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教師教育讀後感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3.09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教育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教育讀後感

教師教育讀後感1

《愛的教育》是本日記體小説,記載了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生活。有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他們只是普通的孩子,但是他們在用愛感受着生命裏的點點滴滴。

整篇小説的主旨就是愛這個字,書裏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儘管裏面的愛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但卻都感人肺腑、引人深思。與其他小説不同的是,整部小説以一個國小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

作為一個老師同時也是一名家長,這本簡單的小説讓我明白,我們要用愛,點燃孩子心中的燈,加強對孩子的愛心教育。一味地責罵和批評是沒有用的,對於孩子,要用該教育,用心感受孩子們的想法,才能真正點亮孩子的明天。讓管教在創意裏輕鬆化,只有真正對孩子們付出關心、愛心與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誠回報;也只有這樣才能啟發孩子,瞭解孩子。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對於學生們而言,一個單純的老師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老師不能僅僅上課,或者做思想教育,而要真正懂得學生們的心理,要了解他們在想什麼,理解他們的喜好和行為。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起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填鴨式灌輸。教師應該的重視學生存在,以情感去開啟學生的心智。我們應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把中國傳統美德傳授給學生。並且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讚美學生,培養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他們對挫折的容忍能力,是學生快樂成長。瞭解學生的感受,觀察學生的反應,聆聽學生的心得。同時,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繫,適時的提供教育子女的諮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為學生提工服務,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朋友,而不能訓斥學生,不要過分地執着於“立竿見影”,注意學生的人格培養,身心健康。

總而言之,《愛的教育》雖然只是一本小説,但是其中我們所能感悟到的東西卻實在不少,而作為一個老師,我能感悟到的,是怎樣把每個孩子,教育成一個真正的,完整的人

教師教育讀後感2

《愛心與教育》是一本值得精讀的書籍,書中記錄了李老師對“逆境”學生的關懷,對“後進”學生的轉化,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對“心理”教育的嘗試,對“有效”德育的探索,對“班幹部”的選舉培養,對“青春期”教育的重視,對“民族教育”的宣揚,難得可貴的是書中披露了他曾經失敗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他認為愛的教育不是一種教育,而是一種生活,一種常態的生活;愛的教育要從細節處入手----如學生生日親自送上一本書,一張賀卡等等。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年輕教師的成長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領我們走出教育的誤區。這本書,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李鎮西老師還談到要多讀書,多寫作,尤其是讀一些有關教育方面的書籍,如,陶行之,蘇霍姆林斯基的書籍。我覺得這一點我做得不好,有時候是想讀書, 總是抱怨沒時間,一直沒付諸行動。李鎮西老師負責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還經常要外出講學,每天還要看上萬字的書籍,寫上千字的教育日記。和李老師相比我們的時間應該是相當充足,應該善於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去讀書、去思考、去寫點教育敍事和教學反思,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説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的確,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做學生的好老師,首先就要愛學生。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對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關懷每一個學生,去愛護和培養每一個學生。對待後進生更應該如此,李老師向後進生伸出了温暖的雙手,獻出了真情和愛心,幫助他們一步步成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充滿了愛,教育將永遠是豔麗的春天!多年的教學也證明了這一點,你只要真心關愛每一位學生,再頑皮的學生也會和你真心相對,和你交朋友,我願在今後的教學中把真愛奉獻給每個孩子,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教師教育讀後感3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幼兒喜歡的教師教育行為〉》,讀完後,我的內心感到極大的震撼。

首先,我感到現在的教育理念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現在普遍要求把幼兒當成一個成人來看,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講究批評的藝術,50%的中班幼兒和75%的大班幼兒希望在自己犯錯誤後,教師要和自己“好好説”“説説我那裏不對”或講道理,有的幼兒還希望教師不要將他的錯誤告訴其他教師,感到“跟別的老師説不好。”而我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是這樣做的。雖然今年我教的是小班,但我覺的孩子們已經三歲多了,能聽懂一些簡淺的道理了,所以當孩子們犯了錯誤之後,我都會先和他們講一講道理,説一説自己心中的感受,比如:“你今天打小朋友,老師心裏非常生氣。”“你剛才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老師真為你擔心,擔心你沒學會老師教的字寶寶。”而我在預約談話時卻普遍感到家長們的教育觀念還沒有改變,有些家長還覺得孩子太小,聽不懂道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希望這些家長應該多閲讀幼教雜誌,掌握一些教育技巧。

其次,我深刻地感到現在的幼兒教育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以前我們只要求不打孩子,不體罰孩子就可以了,現在則要求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要謹慎。比如:教師經常會在不經意間做出一些不妥當的動作,如:背手、交臂、食指點動這些習慣性動作,都不能面對幼兒做出,因為孩子們是不會向自己揹着手|、抱起雙臂高在上或訓斥自己的人敞開心扉、吐露心聲的。而我在平時也會不經意間流露一些,以前沒意識到這種行為不好,今後一定要多加註意,堅決改掉。

我讀完這篇文章已好幾天了,但我一和孩子交談或孩子犯錯誤想批評他們時,我的腦海中就會出現這些鏡頭,它使我在教育教學中逐漸地成長,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可以説,機關幼兒園不但使我們教師迅速成長,在機關幼兒園的家長們,也同樣受益非淺,不斷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永遠走在時代的最前列!

教師教育讀後感4

通過讀一篇文章我的感受有很多。接下來我從4個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首先,這位老師接過這個新的中班,就對這個班的孩子進行了診斷,做到心中有數,在以後的施教過程中,才會有針對性的方法!她選擇得方法是通過繪本閲讀,講故事比賽,鍛鍊孩子的膽量與語言的表達!這一點讓我覺得作為一個幼兒老師必須要清楚的瞭解每一個孩子!

其次,在組織講故事比賽時,其他小朋友都很棒的講述了自己準備的故事,只有牛牛,沒有講故事。正是這樣,當其他孩子都有獎狀,很開心的時候,牛牛沒有,這也引發了後面“討要”禮物的話題!牛牛爸爸的做法確實是在很多老師眼中都毫無意義!但是後面在專家解決問題中也提到:老師有沒有及時瞭解孩子的想法,或許是孩子沒有準備好!如果老師聽孩子把話講明白,説清自己想説的,是不是就不會出現牛牛不講故事,也不會出現沒有得到獎狀不開心,更不會出現“討要”禮物的事情!這一點讓我想到,老師平時要多跟孩子們溝通交流,瞭解孩子的想法,多給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説出來了,老師瞭解了,才有助於發現孩子的問題,才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再次,專家提到親子談話最重要!家長要做到多傾聽,少打斷。多帶孩子出去玩耍,接觸外面的世界,多一些視野!多跟小朋友接觸,懂得如何跟小朋友們交往!可以讓孩子當我們的小幫手,如給孩子安排值日生,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還可以給孩子一個優先選擇權,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選擇,而不是家長老師一味的給孩子安排好的,你就是選擇這個!當孩子做的很棒的時候,給予適當的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這樣孩子還會很高興的接受下一次任務!

最後,提到家園合力!老師要做到及時跟家長溝通,溝通孩子在園的表現。家長也要跟老師溝通,溝通孩子在家的表現,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健康的快樂成長!

教師教育讀後感5

剛拿到這本書,看到題目《影響教師的100篇教育美文》,想着:這本書真有這麼大的力量,通過閲讀100篇文章就能影響一個人?帶着疑惑翻看此書,竟不知不覺對它着了迷,幾度因為上課不得不放下書籍而不捨,幾度手拿面紙擦掉因為感動而不經意流下的激動淚珠,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是一本好書,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師細細研讀,一讀再讀的經典教育文章。本書共有四個篇章,分別是:我愛孩子;教室,出錯的地方;教師是靈魂的守望者;牽一隻蝸牛去散步。精選了100篇親情、友情、師生情等經典美文,並將這些珍貴的情感與教師生涯的方方面面進行了類比。書裏面的小故事像是一個個和我傾訴説話的好朋友,樸實語言中有深厚的愛,讓我的心靈不斷地淨化着,給了我富有靈性的啟迪與感悟。看不厭,讀不膩。每篇文章後面還編着感悟版塊,讓讀者與作者在心靈上又一次得以碰撞。

閲讀每一篇文章,不論是題目還是文章內容,我都覺得是經典。每閲讀完一篇,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思考,如果我是那位老師會怎麼處理?如果我是那位學生我會是怎樣的狀態?心理上會有哪些變化?從這則教育故事我得到了哪些啟發?並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進行梳理,在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該怎麼處理最恰當……可見閲讀這些美文對我的影響有多大。它給我啟迪與引領,讓我不斷思考,明白閲讀的重要性,提升自我的迫切性。

“師愛是一種等待。”等待需要耐心、等待需要智慧、等待需要堅持、等待需要寬容。師愛是一種等待,有着這樣的教育信念的時候,你就能貼近孩子的心靈,你就會贏得孩子,贏得明天。一字一句深深地觸動着我,閲讀這本書的感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説完的,每一篇文章給我的感悟都不一樣,因為它們給我的觸動是深層次、多方面的。每一篇文章我都喜歡,我會一遍一遍去讀,不厭其煩。如“罰站任安妮——我永久的痛”三年前在李鎮西老師的着作中就讀到過,每一次閲讀心境不同,感觸也不同。這真是一本好書。

教師教育讀後感6

《愛的教育》是本日記體小説,記載了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生活。有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他們只是普通的孩子,但他們在用愛感受着生命裏的點點滴滴。

整篇小説的主旨就是愛這個字,書裏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儘管裏面的愛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但是卻都感人肺腑、引人深思。與其他小説不同的是,整部小説以一個國小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

作為一個老師同時也是一名家長,這本簡單的小説讓我明白,我們要用愛,點燃孩子心中的燈,加強對孩子的愛心教育。一味地責罵與批評是沒有用的,對於孩子,要用該教育,用心感受孩子們的想法,才能真正點亮孩子的明天。讓管教在創意裏輕鬆化,只有真正對孩子們付出關心、愛心與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誠回報;也只有這樣才能啟發孩子,瞭解孩子。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對於學生們而言,一個單純的老師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老師不能僅僅上課,或者做思想教育,而要真正懂得學生們的心理,要了解他們在想什麼,理解他們的喜好與行為。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起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填鴨式灌輸。教師應該的重視學生存在,以情感去開啟學生的心智。我們應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把中國傳統美德傳授給學生。並且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讚美學生,培養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他們對挫折的容忍能力,是學生快樂成長。瞭解學生的感受,觀察學生的反應,聆聽學生的心得。同時,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與家長取得聯繫,適時的提供教育子女的諮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為學生提工服務,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朋友,而不能訓斥學生,不要過分地執着於“立竿見影”,注意學生的人格培養,身心健康。

總而言之,《愛的教育》雖然只是一本小説,但其中我們所能感悟到的東西卻實在不少,而作為一個老師,我能感悟到的,是怎樣把每個孩子,教育成一個真正的,完整的人。

教師教育讀後感7

竇桂梅的的這本《玫瑰與教育》記錄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開的軌跡,抒寫的是“玫瑰”對教育的一片真情,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家庭、愛情的體悟,因為真,所以愛,《玫瑰與教育》讀後感 賈曉玲。

該書主要為四部分,第一輯是她的教學反思、由孩子身上引發的對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與朋友的交流、與《人民教育》的交流等。是一種清淡與憂患的完美結合。第二輯在聽説讀寫的背後,主要寫了作者在語文教學的所做、所想;第三輯日本的教育管窺,寫了作者到日本參觀的所見、所感,特別對於中國和日本教育的對比與不同有了很深的體會。這點給讀者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四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寫了作者的很多讀後感。而我沐浴在玫瑰清新婉約的文風裏,體味着玫瑰繁富精到的旁徵博引,把玩着玫瑰漂亮精緻的文字,幸福着玫瑰“幸福的感覺”,“沉醉不知歸處”成了自己最好的選擇。

當然同樣身為教師的我也在認真閲讀完此書後,開始了嚴肅的思考。時代在不斷變化着,我們所謂的課堂學習早已不再是單純的競技比賽,我們不該過於太死板。課堂裏沒有誰是真正的失敗者,所有的學生都是需要鼓勵的。尤其那些通常在老師眼裏不積極的學生更應該得到鼓勵,這些不起眼的鼓勵也許會轉折很多人的人生。我們要知道,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期待我們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勵的學生。我們沒有權利用成人世界的勝敗、積極或不積極之類冷血原則去約束他們和評價他們,相反,我們要做的是激起每一個學生對學習和未來的熱情,激起他們對榮譽的尊重。給他們一顆美好的心去看待他們所要面對的路。正如竇老師所言:我們如果用形形色色的小紅花嬌縱一部分學生,同時會傷害一些無辜的.學生。

我們要時刻銘記:尊重學生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第一原則。《玫瑰與教育》一書最後一頁,竇桂梅引用狄金森的一句詩:“跳着舞過黯淡的日子,讓我飛翔的是一本書。”因為她的《玫瑰與教育》,我想把這句詩改寫一下:跳着舞過平凡的日子,讓我走進玫瑰的理想教育之園。

教師教育讀後感8

幼兒教師這項職業,是一項與人生髮展相聯繫的崇高的職業。教師要引導幼兒向真、向善、向美、要引導幼兒得充分的發展為他們的一生打好基礎。同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實現着自己人生的發展,這一切都需要情感的火熱和情緒的高漲。這此説明做幼兒教師需要有激情。

幼兒階段,是一個人良好性格形成關鍵時期,教師積極的情感將有利於幼兒潛移默化的環境中獲得有益影響。相反,教師不良的情緒也回對幼兒產生消極的影響。如果作為教師對於幼兒“冷漠”工作中缺少激情。幼兒則敬而遠之。有激情的教師總是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一切,在幼兒充滿陽光的臉上總是流露出朝氣蓬勃,快樂幸福的神情,這些積極的情緒情感會時刻感染孩子們,他們會被教師最直接、最富有激情的愛所包圍。這類幼兒精神健康最需要的環境,是每個幼兒發自內心的需要,是老師最應該傳遞給孩子們的一種情緒。“激情”是從事幼兒教師職業最不可忽視的一種“職業”。

我覺得置身在孩子中間,我發現富有激情的教師最受幼兒的歡迎,因為“激情”可以使教師處在積極工作,耐心地關注每一個幼兒,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的需求,“激情”使孩子們更富有童心,融入孩子們中間與他們打成一片,可以縮小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激情”會使教師的工作更富有智慧和創造。我願意以我的“激情”和畢生精力呵護和培養孩子們,讓孩子們在我的教育教學中愉快地成長。

幼兒的學習就是經驗的積累與擴展。幼兒通過探索身邊的自然世界與日常生活,社會生活,獲得相關經驗。幼兒的生理特點決定幼兒不能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幼兒的學習以個別活動與小組活動為主,活動區的學習體現幼兒學習特點。而集體教育活動主要是為了經驗分享,交流討論,培養幼兒的團體歸屬感共同學習而設置。

教師教育讀後感9

近期我學習了《讓教育教學回歸“人的本位”》,“讓教育教學回歸‘人的本位’的意義是什麼?是希望通過提供一個新的教育教學評價的視角(手段層面的意義)和對教學教育本制度理解(內涵層面的意義),最終落實到學生和教師的解放上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上(目的層面的意義),具有系統的意義。

一、它是教師和學生獲得解放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

總覺得很多老師們的教學顯得非常“拘束”,被考試束縛住了,被教材束縛住了,被教學進度束縛住了,以至於學生的情緒無暇顧及、學生在課上的智慧沒有時間展示,學生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沒有時間解決……教師和學生雙雙被各種束縛緊緊捆綁,課堂教學怎麼可能有生命的活力!只有當教師真正關注學生的時候,只有教育教學回歸人的本位的時候,只有教育教學回歸人的本位的時候,教師和學生才能獲得解放。

二、它是實現“教學的教育性”的根本途徑所在。讓教育教學回歸“人的本位”,不論是關注學生人性的豐富性還是尊重學生人性的本質,歸根到底是要將學生作為一個豐富而獨特的人來培養,更確切地説,就是要講學生人性的豐富性和人性的本質特徵也作為教育教學的目標。

三、它為教育教學評為提供了另一個重要視角。建議今後研究課堂需要從兩個視角進行分析:一個是知識的理解,另一個是人的其他豐富性內涵的發展。

一直關注和實踐“人的本位”教育理想,卻總是“被考試束縛住了,被教材束縛住了,被教學進度束縛住了,以至於學生的情緒無暇顧及、學生在課上的智慧沒有時間展示,學生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沒有時間解決……”近日,教材進度完成的差不多,發現時間還比較充裕,給自己的課堂足夠的空間,發現語文課堂是那麼得幸福美好。

放慢腳步,很真誠地鼓勵他們的努力結果,收穫的不僅是孩子們好心情,更收穫了孩子們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收穫孩子仔細認真的學習態度,收穫孩子精益求精的勤奮學習精神。

放慢腳步的課堂屬於每一個人,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其中,收穫其中,都是幸福的。

教師教育讀後感10

假期讀了《教師的教育素養》,讀完此書我發現,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讀完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麼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

因為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羣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後勁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麼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説説容易做做難。我覺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為我給學生上着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考着同樣的試卷。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養的原因吧。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時間忙於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教育孩子,有多少時間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着或教育雜誌閲讀呢?所以今後,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