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政範例 > 總結

學科教育心理學總結三篇

欄目: 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3W
  篇一:學科教育心理學總結

《學科教育心理學》揭示出教育過程中應當瞭解學生的特點,並且闡述了這些特點對教學過程會產生何種影響。作為一名教師,瞭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學習,學會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學習將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這門課程告訴我們:

學科教育心理學總結三篇

首先、教與學應是不分離的,它就是一個共同體,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清教學的實質。學會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學會將教學置於“共同體”中,學會在整體中去把握;不再教學分離,既要認識到自我的侷限,又要善於去發掘自身的潛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思辯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則永遠是教學最本質的核心。明白了學習的本質是人類個體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超越,我很認同“終身學習”和“學習社會化”的觀念和模式。在學校,學習的不是死的知識,而是學習的能力,學習要伴隨着人的一生,要學會學習。沒有智慧,知識本身是沒有用的。學習不僅是課堂中的事,要創造學習化的社會,我們個人也應該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

其次、教育理念要不斷更新。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發生很大變化。學習者必須通過自己主動的、互動的方式學習新的知識,教師不再是以自己的看法及課本現有的知識來直接教給學生,而是根植於學生的先前經驗的教學。而且,在建構主義的教學活動中,知識建構的過程在教師身上同時發生着,教師必須隨着情景的變化,改變自己的知識和教學方式以適應學生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互動的合作關係。因此,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應該是教學環境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課程的開發者,意義建構的合作者和促進者,知識的管理者,是學生的學術顧問,教師要從前台退到幕後,要從“演員”轉變為“導演”。新課程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

1、注重學生的原有經驗。強調學生並不是空着腦袋走進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及以往的學習中,他們已形成了豐富的經驗,對任何事幾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教學不能無視學生這些經驗,從外部裝進新知識,而是要把兒童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兒童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知識經驗。

2、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

由於經驗背景的差異,學生常常對問題的理解各異,在學生的共同體之中,這些差異本身便構成了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教學就是要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使他們看到那些與他們不同的觀點,從而促進學習的進行。

第三、讓學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學習觀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識,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情感,態度,方法,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學習,而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學習活動的創新性,以前習慣於接受老師或書本的現成知識,懶得思考。因為只要掌握了老師講的東西就一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長了自己的懶惰情緒,而現在要轉變成發現式,創造性學習,探索未知的領域。學習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且需要建立靈敏,完善的反饋調節機制,通過對學習評價理論的學習,更新了評價觀,評價決不僅僅是考試,老師的評語。同時也要重視自我評價,而它才是學習過程的出發點與歸宿,只有更多地進行自我評價,才能形成自我意識,獲得自我超越。學習的過程,首先要端正態度,在學習上勤奮,踏實,一絲不苟,在此基礎上,要尋找並掌握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就是“巧學”,有些學生整天埋頭苦讀,雖精神可嘉,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人們看重的是成效,結果,沒有人會同情這類人。從來沒有救世主,這類學生要從書本,題海的泥潭中走出來,尋求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到“會學”,而不是“死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將教育心理學應用在專業教學中,提高專業教學水平。教育心理學在實際的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學運用到教學中,能幫助教師準確的瞭解問題;能科學地分析教學過程,認識教學過程中心理活動的實質、規律和作用,從心理學角度去幹預並預測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智能的發展狀況;能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研究併為其在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以利促進教學改革。 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問題 。我們知道,學生的情況是非常複雜的,一旦出現了學習困難,教育心理學就可以提供多種方法幫助教師瞭解原因。

通過《學科教育心理學》的培訓使我獲益匪淺,作為一個教師,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的傳遞者,同時教師還要擔負是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

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為 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今後還需要多多參加這樣的培訓。相信有豐實的理論來指導自己如今的教育教學實踐,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路也會走得越來越紮實,越來越寬廣。

  篇二:學科教育心理學總結

科學能夠指導我們更高效的工作,在學習完教育心理學後,我更深刻地感到科學在教育中的指導意義。以前在教育教學中,常常抱怨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一個知識點學生總是學不會,學會了過些天也會忘記,講多少遍仍然沒用,通過學習教育心理學,讓我明白這些問題中的很多必然性, 並且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

本次學習活動讓我係統地學習了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科的學與教。讓我自身從理論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並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這種建構是無法由他人來代替的。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這解決了我心中對於老師講多少遍,學生都沒有學會的疑惑。學習不是被動結束,也不是老師能灌輸出來的。老師不能再按照是自己的看法及課本現有的知識來直接教給學生,講課前必須調查瞭解學生的基礎,學生已掌握的圖式,根植於學生的先前經驗的教學。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應該是教學環境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課程的開發者、意義建構的合作者和促進者,知識的管理者,是學生的學術顧問,教師要從前台退到幕後,要從“演員”轉變為“導演”。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轉變理念,從理論從科學出發,切實以學生為中心,不再成為知識的灌輸着者,改變以往落後的教學模式。

此外,以前教學中對實驗的關注和精力投入不足,過分關注思維訓練,做實驗經常是草草了事,考慮課時不足,經常學生觀察也並不

充分,有時甚至略過實驗。通過學習,我對自己所教的物理學科的性質特徵和培養學科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觀察和實驗,是瞭解物理現象、測量有關數據、獲得感性認識的源泉,是建立、發展和檢驗物理理論的實踐基礎,是獲得物理思維材料的有效途徑。在物理教學中,觀察和實驗離不開思維,依靠思維設計實驗方案,依靠思維分析實驗結果,依靠思維進行嚴密的推理,依靠思維總結物理理論。同時思維得出的物理結論,又必須接受觀察和實驗的檢驗。可見,物理學是觀察、實驗和物理思維相結合的產物,物理模型的提出、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規律的建立,以及物理學中許多重大的發現都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物理思維的結果。 此次學習讓我更加意識到在物理學科中觀察、實驗與思維的聯繫和意義。學習之後,已經嘗試在課堂中儘量多做實驗,多展示實驗,讓學生多觀察,不僅課本的實驗要做,習題裏能夠用實驗實現的情景也盡力做,比如我自制了法拉第電磁發電機和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的演示儀,都產生了很好的效果,為學生搭好學習支架,學生在理解知識更容易了。

總之,此次學習對我自己來説很有意義,學習到了很多對於實際教學有指導意義的理論,並且講解細緻,深入淺出,學習起來並不十分的累,我會努力將所學用於實踐中。

  篇三:學科教育心理學總結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學科教育心理學》,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説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我閲讀了《學科教育心理學》這本書,讀完後深有感觸,這本書中在結構上分為兩大部分:學習心理,學科的學與教。第一部分學習心理包括八章內容,這八章又可以組合為三個模塊:學生心理髮展與個體差異、一般學習心理和分類學習心理。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設定符合學生心理髮展需求的教育教學目標與主題,瞭解學生髮展的個體差異可以使學生更敏感的捕捉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材施教。“一般學習心理”的學習有助於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習結果、學習水平、學習方式來思考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過程的設計,整合三種學習理論可以更靈活地選取教學策略,實現多層次教學目標。提到的很多的教學機制、教學理念,與我們的教育教學息息相關。讀後使我的業務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與教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只有老師和學生們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教學的完美結合。

從書中,我認識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使教師隊伍具備良好的素質。要更新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提高自身教書育人的技能。

2、中、國小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學生。學生的發展既是教育目標,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據。教師要想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必須瞭解學生髮展的基本規律及其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我應把握學生的認知特徵,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3、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是教師的天職。若要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就必須懂得和熟練地運用學習規律。所以我們教師要知道學生認知能力、動作技能和態度與品德學習的過程和有效學習的內部與外部條件。比如:在二年級下學習《認識角》中,孩子在比較角的大小時,這是學生以操作技能為主的數學技能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學習操作活動本身,而且需要在形成操作技能的過程中增強對相關的角的概念以及角的大小與其張口的關係有關和邊的長短沒有關係的認識。

4、教師必須學好教學心理學才能使習得的學習論原理轉化為教學技能。為我們的教學決策提供心理學依據和應用技術。

5、教學設計是一項複雜的技術,需要許多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作指導。教師必須知道並理解課堂教學的一般過程。課堂上的任何教學方法或技術的選用必須適合教學目標的需要。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順利完成教學各個環節的任務,必須自始自終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

6、學習的測量和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於引發學生行為或傾向的改變,因此,教師就要善於運用測量來評價學生學習後的情形。目前,教師往往忙於教學,比較重視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視測驗的信度和效度問題,更談不上運用測量來改進教學。但是,事實上,考試影響着教與學,錯誤的考試引導錯誤的教與學,影響教學質量。 個人收穫和體會:

《學科教育心理學》此書提供了“學科化”的學與教原理。將大大縮短了我自己摸索和領悟的過程。這種帶有學科色彩的學習與教學原理對於教師來説很親切,很生動。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教與學應是不分離的,它就是一個共同體,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清教學的實質。學會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學會將教學置於“共同體”中,學會在整體中去把握;不再教學分離,既要認識到自我的侷限,又要善於去發掘自身的潛能。

明白了學習的本質是人類個體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超越,我很認同“終身學習”和“學習社會化”的觀念和模式。在學校,學習的不是死的知識,而是學習的能力,學習要伴隨着人的一生,要學會學習。沒有智慧,知識本身是沒有用的。學習不僅是課堂中的事,要創造學習化的社會,我們個人也應該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在學習中生活。

學習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且需要建立靈敏,完善的反饋調節機制,通過對學習評價理論的學習,更新了評價觀,評價決不僅僅是考試,老師的評語。同時也要重視自我評價,而它才是學習過程的出發點與歸宿,只有更多地進行自我評價,才能形成自我意識,獲得自我超越。

總之,通過閲讀這本書我獲益匪淺,今後還需要多多閲讀這類的好書。相信有豐實的理論來指導自己如今的教育教學實踐,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路也會走得越來越紮實,越來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