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個人範例 > 職業

大學生職業指導課的學習投入與就業能力實證分析管理論文

欄目: 職業 / 發佈於: / 人氣:1.56W

以某大學在校大三學生為調查對象,編制職業指導課程學習評估問卷(信度係數為0.880;效度解釋總方差為0.604),整羣取樣,收集6732份有效問卷,對在校大學生職業指導課的學習投入與就業能力、求職能力狀況進行調研分析。

大學生職業指導課的學習投入與就業能力實證分析管理論文

1、職業指導課的學習投入狀況

1.1職業指導課的學習目標

調查顯示,大學生對學校現有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滿意度達到66.43%。超過96%的學生認為學習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有利於找工作”,可見大三學生對職業指導課的學習目標非常清晰。有52.07%的被調查者贊同職業指導課開在大三學年,這可能與大學生希望大四實習時能運用職業指導課的學習內容到實踐中去的想法有關。調查顯示,80.7%的學生認為這門課程的實用性很好,學習參與的熱情很高。85%的學生認為自己很用心完成課程作業,對教師教學水平、教學態度的滿意度也高達90.2%。

1.2職業指導課的學習收穫

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學習效果調查中,26.88%的同學認為職業指導課“對自身觸動很大,應該認真規劃職業生涯,提升職業素質”;46.84%的同學認為“學習收穫較大,對生活與學習有了新的認識”。認為職業指導課學習收穫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教學內容枯燥,針對性不夠”和“課時少,系統性不夠”等問題。總的來説,大學生對職業指導課的開課時間、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實踐作業都是持滿意的態度的,但是期望教學內容上對他們的職業發展與就業能力有更大的幫助。

1.3職業指導課的學習內容

在“希望學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應包含內容”的調查中,多數學生(98.2)選擇了“求職面試技巧及其工作信息”和“就業體驗與實踐”等內容,期望職業指導課的教學內容實踐性和操作性更強。在“教學形式”上也傾向“案例分析”“實地見習”和“情景模擬”等。對於職業指導課的考核方式,大部分學生(59.26%)希望傾向於實踐操作的考核,如求職材料撰寫、生涯人物訪談、職業調研報告、模擬面試等;61.72%的大學生認為專職教師講授的職業指導課在學習效果上優於輔導員等兼職老師的課堂組織。92%的.被調查者對合作學習的無領導創業成長小組的學習內容感到滿意,?為對溝通、合作等就業能力有很大的促進。

2、在校大學生的求職能力狀況

相關分析顯示,課程組織與求職能力的相關係數為r=0.379%,課程組織的學習效果與學生的求職能力呈顯著正相關。

2.1求職信息的收集能力

調查發現,僅有52.08%的大學生較為清楚目前的就業形勢;49.53%“知道蒐集就業信息的途徑”。比例不到一半的學生(47.12%)認為可以“應對求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侵權、違法行為”,大部分學生對勞工權益的保護條例不是很清楚,而對於初入社會的大學生,勞工權益保護條例等勞動關係的維護可以保障切身利益,是求職能力的重要內容。總的來看,大學生的求職信息收集能力需要得到鍛鍊和提高。

2.2就業心理壓力的調節能力

調查顯示,64.96%的大學生能夠對就業心理壓力進行自我調適;70.95%的大學生能夠在心理上把壓力轉化為促進職業發展的動力。雖然53.3%的大學生表示還沒有做好從學生到工作者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但是超過83.3%的學生表示已具備足夠的職業道德品質,能夠應對就業壓力。

2.3專業實踐的創新能力

在“你認為自己是有具有創業意識”的回答中,41.3%的大學生表示認同;也有41.9%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創業的想法,但是67.6%的大學生表示自己缺乏創業項目管理的相關知識和能力。66.3%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缺乏實踐的創新能力,更傾向於畢業後在就業中鍛鍊自己的能力。

3、在校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狀況

相關分析顯示,課程組織與就業能力的相關係數r=0.271**,課程組織的學習投入與就業能力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3.1就業的期望目標

大學生的職業錨調查顯示,個人職業興趣的排序分別為“自主性職業”“創造性職業”“管理性職業”“技術性職業”“安全性職業”,大學生更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大學生的就業能力表現出矛盾性,例如57.69%的大學生“畢業後期望的工作崗位與職業興趣一致”,但是59.2%的大學生又不清晰“畢業後期望的單位類型”;多數大學生在就業單位類型上選擇國企和大型企業的比例達到最高,這和職業錨中“自主性職業”排序第一的結果又相沖突。調查還發現,75.63%的大學生傾向畢業後到北上廣等大城市工作,並且多數希望從事教育文體行業的工作,顯示出大學生就業期望的狹窄性。

3.2就業的專業能力

59.12%的大學生表示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有清晰的認識,66.53%的大學生了解所學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65.63%的大學生意識到溝通、合作、責任等通用職業能力在就業中的重要性。70.2%的大學生期望畢業後從事專業相關的工作,但是對專業相關的職業崗位勝任能力瞭解不甚清楚,這可能與在校大學生缺乏實踐能力有關。在職業能力上,超過60%的學生認為自己具備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客户服務能力”以及“組織管理能力”;但是49.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表達溝通能力”需要加強。

3.3就業的通用能力

就業的通用能力調查顯示,有52.93%的大學生對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感到滿意。對“自己是否自信”的就業效能感,只有54.58%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是自信的,而約7.8%的大學生就業效能感缺乏,與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中習慣消極應對方式的大學生比例相似。超過8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在工作中值得被信賴;約50%~60%的大學生對自己在“勤奮”“努力”“時間管理”“主動”“積極”等內在品質感到有信心。

3.4就業的職業規劃能力

有57.86%的大學生對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持有清晰地認識,還有34.86%的大學生表示現在不能清晰地把握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58.7%的大學生不清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發展晉升軌跡。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大學生(超過90%)在回答“覺得自己在哪些職業能力方面需要進一步的提升”的問題時,都把“職業知識和經驗”和“崗位專業技能”作為首選要素,表明大學生已充分意識到就業中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4、結論與啟示

大學生職業指導課的學習投入與就業能力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專業學習的投入、求職技能的訓練、就業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需要得到進一步的職業指導幫助。

4.1學習合作化幫助大學生充分了解職業信息

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到大學生職業指導的課程學習中,使組織行為學視域下的合作學習、合作工作成為大學生學習、工作的常態,促使學生共同探索專業發展的職業信息,並在合作學習中學會自主學習與溝通合作。如果學生形成了就業能力與職業發展的合作學習共同體,不僅滿足合作學習共同體中個人的自我訴求、自我價值實現,而且在合作學習中共同探索、分享專業的行業發展趨勢,有利於學生轉換專業知識到解決實際問題之中,形成專業能力。

4.2求職技能結構化幫助大學生提升求職能力

求職技能應包含工作崗位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崗位職業規範以及簡歷寫作、面試技巧等。求職技能是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展示窗口,求職技能影響大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大學生求職技能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需要貫穿在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任課教師的嚴謹治學,課堂內外、實習實踐、課外活動、學習氛圍等都要和專業培養目標以及專業教育教學活動結合起來,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專業能力培養,才能達成對大學生求職技能結構的梳理,全面提升求職能力,並對未來一生的工作能力、職業能力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4.3社會需求匹配化幫助大學生形成就業能力

如果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不能適應社會的經濟發展需求,那麼大學生就無法找到能大展宏圖的理想職業。學校應緊密聯繫社會的各個方面,充分考慮學生職業發展的個性化,建立全程化全員化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從促進社會發展的長遠視角,瞭解社會對區域發展需求,把學校人才的就業能力培養融入到區域發展之中;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還離不開對學生高尚職業品質的重視,專業能力再強,如果職業品質低下,立刻就會遭到社會的淘汰。總的來説,學校需要充分調動一切教育資源,通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經濟、產業發展需求的匹配化,幫助大學生形成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就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