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7K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1

懷着無比沉重的心情,讀完了一直襬在案頭的《穆斯林的葬禮》,這也是本不喜歡讀書的我,第一次完整的讀完一本書。良久,難以卸下心頭的沉重,我長長地舒了口氣,但仍然有種如噎在喉的感覺。厚厚的一本書,厚厚的一段情,有578頁,捧在手裏,我彷彿能聽到她發出的吶喊聲,那是對信仰的呼喚,那是對生命的呼喚!我彷彿看到了一條長河,一條玉的長河,一條人生的長河,一條命運的長河,一條悲劇的長河!

這是作者的真實經歷嗎?要不然,怎能刻畫的如此精細,像是琢玉一般。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塊玉,一塊沾滿了鮮血的玉,她太壓抑了,讓人難受的喘不過氣來,但是她又太精彩了,對每個人物的刻畫都那麼豐滿,那麼有生命力。

有人説這本書是描述了新月的一生,描述了一場交錯扭曲的愛情悲劇,我覺得更贊成是在描述韓子奇的一生,他才是整個悲劇的導演。他並沒有回回血統,只是吐羅耶定巴巴收養的孤兒,之後隨着信了真主,成了穆斯林,但是他真的信奉安拉嗎?在遇到樑亦清的之後,着魔似的對玉產生濃厚的興趣,隨之放棄了到麥加聖地的朝覲。在楚雁潮向新月求愛之時,他因教規默許了君壁執意的反對,而他自己算是穆斯林嗎?不算!他和玉兒結合,是對自由愛情的追求,還是為了戰勝戰爭帶來的絕望與恐懼?

如果不是和玉兒結合,回家之後他的良心便不會負債,苦苦等了他十年的君璧便不會那麼不近人情。如果不是和玉兒結合,便不會有新月,新月便不會受那麼多與生俱來的苦。君璧是一個有血性的女人,他容忍不了這一切,想讓她向對待天星一樣對待新月,那可能嗎?新月一直渴望“媽媽”的愛,卻一直被冷眼相待,她從小到大都不知道原因,或許就是因為長期的精神壓力,才會後天患上了心臟病,才會衍生出跟楚雁潮那讓人扼腕的愛情。於是新月的痛苦也是韓子奇的痛苦……

在韓子奇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一直在重複“我害怕,我害怕···”,是的,他害怕面對真主的拷問,他甚至害怕面對自己,他無時不刻不在懷疑自己的行為,懷疑自己的信仰,沒有信仰的人生是孤獨的,是充滿了恐懼和未知的。

這是一部沉重的書,沉重的讓我沒有勇氣去重新翻開她,我會懷念堅強美麗、懷揣理想信念的韓新月,懷念才華橫溢、富有責任感的楚雁潮,懷念面對生活的窘境勇於擔當卻因不倫之戀陷入無邊苦海的韓子奇,懷念一言不發卻很有男子漢氣概的韓天星,懷念伶牙俐齒、極富統治欲的樑君壁,懷念敢愛敢恨、勇於追求新生活的樑冰玉,懷念樸實無華、任勞任怨的姑媽,懷念熱情如火、痴情執着的奧利弗……

書讀完了,一切終將褪去,皈依歷史的塵埃,但是對信仰、對自由、對生命的呼喚,必將像寒山寺的鐘聲,穿越千年,滌盪着我們的心靈!

大膽的追求我們的信仰吧,大膽追求我們的夢想吧,大膽追求我們的愛情吧,趁着我們還年輕!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2

玉損、玉殘、玉碎,一條玉的歷史長河,承載着三代人的恩怨情仇。初讀此書,只記得被楚雁潮對韓新月的那份真情感動得不能自已,再讀此書,又多了幾份思考與感悟。

樑亦清,沉着穩重,對玉的熱愛超越了所有,讓他甘願將自己的一生獻給玉,沿着玉的長河去追尋內心向往的生活,正是因為這份熱愛,才讓他在名與利的誘惑中不至於迷失自我。他本可以借一技之長去追逐名與利,卻身處鬧市心自寧,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意境。他因鄭和與他同是回族人而答應制作鄭和下西洋的雕塑卻不計回報,體現了他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更體現了他對信仰的那份執念與尊敬。他為玉而生,為玉而亡,將畢生心血寄託於那件鄭和下西洋的工藝品上,卻未曾料到落得玉亡人亡,但在我看來他是光榮的,他將一生獻給自己所喜愛之事,是幸福的,他的一生是值得讚揚的,是值得被尊敬的。

此書中經常提及韓新月和她"母親"樑君璧的關係不和,她百般阻撓楚雁潮和韓新月的愛情。有讀者可能會因此而討厭樑君璧,會責備她對韓新月的冷若冰霜,冷言冷語。但在我看來,她能將韓新月撫養成人已經仁至義盡,畢竟新月是她丈夫和她妹妹的女兒,每每看到新月,都會想起丈夫和妹妹的背叛,都會讓她內心備受折磨,叫她怎能對新月微笑以對呢?她之所以反對楚雁潮和韓新月之間的事,也是因為她是一個從小深受宗教信仰影響的人,她無法接受回漢通婚,所以拒絕了楚雁潮對韓新月的追求,這也讓楚雁潮和韓新月的愛情之路更波折。

本書的男主人公,樑亦清的接班人,是一個性格較為豐滿的人物,讀完此書後,對他既有愛又有恨。愛是因為他對韓新月那份無私的愛能讓韓新月彌補一部分缺乏母愛的痛,也是因為他的保護與寵愛,才讓韓新月生活得無憂無慮。也感謝他對韓新月教育的支持,才讓新月在大學收穫了老師對她無私的照料與關愛。恨是因為他追名逐利、勾心鬥角,更恨的是他從小就欺騙了收養他、教育他的那個去麥加朝覲的聖人,這不僅是對身邊人的欺騙,更是對自己內心的欺騙,是對信仰的欺騙。揹負一生的謊言也讓他的一生充滿坎坷。在臨死前的坦白,雖讓他放下了一生的重擔,但他的內心是充滿了恐懼和擔憂的,他希望妻子能原諒他、理解他,怕妻子會因此怨恨他,他也怕他去世後沒人能像他那樣細心照料身患重病的女兒新月了。他死前精神上的痛苦要遠遠大於生理痛苦。他與他師父樑亦清相反,樑亦清雖生前過得清貧平凡,死後卻無怨無憾,受人尊敬,而韓子奇生前勾心鬥角,享盡繁華,但卻揹負着恐懼與遺憾而亡。對比兩人的一生,我們更需要的是樑亦清那般平靜淡雅之心,尤其是在物慾橫流的今天。

讓我久久都無法釋懷,也是本書最悲情的是楚雁潮與韓新月悽楚唯美的愛情。韓新月,名如其人,她純潔善良,乖巧樂觀,她本該幸福地過完一生,卻揹負着常人無法接受的悲痛。她在最美的年紀離去本就令人心痛,卻還要在生前接受病痛的折磨,新月之死使我悲痛入骨。在新月短暫的一生中,她極其渴望母愛,卻無法如願以償,在死前都未能見她親生母親一面。新月一生都無法理解她"母親"為何一直對她那麼冷漠,她一直努力討她母親歡心,乖巧上進,她一直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卻在死後都不知道她喊了十幾年的媽媽是她親生母親的姐姐,一直苛求自身卻遺憾終身。

月明、月暗、月落是新月一生的寫照,她無法得到的母愛由她父親和老師來彌補。在去世的前一晚,新月躺在病牀上盼天明,盼她心心念唸的楚老師,在沒看到楚老師前,她一遍遍地告訴自己不能睡,一遍遍地問天亮了嗎,可以想象到當時新月內心的煎熬與無助,天漸漸亮了,她也漸漸變得虛弱,我描述不出新月去世時的那種悲痛,只記得自己的心像被人揪着,喘不過氣。在黎明破曉前,在她心心念念之人到來前一刻,她永遠地閉上了眼,黑夜終將新月掩埋。楚雁潮看着再也無法睜開眼看自己一眼的新月,他怨恨他自己為什麼要離開新月,為什麼不在新月最痛苦的時候陪着她,在那一刻,他的世界崩塌了。他用心守護着新月,新月離去,他的心也不再完整。

新月走了,楚雁潮就什麼也沒有了,有的只是他與新月的甜蜜回憶。未名湖畔的心靈交流,不言而和的兩顆年輕的心,深情表白以及無私的愛與照顧,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更讓人感動至深的是在韓新月離去後,楚雁潮在她墳前深情演繹"梁祝",敢問世間還有哪種痛能超越陰陽相隔之痛。我覺得他們的愛情打破了宗教信仰的束縛,跨越了種種阻礙,雖最後陰陽兩相隔,但他們的.心、他們的靈魂卻緊緊地綁在一起。梁山伯與祝英台,生前無法在一起,死後變成蝴蝶雙飛雙落不也是一種幸福嗎。年齡、宗教、種族等都無法分離兩顆融為一體的心。

楚雁潮以曲寄情,日日月月年年陪伴着新月。我想我現在很幸福,我所愛之人和愛我的人都在我身邊,我不再奢求其他,我要用我一生去陪伴去珍惜身邊每一個人,不讓自己悔憾。

最純潔的夢想,最動人的愛情,最悲慼的命運。一本書,道盡三代人六十年的心路歷程,教會我的不只是像樑亦清那般寧靜處事,更讓我體驗到了人間至善至美的愛情、親情與友情,教會我珍惜身邊愛我之人和我愛之人。我們無法預測明天,但請珍惜今天。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3

有段時間不讀這類的作品,我通常喜歡把文字分類。簡單的、沉重的、激勵的、消沉的……這本書是被我化為沉重的一類,我不大觸摸這一類,情緒難以平靜。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友人推薦我看這本書。不明白什麼原因一向拖到這天。當翻開這本書,讀過第一章,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伏案苦讀了三天,這天早上最後淚眼婆娑的結束了這部作品。但是一向到下午我仍迴旋在故事當中,感受着一個個主人公的生與死,愛與恨。

回族女作家霍達用玉和月兩條鮮明的主線,以獨特的結構闡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60年代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以及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下的感情杯具。當看到書的題目時,我認定這是個杯具,葬禮,從字面意思看,肯定有主人公死了。看完才明白,書中的葬禮不僅僅僅是生命的結束,還埋葬了漢人與回回之間不同宗教信仰下的感情。感情在那個年代,穿但是倫理、世俗和信仰的鴻溝,杯具一個接一個的產生。無論你愛的多麼執着,那麼激烈。我不禁為美麗而聰穎的新月和才華橫溢的楚老師惋惜,也為玉兒和韓子奇感到悲哀。

作者的筆法也令人佩服,該書以玉和月為主線,自然也少不了對他們的描述。玉給人以純潔、靈氣的感覺,月給人以恬靜、幽美,但是玉是易碎的,月是悠遠的。故成就瞭如此讓人回味、清美憂傷的作品。

記得上學的時候寫讀後感通常是把書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拿出來評論一大段。我不明白真正的讀後感是不是該那樣,那時是為了完成任務湊齊字數。如今不會去在意那些,真正對穆斯林的葬禮有興趣的人會親自去領會其中的意境的。何須咀嚼別人品嚐過的呢?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4

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時手上沉甸甸的,合上這本書時淡淡悲傷和壓抑久久蕩在心頭。霍達這位偉大的女作家用她淡淡的清新的筆觸向人們講述了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開始,一直到改革開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約六十年間的興衰一家三代人的愛恨情仇、榮辱興衰,玉與月向世人展現一幕幕哀傷的愛情悲劇。

質樸無華的葬禮讓我認識了穆斯林,從未了解過的宗教與信仰也在這本書中緩緩展開在我的眼前,宗教的傳統,政治的交鋒,愛恨的交織。在歷史的長河中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交匯與分歧構成了這個宏大又哀傷的故事。

故事的開端從一個虔誠的穆斯林老人帶着年幼的韓子奇引出,墓地裏楚雁潮緩緩的琴聲與天上的新月相交輝映着讓這命運的舞台緩緩落幕,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在場終結了,而當我靜靜回首書中的一幕幕,‘玉王’韓子奇艱辛的創業,對玉的執着,對感情的無奈,直至死前含淚而終。

有着不同觀念的姐妹,迂腐樑君璧為信仰毀掉了兒女的婚姻和愛情,帶着新觀念大膽追求自由和愛情的樑冰玉是新一代青年的象徵,卻漂泊他鄉;嚮往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媽終究守候着一家人直至病死;韓天星和陳淑彥這對被命運硬拼成的夫妻帶着悲傷活着;而那個十九歲的花季聰穎美麗的少女韓新月卻因先天性心臟病早早凋謝了生命之花,那一輪新月之下,楚雁潮緩緩的拉着提親……

起初讀完這本書,我心底對伊xx教升起一股難言的厭惡感,説到底那是對這場悲劇的主人公的憐惜與那個時代封建守舊思想的鄙夷和無奈,後來瞭解到伊xx教從未禁止過民族間的通婚,而造成一切悲劇,影響伊斯蘭聲譽的名族主義、神祕主義和宗派主義並非伊斯蘭思想,也就對故事有了一種釋然。穆斯林將伊xx教視為一種自豪,讓讀者對它肅然起敬。

文章的最後:‘樑冰玉輕輕地走過去,心裏只想着自己的女兒。和那個人一樣。暮色悄悄的降臨,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目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現了,淡淡的,朦朧的,若有如無。’留於我心底的是對未來的一個憧憬,一個新的希望,期待着幸福與美好的明天,正如文中那個熱愛生活的早逝少女。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5

穆斯林的葬禮架構倒很宏大宏大,一個穆斯林玉器世家三代人六十年來的坎坷浮沉,穿插五四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重大歷史事件,還算是是一部波瀾壯闊。但是我感覺裏邊關於人物的描寫不是特別豐滿。韓子奇如何靠智商和情商發家寫的並不多,還有就是韓天星他小時候是一個愛騎大馬的孩子,長大後變成那個樣子的。也並沒有太多交代。還有就是楚雁潮在新月臨死前的那些話我感覺有點不真實啊,可能太純情了吧。

我個人感覺裏邊構造最豐滿的人物是韓太太,她雖然算是一個反面人物,但是我認為她不是一個壞人。她的行為,語言心理之類的挺符合邏輯的。對於韓子奇和韓冰玉結合我只能説應該合情理吧,畢竟他們經歷了戰爭。

當然也有好的,例如玉的知識,還有裏邊體現的很少的穆斯林的文化,他裏邊寫了三場葬禮。但是我感覺這本書可惜了這麼宏大的背景和這麼有氣勢的書名了,和我之前看的茅盾文學獎作品單薄了一些。

書裏一直強調穆斯林回族的規矩習俗,但是感覺這不是主線,好像若有若無。我覺得這書主要是講穆斯林背景下的矛盾與衝突,衝突最多。新月和楚、冰玉和君璧、冰玉和洋人的兒子、韓子奇和冰玉君璧、蒲壽昌和博雅齋。

諷刺更多吧,穆斯林的規矩那麼多,他們都是虔誠的信徒。雖然不想打破規矩還是讓規矩面目全非。這裏面有無奈和心酸,也有動盪的背景的束縛。反過來一想也説得通,如果不是在穆斯林背景下,好多事情順理成章。

我想不通最後冰玉為什麼要回來,帶着希望見自己想見的人還是終於要勇敢面對還是始終放不下親人?到最後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還是什麼?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6

《穆斯林的葬禮》展現起義而又古老的民族風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大家共同鑑賞的一本好書.

在這本書裏,你會找到兩條不同的人生道路,雖然他們最終歸結到了一齊,命運卻是如此的相似。我真的想用我的眼淚來祭奠白紙黑字裏的主人公,正義,你為何而生,為何而滅?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公平不在正義的一方,而《穆斯林的葬禮》裏的正義就在主人公的身邊,可它是那樣地微弱,以至於產生了誰也不想看見的結局。復仇使人性失去理智,在遙遠的未來,宿命同樣落在下一代的身上,時代的悲哀已將一切掩埋,沒有人理解這樣的家庭。

穆斯林,對於許多人來説是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名詞。而在這個詞的背後,更多的是宗教。而宗教這兩個字,更容易讓我們聯想起那奇怪的儀式。於是,人們對它的葬禮似乎更會產生一種神祕感。於是,作者從一開始就把我引入了他的圈套,我在這穆斯林葬禮的描述中一步步領略了人生的哀歌。韓子奇從流浪而來,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朝拜者把他送到了故事的中央;新月也在流浪中誕生,是命運將她送別在一段動人的感情故事裏;新月的母親也在結束流浪之後,才找尋到一點往昔的生活痕跡。而對於任何人來説,流浪本來就意味着哀愁。流浪,在書裏最終以葬禮為終點。或許誰也不明白,葬禮的哀歌究竟為誰而唱,為誰而息?

一條是恩怨分明的不歸路,一條是愛恨情仇的死衚衕。在老玉匠死去的那一刻,韓子奇就註定要為此而演繹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家恨與國寶聯繫在一齊,即使在那些寶玉漂流國外,遭受二戰洗禮的時候,家,仍在積聚起更多的恨來。我是十分同情新月的,但我也同情韓子奇。有些東西是無法預料的,新月的誕生就像我們的某些時代一樣,也許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然而,新月卻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是一個容不得浪漫的時代,她的師生之戀只有走向死亡。生命在命運面前似乎有些微不足道,而哀歌卻由此而來。我在韓子奇説要投向仇人的時候就聞見了哀歌的味道;而在新月臨死的時候,我已經為這生命的哀歌而流淚了。從頭到尾,我捧着書,我一向有一種想哭的衝動,我真的好久好久沒有這樣被一本書感動了。

我不明白作者為什麼要讓新月的母親做一個逃避者,因為在我看來她既然有勇氣打破世俗的常規,又為何會沒有勇氣應對女兒與現實?我是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的,我發現我讀完之後絕對做不到豁然放開。這樣的一本書,以一段很冷清的描述讓新月的母親再次出場,這但是是讓我們的心中更添幾分哀愁的陰雲而已。我一向記着那段描述,有時我在許多地方找到類似的語段,就如餘華的《祖先》:“如今一切早已不復存在,就像一位禿頂老人的荒涼,昔日散發着蓬勃綠色的山村和鳥鳴一齊銷聲匿跡了,粗糙的泥土,在陽光下閃耀着粗糙的光芒,天空倒是寬闊起來,一望無際的遠處讓我的父輩們看得心裏發虛。”是啊,許多事情已經過去,再找回來的但是是早已失去的那部分生命所鳴出的絕唱罷了。《穆斯林的葬禮》給我留下的,是想哭的衝動和無限的感動。讀罷之餘,我在日記裏寫下了一段話:如果有人不明白人生的好處,就能夠看一看《穆斯林的葬禮》,它唯一能夠教會我們的,就是那一份純真的感動。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7

書名一向聽説,總感覺應當是一種歷史類圖書,像是要介紹穆斯林的風俗習慣,就從來沒有拿起來讀過,真正讀完還是去年的事。《穆斯林的葬禮》背景置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特殊的歷史時期,奇特的經歷,不平凡的人世生活。讀完後,書中的那些鮮活的呼之欲出的人物,韓新月、楚雁潮、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等等,總是盤旋在腦海之中,印象深刻,揮之不去。

整部書結構安排的十分巧妙,以“玉”、“月”為每章的標題,交織在一齊,在小説的結尾又合二為一。小説情節緊湊,高潮迭起,總是能不斷地吸引讀者,不斷地讀下去。尤其是韓新月的身世之謎,深深地吸引着讀者看下去,去解開這個謎團。此外,異於漢族的回族伊斯蘭穆斯林文化也是小説的一個亮點。

讀這本書之前,我幾乎很少真正瞭解穆斯林這個民族,甚至對他們頗有誤解,印象中他們是滿臉鬍子、頭戴白色小帽、行動有些怪異甚至讓人有點害怕的一個羣體。看了這本書之後,對這個民族有了新的認識,回族人很愛乾淨,無論從他們的日常生活的習俗和禮儀,還是他們在生活方面十分講究節制。

這本書,能夠讓我們懂得什麼是人世間最純真的感情,啟迪我們,少一點遺憾,少一點悲傷。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8

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合上了這本書。最終,《穆斯林的葬禮》看完了,無法抑制的眼淚不知流了多少。心靈深深地被震撼,自我的喜怒哀樂,全被牽引着,書中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仍然在我腦海中徘徊。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一樣時代、有着不一樣形態卻又交錯扭結的感情杯具。這部五十餘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冷峻的文筆,深情回望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的心路歷程,以及在特定的時代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古老的“博雅”宅,出了“玉魔”“玉王”;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愛恨交織;北大未明湖畔的月影,穆斯林墓地裏的白玉石碑。楚雁潮、韓新月,生死離別。最終,玉兒在墓地中緩緩穿行,滿臉滄桑地抬起頭髮現天空中出現一輪新月。

“淚水灑在黃土上,他不能自持,倒了下來,躺在新月將長眠的地方,沒有力氣再起來了,不願意離開那裏了!”讀到這,我又梗嚥了。命運的安排,把他們分開了,但他們的感情是偉大的。韓新月,一個十九歲的花季少女聰慧而美麗,卻在還未綻放時就過早的調謝。令人惋惜悲傷。在她以優異成績考取北大外語系,並找到了愛的歸宿時,死神也正在向她悄悄走來,先天的疾病奪去了她的肉體生命。那一首《梁祝》還在耳邊迴盪,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蒼天泣血。樑君璧,一個深受舊社會束縛的無知女性,在我眼裏是她可惡的,自私的。她把親生兒子天星的感情毀了,也差點毀了新月的感情。對於母親精心佈置的婚姻,孝子天星又能怎樣辦呢?韓子奇,辛辛苦苦把持了一生的奇珍齋沒了,那些和他同生共死的藏玉也毀於一旦,他的心死了,含着對女兒的愛和對樑冰玉深深的思念而死了。

回過頭來想想自我,與書中主人公的命運相比,我們是幸運的,至少我們還擁有生存的權利,活着,比什麼都重要。或許你的人生之路是坎坷的,可是越過了這些鴻溝,我們還能瀟灑地走下去。所以,請珍愛生命,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9

讀過回族著名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説《穆斯林的葬禮》之後,小説中的女主人公——樑君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樑君璧個性鮮明,性格剛強,書中説:璧兒還比母親更勝一籌,天資聰穎,長於心計,家裏的內外開支,都比母親還有數。雖不識字,卻全憑心算,安排得井井有條。剛剛十二三歲,就頂替了母親大半,幾乎樑亦清小小的“賬房”。樑冰玉卻叫她“管家婆”。我個人認為她是一個能幹、做事果斷、剛強,但眼裏不揉沙子的人。

在小説中,她與妹妹樑君玉的矛盾最突出。首先樑君璧是韓子奇的妻子,由於戰爭爆發,韓子奇不得不帶着他用半生心血收藏的珍貴玉器,隨着沙蒙。亨特遠渡重洋去了英國,受到感情挫折的樑君玉執意隨韓子奇前往。沒想到,因為戰爭他們在英國一住就是十年,十年兩茫茫,他們與中國的親人完全失去了聯繫。一再受感情折磨的樑冰玉卻與相依為命的韓子奇產生了感情,並生下了女兒韓新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韓子奇在與樑君璧取得聯繫後,他們又不顧一切的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北平,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博雅宅”。他們沒有想到樑君璧無法忍受這母女倆,韓子奇又不肯為了感情拋下愛子韓天星,絕望的樑冰玉留下韓新月後,獨自回到英國。從此,這姐妹倆反目為仇,失去一切聯繫。表面看起來,樑君璧勝利了,可是從這一天起,韓子奇和樑君璧之間的夫妻感情也已名存實亡。從情感方面來説,樑君璧是失敗的。

樑君璧是個獨斷專行且不懂感情的的女人。從兒子天星的婚姻來能看出這一點。天星與同廠的女工小容子感情很深,但樑君璧看不起小容子的出身,設計讓小容子離開了天星,並暗中撮合天星與新月的同學陳淑彥結婚,而天星一切都被矇在鼓裏,使得天星在廠裏抬不起頭來。樑君璧親手毀了兒子的感情,毀了他的名聲,但她是最愛天星的,她想兒子設計人生,兒子不理解她,甚至恨她,因為她不懂感情。

其實樑君璧又是最大的受害者,她留住了韓子奇,但他失去了韓子奇的心。她把對韓子奇和樑冰玉的恨轉嫁給了可憐的新月,其實當新月年紀輕輕撒手人寰時,她何嘗不痛苦。

樑君璧雖然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卻沒有去珍惜她,也許內心的痛苦太多太多……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體會10

《穆斯林的葬禮》我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就覺得這本書一定是在講葬禮有關的,結果葬禮這個詞就沒出現過幾次。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韓子奇,由他引出了樑冰玉,樑君璧等人。韓子奇他來到樑亦清身邊時他才十幾歲,他因為打碎了樑亦清的玉碗,他為了賠償所以留下了。當他和師傅完成《鄭和下西洋》這件玉雕後,樑亦清卻“無常”了。之後蒲老闆向韓子奇討回他師傅生前問蒲老闆借的錢,韓子奇為了幫師傅還債就和蒲老闆走了,自那時起樑君璧就和韓子奇反目成仇,在鋪老闆那他認識了沙蒙?亨特,在他的幫助下韓子奇回到了博雅宅後向樑君璧説明了情況,這時樑君璧才知道韓子奇當時的苦衷,之後便與韓子奇結了婚,之後便有了天星。韓子奇重振“奇珍齋”不久,就舉行了“覽玉盛會”韓子奇也因此獲得了“玉王”的稱號。幾個月後日本人打進了中國,沙蒙?亨特准備回英國,韓子奇和樑冰玉也隨着他去了,在英國樑冰玉考上了牛津大學在那也得到了沙蒙?亨特家人的熱情款待可是好景不長,納粹派飛機來攻打英國,他們全都躲進了地下室,之後韓子奇和樑冰玉也有了星月,這使韓子奇不敢回去了。她鼓起勇氣回到家中,遭到了璧兒的破口大罵,之後樑冰玉帶着新月回來璧兒看了更火,玉兒不願被璧兒罵就撇下新月自己一個人走了,幾十年後他又回到了“博雅”宅,結果誰都看不到了。

在這本書中具有雙性的人就是韓子奇。在一開始,樑亦清為了雕琢一件《鄭和航海圖》,將生命作為代價。這個時候,韓子奇為了感謝樑亦清的收留之恩,為了師父未竟的事業,他韓子奇什麼都豁出去了,於是毅然走進了蒲老闆家的大門。這該要何等的勇氣!然而在後來,隨着玉兒與韓子奇的關係,當韓子奇從英國回來時,以前那個正義剛強的韓子奇好象也在戰爭中死去了,代替而起的則是一個在妻子面前低聲下氣、忍氣吞聲的韓子奇。所以我認為,韓子奇應該是包容了懦弱的剛強,因為在一開始他是剛強的,充滿鬥志的,然而從英國回來後卻變成了另外一個懦弱的韓子奇,所以他也就成為了那個最有雙面性的人。

書中最最讓人揪心的是楚雁潮為新月試坑的那一段,他用手掌將穹頂和三面牆壁抹平,把那些坑坑窪窪都抹平;他仔細的撫摸着地面,把土塊和石子都撿走,把碎土鋪平,按實,不能有任何一點兒坎坷影響新月的安息。從這一段中我看到了楚雁潮對新月的死感到遺憾,因為他沒有在新月生前見她最後一面,對新月的不捨。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些美好的東西甚至可以超越種族和宗教,幻想總是美好的,可現實總是殘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