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國小調查報告彙編15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8W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調查報告彙編15篇

國小調查報告1

調查人員:王xx

調查時間:XX年8月 25月

調查地點:衡陽石鼓廣場

調查對象:衡陽居民

調查內容:環境保護的相關調查和宣傳

調查目的:為了一場反對破壞環境、污染環境的戰爭,同時也是一場反對人類自身錯誤行為及觀念的戰爭。促使每個人都能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我們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長流,青山綠野常在…… 環 境 保 護

調 查 姓名(可不填) 年齡 職業 日期:XX年 月 日

(1)你認為現在電廠的環境如何: a.很 好 b.一 般 c.有待改善 d.不滿意

(2)你認為哪個時間段的環境最好: a.30年前 b.15年前 c.5年前 d.現 在

(3)認為下列哪種環境破壞對你的生活和工作影響最大: a.噪聲污染 b.水源污染 c.大氣污染 d.固體垃圾污染

(4)在你的周圍有哪些環境污染:(多選) a.噪聲污染 b.水源污染 c.大氣污染 d.固體垃圾污染

(5)環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a.工業三廢 b.農業生產 c.自然災害 d.經濟發展而造成的影響

(6)你認為環境問題現在是必須解決的嗎? a.迫在眉睫 b.無所謂 c.到時候再説 d.不需解決

(7)在你的周圍有沒有關於保護環境的宣傳或是活動: a.經常有 b.偶爾有 c.聽説過但沒有見過 d.從來沒有 (8)這些活動是有哪些部門組織的: a.政府部門 b.民間機構 c.學生假期實踐 d.不清楚

(9)你認為這些活動對於你和你周圍的人有用嗎? a.效果很好 b.比沒有好 c.形式而已 d.浪費時間

(10)那麼你參與過這類公益宣傳和講解活動呢? a.參加過 b.想參加 c.沒有

(11)現在你通過這類活動自己對於環境保護意識如何? a.一定要保護環境 b.盡力吧 c.看情況 d.不管我的事 (12)你周圍的人對於環境保護意識如何? a.一定要保護環境 b.盡力吧 c.看情況 d.不管我的事

(13)會向你周圍的人,告訴他們環境的重要性嗎? a.義不容辭 b.盡力吧 c.記起來會 d.不會

(14)遇到有組織或個人污染環境你會怎麼辦? a.個人力量去説服 b.舉報有關部門c.通過媒體暴光d.多管閒事,隨便。

(15)你覺得現在政府,社會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得怎麼樣? a.做的很好 b.力度還欠大 c.有待改進 d.不好

(16) 你知道世界環境日是: a.6月5日 b.7月5日 c.7月6日 d.6月6日 謝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調查,希望您能把你熱愛環境的熱情奉獻給你深愛的環境。

謝謝! 旭升寄宿學校王**暑假調查報告

環境調查報告總結 :

這次暑假,我利用假期時間,做了一份關於環境保護方面的調查。我在這次活動中採取問卷的方式,就預先設計的16個問題對名衡陽居民進行了調查。因為是初次做社會調查,所以在很多方面有侷限性。調查年齡層在14~76之間,職業有學生,醫務人員,清潔工,司機等。

調查總結如下:

一.有67.5%的人認為市區環境質量欠佳

二.對市民生活影響最多的依次是固體垃圾污染,噪聲污染,水源污染,大氣污染。

三.普遍認為是受工業三廢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四.12.5%的人認為環境保護沒有必要或是不重要。

五.對於周圍的宣傳,更有75%認為沒必要走形式。

六.43.75%對於環境保護只是勉強的去做。

七.12.5%對於檢舉環境污染認為是多管閒事。

九.12.5%認為環境保護只與國家政府有關,與羣眾自身無關。

調查中比較突出的是:

一.噪聲,水源,固體垃圾,大氣污染,都在我們生存的環境中存在,並且日益影響着人民的生活質量。

二.羣眾對於國家採取的對於環境方面的保護宣傳沒有很好的領會,或者是從中受到什麼教育,相反認為是走形式。

三.政府各個相關機關也確實存在着形式“亮”於實際形式的現象。82.5%的人對政府工作表示不滿。

四.羣眾過分依賴於政府,認為這隻與政府有關,更震驚的是在只認為環境保護是國家政府責任的人中,有2個是大學生,一個教師,更不知道那個教師是如何教育他的學生的,可悲啊。

解決方法:

根據調查者給出的建議總結如下:

一.提高羣眾環境保護意識。

二.加大破壞環境行為的懲罰力度。

三.依靠羣眾,響應政府,全民參與環境保護。

四.羣眾要通過各種渠道,體驗來時刻提醒自己和身邊的人要保護環境,多給政府相關部門提意見和建議,理解和參與環境保護。

五.政府部門應採取有力,有效,有法可依的方法,改變羣眾觀念,開展少而精的宣傳活動,依靠羣眾,走羣眾路線,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實際行動是最好的方法。

國小調查報告2

課外閲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家庭、學校和老師都對課外閲讀有一個良好的推進意識。課外閲讀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育、家庭、社會三個維度做一些什麼工作,讓孩子愛上閲讀,並養成良好讀書習慣,豐盈人生的底藴。筆者最近利用金數據發放了一個調查問卷,收到答卷192份,剔除無效答卷,有效答卷為171份。

一、數據分析

在教育部制定的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並要求國小生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但據瞭解國小課文內的篇目,大概只有40萬字左右。由此可見,課外閲讀在語文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如果每個學期能達到5本,六年的閲讀量總數是可以達到的。但是,這僅僅是一種最底線的要求,現實是如果僅僅達到5本的量,孩子的閲讀量肯定是不足的。因為低年級對書籍的吸收量是不足的,而國小1-3年級是形成語感和養成閲讀習慣的關鍵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就不利於語文能力的形成。

從數據看,70%的學生課外閲讀能夠達到預期量,這個數據可以讓人欣慰。

家長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為模式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這些數據中,不讀書的數據佔了2.9%,如果摒棄網絡閲讀,純粹紙質書的話,這個數據或許會更大一點。5本以下的家長佔比60%,應該説一年讀五本以下,幾乎是沒有讀書,對孩子的薰陶和示範嚴重不足。

家長和老師比,不算教育的專業化人員,因此家長期待教師推薦閲讀圖書,這可以理解。但是家長在指導孩子讀書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自我選擇的概率太小,學生自主閲讀的機會少,這不利於孩子形成自己的閲讀偏好,缺乏自我選擇的能力。由此會造成閲讀面篇窄、閲讀興趣不強的狀況。

從數據看,作文、文學類佔比一半不到一點,可以看出很多家庭在指導孩子閲讀中,有一定的功利主義思想在裏面,為了考試而讀書的思想一定程度得意體現。漫畫書的佔比偏高了,不利於孩子抽象思維的發展。最另人擔憂的是對人文歷史類書籍的涉及,國小階段實在偏少,這和我前期做過一個講座的直觀感覺一致,參與講座的孩子是60名,期間對唐代李白生活的朝代有所瞭解的只有2位學生。歷史知識的貧乏,從一個側面看出孩子的閲讀面狹窄,閲讀興趣不強,自主閲讀和選擇能力不足。

從數據看,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家長有明確的閲讀要求,會給孩子一定的方法指導,並有一個良好的反饋。有4%的家長對孩子沒有閲讀的明確要求,更側重於做好作業就行。還有七成多的家長,有要求讀書,但是對讀書的推進沒有良好的規劃,沒有具體的行動。這組數據比較讓人擔憂,家長的意識缺失、行為缺失,會對國小階段形成閲讀能力造成很大的影響。

該組數據可以看出,很多家長認同家長、家庭是促進孩子讀書的關鍵要素,對老師推進課外閲讀並有督促也抱有較高的期待。同時家長認為,社會組織文化機構在推進在校生課外閲讀上應該發揮一定的作用。其中,有家長建議類似於“百家講壇”類的文化推進活動,有助於學生培養學習興趣。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閲讀量不足。將近四分之一的孩子閲讀量不足,尤其是低段孩子因為識字量不足,閲讀的量更為少,在調查問卷中得到一些體現。

2.閲讀的面不廣。閲讀更多的是立足於和教學直接相關的內容,如作文、文學類的書籍閲讀。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類書籍閲讀幾乎很少涉及。這對於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知識結構無疑是有危害的。孩子將來走入社會,需要五穀雜糧,需要各種知識的補充,形成一個良好的知識結構。其中,對漫畫閲讀,雖然是孩子的最愛,但是快餐式閲讀和畫面閲讀,一定程度上比例過高了。

3.家庭引導出現一定問題。首先是家長對閲讀什麼、如何閲讀已經對閲讀的反饋缺乏一個良性的機制思考。還有些家長更側重於書本知識的習得,不注重自己給孩子的示範作用。

4.存在依賴心理。家長對孩子形成良好閲讀習慣,更多的是依賴老師的推薦和輔導,對家庭閲讀沒有計劃,沒有思考,沒有機制。

我的建議

1.加強早期閲讀。

0-6歲階段,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看似複雜的學習能力,卻可以用一種能力的發展培養出90%以上,即“閲讀力”。因此,從早期的父母朗讀書籍、講故事,到學前階段的看圖説話等訓練,是家庭的第一檔“閲讀力”培養重任。

2.注重閲讀力培養。

閲讀力培養,注意持續性和連貫性,要每天固定有閲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第二是閲讀量的累計,一般幼兒一年的閲讀量要達到50-100萬字才可以使這種能力萌芽!

6-12歲,是閲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長足發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説,什麼都沒有海量閲讀、大大提高閲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才可以發芽生長。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閲讀和動手動腦的遊戲方式。

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裏去了,那麼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被扼殺了!

一般而言,一二年級孩子每年閲讀量不能低於100萬字(正常是100-200萬字之間),二三年級每年不能低於200萬字(正常是200-300萬字之間),四五六年級每年不能低於300萬字的閲讀量(正常是300-500萬字之間,有的閲讀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達到1000萬字以上)。

3.改變一個觀念。

6-12歲國小階段的孩子,要以閲讀為主,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裏,是因為國小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的大腦成長的需求。只有博覽羣書、海量閲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哲學、藝術等等百科知識),才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

孩子本已經全天在學校跟着老師聽課、做題,晚上還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業,這樣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如同入海撈針,實在得不償失。不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遍讀名著如同滿山種樹,最後收穫的是一片森林,其效果遠高於入海撈針,即便撈到了也只是一根針.。

之所以説,國小階段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是因為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裏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而這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樣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滿分,對孩子的未來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4. 制定家庭閲讀計劃。

沒有誰能帶你渡過知識的海洋,舵手應該是父母。很多父母依賴老師,不容諱言,現代的老師的生存狀態是很差的,一教學工作繁忙,他們自己都沒有閲讀的時間,如果做個問卷調查,每年能超過閲讀10本書的老師並不多,他們也缺乏推薦閲讀書籍的能力;二是每個老師的知識結構是受到限制的,更需要家庭及社會各界為孩子提供“菜單”,才不至於營養單一。制定一個家庭閲讀計劃,不僅僅是為了孩子,更是營造氛圍,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需要。

5.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在網絡中、社區中,都會有一些熱愛讀書,並對讀書有獨到見解的人士,可以經常溝通,形成一個閲讀的網絡,形成一種合力。

後記

閲讀,乃智慧之根。在孩子沉迷於題海的時候,我們父母是不是應該抬起頭來,看看我我們的孩子要的是什麼?能增長孩子智慧的是什麼?我們父母應該改變認知世界的方式,讓書承擔起更大的推進作用,讓孩子不在未來的某一天,落後於這個時代。

我們需要行動。

國小調查報告3

一、調查説明

1、調查目的

客觀瞭解“霧霾危害”認知現狀,分析不同年齡人羣霧霾知識儲備狀況,瞭解網友對“霧霾危害”的看法,提出防治的有效推薦。

2、主要調查資料

本次調查主要資料包括霧霾有害成分及污染源、霧霾如何進入身體、霧霾對不同人羣的危害、日常防霾措施等四部分。

3、調查組織過程

時間週期:20xx年4月24日至20xx年4月24日

4、調查方法

採用網民自填網絡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

5、調查對象

網友

6、有效樣本量

2726個

二、調查樣本結構

1、六成多網友年齡在20―30歲,是參與在線調查最活躍人羣

調查數據顯示,34.81%參與調查的網友駕臨“十面霾伏”的地球時間為26―30年,佔比最大;駕臨地球20―25年的人數排行第二,佔到27.85%;這兩部分人羣超過了參與調查總人數的一半,高達62.66%,排列第三的是駕臨地球31年以上的人羣,佔25.95%。此外,11.39%的網友駕臨地球不到20年。

2、近七成半的參與網友是女性,她們更關注環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

調查數據顯示,參與在線自填網絡問卷的網友74.68%是女性。一方面,在互聯網中女性較男性更愛分享和互動、更有耐心;另一方面,女性更關心自身及家人健康,尤其是在空氣污染嚴峻形勢的當下。

3、宅女和辣媽更關心環境污染危害,佔友的三成多

在74.68%的女網友中,不同類型的妹紙對霧霾等環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關心程度又是不同的。宅女、辣媽、蘿莉和御姐依次分列前四位,分別佔到19.49%、13.56%、11.86%和10.17%,佔到友的55.08%。而後四位依次是大媽、白富美、腐女和幹物女,分別為0.85%、1.69%、3.39%和4.24%。絲女、女漢子和家庭主婦均為7.63%,女神有5.95%,森女有5.93%。

4、經濟適用男最關心環境污染危害,佔男性網友近五成

在25.32%的男性網友中,有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有44.44%的為經濟適用男,“顧家”是他們關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性格基因。跟友基本一致,宅男、大叔和小鮮肉都擠進了前四,佔比一次為15.56%、11.11%和10%。而男神佔5.56%,高富帥佔7.63%,絲男佔8.89%。總體狀況與友人羣分佈吻合。

三、對霧霾成分及污染源的認知狀況

九成五網友瞭解PM2.5是霧霾的有害成分,但對其他污染物的認知不足

霧霾物質構成,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PM2.5(即有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害物質的可吸入顆粒物)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為氣態污染物,它們與霧氣結合,構成了灰濛濛的天氣。

但是調查數據顯示,網友對霧霾的組成或者説有害成分的認知還不夠全面。94.94%的網友都明白PM2.5等是霧霾的污染物,但是明白二氧化硫是霧霾污染物的不足六成,而瞭解氮氧化物也是霧霾污染物的也剛六成多一點點。

在女網友中,僅有55.08%的瞭解氮氧化物是霧霾的成分,有60.17%的瞭解二氧化硫是霧霾的有害成分;奇怪的是,女網友中僅有78.81%的明白PM2.5是霧霾的有害成分。

而在男網友中,僅有55.56的瞭解氮氧化物是霧霾的成分,稍比友高0.48個百分點;有60%的瞭解二氧化硫是霧霾的成分,比友地0.17個百分點;有92.22%的明白PM2.5是霧霾的有害成分,較女網友高出13.41個百分點。

總體看來,網友們對霧霾所含污染物成分有較好的認知,但還十分不完善。霧霾是20xx年底才被廣泛知曉的事物,大家在校園理解的地理知識沒有涉及、大眾科普不到位和閲讀習慣欠缺等,是網友們對霧霾認知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國小調查報告4

“自學、自理、自我保護、自我提高、自我約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社會的發展需要具有多種能力的現代化四人組。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生存,自理能力尤為重要,它貫穿於一個人的一生,是人生的基礎。

但由於新生代獨生子女受到幾代家庭的青睞,自理能力的缺失顯而易見。比如近幾年中學生家長陪讀現象和大學生人才就業家長陪讀現象,説明新生代獨生子女自我照顧能力較弱。即使在農村,獨生子女的自理能力也是欠缺的。我們學校升旗手裏的很多同學,一開始是不能戴國旗的,有時候繫好後就掉了。一些學生不會削鉛筆,一些學生不會整理書包...至於洗衣做飯,真的很少。

一,國小生要有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學習自理能力和社會自理能力三個方面。本文中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簡單來説就是自助,自理。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國小生應該具備哪些自理能力!《國小生日常行為守則》第二條是這樣寫的:“尊重父母,關心父母健康,主動為家庭儘自己所能。”第九條規定“衣着整潔,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洗頭,早晚刷牙,飯前飯後洗手。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把衣服放整齊,學會打掃房間,洗衣服,洗碗等家務。”從《國小生日常行為守則》可以看出,國小生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助工作和家庭生活服務工作。自助勞動包括:梳頭、洗臉、洗腳、洗澡、穿衣、穿褲子、扎紅領巾、剪指甲、整理書包、刨鉛筆、包書皮、鋪牀單、疊被子、疊衣服等。;家庭生活中的服務工作主要包括:掃地、拖地、擦桌子、擦椅子、擦櫃子、洗衣服、洗鍋碗瓢盆、選菜、切菜、去皮、燒水、煮麪、做配菜煲湯等。

二、國小生自理能力現狀。

通過對我校學生的網絡調查和個人調查,以及通過上網對其他學校國小生的瞭解,筆者認識到農村國小生自理能力的現狀不容樂觀,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不喜歡工作,但是怕髒,怕累。

大部分低年級學生不能獨立完成自助工作,往往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有的同學真的是“張口拿食物,伸手拿衣服”;有些學生不找自己上學遲到的原因,經常責怪父母,甚至乾脆發脾氣;不到10%的學生經常做家庭服務工作。

2.爺爺奶奶溺愛孩子,把孩子捧在手裏,捧在嘴裏。

現在大部分孩子的家長都受過國中以上的教育,對孩子的教育有正確的認識,有正確的教育孩子的觀念。但是他們的祖先教育水平普遍較低,更傾向於溺愛孩子,防備自己的缺點,更別説讓孩子自己做事了。有時候父母教育孩子,爺爺奶奶訓斥父母。

3.學校教育側重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忽視學生的勞動教育。

學校教育是學生接受勞動教育、形成自理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經常會發生一些活動課和實踐課變成自習課和數學課,學生失去活動和實踐的機會;有的老師把勞動當成懲罰,讓學生討厭勞動。

三、關於提高國小生自理能力的建議。

1、開展多種活動,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

綜合實踐活動和少先隊活動是隊員們最喜歡的活動。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訓練和培養團隊成員的自理能力。比如“我是小師傅”,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做一些簡單的課業;“我是小幫手”,在父母的指導下,練習和學習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我是個小大人”,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一些簡單的自助內容。也可以根據低年級球員上進心強的特點設計一些比賽:整理書包,繫鞋帶等等。

2.強化家校關係,更新家長關愛理念。

爺爺奶奶和父母無論如何都是愛孩子、寵孩子、慣孩子的。這是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點。要以孩子的未來為出發點,拉近家庭與學校的聯繫,為家長接受老師的教育理念打下基礎。學校要定期組織家長學校進行育兒理念講座,有條件的可以邀請一些專家進行專題講座。

3.教孩子勞動技能,提高學生自理能力。

同樣的勞動,有的同學做起來很輕鬆,質量很高,有的做起來很累,質量很差。技巧是關鍵。如果老師和家長能在孩子工作的時候及時給予技術指導,一定會讓孩子更願意工作,實際上也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國小調查報告5

前言:

音樂與我們每一個人的關係實在太密切了,人文素養又與我們“人的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在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音樂傳播的渠道有很多,學生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接觸到音樂,這些音樂將會給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在這樣大的背景下,教師有效的運用音樂課堂中的教材針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推動學校的發展,將會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為一線的音樂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實驗,根據課改理念,深刻的感受到新課程給我們的音樂課堂、音樂生活、音樂工作帶來的變化、生機和活力。

結合目前的情況來看,社會、家長、學校更多的關注了孩子的音樂技能,對於音樂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卻是忽略的一個重要的課題,目前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普遍重視的是知識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精神世界的關注。人文素養的培養一直是兒童藝術教育中相對薄弱,甚至被冷落的一個領域,人文素養的開發和培養將直接影響孩子的道德觀和人生價值觀。

調查對象與方法

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為本市各鎮部分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家長。

調查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面向全市各鎮,寄、發調查問卷共300份,收回問卷200多份,從中隨機抽取了100來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1、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家長對這個課題的四種態度

調查表明,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家長對在國小音樂中培養人文素養表示贊同佔68%;比較贊同佔30%;可有可無佔2%;不贊同0%。

2、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家長對在音樂教育中培養人文素養效果的評價

調查表明,國小音樂、藝術教師認為效果非常滿意的佔10%,認為較滿意的佔36%,認為一般的佔38%,認為不滿意的佔16%。這表明,國小音樂、藝術教師的工作還是任重道遠,教師將要進一步探討音樂教育的有效性。

3、學校對音樂教師工作的支持態度

調查表明,學校對音樂、藝術教師工作非常重視的佔18%;比較重視的佔68%;不重視的佔14%。可見,絕大多數學校對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工作的態度是積極、端正的。

4、學校音樂、藝術學科制度建設

調查表明,認為學校音樂、藝術制度是健全的佔12%;基本健全的佔54%;不健全的佔28%,完全沒有制度的佔6%。這表明,學校對音樂、藝術學科的制度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5、學校對音樂、藝術教師培訓經費的投入

調查表明,學校對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培訓經費投入較多的佔13%,投入一般的佔44%,投入很少的佔38%,完全沒有投入的佔5%。着表明,對國小音樂、藝術教師培訓經費的投入,不同學校差異較大。從總體看,仍然缺乏足夠的經濟保障和支撐。

國小調查報告6

西安的寒窯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它位於西安市的曲江地區、雁引路東側的五典坡。同時,寒窯的傳奇故事也在中國戲曲中廣為流傳。

相傳後唐(10世紀)時,宰相王允的女兒王寶釧才貌雙全,偏偏看不上富家子弟。王允迫於無奈,只得應允女兒二月八年級在街頭高搭綵樓,用拋綵球的奇特方式選婿。王寶釧把綵球拋給年輕的流浪漢薛平貴,父女也因此決裂。王寶釧跟隨薛平貴到五典坡下的窯洞裏安身。其實,王寶釧事先已認識薛平貴,知道他雖貧困潦倒,卻是有志青年。薛平貴果然是個英雄,在曲江池畔降服了危害百姓的紅鬃烈馬。他自告奮勇西征,一去十八年不見音訊。人們傳説他早已陣亡,許多人勸王寶釧改嫁,王允也勸女兒回府享福,均遭拒絕。她歷盡艱辛,靠挖野菜度日,終於等來薛平貴徵西凱旋而歸,夫妻雙雙團圓。

這則故事雖不見史籍記載,有的情節也過於離奇,但民間傳説家喻户曉。現在寒窯修復了殘窯,建有殿堂,內有王、薛塑像,殿旁還有望夫亭。

國小調查報告7

在我們身邊,你可否注意過,我們身邊就潛藏着一些在步步威脅着中華民族漢字傳統文化的殺手——錯別字。為了發現社會上錯別字,我就在今日做了一次調查,下面是我的調查成果。

我共調查了11家,其中有4家含有錯別字,共有8個錯別字,佔調查的36。36%。這些錯字的錯因有:同音混、故意混、形近混和不認真、手誤致錯的。同音混的在錯別字中比較常見,屬於別字。如:淦江路附近的一家餐廳名為“食新食異”,很顯然,與四字詞語“實心實意”相混。同時還有些故意的成分,為的就是能吸引顧客的眼球。形近混的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同樣屬於別字。如:在復康路路口設置的一塊指引牌把“王頂堤派出所”誤寫成“王頂提派出所”。這因為“堤”與“提”相近就寫錯了。而這裏面也含有一些不認真的因素。還有一種,是一塊立柱式路名牌上,一面寫的是正確的“天拖北道”,而另一面卻是錯誤的“天託北道”。

還是和上面那個例子的錯因一樣,形近和不認真致錯。而不認真致錯是錯別字中最常見的,最明顯的還是復康路王頂堤橋附近的一個寫着“第05006號110報警點”的街角牌誤把“諮詢熱線”寫成了“資諮熱線”。可以説,現在的錯別字搞笑的都不能再搞笑了!

所以,我提出的建議是:希望人們不要再粗心了,一定要細心!各位老闆們也不要拿替換過的祖國的成語當自己的店名了。因為現在的錯別字很容易使小孩子們受到誤導,從而可能使中華民族的漢字傳統文化走向錯誤的趨勢。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好漢字,這可是我們祖國的文字啊!國小生的調查報告4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在報紙上經常看到有車禍發生,於是,我就對行人過馬路的情況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自己觀察記錄。

三、調查情況和材料整理

通過我的調查,我發現馬路上,都有許多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而闖紅燈。而且我發現,有些行人竟然一路跑着闖紅燈,好像車輛在他們眼中只是空氣一樣。

我總共記錄了291個行人,調查發現,其中有149個行人闖紅燈,他們有的一邊看着馬路上的車輛,一邊不顧紅燈地走着;有的看馬路上一時沒有車輛,就不顧紅燈,闖紅燈;還有的好像視車輛為空氣,一路跑着闖紅燈。還有142個行人,沒有闖紅燈,他們遵守了交通規則,一直等到綠燈才走,不管等多長時間也要遵守交通規則。

四、結論

馬路上有大多數行人都闖紅燈,有149個行人,有一些人沒有闖紅燈,142個行人,闖紅燈的行人比綠燈才走的人多出7人。這些行人為了節省時間就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很不好,這樣會害了自己的。我們一定不要闖紅燈,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國小生的調查報告5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在校同學的衞生環保意識怎樣。

2、改善教室衞生,活動場所幹淨狀況。

3、持續校園乾淨整潔。

4、透過總結與調查結果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二、時光與地點:

1、時光:

2、地點:xxxx國小三年級教室

3、調查人:xxx

4、調查對象:本班學生

三、調查經過

1、5月22日上午,我來到三年級教室內,準備調查三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我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發了全班36位同學,採用“問卷調查”順利成章地完成了任務。()任務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收穫也不少。

四、調查題目:

簡答題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紙屑你該怎樣辦?

簡答題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該怎樣辦?

簡答題3:如果你身邊有張紙,四周又沒有垃圾箱你該如何處理?

簡答題4:在沒人看見的狀況下你會亂扔垃圾嗎?

五、調查結果:

1、透過被調查人在不一樣狀況下做出反應,來調查他們的應變潛力與意識。

2、透過被調查人對事物的認識與作出的決定,來決定他們的衞生環保意識。

結果:經過我一節課的努力瞭解到20位同學衞生環保意識一般,14名有較強的衞生環保意識,還有2名同學的衞生環保意識十分差。

六、調查分析:

這個出人意料的結果令我觸目驚心,在這36位同學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學在心中能夠樹立起必須的衞生環保意識,而多半完全不注意自我的衞生環保,透過調查得知,在我們在校同學中有一半缺乏衞生環保意識。

七、結論:

1、我校同學的衞生環保意識比較差,遇事所作出的決定十分草率、馬虎。

2、我校同學對自我環保毫無認識,一旦碰到該自我解決的細節問題都十分不注意。

3、我校同學缺少應對衞生環保的措施,比如亂扔垃圾等,竟還有同學會把垃圾扔到綠化帶上。

八、推薦:

1、學校應多開展一些提高同學衞生環保意識的活動,讓同學們多參與實踐體會。

2、家長也就應多培養教育孩子們這方面的知識潛力。

3、給同學們開展一次綠化環保宣傳教育。

4、每班配備一隻環保箱,要求大學生投稿記錄環保衞生狀況報告。

國小調查報告8

一、問題的提出

我發現班裏有好多人戴上了厚厚的眼鏡,對這個我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如下:

年級 近視人數(男 女) 近視率

三年級(50人) 4 3 14%

四年級(47人) 8 8 34%

五年級(48人) 11 13 50%

其中有11人學習已經離不開眼鏡。

二、調查方法

1、對同學進行現場採訪

2、上網查閲預防、治療近視的方法。

三、成因分析

從以上的表格中,我發現同學中近視的人數隨着年級的增長越來越多了。經過我對同學的分析後,班中無一位先天性近視,大多都是因為不良的用眼習慣而近視。其中讀寫姿勢不端正的有22人;喜歡躺着看書、走路看書的有31人;在太強、太弱的光線下看書的有12人;看電視、上網時間太長的有31人;用髒手揉眼睛的有13人;長時間看書寫字,不注意休息的有9人;不好好做眼保健操的有18人;喜歡吃辛辣的刺激性食物的有30人。近視的人在我身邊造成了我的一個痛苦,我最煩的就是近視的人不戴眼鏡向我問上面有什麼字了。

四、解決問題

因為有了近視的人,所以改變不良的習慣要做到以下幾點:

1、看書的姿勢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做到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2、看書一小時後要有適當休息。五、感受近視眼十分不好,既會影響到自己的容貌,假如近視了沒有戴眼鏡,又會影響到自己周圍的同學。

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大家也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不要戴上眼鏡。

國小調查報告9

20xx年4月,Xx市Xx鎮Xx國小立足學校的實際情況,確立我校課題研究的方向為“國小語文‘高效閲讀教學’” 的研究。該研究方向得到了Xx市教科所領導的肯定與指導,並獲得了鎮教育辦領導的大力支持與幫助。為了更好的瞭解我們學校語文閲讀教學實際情況,獲得第一手資料,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20xx年4月上旬,我們設計了“教師閲讀教學現狀調查問卷表(教師卷)”“國小生閲讀現狀調查問卷表(學生卷)”,對我校全體語文教師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學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分析。現將相關問題報告如下:

一、問卷製作與調查對象

“閲讀教學現狀調查問卷”由我校課題組主要領導人結合全國相關方面的調查問卷並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經過十餘次的推敲,最後形成的。教師問卷共設15道(以選擇題為主,有一道問答題),學生問卷依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成較為豐富的模式。

4月上旬對我校全體參與課題研究的一線教師(不含教輔及工勤人員)及學校中年級部分學生做了抽樣問卷調查。調查過程共發教師問卷15份(課題組成員全員參與了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5份;共發學生問卷105份(部分班級學生採取了大額隨機抽樣),共回收有效問卷100份。

二、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層面

1.有100%的教師認為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對提高閲讀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對於學生的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2.有20%的教師上課經常引導學生用自由讀的方式進行閲讀;有40%的教師經常引導學生用齊讀的方式進行閲讀;有40%的教師經常引導學生用小組合作讀的方式進行閲讀,但是沒有教師引導學生用邊讀邊感悟,並記下所感所想的方式進行閲讀。

3.有26.67%的學生閲讀時與同學、老師經常交流讀書心得;有40%的學生閲讀時與同學、老師有時交流讀書心得;有13.33%的學生閲讀時與同學、老師偶爾交流讀書心得;有20%的學生閲讀時與同學、老師從不交流讀書心得。

4. 有13.95%的教師經常應採用老師指導學生把握文章,然後學生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閲讀教學;有20%的教師經常應採用.理解文章思路、寫作特點、指導寫作的方式進行閲讀教學;有60%的教師經常應採用師生提出問題,然後共同討論的方式進行閲讀教學;有6.05%的教師經常應採用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閲讀教學,

5你認為閲讀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有20%的教師認為是如何拓寬知識面;有26.67%的教師認為是教師設計精要的問題讓學生閲讀思考;有53.33%的教師認為是引導學生通過閲讀自己感悟,掌握閲讀方法。

6.閲讀的過程中,你認為下列哪些能力很重要?有6.89%的教師認為是記憶能力;有26.65%的教師認為是理解感悟文章;有66.49%的教師認為是駕馭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7.對閲讀課教材的使用,你的做法是怎樣的?有40%的教師經常重組;有53.33%的教師有時重組;有6.67%的教師原封不動使用。

8.在閲讀教學中,如果學生有不同觀點時,100%的教師會有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結論。

9.對學生在閲讀時的不時提問,你的態度和做法是怎樣的?有65.29%的教師非常願意並鼓勵;有20%的教師比較認可不鼓勵;有5.32%的教師很反感;有9.39%的教師無所謂。

10.100%的教師在學生之間交流討論閲讀感悟時,是觀察、傾聽並參與的。

11.有13.33%的教師經常在班裏組織讀書交流會;有80%的教師有時在班裏組織讀書交流會;有6.67%的教師因為怕影響學生正常學習不會在班裏組織讀書交流會。

12.對於提倡學生課下多閲讀課外書,有76.67%的教師大力提倡,並要求學生建立課外閲讀筆記;有20%的教師鼓勵但沒有硬性要求;有3.3%的教師不提倡,怕學生掌握不好書的性質,影響學習;有0.03%的教師表示順其自然。

13.在上閲讀課時,有4.53%的教師認為老師講重要;有14.72%的教師認為學生獨立思考重要;有80.75%的教師認為學生自主感悟老師適時引導重要。

14.有13.37%的教師認為學生學會了閲讀內容就是好的閲讀課;有66.63%的教師認為學生學會了閲讀方法並形成了能力就是好的閲讀課;有6.29%的教師認為學生喜歡語文課就是好的閲讀課,有13.71%的教師認為學生形成了良好的閲讀習慣就是好的閲讀課。

15.你在閲讀教學中是怎樣培養學生的與閲讀能力的?有60.54%的教師認為應精講多讀,交流討論;有39.46%的教師認為應讓學生在朗讀中記下自己的所感所想,

(二)學生層面

1.有62%的學生認為自己非常喜歡閲讀;有30%的學生認為自己比較喜歡閲讀;8%的學生對於閲讀只是一般的喜歡。

2.有82.3%的學生媒體花30—60分鐘的時間讀書;有13.7%的學生花60分鐘以上的時間讀書;有4%的學生不到30分鐘。

3.有85.57%的學生經常看的是學習輔導類的書;只有12.43%的學生會看一些其他方面的課外書;2%的學生只看語文課本。

4.有82.6%的學生在閲讀時能讀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邊讀邊想記下疑問並請教別人;有25.4%的學生能做到在閲讀時能讀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邊讀邊想記下疑問請教別人和寫摘錄,做一些批註或標記;有2%的學生在閲讀時只是看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5.上課有84.3%的學生在讀書時有摘抄的習慣,善於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閲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有13%的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摘抄;有2.7%的學生只是偶爾摘抄。

6.在閲讀説明性文章時,有81.7%的學生能抓住要點,説出文章的基本説明方法;有18.3%的學生表示基本能,但是有時會很困難,把握不準。

7. 有98.15%的學生能通過閲讀,概括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有1.85%的學生有時能通過閲讀,概括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8. 有99.8%的學生能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採用不同的閲讀方法;有0.2%的學生有時能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採用不同的閲讀方法。

9. 有97.71%的班級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有1.69%的班級有時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有0.6%的班級幾乎沒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10. 上課時,老師給學生閲讀課文的時間,有62.23%的學生認為比較充裕;有37.77%的學生認為基本夠用。

11. 閲讀課文時,學生能夠自己在課文中圈畫或標註重點、疑點的,有82.14%的學生會;有14.26%的學生不會;有3.6%的學生想但懶得做。

12. 學生認為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對於提高自己的閲讀能力,促進自己學習能力的提高,有82.58%的學生認為至關重要;有16.12%的學生認為有點重要;有1.3%的學生認為重要性不大。

13. 在閲讀時有49.28%的學生與同學、老師經常交流讀書心得;有26.94%的學生與同學、老師有時交流讀書心得;有20.02%的學生與同學、老師偶爾交流讀書心得;有3.76%的學生與同學、老師從不交流讀書心得。

14. 有32.12%的學生喜歡老師採用老師指導學生把握文章,然後學生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閲讀教學;有52.36%的學生喜歡老師採用師生提出問題,然後共同討論的方式進行閲讀教學;有10.11%的學生喜歡老師採用理解文章思路、寫作特點、指導寫作的方式進行閲讀教學;有5.41%的學生喜歡老師採用讓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閲讀教學。

15.在閲讀教學中,如果學生有不同觀點時,建議老師用哪種方式處理?有76.34%的學生認為應由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結論;有15.21%的學生認為應以老師的答案為標準;有4.61%的學生認為應以多數學生的答案為準;有3.84%的學生認為應以好學生的答案為準。

16. 在閲讀時,有9.1%的學生不喜歡老師對文章的詳細講解;有30.9%的學生不喜歡老師對文章的概括解説;有40%的學生不喜歡老師讓學生自主閲讀;有20%的學生不喜歡按老師的思路閲讀。

17.在閲讀詩歌時,73.63%的學生能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景,體會作品的情感;26.37%的學問基本能,但是有時會感到詞不達意,詞彙量匱乏。

18. 你知道幾種理解課文重點詞句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以及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79.25%的學生僅僅知道聯繫上下文;17.77%的學生知道聯繫自己的親身經歷,把重點詞句找出,把詞句放到課文裏讀一讀,查字典的方法;2.98%的學生只是回答要多讀邊讀邊思考但是沒有説出具體的方法。

19.你老師常常怎樣指導你閲讀?你最希望老師怎樣指導你閲讀?有81.98%的老師經常用多讀、詳細講解,理解文章內容的方式指導學生閲讀,有14.25%的老師經常讓學生邊讀邊寫出閲讀感悟,並畫出優美句段,3.77%的老師會直接給學生説答案。絕大多數學生都希望老師能教給他們閲讀方法,讓他們自己通過閲讀獲得感悟。

20.你知道你所在的年級的課外閲讀量是多少嗎?應該會背多少古詩文呢?100%的學生都知道。

三.探討與建議

根據本次調查瞭解到的我校語文閲讀教學的情況,我們認為,我校語文閲讀教學改革已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年來,我校引進了Xx市實驗國小、濟南市育賢國小等校的先進經驗,校長和骨幹教師還到市內外、省內外名校參觀學習。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積極開展閲讀教學研究,進一步解放了思想,轉變了觀念,改進了教法,閲讀教學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師還參加優質課比賽,獲得了市級一等獎。但是用科學發展觀看我校閲讀教學還存在着許多不足的地方。校領導和教師,應當總結經驗,揚長棄短,改革創新,通過深入探索與實踐,進一步提高我校語文閲讀教學效率。

(一) 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本次調查的情況,多數教師的教學觀念是轉變了,但也由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比較陳舊,教學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代學,以講代練。根據問卷調查,有6.67%的教師還是習慣原封不動的使用閲讀課教材,只是完成閲讀教材規定內容,而不根據學生實際對閲讀教材進行重組,拓展開發內容。有20%的教師在閲讀教學中還是習慣全程帶領。在聽課考察中,這種教師的比例與問卷調查的比例實際還要大得多。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從調查的數據分析來看,教師在組織學生交流討論閲讀感悟時,由於教師自己提出問題並控制學生活動問題導致學生不敢在課堂上自由表達感悟的比例都突破了10%。這些問題都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分析成因,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調查表,有這幾點值得思考:

(1)教師對新教材理念的理解有待提升,課本培訓及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理

念都急需轉變。

(2)我校學生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在的有效經驗與模式對我們所有的參考價值是有限的。

(3)我校所處的農村的特殊環境對學生學習習慣及學習方式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作用。

(4)儘快探究並建立有效的適合我校的語文閲讀教學模式顯得極為緊迫。

(5)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改變語文學習方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二)探究務實有效的閲讀教學方式,提升閲讀教學質量。

提高語文閲讀教學效率是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而課堂是學生在校閲讀學習的主要場所。在調查中,我們感受到閲讀教學的核心是通過課堂教學的師生雙邊活動,達到學生的閲讀目標,進而產生新認知,悟情、悟理、悟人生,強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使課堂教學輕鬆、生動、紮實,使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得到快速發展。閲讀教學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師是否講得認真,是否講完了課時教學的內容,而是看學生是否真正閲讀了或者閲讀得好不好,看學生是否體驗到了閲讀學習的快樂,學生有無閲讀的興趣,學生是否從閲讀中有所感悟,這是檢驗閲讀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改進閲讀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發展學生智慧,把不聰明的學生變聰明,讓聰明的學生更加聰明——這才是語文閲讀教學的根本目的。學生的閲讀能力提高了,自然而然的考試成績也會提高。因此,我們要改進閲讀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閲讀,讓閲讀成為“悦讀”,讓“悦讀”成就學生幸福的人生。

我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語文閲讀教學:

一是把方法教給學生。在學生閲讀時,要教給學生有效的閲讀方法,或者引導學生回顧以前的閲讀方法。例如:怎樣閲讀,怎樣抓重點,怎樣勾畫圈點,

怎樣從中感悟,怎樣篩選信息,怎樣質疑解難,怎樣梳理答案,怎樣聯繫實際,怎樣遷移應用等等。我們在調查訪談中發現有不少教師還沒有注意指導閲讀方法。

二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當道教育理論認為,一節課應該把2/3的時間教給學生,教師的講解累計不要超過1/3的時間。然而,根據問卷調查,在閲讀教學中只有6.67%的教師讓學生自主參與交流閲讀感悟並自行結束活動,大多數教師還是將課堂的主動權控制在自己手中。

(二)注重表揚激勵,讓學生體驗閲讀的快樂。

時間、結果和體驗是檢驗閲讀教學的三個指標。閲讀時間是前提:在課堂上,我們要引導學生把時間用在閲讀上,千方百計提高單位時間的閲讀質量,爭取在相對的時間內感悟到更多的東西。閲讀結果是關鍵:閲讀結果是指學生經過閲讀所帶來的情緒、思想上的變化,每節課都應該讓學生感覺到有具體的閲讀收穫。閲讀體驗是靈魂:我們通過組織閲讀教學,要讓學生體驗到閲讀的樂趣,讓學生想讀、會讀、悦讀,不斷提高閲讀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表揚激發閲讀興趣,讓學生變“要我讀”為“我要讀”,變被動閲讀為主動閲讀,從而提高閲讀質量。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表揚激勵能夠路喚起學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喚醒學生的上進心,上進心容易誘發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內動力的發揮能使學生不斷進步。這點可從調查分析中不難看出。

(四)堅持引領,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從調查情況看,有82%的學生認為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對提高閲讀能力、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但是卻只有49%的學生在閲讀時會與同學、老師經常交流讀書心得,有11%的學生在閲讀課文時根本不會寫出自己的想法、看法,有4%的學生想但懶得去做。我們要加強引導,按照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他們終身受益。我們要學習名校經驗,堅持精心引導,把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作為語文教學的常規工作來抓。

國小調查報告10

[摘要]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課程改革重要載體的教科書領域出現了諸如教科書版本多樣化、編寫須立項核准、出版發行公開招標、選用權重心下移、評價力度加大等新情況,教科書管理也必將為適應新形勢而改革自身,進一步推進管理的規範化、科學化。北京要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建立規範的教科書管理勢在必行。

[關鍵詞]中國小;課程改革;教科書;教科書管理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教科書管理主要是指教科書立項核准、編寫、出版、初審、實驗、審定、選用、發行、供給等環節的相關規範活動。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同時輔以訪談法和文獻調查法。調查問卷主要包括教師問卷、家長問卷和學生問卷(見表1),採取典型抽樣和分層抽樣,分別選用了通州區和海淀區的八所學校(每區中國小各兩所,辦學條件較好和一般的各一所)。問卷回收整理後採用SPSS11.統計。另外,調查的同時還對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研究中心、兩個教科書發行部門、新聞出版署、四家主要教科書出版社以及區縣教研員、校長和教師代表等分別進行了訪談。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關於教科書的立項、編寫

編寫立項

xx年6月7日,教育部下發了《中國小教科書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國家課程教科書和地方課程教科書的編寫分別需要向國家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申請立項,但究竟什麼教科書(是否包括部分教輔材料)需要立項並未作明確指示。對此所做調查顯示:84.9%的教師認為國家課程的教科書需要立項,44.3%的教師認為國家課程的教輔材料需要立項,36.3%的教師認為地方課程教科書需要立項,24.1%的教師認為地方課程的教輔材料需要立項。在此問題上,教師的看法不因地區、年級、性別、年齡、職務、學科等存在顯著差異。

表1 問卷發放和回收情況

2.編寫人員

教師和家長都認為教科書的編寫人員主要是教育學專家、心理學專家、學科專家、任課教師、教研人員;教師在強調專家作用的同時也突出了任課教師和教研人員的作用,但家長則相對重視專家意見;對專家意見,教師更傾向於學科專家,而家長更看重教育專家。教師參與編寫教科書的情況是:82.5%的人沒有參與過教學用書的編寫及相關活動,1.9%的人蔘與過,11.3%的人蔘與過教科書使用意見的反饋。此外,在“其他”項上,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可提供教科書編寫的資料。此結果,一方面是由於家長處於教學活動之外,對專家的期望相對較高,而教師作為當事人,是從自己的課程活動出發,認為除了學科專家知識的保障外,教師的實際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隨着年級升高,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增加,學科專家在教材編寫中的分量也就更重。而部分教師提到的學生為教科書編寫提供資源也是值得重視的,畢竟救科書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能讓收益和服務主體參與進來應該説是提高教科書質量的重要環節。

關於教科書編寫人員的素質要求,教師的意見是:有紮實的學科專業基礎(81.6%)、有教學實踐經驗(81.6%)、熟悉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78.8%)、有深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積累(69.8%)、良好的和責任心(69.8%)、熟悉教科書編寫的一般規律(53.3%)。相關係數結果顯示,這與教師選擇的編寫人員排序有很高的一致性。

3.編寫組織

在國定製教科書管理體制下,教科書的編寫主要是一種政府行為。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啟動後,教科書編寫的組織也逐漸走向市場,特別是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國家計委印發了《中國小教科書出版招標投標試點實施辦法》和《中國小教科書發行招標投標試點實施辦法》後,教科書的編寫更傾向於由參加招投標中標的出版社來組織。教師和家長對此的態度是:更願意政府指定和蛆織,贊成由出版社組織的比例較小,教師只有11.8%,家長僅為8.1%。教師認為出版社組織教科書編寫存在的問題有:缺乏教科書編寫的多種專業人員(87.3%),出版社會因儘量減少成本而不能保證教科書的質量(47.2%),聘請的人員良莠不齊(39.2%),編輯人員能力不夠、責任心不強(29.2%),編輯人員的時間不能充分保證(14.6%)。由此,國家如實施教科書出版發行招投標辦法,一方面必須加大出版社資質的審查力度,同時出版社也必須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二)關於教科書的實驗、審查

教科書編寫後的實驗是其科學性的重要保證,也是教科書管理的重要環節。99.4%的教師和95.6%的家長認同教科書實驗的重要性。

審查是保證教科書質量的重要手段,教師和家長都非常贊成,只有.9%的教師和5.5%的家長認為教科書審查不必要。但關於具體的審查對象,《中國小教科書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指的是國家課程教科書和地方課程教科書,而教師的意見是:72.2%的人認為所有教科書不分層次和類別都必須審查;23.1%的人認為應綜合考慮教科書的層次、課程類型等多種因素;16%的人認為應按教科書的層次如國家、地方區別對待;1.8%的人認為按不同教育階段如義務教育階段和非義務教育階段區別對待;7.1%的人認為按課程類型區別對待,如必修課程的教科書審查,選修課程的教科書不審查;4.7%的人認為按課程內容(如人文、社會、科學類)區別對待。

關於審查人員,教師的意見依次是:專家、教師、社會人士等組成的專門審查組織(78.8%),教育部工作人員(42.9%),市級教育行政部門人員(15.6%),大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9.%),民間中介機構的專業人員(2.8%)。可見,絕大多數教師認為應有一個多方人員組成的專業組織審查教科書,這與《中國小教科書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一致。但也有部分教師認為教育行政人員也是主要的,這很大程度是因為教師地看到行政部門對審查結果的干預和影響,而對教科書審查是一項專業要求較高的業務活動認識不夠,這也是目前行政部門專業活動和行政管理不分造成的慣習性影響。

關於審查的收費,《中國小教科書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沒有明確規定,但隨着教科書的編寫及出版、發行逐漸市場化,審查將是一項政府監控的專業活動。總體來説,39.2%的教師贊同不收費,51.9%的教師贊同主要應由國家或地方政府劃撥專款,14.6%的教師贊同由出版社交納一定費用,9.%的教師贊同由編寫者交納一定的費用。可見,教師地認為教科書審查是政府管理教科書的重要手段,而政府履行調控義務理所當然由政府承擔經費,這裏存在政府與市場二者關係定位的問題,如定位不同,審查費用的承擔方式也不一樣。

(三)關於教科書的出版、發行

出版

在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前,我國教科書的出版發行是政府指定出版社出版和新華書店全國統一發行,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行為。21年後,教科書出版發行中市場化的因素增多,對於逐漸引入市場因素的教科書出版,教師和家長的認識存在差異,教師更贊成由參加招投標的中標單位出版(佔62%),而家長則更贊同教育行政部門指定出版社出版(佔6%)。教師在教科書的組織編寫和出版的認識上,4%的人贊成由國家指定專門的部門或機構編寫教科書。

2.發行

教科書發行方式包括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發行部門發行、招標的中標者發行、新華書店統一發行、出版社自己發行、個體書商發行和區縣教研部門發行等形式,家長相對比較贊成由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發行部門發行,教師更傾向於由參加招標的中標者發行和新華書店統一發行。

3.出版與發行的關係

教科書的出版和發行在招投標上,教師都比家長更贊同一些,而家長則傾向於政府指定。這一方面是因為有63.5%的家長對中國小教利書政策不太瞭解,對新的出版發行方式關注不多,而教師相對來説更為熟悉一些。雖然如此,但在談到市場化因素介入時教師也是喜憂參半,其認為出版社競標出版發行教科書的積極因素有:提高教科書的出版質量(83.5%)、降低教科書的成本(45.3%)、增強出版社出版教科書的實力(24.5%)、活躍教科書市場(24.1%);消極因素有:造成教科書市場的混亂(46.2%)、引發惡性競爭(41%)、增加教科書的成本(29.7%)、其他(8.5%)。

(四)關於教科書的評價

總體質量

對教科書的總體質量的評價,相對教師和家長來説,學生的滿意度要高一些;而8%的教師和家長都認為一般。學生方面,年級之間存在極其顯著差異,三年級和五年級認為非常好的分別是55.4%、58.7%,而八年級學生則只有2.2%認為非常好,75.8%認為一般。教師方面,75.9%的國小教師認為非常好,而只有24.1%的中學教師認為非常好。

以上結果的出現,一方面因為家長和教師更以成人的眼光來評價,而學生從自己的感覺出發。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是教科書的使用者,相對家長更有發言權,而家長對教科書的評價是當事人的一種感覺。學生與教師的評價都存在年級差異,低年級普遍反映比較好,這説明低年級的教科書相對比較成功,而知識要求相對較低,更要求直觀性、趣味性等,這可能是低年級教科書更受的理由。

2.評價標準

教師和家長在評價教科書時都傾向於知識及其體現形式,其次才是外觀如圖文、印刷、大小等,並且教師比家長還更重知識的呈現形式。對教師來説,其羣體不因為地區、年級、性別等存在顯著差異。而對家長而言,不同地區的家長在選擇編排方式是否符合學生特點和教科書的外觀是否有吸引力上有極其顯著差異;不同年級的學生家長在選擇教科書是否圖文並茂有顯著差異,三年級、五年級、八年級年級有逐漸遞減的趨勢,分別為43.1%、33.1%、23.8%,孩子的年級與家長選擇圖文並茂的教科書有顯著的負相關;家長的學歷、職業、家庭月收入除了在教科書的價格一項上不存在差異外,其他各項評價內容上都存在極其顯著差異。學生對教科書的喜歡程度依次是:配備很多學習材料(47.7%)、彩色(15.8%)、圖片多(9.6%)、印刷精美(8.3%)、紙張好(6.2%)、內容比較簡單(5%)、價格便宜(3.4%),可見,學生看重的是學習材料的多少,其次是直觀感覺上的,而內容上的要求則列在後面。

結果顯示,教師在評價教科書時主要看知識內容以及編排是否有利於教學;家長雖也重視知識及其呈現,但在關心知識選擇和外在表現上還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生的評價則更傾向於是否方便學習。

3.評價人員

教師和家長都傾向於教科書評價應由多方人員組成的組織、任課教師來操作,而且學生、家長參與教科書評價的呼聲很高。

(五)關於教科書的選用

選用情況

中國小教科書的選用主要是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人員(75.5%)、教研部門人員(31.6%)、校長(13.2%)決定的,而任課教師(4.2%)、教育專家(4.2%)、學科專家(4.2%)參與很少,家長(2.8%)和學生(1.9%)等需求主體更是被忽略。關於學校選用教科書是否徵求過教師意見的問題,92%的教師選擇沒有聽取過,且兩區不存在差異。93.1%的家長認為教科書徵訂是規範的,25.7%的家長認為教輔材料是被要求訂閲的。可見,雖然教科書選用權有所下移,但主要由區縣行政部門決定,而在教科書徵訂比較規範的同時,教輔材料管理的力度還有待加大。

2.選用權的層級

新課程改革正在健全中國小教科書選用制度,但在具體教科書由誰來選,哪一層級具有教科書選用的權利方面,在國家部門、市級部門、學校任課教師、區縣部門等幾個選項中,教師和家長都傾向於市級部門和國家部門來選擇教教科書,這裏教師和家長有差異,5%的教師傾向於市級部門,而47%的家長則更贊成國家部門;2%的教師贊成由區縣部門;而相對學校和任課教師而言;教師和家長都較傾向於任課教師。家長的學歷、職業等因素與選擇由國家部門和市級部門決定顯著相關,大學本科以下學歷的家長,學歷越低越贊同國家部門和市級部門選擇,高中和中專以下的贊同國家部門選擇的比例高於市級部門;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家長,贊同國家部門和市級部門的呈遞減趨勢,並且贊同國家部門選擇的比贊同市級部門的少;工人和農民比較贊同國家部門和市級部門選擇,其次是公司、企業人員。教師則不因為地區、年級、性別等存在差異。主要原因有:(1)考試對教科書選用的導向非常明顯,教師和家長認為,誰有權組織考試,則教科書選用權就在哪級。(2)學校對教科書的選用,一是因為三級課程管理體制和學校課程管理的確立,學校有權利自己選擇教科書,而在學校對教科書最有發言權的是任課教師,部分教師非常贊成自己選擇所教科目的教科書;二是由於部分示範學校由學校選用,而學校選用部分是由任課教師操作的。

3.選用人員

北京市部分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區縣成立了由教研人員、骨幹教師和家長等組成的教科書選用委員會,負責教科書的選用及推廣。關於選用委員會人員構成問題的調查結果:教師和家長贊成選用教科書的人員首先是教研人員和任課教師,其次是教育專家和學科專家,行政人員佔的比例相對較小,學生和家長也開始參與教科書選用;教師更傾向於教研員和任課教師,家長則更看重教研人員和教育專家的意見。不同年級的教師在選擇任課教師和學生方面也有極其顯著差異,年級越高越重視任課教師特別是學生的意見(前者國小為46.3%,中學為53.7%;後者國小為32.7%,中學為67.3%)。對家長而言,兩區家長在選擇教育行政部門和任課教師上存在極其顯著差異,通州區的家長多選擇了教育行政部門,而海淀區的家長則更傾向於任課教師(前者通州區為59.6%、海淀區為4.4%,後者海淀區為55.3%、通州區為44.7%);不同學歷、職業和收入的家長在選擇教研部門人員、任課教師、家長、教育專家和學科專家上存在極其顯著差異。主要原因有:(1)隨着課改的深入,教科書選用的專業性增強,熟悉情況又有大量專業背景的教師和學科專家等專業人員才更有發言權,但由於有統一考試及教師自身的素質參差不齊等因素存在,63.2%的教師認為把教科書的選用權完全交給任課教師不可行;(2)家長和學生作為教科書的需求主體不容忽視,76.7%的家長認為教科書選用時家長的意見很重要,因為目前97.7%的家長對孩子使用的課本都很關心,但不同學歷、職業和收入的家長關心的程度有很大不同。

(六)教科書的供給

價格

教科書和教輔材料的總價格不同地區、年級、學校有差異,兩地調查結果是:國小三、五年級教科書的價格大致是5-1元,八年級年級大致為1-15元;教輔材料國小三年級大致為5元以下,而五年級選擇5元以下和5-1元的都比較多,八年級年級大致在5-1元左右。以此推算,國小三年級一學年的課本費大致為2-3 元左右,五年級大致為2-4元左右,八年級年級大致為3-5元左右。

關於教科書的價格,43.9%的教師和27.3%的家長認為非常高,54.2%的教師和72%的家長認為比較適宜。不同年級家長在選擇非常高和比較適宜上存在極其顯著差異,國小學生家長選擇適宜的較中學家長多,而 5.3%的八年級學生家長認為非常高。調查中,66.3%的家長認為要負擔孩子義務教育階段的課本費完全沒有困難,31.2%的家長認為有一定困難,還有 2.6%的家長認為有很大困難,這與學生家庭經濟情況數據(家庭月收入1以上的佔62.7%,3-1元的佔31.4%,3元以下的佔6%)比較一致。教師對此不存在地區、年級、性別等方面的差異。在課本費的構成中,教輔材料已接近教科書的價格,因此,嚴格課本價格管理,特別是降低教輔材料的價格仍是教科書管理的重要內容。

2.費用的承擔

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課本並不是免費的,絕大部分是學生(家長)自己承擔,從 21年秋季開始,在全國部分貧困地區農村中國小,開始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試行免費提供教科書。對此,55%的教師和家長贊成課本費由政府和家長分擔,25%的教師和49%的家長支持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試行免費教科書制度,認同由政府或家長單一主體承擔的教師和家長分別是1%、2%和2%、2%。

3.獲取

對於教科書的獲取方式,教師、家長和學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師認為,學生由哪種方式獲取教科書影響都不是特別大,相對傾向於學校免費發放(實質是政府免費發放),贊同學生買教科書的,通州區為66.7%、海淀區為33.3%。家長和學生將近7%的人都贊同由學校兔費發放,在不能免費發放的情況下,更願意購買。而對借用和租用,家長不太贊成,特別是學生,只有8.6%的學生贊同,通州區家長比海淀區家長更贊同借用和租用。此結果與上述教師和家長贊同由家長和政府分擔課本費居多不太一致,這説明教師和家長雖然贊同由政府和家長分擔,但如果能有免贊提供的,他們也毫不猶豫地接受;而對學生來講,借用和租用課本好像都不太現實。

對於教科書的重複使用,5%的教師和 49.7%的家長贊成、43.2%的學生願意;不同年級教師在贊同上有極其顯著差異,國小教師比中學教師更為贊同(63.3%、36.7%),而家長和學生則不存在差異。65.6%的教師認為使用舊教科書對教學還是有一定影響的,特別是中學教師;雖然63%的學生認為,課本的新舊對學習沒有影響(這在地區和年級上都存在極其顯著差異,海淀的學生認為影響比較大,高年級的學生認為影響比較大),但也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不願意使用舊教科書,這裏可能有觀念、年級、地區的影響,還可能與提供“舊”到什麼程度的教科書有關,如要實行教科書重複使用的話還需進一步引導。

關於黑白版教科書,63.7%的教師認為黑白版教科書對教學有影響,國小教師比中學教師更認同有影響。48.3%的家長贊同孩子使用黑白版教科書,但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年級越低越不贊同;另外,家長的職業也影響對此問題的看法,工人、農民、公司企業人員和個體經商者比較贊同使用黑白版教科書,71.3%的學生願意接受黑白版教科書。可見,使用黑白版教科書對大多數家長和學生來講影響不是非常大,但低年級的教師和家長相對來説都不太贊同使用黑白版教科書。

4.免費供應

如果我國教科書可以無償供應的話,其範圍可能有多大?劃分的標準是什麼?調查顯示,在教利書不能完全無條件免費供應的情況下,家長和教師比較贊同按教育階段來區分教科書免費與否,在其他標準上有所差異(見表2)。關於教科書免費供應中會遇到的問題,教師關注較多的是費用承擔(48.1%)、紙張質量(39.6%)、使用管理(33%)等具體操作問題,家長則較關心內容處理(37.7%)、消毒問題(34.7%)、紙張質量(34%)、費用承擔(32%)。教師和家長都關心免費供應如何運作,相對來説家長還較關心教科書的內容。

表2 教科書免費供應範圍的劃分標準

在學生使用教科書方面,73.3%的學生經常在課本上劃線或做筆記、做練習,23.2%的學生偶爾做,而從不做的僅為3.4%;不同年級的學生在此問題上存在極其顯著差異,高年級學生使用。在利用的時間方面,除了上課和寫作業的時間外,68%的學生每天都會不定時看課本,28.1%的學生幾天看一下,只有4%的學生從不看;在地區和性別上有極其顯著差異,通州區的學生比海淀區學生利用率高,而女生比男生利用率高;在年級上有顯著差異,相對來説年級低利用率低。一學期結束後,學生使用的教科書69.2%的有點新,17%的非常舊,只有13.8%的比較新;在年級和性別上也存在顯著差異,高年級的書比低年級的書舊,男生的書比女生的書舊。對使用過的教科書,26%的學生經常看,63.3%的學生偶爾看,1.7%的學生從不看;存在年級和性別差異,高年級的學生比低年級的學生看得多,女生比男生看得多。對使用過的教科書,86.2%的學生是自己保存,6.1%的學生借或送人,4.6%的學生賣廢紙了。 58.2%的學生認為,課後學習時課本比練習冊用得多。可見,學生對教科書的利用率比較高,使用後的教科書保存也較好,且更願意自己保存、偶爾翻閲。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第一,國家課程教科書和地方課程教科書編寫需立項自不必説,但兩種教科書的教輔材料是否需要立項與前兩者的立項並沒有必然聯繫,要根據各地具體情況而定,教科書應由具備有紮實的學科專業基礎,有教學實踐經驗,熟悉教育教學現狀和發展趨勢,有深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積累,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熟悉教科書編寫的一般規律的教育學專家、心理學專家、學科專家、任課教師、教研人員等在專門的時間編寫;如果出版社要組織教科書的編寫,還必須由相關部門對其資質進行審查。

第二,教科書編寫後的實驗和審查是管理的重要環節,審查對象劃分的標準應多元化,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參考課程層次、課程類型、課程內容、教育階段等標準。目前,審查中行政干預還比較多,在經費管理等方面還需規範。

第三,教師和家長對逐漸引入市場因素的教科書出版發行這種新的趨向喜憂參半,特別是家長,更傾向於由政府部門指定單位進行教科書的出版和發行。

第四,教科書的總體質量較高。在評價時,教師、學生和家長都比較偏重知識選擇及其呈現形式,其次才是教科書的外觀。教科書的評價應由教師、學生、家長、專家等組成的專門組織進行。

第五,教科書的選用主要由區縣行政部門決定,教科書的徵訂比較規範,但教輔材料的管理力度還較弱;教科書的選用受考試影響較大,多數人主張考試權與教科書的選用權相一致,教科書的選用應由教研人員、任課教師、教育專家和學科專家等專業人員操作。

第六,學生課本的費用相對較高,部分家庭承擔有困難。教師和家長都贊同由國家免費供應或家長與政府分擔;教科書的借用和租用或重複使用,在我國現階段都不太現實;教科書免費供應範圍劃分的標準可考慮教育階段、經濟水平、課程類型等因素;教科書免費供應中會遇到內容處理、紙張質量、消毒、修訂、價格、發放、費用承擔、使用週期、使用管理等問題。

(二)對策建議

教輔材料:中央和地方都應採取措施加大管理力度

教輔材料管理是教科書管理的重要延伸,目前,中央在教輔材料的管理上力度比較大,但地方的適切性措施較少。對教輔材料的管理,首先應對其準確定位。隨着教科書出版發行等環節中市場因素的引入,教輔材料運作中市場因素必將增多,而且教輔材料目前應該説更加市場化。對教輔材料,可以把其當作是有限制的產業來看待,有限制即是指政府的干預和引導,並且這種干預和引導應貫穿到教輔材料運作的全過程。第一,各類教科書的教輔材料在編寫時都應按教科書層次在相應部門備案,以讓主管部門瞭解教輔材料數量的大致狀況;第二,編寫完成的教輔材料都應送相應管理部門,由其組織比較權威、專業的人員對教輔材料進行評價,同時,在一定範圍內公示評價結果,以科學、公正的評價導向,營造多樣化、高質量的教輔材料運作環境;第三,應對教輔材料進行明確的限價,井對印刷質量、發行等環節進行核查,以確保教輔材料的質量。

2.教科書編寫:吸收並保證大量高水平教師參與教科書的編寫

目前,教科書編寫人員多是兼職,吸收教師參與不但可以補充人員力量,也能使教科書儘量貼近使用者需求。吸收高水平教師參與教科書編寫,第一,可以把教科書編寫作為一種資格,有關部門可以規定具體條件並進行認定,經過資格認定的教師可獲得相應的`資格證明,該資格認定可進行定期審查;第二,收集獲得該種資格認定的教師材料組建教科書編寫人員數據庫,入庫人員作為教科書編寫的備選力量;第三,由出版社或其他組織在數據庫挑選相應學科和要求的人員編寫教科書,並在編寫前簽訂正式合同,明確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第四,編寫組織者應加強協調,保證教師編寫教利書的充足時間。目前,出版社等教科書編寫組織單位和教師管理是兩條線,要協調彼此之間的關係很困難,組織者一方可以溝通教師的管理部門,同時也要與教師在編寫要求上達成一致。

3.教科書出版發行:項目招標方應加大對中標方資質的審查和全程監督 教科書的招投標不同於一般市場上的項目招投標,政府既是教科書項目的招標方,同時也是教利書管理的執行者。政府對市場化運作的干預,資質認定和監督是重要手段。在教科書的立項、出版和發行上,最好能一體化,這樣一方面能讓實力強的出版社承擔,同時也有利於調動出版社的積極性。第一,按立項、出版、發行三個環節的要求進行資質認定,並施行年審制度;第二,對中標出版社實行全程監督,確保教科書的質量和出版社運作規範。

4.教科書評價:以專業性、公正性營造良性競爭的環境

隨着教科書的多樣化,評價的導向作用就越來越明顯。教科書評價可以看成是一項多主體並存的活動,既可有政府組織的評價,也可有民間機構進行的評價,原則上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評價要保證其專業性,這使評價結果具有影響力的基礎,教科書的評價應由專業人士進行;第二,保證評價的公正性,應依照教科書本身的科學性標準進行;第三,保證社會對評價結果的知情權,評價結果應根據評價主體的職責,層級等在允許的範圍內公開,以供對比和參考。

事實上,教科書審查的劃分標準是多樣的,德國、挪威等國教科書的著述、編輯、發行由民間出版社承擔,根據各州的法令,出版社有義務將其編輯的教科書的樣書提交給教育部申請審定,即教科書沒有任何區分的要申請審查;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區分的標準為是否為國家編寫,民間出版社編寫的教科書都要經教育部審查。可見,教科書審查對象劃分的標準並不是單一的按層次劃分,課程類型、課程內容、教育階段也是可以參考的標準,要根據各國的具體情況而定。

5.教科書選用:切實保障使用者和需求者的選擇權利

隨着課改的深入,課程權利逐漸分化,課程主體獲得教科書選用權是必然的趨勢。第一,改革考試製度,減少其對教科書選擇的影響;第二,減少行政權利的幹頂,要讓教科書選用權從行政部門的管理職能中脱離出來,讓利益主體自我把握;第三,形成教科書利益主體的制衡機制,以保障使用者和需求者選擇的權利;第四,各利益主體應廣泛閲覽多種教科書,進行比較,以保證選擇教科書的科學性。

6.教科書供應:採取措施加快免費供應的進程

從目前的情況看,教科書免費供應不管是從經濟條件還是具體執行措施上都還不成熟,教科書的免費供應只能是逐步推進。第一,政府應檢查對教科書價格干預的執行效果,以切實降低教科書價格;第二,免費發放黑白版教科書、部分教科書重複使用、對經濟困難學生實行免費等過渡措施並舉,先在小範圍內以扶助的性質免費展開;第三,逐步實行大範圍的政府與家長分擔的形式,如使用教育券或政府直接補貼給出版社的方式進行;第四,政府劃撥專項資金以政府購買的方式免費發放或出借教科書,並同時出台一系列的管理辦法。

國小調查報告11

一、調查目的

瞭解國小生什麼時候説話不文明及他們説不文明語言的起因。

二、調查時間 20xx年x月至9月。

三、調查範圍 xx 國小五年級學生 50 名。

四、調查方法 1)觀察法:仔細觀察不文明語言何時出現及內容。

2)談話法:通過談話瞭解有些學生為什麼説話不文明,並分析原因。

五、調查結果 1)國小生為什麼説話不文明

(1)由於與別人的矛盾而產生憤怒情緒,説話會口不擇言,一般都是發 生在男生身上。

(2)由於他人的行為、舉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別人,説一些不雅的綽 號。

(3)很多國小生説不文明語言都是出於一種反抗的情緒,對某件事情不 滿的時候,甚至難過的時候。

(4)還有大部分人表示,不文明語言是從長輩、周圍人的嘴裏聽來的, 有的是看電視、電影學來的,不自覺就講出來了,時間長了就養成了不好的 習慣。

2)國小生講不文明語言後心理表現或想法

(1)心裏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時邊説邊大笑,作為一種發泄的方式。

(3)聽到周圍的人講過文明語言,所以不認為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3)國小生什麼時候會説話不文明

(1)玩的時候:做遊戲時有些人會賴皮,然後互相用語言攻擊。

(2)公共場合:一個同學在很多人面前讓另一個人出洋相,被譏笑的那 方就開始了語言攻擊。

3)暗地裏:和某人關係不好,不敢當面説,就在背地裏説有損於他的話。

六、分析 1)國小生的模仿能力很強,有些不文明語言是從家裏、社會上聽來的,還 有的是從同學那裏學來的。在不文明的環境裏,國小生的語言、舉止都會受到影 響。 2)高年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之一,就表現為用一些不太雅的語言表達心中 的不滿情緒,作為發泄的方式。有時並無惡意,但造成的影響很不好。

3)高年級學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愛譏笑同學,這也是講不文明語言的原因 之一。

4)現在的獨生子女的脾氣、度量不算大、吃了虧,嘴上一點也不饒人,這 也是原因之一。

七、思考 中國曆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作為現代中國人,應該發揚光大文明古國的 傳統美德。作為國小生,我們要擔負起建設文明、繁榮祖國的重任,必須在各方 面全面發展。我覺得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養,首先就要做個文明的國小生。我建 議我們的長輩們,所有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們,請你們以身作則,給我們樹立起 榜樣來,讓我們一起營造文明的氛圍。

國小調查報告12

前言:瞭解春節

我們都知道在去年奧運年的時候國家就已經實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調查數據中顯示35%的人羣還沒有真正地去執行。不過我們知道這是需要一個過渡期的。對於政府社在環境保護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訪者的態度是政府的環保的監管力度還是有待提高和改進。

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悦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

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內容: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小年——臘月二十三

當代許多大學生專業不對口,發現自己所學知識難以達到市場需求,從而缺少了很多從事社會實踐的機會,自然對社會調查報告也是採取不在乎的態度。

我們北方的“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小年的前幾天,家家打掃房屋,意為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稱“掃房”;掃年,即掃塵,實際上就是大搞家庭環境衞生。南方人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稱“撣塵”。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乾淨徹底的衞生大掃除。

小年也叫祭灶節。祭灶,即祭送灶神昇天,據民間傳説,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接玉皇——臘月二十五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調查顯示,選擇做技術工人或農民的人數合計不到8%,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當前工人和農民的境遇和社會地位的確無法與其他幾種職業相比。而且這一代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即使農村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的時間也遠不如以前的孩子,城市的學生勞動的機會更少。家長、老師僅對學生的成績提出要求,甚至還向學生灌輸“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落後思想,這些都增加了學生對勞動的鄙夷。事實上國家的發展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勞動者,而且學生中的大多數也將進入普通勞動者的大軍,追求較高層次的職業本也無可厚非,但學生對勞動的鄙夷的態度既不利於國家的發展,也不利於個人成長。因此在中國小加強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對生產勞動的深厚感情是一項亟待加強的重要工作。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説,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

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厭服邪氣者也。” 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幅“春聯”。 後來,隨着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在目前我國的發展形勢下,針對城市的環境治理資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説廣大的農村了。環保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環保隊伍自身建設跟上形勢需要,環保機構設置滯後,缺乏有效的手段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許多改善環境質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實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經濟、管理、旅遊和美學等多種學科協同配合,對風景區環境進行綜合考察、評價、預測合理的旅遊規模等,從而提出旅遊風景區的環境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最佳方案。這個最佳方案,一定要從美學的觀點出發,按規劃的要求,提出嚴格禁止在風景區範圍內大興土木,建工廠企業;嚴格控制在風景區興建各種樓、堂、館、所和旅遊飯店,使風景區環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並提出在必要地段,實行封山育林,確保風景區生態平衡,以努力把風景區建設成為一個有益於人類健康,構成為一個適合於康樂消費的舒適、優美的旅遊環境,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説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大年三十是“除夕”。

有些人經常隨便地把一次性飯盒、一次性塑料杯,還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隨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裏面的污染物會滲透到深水裏。水就會污染,也會造成白色污染。

現在世界上的能源供應量已經為數不多了,我們必須在能源枯竭之前開發新的能源,所以我們要知道能源的發展史,這樣才可能找到新能源。而且,光這樣是不行的,如果能源的污染太嚴重的話,恐怕還沒等能源枯竭,地球早已成為混球一個。所以我們要在開發新能源的同時保護能源。正因為這樣,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

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大年七年級,開門炮仗。

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兒童多生長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環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確調教。調查顯示,許多孩子沾染上不良習慣,缺乏道德約束,經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誘,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小事升級,打架鬥毆。

大年七年級早晨,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每户人家都要起來。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紅爆竹,即做爆竹的紙必須是紅色的,保證爆炸以後紅的紙屑能夠遍地鋪滿,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象徵新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這時滿院瑞氣,喜氣洋洋。這就是“開門爆竹”一説。而且,滿院的爆竹碎紅是不能掃的。俗傳正月七年級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如果非要掃地不可,必須從屋子周圍掃到中央,這稱為“聚財掃”,據説這樣可以聚集財氣。同時,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現在許多地方還保存着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七年級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被調查家庭中有近60%的家長都在雙休日為孩子安排了興趣班課程,有關子女的各項支出中,佔據前兩位的是:上興趣班(佔80%以上)和買書(近60%)。

正月十五——元宵節

這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説,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

結尾:春節的意義

我國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國小調查報告13

1.課題的背景及意義

近年來,在筆者從事的心理諮詢工作中,發現師源性心理障礙的比例不斷上升。特別是教師不健康的心態所引起的學生不良的學習態度、師生敵對、衝突甚至輟學事件時有發生。這不僅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也給學校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在筆者接觸的中國小教師羣體中也有因為心理健康問題停課甚至自殺的案例。這些現狀給我們敲起了警鐘,我們在關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也應該關注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有專家指出“一個人心理不健康影響的是他自己和家人,可一個老師心理不健康,禍及的是一大批學生或許多批學生”。作為基礎教育的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如何?調查研究這個課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關係到教師自身的生活質量、職業生涯發展,更關係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筆者在仙遊師範學校暑期舉辦的莆田市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班這個平台上,展開了莆田市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的調查。

2.調查的目的與方法

2.1調查的目的:一是瞭解本市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的現狀;二是瞭解其心理問題的成因;三提出合理的建議與對策,為下一步培訓的內容與形式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議。

2.2調查方法:採用SCL90量表作為測量工具。SCL90對心理症狀(即有可能處於心理障礙或心理障礙邊緣的人)有良好的區分能力,適於測量某人羣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礙?哪種心理障礙及其嚴重程度。其總分超過160提示陽性症狀,其中因子分2-2.9為輕度;3-3.8為中度;3.9及以上為重度。

2.3調查對象:莆田市80所國小,參與調查人數264人,其中女教師188人,男教師76人。

3.結果與分析

3.1國小教師心理問題現狀

SCL90調查數據顯示:莆田市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現狀不容樂觀,其中表現出輕度心理症狀的比例為20.2%;有3.4%的國小教師存在中度心理障礙。從以上數據還可以看出,在被調查的教師中很多項目出現陽性症狀,其中強迫症狀比較突出排在第一位,比例為26.8%,表現為腦子變空了,記憶力下降,明知道沒必要但又無法擺脱的無意義思想、衝動及行為表現。在訪談中一老師提到我現在一躺到牀上,就開始想我的學生什麼時候會打架,若打架會以哪種方式打?哪幾個學生可能參加?明知道沒必要想卻又控制不了,晚上睡不好,第二天沒精神,我真不知道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我現在才32歲呢。其次是抑鬱,比例為26.6%,表現在精神不振,沒有目標感,不想説話,不想上課,自責等。排在第三、第四位的分別是人際關係敏感(19.1%)和敵對(17%)。在訪談中教師提到人際關係的圈子小,沒有什麼社會性的交往,同事的性別比例又是女性明顯多於男性,愛計較,喜歡咬舌頭,導致人際關係出現矛盾;加上目前評聘分開,競爭激烈從而引發人際關係緊張。同時有10.9%的老師出現軀體化症狀,表現為呼吸系統的不適以及身體的不適感,如頭痛、頸背部及肌肉痠痛,有的出現胃口不好,入睡難,早醒多夢等症狀。

2.2國小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在職稱、性別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

對不同性別教師的心理健康進行T檢驗,結果顯示女教師除了人際關係敏感和軀體化症狀較男教師高外,其它因子上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

對農村的教師與城裏的教師進行T檢驗,結果顯示城裏的教師與農村的教師在各個因子上都不存在顯著性的差異。

對不同職稱的教師進行方差檢驗,結果顯示不同職稱的教師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顯著性的差異。

2.3不同年齡段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明顯差異

對各年齡段的教師的心理健康進行方差檢驗,結果顯示在總均分上各年齡階段的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顯著性的差異。進一步的事後檢驗顯示,25—30、31—35年齡段的老師與36—40年齡段的老師之間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從平均數上可以顯示25—30歲(1.50±0.40)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不如36—40歲(1.31±0.28)教師,31—35歲(1.56±0.42)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不如36—40歲(1.31±0.28)教師。40歲以上(1.36±0.28)的教師的心理健康也與31—35(1.56±0.42)年齡段的老師之間存在顯著性的差異,40歲以上教師的心理健康情況比31—35歲教師好。

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36歲以上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比25-35歲的教師相對較好。這與教師的角色適應,教學經驗,家庭情況有着密切的關係。剛畢業不久的教師沒有教學經驗,角色適應能力較差,難免出現緊張、焦慮、恐怖等消極情緒。等短暫適應後,對教師職業有了認同,也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卻面臨戀愛、結婚、生子,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多重的社會角色,使得一些老師產生了消極的情緒,引發心理問題。36歲之後,生活大多穩定,孩子相對大一些,教學經驗豐富,因此處於這個年齡段的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相對較好。

4.結論

莆田市的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現狀不容樂觀。SCL90調查顯示莆田市國小教師輕度心理問題檢出率為20.2%;有3.4%的國小教師存在中度心理障礙。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強迫症狀、抑鬱、人際關係敏感、敵對、焦慮和軀體化等方面。調查還得出:國小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在職稱、性別、區域等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但不同年齡段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明顯差異,35歲-45歲之間的教師心態相對較好。

5.建議

5.1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自我調適能力

教師心理問題的產生與較大的職業壓力有關,但是與教師缺乏心理健康知識與自我調適能力有着密切的關係。從調查結果得出:有62%的被調查教師對心理健康知識不太瞭解,只有9.8%的教師認為自己比較瞭解心理健康知識。從心理健康知識獲取的途徑上看,通過培訓獲取的只佔13.4%。當問到出現心理問題時如何調適?有36.8%老師回答不知道。不瞭解心理健康知識和自我調適的方法,使得很多教師對自己出現心理問題時,不知所措,沒有相應的防禦和疏導機制,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和加重。莆田市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每年200多人,這遠遠不能滿足教師對心理健康知識的需求。因此希望相關部門能給予高度重視,加大培訓力度,增加培訓人數,儘可能做到全員接受心理健康專題培訓。授人以漁,終身受用,只有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力度,讓教師通過正式的渠道獲得心理健康知識,習得心理調適方法,才能有效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

5.2增強管理者心理健康意識,優化校園心理環境

領導者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關係到整個教師隊伍的心理健康建設。筆者通過問卷調查了秀嶼區70所國小校長,您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採取了哪些具體的方法措施?您知道什麼是師源性心理障礙嗎?從調查中得出: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67%,只有7.8%校長回答不重視;但問到具體採取什麼措施?79.8%沒有采取任何措施,11.6%回答偶爾開會有正面引導,主要靠教師自學吧;37.5%的校長不知道什麼是師源性心理障礙。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學校領導並未真正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如果説重視也只是表面文章,停留在口頭上。在訪談中一部分校長反應自己對心理健康教育這一領域都十分陌生,更不用説去引導其他老師或開展相關活動;另有一部分暑期參加培訓的老師也反應,學校並不重視,看誰方便就叫誰去。通過追訪,這些參加培訓的老師回去後大多數都沒有開專題講座或為學校的心理健康建設做些什麼。但從反饋中瞭解到教師本人通過培訓後心理健康意識提高,並能習得一些方法進行自我調適。

因此,希望負責各學校心理健康有關工作的校長、副校長或分管行政應先接受相關培訓,提高管理者心理健康意識,促進其從管理者角色出發,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優化校園心理環境,促進教師羣體心理健康朝良性發展之路邁進。

5.3改進心理健康培訓模式,增強培訓實效性

仙遊師範暑期國小心理健康師資培訓班,為期10天,從初期的以講座為主的模式逐漸向以講座、案例、討論、演練相結合的培訓模式,提高了實效性。但仍然存在培訓內容過多,專業性過強,教師自我調適內容較少,實例分析與操作層面的訓練也相對薄弱。因此,改進培訓的模式與內容,增加實例分析以及教師常見心理問題的調適方法與訓練,採用小班上課與輔導,增強培訓實效性,才能有效提高國小教師隊伍的心理健康水平。

國小調查報告14

調查時間:

調查對象:

調查方式:訪談法、問卷調查法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當中時時刻刻都會接觸到漢字,國小生在校學習更是無時不刻與漢字打交道。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經常會在使用漢字的過程中發生錯誤,學生作業中的錯別字更是屢見不鮮,司空見慣。為了瞭解學生寫錯別字的原因,幫助學生規範用字,我展開了調查研究。

錯別字是錯字和別字的總稱,錯字指寫得不正確的字,即寫成不成其為字的字,而別字則是用其他字代替應寫的字。在國小學習階段,錯別字的出現呈現正態分佈的態勢,即隨着年級的增高,識字量增大,錯別字漸漸增多,中年級即三四年級達到頂峯,五六高年級又漸漸呈下降趨勢。

錯別字可以説是國小語文學習中的“常見病”、“疑難病”,基本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原因。

1、漢字本身的特點

(1)結構複雜。漢字結構差別大,僅《新華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個漢字,不同的結構成分約有1000個筆畫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佈的20xx個常用字中,每個字平均有11畫之多,其中在17畫以上的字就有221個;每個字形體差異小,多一筆,少一筆,長一點,短一點,就成為不同的字或不成為字。例如:“未——末”,“酒——灑”。

(2)同音字多。在普通話中,有1000多個單音節同音字。如果不計聲調,漢字僅有418音節,每個音節平均有同音異形常用字733個,存在一字多音(調)、一音多字的現象。例如,“紀念——紀年”,“業績——業跡”等,都是因為音義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2、國小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確,辨析不準確。國小生的知覺還比較籠統,未形成精確的分化能力。如“荊棘”寫成“荊刺”,由於孩子空間知覺特別是左右方位知覺不完善,常常將字寫的左右顛倒。

(2)注意不穩定,粗心大意。學生的注意力還不穩定,往往容易被那些與學習無關的外部因素所吸引從而導致出現錯別字,但這些錯別字大多數在注意檢查的條件下自已能發現並糾正的。

(3)記憶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於漢字的音和形分離,有時學生能夠讀出字音,卻記不清字形,於是有的學生進行似是而非的類推,從而造成錯誤,如“蘋”字上面的“艹”;結果把“蘋果”錯寫成“蘋菓”,這類錯別字在連用的雙音節詞中經常出現。

(4)思維的定勢影響。定勢又稱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動的準備狀態,在識字過程中表現之一是,前一個字的字型影響後一個字。例如:批評——批抨,眼鏡——眼目竟。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雙音節詞中。表現之二是先學的字影響後學的字。“一般”受“船”的影響寫成“一船”。

我收集了學生的日記、作文、作業,找出以下的錯字與別字出現頻率非常高。經過統計,得出重複出現50次以上的錯字有“步、真、念、睡、賴”等20個;別字重現40次以上的有“多——都,正——真,正——直,在——再,以——已,又——有,密——蜜,今——令”等15個。

對國小生錯別字形成的原因作了簡單的分析之後,接下來,將有針對性地指出解決國小生錯別字的幾條具體辦法。那麼,如何解決國小生錯別字問題呢?

對錯別字進行分析,目的在於“防患於未然”,着眼點應放在預防上,防重於糾。那麼,怎樣防止學生少寫或不寫錯別字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個方法。

1、根據字音特點記字形

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字的聲母和韻母區別開來。如“今——令”,這兩類字容易混淆,但是隻要記住聲母是“L”往往都可寫成“令”。例如:鈴、嶺、憐,那麼其餘的都寫成“今”。例如:“吟、念、貪”等。還有的字可用韻母來鑑別,如“舀——臽”很相似,韻母是“ɑo”應寫成“舀”,如“稻、蹈、滔”,其餘的只能寫成“臽”,例如,“焰、陷”等。

2、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記字形

漢字中的形聲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構成,而形旁、聲旁大都是原來就有的單字。如果孩子懂得漢字的構字規律,老師把形聲字的有關規律知識教給他們,別字就會大大減少。例如“急躁”的“躁”和“乾燥”的“燥”字的區別:“躁”是足字旁,當人脾氣急躁時常要頓足跳腳的,而“燥”則是火字旁,火烤了當然要乾燥。又如,對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説出其標義,理解其釋義,錯誤就會減少,例如:“冫”與“氵”常常混淆,我們要講清楚,凡用“兩點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關係,如“凍、冷、凜、冽、凝”等,而用“三點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關係,如“江、河、湖、海、洪”等。

3、發揮想象記字形。

孩子的想象是豐富的,一個圓圈,他們可以認為它是一張嘴,一隻餅,一個球,甚至是男孩用手推的一個鐵環。因此,根據孩子對漢字的感知特點,對於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如在比較隱蔽的部位中的點、橫、鈎等,除用彩筆加以標明外,還可讓孩子合理地想象,使這個隱蔽的弱成分變成強刺激。如“鳥”字中的“點”像什麼?有的孩子説像一條吃到肚裏的蟲子,有的説像啄木鳥尖尖的嘴巴,還有的説像啄木鳥的心。又如“奶”字,有的孩子説“橫折折鈎”像奶奶的“駝背”,“撇”像她拄着的枴杖。有時,我們可以根據漢字的組成關係編順口溜,如“辛”,有位學生説:“媽媽是個營業員,每天立上十小時真辛苦。”這樣,他不會把“辛苦”寫成“幸苦”;又如“省”字,有位學生説:“到商店買東西,少用眼睛看,可以省下許多錢。”既生動有趣,又減少了孩子識記生字的心理活動過程,孩子記得牢,甚至終身難忘。

4、採用螺旋式複習法

國小低年段的孩子還缺乏精細的分析能力,短時記憶佔優勢。為了減少錯別字,必須經常性地複習鞏固,以便達到長時記憶的效果。研究發現,螺旋式的識字複習法是較有成效的識字鞏固方法,其做法是在相對的時間內,複習前面教過的生字,如今天覆習昨天的,下週複習上週的。如此波浪式地前進,到下一個階段(如期中)再複習一次。反覆練習可使兒童更好地識記,保持記憶,但不能盲目多練。實驗證明,一般一個生字平均練習3次,在默寫中就足以使錯誤率降低到7%以下,與生字練習抄8遍的效果基本相同。除此之外,最值得提倡的是多閲讀課外讀物,開拓識字領域,在閲讀中增加生字復現的頻率。

國小調查報告15

一、問題的提出

到了夏天我喜歡穿白色衣服,但媽媽知喜歡穿黑色的衣服。

聽爸爸説穿黑色衣服比穿白色衣服要熱一些。所以我對這個問題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閲有關生活的書籍,查看報紙,上網瀏覽。

三、調查情況和道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總結內容書籍、報紙:白衣服白色會反射光源,所以專太陽光照到身上不是很熱。

科普類書籍:黑衣服黑色屬會吸收光源,所以太陽光照到身上容易被身體吸收。

上網查閲:在什麼地方在室內穿黑色衣服比較涼爽。

穿黑色衣服比較涼爽。

四、結論

原來人體的熱量可以通過輻射、傳導。

對流和蒸發向外散熱。所以穿白色衣服比穿黑色衣服涼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