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農業

精選天生林藝作文三篇

欄目: 農業 / 發佈於: / 人氣:1.24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天生林藝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天生林藝作文三篇

天生林藝作文 篇1

“哈哈哈”我的笑聲是從家裏傳出好遠吧,為什麼今天我會笑得那麼開心呢,原來今天我和媽媽要去福清天生林藝園遊玩。

鏡頭一:天生林藝園大門兩側是由兩座“雄偉”的假山組成的,假山上面還有一條“瀑布”。

鏡頭二:你瞧,玫瑰園裏的玫瑰開得是多麼的燦爛奪目,有紅的、白的、紫的、橙的、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鏡頭三:看,我們摘了兩袋的小西紅柿和番茄,它們有着各種種樣的形狀,有橢圓形、有燈籠形、還有葫蘆形……它們也有各式各樣的顏色,有紅色的、黃色的、綠中帶黃、還有橙色的,個個都好可愛啊!

鏡頭四:我和一個小夥伴一起磨豆漿,我們先把黃豆和水裝在石磨上的一個小孔裏,然後就邊磨豆漿邊説“一二一,一二一”兩個同時用力,這樣才磨得快,過了一會兒,就得加黃豆和水,要不然就磨不出豆漿了。

鏡頭五:你瞧,我們在踩腳踏船的時候變成在“開”碰碰船,一會兒是我碰你,一會兒是你當我不注意的時候,你突然來撞我一下,大家都發出尖叫的聲音“啊”,也開心地笑了。在水上玩了一個多小時了,也該把船開原位了,可是風好大,逆着風而行好難呀,船上的人使勁地輪流踩,踩得腳好酸,看到別人的船又被風吹得遠遠的,我們不服輸,繼續用力踩,終於到了出發點,大家心情好開心啊,我們勝利了!

……

天生林藝園還有許多值得去體驗的地方,只要是親自去體驗的,一定能獲得無窮的樂趣和增長了許多大自然的奧妙!

天生林藝作文 篇2

手機?學生?

現在社會上,配帶手機的人越來越多,以至這種風氣四處蔓延,連我們當學生的都被感染了。為此,我在本校內做了一次調查。

就在上週星期三,我曾問過幾個在高年級的好友,他們班有多少人配帶手機,其中一人説:“我們班的手機數量基本上等於一副撲克牌數量的三分之一。到現在為止,還有人想要去買呢!”另外幾個人報告的.數量和他説的基本相同。這能説明什麼?這能説明手機已經在我們學生中傳播開了!

就在同一天,我也問過他們中的幾個已經配帶手機的。問他們為什麼要配帶手機,配帶之後有什麼好處。其中一人説:“我不知道,反正看到我們班的同學基本上都有,我沒有好像不太合適,趕不上潮流。配帶之後有不知到他能幹什麼,只能當手表用,看時間啊什麼的。閒暇時玩一玩上面的遊戲也不錯啊!”另一位説:“我買手機是為了打電話、接電話不讓被人聽到,我十分不喜歡讓人聽到我講電話。”還有一位説:“我買他就是為了裝帥,讓同學們對我另眼相待。”

聽到上面的這些回答,我不禁怔住了。有的是不想讓人聽到他講電話;有的是為了裝帥;更有甚者,買了之後竟然不知道該怎麼用。我略略估算了一下一位聯通手機用户,一天要用去0。70¥,10天就用去7。00¥,30天就用掉了21。00¥。這還是手機本身用費,不包括電話費。算下來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們還是學生,主要經濟來源於父母。你要考慮一下自己父母的境況,不要過分花錢,這樣會使你的父母很痛心的!

天生林藝作文 篇3

記憶是一本金燦燦的書,偶爾翻開其中的一頁。我在福清讀書時,去天生林藝遊玩的情景便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那天一大早,我們坐上大巴,向目的地進發。一路上,大家都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像出籠的鳥兒嘰嘰喳喳地鬧個不停。行車大約一個多小時,聽見有的同學喊起來:“啊,瀑布!”我仔細一看,原來已經來到了天生林藝的大門口。門的左邊有一座假山,清澈的水不斷從假山上往下流,急促的水流衝擊在凹凸不平的石頭上,濺起白色的水花。“真美啊!”我也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

我們乘車繼續前進,迎面撲來的是兩排翠綠的柏樹,它們像一個個高大威武的勇士,列隊歡迎我們的到來。下了車,是天生廣場,可是天公不作美,偏偏下起了小雨。於是,我們穿上雨衣,在濛濛細雨中觀賞了聳立在廣場四周的十二生肖石像:有象徵非洲神靈的蟒蛇 (好可怕),有好吃懶做的豬(千萬別學它),有機靈活潑的猴子(好可愛)……

穿過天生廣場,我們來到了“天生碼頭”。走了進去像是置身於水上動物園一般:有搖搖擺擺的鴨子,有稱王稱霸的獅子,有蹦來蹦去的兔子……真是姿態各異,形態萬千。我們划着自己喜歡的“動物船”,享受了一番“盪舟西湖”的情趣。

這時,老天好像也被我們的熱情感動了,露出了笑臉。我們紛紛脱下雨衣,來到了“垂釣區”。釣魚是我的最愛。我趕緊找個位置坐了下來,拿過魚竿,穿上魚餌,放入水中,心裏默默地念着:魚兒快上鈎,魚兒快上鈎。可是等了老半天,不見動靜。我氣了,把釣竿提了起來,一看,哪有什麼魚呀,連魚餌也無影無蹤。我又試了一遍,仍然是外甥打燈籠—照舊。看看同學釣到魚那歡呼雀躍的樣子,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我不甘示弱,又重整旗鼓,耐下心來,又試了幾次,可依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結束的時間到了,在老師的催促了,我依依不捨地放下了釣竿,離開了“釣魚區”

接着,我們又參加了許多項活動,見識了許多新鮮的玩意兒。

那一天,是我童年生活裏最美好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