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合集15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7.92K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合集15篇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1

當前的社會,市場繁榮,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但在這些好的前景面前,也暴露了不少問題,經過我初步瞭解,我知道主要有以下的三個方面:1.大學生就業十分困難,2.工廠缺少很多有技術的工人,3.大量的印染工廠污染了環境。

1.大學生就業難。現在我國每年畢業的大學有幾千萬。而真正能就業的不是之誇之一,原因在於20xx年來了一場大型的金融危機,這次金融危機長達3到6年,會讓人民收集了苦頭,這是因為美國。經濟勢力倒退,然後播散到世界各地,使我國大學生就業十分困難,那是因為有些人很笨,公司為了讓自己在這個社會當中生存下去就不把那些很笨得人不管他了,然他討飯去……等許多事,就轉收有學問的人,讓這些人在公司為他(她)幹活,好讓自己生活下去!

2、工廠缺少很多有技術的工人,是因為:有些人在少年時很貪玩,不管做什麼都做不好(出去穿鞋、穿身上的東西、刷牙洗臉,手上的活都做不來),考進了不好的高中和國中,現在就業的學生十分的困難(我是説那些學洗不好的同學),相反那些好的同學一個個被入取了,而那些不好的同學只好討飯、討錢……!有些人在家裏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我是説那些學洗不好的同學),使公司不要讓他(她)們做工人説以工廠裏面技術的人愈來愈少了,造成了工廠缺少很多有技術的工人!

3、大量的印染工廠污染了環境。是因為工廠的廢棄物太多了、塑料紙太多和排出黑色的霧氣,我們先來了解廢棄物和塑料紙是怎樣污染河水?印染工廠把大量的廢棄物和塑料紙一天一天的扔進河裏,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小河裏的魚漸漸變少了,河水也變得渾濁不清,最後河裏的水漸漸的變少了,最後沒了!霧氣污染是工廠裏排出黑色的霧氣不斷的上升,污染了大氣層,還會臭氧氣層破裂!人們多聞了會的黑死病!可能的事就都會發生!一旦發生防不可防,會死去很多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進步,考個好國中,也要提倡大家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2

今天的社會比以前更加發達,家庭也比以前更加富裕。我父母的工資也提高了。隨着社會的發展,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學生可以隨意向父母要零花錢。但是他們想用這些零花錢買什麼呢?我帶着疑慮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

我發現辛辣的食物最受學生們的歡迎。學校門口的攤位總是擠滿了學生,這使得他們擠滿了水。還有一些賣得很快的玩具,比如“變形金剛”、“子彈車”、“戰鬥陀螺”等等……有些學生也喜歡和別人比較,花錢買比別人更好更漂亮的東西。

分析

1.在學校裏,學生們拿着辛辣的食物隨處可見。

2.玩具是童年不可缺少的物品。玩具消費佔據了我們的大部分零花錢。其他學生喜歡把玩具帶到學校,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還會違反學校的規章制度。

結論

經過我的調查,許多學生基本上是以購買早餐或購買學習材料的名義向父母要錢。然後去攤位上買零食/玩具,早餐的錢就沒了。這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健康,還會影響我們的學習。

建議

我建議家長應該控制我們的零用錢,學校應該採取更好的措施來防止這些現象的發生,嚴格管理學生在校園的飲食,並注意學生的健康。只有這樣,我們祖國的花朵才能開得更燦爛!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3

調查人:孫xx

調查內容及結果:我來到了一條幹淨整潔的黃甫街上。看見一個小吃店門前立了一塊木牌,上面寫着店裏各種食品的名字,而寫到餛飩的時候,竟然寫成了餛燉,可真有趣。又走了一會兒,一個大約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裝寫成了按裝,這樣明顯的錯誤竟然沒有人發現,他們真對不起造字的老祖宗。就在旁邊一個大木板上用刷子寫了幾個醒目的大字:批發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後直想笑,代和袋差別夠大了,可真夠怪呀!在名氣很大的小辣椒火鍋門前我又發現了一個錯別字,上面本來應該寫黃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卻意外寫着黃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優雅飯店的牆上貼了一張紙,上面寫着店招工一名,差點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寫錯,文化也太低了吧。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見一個布專賣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卻清清楚楚地寫着大浪淘紗國際連鎖,我吃了一驚,國際連鎖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錯別字,看來現在的電腦對於錯別字也看不嚴啊!

導致出現錯字的原因應該有這樣幾點: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寫了不檢查。我想只要把這幾點消滅,錯字應該不會出現,或者出現了也是很少很少。

看見錯字的感受:漢字是老祖宗一筆一畫製造出來的,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把它們寫好絕對不能看到錯字視而不見。漢字是各種文字的精英,我們不能為了省事就把他們改造。看見街上顯眼的錯別字,我心中感到痛苦。我想我的作業中也經常出現錯別字,我應該先把自己的錯別字消滅掉,儘量在寫字前想好要寫的字是什麼樣的,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達到這個樣子,錯字一定會飛到九霄雲外。

國小生四年級社會調查報告4

我們的學校非常美麗,我愛我的校園。但是,我不時會看見校園內有好些垃圾,跟這個學校很不相稱,這麼美麗的學校和這麼髒的垃圾一起,我為了弄清原因,使校園更美,於是我對校園的衞生進行調查。

調查

一下課,我就到校園裏兜了幾圈,發現以下幾個地方的垃圾是比較多的:植物園、草坪、籃球場、沙池,在植物園,我發現有6個塑料袋,3個罐子,10處等地方有糖果紙和紙屑,這麼大的地方,都被垃圾佔滿了。

分析

學校每天都實行三掃,早上到校打掃,中午放學打掃,下午放學打掃。這種打掃計劃校園應該是乾淨的才對,我從調查中發現學校包乾區的垃圾約佔學校百分之90,最多垃圾的地方是人比較多的地方 。

結論

校園的衞生主要原因:同學們到外面買零食吃,吃完之後隨手就把垃圾扔掉。同學們的衞生意識還不夠強。學校衞生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

建議

為了使我們的校園更美,我喚籲同學們,不要亂扔垃圾,同時,學校管理衞生的部門也要加強管理,對亂扔垃圾的同學進行嚴厲的教育,只要每人都可以不亂丟垃圾,我們的學校將會更美麗。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4

摘要:20xx年末,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旋風讓“低碳”一詞席捲全國。一時間,低碳經濟、低碳生活、

低碳住宅等名詞不絕於耳,低碳成為時尚生活方式的新標籤。低碳生活,正是指生活

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國小生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環保意識

怎樣?學校和家庭又是如何對他們進行環保教育的呢?對此,我們對昌樂國小等廣州市十幾所國小的學生

及他們的家長以及昌樂國小的老師們進行了此次調研。

關鍵詞:環保意識 環保家庭教育環保學校教育1 調研基本情況

1.1 調查對象:昌樂國小等廣州市十幾所國小的學生及其家長,昌樂國小老師。

1.2 調查方式:對學生及家長採取發放問卷的方式,對老師進行訪談。

1.3 調查問卷派發及回收情況。

派發問卷 回收問卷 有效問卷 回收率 有效率

學生 100 94 81 94% 86%

家長 100 91 85 91% 93%

2 調研結果統計分析

2.1學生們具備一定的環保知識,但仍需加強。

據統計,100%的學生認為當前的環境問題一非常嚴峻,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但是,學生們對環保知識的瞭解卻出乎我們的預料之外。

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僅有約一半的人能確切地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這説明國小生們對當今的環境問題關注不夠。在對可回收物品與不可回收物品的分類問題上,超過80%的學生能正確區分,但仍有部分同學對此並不十分了解,甚至有同學把香蕉皮歸到了可回收物品中去。

大氣中温室氣體的增加所導致的“温室效應”是當今困擾世人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對於温室氣體增加帶來的危害,有約84%的同學選擇了正確答案——全球氣候變暖,只有少數的同學選擇了海平面下降,植物生長緩慢,無線電通訊中斷。由此可見同學們對“温室效應”瞭解比較充分。

但對於工業“三廢”具體指哪三廢這個問題,同學們的回答就不那麼盡如人意了,除了有約67%的同學選擇了正確答案“廢水,廢氣,廢渣”之外,其餘的則選擇了廢銅,廢鐵,廢鋼,甚至是廢電池,廢家電,廢傢俱。我們還發現部分同學並不是很瞭解環保的具體做法。例如多選題第六題,下面那些做法可以減少污染,節約能源?雖然有約80%的人選擇了“儘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或步行”與“少使用一次性紙杯,木筷”,但這個比例遠低於我們的預期,因為這些做法是我們一直在倡導的,理應已經深入民心,但卻還有約20%的學生不瞭解,甚至有3位同學選擇了多使用空調,讓人大跌眼鏡。

瞭解相關的環保知識,既是我們作為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能夠真正地把環境保護訴諸行動的重要保證,因為如果學生們連怎麼做能減少污染,節約能源都不知道的話,又怎麼能在生活中充當環保小衞士呢?那麼,學生們有時怎麼樣將環保只是應用到生活當中的呢?

2.2大多數學生在生活中注重環保。

眾所周知,廢舊電池含有重金屬,如果隨便扔回污染土壤,水源,最終危害人體健康,因此需要回收起來特殊處理。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當中,有92%的學生會把廢舊電池放進專門回收箱,但也有7%的同學會把電池扔到垃圾桶,這些同學的行為令人堪憂。

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因為方便而被廣泛應用與快餐店中,但他們卻因為難以降解或者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而成為一大環保難題。據調查,有78%的同學只是偶爾使用這些一次性物品,更有20%的學生表示從未用過。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5

一、問題的提出環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就等於愛護我們的家園。然而,隨着科技與經濟發展猛速發展的同時,環境也在一天天被“惡化”,被污染。全球性氣候變暖,颶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出現,“非典”、禽流感等傳染性疾病時有發生,給人類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威脅和許多不便。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於是我對本地的環境進行了調查。

二、實地考察我在街道旁、小河邊、公園裏等地點進行了細緻調查。我發現污染環境的來源有汽車尾氣、痰液、塑料袋等垃圾,還有工廠排放的廢氣、樹木減少等原因,種類繁多。導致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造成環境污染。

三、調查分析與資料整理

1、池水因垃圾“腐蝕”,造成不流通,因此變成“死水”;

2、工廠排放的廢氣,由於人們對這方面知識不足,造成廢氣污染水源,很多食品、飲料都成為了人們的“奪命殺手”,剛出生的孩子變成畸形,還有前一段時間的仿製醫藥物品、食品和肯德基變異雞風波;

3、痰液的來源是因為人們隨地吐痰,造成痰液傳播,疾病越來越嚴重;

4、人們大量砍伐樹木,使土地荒漠化。

資料收集:汽車尾氣中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多種危害,因呼吸是空氣中懸浮顆粒物和其他有害物質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之一。汽車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極強;汽車尾氣中含有碳氫化合物,是發動機未燃盡的燃料分解產生的氣體,在強烈日照下可在大氣中產生臭氧等過氧化物,對人的眼、鼻和咽喉粘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汽車尾氣中含有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對人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對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影響,是引起肺氣腫和肺癌的原因之一。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等人類的第一號敵人。工廠排放出的廢水又髒又臭,污染水源、河流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温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現淡水資源危機,地球有97%為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為淡水,我國500多個城市中就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人們大量砍伐樹木,使土地荒漠化,樹木能阻擋風沙,吸收二氧化碳並放出氧氣。

1公頃闊葉林一天就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放出0.73噸氧氣。樹木能阻擋和過濾粉塵,林木樹冠茂密,具有減低風速的作用,當含塵量很大的氣流通過樹林時,隨着風速的降低,空氣中攜帶的顆粒較大的粉塵迅速下降。樹木對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害氣體同樣具有較強的抗性。我們的家園已經在一點點的被“傷害”,土地沙漠化導致自然災害加劇,沙塵暴頻繁。隨地吐痰極易傳染疾病,污染了生活環境,對別人,對自身造成危害。痰含有大量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氣管炎、肺炎、百日咳等的病原體,均通過痰液進行傳播,危害性很大。肺結核病主要通過空氣傳染,咳嗽時,噴出的飛沫帶有結核菌,從而傳染給健康人。結核患者吐出的痰,痰中的結核菌附着在塵埃上,痰乾燥後隨風飛揚,引起結核病的傳播。

四、結論與建議

1、有些人很不文明,隨地扔煙頭、吐痰,一口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當太陽曬着就會繁殖、傳染;

2、有些人上街總愛帶着自己的小寵物,而寵物隨地大小便,主人不屑於這種舉動;

3、垃圾箱旁堆滿的垃圾,是因為有些人不講文明,順手扔到垃圾桶旁;

4、小孩子吃的零食邊吃邊掉,造成環境污染;

5、人們用過的塑料袋隨手亂扔,風沙大的時候塑料袋亂飛,社區的環境管理與人們防護意識不足;

6、工廠排放的廢氣、空氣中的深煙等造成大氣污染,我們的天空也失去了以往美麗的藍色……

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每個人都有責任來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最後我給大家提幾個小建議:

1、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2、不踐踏草坪,鼓勵周圍的人多植樹;

3、家裏有車的同學,最好父母騎電動車或自行車上班,這樣對環境有很大的幫助;

4、不污染水源,在社區開展一些環境管理和防護意識增強的活動;

5、廢物為寶,自己動手製作一些“小手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希望大家都能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時常“擦拭”着蔚藍的“天空”,那麼,我們的環境將變的更加美好!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6

課外閲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家庭、學校和老師都對課外閲讀有一個良好的推進意識。課外閲讀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育、家庭、社會三個維度做一些什麼工作,讓孩子愛上閲讀,並養成良好讀書習慣,豐盈人生的底藴。筆者最近利用金數據發放了一個調查問卷,收到答卷192份,剔除無效答卷,有效答卷為171份。

一、數據分析

在教育部制定的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並要求國小生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但據瞭解國小課文內的篇目,大概只有40萬字左右。由此可見,課外閲讀在語文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如果每個學期能達到5本,六年的閲讀量總數是可以達到的。但是,這僅僅是一種最底線的要求,現實是如果僅僅達到5本的量,孩子的閲讀量肯定是不足的。因為低年級對書籍的吸收量是不足的,而國小1-3年級是形成語感和養成閲讀習慣的關鍵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就不利於語文能力的形成。

從數據看,70%的學生課外閲讀能夠達到預期量,這個數據可以讓人欣慰。

家長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為模式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這些數據中,不讀書的數據佔了2.9%,如果摒棄網絡閲讀,純粹紙質書的話,這個數據或許會更大一點。5本以下的家長佔比60%,應該説一年讀五本以下,幾乎是沒有讀書,對孩子的薰陶和示範嚴重不足。

家長和老師比,不算教育的專業化人員,因此家長期待教師推薦閲讀圖書,這可以理解。但是家長在指導孩子讀書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自我選擇的概率太小,學生自主閲讀的機會少,這不利於孩子形成自己的閲讀偏好,缺乏自我選擇的能力。由此會造成閲讀面篇窄、閲讀興趣不強的狀況。

從數據看,作文、文學類佔比一半不到一點,可以看出很多家庭在指導孩子閲讀中,有一定的功利主義思想在裏面,為了考試而讀書的思想一定程度得意體現。漫畫書的佔比偏高了,不利於孩子抽象思維的發展。最另人擔憂的是對人文歷史類書籍的涉及,國小階段實在偏少,這和我前期做過一個講座的直觀感覺一致,參與講座的孩子是60名,期間對唐代李白生活的朝代有所瞭解的只有2位學生。歷史知識的貧乏,從一個側面看出孩子的閲讀面狹窄,閲讀興趣不強,自主閲讀和選擇能力不足。

從數據看,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家長有明確的閲讀要求,會給孩子一定的方法指導,並有一個良好的反饋。有4%的家長對孩子沒有閲讀的明確要求,更側重於做好作業就行。還有七成多的家長,有要求讀書,但是對讀書的推進沒有良好的規劃,沒有具體的行動。這組數據比較讓人擔憂,家長的意識缺失、行為缺失,會對國小階段形成閲讀能力造成很大的影響。

該組數據可以看出,很多家長認同家長、家庭是促進孩子讀書的關鍵要素,對老師推進課外閲讀並有督促也抱有較高的期待。同時家長認為,社會組織文化機構在推進在校生課外閲讀上應該發揮一定的作用。其中,有家長建議類似於“百家講壇”類的文化推進活動,有助於學生培養學習興趣。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閲讀量不足。將近四分之一的孩子閲讀量不足,尤其是低段孩子因為識字量不足,閲讀的量更為少,在調查問卷中得到一些體現。

2.閲讀的面不廣。閲讀更多的是立足於和教學直接相關的內容,如作文、文學類的書籍閲讀。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類書籍閲讀幾乎很少涉及。這對於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知識結構無疑是有危害的。孩子將來走入社會,需要五穀雜糧,需要各種知識的補充,形成一個良好的知識結構。其中,對漫畫閲讀,雖然是孩子的最愛,但是快餐式閲讀和畫面閲讀,一定程度上比例過高了。

3.家庭引導出現一定問題。首先是家長對閲讀什麼、如何閲讀已經對閲讀的反饋缺乏一個良性的機制思考。還有些家長更側重於書本知識的習得,不注重自己給孩子的示範作用。

4.存在依賴心理。家長對孩子形成良好閲讀習慣,更多的是依賴老師的推薦和輔導,對家庭閲讀沒有計劃,沒有思考,沒有機制。

我的建議

1.加強早期閲讀。

0-6歲階段,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看似複雜的學習能力,卻可以用一種能力的發展培養出90%以上,即“閲讀力”。因此,從早期的父母朗讀書籍、講故事,到學前階段的看圖説話等訓練,是家庭的第一檔“閲讀力”培養重任。

2.注重閲讀力培養。

閲讀力培養,注意持續性和連貫性,要每天固定有閲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第二是閲讀量的累計,一般幼兒一年的閲讀量要達到50-100萬字才可以使這種能力萌芽!

6-12歲,是閲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長足發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説,什麼都沒有海量閲讀、大大提高閲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才可以發芽生長。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閲讀和動手動腦的遊戲方式。

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裏去了,那麼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被扼殺了!

一般而言,一二年級孩子每年閲讀量不能低於100萬字(正常是100-200萬字之間),二三年級每年不能低於200萬字(正常是200-300萬字之間),四五六年級每年不能低於300萬字的閲讀量(正常是300-500萬字之間,有的閲讀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達到1000萬字以上)。

3.改變一個觀念。

6-12歲國小階段的孩子,要以閲讀為主,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裏,是因為國小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的大腦成長的需求。只有博覽羣書、海量閲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哲學、藝術等等百科知識),才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

孩子本已經全天在學校跟着老師聽課、做題,晚上還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業,這樣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如同入海撈針,實在得不償失。不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遍讀名著如同滿山種樹,最後收穫的是一片森林,其效果遠高於入海撈針,即便撈到了也只是一根針.。

之所以説,國小階段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是因為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裏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而這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樣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滿分,對孩子的未來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4. 制定家庭閲讀計劃。

沒有誰能帶你渡過知識的海洋,舵手應該是父母。很多父母依賴老師,不容諱言,現代的老師的生存狀態是很差的,一教學工作繁忙,他們自己都沒有閲讀的時間,如果做個問卷調查,每年能超過閲讀10本書的老師並不多,他們也缺乏推薦閲讀書籍的能力;二是每個老師的知識結構是受到限制的,更需要家庭及社會各界為孩子提供“菜單”,才不至於營養單一。制定一個家庭閲讀計劃,不僅僅是為了孩子,更是營造氛圍,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需要。

5.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在網絡中、社區中,都會有一些熱愛讀書,並對讀書有獨到見解的人士,可以經常溝通,形成一個閲讀的網絡,形成一種合力。

後記

閲讀,乃智慧之根。在孩子沉迷於題海的時候,我們父母是不是應該抬起頭來,看看我我們的孩子要的是什麼?能增長孩子智慧的是什麼?我們父母應該改變認知世界的方式,讓書承擔起更大的推進作用,讓孩子不在未來的某一天,落後於這個時代。

我們需要行動。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7

我的家鄉蕪湖是一座飽含徽文化靈秀之氣的美麗江城,有“雲開看樹色,江靜聽潮聲”之美譽,古代的蕪湖就曾是商賈雲集的“長江巨埠、皖之中堅”。

一、蕪湖的地理位置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9度21分、北緯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長江自城西南向東北緩緩流過,青弋江自東南向西北,穿城而過,匯入長江。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皖江與青弋江的交匯口。

蕪湖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5-16攝氏度,日照時數20xx小時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無霜期每年達219-240天。

蕪湖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規則長條狀。地貌類型多樣,平原丘陵皆備,河湖水網密佈,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貫穿境內,黑沙湖、龍窩湖、奎湖散佈其間。全市土地面積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30平方公里。

二、蕪湖的自然資源

蕪湖市地處長江下游,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5攝氏度-16攝氏度,年平均無霜期219-240天,年日照時數為20xx小時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00-1400毫米。

蕪湖農業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油料、棉花等。長江從市西緣流過,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貫穿境內,黑沙湖、龍窩湖、奎湖散佈其間,全市水面面積達478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14.4%。水產品種類繁多,其中鰣魚、刀魚、螃蟹是著名的“三鮮”。山區產有名貴中藥材丹皮等。

蕪湖共發現礦產55種,其中石灰石儲量達42億噸。地處長江下游的蕪湖,江面開闊,水流量充沛,尤其適合發展大耗水量、大運輸量的工業項目。

蕪湖有山環水繞、襟江帶河的大自然環境,風光宜人,人文景觀,星羅棋佈。早在南朝梁,梁元帝(蕭繹)即寫下了《泛蕪湖》詩,歌詠蕪湖山水。唐代詩人李白、温庭筠、杜牧等,宋代文學家梅堯臣、王安石、沈括、蘇軾、蘇轍、黃庭堅等,都有詠蕪湖的傳世之作。宋、元時傳統“八景”已經形成。

“赭色雙峯擁古塔,宛如瑪瑙飾奇葩。

臨軒聽雨數滴翠,登閣望晴歌綴嘉。

深水淺溪騰瑞氣,繁花秀木吐丹霞。

泠然鐘鼓聲聲遠,歸又魂牽小九華。”

這首詩就是對蕪湖風光最好的詮釋!

三、蕪湖農業發展現狀

1、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加快

20xx年,實現農業增加值30億元,22.8億元,年均增長5.6%。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3.3億元(現價),比20xx年增加13.7億元,年均增長6.1%,農業與林牧漁產值比由20xx年的51∶49調整為現在49∶51。20xx年全市糧食總產76.47萬噸,創歷史新高。優質糧油、蔬菜、苗木、水產、畜牧和食用菌等農業主導產業基本確立,板塊經濟格局初步形成。

2、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完成了《XX市20xx—20xx年都市型現代農業規劃》編制工作。通過強化招商引資、推進政策扶持等措施,吸引了一批社會資本開始投資農業,浙江恆達、荷中花卉、山東九發、曼圖實業等龍頭企業來蕪湖發展。目前,全市擁有市級龍頭企業53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年銷售收入千萬元以上農業產業化企業有38家,28個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定,16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識,1產品獲得“有機食品”標識。三山綠色食品經濟開發區被農業部確定為首批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農村第三產業發展加快。峨橋茶葉批發市場、清水苗木市場、三山蔬菜批發市場等一批專業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加大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的實施,勞務經濟成為農民增收新的支柱。

3、城鄉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

五年來,我們本着城鄉一體、統籌發展的原則,加大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農村環境明顯改善。近三年共累計爭取國債和部、省項目89個,完成總投資近9億元,建成農村公路678公里,農村公路建設里程近1000公里。完成了拓寬改造市到縣快速通道蕪南路一、二期,市區至南陵渡橋工程,蕪繁路港至繁昌城關段工程。江堤加固主體工程通過水利部驗收,城市防洪能力達到百年一遇水平。青弋江分洪道項目已被國家部委立項。總投資3.2億元的“萬畝圩口達標”工程已全面啟動。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累計總投資達2億元,初步完成了50萬畝基本農田改造任務。在水、電、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向縣城和農村延伸步伐加快。

4、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

20xx年6月,在安徽省率先實施撤鄉並鎮工作,將三縣65個鄉鎮調整為23個,減幅達65%。鄉鎮平均規模由47平方公里、2.4萬人擴大到125平方公里、6.5萬人。以推進“兩項改革”、構建“兩個平台”、強化“兩個組織”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已全面啟動,農村工作新機制逐步建立。加強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農村低保制度,制定了《蕪湖市區被徵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試行辦法》,繁昌、弋江、鳩江等縣區實行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

5、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惠農政策。取消了農業税和農業税附加,對農户實行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僅20xx年,全市免除農業5119萬元,落實糧食直補資金1529萬元,水稻良種補貼1363.9萬元,購機補貼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93元,比20xx年淨增1335元,年均遞增8.5%。

小結:我的家鄉蕪湖農業正邁向機械化農業的道路發展,大規模的農業承包地用於農業的路子也漸漸的應用。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的家鄉蕪湖農業機械化和大規模化會茁壯發展!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8

近來,有不少同學經常在學校附近的小賣部買零食,導致同學們放學後經常在校外逗留。我對零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就調查一下。

為了調查清楚,我特意到校門口的小賣部走了一遭,結果發現,小賣部的零食主要分成幾類:

1、油辣棒類;

2、煎炸類;

3、薯片類等。

其中有五毛的和一元的,其中五毛的最多,但十分不衞生,特別是油辣棒,抓一包在手上都有許多油滲透出來,再仔細一看,每根油辣棒上都有許多細鹽。就算這樣,也有許多同學圍在校門口買這買那。據統計,我班有1/5的同學買零食,買的這些零食還有兩類:糖類和餅乾類。糖類是最乾淨的了,可同學不太喜歡糖,自己知道這些零食有害身體健康,還偏向虎山行。有的同學幾乎每天都能在小賣部看到他的身影。

最後,我希望同學們不要再外面的小賣部買那些來路不明的零食,愛護自己吧,別以自己的生命做賭注,去賭一場不可能贏的遊戲吧!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9

一、問題的提出

每天早上上學時,我都會看見許多學生在校門外吃油炸食品和包子等食品當作早餐,我就想:這樣吃早餐到底有沒有營養呢?早餐應該吃什麼呢?於是我對這些問題展開了調查與研究。

二、調查方法

1.訪問一些同學,問他們早餐吃什麼,並進行分析處理。

2.上網查找有關早餐應該吃什麼的資料。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分類人數(人)比例

訪問同學

1.米飯一百二十分之四十一

2.粥一百二十分之二十四

3.麪條一百二十分之十三

4.麪包一百二十分之六

5.蛋糕一百二十分之八

6.粽子一百二十分之二

7.雞蛋一百二十分之七

8.零食一百二十分之十

9.包子一百二十分之九

青少年比較合理的早餐是一杯牛奶、適量的新鮮水果或蔬菜、100克乾點麪包、饅頭、大餅或餅乾等含碳水化合物較高的食品。

四、結論

1.我們的早餐吃的都是單方面的一類食物,應該均衡營養,多吃些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

2.現在的家長,為了一時的方便,不顧兒女的身體健康,讓他們去小攤小販上隨便買點東西充當早餐,雖然讓自己方便了,但卻害了孩子。早餐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該多注意孩子的飲食健康,為孩子的健康打好基礎。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10

一、調查目的

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逐步養成節約的行為習慣,最大限度減少食品浪費。動員學生積極參與節電節水活動,促使學生養成及時關水、關燈習慣,杜絕長流水和長明燈現象。

二、調查時間

20xx年寒假

三、調查範圍

新鄭市龍湖鎮王許村4户居民。

四、調查方法

談話法通過談話瞭解他們每個家庭的用糧用水用電情況,並分析原因。

五、調查結果與分析

1號家庭有3口人,家裏有一台電腦、三台電視、一台電冰箱、一個微波爐、一個電飯煲等家電。平均每月水費22元,124元,合計每月150.4元,平均每人水電費51元[我大多數不在]。用電、用水習慣爸爸愛玩電腦,所以家裏電腦一天到晚開着。週末,時常三台電視全部打開。我們常常會忘了隨手關燈。洗菜的誰會用來衝廁。2號家庭爺爺家有4口人,家裏有一台電視、一台微波爐、一台洗衣機一台冰箱。平均每月水費16元,電費11416合計每月13016,平均每人水電費3504元。用水、用電習慣平常他們兩位是很節約的,夏天連電風扇都很少開,電視也不看什麼,可我和我表妹來了以後,就開銷大了,幾乎每天晚上都開空調,還會看電視。上廁所衝馬桶幾乎都用廢水。3號家庭外公家有4口人[外加一名3個月的嬰兒]家裏有四台電視、三台空調,平均每月水費30.8元、平均每人水電費4224元。用電習慣人走關燈、用節能燈、電視聲音開的小。用水習慣家裏有個嬰兒,要常洗尿布,水會比別人家多,刷牙洗臉,水龍頭不是一直開。

六、調查結論

3號的水、電費都是最高的。其實用水,用電量跟家庭人數也有關係,2號家庭和3號家庭人數一樣,但3號全是大人,2號有2個小孩,自然多了一些水費和電費。從每個家庭用水、用電情況來分析,都有環保意識,但因為每個家庭的電器不一樣,情況也就不一樣了。家庭的用水量與家中人口和家中人口用水習慣都有關係,養成好的節水習慣能決定用水的多少,能節約水。通過這次調查我發現節水節電在我們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下面給介紹幾個節水節電小妙招。

七.節水節電小妙招

節水篇

洗衣,水可反覆使用。

一水多用,環保節水法。

收集廢水家中預備一個收集廢水的大桶,收集洗衣、洗菜的家庭廢水沖廁所。

家庭澆花,易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淋浴如果關掉龍頭擦香皂,洗一次澡,可節水60kg。

節電篇

養成不使用或離開房間時,隨手關燈的習慣。

冰箱存放食物要適量,以免影響冰箱內空氣對流,影響保鮮效果,增加壓縮機時間。

措施

①做到隨手關燈。

②買冰箱時買節能型冰箱,即省錢又省電。

③刷碗時用一個大盆接着,不要讓乾淨水白白流走。

④我洗澡時,站在一個大盆裏,沖澡的水流在盆裏可以沖廁所。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11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幾年,我國部分地區嚴重地出現了“白色污染”。人們十分討厭它,於是便紛紛植樹造林,把“垃圾世界”變成“綠色家園”。可是,有些不懂關於植樹造林的知識的人,就扛着他那鋒利的斧子,來到樹林裏,亂砍亂伐,卻不想想樹木有多疼。於是,我就做了一次關於植樹造林的社會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閲讀報刊,查找書籍,瞭解植樹造林給人類帶來的好處。

2、上網瀏覽,亂伐樹木會引起怎樣的後果。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植樹造林可以淨化空氣、美化環境、綠化祖國等,它還能製造氧氣供人們吸收,吸進人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植樹造林在維護生態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消除噪音等功能。樹木的分泌物能殺死細菌,空地每平方米空氣中有3,4萬個細菌,而森林裏只有3,4百個。樹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還能吸收各種粉塵,一畝樹林一年可吸收各種粉塵20――60噸。

2、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是造成生態失衡的主要原因。亂砍濫伐、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等,會破壞森林和草場,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塵暴頻繁出現。不合理的開發、佔用土地,使耕地面積日益減少。

 五、提議

現在,我已經瞭解了植樹造林這麼多的好處,我要呼籲全世界人民更要自覺履行植樹造林的義務,為創造我們美好的家園奠定基礎!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12

一、調研目的

為了進一步加強國小實驗教學,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辦學效率和教育教學質量,根據縣局的指示和部署,特成立了鎮寧自治縣教育和科技局xx年實驗教學工作檢查小組,於xx年11月15~18日,對江龍、本寨、沙子、募役、丁旗和大山六個鄉鎮中心國小的實驗教學工作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

二、調研方法

對抽到的鄉鎮採用調查實驗開出率、抽查學生實驗操作技能、抽查教師實驗操作技能及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進行調研。

(一)調查實驗開出率

深入班級與學生談話、檢查各班實驗目錄及進度調查實際實驗開出情況。

(二)抽查學生實驗操作技能

根據該校三至六年級班級數或學生人數確定被抽學生實驗的組數,一般每年級2—4組,每組5人,被檢查到的學生當場操作所指定的實驗內容,後由檢查小組按相關要求進行評分。

(三)抽查教師實驗操作技能

凡擔任實驗教學的教師都是此次檢查的對象,具體形式是每年級抽取一名實驗教師(擔任科學課的行政領導必做)當場操作所指定的實驗內容,後由檢查小組按相關要求進行評分。

(四)召開座談會

實驗結束,分別組織全校實驗教師和相關領導進行座談,反饋實驗教學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談自己的認識和建議。

三、結果與分析

(一)總體情況

1、實驗開出率:各校均能按課程計劃開設科學課,但實驗開出率較低,從擬定的實驗目錄來看,部分學校嚴重壓縮學生分組實驗,用演示實驗代替或純粹無實驗。

2、實驗完成情況:本次調研活動,共抽查學生人,能獨立完成實驗的佔,在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的佔,完全不會做的佔;共抽查教師人,能按要求完成實驗的佔,不能完成實驗的佔。

3、操作技能情況:教師自身的實驗操作水平嚴重影響學生操作技能的高低,部分學校教師相關學科的知識面窄,儲備不足,極需提高。具體體現在:

(1)器材選用不當、不足

a、《拓印樹皮》實驗,學生選用鉛筆及油性筆效果不佳,換為蠟筆效果會更好。

b、《食鹽、麪粉、沙在水中的溶解》實驗,三個燒杯大小不一,食鹽、麪粉和沙的取量不一,造成實驗無法對比。

c、《觀察螞蟻的身體》實驗,無器材控制螞蟻的活動範圍,造成螞蟻到處亂跑,不便觀察。

d、《光的直線傳播》實驗,不能合理利用實驗室資源“光學實驗盒”,自制教具不規範造成實驗失敗。

e、《陽光下影子的變化》實驗,沒準備投影繪圖紙,直接在課桌上投影繪圖,造成環境污染。

(2)操作不規範

a、使用攪拌棒時,嚴重碰撞燒杯杯壁及杯底,並在沒清洗的情況下在多杯混合物中混亂使用。

b、使用温度計時,不注意液柱是否斷開,手心接觸紅色液泡造成讀數不準確。

c、使用測力計時,對測力計上出現的兩類刻度分辨不清,讀數方法不正確(俯視或仰視)。

d、使用酒精燈時,用火機點燃。

e、《溶解的快慢》實驗,用凳子腳壓碎糖果,不規範。

(二)原因分析

1、各校重視程度不夠。受傳統“重主輕副”思想的影響,多數領導和教師對本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很好地意識到科學課對於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作用。

2、師資隊伍極不穩定,沒有專職的科學教師,往往是兼職的,教師工作量重,並且更換頻繁,每一年對科學學科來説,新教師是難以把握學科教學理念的。

3、教學儀器閒置,教師很少用或不用。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13

我們的學校非常美麗,我愛我的校園。但是,我不時會看見校園內有好些垃圾,跟這個學校很不相稱,這麼美麗的學校和這麼髒的垃圾一起,我為了弄清原因,使校園更美,於是我對校園的衞生進行調查。

調查

一下課,我就到校園裏兜了幾圈,發現以下幾個地方的垃圾是比較多的:植物園、草坪、籃球場、沙池,在植物園,我發現有6個塑料袋,3個罐子,10處等地方有糖果紙和紙屑,這麼大的地方,都被垃圾佔滿了。

分析

學校每天都實行“三掃”,早上到校打掃,中午放學打掃,下午放學打掃。這種打掃計劃校園應該是乾淨的才對,我從調查中發現學校包乾區的垃圾約佔學校百分之90,最多垃圾的地方是人比較多的地方。

結論

校園的衞生主要原因:同學們到外面買零食吃,吃完之後隨手就把垃圾扔掉。同學們的衞生意識還不夠強。學校衞生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

建議

為了使我們的校園更美,我喚籲同學們,不要亂扔垃圾,同時,學校管理衞生的部門也要加強管理,對亂扔垃圾的同學進行嚴厲的教育,只要每人都可以不亂丟垃圾,我們的學校將會更美麗。

國小生四年級社會調查報告3

一、調查原因:

最近,同學麼都用自己的零花錢到學校周圍的小賣部購買垃圾食品。我決定去問一問同學們,他們的零花錢是怎麼花的,於是我和小霏同學一起去進行調查。

二、調查:

我在小攤便邊看見許多食品袋,有的過期,有的沒有商標,還有的裏面的調料有危害。但是,我擠進去看了看,數了數,發現男孩子有十六個,女孩子八個,使我大吃一驚。

三、分析和結論:

針對這種現象,我和小霏同學進行討論和分析,發現那些食品都有一定的危害。

1、三無產品對人體有極大危害。

2、小食品的塑料袋亂扔會污染環境。

3、買小食品讓同學們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

四、建議:

1、我們辦了一個標牌,題目是:遠離垃圾食品,從我做起。

2、我們每天都號召同學杜絕垃圾食品。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終於認識到三無產品的危害,去小攤前買垃圾食品的同學一天比一天少了。要記住,不要買三無產品,他們對我們有極大危害!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14

一、問題的提出

近期,我班近視的同學日益增長,大多數同學都戴上了眼鏡。為什麼,近視的人越來越多呢?為此,我針對本班同學的近視情況做了一個調查。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找資料,瞭解什麼是近視及產生近視的原因。

2、查找有關的報刊或書籍,瞭解近視的危害和預防近視的方法。

3、採訪近視同學的家長,訪問近視同學的一些生活習慣。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本班同學近視的調查表(略)

2、資料整理

(1)導致近視的因素:遺傳因素、個體因素、環境因素、營養體質因素和睡眠因素。

(2)國小生近視的主要原因:1、用眼距離過近2、用眼時間過長3、照明光線強或弱4、躺着看書5、睡眠不足6、課桌不符合要求、寫字姿勢不正確7、空間的射線影響。

(3)近視的人數:國小生近視的人數佔22.8%,中學生近視的人數佔55.8%,大學生近視的人數佔80%。

四、結論

導致近視的原因有很多!本班同學大多數都是因為玩電腦、看電視時間過長,看書姿勢不正確和在暗的角落看書。只要我們預防這些問題,就不會近視了!

五、建議

1、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常看綠色的樹木。

2、不要用眼時間過長,太久時需要閉上眼睛休息。

3、千萬不要躺着看書,寫字時姿勢要坐端正。

我們一定要像生命那麼重要去保護好眼睛啊!祝沒近視的同學永遠不近視,近視的同學不提高度數。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15

調查時間:

20xx年5月23日

調查地點:

濮陽市永安街

調查目的:

蒐集街上的錯別字,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

調查內容:

今天,我和爺爺去了永安街,看見了幾家店鋪名出現了錯字、別字的情況。比如:一家賣衣服的店名寫作“香衣”相伴,還有的是“衣”見鍾情、星期“一……染指甲的店鋪寫作“纖指”鶴。賣襪子的應該是穿上襪子,可他們卻寫成“川”上襪子了。

調查材料分析:

這些隨意用成語的店鋪,既不尊敬中國文字內涵,也影響了濮陽文化形象。

故意寫錯字原因:

原因一:名子新穎,能吸引更多顧客關注。

原因二:容易讓顧客記住這家店。

無意寫錯字原因:

原因一:某些人文化水平低,本來就不知道如何寫。

原因二:寫完後不認真檢查,態度不好。

針對以上現象,我提出以下建議:

1、請製做廣告部門改正廣告用字不規範的現象。

2、讓我們都來宣傳錯字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