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創業

就業創業論文15篇

欄目: 創業 / 發佈於: / 人氣:1.95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就業創業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就業創業論文15篇

就業創業論文1

一、獨立院校特質

(一) 獨立院校特質

獨立院校是民辦運作機制的高等院校,是依託普通高校的教育資源延展。獨立院校基本上承擔30%的本科生教育培養任務,為社會提供全方面人才。雖然獨立院校是屬於民營化的模式,但機制比較靈活,避免了民辦、公辦機制高校的弊端,具有自己的一定教學特色,也具有明確的定位,使得培養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及針對性。

(二)獨立學院與公立學院的差異性

公立學院,公辦大學,是指由國家舉辦的學校;民辦高校是指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高等學校;計劃內統招的民辦大學享受公立大學同等待遇。獨立學院則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屬民辦性質,它重點是突出一個“獨”字。獨立學院應具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二、大學生就業趨勢及現狀

在我國高校畢業生總量急劇增加以及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大背景下,直面“招生計劃與生源和就業率掛鈎”的現實,研究分析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對於加強和改進獨立學院的就業工作有重要作用。獨立院校的辦學質量取決於所培養的人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因此需要對目前大學生的就業趨勢進行詳細分析,根據相關社會調查的數據顯示,獨立院校的大學生面臨以下幾種狀況:

(一)競爭力薄弱

部分大學生表現為競爭力薄弱的狀態,不利於面對就業狀況去靈活反應,具體表現在對相關理論知識掌握不透徹,對於實踐動手方面能力不強,使得在面對就業的企業單位時,無法滿足企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就業地位。

(二)認同度不高

個別用人企業對於獨立院校的認同度不高。這取決於獨立院校的背景。獨立院校屬於辦學條件及就學品牌未真正形成的學校,所造成的影響遠遠不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導致獨立學院在社會的反響及認同度都不高,從而為畢業的大學生就業情況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個別企業甚至硬性規定只招收名校生,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就業門檻,對於畢業的大學生來講這是巨大的就業壓力。

(三)學生擇業觀念差

獨立院校的學生擇業觀念容易產生偏差。由於大部分學生家境條件良好,在就業求職中比較看重經濟因素,對福利高的單位有較高期望,忽視了對實際能力的培養及對實際經驗的積累,造成期望值越高失望越高的惡性循環,導致學生容易在就業求職過程中喪失信心,找不準自身定位。

(四)就業信息不全

就業院校缺乏一定的專業人員對畢業生的就業趨勢進行指導工作,導致學生很難運用完善的就業信息來進行分析探討,同時也因為學校的社會知名度較低,企業對於學校的招聘需求工作較少,導致學生可選擇的就業渠道也相對狹窄,造成就業被動的局面。

三、大學生就業現狀原因分析

獨立院校與公立院校是具有一定差異的,這與獨立院校的建學背景及社會知名度相關,具體大學生就業現狀可分析以下原因:

(一)政策支持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就業難成為一個比較普遍的社會現象,其中大學生就業難更是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由於我國在部分法制方面的制度並不算完善,導致大學生就業時有存在户口的限制,企業用人指標也有申報的限制,不能良好地去解決就業大學生檔案及相關户籍派遣問題,使得就業大學生只能處於被動地位,造成用人單位用工荒,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特異現象。

同時有些地方還有地域的限制要求,企業並沒有良好的用人自主權可以去自由選擇大學生,大學生的就業市場無法達到成熟的狀態,使得企業與就業大學生無法建立相關的信息發佈平台,信息管理不到位也使得矛盾並存。

(二)教學定位

由於經濟化發展影響,院校對於學生需求增多,廣大院校開展擴招來滿足教育需求,雖然一方面提升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卻一方面增加了就業市場的壓力及學生就業的壓力,就業市場已經是大學生供大於求的現狀,僧多粥少的情況不利於就業的發展,短時間內無法安排就業機會,造成就業人才極大的浪費及流失,對就業大學生的心理也會有打擊積極性的影響。部分的獨立院校在教學期間注重理論教學多於實踐教學,導致大多畢業生在面臨企業單位的需求時處於被動尷尬的地位。目前的社會企業需求除了要求就業大學生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要求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及綜合素質。如果院校僅僅教授教學理論,直接導致學生在畢業後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教育與社會出現斷層是教育任務的失職。

(三)企業單位

目前就業市場大學生的比例已相對較高,曾經相關的國有事業單位是接納畢業大學生的主要渠道,但隨着企業的機構改革,大學畢業生的接納單位變得有限,使得大學生就業渠道變得狹窄,同時受當代經濟發展影響,企業對於人才的標準不斷提高,甚至個別企業設立高門檻高要求來期待高人才的輸入,因此無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很容易被拒之門外。個別用人單位對接納就業大學生的學歷要求也較高,學歷本科已經是最低級的要求,甚至有個別單位要求研究生學歷上崗作為硬性條件,認為高學歷等於高素質及高能力,因此大學生的就業現狀非常嚴峻。

(四)學生原因

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時代亟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教育方式,高校只是起了一個指引的作用,真正承擔的責任相對不多,況且大部分高校衡量高校就業率也往往不以大學生創業的好壞為衡量水準,在這一方面,學生往往只有靠自己。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影響畢業生就業的因素。大部分大學生缺乏明確的就業定位,也是受獨立院校缺乏專業人員指導就業信息有關。大學生對於就業信息無法做到詳細的分析規劃,使得自身無法明確就業定位,那麼在就業市場中就不能很好地分析自身優勢,根據自身定位來選擇就業,使得就業與社會出現斷層,不能很好地達到就業目標。

另外個別大學生受傳統就業觀念影響,對於就業存在觀念偏差,對於就業的環境及薪酬的期望值過高,不願意從事專業不對口的就業職位,不願意去中小企業福利差的單位,不願意去經濟不發達地區,不願意從事低薪崗位,不願意從事基礎性的基層工作,導致大學生對於就業機會視而不見,待價而沽往往會導致坐失良機,不切實際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相比,就業學生寧願選擇虛無的理想,導致就業情況困難。面對社會需求,大學生自身素質也是就業困難的一道門檻。往往在就業嚴峻情況下,大學生才意識到自己缺乏必備的相關技能證書,如英語四六級考試、從業資格證等等。對於就業單位要求的實踐技能於院校教學期間也沒有很好的掌握,導致自身條件不符合企業要求,一來院校的教學失去了意義,二來個人條件不成熟導致就業機會的缺失。學生欠缺一定的素質培養也是就業困境的最大問題。

四、大學生就業對策探討

(一)政府方面

政府應該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促使中小企業的民營業可以儘快發展,使得機制靈活、數量眾多的民營企業成為接納畢業大學生的主力軍,從而解決就業崗位缺少及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政府應加強對大學生檔案管理及户口限制的問題管制,使得大學生的户口限制及企業的用人指標限制得以放鬆,通過對社會保障制度等與就業學生相關的制度改革,使得獨立院校的就業學生獲得更多的保障,同時政府要完善基層就業的相關措施配備,使得基層就業場所獲得較大吸引力併成為學生的首要選擇。政府也要落實好大學生創業的有關政策,比如個體經營的小額擔保貸款優惠制度等等,為大學生自主創業建立先決條件,使得大學生提升創業的熱情及積極性,為社會經濟貢獻力量。

(二)學校方面

獨立院校方面要避免教育與社會的斷層現象,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結構。針對就業市場的趨勢要進行廣泛調研工作的開展,明確獲取就業的全面信息,包括用人單位的意向、人才素質要求、專業限制、能力需求。針對就業市場的趨勢來調整教學的方案,使得教學可以具有靈活針對性,更能合理建設教育結構來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只有真正做到教育與就業市場的契合才能真正滿足用人企業對人才的需要,避免人才過剩現象。同時獨立院校要了解當今社會需求,重視實踐教學,真正使得書本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己用能力,提升大學生就業探索中對自身實踐能力的自信度。

學校教育是人力資本形成和積累的一種投資方式,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起着重大作用。民辦高等教育的興起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必由之路,但由於教育政策的約束令學費水平剛性化,在相對收入機制作用下,使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加、收入水平下降。獨立院校要多加強企業單位的合作。大多獨立院校的學費較高,獨立院校的學生家境較好,學校可從家長方面入手,談成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項目,增加學生校外實習機會及就業發展的基地。利用企業的需求來定向培養人才,使得用人單位與學生達到共贏互惠互利的局面。校外實習可以使得學生利用良好的實習機會獲得工作經驗,也使得用人單位對大學生能力進行考察;就業基地可以使得企業及大學生對雙方增加了解,為企業用工及學生就業創造條件。

獨立學院要加強對就業方面的指導和專業的就業服務,一方面就業院校要尋求符合市場行情的就業指導材料,方便學生對就業趨勢行情詳細分析、找準就業定位,另一方面獨立院校要構建專業的就業指導隊伍,針對就業市場的需求貫穿教學,使得學生對於就業的選擇有着明確的瞭解及認識,從而提升自身的不足,針對性提升素質培養。

(三)企業方面

大多企業在擇人方面存在學歷論、實際經驗論及名校論,這些不切實際的擇人觀念很容易導致企業好高騖遠,學生人才流失的現象,造成對就業市場人才極大的浪費,拉低了社會就業的整體水平。雖然高學歷、高經驗素質的人才是企業的最終渴求,然而一家有女千家求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工荒的問題,因此用人企業應轉變就業觀念,降低不切實際的要求,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做到不求最好但求合適的就業用人氛圍,一來可以給予廣大獨立院校的畢業生廣泛的就業機會,二來可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最終達到就業企業與就業人才的雙贏局面。

(四)學生方面

對於現今的就業市場趨勢,畢業生要建立正確的就業意識,改變天之驕子之類的就業價值觀,要找準自己的就業目標做好自己的就業定位。只有真正切合自己的目標才能做到自己在就業崗位實現價值的可能。學生要結合院校給予的就業信息進行詳細整合,找到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認清就業市場的潛在形勢,同時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及素質培養,努力與社會進行接軌,先進行就業再找尋自身職業方向或創業思路。隨着經濟發展,獨立院校被社會認可會是必然的趨勢,因此面對就業嚴峻的形勢,獨立院校要合理採取措施去面對就業壓力,為社會貢獻合格人才是獨立院校的最終教學目的。

就業創業論文2

【摘要】

調查結果顯示,咸陽師院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驗不足、能力欠缺、資金缺乏和信息不暢等。加強自主創業教育的對策一是幫助學生正確樹立創業觀念,強化創業意識;二是全方位構建創業教育體系,提高學生創業素質;三是積極宣傳國家政策,為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

【關鍵詞】

咸陽師院;大學生;自主創業;問題;對策

大學生創業是社會創業的組成部分,創業的大學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國現在和未來民營企業的生力軍。大學生成功創業,除了解決自身的就業與生存問題,還能提供更多的社會就業崗位。大學生結合自身的知識和專業背景進行自主創業是實現其人生價值的重要渠道。

咸陽師範學院為了更好地促進在校生和畢業生自主創業,為大學生自主創業開展更加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和提供更多的支持,組織了咸陽師範學院大學生自主創業情況的調查。此次調查由教務處資助,政治與管理學院組織實施,進行了為期三年的調查與跟蹤。調查初期,在咸陽師範學院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和部分畢業生中發放問卷1200份,回收1139份,其中有效問卷1072份,佔總回收問卷的94.12%。隨後,調查組與其中部分同學保持聯繫,跟蹤其對自主創業的認識與實踐的變化,同時對新入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情況進行調查,深入瞭解學生對學校創業教育的需求和建議。

一、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創業話題大多很感興趣,但較少有人對創業主動進行深入瞭解,付出實踐者更少。調查數據顯示,在調查初期,只有11.6%的學生表示沒有過創業打算,其餘88.4%的學生對創業都或多或少有些想法。相比較而言,來自於就業機會相對較多的大城市學生的創業意願明顯不如來自小城鎮和農村的學生強。但是有創業想法不代表真的會創業,有能力去創業。其中,大多數學生並不能説出創業到底是什麼,以及怎樣去創業。把想法付諸實踐或正在準備創業的學生只佔到有想法學生的15.2%,在有過創業實踐的學生中也只有五分之一左右掘得第一桶金。後期的跟蹤調查發現,由於感受到學校對學生創業工作的重視,部分學生更加關注創業問題,主動加深對創業的認識,積極開展創業實踐的學生人數也有小幅提升。可見學校對學生創業積極性的發揮有着重要的作用。

咸陽師範學院學生創業的目的不盡相同。有近70%的學生認為創業是一種養家餬口的手段,13.6%的學生把創業當作是一種生活方式,其餘一小部分學生渴望通過創業實踐理想,“成為一個對社會更有用的人”。越是來自生活環境單一、經濟條件較差的農村和中小城鎮家庭的學生持“養家餬口”觀點的越多,可能是因為就業機會相對較少,所以認為創業可以賺錢,可以避開嚴峻的就業壓力。這些學生的創業行為往往也就越具有盲目性,成功率也相對很低。他們多是選擇啟動資金少、風險小的創業領域,比較注重短期收益,缺少長遠考慮,比如,有學生想要開火鍋店、服裝店及在學校周圍開辦培訓班等。這種創業往往在初期新鮮感強,但不容易持之以恆,在創業過程中遇到挫折也容易放棄。持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或為了實現理想的學生多是來自於就業機會較多、經濟條件較好的大城市家庭。由於對金錢的需求不是特別迫切,一旦做出創業的決定相對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大多會認真思考創業的目標、需要哪些資源和能力,以及如何去實現的問題。如果第一次創業失敗了,大多能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重新整合資源,等待下一次創業的機會。

二、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此次調查顯示,經驗不足、能力欠缺、資金缺乏和信息不暢等因素是制約學生創業的主要問題。大學生創業要想成功,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溝通能力和人際關係能力、較強的心理素質,以及挑戰精神、創新意識和適應能力等。在調查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沒有創業的經驗,感覺知識儲備也不夠充分,更不能有效地運用理論知識去指導創業實踐。53.3%的人都認為他們的創業經驗不夠,作為學生基本以學業為主,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與社會接觸少,真要創業的話覺得手足無措。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一個基本條件,而有33.5%的學生表示他們對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不會應對創業中將要面臨的壓力與挑戰,也很難接受創業失敗。

資金缺乏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又一主要瓶頸。64.1%的受調查學生認為創業存在的主要障礙是缺少啟動資金。其中來自於農村的學生佔到一半以上,只有12.4%的大城市學生認為資金是障礙。可見,咸陽師範學院學生創業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家庭,家庭的經濟條件影響了學生創業活動的實踐,政府投入的相關資金有限,且很難惠及所有有創業意願的學生。由於缺少風險評估機制,創業學生缺乏財產抵押擔保,獲得社會融資也極其困難。許多學生坦言,如果家庭條件不寬裕,還是先找個工作解決生存問題,等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再考慮創業才比較現實。

另外,據調查顯示,多數大學生對於國家出台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不是很清楚,甚至一點都不知道。這是由於學校教育仍是管理型、封閉型為主,對國家的相關方針政策宣傳力度不夠;也可能是因為國家出台的相應政策法規,在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讓學生不能感受到實惠;或者是學生本身缺乏瞭解的主動性。所以,雖然較多大學生有創業意願,但持觀望態度多、採取行動的少。

三、加強自主創業教育的對策

咸陽師範學院學生創業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問題,這些問題困擾和阻礙着學生自主創業的開展。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體,創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首先,應該從上到下重視創業教育,把創業教育滲透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幫助學生正確樹立創業觀念,強化創業意識。學校應定期組織自主創業報告會,使學生在正確認識社會的基礎上了解社會需求,從思想上認識到創業本身就是對創新能力、挑戰精神、心理素質及適應能力的提高,認識到創業既可以為社會做貢獻,又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其次,全方位構建創業教育體系,提高學生創業素質。大學生創業必須具備相關知識、技能、經驗以及心理素質等,這些都是創業成功的基石。學生對學校能夠提供的創業教育和創業指導抱在很大的希望。所以,學樣應該開設與創業相關的教育課程,主要針對創業基礎、實務知識和創業選擇的培訓與教育;並開設一些專門的管理能力、人際關係能力、適應能力等培養課程。另外,組織一些實踐性很強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創業實踐活動,全方位立體地提高學生創業素質。在調查過程中,60.6%的學生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利於自己的創業。還有31.3%學生覺得做兼職也能幫助自己創業。學校開展各種實踐活動,進行模擬創業,讓學生在社會實踐、創業實踐等活動過程中融入所學知識,真正感受到創業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難,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提高自主創業的成功率。

第三,學校還應積極宣傳國家政策,為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學校除了是教育主體,還是學生與政府、學生與社會的中間人。為了給學生創業做好服務,學校應大力宣傳國家有關創業的政策法規,讓學生更多瞭解,更加有效地利用國家好的政策,在創業中少走彎路。學校也可以聯繫成功企業家來校演講和進行創業輔導,以及幫助學生聯繫政府和企業的資金支持,為學生創業提供更廣闊的平台。在成功企業家和成功創業人士的協助下定期組織創業大賽,並對優勝者的成功方案提供獎金和資金扶持,鼓勵學生把創業的想法變成現實。創業成功的學生也可能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資助學弟學妹們,形成良性循環,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業能力,又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創業資金缺乏的問題。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高質量的就業。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是擴寬大學生就業渠道的重要途徑,也為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一個多彩多姿的舞台。

就業創業論文3

就業心態失衡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轉變大學生的就業心態,是解決當前我國面臨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一起來看看鼓勵就業促進創業論文吧!

淺談當代大學生網店創業

【摘要】在全國畢業生大幅增加就業壓力加大與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網店創業成為了當代大學生解決就業壓力的有一個途徑。本文立足於大學生網店創業的這一現象,分析大學生網店創業存在的問題並對此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網店創業;創業政策;創業平台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將創歷史新高,有680萬人,再加上往屆遺留下來的大量已畢業未就業的大學生,20xx年的就業形勢異常艱鉅。各地方為鼓勵大學生就業,出台了許多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優惠政策。

近幾年來,電子商務發展呈井噴勢態,網民增長較快,xxx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而商務交易類應用的快速增長,使得xxx絡應用更加豐富,經濟帶動價值更高。其中,網上支付用户年增幅80.9%,在所有應用中排名第一,旅遊預訂、網絡炒股、網上銀行和網絡購物用户規模分別增長了77.9%、67.0%、62.3%和45.9%。據淘寶網數據顯示,20xx年的網上交易額超過20xx億元,同比翻番,佔國內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的2%;20xx年網購額達5231億元較20xx年實現翻番增長,網購市場交易額佔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提升至3.3%;20xx年網購額達6100.8億元;預計3年內網上交易總額將超萬億元,佔社會消費零售總額比提高至6%。

以上數據可以發現,中國互聯網應用正顯出網絡消費快速增長的顯著趨勢。但是和美國相比,xxx民在互聯網應用結構上仍存在較大差異:美國互聯網在網絡消費指數上得分幾乎是中國的三倍。從另外一個方面説明,我們中國的網絡消費增長還有更大的空間,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是可行的。

一、大學生以網店創業帶動就業的優勢分析

1、創業環境非常有利

xxx民數已經達到5.38億,網購交易額已達到7849億元。20xx年以來國家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規範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各地政府也不斷加大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力度促進了網購市場規範性的提升推動了網絡購物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同時,現在很多大學生選擇網上開店創業,也得到了學校以及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大大的增強了大學生創業的信心。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也具有積極影響,對大學生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提升、豐富校園文化內涵、促進畢業生就業和拉動經濟等也都具有較大影響。

可見,無論是行業發展前景、國家政策、學校家長支持力度等各方面,都為大學生的創業營造了一個十分有利的大環境。

2、網店門檻較低,易於操作

開網店的前期投入並不大,首先只要有一台電腦和一根網線硬件條件就可行了,其次網店是虛擬的不存在水費、電費和店鋪租賃費用等費用的支出,第三網店開店本身是免費的,電子商務模式目前是最先進的營銷模式,按訂單組織貨品,收款發貨,幾平不存在任何風險。

網上開店基本不受時間和場所這些因素的限制,給大學生創業者一個很自由的經營空間。網店的開設是在已有的平台上進行經營,由平台運營者來維護網站的正常運作,可以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不停地運作。網上開店也不存在經營場所的限制,網店是虛擬的,只要創業者有足夠的商品,可以擺上成千上萬種商品,而無需考慮營業面積的問題。

對於大學生自身來説,具有文化水平較高,對新生事物有較強接受力的特點。特別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經過幾年的專業學習,已經對電子商務理論知識,以及一般的操作流程比較熟悉,思維也較靈活。這為開網店打下了一個紮實的基礎。

3、積累經驗,為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在校大學生最缺乏的就是工作和社會經驗,而用人單位往往最看重這一點,所以説社會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就業條件。對於大學生網上開店來説,從進貨到營銷,再到成本核算、完成交易,每個步驟都能使學生們把書本上的理論用於實踐,這將為同學們積累大量的工作和社會經驗。同時也為將來的就業打下一個紮實的基礎。

二、大學生開設網店的建議

1、選擇一個好的經營平台是成功的開始。

同學們不能盲目地建立自己的商品銷售網站。建立自己的網站需要較大的前期投入,還需要懂得一定的網絡技術,而且經營過程中的宣傳推廣成本也非常高。同學們可以選擇入駐大型運營平台,如淘寶網、網易商城、新浪商城、易趣網等,這一模式的優勢是人氣很旺,也不需要很多前期投入,可以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高的收益。我們本學院的同學大約90%使用淘寶網購物平台,淘寶網在國內C2C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高於80%,裏面網店經營配套的系統軟件也很多。

2、貨源是成功的關鍵

貨源是個重要問題,很多同學難以找到穩定可靠的貨源,這成為了創業網店開設過程中最大的麻煩。貨源可以由以下幾個渠道解決:①進入當地的批發市場,從中尋找到自己滿意的貨源;②直接從廠家進貨,可以拿到更低的價格,更具有競爭力;③尋找當地的實體企業,為其做網絡代理商;④在淘寶網中尋找網絡代銷貨源;⑤通過自己的親戚朋友幫忙,尋找到一些市場上不足的緊俏商品;⑥利用自己的創意,自己動手製作個性化商品。

3、服務是成功的保障

作為店主而言,如果將網店做為自己的一番事業,哪麼做好網店服務,提高顧客的購物體驗是網店成功的保障。網民對網店總體來説還是比較挑剔的,除了貨品本身外,還希望網店做得美觀漂亮。第一印象對於我們的認知還是十分重要的,在網店中商品的所有信息都是通過眼球來獲得,所以在美觀上下一些功夫是店鋪興旺的制勝法寶。

解決好物流配送問題也是我們網店提高服務質量的途徑。和實體店鋪比較,網絡店鋪不可避免要更多地運用到物流系統。無論在商品的採購過程還是零售過程中,好的物流夥伴都能為自己的業務開展提供很好的保障。作為商家更加應該主動和快遞公司搞好關係,通過與快遞公司的合作降低單件商品的物流費用,同時增加自己的銷售量,最終達到和快遞公司共贏的目的。消費者對一個賣家商品的評價往往不僅指商品本身的質量,還包括所選用快遞公司的服務質量。

三、結束語

總之,大學生選擇網店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就業壓力的越來越大也迫使大學生們去找到新的就業方式和途徑,最終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目前的大學生是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對網絡的熟悉和知識的掌握,使的網店創業形式更適合他們。大學生開網店,只要在行動中慢慢積累經驗,注重實踐,找到好的渠道和方式,就會取得創業成功。

就業創業論文4

一、引言

獨立學院作為原有高等教育資源的補充形式,着力於培養應用型、創新創業型人才,深入實施新穎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不但有利於提升獨立學院自身的綜合競爭力,更可在本科院校與高職院校的夾縫中爭得一席之地,突顯出自己在人才培養上的鮮明特色,使得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

二、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第一,上世紀9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報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創業教育的概念,認為21世紀的青年應當接受學術教育、職業教育以及創業教育。歐美國家最早推行創新創業教育,已將其納入基礎教育的體系,並且涵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過程,其高校已普遍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及專業,並且培養從事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研究的專業人才,美國大學生創業率達25%。總體上,國外的創新創業研究還未獨立成為一門學科,但該項教育的課程體系健全,實踐體系完善,創新創業型人才不斷湧現,成功經驗豐富,創新創業教育普及率高且效果顯著。

第二,1980年前後,創業教育的思潮傳入中國,與此同時國家確立“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促使高等教育事業在人才培養上作出重大改革。教育部挑選出9所高等院校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試點院校,9所高校結合自身優勢、吸收西方創新創業教育精華,逐漸形成了幾種典型模式:一是以中國人民大學為典型,圍繞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知識結構的建構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完善為重點;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典型,幫助學生豐富創業知識、提高學生創業技能,通過商業實戰,為學生創業提供物資和技術服務;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學為典型,重創新,以創新教育為基礎,結合專業知識,提升學生基本素質,同時建立全天候開放的實驗中心和創新創業基地,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場地、資金及技術諮詢。近年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話題,但其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並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與實踐模式,而專門針對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更是存在許多問題。

三、如何解決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對策

(一)定位存在誤區

獨立學院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業技巧、技能,造成創新創業教育侷限於操作層面,把創新創業教育等同於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另外,獨立學院將創新創業教育用於減輕學生就業壓力,這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性、完整性的過程和本質相違背。[1]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走出這些誤區,就必須與知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形成聯動機制,必須依賴知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必須對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教育體制進行改革,這樣才能將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定位得長遠而準確,並收穫應有的成效。

(二)課程體系單一

分析目前獨立院校設置的有關創新創業課程的狀況,大部分學校存在着課程數量設置較少、授課時間安排不合理、類型單一、缺少系統性,大部分只是表面性的開展活動、舉辦講座,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把創新創業課程變成了就業指導課程中一個章節或輔助內容,學生只能選擇與自己的實際需求相關的課程內容。[2]豐富健全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要堅持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聯繫輔導員、思政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幫助同學們在樹立正確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念,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體現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實現個人在職業生涯的人生價值;堅持專業思想教育相結合,將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實踐經驗的傳授與打造專業創新創業的實戰氛圍和平台相結合,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堅持與就業創業教育相結合,將創新創業教育觸及學生的擇業、就業、創業教育,通過目標定位引導同學們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汲取自身創新創業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堅持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創新創業是一個艱苦摸索的過程,必須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調節心理狀態的技能,才能以良好的心態戰勝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挫折。

(三)師資力量薄弱

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基礎培養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不僅要注重創新創業基礎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激發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創業實踐能力。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成功與否與教師的水平密切相關。[3]因此,獨立學院應利用好目前轉型的優勢,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創新創業教育專業師資缺乏的問題,這將是影響獨立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一是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利用所在地區企業優勢,建立校外創新創業校外指導教師隊伍,從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角度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鍛鍊創新創業技能;二是有效利用母體學校的師資力量,通過教育部對獨立學院的整合,大部分獨立院校都具有強大的母體學校的師資力量,應制定相關的政策,吸引母體優秀的師資力量參與到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建設;三是招聘獨立學院自有師資力量,獨立學院屬於高等學校的潛力股,能為年輕優秀的青年教師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這也是吸引更多優秀青年教師加入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起自有教師隊伍,才能更穩定的開展獨立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

參考文獻:

[1]黃勇.大學生創業教育探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3):116-118.

[2]許德濤.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xx.

[3]葉明海,翟慶華,段存廣.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關鍵在形成特色--以同濟大學為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xx,24(05):76-79.

就業創業論文5

一、高校是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實現高質量就業的關鍵

大學生的就業數量和就業質量,直接影響社會的穩定與發展。高校承載着人才培養、知識傳遞和創新、教育服務等方面的重要職能,人才培養是高校最首要的任務。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是幫助大學生提升個人能力、實現個人價值的需求,是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高校作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確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創業教育觀。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理念,要將這種理念貫穿於高校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之中,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去。從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創業品質等各方面加強大學生的培養,幫助大學生由知識能力的擁有者變為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使大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能夠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2.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首先,確保創業教育的普及層面。將創業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之中。採取必修與選修結合的方式,開設各類創業方面課程,滿足不同專業、不同需求學生的需要。其次,高校要從學生髮展的角度出發,將整體培養計劃與階段性培養目標有機結合,低年級側重於指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創業觀,喚醒和培育創業意識;中年級重在結合專業知識和技能引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和實踐;高年級重在為學生創造創業條件,搭建創業平台,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

3.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師資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創業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礎。要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質、多層次的專兼職創業導師團隊。結合教師的專業背景與專業知識,為高校創業教師提供培訓和交流的平台,提升校內專職創業教師的素質,保證創業教育的效果。對於實踐類課程,可以聘請社會上有經驗的優秀企業家或創業者組成實踐型創業教育專家兼職團隊,結合他們的親身經歷和創業經驗體會為學生講解,以提高創業教育實踐課程的授課質量。

4.重視創業實踐,開設創業基地。創業實踐是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旨在幫助學生對創業的過程和困難有更深入的瞭解。應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通過仿真實驗等方式積極為學生提供實踐平台。積極設立各類大學生創業基地,為學生創業實踐提供場地和條件。

二、大學生是創業教育、實現高質量就業的核心

眾所周知,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質上就是一種素質教育,是幫助大學生成功創業、實現高質量就業的有效途徑。大學生自身素質高低是創業成敗的決定因素。因此,大學生需做到:首先,培養勇於創新的觀念。要將創新意識融入思想、實踐當中,形成創新的思維方式。其次,多途徑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通過不斷積累創新知識,提高文化素養,鍛鍊自己直面挫折失敗的勇氣,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競爭意識、協作能力和敬業精神,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業素質。最後,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儘可能多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假期實踐考察、專業實習、科技項目、勤工儉學、社會性活動和大學科技創新活動等,有意識地鍛鍊自身的團隊合作精神、包容的素質、人際交往能力和技巧等,加強表達、應變等能力的訓練。

三、家庭為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實現高質量就業提供基礎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點和基奠。創業素質的形成需要長期的培養、薰陶和積澱。正所謂好父母勝過好老師,家庭對於創業教育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想幫助子女高質量就業,家長要做到:首先,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深刻理解創業實質是一種高質量就業,支持孩子創業,為子女創業創造有利的條件。其次,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可通過家庭教育研究機構、家庭教育培訓師等方式,指導家長掌握教育子女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幫助家長獲得培養孩子的創業品格和素質的技巧。再次,要有意識地從小培養子女的理想信念、敬業精神、道德情操等創新能力和創業品格,使子女具備全面的綜合素質去面對創業路上的壓力。最後,家庭應盡力為子女創業提供精神和資金支持,充當他們創業的推動力。同時,家長可用自身的經驗和閲歷對創業大學生提供一些指導,幫助他們成功創業。

四、政府為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實現高質量就業指引方向

大學生就業難、就業質量不高是政府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之一。政策是導向,政府應當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提供優質的服務來形成有效的大學生自主創業體制和制度環境。政府要推進創業型社會的構建,進一步優化創業體制和政策環境,促進創業教育的積極推進。為此,政府應擔負以下職責:首先,建立和完善創業教育政策法規體系。政府要在宏觀政策的基礎上,出台配套的可操作性實施方案;提供強有力的創業教育政策法規保障,切實保障創業的合法權利和利益,促進創業活動的健康有序開展。其次,完善大學生創業的社會配套體系。積極扶持大學生創業中介機構,為創業者提供各類細緻服務,如提供政策的諮詢、進行創業能力的培訓、幫助項目推介和市場調研、投資機構推薦、融資貸款等。再次,完善和優化市場經濟法制環境,搭建公平競爭的平台,切實保障創業者的合法權益。最後,重視各類科技園區、“孵化”基地建設,加快形成較為完善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強化產學研合作,提高創業企業的成效,積極為大學生創業架通橋樑。

五、社會是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實現高質量就業的支撐

大學生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創新型教育活動,需要社會各方的支持和幫助。首先,要完善創業教育組織。目前,除高校的創業教育組織外,社會上的創業教育組織普遍是依附於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的各類項目培訓機構。培訓的內容、形式、效果參差不齊。應通過成立和完善從事創業教育和培訓的管理組織及行業協會等方式,加強創業教育組織的規範和管理。其次,要建立創業教育服務機構,為創業者提供服務和保障。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廣泛宣傳,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和環境,讓更多大學生有想創業的意願;加強創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為創業者提供交流心得和資源共享的平台;充分發揮服務的功能,為創業者提供中介服務和後續扶持,創業者在經營中有任何困難,服務機構可安排專家對創業者進行專業化指導,也可轉介相關機構協助解決問題。最後,要設立創業基金會。大學生由於沒有積累,創業資本往往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可通過設立優秀畢業生創業基金等方式給予創業扶持,幫助大學生解決創業資金的問題。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一項開拓性的事業,需要來自高校、大學生、家庭、政府和社會等各方的支持。只有各方協調聯動,形成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才能有效地幫助大學生提高就業力,最終實現高質量就業。

就業創業論文6

《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路徑探討》

【摘要】創業教育已成為世界教育界的共識,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其認定為“第三本教育護照”。就業輔導是我國大學生就業前的準備性教育,是緩解就業壓力,促進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重要措施。

高校如何將二者有機結合是我們實踐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結合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實際和課題要求,探索二者有機結合之擴展體系與實踐活動體系,建立示範促進機制,從而產生最佳效果。本文謹予闡述,與同仁切磋。

【關鍵詞】創業教育;就業輔導;擴展體系;示範促進機制

一、我國的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工作

創業教育系開發青少年創業素質,培養具有開創型個性和能力的現代人才的教育。就本質而言,是一種新興的高級生存教育,發展教育和創新教育。加強高校創業教育,已成為各國教育界的共識。

我國創業教育理念普及較晚,至20xx年教育部才召開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視頻會議,提出“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方針。温xx要求把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內容納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對造就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緩解就業壓力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意義。教育部近期強調,各高校要根據本校實際,抓緊制訂實施創業教育教學計劃、創業教師隊伍建設計劃、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建設計劃和針對畢業生的創業指導服務計劃等四個計劃,全面開展創業教育、實踐培訓和指導服務工作。

同時呼籲全社會將大學生創業工作作為國家大事、民族大事、青年大事,攜手奮進,全力以赴,努力形成一套完善的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體系,建立一整套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和機制,營造一個全社會共同支持和促進的大學生創業社會環境,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典型人物。

自主創業只是大學畢業生的一種選擇,目前就業依舊是主流取向。就業是畢業生的人生髮展需求,也是從求知學子向社會職者轉換的重要抉擇。

就業輔導旨在使畢業生做好就業準備,確立正確就業觀,調適心態,端正態度,瞭解形勢,掌握應聘技巧,順利與單位雙向選擇。高校就業輔導承擔着比以往更迫切的歷史責任。如何做好就業輔導,是高校就業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發展之基,就業之源。大學生是亟待就業的龐大羣體,也是潛在的創業力量。就業是人生必走之路,而創業則只是一種選擇,二者是必然與或然關係。必然中含或然,或然數量與質量制約着必然。

如何使二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營造大學校園濃郁的創業與就業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探討兩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有效機制和操作模式正是我們亟待探索的課題。

本文旨在從深與廣兩個維度,探討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結合之路徑,以期推動就業與創業持續發展。

二、創建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擴展體系

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在實踐中實行怎樣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筆者以為,建立二者結合之擴展體系,做到六個結合,就能提高結合之實效性、全員性與整體性,產生增效作用。

1.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正確的創業觀、人才觀和就業觀。對形勢有正確認知,對自身綜合素質正確評價,樹立遠大理想,畢業後順利就業或自主創業。

2.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加強學風建設相結合,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提升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或創業專業實力。加強學風建設要求完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採取有效管理措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得到創業體驗和鍛鍊,增強創業意識和就業創業技能,培養創業、創新能力和就業變通性、職業適應性。學校應創造條件和機會,在時間、地點、引導、經費、組織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落實。

4.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心理素質教育相結合,及時疏導就業或創業時的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礙,保持樂觀自信心態,增強心理素質和抗干擾能力。調適就業壓力帶來的自卑、焦慮、急躁、盲目、依賴等消極心理。

5.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教學改革相結合,明確改革方向和目標,發揮高職教育以就業和創業為導向的原則,探討適應性、科學性更強的教學模式,以便加強學生的內涵建設,提升培養質量和綜合素質,應對就業壓力帶來的挑戰。

6.創業教育、就業輔導與拓寬就業渠道,鼓勵自主創業相結合。學校應建立長期穩固的實習就業基地,主動尋求與大企業聯合辦學,採取“訂單式培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有條件的可建立創業孵化基地,設立創業資助基金,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

高校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開展十幾年來,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普適化指導到個性化指導,由注重實踐操作到關注理論研究,已形成一定特色的理論體系和操作模式。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如何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創建統一的有效機制,還需做深入研究和探索。各校要結合自身特點,採取靈活形式,把此項工作貫穿於整個大學教育和人才培養全過程。

三、創建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實踐活動體系;

創業教育是為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創業素質和能力,創造條件,待畢業或就業後走自主創業之路。就業輔導是為激勵畢業生積極學習,提高就業技能和就業競爭力,瞭解國家就業政策和有關就業信息,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價值觀,掌握求職應聘技巧,調適就業心態,樂觀面對人生選擇。二者都需要正確理念,完善人格,良好心態,較強的知識和技能儲備,都要有面對社會,經受考驗的意志和品質。因此,將二者有機結合,統一進行,建立共同的實踐活動體系,在實踐中鍛鍊,在活動中感悟,讓畢業生迅速成長,早日成熟,面對社會,迎接挑戰。這一實踐活動體系基本操作方式可包括:

1.校史教育。以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23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艱苦創業的實踐歷程與創業精神感召學生,開展校史教育和展覽,促使學生體味、領悟,引發心靈震撼,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

2.課外活動。持續開展廣泛的與創業、就業相關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得到鍛鍊,加深認知,提高就業與創業素質和能力。

3.社團創業。支持和扶植學生創業社團,提供相應經費,積極引導進行校園創業活動。如“藝繡”繡品社和電子維修社就是榜樣。其繡品和維修服務已走向社會,呈現創業雛形。

4.參觀考察。組織學生到本院畢業生開辦的企業參觀考察,學習學兄學姊的創業榜樣,吸取創業或先就業再創業經驗,瞭解創業甘苦,以便及時規劃職業人生。

5.自編教材。結合本院創業歷程,充分調研學院先行創業成功典型,聯繫畢業生創業與職業規劃設計,自編校本教材,製作課件與光碟,利用多媒體進行現代化教學,使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形象生動,深入人心。

6.規劃大賽。開展校園職業規劃設計和創業設計大賽,提高畢業生就業或創業意識,明確今後實訓、實習、實驗的目標性和方向性。

7.演講報告。邀請往屆優秀畢業生來校演講,報告,舉辦座談會、訪談會等,介紹就業經歷與體會,創業歷程與成果,充分發揮榜樣示範作用。

8.創業園區。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本院畢業生創業園設計和建設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鍛鍊和教育。有條件的可藉助創業孵化基地自主創業。

9.工學交替。積極組織在校生在學習專業課前參加“工學交替”活動,學校與企業對接,課堂與車間合一,讓學生感受企業文化,瞭解產品製作流程,熟悉企業文化和勞動特點,認識社會和市場,建立一定的人脈關係,為回校後學習專業知識和將來就業、創業打下基礎。

10.實習鍛鍊。學校實行“2+1”培養模式,學習兩年後,到企業實習鍛鍊,掌握技術,瞭解工廠和工人,檢驗學習知識和技能,鍛鍊能力和素質,完善人格和品質,做好就業和創業準備。

11.模擬應聘。畢業生在參加正式應聘前,可參加學校組織的模擬應聘,鍛鍊實戰能力,練習應聘技巧,認識自身不足,補缺補差,以便將來能順利求職應聘。

12.聯合創業。畢業生與在校生聯合創業,畢業生為主導,在校生勤工儉學一起參與,藉此培養創業能力,瞭解社會,熟悉客户,為就業或創業打下基礎,鋪平道路。

13.積極實訓。實訓中心有先進設備,有富有(下轉第32頁)(上接第30頁)經驗的指導師傅,學生可根據自己專業,利用課內外時間積極參加實訓,學習操作技能,掌握關鍵技術,努力使自己成為熟練的技術骨幹,應用型高技能人才。

14.假期打工。學生利用寒暑假按自己規劃或安排,到相關企業、公司打工鍛鍊,提前與企業聯繫,建立人脈關係,學習技術,熟悉公司業務流程,對將來應聘或自主創業大有裨益。

15.心理諮詢。就業辦心理諮詢室,負責日常心理輔導與諮詢工作。畢業生求職應聘前,開設心理輔導講座,個別諮詢隨時進行。疏導心理,調適心態,讓學生保持樂觀態度,勇敢面對競爭。

開展上述活動要鼓勵學生髮揮創造性,主動性,以主人翁態度參與。自信、自強、勇於拼搏,敢於成功永遠是創業者的品格。就業壓力雖大,卻壓不垮勇敢者,不經風雨,永遠不會成功。

四、建立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示範促進機制

學院自身是創業典型,自20xx年始,連續六年被評為全省高校就業先進集體、就業標兵,20xx年被評為安徽省創業教育示範校。20xx年又被評為全國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院長創業的感人事蹟,給學生一種無聲而深刻的教育,先創業的學子,行業雖各不同,但創業動機和力量卻都來自母校。先行創業的畢業生有的已成行業鉅子,企業成為行業龍頭,他們又成為後畢業學生的榜樣,發揮着示範效應。學院發揮這一優勢,形成一種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的示範促進機制,持續發揮促進與社會助長作用,有效推進後續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工作,同時也帶動學院發展。這一機制主要包括:

1.學院自身創業典型事蹟,通過校史教育和展覽,對每一屆學生髮揮示範效應和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學生,教育背後,學子心潮澎湃,暗潮湧動,一顆創業的種子即刻埋入心田,待機發芽、生長。

2.先畢業學生創業成功,湧現大批創業典型,對學弟學妹發揮直接的示範效應。身邊榜樣,激勵與啟發勝過千遍説教。典型帶動,學有榜樣,有效促進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工作。

3.創業成功學子,心懷感恩之心,慷慨解囊,捐資助學,援建母校,對學弟學妹成長和母校持續發展發揮助長促進作用,同時激勵在校學子,爭走創業之路。

4.畢業生創業典型,應邀返校現身説法,開講座,作報告,舉辦座談會和訪談會,説服力強,感人之深,勝過老師教誨,發揮巨大促進作用。

5.早期創業學子,企業規模較大,為擴大生產,每年來校招聘,促進學院的就業工作。

6.學院領導每年都到企業考察,探望聯誼,加強交流,增進感情。畢業生在不同地域,不同行業,將有關信息提供母校,作為學院教學改革,修訂課程體系,安排就業,規劃創業的依據。

五、保證擴展體系與實踐活動體系效果的措施

創建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之擴展體系、實踐活動體系和示範促進機制,使創業教育和就業輔導融為一體,不斷深化和擴展,可成為全院工作的導向盤和助推器。

1.聯動運作。此項工作是一個複雜系統,僅靠一個部門難以完成,必須調動全院各部門各系的智慧和力量相互協調,聯動運作。

2.措施保證。創業與就業,靠的是實力,學院必須以加強內涵建設,大力改革教學,探索新的培養模式,提升教師素質,加強管理水平,建立綜合評價體系等措施予以保證。

3.內化機制。創業教育與就業輔導有機結合擴展體系和實踐活動體系,對畢業生而言,僅是外部施教與施助,他們能內化到何種程度,則取決於其自身內化機制。因此,要提高實際效果,主要靠啟發其自覺性,激勵內部動機,自我學習,自我加壓,使外因與內因有機融合,促進效益最大化。

基金項目:本文系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申報的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六個結合,全面滲透’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的子課題(項目編號:20101660)。

作者簡介:

尹良成(1966―),男,講師,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就業辦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業與創業教育等。

劉賢利(1957―),男,副教授,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心理諮詢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就業與創業教育等。

就業創業論文7

標題: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研究

摘要:隨着我國高校高校畢業生數量急劇膨脹,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網絡創業由於其門檻低、成本低、風險小等特點成為大學生進行就業選擇的一條重要途徑。大學生網絡創業在面臨有利條件的同時,也遇到很多困難,如資金限制,網絡交易安全性以及缺乏知識和能力等。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的順利開展需要全社會各個層面的支持和鼓勵,國家應出台網絡創業方面的政策法規,高校也應建立大學生網絡創業中心,為大學生網絡創業提供有利環境和資金支持,全社會應形成支持鼓勵大學生網絡創業的良好氛圍和輿論環境,推動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

引言

眾所周知,近年高校畢業生數量急劇膨脹。統計顯示,20xx年我國畢業生人數已達到749萬人,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隨着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網購市場規模逐年增大,艾瑞諮詢發佈《20xx年中國的網絡購物行業年度監測報告》中顯示,20xx年中國的網絡購物交易額達到1.84萬億元,預計20xx年中國的網購市場規模將達到25510億元,中國的網絡零售市場有可能達到世界第一,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面臨着很大的發展機遇。網上創業由於其門檻低、成本低、風險小等特點正成為大學生進行就業選擇的一條重要途徑。

一、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概念

關於網絡創業就業,目前沒有明確的定義,一般認為網絡創業是隨着網站運營之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創業形式。現在比較成功的有淘寶網、京東商城、噹噹網等商家。本文所指的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主要指大學生個人開辦網店,主要是是依託互聯網企業提供的平台開辦網店,自己選擇創業項目,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不僅實現自我創業,並且通過合夥經營或僱傭人員帶動就業的一種方式。

二、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存在問題

(一)融資渠道狹窄,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

大學生大學期間主要是靠家裏的經濟支持來完成學業的,靠家裏給的有限的生活費,難以滿足開創事業的需要,所以只能選擇花費少的項目,投入有限的資金,如果他們在創業中出現差錯,後續資金缺乏,這就迫使很多大學生在自主創業的道路上半途而廢。尤其在畢業時面臨創業和就業的抉擇時,很多學生寧願放棄創業而選擇一份安穩的工作。

(二)缺乏網絡創業風險意識

創業過程中難免會碰到很多不確定性的因素影響創業目標的實現,我們把這些不確定性的因素稱之為創業風險。雖然網絡創業的門檻較低,但也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不確定的因素,如資金、技術、管理、市場等,而大學生由於缺乏經營管理經驗,綜合能力離創業所需的能力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風險意識缺乏,對所選擇項目風險的判斷和評估能力不足,導致剛開始創業就面臨諸多問題,很多堅持不下去就失敗了。

(三)網絡創業相關知識不足

網絡創業需要大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素質,如網絡技術知識、創業學以及相關的商業運營知識等,同時需要具備相應的創業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市場開拓精神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但在大學生網絡創業羣體中,雖然經濟管理專業學生佔比例較大,具有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但網絡營銷方面的知識不足,對電子商務瞭解不夠,不知道電子商務的交易特點,網上支付手段,網絡交易的安全性,信譽的重要性認等了解都不充分,也就無法充分利用網絡交易的優勢,且在網絡營銷中容易出現各種交易糾紛和交易安全問題。

(四)缺乏良好的網絡創業就業環境

近年來,雖然國家和社會一直在鼓勵大學生創業,並出台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支持大學生創業,但普及的力度遠遠滿足不了形勢發展的需要。全社會各個層面均缺乏對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的支持,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方面缺乏良好的網絡創業就業環境。一方面,缺乏整體扶持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全社會對大學生網絡創業還存在一定的傳統誤區,認為大學生網絡創業可能會耽誤學業,同時大學生網絡創業不安全,還是希望學生畢業後能找到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另外,學校層面也缺乏對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的支持。

三、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問題的若干建議

(一)營造良好的網絡創業就業環境

大學生網絡創業的順利開展需要一個良好的良好的網絡創業就業環境。首先,政府部門應出台相關法律法規保障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從場地、貸款、審批手續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大學畢業生創業扶持,今後應該進一步加大從法制環境、税收優惠、政府資金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這樣將會有效緩解他們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同時,全社會範圍內尤其是學生家長和高校等應營造一種支持創業的良好氛圍和輿論環境,社會應該通過網絡、報紙、電視等媒體,逐步使創業意識深入人心,宣傳典型成功案例,改變社會觀念,在全社會應樹立對大學生創業尤其是網絡創業的正確認識,尊重大學生的創業選擇,摒棄創業不如就業的狹隘觀念,充分認識到網絡創業本身也是一種就業,理解、支持和鼓勵大學生從事網絡創業活動,為大學生網絡創業的順利進行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加強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教育

高校承擔着為社會培養大批創業創新人才的歷史重任,應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尤其是網絡創業就業教育。加強大學生思想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大學生創業思維,以及誠信意識,吃苦耐勞和團隊合作精神等,加強大學生網絡創業知識教育和大學生網絡創業技能的培養,提高大學生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對網絡創業的艱辛和創業風險等有充分的認知。

(三)建立大學生網絡創業資金支持體系

為保障大學生網絡創業的順利進行,應建立大學生網絡創業資金支持體系。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通過財政撥款、社會募捐等方式成立專門的大學生網絡創業扶持基金,並出台相關政策鼓勵有關金融機構向大學生網絡創業者提供低息貸款。高校也應結合自身條件,提供大學生網絡創業專門資金,對大學生網絡創業項目尤其要重點扶持前景良好的網絡創業項目予以支持。

(四)積極促進網絡安全及誠信環境建設

由於網絡創業在我國尤其在高校的發展時間還比較短,網絡環境還不規範,不利於網絡創業的健康發展和順利進行。為此,應完善網絡創業就業保障措施,保障網絡創業就業者合法權益。要大力加強我國的誠信體系建設,增強公民的誠信意識,建立健全相應的獎懲機制,加大對失信行為如商業壟斷行為、欺詐行為的懲處力度,營造一種誠信經營、合法致富、公平競爭的良好網絡環境。建立健全網絡創業方面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堅決打擊網絡環境下的商業壟斷行為、商業欺詐行為和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等不法行為,引導商業網站和廣大網商誠信合法經營,為大學生網絡創業提供公平、有序的網絡競爭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建英。大學生網絡創業的調查與研究[J].經濟論壇,20xx(05)

[2]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xx

[3]柴燕敏等。大學生網絡創業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法制與經濟,20xx(12)

[4]方靜儀。大學生網絡創業SWOT分析[J].中外企業家,20xx(02)

就業創業論文8

論文摘 要:長期以來,職業教育的實際培養效果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脱節,説明只有貫徹就業導向原則,才能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本文結合唐山職業技術學院的具體情況,提出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思路與設想。

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中,課程改革是核心。因此,我們應以就業創業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基礎,設計課程結構體系,確定能力培養目標,最終實現學生就業的目的。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 課程改革 創業能力研究

一、以就業創業為導向,構建高職教育課程體系

(一)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

根據課程開發的要求,我們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了《初級會計實務》、《成本會計實務》、《企業納税實務》、《會計電算化實務》等課程。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身訂製”培養計劃和課程教學內容,發揮行業、企業專家在課程開發和建設中的作用。

(二)實現課程結構模塊化和立體化

按照就業導向原則,我們設計了職業基礎模塊、職業技能模塊、職業延展模塊和創業就業模塊課程體系。這種模塊化的課程體系,不僅增強了課程的彈性,而且對職業化的課程進行了優化和補充,有利於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三)實行雙證融通,技能培養與職業證書相結合

按照會計行業的准入制度要求,我們開設的《基礎會計實務》和《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就與會計證的取得融為一體;《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和《中級會計實務》課程與助理會計師和會計師證書的取得融為一體。這種以崗位技能訓練和行業證書培訓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創新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培養創新型實用人才

隨着教學模式改革的深入,基於素質、創新等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湧現,形成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新亮點。這些教學模式主要有:

1.互動式教學模式

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就是創造師生平等、合作、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師生在知識、情感、精神等方面相互交融,學生由吸納向創新、創造轉變,由單一知識教育向綜合素質教育的轉變。

2.自主式教學模式

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有效指導和學生相互的有效交流,幫助學生自主創新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3.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

工學交替的模式在專業學習模塊時進行的,將使專業理論的學習更貼近生產實際,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用能力很有好處,並使學生畢業後就能頂崗工作,取消了見習期。

4.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堅持校企緊密結合,以科研部門參與為基礎,促進教育、科研、產業互動式發展,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學院教師劉玉祥教授主持研究的“秋紅早蜜”、“秋紅蜜”、“秋紅晚蜜”桃樹系列晚熟、極晚熟新品種和果品安全生產技術,作為我市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研究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5.校企綜合實施“2+1”教學模式 三、創新高職課程評價體系,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我國高職課程改革頗受關注,其中課程評價更令人關注。(教高[20xx]16號文件)中就明確提出“加強教學評估,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由此可見,高職課程評價問題不僅是國際高職課程發展與改革的趨勢,也是我國高職課程自身發展與完善的一個必要條件。

1.高職課程評價的方法

(1)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隨着高職課程評價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以過程評價為主要內容的形成性評價越來越被人所重視。要堅持以過程評價為主,同時,做到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2)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依然是課程評價中的常用方法。但是,為了確保課程評價的客觀、公正,提高課程評價的效率,採用客觀測量、實驗設計和統計推論等具有量化功能的方法,對課程實施和課程效果進行評價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3)校內評價與校外評價相結合。按課程準備、課程實施、課程結果三個環節加強過程控制,構建以學校職能部門、學生主體和行業、企業專家共同參與的具有高職教育特色的課程評價機制。

(4)評價反饋與改進提高相結合。在高職課程評價體系中,評價反饋是課程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也是課程評價必不可少的環節。課程評價的反饋是對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和課程結果的全面分析,為今後不斷改進課程設計和課程實施,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提供依據。

2.高職課程評價的內容

(1)文本評價的內容。文本評價主要包括:課程方案內容的評價和課程方案水平的評價。其中課程方案內容的評價主要包括課程方案是否完全覆蓋或反映出課程評價目標,應該如何表徵課程方案及課程方案的合法性,而課程方案水平的評價主要指課程方案的創新度、課程方案的契合度即能反映出地域特色,所制定的課程評價標準能否檢驗課程本身及其各個工作環節的效率,課程評價的結論是否可以為課程控制提供依據,對課程可行性的分析,課程方案的科學性評價、課程方案的影響力評價等。

(2)課程開發過程的評價。課程開發過程的評價以內部教學質量為視角,從課程的開發、決策、設計等開始介入到課程評價。包括對課程開發、課程決策、以及課程設計、課程實施所涉及的因素進行評價,它是一個動態的評價過程。

(3)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效果的評價應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包括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掌握的程度、應用的能力等方面)、教師的教學角度(包括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安排、教學成果等方面)以及學生崗位職業能力表現(包括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適應環境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等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吳亞萍.高職院校雙證融通課程評價的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xx(9)

[2]蔡其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探討》[J]. 教育探索,20xx,(06)

[3]葛振網.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研究[M].20xx(3)

[4]鄧澤民.職業教育課程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xx

就業創業論文9

[摘 要]微觀創業是勞動者不靠政府創造或提供就業機會而靠自尋資源、自找機會來自主創業、自行致富及自我發展的自力更生的活動,適合於農民工、畢業生和城市下崗待業人員實現自我就業,有利於緩解當前就業壓力、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政府對此要提供政策支持,要通過繼續改善宏觀經濟成效來提供良好的基本環境。

[關鍵詞]微觀創業;就業;

經濟增長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帶來嚴重就業問題。四萬億投資計劃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相應就業舉措也成效顯著。但因就業條件不同,就業基數過大,全面解決就業問題仍然極為艱鉅微觀創業對保增長、保民生具有重大意義微觀創業是所謂“草根經濟”的核心概念;是指社會勞力在不直接依賴政府資源和社會外力的情況下自求生計、自謀出路的謀生興業活動;實質是勞動者不靠政府創造或提供就業機會,而靠自尋資源、自找機會來自主創業、自行致富和自我發展的自力更生活動。實踐上,微觀創業主要指勞動者個人根據身邊存在的謀生條件和可能來幹小活、掙小錢、逐步增加收入並積累財富的個體經濟過程;也指在個人財富、經驗、知識和技能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實現諸如發展成小企業、小產業乃至小規模經濟等更大創業的飛躍,即私營的塊體經濟過程。其中, 個體經濟過程適合於每個勞動者,可使人人獲得就業機會, 具有最廣大的就業容量,是產生塊體經濟過程的基礎,是 “保民生”的最重要方面之一;而塊體經濟過程則適合於小有成就的勞動者,可帶動更多的人進行就業,是個體經濟過程的昇華,是民營企業之母、民營經濟之源、國民經濟發展的最重大方面之一。

微觀創業在我國既有的民生政策實踐中已有多種表現和有益探索:諸如提倡和幫助下崗工人再就業和自主創業, 提倡、甚至適度資金支持大學生在校開始自主創業,變救助性扶貧為開發性扶貧,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的創辦與發展, 發展和繁榮鄉鎮街道企業,倡導和鼓勵公司加農户的經濟運作模式,倡導和扶助個體農機聯合跨區運作,等等。這在東南沿海地區已有十分廣泛而成功的經驗,即使在中西部地區也有成功的典範和重要的啟示。有一種情況是,農民在原來見慣不慣的地方發現可市場化的資源,並把它變成謀生的機會。譬如,湖南竹產區有一農民發現竹鼠是美食,可藥用,還有優質毛皮,幾乎全身是寶,具有很大的市場價值;便着手飼養開發,取得了良好效益,逐漸形成了一個小產業。同在湖南,有農户發現山雞好養好賣,就着手開發了山雞養殖,幾年下來就變成了百萬富翁。竹產區的另一種資源是竹纖維,比棉花、亞麻等傳統纖維和現代化纖更綠色、更舒適、更高品質,在國內外市場頗受歡迎,價高勢暢,潛力無限。雲南臨滄地區就有人甚至比精明的浙江人還先看到並開闢這一商機,形成了“工廠帶農户”的模式,不僅直接創造了工廠就業,還把荒山野地變得價勝良田。

另一種情況是,以某一傳統生產為中心,順應市場,略有調整,自然而為,即改變了生產方式,擴大了生產品類,實現了生產升級,形成了多圈產業,創造了多層收入,帶動了多村致富,形成了大面積就業。安徽碭山縣一梨農幾年前發現碭山梨越來越不好賣,只好爛掉或倒掉;原來是化肥農藥用多了,味道很不好,名果已不名了。於是,他決心只用有機肥。結果,梨品極佳,當年不僅賣得好價,而且很快脱銷;這使他發現了重大商機。他與鄰居合議,共種有機梨, 全由他包銷;這使他來年獲得巨大收益。周圍各村農家看在眼裏,癢在心裏,做在手裏,都跟着種起有機梨來;由他包銷。為穩定有機梨生產,他又大規模養豬,確保有機肥的市場化供應。這樣,他不僅成了最大的有機梨種植户和養豬專業户,而且還成為周圍農户的義務指導、豬糞供應商和果品收購商,年收入超千萬。其他也學着種梨養豬的農户年收入三四百萬的比比皆是,一般致富的就更多。還有一種重要情況是,城市失業或無業居民發現農村天地廣闊、大有可為,而跑到農村去謀生創業。北京市有市民到郊區去承包山地搞種植養殖的,有的甚至不惜把城市户口變成農村户口來獲得農業生產資源以謀求自主創業。

就業創業論文10

摘要:隨着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如何通過創業的形式提升大學生的就業成為當前高校乃至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對高等教育教學也提出了重要的要求。本文主要對當前以創業推進大學生就業的必要性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通過創業的形式全面推進大學生就業,提升就業質量。

關鍵詞:創業;大學生;就業;對策建議

一、引言

近些年,我國經濟不斷下行,其對就業的吸納力量有所減弱,大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加,因此,使得大學生就業難題不斷嚴峻化。隨着“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提出,強化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以創業帶動就業成為當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選擇。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是提升就業質量的必要措施,有助於改善就業結構。因此,必須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全面強化大學生的創業能力。

二、以創業推進大學生就業的必要性

1.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牽引力。新時期,大學生必須要通過創業的形式來促進就業,這與我國的大政方針政策相符。一方面,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亟待創新,大學生作為年輕力量,其創新意識較強,創業意識不斷迸發,在這一背景下只要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就能夠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另一方面,創業能夠帶動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可以活躍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鼓勵和支持大學生通過創業的形式實現就業也是當前我國政策的重要趨向。

2.是提升就業質量的必要措施

當前我國大學生的整體就業率還有待於提升,而就業質量更是顯得較低,很多新興行業還沒有充分引進人才,使其發展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而大學生也出現求職無門的現象。而推動大學生的創業,使其在新興行業實現一定的發展,將能夠引導社會的就業方向,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才被吸納到這些行業和領域中,不僅能夠實現新興行業的發展,還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大學生的整體就業質量。這與當前我國各產業發展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各高校應該重點從這幾方面出發對大學生進行培養和教育。

3.有助於改善就業結構

就業結構反映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當前我國的經濟社會不斷實現向前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在大學生的就業結構方面卻相對落後,與經濟社會的發展不相符。而實現大學生的創業,提升其創業意識和能力,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得大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熱愛的行業施展才能,並通過創業的形式促進行業的發展,進而可以帶動更多大學生的就業,使得我國大學生現有的就業結構能夠得到明顯的改善,這樣一來就能使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得到更為全面的保障,能夠在此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三、以創業推進大學生就業的對策建議

1.加強高校對大學生創業的指導

創業所包含的內容較多,對大學生提出要求較高,而要想提升創業的成功率,必須要全面加強高校對大學生的指導,因此,高校必須要花費必要的成本對其進行專業化的教育和指導。一方面,高校必須要成立專門的創業指導中心,通過對具有創業意識的大學生進行全面的指導,使其瞭解創業的相關知識,並幫助其做好創業的準備。另一方面,高校要藉助自身的資源和力量,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平台,使得大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和了解創業的基本步驟,對其管理意識和經營能力進行培養和教育,為大學生創業做好保駕護航工作。

2.實現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結合

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對大學生創業的要求不斷提升,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大學生創業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須要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實現對大學生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相互結合。一方面,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充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各產業的發展形式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對大學生進行理論層面的深入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以指導其創業實踐。另一方面,要通過與各企業的合作,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使得大學生能夠利用業餘時間深入企業進行實踐,為其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要利用理論知識對大學生的創業實踐進行修正和指引,提升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以此帶動就業。

3.爭取政府及社會力量的協助

在大學生創業的過程中,離不開政府及社會多方面力量的協助,因此,要想通過創業的形式全面推動大學生的就業,必須要爭取政府及社會力量的協助。一方面,要促使政府出台相關政策,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導和資金支持,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提升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另一方面,要充分藉助於社會力量,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廣闊的平台,使得大學生創業實踐能夠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支持,甚至促使社會各界主動參與大學生的創業中,以全面適應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切實推進大學生的就業,促進整個經濟社會的健康長期發展。

四、總結

不管是從經濟社會發展層面還是從教育事業發展層面來看,以創業帶動就業都是當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選擇。因此,必須要從加強高校對大學生創業的指導,實現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結合,爭取政府及社會力量的協助等方面着手,全面通過創業的形式推進大學生的就業。

參考文獻:

[1]王潔.“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高校創業教育內容和方法的推動[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xx

[2]劉思超.新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xx

就業創業論文11

摘 要

目前國家的政策逐步調整,大學仍舊在擴招,導致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逐步增加,就20xx年而言,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727萬人,可想而知,在當前的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問題是多麼的嚴峻。雖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不斷地完善,各種教育制度也在進行深化改革,但是大學生就業問題仍然是值得關注的熱點,也有不少畢業生走上了創業之路,但是前路迷茫,十分困難。本文就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進行介紹,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對促進大學畢業生及時就業有所幫助。

關鍵詞

大學生 就業 創業 對策

1 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

1.1 大學生就業現狀

通過對部分學生的走訪調查,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畢業後的出路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畢業生對自己畢業後的去向也是做出了不同的選擇。調查顯示,近年來理工科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比較理想,大多數理工科畢業生選擇去企業從事技術研發的工作。相比而言,文科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不甚理想,選擇就業的畢業生大多通過考試進入政府機關或者事業單位。

就專業而言,目前一些人才緊缺專業,如計算機、通訊電子、土建、機械自動化、醫藥和師範類等畢業生就業率高,畢業生供不應求。而對於長線專業如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專業的畢業生需求較少,畢業生就業比較困難。

從地區來看,北上廣等發達地區人才較為飽和,就業競爭激烈,而中西部地區雖然有較大的用人需求,但是其工作和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往往招不到合適的人才,於是就出現有地方沒人去,有人沒地方去的矛盾,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

從院校類別來看,教育部直屬重點院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較好,初次就業率高達85%,部門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較差。

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與機遇並存。雖然目前的就業形勢嚴峻,但是也不乏機遇,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為增加就業崗位提供了動力,同時政府和企業也在努力擴大就業,並採取了相應的措施,盡力完善就業服務和勞動力市場,充分實現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自動調節勞動力的供需平衡,加之政府推出的一系列職業培訓計劃和再就業培訓計劃,使得更多的大學生成為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調節供需矛盾。另外,中國的對外開放格局日益完善,國外先進技術、資本也在不斷湧入,這也為增加工作崗位提供了可能。同時大學畢業生人才資源的開發程度在不斷加深。將大學生安排到基層去工作,不僅可以緩解就業壓力,而且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磨練他們的意志,近年來國家推出“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活動,而且未來工作的力度將不斷增大,這成為開發大學生人才資源的重要舉措,也是進行西部大開發的一項措施。

1.2 大學生創業現狀

目前就業形勢如此嚴峻,再加上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也選擇了創業,近五年來選擇創業的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上升,20xx年約有21萬大學畢業生選擇了創業。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互聯網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較好的平台,大多創業畢業生選擇利用互聯網進行創業,開發app,開網店,做微商等都成為不少學生選擇的職業,還有一部分大學生選擇開餐廳,開甜品店,農業院校的學生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發展種植養殖業。

2 目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的成因

2.1 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1)經濟下行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就業壓力。近年來經濟危機直接影響到我國實體經濟,加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多家企業倒閉,農民工返鄉。外資企業和國有大中型企業開始裁員,至少開始調整和大幅壓縮招聘進人計劃。這使得本來嚴峻的就業問題“雪上加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高速發展態勢,但也出現了結構不平衡等問題,以致帶來經濟高增長與就業增長脱節的矛盾。

(2)高校擴招以及課程設置不合理帶來的就業壓力。高校的擴招增加了大學生家庭的教育成本,提高了他們的就業預期。許多人認為,上大學可以改變自己的身份,只有找一個好工作才能算實現就業,就業預期的提高,無疑帶來了就業的壓力。如果他們沒上大學,就不會有那樣高的預期,或許更能夠從容地就業。此外,不少學校因教學資源不足,學科專業和課程設置不合理,各學科領域和專業之間很少發生聯繫,致使學生的專業學習普遍過窄,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從而直接影響到學生就業和未來的職業發展。

(3)大學畢業生的過高期望帶來的就業壓力。在某種程度上説,大學畢業生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自己心儀的工作,或者説找不到期望值高的工作,然而畢業生只是擁有高學歷,只有淺薄的課本知識,並沒有豐富的經驗,無法將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踐,或者根本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一切都得重新學習,所以用人單位不會給畢業生支付很高的工資。低工資水平與高期望值的衝突,也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

2.2 大學生創業的原因

(1)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政府扶持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建設了一批投資少、見效快的大學生創業園或創業孵化基地。大學裏開設了創業培訓課程,加強了同學們的創業興趣,還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創業資金和無息貸款。在金融、税收、工商登記等方面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給予扶持。通過優惠的政策、良好的環境,鼓勵大學生自主就業,積極創業。(2)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通過政府的大力宣傳和自身的學習,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就業觀念發生了轉變,不少人開始認為自主創業是不錯的選擇,通過自己尋找項目,利用所學知識自己開店當老闆,這一觀念的轉變帶動了一大批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也為多個行業注入了年輕的血液,極大地促進了多個行業的發展。

3 完善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對策

3.1 政府方面

在創業方面,通過財政補貼、税收等減免措施,鼓勵青年大學生創業。採取的主要措施是撥發專項資金用於大學生創業培訓,使得大學生擁有自主創業的能力,對於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貸款和資金上給予照顧,在税收方面也給予減免,同時政府還要加強信息服務行業的發展,信息服務機構的發展和各種諮詢服務機構的設立,增加了大學生的創業計劃的可行性。此外,國家還要大力發展借貸業務向學生創業傾斜,大學生還可利用信用卡借貸來創業。

3.2 企業方面

在就業方面,企業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念,不能僅僅依靠學歷就判定一個畢業生的能力,要從多方面入手進行分析,真正瞭解畢業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為單位尋找合適的人才,也要開展相應的工作培訓,使其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工作的要領,儘早地投入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在創業方面,一些成熟的企業要有責任擔當意識,對創業的大學生給予技術上的幫助和指導,對於創業初期可能面臨的困難,企業要勇於幫助大學生渡過難關,業務上加強與大學生創業公司的合作,幫助畢業大學生將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同時企業還應建立自己的大學生創業見習基地,使得有興趣創業的同學可以先通過在創業基地的學習,增長知識,為今後的創業積累經驗。

3.3 高校方面

在新形勢下,為同學們營造創業的氛圍,使得有志於創業的同學能夠在一起學習交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就業創業指導,開展SIYB創業培訓項目,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創業培訓,給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在課程設置上對創業班的同學要有一定的針對性,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等課程都要涉及,同時對於畢業創業的同學,學校在技術和科研知識方面予以幫助,對於高校自行科研的項目,鼓勵本校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踐。

3.4 大學生自身方面

在就業方面,當代大學生要理性地看待目前的就業形勢,把握社會發展的趨勢,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全面冷靜地分析自己和社會,不斷地充實自己,認真把握每次就業機會。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和專業素質。只有全面提高個人素質,使自身既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又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社會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

在創業方面,面對創業的千斤重擔,要用正確的方法策略和良好的心態去積極面對。面對缺乏啟動資金問題,要學會利用政府出台的相關政策合法爭取穩定的籌集資金、家庭資助、貸款等等。針對缺乏市場經營經驗問題,要培養自身的激情和抱負,在實戰中摒棄“眼高手低”,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積累經驗與相關的知識。同時也要加強創新能力,大學生創業容易失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所以大學生不要只看到他人成功的表象,不顧時間、地點的差異,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合理借鑑他人經驗,只要努力向正確,方法合理,相信我們就會實現成功就業或創業的。

4 總結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是必須盡力解決的問題。通過本文的研究分析,我們瞭解了當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也對其原因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就業存在壓力,創業存在機遇,一定要把握機遇,將壓力化解為動力。相信通過政府、企業、高校和大學生自身的不斷努力,會有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很好地解決目前就業創業存在的問題,相信有更多的大學生會找到實現自己價值的道路,發揮自己的能力,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國家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百題問答[Z].20xx.

[2] 辜勝阻,肖鼎光,洪羣聯.完善中國創業政策體系的對策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xx(1).

[3] 許明,肖強,韋鴻鵬.大學生創業環境現狀與對策研究[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3).

[4] 李巖,田澤.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的途徑與對策[J].職業時空,20xx(13).

就業創業論文12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就業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我國的經濟當前處於轉軌時期。就全國來講,勞動者充分就業的需求與勞動力總量過大以及勞動者素質不相適應的矛盾比較突出。就高校畢業生來講,數量大幅度上升,就業壓力持續增長。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以新的理念宣傳、指導、服務大學生自主擇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徹底改變國家的統包統分、畢業即就業的政策。 高等院校畢業生能否充分就業,關係到我國高等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能否充分發揮作用,以自己的聰明才智服務於社會,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關係到國家的科技發展、經濟發展、文化發展,富國強民;關係到教育事業的深化改革和持續發展問題。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已經提上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我們需要進行深刻的思考,回顧我國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歷史沿革,可以明確發現,確實存在了不少的問題。大學生多唸了幾年書,沒增加也沒有減少勞動力總量。就這一點講,和就業壓力沒有什麼直接正相關關係。

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發展高等教育事業是興邦濟世的根本途徑之一。雖然目前的就業形式非常嚴峻,但是我們還是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下去。就業難的現象也會改變。隨着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就業問題一定會妥善解決,高等教育事業也一定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我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在有條件的地方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開展各類在崗和在職培訓,着力提高我國勞動者的就業水平和業務素質。為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積極引進外資,實施“走出去”戰略,推動了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會給國家帶來無限的商機,所以早在剛剛申請承辦成功以後就有更多的大學來開設國際商務和國際貿易,也就是説國家的政策決定了人才的培養方向。 經濟發展教育先行,教育是發展的基礎,但是年輕人完成了教育以後幹什麼呢?應該鼓勵青年一代去參與創業。事實上,我們這些與改革一起誕生的年輕人有着強烈的創業渴望,在目前階段來説只是苦於必要的創業扶持和引導。我們有火一樣的創業熱情,希望政府部門應該積極鼓勵我們去自主創業,通

過有關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降低創業的門檻、創業成本和創業的風險,讓我們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得到弘揚和落實。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環節,這一問題的解決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校和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穩定。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工作不僅僅是學校的本職工作,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關注。隨着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發展,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就顯得尤為突出了,我們廣大的大學畢業生們還是應該以火一樣的熱情,大膽創新,為我們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去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年輕就是資本,年輕就是財富,我們年輕,我們就有活力。我們要以火一樣的熱情,來點燃我們的青春,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精英式”人才,我們的國家才會興旺發達!

就業創業論文13

《當代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摘要: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那麼,引起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本文首先現簡要説明了大學生就業的現狀,然後從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最後針對目前的就業難提出了幾條解決對策。

關鍵詞:現狀;就業難;對策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從20xx年至20xx年,10年間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從338萬人增長至727萬人,總數翻了一番還要多,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隨之而來。對此,不少人將就業難歸咎於擴招政策,認為是擴招導致大學生貶值縮水,供過於求。OECD公佈的《20xx年教育展望》顯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國達42%,韓國達40%,加拿大位居全球之首,高達51%。而我國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時還不到5%,按照國家教育規劃綱要目標,即使到20xx年,我國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才達20%,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是很低的。事實上,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還是非常旺盛的。當前存在的大學生就業難題,實質上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不單是教育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是我國經濟體制、教育體制和社會體制深層矛盾的具體體現,涉及體制機制、政策體系和思想觀念的深層問題,關係到政府、高校、用人單位、大學生和社會等諸多方面。因此,要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必須加強通盤考慮,加強統籌管理,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

二、當代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分析

1.結構性矛盾,供求錯位。調查實證研究證明,“就業難”不是供給大於需求,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種階段性社會現象:一是高校專業設置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錯位。二是人才結構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2.高校盲目擴招。我國高校招生規模連年大幅度擴大,雖然實現了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但同時也帶來了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等問題。主要表現為:高校硬件不足,圖書、教學設備、師資力量跟不上;學生實驗條件簡陋;教學規模擴大,教師授課任務加重直接導致提高自身能力、科研時間不足;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環境得不到及時改善。特別是有些地方性大學和民辦高校,辦學條件差,教師數量不足且教學水平較低,學科及專業結構矛盾突出,管理混亂,最終導致了大學生教育質量下降,學生素質達不到社會認可。

3.高校專業設置錯位。一些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有較大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嚴重大於需求。一些學校仍然沿襲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一些學生高分低能。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功底不繫統,應有的動手能力也不強。而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4.學生就業渠道不暢。目前的就業渠道無非是學校推薦、熟人介紹、校園和社會的招聘會、人才或就業網站、報考公務員,服務西部等。但是,學校推薦一般是學生幹部或成績突出者才有機會;報考公務員受專業、志趣、是否黨員限制,這些只適用於特定人羣。對大多數人來説,網站和招聘會才是最主要的就業渠道,還不能滿足畢業生的需求。

5.學生就業期望過高。大學生就業理念也存在一些誤區,如“寧到外企做職員,不到中小企業做骨幹”“創業不如就業”,“就業難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據20xx年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六成大學生月薪期望值低於20xx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單位卻認為大學生仍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職位要求、行業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學生對此感到很委屈,由於低工資難以滿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對他形成足夠的工作激勵,結果必然帶來就業的多次選擇和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戒備心理。

6.就業能力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新形勢下,一紙文憑已經不足以成為就業的通行證。用人單位對專業知識技能、實踐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應變能力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實踐證明,大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能力並不盡如人意。

7.就業觀念沒有迅速調整。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就業市場已由賣方市場悄然轉變為買方市場。然而,對於這一變化,大學生並沒有做出及時反應和調整。一方面是就業期望依舊,大多選擇在東南沿海地區,對於中西部地區不予考慮;另一方面要求離家近、薪水高、工作輕鬆。過分看重工作地域和薪資,而忽略了自身和職業生涯規範與發展。

三、解決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一)就業指導教育

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教育方向應該從基本的就業理論教學轉向更加基礎的就業實用性教學,對於學生的就業觀念,工作觀念進行改變。我國現在就業指導課程包括就業的概念,就業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對於實際的就業技巧,就業方式,自身定位,就業情況等等對於大學生就業重要的課程和信息都沒有涉及,所以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改革應該更加徹底,課程安排上不能把就業指導作為一門課程來教學,更應該向着實踐看齊。

(二)社會就業環境

社會就業環境來講,有必要增加我國的就業崗位,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式增加我國就業缺口中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這樣才能將企業從對於一般人才的需求轉回對於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上,同樣也可以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再有需要社會進行支持的是,將大學生實習工作落到實處,儘量動員企業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實習機會。

(三)政府政策刺激

政府的政策刺激在改革中有相當的重要性。首先政府要做好大學生的分流工作,在考研、出國的基礎上,探索新的分流方式。將創業進行到底,國家再有能力的情況下,要更加鼓勵大學生創業工作,而且我國可以設立一些的國家性質的大學生二次培養機構或者可以鼓勵民辦專業技能學校對於大學生進行二次教育。這樣就可以使待業的大學畢業生在走出校門後接收到更多專業性的教育。事實上我國已經存在一定的民辦職業教育學校,這些學校與傳統的技校,專科不同,都是針對於大學生這一人羣,為特定的企業提供更加專業的員工,而且這些學校的教學內容也更加接近實際工作,這些學校已經想很多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專業人才。但是這些學校的覆蓋程度,專業能力不足,也不夠正規,所以國家應該進行扶持一些更加正規規範的民辦職業學校,為大學生提供轉行的機會,想冷門行業提供更多的員工,減少大學生待業情況。

(四)高校體制改革

高校體制改革可以説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最重要的環節。首先,大學教育對於學生的教育必須有一個巨大的變化,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發展教育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模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開放一定的大學進行實踐型技術教育,理論教育放輕。雖然這樣的改革必然會減少我國理論研究人才的數量,但是這樣的體制改革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而且也可以滿足社會對於技術人才的需求,減少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再有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要與實際的社會需求接軌。學校不能再盲目的設定專業,而是應該隨時對就業崗位需求進行分析,合理的設置學校的專業情況。只有這樣大學教育才能降低培養人才的結構失衡問題,減少因為專業過於集中導致的大學生競爭激烈,大量同崗位人員沒有工作的機會。最後,我國大學應當注意的是,盲目擴招問題,的確大學擴招使得我國的人口平均素質有了明顯地提升,綜合素質顯著提高,但是如果繼續大學擴招歷程導致我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不能夠有效緩解,依然會造成社會的嚴重不穩定,這不是提高素質能夠解決得了的。所以大學擴招工作應該更加謹慎,在衡量實際的大學聯考人數的情況下和國家適齡學生數量的前提之下,合理的決定大學應當招錄的學生數量,這樣的才能夠有效控制,進入就業階段的大學生的數量,減輕就業壓力。(作者單位: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姚佩玲.淺析大學生就業困難原因及對策[J].商,20xx

[2]張芳.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及指導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xx

[3]闞甜.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現狀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xx

就業創業論文14

摘要:雲南省內體育類專業藏族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抽樣,採用追蹤調查,統計分析後發現其就業創業的價值取向是:就業意願強烈,重視相關部門的輔導與幫助;注重工作的穩定性,趨向現實化;主體意識自我化,突出個人價值;創業思路單一,觀念不成熟;與專業相一致,依重職業能力素養的特點。通過研究該羣體各階段就業創業價值觀念的演變過程和各階段的求職需要及心理特點,總結出針對該羣體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指導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體育類專業;藏族大學生;就業;創業;價值取向

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和形勢越來越嚴峻,特別是體育類專業的特殊羣體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更令人堪憂。如何針對體育類專業藏族在校大學生,追蹤考察不同年級、不同學習階段就業創業價值觀念的演變過程,從而有利於根據學生不同年級階段的求職需要和心理特點對其開展適宜的就業創業指導,切實提高該羣體的就業面與就業質量。

1.調查方法與設計

採用追蹤調查法,選取10名雲南省內體育類專業藏族在校大學生進行不同年級、不同階段的就業創業價值取向追蹤調查,通過研究該羣體各階段就業創業價值觀念的演變過程和各階段的求職需要及心理特點,總結出針對該羣體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指導意見和建議。

2.研究結果分析

2.1雲南體育類專業藏族大學生羣體就業創業價值取向

2.1.1就業意願強烈,重視相關部門的輔導與幫助從表1中可以看出,調查學生就業意願和是否希望得到相關部門輔導與幫助的情況是:100%的學生想就業,並希望得到相關部門的輔導與幫助。從而得出雲南省內體育類專業藏族在校大學生羣體就業意願強烈,重視相關部門的輔導與幫助。

2.1.2注重工作的穩定性,趨向現實化通過調查,所有人的就業標準單一,且幾乎一樣,入學的前兩年,都希望找到穩定的工作,並且到學校工作。後面幾年20%的人出現了想到企、事業單位工作的願望,但還是希望工作要有一定的穩定性,需是在職在編人員。體育類專業藏族在校大學生羣體不願嘗試、不願冒險,講求安逸、穩定,受“鐵飯碗”思想的影響,趨於現實化:

2.1.3主體意識自我化,突出個人價值從表2中可以看出,對就業創業價值取向發展空間價值方面的需求調查,選擇審美需要的學生人數有1人,佔總人數的10%;選擇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各4人,各佔總人數的40%;選擇歸屬與愛的需要和認知需要的學生人數各6人,各佔總人數的60%;選擇自我實現需要的學生人數有9人,佔總人數的90%;而選擇尊重需要的學生人數有10人,佔總人數的100%。從以上數據分析雲南省內體育類專業藏族在校大學生羣體的就業發展空間價值是希望得到尊重,其次是自我實現需要。這就可以看出該羣體很想通過專業學習後,通過就業創業,從而改變現在的命運,該羣體主體意識自我化,突出個人價值,希望得到尊重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2.1.4創業思路單一,觀念不成熟調查發現,該羣體入學的前兩年不想自主創業的人數達到100%,而後幾年有80%的人表示想自主創業。除了有20%的人對自主創業從未想過,也不感興趣和10%的人想開超市外,其餘70%的人創業都基本一樣,單一且跟專業息息相關,都是想開辦體育類培訓班、當教練。沒有整體的職業規劃和思路,創業觀念不成熟。

2.1.5與專業相一致,依重職業能力素養從表3中可以看出,對就業創業中專業價值取向方面的調查,選擇與所學專業一致的學生人數有9人,佔總人數的90%;而選擇與所學專業不一致的學生人數只有1人,僅佔總人數的10%。從數據看出該羣體對學校教育比較認同,對所學專業認可,擇業態度主動自信,依重職業能力素養,希望通過專業的學習,利用所掌握的專業技能,找到與之相一致的工作。

2.2雲南省體育類專業藏族大學生羣體就業創業價值取向存在的問題

2.2.1忽視學校因素從表4中可以看出,對就業創業價值取向發生變化的影響因素調查,選擇學校因素的學生人數有3人,僅佔總人數的30%;選擇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學生人數各有9人,各佔總人數的90%。從數據看出影響雲南省內體育類專業藏族在校大學生羣體就業創業和價值取向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社會因素,而學校因素則顯得不重要,因此通過本研究,如何加強學校對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探索出特殊羣體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的模式,從而切實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率,顯得尤為重要。

2.2.2以個人為中心,就業創業呈現單一化體育類專業藏族在校大學生羣體,注重自我的利益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以自我為中心,大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之勢。就業都希望到學校當老師,就是偶爾有不當老師的想法,也是要到具有穩定的,帶編制的企事業單位工作。創業要不就沒有想過,感興趣的都是希望開辦體育培訓班,當教練。該羣體就業創業都呈現單一化特性。

2.2.3過分依賴專業,缺乏拼搏冒險精神體育類專業藏族在校大學生羣體,就業創業都是要與專業相一致,就業選擇是當體育老師,創業則是選擇與所學專業相關的體育培訓班,而現實中體育專業的專業就業率歷年都很低,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並不大,體育專業的學生就業面不廣,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該羣體不會通過大學的拓展課程發展自身潛能,拓展專業以外的能力,他們過分的依賴專業,對將來的就業創業缺乏整體規劃和拼搏冒險精神。

2.3改善雲南省體育類專業藏族大學生羣體就業創業價值取向的建議

2.3.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制定人才培養模式需遵循“社會需要、服務地方、區域特性、學校實際”等原則,不要一概而論,更不能照抄照搬。雲南省各設有體育類專業的院校應該利用轉型發展和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要求,認真論證,制定出能培養符合地方需求,且“下得去、留得住、用得成”的人才培養模式。

2.3.2探索完善就業創業指導模式目前,社會、家庭、高校等都對大學生就業創業各盡所能。社會各界給予各種政策,創造各種崗位;家庭高度重視,為孩子想盡一切辦法;學校調動所有力量,增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這些種種,雖然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並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模式。因此,探索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持續的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模式,特別是針對特殊羣體大學生的指導模式,是增強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最有效途徑。

2.3.3發揮榜樣作用俗話説“沒有吃過豬肉,還沒有見過豬跑嗎?”,意思就是見過就能照着摸索出來。沒有主見和完全形成獨立思考的大學生,都有“從眾心理”。學校應該利用特殊羣體大學生的特性,定期邀請就業創業非常成功的校友來作交流,充分發揮榜樣的引領示範作用,讓大學生們有追求的目標和學習的楷模,讓他們感受到就業創業可以“依葫蘆畫瓢”,從而減輕壓力,減少迷茫感,進而轉變觀念,積極主動就業創業,使之能夠真正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率。

3.結語

從追蹤調查及收集的數據綜合分析看,體育類專業藏族在校大學生的就業創業價值取向特點是:就業意願強烈,重視相關部門的輔導與幫助;注重工作的穩定性,趨向現實化;主體意識自我化,突出個人價值;創業思路單一,觀念不成熟;與專業相一致,依重職業能力素養。存在:忽視學校因素;以個人為中心,就業創業呈現單一化;過分依賴專業,缺乏拼搏冒險精神等問題。建議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完善就業創業指導模式,發揮榜樣作用等方面進行改進,從而切實提高體育類專業藏族在校大學生羣體的就業創業質量。

參考文獻:

[1]肖凡.新形勢下“90後”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變化特點及創新創業引導研究[J].徑營管理者.2016,(5):111-113.

[2]任豔.“90後”大學生職業價值取向與高校就業創業教育研究———以天津商業大學為例[D].天津:天津商業大學,2014:3.

[3]向凌雲,蔣芙蓉.高職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調查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7(6):142-145.

[4]劉志.大學生創業意向的結構、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範大學,2013:5.

[5]石志成,喬琳,孫莉平.大學生就業價值取向調查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0(5):96-99.

就業創業論文15

在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下,高校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很多高校學生開始轉變就業發展方向,在原有出國、工作、深造“三步”發展基礎上多了一項創業的選擇。基於這種社會形勢和學生就業需求,很多民辦高校結合最新的素質教育理念,利用學校資源開展了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着重開發和提升學生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為此,文章對民辦高校學生創業教育發展展開研究。

一、民辦高校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原因

1.高校學生

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民辦高校學生在成績、基本素質、個人能力等方面和本科學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此導致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在大學學習上存在認識的偏差,表現為一些學生認為創業課程開展的不必要。加上很多畢業生認為創業需要大量資金、人力、經驗的支持,久而久之失去了創業的熱心、信心和激情。學生思想上的認識導致民辦高校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發展存在問題。

2.高校教師

高校教師在學生就業創業教育中起到重要主導作用。但是一些民辦高校是由輔導員、行政人員擔任學生創業教育課程教學。他們缺乏就業創業的知識,無法為學生提供完善化的就業創業信息。

3.高校

民辦高校受自身性質的影響,沒有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民辦高校資金全部依靠學校自身解決,雖然在思想上認識到學生創業就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受資金的影響,很難在真正意義上開展有效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民辦高校很難引進高級職稱師資指導學生的就業創業教育工作。另外,民辦高校雖然在政策的號召下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支持,創設了各種形式的創業園區,但學生在實施創業活動過程中缺乏規範化管理和支持,制約了創業園區應用價值實現。

(二)外部原因

1.國家政策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下,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認識到畢業生創業就業的重要意義,也出台了相應對文件支持學生創業就業發展。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卻沒有讓學生感受到國家和政府部門的支持,學生也不瞭解國家為大學生就業創業頒佈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由此導致高校學生就業創業發展效果不理想。

2.社會組織

受我國教育體制影響,各類型企業、事業單位在招聘畢業生的時候存在輕視民辦院校的現象,導致民辦院校學生的就業創業存在更大的壓力。

二、完善民辦高校學生創業就業教育的建議

(一)將大學生創業教育融入高校課程體系中

民辦高校發展具有靈活性的特點,為此,民辦高校發展需要根據社會發展變化調整課程他體系和課程教學模式,在民辦高校體系中增加創業教育課程,形成能夠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民辦高校要形成完善化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學生學習需要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開設以創業學及企業管理、產品開發、市場營銷、企業策劃等基本知識為主要的選修課程,並實現課程和專業體系的配套。在學生創業教育中融入創業指導、創業心理訓練、創業技能培養、綜合經營管理課程,在課程教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對創業理論的瞭解。

(二)為民辦高校就業創業提供多元化的經濟保障

民辦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首要問題是資金,民辦高校創業教育經費不僅要依靠學生的學費,而是應該從社會、政府、企業等多個方面為民辦高校就業創業教育謀取經費。政府部門需要對民辦高校的就業創業教育開展予以正確的認識,即認識到民辦高校開展的創業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緩解現有的就業壓力,促進社會發展。在清醒的認識之後,政府部門對民辦高校就業創業教育發展提供資金和配套設施的支持。另外,政府部門要適當加大對民辦高校的發展投入,在民辦高校創業發展的時候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加強民辦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在真正意義上做到“引進來、走出去”。

(三)整合資源,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提供更多實踐平台

民辦高校一些是實體企業出資經辦的,為此,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可將高校豐富的教育資源與出資人主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產學研一體的創業實踐教育平台。對於一些發展成熟的民辦高校,可專門設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通過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提供重要的實際演練平台,激發大學生就業創業熱情。(四)轉變創業就業理念,為民辦高校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就業社會氛圍民辦高校要加強對學生創業就業教育思想的宣傳,提升學生對民辦高校創業就業的認識。同時,民辦高校還需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和學生學習需要為他們提供更廣泛、多樣的創業政策和創業制度,積極鼓勵大學生開展創業就業。

綜上所述,創業教育我國高等院校改革發展中的創新教育理念,是社會競爭和時代發展變化的一種必然趨勢,民辦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將有利於創新型社會的發展。但受民辦院校辦學體制有其自身特點和學生特殊性的影響,使得民辦高校創業就業教育的開展存在較多的問題和障礙。為此,需要民辦高校更新原有教育觀念,加強對高校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工作的重視,建立專門的創業教育培訓和管理機構,健全高校就業創業教育隊伍建設,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民辦高校就業創業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牛三平.民辦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探析——以山西工商學院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28):33-35.

[2]林鼕鼕,陳月玲,張婷.高校創業教育促進學生就業創業的途徑和機制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xx,(11):5-6.

[3]孫一平,孟沙沙.民辦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創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信息化建設,20xx,(0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