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管理

淺談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的論文

欄目: 管理 / 發佈於: / 人氣:3.09W

【摘要】戰略成本管理是成本會計理論中一個較新的課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的成本管理越來越成為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是從企業成本管理的角度出發,由戰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內涵入手,初步探討了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及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特點,並簡要分析了構成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為價值鏈分折、戰略定位分析、成本動因分析。特別是這其中成本動因分析對目前的企業經營最為重要。本文着重從結構性成本動因及執行性成本動因兩個方面做了深入闡述並提出了相應的成本決策。期望可以給企業的經營者和決策者以一些啟迪。

淺談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的論文

【關鍵詞】戰略成本管理成本成本動因分析成本決策

  一、戰略成本管理概述

(一)戰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內涵

“戰略”一詞原屬軍事術語。將“戰略”觀念運用於企業管理形成了企業戰略管理,其定義為:企業的高層領導為了保證企業持續經營和不斷髮展。根據對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分析,對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所進行的根本性和長遠性的謀劃和指導。戰略管理思想對成本會計系統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戰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的提出。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導入戰略管理思想,實現戰略意義上的功能擴展,便形成了戰略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就是運用成本數據和信息,來發展及確認能促進公司競爭優勢的最優戰略。

(二)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戰略成本管理思想是關於戰略成本管理理論構架的概括與總結,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

管理成本要從成本發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點內容應該是成本發生的源流,成本管理措施的着力點也應該是成本發生的源流。成本發生的源流包括時間源流、空間源流和業務源流。從成本發生的角度來看,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是成本發生的三大源流的交匯點,是企業可資利用經濟資源的性質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方式,包括勞動資料的技術性能、勞動對象的質量標準、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產品的技術標準、企業的組織結構、職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業文化、外部協作關係等。這些因素的性質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方式構成了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是成本不斷降低的源泉,代表了成本管理的源流管理思想,它同時是現代管理“不斷改進”思想在成本領域的綜合體現。

2、與企業戰略相匹配思想

戰略成本管理要以企業戰略為核心展開,企業可以採取的基本戰略有多種,不同的戰略對成本和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企業的發展階段不同,其目標和戰略重點也不同,所要求的管理戰略也不同,成本管理措施的構造與選擇要與企業的發展階段相適應。成本是多種成本動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同的戰略措施對成本動因的影響各不相同,有可能引起不同方面的成本發生反向變動,為了避免戰略措施之間的衝突,所採取的各種管理戰略措施之間要協調配合。

3、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

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措施是那些融入到各部門的業務管理和業務活動過程之中的方法措施,只有將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規章制度融入到各部門的業務管理和業務過程之中,融入到企業各成員的頭腦之中,才有可能變成真正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的方法才能發揮作用。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應用機制要優先於成本管理措施與方法本身。

(三)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特點

要明確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特點,必須注意企業戰略成本管理與戰術成本管理的區別,不應相互混淆。我認為,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的基本特點:

1、對影響企業成本的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和管理的整體性。

戰略成本管理是將管理置於影響企業成本的企業內部與外部環境之中,全面分析影響企業成本的企業內部與外部環境因素的。只有從空間和時間範圍上全面分析影響企業成本的因素,才能有效地進行企業戰略成本管理。

2、戰略成本管理目標確定的長期性與短期性的結合。

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是企業考慮其內部與外部環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為實現企業使命所確定的在較長期限內要求達到的成本管理結果。戰略成本管理目標包括了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兩類。長期目標對短期目標進行控制,短期目標從屬於長期目標,是長期目標的執行目標,所以在戰略成本管理中要協調好戰略成本管理的長期、中期和短期目標之間的關係。

3、企業戰略成本決策的重大性。

企業作出的戰略成本決策,對企業長久生存和發展目標的實現有深遠性和根本性的影響。戰略成本決策的重大性表現在決定企業未來的成本發展方向、競爭優勢、協同效應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從總體上看,戰略成本決策的項目一般數額較大、影響面較寬、一個項目的成本全部得到補償的時間較長。

(四)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在大多數的戰略成本管理的理論著作中,價值鏈分折、戰略定位分析、成本動因分析構成了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價值鏈分析的任務就是要確定企業的價值鏈,明確各價值活動之間的聯繫,提高企業創造價值的效率,增加企業降低成本的可能性,為企業取得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提供條件;戰略定位分析主要包括成本領先戰略、差異領先戰略、目標集聚戰略、生命週期戰略及整合戰略等;成本動因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微觀層次的與企業的具體生產作業相關的成本動因,如物耗、作業量等;二是戰略層次上的成本動因,如規模、技術多樣性,質量管理等。

  二、由成本動因看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戰略成本動因的定義、特點及分類

成本動因(costdriver)是指引起產品成本發生的原因。

這些原因構成了成本的決定性因素(determinant)。

所謂戰略成本動因是指從戰略上對企業的產品成本產生影響的因素。它具有如下特點:

1、與企業的戰略密切相連,如企業的規模、整合程度等。

2、它們對產品成本的影響更長期、更持久、更深遠。

3、與作業性成本動因相比,這些動因的形成與改變均較為困難。

戰略成本動因可以分為結構性成本動因(structuralcostdriver)與執行性成本動因(executionalcostdriver)。由於這些成本動因在成本計算中常不予考慮,因此常常被傳統的成本管理所忽視。對成本這樣研究和劃分,就能從經營戰略的意義上作出成本決策,為我國企業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提供了一條有益的思路。

(二)結構性成本動因帶來的問題與對策

結構性成本動因是指決定企業基礎經濟結構如長期投資等相關的成本動因。其形成常需要較長時間;而且一經確定往往很難變動;同時,這些因素往往發生在生產開始之前,因此必須慎重行事,在支出前進行充分評估與分析。另外,這些因素既決定了企業的產品成本,也會對企業的產品質量、人力資源、財務、生產經營等方面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對結構性成本動因的選擇可以決定企業的成本態勢。結構性成本動因主要有:

1、規模經濟:所謂規模經濟是指在價值鏈活動規模較大時,活動的效率提高或活動成本因可分攤於較大規模的業務量而使單位成本降低。

2、整合程度:上述規模經濟與水平一體化相關聯,而整合程度指的是垂直一體化程度。整合(integrate)是指企業為了為自己所負責的業務領域更廣泛更直接,在本企業業務流中向兩端延伸至直接銷售、零部件內製和原材料提供等。

3、學習(learning)與溢出:企業價值鏈活動可以經過學習的過程提高作業效率從而使成本下降。通過學習降低成本的因素有:

(1)隨着時間的推移,來自用户信息的反饋對企業的作用。表現為根據市場的反映改善產品的設計,提高優質品率。

(2)通過逐步改善廠房佈置、生產排程、作業進度降低成本。

(3)通過工人活動量的累積使勞動熟練程度提高。

(4)通過對同業和外部專家顧問的學習而不斷改善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4、地理位置:企業的地理位置可以若干種方式影響成本。主要表現在:

(1)由於工資水平和税率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差異,影響了企業的工資成本和納税支出。

(2)企業所處環境的交通便利程度及可利用的基礎設施的狀況都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3)企業所處氣候、文化、觀念等人文環境,不僅影響了產品的需求,而且影響了企業經營的觀念和方式。

(4)地理位置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才的流入。處於擁有優越的生活環境、良好的'文化氛圍和較高的生活水平城市的企業往往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5)地理位置對營運成本有重要的影響。相對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商的地理位置是影響購貨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相對買方的地理位置會影響企業的促銷成本和銷售成本如運費。

(三)執行性成本動因帶來的問題與對策

執行性成本動因是指決定企業作業程序的成本動因。它是在結構性成本動因決定以後才成立的。而且這些成本動因多屬非量化的成本動因,其它成本的影響因企業而異。這些動因若能執行成功,則能降低成本,反之則會使成本提高。執行性成本動因主要有:

1、生產能力運用模式:生產能力運用模式主要通過固定成本影響企業的成本水平。由於固定成本在相關的範圍內不隨產量的增加而改變,當企業的生產能力利用率提高,產量上升時,單位產品所分擔的固定成本相對較少,從而引起企業單位成本的降低。對於固定成本所佔比重較大的企業而言,生產能力運用模式將對其產生重大影響,產量的上升會帶來單位成本的明顯下降。

2、聯繫:所謂聯繫,是指各種價值活動之間彼此的相互關聯。這種關聯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企業內部聯繫;另一類是企業與供應商(上游)、客户(下游)間的垂直聯繫。

(1)企業內部聯繫。企業內部各種價值活動之間的聯繫遍佈整個價值鏈。例如基本生產和維修活動的聯繫、生產作業和內部後勤的聯繫、廣告和直接上門推銷之間的聯繫、品質控制與售後服務之間的聯繫。針對相互聯繫的活動,企業可以採取協調(coordination)和最優化(optimum)兩種策略來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

(2)垂直聯繫:垂直聯繫反映的是企業活動與供應商和銷售渠道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與上游供應商的聯繫主要是供應商的產品設計特徵、服務、質量保證程序、產品運送程序和定單處理程序等。

3、全面質量管理:與傳統質量管理不同的是,全面質量管理強調質量管理的範圍應是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全面質量管理的宗旨是以最少的質量成本獲得最優的產品質量。故全面質量管理的改進總是能降低成本,是一個重要的成本動因,能給企業帶來降低成本的重大機會。

上述兩種戰略成本動因的最主要的區別是,對於結構性成本動因而言,並不是程度越高越好,而是存在一個適度的問題。但對於執行性成本動因而言,一般認為程度越高越好,例如,應儘量加強和鼓勵員工的全面參與,健全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而且就企業而言,執行性成本動因總結的越多,將越有助於企業的成本管理。

總之,戰略成本動因分析為企業改變成本地位,增強競爭力提供了契機。企業的成本總是由一組獨特的成本動因來控制,而每一個成本動因都可能成為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來源,選擇於已有利的成本動因作為成本競爭的突破口是企業競爭的一項策略,應引起企業領導者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戰略成本管理》立信會計出版社夏寬雲2000

2、《成本會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樂豔芬2002

3、《戰略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張士玉王濱有張士宏2002

4、《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陳珂2001

5、《成本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林萬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