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三角形教學設計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9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角形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角形教學設計

三角形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經歷探索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操作、觀察和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思想,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體會轉化的思想。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袋(每小組各有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一條紅領巾。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激趣引新

1.複習舊知。

(1)計算下面各圖形的面積。(PPT課件演示)

(2)創設情境。

同學們,請大家看看自己胸前的紅領巾,它是什麼形狀?如果要裁剪一條紅領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紅布嗎?求所需紅布的大小就是求這個三角形的什麼?

2.回顧引新。

(1)回顧:還記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2)引新:如果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就能直接求出裁剪紅領巾所需紅布的大小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的面積。(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二)主動探索,推導公式

1.操作轉化。

(1)提出問題:既然平行四邊形能轉化成長方形推導出面積計算公式,那三角形能不能也像這樣,通過轉化推導出計算面積的公式呢?

(2)請同學們拿出準備的三角形,仿照我們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試着拼一拼,看能不能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動手前,注意老師提出的這幾個問題:

你選擇兩個怎樣的三角形拼圖?能拼出什麼圖形?拼出的圖形的面積你會算嗎?拼出的圖形與原來的三角形有什麼聯繫?(屏幕出示)

學生分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展示彙報。

預設拼法一: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鋭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預設拼法二: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以長方形為例)。

預設拼法三: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以其中一種情況為例)。

(4)想一想:你們拼的都不一樣,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只要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什麼圖形?

學生觀察,發現:有的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鋭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的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還有的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也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雖然選取的三角形不一樣,拼出的結果也不一樣,但是,只要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就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觀察思考。

(1)觀察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原來的三角形,你發現了什麼?

(2)學生獨立思考後彙報:三角形的底和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三角形的高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3.概括公式。

(1)你能自己寫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PPT課件演示)

(2)總結公式。

①板書公式: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②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PPT課件演示)

(3)回顧與小結。

①我們已經知道三角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除以2,回顧一下,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②教師小結:當我們利用一個三角形無法將它轉化成已學過圖形的時候,我們選取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進行拼擺。不論是兩個完全一樣的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最後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通過觀察思考發現,原三角形的底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原三角形的高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原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今天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依然採取把未知的三角形的面積轉化成已知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來研究的方法,非常好!在今後的學習中,如果再碰到類似問題,希望能繼續用這種方法使問題迎刃而解。

4.除了剛才我們用的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方法外,請同學們再用剪拼的方法進行推導。

(1)小組討論:怎樣剪拼可以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2)交流彙報(請學生展示剪拼過程)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

(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的底)(三角形高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三)鞏固運用,解決問題

1.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兩個不一樣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為什麼?

2.討論:誰説的對

叔叔:兩個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小明: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小玲: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小紅: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填空

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的高,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三角形的()。三角形的面積等於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就等於()×()÷(),用字母表示是()

三角形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發現並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並能運用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歸納、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過程與方法:積極參與探究活動,經歷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及得出結論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思考、抽象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能根據三角形三邊的關係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發對數學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樹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氣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學重點

三角形三邊關係的實驗與探究。

教學難點

利用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三角形、支直尺、不同長度的小紙條若干、分組操作記錄表、雙面膠、自制課件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創設情境:

這節課老師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能夠看到同學們:敢想敢説敢問敢辯敢失敗,特別是敢失敗,因為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經説過:失敗裏包含着成功的因素。你們能幫助老師實現願望嗎?(課件出示)

2、複習舊知:

(1)(欣賞圖片)你看到了什麼?

(2)那你能説一説,你對三角形都有哪些瞭解?

(3)三個頂點,三個角,三條邊,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4)那麼到底什麼是三角形?(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分析這句話突出“圍成”。

3、質疑:是不是任意的三條線段都能拼成三角形呢?導入新課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分組操作:請同學們用你們手上的小紙條來圍成一個三角形,你們能完成嗎?

操作要求:

1、每6人一組。組長一人、記錄員一人、測量員一人、其餘的是操作員

2、測量員量出你所選擇的紙條的長度;

3、記錄員做記錄;

4、操作員動手拼三角形,把你拼出來的圖形貼在下面;

5、組長彙報結果。

注意:相鄰的兩條線段要端點相連。

(二)彙報結果:按順序組長分組彙報結果(本組選擇的紙條的長度、能否拼成三角形)。

展示操作結果:

試驗次數三邊長度(cm)結果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關係

(1)3、5、9否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小於第三邊3+5

(2)3、6、9否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等於第三邊3+6=9

(3)3、5、7是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大於第三邊3+5>7

(4)5、6、7是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小於第三邊5+6>7

(5)5,8,13否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等於第三邊5+8=13

(6)7,11,12是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大於第三邊7+11>12

(7)18,7,5否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小於第三邊5+7

(8)11,4,15否較短的兩條邊長度之和等於第三邊4+11=15

(三)引導學生髮現特性:(課件演示)

1、兩條邊的長度之和小於或等於第三條邊的長度不能圍成三角形

2、較短的兩條邊的長度之和大於第三條邊的長度能圍成三角形

3、學生自由討論、總結: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三角形任意兩條邊的長度之和大於第三條邊的長度)(揭題、板書)

4、讀一讀,説一説關鍵字詞是什麼?你怎樣理解(任意和大於)?

三、精彩練習、拓展提升。(課件出示)

在能圍成三角形的各組小棒下面畫“√”。(單位:釐米)

(5)1cm2cm3cm()(6)4cm2cm3cm()

(7)3cm4cm5cm()(8)3cm3cm5cm()

四、學以致用。

(一)、課件出示:課本82頁例3情境圖。

1、這是小明同學上學的.路線,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他可以怎樣走?

2、為了描述方便,我們把這幾條路線分別標上顏色,在這幾條路線中哪條最近?為什麼?

3、歸納彙報:請同學看一看,連接小明家、商店、學校三地,近似一個什麼圖形?連接小明家、郵局、學校三地,同樣也近似一個什麼圖形?因為這三條路正好形成兩個三角形,而中間的這條路相當於三角形的一條邊,而在三角形中,其他兩邊之和一定大於第三邊,所以中間的這條路最近。得出結論: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這條線段的長度叫做兩點間的距離。(板書)

(二)完善表格。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研究你有什麼收穫嗎?

1.發現並理解了: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並能運用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找出到達一個地方最短的路線。

2.通過動手實踐,分析數據,體驗探索和發現三角形邊的關係的過程,培養了發現問題的意識及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探索問題的方法和經驗。

板書設計:

三角形三邊關係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這條線段的長度叫做兩點間的距離。

三角形教學設計3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八年級

2、課時:

3、學科:數學

4、學生準備:提前預習本節課的內容,尺規和練習本。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八年級數學下冊第十八章18.1.2平行四邊形判定中的第三課時三角形中位線的內容。三角形中位線既是前面已學過的平行線、全等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性質等知識內容的應用和深化,同時為進一步學習梯形、任意四邊形的中位線打下基礎,尤其是在判定兩直線平行和論證線段倍分關係時常常用到。在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證明及應用中,處處滲透了歸納、類比、轉化等化歸思想,它是數學解題的重要思想方法,對拓展學生的思維有着積極的意義。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三角形中位線的概念

(2)會證明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

(3)能應用三角形中位線定理解決相關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進一步經歷“探索—發現—猜想—證明”的過程,發展推理論證的能力。體會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在獲得結論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情感目標

畫一個任意三角形的中位線,用猜測和度量判斷中位線與第三邊的位置和數量關係,進一步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團隊精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善於觀察、勇於探索、嚴密細緻的科學態度。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並應用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難點: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證明和運用。

【教學方法】

學生在前面的數學學習中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學習的經驗,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經歷、猜測、證明的過程,我採取:啟發式教學,在課堂教學。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三角形中位線:

三角形一個頂點和對邊中點連結的線段

情感分析:讓學生首先通過原有知識三角形中線【端點特徵】來引入三角形中位線更加好理解。

(二)概念提取:像(EF、FD、DE)的線段的端點有什麼特點?

情感分析:通過問題,讓學生去發現中位線端點的特點,加深對中位線定義的提取和理解。

(三)引出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義:

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中位線。

情感分析:直接引出定義,讓學生更容易去理解中位線的含義並且對端點特徵的理解。快而簡單且易懂。

(四)概念對比記憶:

(1)相同之處——都和邊的中點有關;

(2)不同之處:三角形中位線:中點連線;三角形中線:中點與端點(頂點)連線

情感分析:通過對比記憶,加深兩者的區別與聯繫,對中位線的理解進一步提升。

(五)探究中位線的性質:

一般的三角形的中位線(DE)與第三邊(BC)存在哪些關係?

問題:①DE與BC存在怎麼樣的位置和數量關係?

【作圖觀察並猜想】

②結合圖形,請找出已知部分?要求證部分?

情感分析:對定義的理解後,方便對中位線性質的一個探究,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通過畫任意三角形的一條中位線,並且通過學習工具(量角器、三角板、刻度尺和圓規),通過量同位角和三角板的推移來觀察猜測中位線與第三邊是平行的,再來通過刻度尺測量是它的二分之一。由於方法的侷限性(誤差),所以探究用數學客觀的邏輯推理中位線的性質。而且通過命題來找出已知和求證部分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難點,通過這裏也可以讓學生再次鞏固提升。

(六)證明中位線與第三邊的關係:

已知:在△ABC中,D、E分別是AB和AC中點

證明:

方法一:證明:延長DE到F,使EF=DE,連結CF.

方法二:證明:如圖,延長DE至F,使EF=DE,連接CD、AF、CF

情感分析:通過證明的方法,引導學生做輔助線時候的邏輯推理,多問學生為什麼會想到這樣去做輔助線的。倍長線段是怎麼想到的?為什麼會想到連接CF?為什麼會想到證明四邊形?引發學生思考。

 (七)歸納: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

用符號語言表示:∵DE是△ABC的中位線

位置關係且數量關係

情感分析:通過剛剛的證明引導學生最後歸納出今天新課的重點內容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對數學符號語言的書寫格式進行板書,讓學生更加理解和學會書寫格式要求。

 (八)練習鞏固:

1、在△ABC中,E,D,F分別是AB,BC,CA的中點,AB=6,AC=4,BC=5,則△EDF的`周長是?

情感分析:通過簡單的運用,能夠讓學生從簡單的基礎知識對中位線性質的掌握,基本全班學生都能從中掌握。

變式1:在△ABC中,E,D,F分別是AB,BC,CA的中點,AB=6,AC=4,則四邊形AEDF的周長是?

情感分析:通過變式1讓學生在原來題型的變化,掌握異題同解的思想方法,促進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

2、如圖,在△ABC中,中線BE,CD交於點O、F、G分別是OB、OC的中點

求證:四邊形DFGE是平行四邊形

情感分析:證明平行四邊形的時候往往要用三角形去解決,所以引導學生用平行四邊形判定的時候一定要主要平行且相等,要學會在哪個三角形找出相應的中位線來進行運用。

 (九)鞏固提高:

3、已知:四邊形ABCD中,E、F、G、H分別是AB、BC、CD、DA的中點.

求證:四邊形EFGH是平行四邊形.

輔助線:當有中位線三角形不完整時則需補完整三角形

情感分析:中點四邊形主要歸類為怎麼去做輔助線,引導學生在折線段中的中點,找到相應的三角形中位線,主要是攻克三角形中位線的做法。

【動點問題】

4、如圖:長方形ABCD中R、P分別是DC、BC邊上的點,E、F分別是AP、RP的中點,當P在BC上從B向C移動而R不動時,線段EF長()

A.逐漸增大

B.逐漸變小

C.不變

D.先增大後變少

情感分析:涉及到動點問題

首先要教會學生要學會找出

哪些是定點,哪些是動點的問題,才能解決相應的變化問題【通過動畫來演示後再進行證明講解,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後,再用客觀推理論證,培養嚴密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

5、如圖,點E、F、G、H分別是線段AB、BC、CD、AD的中點,求證四邊形EFGH是平行四邊形

情感分析:學會做輔助線,引導學生構成完整的三角形中位線,直接運用定理。

6、已經△ABC是鋭角三角形,分別以AB、AC為邊向外側作兩個等邊△ABM和△CAN,D、E、F分別是MB、BC、CN的中點,連結DE,FE

求證:DE=EF

情感分析:構成完整的三角形中位線後,要證明線段相等,則需要證明三角形的全等,找到相應的判定根據已知的條件,回顧全等三角形的證明。

7、已知:在ABCD中,E是CD的中點,F是AE的中點,FC與BE交於G。

求證:GF=GC.

證明:取BE的中點M,連接FM、CM

輔助線:已知中點與選取鄰邊中點的連線,形成中位線。

情感分析:通過前面例題的對比,很多學生會覺得連接兩點就可以構成三角形的中位線,從而產生慣性思維,導致這題目解答不出,所以這方面可以通過這題進行歸類輔助線的做法,已知中點與選取鄰邊中點的連線,形成中位線。

(十)總結:

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義: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

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

【用途】: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三角形的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

教學反思:

本節課採用“問題—探究—發現—應用”的啟發性教學模式,把大部分時間交給了學生去思考探究,讓學生畫出任意三角形的中位線去探究與第三邊的關係,從而讓學生動手動腦思考。而教師不是一位旁觀者,要積極的作為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整節課教師注意提高學生的邏輯證明能力,強調直觀與抽象結合,以及邏輯思維推理能力的訓練,讓學生經歷了數學的快樂之旅。

三角形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80~81頁的例1、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自學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和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師:説一説你對三角形有哪些認識?

師:同學們對三角形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和三角形有關的知識。

(板書課題:三角形的特性)

二、探究新知。

1、三角形的特徵。

(1)畫一畫。

師:請你在紙上畫一個自己喜歡的三角形。並和同桌邊指邊説一説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師黑板上畫一個三角形,讓學生説出各部分的名稱師板書。(教師板書各部分名稱)

(2)擺一擺。

師:每根小棒相當於一條線段。請你動手用三根小棒擺一個三角形。

找一學生上投影前擺一擺,並説一説是怎麼擺的?

(3)看一看。

老師也擺了一個三角形,課件出示。

你們有什麼看法?

教師用課件演示並強調:有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

(4)找一找。

下面圖形中是三角形的請打√,不是三角形的請打×,並説出你的理由。(學生一起用手勢表示)

2、三角形的特性。

(1)動手操作發現三角形的特性。

師生拿出平行四邊形框架。

師:用手拉動,説一説有什麼發現?(容易變形,不穩定。)

指導學生操作:去掉一條邊,再扣上拼組成三角形框架。

師:再拉一拉有什麼感覺?

師:想一想這説明三角形具備什麼特性?(穩定性)

(2)生活中尋找三角形的特性。

師: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用處很大,你能舉個例子嗎?

課件出示例2的主題圖,請你找出各圖中哪有三角形?説一説它們有什麼作用?

3、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引入。

故事引入,兩個三角形爭論誰的個高。課件出示

讓學生説一説怎樣比較這兩個三角形的高,並準備好相應的兩個三角形學具試着讓學生前面來分別指一指它們的高,並比一比。

師:請你拿出(指鋭角三角形)這樣一個三角形,試着指一指它的.高。

(2)看書自學。

師:什麼是三角形的高?怎樣正確的畫出三角形的高呢?請打開書81頁,看看書上是怎樣説的,又是怎樣畫的,和你的想法一樣嗎?

師:誰來説一説?

請你在剛才的三角形中畫出三角形的一條高,並標出它所對應的底。

(3)教師板演。

我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分別用字母A、B、C 表示,這個三角形可以稱作三角形ABC。想想怎樣以AC邊為底畫出這個三角形的高?

生説高的畫法,師板演,並強調用三角板畫高的方法。

(4)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高。

在三角形中標上字母ABC,和同桌説一説剛才畫的高是以哪條邊為底畫的?

師:剛才我們畫了三角形的一組底和高,想一想一個三角形只有一組底和高嗎?為什麼?

(三)應用練習。

1、填空:

三角形有( )個頂點,( )條邊,( )個角。

2、學校的椅子壞了,課件演示,怎樣加固它呢?(教材86頁第2題)

3、小明畫了三角形的一條高,你説他畫的對嗎?為什麼?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三角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你還想了解和三角形有關的哪些知識?

三角形教學設計5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稱和主要特徵,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三個角。

2.教幼兒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實物進行比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發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個。

2.圖形組成的實物圖片4張。

3.孩子人手3個三角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複習3的數數

引領幼兒手口一致點數3的物體。

通過點的`橫排、豎排,及三點隨意排的點數讓幼兒手口一致的數數,並引出通過三點連線形成三角形。

二.學習三角形特徵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圖形,幼兒每人一個三角形。

通過自己數一數,試一試,感知圖形特徵,並充分讓幼兒表述,得出圖形的特徵。

2.引導幼兒觀察幾個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過驗證得出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師小結三角形特徵,使幼兒獲得的知識完整化。

三.複習鞏固三角形的特徵

1.給圖形寶寶找朋友,讓幼兒從眾多幾何圖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請幼兒一一找出三角形,並説出為什麼?

2.請幼兒從圖形拼圖中找出三角形,將圖片一一出示。

請幼兒觀察説出這些圖象什麼?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幾個三角形?

3.請幼兒在周圍環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東西。

延伸活動:

在區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兒拼三角形,鞏固認識其三角形。

教學反思:

我上這節數學課,就是讓孩子們認識三角形,難點就是讓幼兒如何區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這教學過程中,我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們的桌上,讓孩子們數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通過讓他們動手操作,讓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到了:

1、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

2、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三角形教學設計6

教案目的:

通過一些遊戲讓小朋友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徵,並且可以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品。

教案准備:

多媒體課件,圖形若干

教案分析:

難點:觀察、對比是孩子們探究的過程,通過圖形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徵。

重點:活動中運用課件直觀、形象的特點,通過多種遊戲形式,採用啟發法、提示法,引導幼兒進一步掌握並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徵。

活動的結束之際,組織幼兒進一步從生活環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體,作為活動的延伸環節,自然結束。

教案過程:

1、通過課件中的圖形寶寶開引出三角形。

2、採用遊戲的方法引導小朋友在許多圖形中找三角形,並且讓小朋友觀察三種三角形的共同特徵,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

3、讓小朋友在圖形框中找出三角形,分別説出邊和角的數量,進一步掌握住三角形的特徵。

4、組織小朋友根據圖形露出的一部分來猜測出圖形,從而可以進一步鞏固小朋友對圖形的認識。

5、讓小朋友觀察周圍的環境,沒有和三角形相似的物品。

教案拓展:

老師和家長也可以把三角形替換成正方形或者是圓形,讓小朋友找一下日常生活環境中有哪些物體的形式是相似的。

三角形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理解三角形內角和與三角形的大小無關。

2.通過測量、計算、猜想、實驗等數學活動,積累認識圖形的方法和經驗,逐步推理、歸納出三角形內角和。

3.關注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遇到的真問題,培養學生誠實嚴謹的實驗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的態度。

教學重點:

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與三角形的大小、形狀無關。

教學難點:

經歷操作活動,推理、歸納出三角形的內角和。

教學資源:

多煤體課件,各種三角形,三角板,量角器,剪刀。

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昨天我們學習了三角形的分類,三角形按角的特徵怎麼分類?按邊的特徵怎麼分類?

2.信封中裝一個三角形露出一個鋭角,猜一猜信封中裝的是一個什麼三角形?能確定嗎?(露出一個鈍角)現在能確定了嗎?為什麼現在就能確定了?(有一個鈍角,兩個鋭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3.三角形中還隱藏着那些知識?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這節課我們研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內角和)

二、合件交流,操作發現。

1.(課件)你知道三角尺內角的度數分別是多少嗎?每個直角三角尺的'內角度數之和都是多少度?我們能根據三角尺的內角和是180度,就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的結論嗎?應該怎麼研究?(應該把三角形中所有的類型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都研究後,才能得出結論)(課件出示學習單)。

2.組織學生小組合作:

請同學們以4人為一個小組,三個人分別量一量,算一算一種三角形的內角的度數,小組長填寫學習單。老師巡視。①師:能不能只量出兩個角的度數,不量第三個角的度數,就開始填表、計算?(我們的研究必須是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測量的數據必須是真實的,來不的半點馬虎)。②同桌交流,你們有什麼發現?

3.組織學生彙報交流:

①那個組説一説你們組測量的數據和計算的結果?(學生的計算不是正好180度時,問:大約是多少度?)②你們有什麼發現?(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大約都是180度。③你能提出什麼猜想?(我猜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老師板書: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在板書後面打上“?”),就需要我們驗證,請同學們想辦法驗證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學生通過折的方法剪拼進行驗證;學生通過剪、拼的方法進行驗證。)

4.學生展台展示自己的難方法。通過驗證,我們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老師把“?”改為“!”。

5.操作總會有誤差,有沒有別的方法説明呢?(老師課件演示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所以長方形的內角和應為:90°×4=360°。將長方形沿對角線分割,可以分成兩個完全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所以直角三角形內角和應為:360°÷2=180°;沿高可以將任意三角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由於前面證明了任意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因此兩個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應為:180°×2=360°。而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不屬於分割前三角形的內角,因此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應為:360°-180°=180°。)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這裏有一條紅領巾,它的形狀是等腰三角形,其中∠1=110°,請計算出∠2=()°,∠3=()°。

2.把下面這個三角形沿虛線剪成兩個小三角形,每個小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把一個三角形剪成兩個小三角形,雖然大小發生了變化,可是內角和依然是180度,説明三角形的內角和與三角形大小無關)。

四、反思總結,自我建構。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這節課我們就研究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三角形教學設計8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學生對國小階段三角形有初步瞭解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點和性質。三角形是最簡單、最基本,很常見的一種幾何圖形,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對學生更好地認識現實世界,拓展空間觀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今後學習三角形全等、相似和解直角三解形,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實物和圖形理解三角形定義

2、找到所有三角形的共同特點。

3、會用三角形頂點的三個大寫字母和形象符號(“△”)來記一個三角形。

4、初步瞭解任意三角形三邊之間的大小關係。

5、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與三角形有關的實際問題。

6、初步感受三角形簡單、廣泛地適用性。

7、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合作、交流、探究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三角形共同特點的理解及三角形三邊關係性質的理解。

難點:應用三邊關係性質解決簡章的實際問題。

四、教具及材料準備

三角板、實物的三角形、包裝帶、剪刀、頭釘、白紙、透明膠等(師生同備)

五、學生情況及教學構思

七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的階段,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中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從實際出發説三角形、找三角形、記三角形、畫三角形、算三角形、感悟三角形、剪三角形、做三角形、小結三角形的教學環節。

六、教學實施

1、師:在國小我們進一步瞭解了三角形,今天我們在一起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定義、記法及其相關性質,隨之在黑板上板書課題(1認識三角形)哪位同學能列舉日常生活中與三角形有關的實例(同學們爭先舉手答問)。

生:像鐵塔,空調器支架、鐵橋、教室裏飲水機支架、屋頂支架等都是由許多三角形構成的。

師:在黑板上畫出同學熟悉的屋頂框架圖。

2、師:既然小到生活小事,大到交通建築等隨處可見三角形的圖形,那麼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特點呢?

甲生:每一個三角形都有三個內角,三個頂點。

乙生:每一個三角形都由三條線段組成。

丙生:任意三角形的三內角之和都等於180°。

(同學們發言積極)

師:為了方便通常用三角形三頂點的'大寫字母來記一個三角形、並在三個大寫字母前面加上符號“△”。如圖中可記作“△ABC”,(並在黑板上板書△ABC),同時規定每個頂點的大寫字母所對邊就用它的小寫字母表示,頂點A所對的邊BC用a表示,邊AC、AB分別用b、c表示。

師:請同學們在屋頂框架圖中至少找出5個不同的三角形,並用三個大寫字母記出相關的三角形,並與同伴交流。

三角形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認識正方形與三角形。

活動準備:

1、兒歌《快樂小魚》;

2、用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拼成的小魚圖形;

3、待塗色圖形;

4、蠟筆;手帕;音樂磁帶。

5、場地上劃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區域。

活動過程:

一、教師拼小魚圖形,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變出了什麼?它們是用什麼形狀拼出來的?

二、出示正方形手帕,引導幼兒將其變成三角形。

幼兒人手一塊手帕,操作一下。

三、引導幼兒重點觀察三角形,説説它是什麼樣的`。

四、遊戲《快樂小魚》。

1、幼兒念兒歌,做動作。

2、老師念:“游到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池塘裏”,幼兒遊向相應的區域,並做小魚的動作。

3、一名幼兒當小老師,來發出指令,其他幼兒和老師一起遊戲。

五、欣賞掛圖,你覺得好看嗎?

引導幼兒説出沒有塗色的是什麼形狀。老師與一名幼兒來給它打扮一下。

幼兒分組操作,給小圖中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配樂)。

活動延伸: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給老師或其他幼兒看,並説説自己給哪些圖形塗了什麼顏色。

附:兒歌《快樂小魚》

小魚小魚遊呀遊,游到小小池塘裏。

捉小蟲,吐泡泡,真呀真快樂。

三角形教學設計10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去參觀了王伯伯的養蝦池,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學習了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的呢?(學生回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誰能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呢?(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再去參觀一下張爺爺家的養蟹池吧。(課件出示情景圖),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麼問題?(1號蟹池的面積是多少?……)一號蟹池的形狀是一個什麼圖形?(三角形)那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板書:三角形的面積

二、探究新知:

(一)操作引入

1、提問: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呢?我們能不能像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那樣也設法把三角形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很多三角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研究一下,試着把三角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生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2、彙報交流:不同方法的小組到前面演示,邊拼邊講。(師選擇三種圖形貼到黑板上)。

(二)公式推導

1、咱班同學真了不起,小小的三角形竟然拼出了這麼多的圖形。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兩個三角形拼成了一個什麼圖形呢?(長方形)。那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長×寬)。師在黑板上所貼長方形下面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2、黃顏色三角形的面積與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呢?(三角形面積是長方形面積的一半)。

3、長方形的長與這個三角形的底是什麼關係?板書

4、長方形的寬與這個三角形的高是什麼關係?板書

5、那這個三角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生答,師在長方形面積公式下板書——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6、是不是所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都是它所拼成圖形的一半呢?

7、操作驗證(學生小組完成)

結論: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正方形面積的一半。

鈍角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8、推導公式:生答:通過實驗我們知道,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它所拼成圖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三、拓展練習

剛才大家的表現非常棒,自己就總結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那麼根據公式,誰來説一下,要求三角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幾個條件?(底和高)。

1、下面我們就將1號蟹池的面積計算一下吧。課件。(生解答,交流)

2、比一比,看誰算的又快又準確。課件。生獨立解答,全班交流。

3、課件出示:一個沒有標出底和高的三角形,怎樣求出它的面積。(測量底和高),做書上第31頁練習2。

4、課件出示:火眼金睛辨對錯。生用手勢判斷,並説明理由。

5、聰明小屋:平行線中的三個三角形,哪個面積大?生討論交流,説明理由。(一樣大,因為它們等底等高)。

四、課堂小結

出示學習材料,學生閲讀後談感想。體會祖國的古代科學家得了不起,20xx多年前就推導出了這個公式。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的研究也推導出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説明同學們也很聰明,相信將來你們還會有更多更大的發現,到那時你們的名字也將載如史冊,大家有信心嗎?

1、你從這節課學到了哪些知識?

2、你認為計算三角形面積需要注意什麼?

三角形教學設計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探索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稱和形狀特徵,認識三角形的多樣性;

2、能不受其他圖形干擾找出三角形;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教具:

1、各種不同的三角形;數字卡;

2、星星、正方形、菱形各1。

學具:

1、3條長度不同的紙條(幼兒每人一套);

2、各種圖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若干;

3、圖形拼圖;

4、膠墊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一、探索操作:

1、請幼兒拿3條不同長度的.紙條拼擺圖形。幼兒探索活動,教師指導。

2、幼兒展示自己的圖形,教師集體説説,擺了什麼樣的圖形,用了幾條紙條,有幾個角;

二、認識三角形的特徵

1、"小朋友真棒!現在我們請出今天的圖形客人。"出示三角形引導幼兒數數三角形的角與邊各有多少?(教師根據幼兒數出的角、邊,在三角形上標上數字)2、出示星星、正方形、菱形、讓幼兒分辨它們是否三角形?

2、出示各種圖形,讓幼兒把三角形歸類放到一邊。(二次操作,鞏固對三角形特徵的認識)

3、操作:幼兒人手一圖形拼畫,請幼兒找出畫中的三角形,塗色。

4、向爸爸媽媽展示自己的畫。

三、活動結束。

三角形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第84~85頁。

教學目標:

1、經歷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索過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知道轉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積時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在轉化中發現內在聯繫及推導説理。

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紅領巾,學具(兩個完全相同的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若干個)。工具(直尺、剪刀)。

設計思路:

本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通過多媒體課件複習舊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複習舊知時,單憑教師枯燥的提問,很難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學一開始,我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動態地將舊知識展示在學生面前,以感染學生,為學習新知識作好鋪墊。

2、利用遠程教育資源,通過多媒體課件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索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如果只有教師的講解、演示,很難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新知。因此,在教學中,我力求打破傳統教學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弊端,精心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發揮多媒體的功能,通過“變色”、“閃爍”、“聲音”等手段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新課程的理念。

教學過程

一、創境引新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點擊課件)

這個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呢?

電腦動態演示割拼的轉化過程。

形成板書:

轉化 找關係 推導

學生看大屏幕,

口答:s=ah

學生口述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老師這裏有一樣東西,你想知道嗎?(出示紅領巾)紅領巾是什麼形狀的?要知道做這條紅領巾需要用多大的布,該怎麼辦?

三角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研究、探索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生可能會説:求出它的面積。

二、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1、談話啟思。

我們能不能利用前面學過的方法來探究三角形的面積呢?想一想,用任意兩個三角形可以拼成什麼圖形,下面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學具拼一拼、擺一擺,看一看,能拼成什麼圖形?

2、操作探索。

(1)四人小組合作進行操作、探索。

(2)小組彙報、交流、展示。

學生可能會拼出以下圖形:

(3)課件演示拼出的各種圖形。

(4)設疑:

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的面積你會計算?

通過操作,誰能告訴老師,什麼樣的兩個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邊形?

你能不能很快的把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

老師有一種方法,能很快的將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想學嗎?

電腦演示轉化的動態過程。

(5)找關係。

師: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原三角形有什麼關係?

課件出示:

a.拼得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原三角形的底有什麼關係?

b.拼得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原三角形的高有什麼關係?

c.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得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6)彙報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師用電腦演示。

(7)嘗試推導説理。

師:根據你們的發現,你能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在學生的`彙報中形成板書:

三角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底 × 高

= 底× 高÷2

師:如果用s表示面積,a、h分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用字母怎樣表示公式?

完善板書:s=ah÷2

學生口答:長方形、平行四邊形。

生: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邊形。

學生操作,感到不是很容易。

學生觀看轉化過程。

嘗試旋轉、平移的方法。

小組討論交流。

小組派代表發言。

學生討論後回答,並説説自己是怎樣推導的?

學生髮言。

學生齊説:s=ah÷2

3、探究用一個三角形進行割補轉化推導。

師:我們在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運用了割補法,你能不能運用割補法將一個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師:下面我們來觀察電腦上是怎樣操作的?(點擊課件)

師:同學們若有興趣,課後可以繼續探索不同的割補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

彙報交流。

學生觀看運用割補法將一個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過程。

三、實踐應用

拓展提高

1、(出示紅領巾)這下你會計算這條紅領巾的面積嗎?計算它的面積要知道什麼條件?

你能估計一下它的底有多長嗎?(課件出示紅領巾)

一條紅領巾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2、看圖計算面積。

3、你認識這些道路交通標誌嗎?誰來説説。

(課件出示)

師:我們學校處在交通繁忙的三*路口,車輛較多。為了同學們的安全,交警叔叔想用鐵皮做這樣兩個標誌牌,(點擊課件)

你來幫他們算算需要多少鐵皮?

4、判斷。

(1)、一個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釐米,它的面積就是16平方釐米。()

(2)、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一定相等。()

(3)、兩個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釐米,它的面積是30平方釐米。()

5、課下請同學們找一個三角形的實物進行測量,計算出它的面積。

學生估計底的長度。

學生獨立完成,一人板演。做完後集體訂正。

學生口述列式。

通過圖3知道要用對應的底和高計算面積。

學生説説自己認識交通標誌。

學生獨立完成,然後交流。可能出現下面兩種方法。

方法一:s=ah÷2

=7.8×9÷2

=35.1

35.1×2=70.2(平方分米)

方法二:s=ah

=7.8×9

=70.2(平方分米)

學生判斷,並説明理由。

四、評價體驗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有話想對同學們説,你最想説什麼?(點擊課件)

學生之間互相評價。

教學反思:

1、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創設教學情景。

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創設情景,能生動直觀地將教學信息再現於學生的感官。教學情景創設的好,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又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是在完全認識了三角形的特徵及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其推導方法與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有相似之處。因此,我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網搜索並下載有關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課件,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這樣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了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慾望,同時又使學生明確了探索目標與方向。

2、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數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親身主動的參與,自主探索,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本節課,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利用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拼一拼、一擺、移一移等方法將兩個三角形拼成各種圖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髮現只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邊形,但學生不會用旋轉、拼移的方法。這時,我恰當的運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將兩個完全相同三角形通過旋轉、平移,能很快的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非常直觀形象的展示轉化過程,學生在好奇的氛圍中掌握旋轉、平移的方法。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並再次觀看多媒體課件,發現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原三角形的內在聯繫,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有效的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新知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割補法是學習幾何知識很重要的方法。在推導平行四邊行面積計算公式時,學生已初步掌握了割補法。本節課中,當學生用旋轉、平移的方法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後,我又設計讓學生運用割補法,將一個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來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這一環節由於學生的能力和知識水平有限,對於割補法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動畫,直觀地展現幾種割補方法,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

3、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提高學生應用新知識的能力。

練習的設計除了注重趣味性和層次性外,更注重現實性。本節課的練習除了圍繞重點設計基本練習鞏固新知識外,還設計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的練習題。為了節約教學時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練習題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設計了讓學生認識道路交通警示標誌,並計算兩塊相同標誌牌面積的課件,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對學生進行了交通安全教育。

總之,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對學生主體性發展、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獨特的優勢,教學中教師適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豐富的情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發揮了最佳的教學效應,從而激勵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

三角形教學設計13

預習要求:看教科書第2—3頁,做一做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名稱;並能識別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初步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它們的名稱,並能識別這些圖形,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讓學生動手在釘子板上圍、用小棒拼平行四邊形。

教學用具:

長方形模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出示長方形問“小朋友們,誰願意來介紹一下這位老朋友?他介紹得對嗎?”接着出示第二個圖形(正方形),問:“這個老朋友又是誰呢?”再出示圓:“它叫什麼名字?這是我們已經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三位老朋友。我發現你們很喜歡摺紙,是嗎?今天我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個摺紙的遊戲,高興嗎?

二、啟發思維、引出新知

1.認識三角形

(1)教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紙,提問:這是什麼圖形?

學生回答:這是正方形。

師:你能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摺成一樣的兩部分嗎?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摺紙的.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你是怎樣折的,折出了什麼圖形?

師:我們現在折出來的是一個什麼圖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師:小朋友們一下就認識了我們的新朋友。對了,這就是三角形。出示並貼上三角形。

板書:三角形

(2)提問:這樣的圖形好像在哪兒也看到過?想一想?

先在小組裏交流。學生回答。

老師也帶來了幾個三角形。

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觀察,就會有更多的發現。

2.認識平行四邊形

(1)這是一張什麼形狀的紙?(演示長方形紙)怎樣折一下,把它折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2)學生先想一想,然後同桌商量着試折。教師巡視

(3)交流。你們會像他一樣折嗎?

(4)摺好後把兩個三角形剪下來。要想知道這兩個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樣,你能有什麼辦法?(把它們疊在一起)這就是完全一樣。

(5)現在我們手裏都有這樣兩個一樣的三角形,用它們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麼圖形?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交流探討。同學們可能拼出以下幾種圖形:三角形、長方形、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每出現一種拼法,請一位同學在投影儀上向大家展示。

師:這個圖形真漂亮,它叫什麼名字呀!這個圖形就是我們要認識的另一個新朋友——平行四邊形。(出示圖形,並板書:平行四邊形)(板書)

出示一個長方形的模型,提問:“這個圖形的面是一個什麼圖形?”學生回答後,老師將這個長方形輕輕拉動,這時出現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問:“現在這個圖形的面變成了一個什麼圖形?”

小結: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其實只要把它稍微變一變,就是一個平行四邊形了,你看:(演示長方形變平行四邊形)。對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邊形可以變的特點製作了很多東西,如:籬笆、樓梯、伸縮門、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體驗深化

(P3做一做2)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

四、練習鞏固

(1)練習一第1題。教師在大屏幕上出示練習一第1題圖,學生分組找學過的平面圖形並塗一塗,最後全班交流;

(2)練習一第2、3題。學生獨立完成。

三角形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 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2. 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自學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體驗數學和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 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

師生準備:三角形、三角板、平行四邊形框架、小棒。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情境導入。

1.同學們,為了迎接亞運會我們的廣州在馬不停蹄地建設着,每天都有新的變化。請看這是一幅建築工地的場景圖,從圖中你觀察到哪種平面圖形最多?(出示課件)

2.讓同學説説,生活中你看到過哪些物體上有三角形。

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上的三角形)三角形在生活中有這麼廣泛的運用,究竟它有什麼特點?這節課我們將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書課題:三角形的特性)

二 探究新知。

1. 三角形的特徵。

(1)畫一畫。

師:請你在紙上畫一個自己喜歡的三角形。並和同桌邊指邊説一説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師黑板上畫一個三角形,讓學生説出各部分的名稱師板書。

(2)看一看。

老師也擺了一個三角形,課件出示。

你們有什麼看法?

教師用課件演示並強調:有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

(3)找一找。

下面圖形中是三角形的請打√,不是三角形的請打×,並説出你的理由。(學生一起用手勢表示)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為了表達方便,我們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因此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板書:三角形ABC)

師生對口令,找頂點和對邊。如説“頂點A”,對方説“對邊BC”;説“BC邊”,對方説“頂點A”。

3、認識三角形的高。

⑴(出示)大橋圖,你從大橋上看到了什麼? (課件中抽出三角形)

⑵①小組討論如果要測量這座大橋頂點到橋面的高度,怎麼測量呢?

②彙報。引導學生明確要量頂點到橋面的垂直距離。指出頂點到橋面的垂直距離就是大橋頂點到橋面的高度。

⑶學生閲讀課本第81頁,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

⑷教師示範畫三角形的高,邊説明畫高的方法。強調使用直角三角板,用虛線畫高,畫出垂直符號。

首先用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靠住BC邊與它重合,另一條直角邊通過A點,然後從A點向它的對邊畫一條垂線,用虛線表示,標出直角符號,頂點與垂足之間的`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寫上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寫上底。

⑸學生在自己畫的三角形上畫出一條高,並標出底。

學生上台展示畫法,同桌互相訂正。

小組討論:説説畫高要注意什麼?(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指定的底邊重合,並讓另一條直角邊通過與這條底邊相對的頂點;再從頂點起向底邊畫垂直的線段;最後標上直角記號。

(6)這個三角形還能畫高嗎?(能)還能通過哪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作垂線畫高?一個三角形能畫幾條高?(3條高)

4、三角形的特性

(1)遊戲引出。

下面,我們來猜一猜誰的力氣大?拉動(讀成重音)這個圖形,只要使它的形狀發生變化,就算勝。(出示課件)

好,小猴同學獲勝!小猴同學的力氣大,小兔同學的力氣小。小兔真的力氣比小猴的小嗎?

你們同意嗎?為什麼?(因為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而三角形不會變形)這説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板書: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2)理解三角形的特性,看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5、三角形特性的應用

三角形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有這麼重要的作用,你們還能説一説在哪些物體上見過三角形也運用了這一特性呢?

(學生舉例:房頂做成三角形的,枱曆、斜拉橋、吊車)同學們都會注意觀察生活。

完成P86第2、3題。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對三角形有哪些認識?

四、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特性

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 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三角形教學設計15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的天性是好動,觀察能力、模仿能力特別強。利用生活中的圖形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還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目標

一通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活動認識圓形、三角形。

二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三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豐富幼兒的詞彙,鍛鍊幼兒的膽量。

教學重點、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幼兒的思維,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隻小盒子、四顆大小不同的鈕釦,三根火柴棒,2大頭針若干、泡沫板一塊、絨線或銅絲若干。

3圓形、三角形卡片、雪花玩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球、魔方、餅乾、盆碗、鈕釦讓幼兒觀察它們都是什麼形狀。如果知道告訴老師,小朋友認識那些圖形。

2小朋友喜歡這些圖形嗎?

3今天我們就和這些圖形做朋友。

二基本部分

1玩鈕釦吧,請小朋友把自己手中的鈕釦從大到小地排列並數數有幾顆鈕釦?(4)。問這些鈕釦都是什麼形狀的?並請小朋友把最大的鈕釦拿出來,摸一摸,看一看。

2找圓形;鈕釦是圓形,還有什麼是圓形的?讓幼兒在教室裏找圓形,找到後告訴老師,要大聲回答問題,(表、桶、球、水杯)。

3連三角形:請小朋友用三根大頭針隨便分開插在泡沫板上。教師用一根絨線把大頭針連起來後讓小朋友説出是一個什麼圖形?(三角形).。比一比三角形與圓形有什麼不一樣?(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4讓幼兒自己動手,拼三角形:請每個幼兒用三根火柴棒拼成一個三角形。

三結束部分:

1發給每個幼兒一根銅絲,讓幼兒發揮想象任意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而且還要説出自己的想法,鍛鍊幼兒的手腦並用,語言表達能力。

2給雪花玩具歸類:圓形的放在圓盒子裏,三角形的放在的三角形盒子裏。

3擺卡片;發給每個幼兒一套圖形卡片,讓他們有創意的擺出各種組合圖形。

4欣賞圖形,讓幼兒自己來評價一下小朋友的作品。

5教師總結在課堂上全體小朋友的表現。

教學反思

我利用幼兒的好動好學的天性,讓幼兒自己邊學邊邊動手、邊觀察,在生活中找出各種圖形,而且,鍛鍊幼兒説話、要大聲説話,不僅要在科學常識方面學習,還要豐富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並且利用幼兒動拼圖形時,發展了幼兒思維能力,要想像出他所喜歡的圖形才能拼出各種圖形,幼兒特別喜歡用銅絲和圖形卡片來拼圖。就像變魔術一樣。一會變成圓形、一會變成三角形又變成正方形,幼兒還用卡片組合拼圖,用圓形和三角形組合成一隻小鳥,三角形圓形正方向組成大象。幼兒特別有成就感。非常激動學習興趣特別濃。

本節課幼兒的注意力特別集中,就連膽小幼兒都能拼出簡單的圖形。這説明幼兒很聰明,只要給他們搭建平台,他們就有機會展示自己,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如果,這節課從上的話,我要給幼兒一支筆,要讓動手他們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比如、電視、洗衣機、冰箱、球、車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