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國小語文六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59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語文六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小語文六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

國小語文六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1

緊張充實的一個學期將要過去了,為了更好的做好下學期的教學工作,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識字教學

教學大綱要求一年級下學期要“學會250個生字,認識550個生字。要求學會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詞語能在口頭或書面語言中運用;要求認識的字,做到離開注音、離開語言環境也能準確認讀。”可見識字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所以在這個學期中,我加強了識字教學。

1、鼓勵學生交流合作識字

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不一樣,有的習慣在閲讀中學習,有的習慣在書寫中學習,因此我採用多種方式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孩子們互動起來,將自己好的識字方法介紹給其他學生。這樣就等於不斷注入新的源泉,學生識字方法多了,學起生字來也就不費力氣,尤其對於那些學習困難的孩子來説,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加了識字量。

2、加強寫字指導,不但要寫對,更要寫好

有了一個學期的寫字基礎,很多學生對於書本內容已能基本掌握,這個學期,我對學生的寫字要求提高。在學習中,我們總是一起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起分析生字的筆畫穿插和結構,力求每個生字不但要寫對,更要寫好。很多學生有明顯的進步,雖然只是一年級,但寫起字來有模有樣,很是工整。

3、加強生字的複習和鞏固,防止回生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人的遺忘速度總是先快後慢。所以對剛學過去的生字要及時複習,利用一些詞語來複習生字,也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牌、商店名稱等來識記生字、複習生字。

二、注重朗讀指導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

一年級孩子特別需要多去讀,在朗讀中體會。我們在朗讀課文時,選擇了很多種形式,如老師範讀、小組合作讀、個別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學生很感興趣。在一層層深入的朗讀過程中,我們一起體會到了語言文字的美,語句的美。基本的問句,學生也能根據不同意思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來。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引入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閲讀課外書《童話故事》等,通過這些收集與閲讀,為學生積累奠定基礎。

1、利用晨讀時間,讀課本上的內容,達到孰能成誦的程度。

2、利用學習報,增加課外閲讀量,開闊眼界,多認字,多積累。

3、利用採集本,讓學生把優美的語句還有段落摘抄下來,把易錯題積累起來,把難題和典型題積累起來。

本學期,我雖然盡心盡力地去陪着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在今後的工作,我將繼續努力工作,和我的學生一起遨遊廣闊的語文天地。

國小語文六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2

這學期我們一年級組的全體語文老師精誠合作,同心協力,以《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寓德育於語文課程之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學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着眼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在語文方面奠定基礎。

一、遵循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針對入學不久一年級的孩子,培養他們對學習的熱愛至關重要。我們每週按照學校要求,認真開展集體備課,探討教學難點,在進行漢語拼音、識字、閲讀、口語交際的教學中都注意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律,學生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部分漢字,把學拼音、識字、發展語言結合起來,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獲得成就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練習設計也體現了語文綜合性的特徵,設計了讀讀説説、讀讀畫畫、讀讀做做、讀讀演演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體現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融合溝通。

二、嚴格要求抓好課堂常規,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我們抓好課堂常規訓練,從課前準備入手,在學生掌握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的基礎上不斷強化,時時提醒,通過評優促養成。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現在學生已經適應了學校的學習生活,逐步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和寫字習慣,學會了正確使用學習用品,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這學期每個班都評上了文明班級,學生的自我學習和管理能力明顯提高。

三、認真參與教研活動,從課堂教學要質量,力求一課一得

課堂是進行教學的主陣地,我們一年級全體語文老師認真參加校內外組織的語文教研活動,以教改促提高。漢語拼音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我們通過指導拼讀方法,組織拼讀遊戲,開展拼讀競賽,使學生正確掌握拼音方法,牢固記憶和背默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鼓勵學生自行多讀拼音書報,課餘練習朗讀,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和口語表達水平明顯提高。

識字寫字是國小低年級階段的重頭戲,我通過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運用生字卡片、課件、編字謎、説兒歌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強化區分易混字、難記字、多音字,鼓勵學生課外留意身邊的文字資源大量識字。提倡家長堅持聽寫生字。現在學生已經能準確認讀本冊400個生字,記住基本筆畫名稱,能按筆順在田字格里書寫,默寫100個生字。逐步做到書寫正確、規範、姿勢端正、卷面整潔。

口語訓練是我們西鄉塘區的一個科研課題,也是一年級學生提高口語水平的重要途徑。我抓好課前五分鐘口語訓練,運用情景法、競賽法、討論法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有層次的上好每一節口語交際課。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入學時方音嚴重的現象已經明顯好轉,翹舌音和兒化音説得自然流暢了。都能做到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度大方。並且能根據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貫的話回答問題。

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是培養孩子理解分析能力和將來寫作的基礎。課堂上我注重交給學生圈、點、劃的閲讀方法,指導學生認識了句號、逗號、歎號、問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歎等不同的語氣。懂得了找自然段落和句子,認識了四要素完整句。能聯繫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在課堂上能按老師要求開火車讀,分角色朗讀對話,朗讀、背誦指定的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四、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成果顯著

教學科研是使教師迅速成長的途徑之一。我們一年級組語文老師參加了國小語文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廣西家校通的應用與研究、課堂教學應用技術水平的現狀及其培訓提高問題的研究等全國和自治區級的科研課題。在課題研究中,他們注重收集資料,認真探索,積極進取,反思總結,本學期成果顯著。由本組黃春燕老師執教,一(2)班學生代表學校在12月26號迎接西鄉塘區中心語文教研組的研討活動上展示的研討課《雪地裏的.小畫家》,得到來自城區各個學校近80名語文教研骨幹和教研員的高度好評。此外本組的張定老師還獲得了西鄉塘區語文優質課比賽二等獎,全國國小語文發展與創新第六屆年會説課比賽一等獎;黃春燕老師獲得了全國國小語文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的先進個人,她與黃彥、蔡舒怡老師合作的課題論壇也獲得全國一等獎。

國小語文六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3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注意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習興趣,讓孩子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後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遊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然後,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麼,怎麼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麼放,都要説清楚。一開始的細緻對以後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三、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於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裏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説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説:“哪個小朋友願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説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説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