菜達20萬噸、原棉達1萬噸。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公司是今年9月被批准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總資產為10980萬元,註冊資金為6000萬元,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年銷售收入可達1.2億元,帶動農户4萬户;公司固定資產460萬元,年銷售收入720萬元,上交税金4萬元,利潤18萬元,帶動養殖户512户。

(三)農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通過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實施精品名牌戰略,農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到目前為止,全縣已有精米、香米、龍米、色拉油獲中國綠色食品認證,其中牌、牌精米已被評為湖北省名牌產品之一,並已先後通過了iso9000系列質量體系認證,而且公司已經取得了自由出口權。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城郊蔬菜基地通過了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大米、香米在深圳、廣州等地銷售供不應求,市場佔有率明顯提高,徹底改寫了當地湖北大米不好吃的“惡名”。

(四)產業化經營模式逐步形成。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關鍵靠龍頭企業的帶動,基礎是千家萬户,核心是龍頭企業和農户之間建立相應穩定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近年來,企業與農户在農業部門的協調下,訂單農業發展迅猛。農業部門一方面與科研院校研究品種、加工等,與企業商討品種、價格、外銷,另一方面幫助農户抓好無公害生產,公司與農户簽訂了優質稻訂單10萬畝,雙低油菜訂單5萬畝,米業有限公司免費向農户贈送中國香稻種子10000斤,並以高於市場價30%的收購價與農户簽下了訂單。通過發展訂單農業,達到了農企雙贏的效果,穩定了企業與農户的關係,摸索出了科研院校+企業+農技部門+農户的經營模式。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農業產業化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總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速度不快,整體水平低,產業化程度不高,名牌產品少,與先進地區比較差距還較大,與市場農業發展的要求和農業大市場資源豐富的實際還不相適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不夠。我縣產業化龍頭企業正處於成長壯大時期,目前產值能過億元的企業只有公司、集團、糧油有限公司等,其它一些加工企業產值大多在幾百萬元至一、二千萬元之間,龍頭企業的發展與農產品生產大縣的實際還不相適應。也就是説龍頭企業數量少,類型單一;企業塊頭小,規模不大;企業實力弱,帶動力不強;科技含量、產品附加值低,檔次不高;經營分散,競爭力不強。

(二)龍頭企業人才缺乏,管理落後。農業加工企業一般地處經濟落後的農村,國家培養的人才大多流向了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很難進入農村和產業化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在企業管理、市場策劃、技術信息、品牌創建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很多企業的管理仍停留在家庭式和家長式的落後階段,這與市場經濟的要求很不適應。

(三)對農業產業化扶持不夠,投入不足。一方面是國家八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真正落實到下面的情況不好,省級龍頭企業由於資產抵押實力不夠,很難貸到款;龍頭企業普遍存在缺收購資金、技改資金、流動資金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我縣的農業基礎設施脆弱。我縣的`農田基本建設、水利設施建設、機耕道路等大多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的,一直以來未進行過全面整修,防汛、抗旱、抗災能力較弱。目前,我縣尚有部分“望天收”田;部分毀壞的水利設施沒有修復;有的機耕路越來越窄,所有這些,都嚴重製約着我縣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四)龍頭企業與農户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脆弱。龍頭企業與農户多數還是一種簡單的買賣關係。訂單農業數量不小,但由於訂單的責任關係不夠明確,企業和農户之間缺乏誠信,違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是由於農户生產的產品達不到質量衞生標準;有的是市場價與合同收購價不一致,市場價高,農户不願賣給企業,市場價低,企業不願收購農户的產品。

(五)農產品流通渠道還不夠暢通。我縣近幾年來一直在抓市場建設,但與全縣農業發展的速度比較,這樣的市場體系遠遠不能滿足發展需求。由於流通渠道不暢,農產品價賤傷農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對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影響很大。

三、加快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措施及對策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然選擇,在今後的發展思路上,堅持“市場嚮導、企業主導、科技先導、政策誘導”。堅持統籌規劃、重點突破、示範帶動、分層分步推進。

(一)加強領導搞好農業產業化全程服務。在縣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的組織和協調下,將農業產業化經營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統籌安排,制訂發展規劃,做好服務,規範好市場秩序,搞好基礎設施,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認真服務好產業化經營中各個環節,幫助解決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切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市有關農業產業化方針政策。

(二)加強招商引資促進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擴大農業對外開放,落實各級制定的農業招商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外商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各種方式創辦各中類型企業和開發三高農業。

(三)加快名牌戰略推進提高市場競爭力。推進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實施名牌戰略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加快培植名牌產品,提高我縣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一要樹立品牌意識,借鑑工業創名牌經驗,樹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名優品牌。二是樹立質量意識,依靠優質創名牌。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三是制定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提高名優產品的市場知名度。

(四)加強基地建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農產品商品基地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突出抓好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因地制宜,形成具有本縣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不斷做大壯大特色產業。

(五)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合作組織是農民與市場連接的紐帶,可以改變單家獨户型市場主體在市場交換中的弱勢地位,可避免農户與龍頭企業訂單難以兑現,責權利的問題。因此,要加大扶持力度、從工商和社團登記、經營、税收、信貸等方面給予扶持優惠政策。建立更多的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利益連接機制和運行機制。

(六)加強市場和信息網絡建設。在大宗、重要農產品集散地,重點建設一批大中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加快建設和完善各地農貿市場,營造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促進農產品運銷。加強信息網絡建設,逐步建立起進村入户、聯接國內外的市場信息網絡,為廣大農户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供求、價格、良種、技術信息,利用網絡開展網上營銷,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