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彙編15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68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彙編15篇)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1

  第一課時

一、簡介背景,揭題

1、師: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羣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人,此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被派到其它國家執行外交任務,幫助齊國解決了許多外交上的爭端,他就是晏子。

2、板書課題,全班齊讀——《晏子使楚》。

3、師:誰來説一説你對課題的理解?

4、指名回答。

(晏子原名"晏嬰","子"是古代對男人的一種尊稱。使:出使。)

二、掃清生字。

1、開火車組詞。

2、由生提問比較難寫或要注意的生字。

三、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師: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你覺得晏子是個怎樣的人?

2、生自讀課文。

3、指名回答。

4、師: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3個)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個故事來談談晏子到了楚國以後就受到了楚王怎樣的侮辱?用複述的形式把它介紹給你的組員。

5、四人小組交流。

6、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初步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那麼楚國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嗎?出使的結果又是如何?這些都是這節課我們所要關注的。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把文章速讀一遍,用“-----”劃出晏子出使結果的那句話。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全班交流,引導:

(1)師:同學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位同學大聲讀出來?

(2)指名回答。

(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從這句話你明白了什麼?

二、抓中心句,理解脈絡:

1、師:同學們,一句話往往能告訴我們許多信息,你認為橫線上可以寫些什麼?

a、在這之前,楚王(不斷地侮辱晏子)。

b、後來晏子(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挫敗楚王的三次侮辱)。

c、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指名回答。

4、師:同學們可真認真,把長長的一篇課文就讀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課文,咱們還得好好研究。今天,咱們就抓住“侮辱”一詞展開研究,去看看,在這之前,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5、師:請同學們繼續讀課文,劃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並講講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三、學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個5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就叫人把城門關了,讓讓晏子從這個洞鑽進去。

(1)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講得更簡單一點嗎?

(2)指名回答。

(楚王要晏子鑽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

2、楚王對他瞅了一眼,冷笑一聲説:“難道齊國沒人了嗎?”

(1)師:該怎樣讀這句話(瞅、冷笑)。

(2)指名讀,全班讀。

(3)師:這句話表達了楚王對待晏子是什麼態度?

(輕視晏子沒才幹,想以此侮辱齊國沒人才的目的。)

3、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説:“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幹這種事情?”

(1)師:楚王説這句話是要侮辱齊國人什麼?聯繫上下文解釋。

(2)指名回答。

(楚王藉此譏笑齊國人沒出息,齊國社會風氣不好。)

過渡:

楚王對晏子的侮辱真可謂是居心(叵測),處心(積慮),用心(不良),同學們積累的詞彙還真多!面對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擊的呢?

四、學習晏子反擊

1、師:咱們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擊楚王的語句,是哪個句子?

2、指名回答。

3、師:晏子為什麼這麼回答?他這麼説的結果如何呢?

4、生:訪問正常的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鑽狗洞,楚國讓我鑽狗洞。所以楚國是狗國。楚王只好吩咐打開城門,把晏子迎接進去。

5、師:楚王這城門打得是無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認國家是狗國了,自己是狗王了。從這次的回答中,我們又進一步體會到了晏子的聰明才智。他不僅維護了自己的尊嚴,而且還把這種侮辱還給了楚王,讓楚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番話的確巧妙。

6、小結

是啊,面對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靜的反駁,不卑不亢地把侮辱還給楚王,才能維護自己和齊國的尊嚴,又不傷了兩國的和氣。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重點字詞.

2.品味個性化的人物語言,領略晏子善辯的語言才能,感受晏子的愛國情懷.

教學流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疏通了《晏子使楚》的文意,對課文的內容有了一個整體感知,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跟隨晏子出使楚國去領略晏子不凡的勇氣和智慧。

二.温故知新

這是一份同年級同學的作業,你能幫他批改一下嗎?

1、解釋下列劃線的字:

(1)王曰,何坐?:坐下(2)吏二縛一人詣王:稟報

(3)聖人非所與熙也:開玩笑(4)寡人反取病焉:疾病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葉徒相似,其實不同

答:只是葉子相像,其實味道是不同的。

(2)王曰:“縛者曷為者也?”

答:大王問:“為什麼要綁人?”

三、走進晏子,感受人物的善辯之才和愛國情懷

1.品味語言,感受晏子所遭遇的險惡情境

請學生圈點勾畫能體現晏子即將面對險惡境況的詞句。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明確:

①背景:楚強齊弱,小國弱國的使者出使在大國強國有諸多的壓力

②.楚王有”欲辱之”的險惡心理

③.晏子有”齊之習辭者也”的聲譽

④.楚王君臣密謀策劃,毫無顧忌地藐視、侮辱晏子和齊國

以上種種都在增加了晏子的危險係數,晏子能否不辱使命,我們靜心等待。

2.品味辯駁之詞,欣賞晏子的善辯之才和外交家的不凡氣度

學生圓點勾畫第二段中晏子和楚王和精彩對答,寫出你的閲讀心得

“視”:挑釁,目光中充滿了對齊國尊嚴的藐視和對晏子的挑戰幸災樂禍而又得意洋洋

“齊人固”:楚王君臣將“一個齊國人”換成“所有齊國人”,從“固”字見其侮辱之意,這以意圖羞辱齊國使者的伎倆,被晏子一眼看穿,邏輯漏洞成就了晏子。為後文晏子以其外交上的機智,維護齊國的尊嚴做了鋪墊。

“避席”:顯示了晏子作為齊國使者的鄭重莊嚴態度,任何時候都不忘維護國家尊嚴、百姓聲譽的神聖職責。

“嬰聞之”留有餘地,“得無”“耶’”等詞使語氣變得委婉,既維護了祖國的尊嚴,又不至於是對方難堪,已損壞兩國之間的關係。

“橘生淮南則為橘………使民善盜耶”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源於水土不同,環境不同,從而推理“人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的結論。晏子以事物兩相類比辯得水到渠成,足見其智慧。同時“民生於齊不盜”是對齊國人的褒獎,是對齊國的讚譽,維護了國家的利益。“入楚則盜”則是對楚王君臣的有力反擊。

“笑”:有楚王的自嘲、有尷尬、有懊惱,也有對晏子的深深折服。

一“熙”一“病”欲蓋彌彰,把“侮辱”輕描淡寫為開玩笑,是掩飾、是無奈,同時晏子的高大形象從楚王的感慨中折射出來。

小結:晏子以國家尊嚴為重,對楚王君臣的肆意侮辱,體現了一位使者的外交風範和愛國情懷以及他不卑不亢的氣節。

3對話晏子,説出真感受

晏子到底靠什麼維護了齊國的尊嚴,贏得了楚王對他的尊重?是智慧?是辯才?是個人魅力還是其他?請以“晏子我想對你説…………“為開頭寫一段話,表達你對晏子的評價。

(圍繞晏子的機制勇敢。善於辭令,不辱使命,維護國家尊嚴不卑不亢的氣節出色的外交才能等)

總結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稱雄爭霸,外交上的勝負成為當時兼併戰爭的重要輔助手段。晏子折服楚王的話不長,卻句句設伏,步步緊逼,終於勝利的挫敗了對方,顯示了一位外交家特有的智慧與應變才能,同時了維護了齊國的尊嚴。面對蠻橫自大的楚王,晏子為何表現的如此不卑不亢?因為他心繫國家,心懷天下。縱觀中國歷史,許多文人墨客循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座右銘,抒寫着人生的輝煌。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憂憤;陸游“夜來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悲愴;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壯,不正是志士們敢於擔當,一切為國的愛國情感的詮釋嗎?

與君共勉

沉着是睿智的保證,勇敢是銀的尊重的前提,愛國是活的別人尊重的基石,實力是最好的印證。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3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召集、商議、隆重、約定、膽怯、拒絕、能耐、諸位、和氏璧、無價之寶、理直氣壯、完璧歸趙、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負荊請罪、同心協力”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領悟3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

一、自學生字(課前完成,檢查)

1、讀準生字詞(分辨多音字)。

2、形近字對比組詞。

3、組一個課外的詞。

4、分析難寫字和易錯字。

5、理解難懂的詞語( 聯繫上下文、查詞典)。

6、聽寫,檢查過關(課後)。

二、初讀課文知大意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注意詞語:侮辱、枳、規矩、賊、撒謊

2.討論怎樣讀出人物的不同意氣,再分角色朗讀課文。

3.寫出課文主要內容。

三、理解課文

1.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寫主要內容。

2.楚王幾次想侮辱晏子?分別是怎樣做的,用“——”畫出有關的句子。(可領讀)3. 晏子又是怎樣應對的?用波浪線畫出他説的話 。 (可領讀)

用概括性的語言給製表格,直觀對比

4.體會晏子每次説的話妙在哪裏。

要結合課文內容説

5.你覺得晏子是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內容説。

6.課文的開頭、中間、結尾有什麼聯繫?

首尾照應,思路清晰,行文緊奏,結構嚴謹。

課後反思 :

在教學中,晏子的爭辯不應用嘴巴或書本傳授給學生,而應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去爭論。讓學生嘗試着像晏子那樣思考,像晏子那樣去回答難題,然後再讀課文,這樣就大大刺激了學生讀課文的興趣,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為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進行邏輯思考。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正確認讀並且正確書寫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創造性地複述課文,表演課本劇。

3、瞭解故事內容,理解晏子反駁的話,體會他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沉着睿智、機智靈活,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凜然氣節。

4、初步瞭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認識簡單的推理。

5、激發學生為維護國家尊嚴而挺身而出,據理力爭的愛國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

瞭解故事內容,理解晏子反駁的話,體會他的沉着睿智、機智靈活,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凜然氣節。

教學難點:

初步瞭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認識簡單的推理。

 教學設計:

一、簡介背景,揭題。

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羣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人,此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被派到其它國家執行外交任務,幫助齊國解決了許多外交上的爭端,他就是晏子。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向大家介紹一下晏子。揭示課題,理解“使”、“楚”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初讀要求:

1)根據拼音,讀準生字詞的讀音。

2)根據課文內容,想想課文講了幾件事,都是什麼事?

3)將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交流以上問題。

1)學生提出自己拿不準的字音,全班交流。

2)課文講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駁了楚王,維護了齊國的尊嚴。(學生交流,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3)提出不懂的詞和句,師生一起討論交流。

三、深入探究課文,突破重難點。

1、默讀課文,思考並勾畫理解:

1)楚王為什麼要侮辱晏子?

默讀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可啟發學生聯繫課文有關句子與背景,作深入地探討。楚國國勢強盛,有吞併各國的野心。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顯示國威,就是要嚇倒齊國,使齊國臣服。

2)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從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畫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可引導學生把楚王三次對晏子的侮辱連起來,做比較、分析,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緒的變化。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發難,這是抓住晏子體形弱點進行侮辱,楚王心中很得意。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加大侮辱的程度,辱罵晏子無能,侮辱點由外而內,由晏子個人延伸到齊國,楚王心中已經惱怒。第三次,在前兩次失敗後為挽回面子所作的更重的辱罵,採取迂迴戰術,不再直接對晏子,而是虛擬捉盜賊事件侮辱齊國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

3)晏子是怎樣反駁的?

晏子第一次對楚王侮辱的反駁: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鑽洞,而是用無漏可擊的推理判斷讓對方服輸。“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先肯定兩點:一是“這是狗洞”,二是“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進而依兩個肯定的判斷讓楚王去推理,使楚王不得不大開城門迎接晏子。第二、三次反駁可由學生獨立地領悟。要鼓勵學生有創意地理解,以發展思維的獨創性。比如閲讀晏子第二次反駁,可能有的學生會領悟到,晏子反駁不僅有力,而且很藝術。楚王説齊國沒有人,是指沒有人才。晏子以故意沒聽懂以及誇張和取笑的方法反駁楚王。當楚王更明確侮辱晏子和齊國時,晏子裝作為難,提出撒謊和説實話的請求,然後用貶低自己為“最不中用”的人,鞭撻楚國為最下等國家。這中間有裝傻、自貶、取笑、賣弄,在嘻笑之間一步一步地把楚王引到尷尬的地步。第三次反駁更為藝術,採取將計就計的辦法,不揭露楚王的栽贓,而是以橘生淮南淮北結不同果實為例,説出一個結論:水土不同,結果不同。再用這個事實去評價盜賊這件事,這是守中有攻:楚國是生養盜賊的國家。

2、小組討論交流,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待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3、全班交流。(指定一個小組回答,其他小組作補充。)

4、楚王聽了晏子的話是怎樣做的?為什麼“只好”這樣做?

楚王在才智過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處於被動尷尬的境地,對晏子毫無辦法,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5、為什麼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楚王領教了晏子的聰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頭了。

6、小結:楚王仗勢欺人,想顯示一下自己國家的威風,侮辱晏子,實質是侮辱與楚國平等的齊國,晏子每次都能因勢利導,逼楚王於被動地位,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5、進一步理解晏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這種精神在今天有什麼重要意義,給予我們每個人怎樣的啟迪。

6、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可以邊講課文,邊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也可以學完三個小故事後,採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學生分組表演,教師引導學生評價,可從語言、神態、動作等幾方面評價。

作業設計:

必做題:

1、生字組詞

2、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選做題:

小組合作表演課本劇。

實踐創新作業:

收集晏子的故事。

板書設計:

晏子使楚

楚王鑽狗洞下等人押強盜晏子

(失敗) (勝利)

狗國 下等國生盜之國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5

【教學構想】

認識中華文化豐厚博大的方式有很多,去博物館看實物,聽解説員講解,直觀而清晰;翻開文獻,自主去尋覓,迅速而全面,通過文字還能直接觸摸那些智慧的靈魂,可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文字的障礙。許多學生害怕文言文,再好的內容,學生走不進去,也是惘然。

《晏子使楚》是學生接觸文言文以來,第一篇較長的文本,文中故事頗具戲劇性,雙方不太友善的對話中暗藏諸多機巧:楚王聽説晏子是善於辭令之人,想借機刁難他,楚國君臣商議,決定通過誣衊齊人為盜,進而誣衊“齊人善盜”。這些貶損與侮辱,表面上是刁難晏子,實則矛頭直指齊國。面對楚王君臣的挑釁,晏子臨陣不亂,機警應變,巧施辯辭,應付裕如。針對楚王誣衊齊人“善盜”,晏子引用橘化為枳的故事,類比推理出,齊人在齊不盜,入楚卻盜,正是楚地水土、地氣即社會環境造成,讓楚王“反取病焉”。

晏子這種應變的機智,不懼大國,不畏強權的鬥爭精神,歷經再長的歲月,依然閃爍着熠熠光采。

我們的學生,處在這個社會越來越開放,國與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的時代,對國際時事的關注較之建國以來任何時期的同齡人有了更大的熱情和興趣,此時看機智、愛國、頗具外交能力的晏子,一定能引發他們進行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有助於他們確立美好的人生理想。

那麼,我們就以內容去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再將他們急於知曉內容的積極心理不着痕跡地轉到掃清文字障礙的環節上,最終興味盎然不費氣力地攻下這一篇較長的文言文吧。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弄清文意,積累實詞

2、學習晏子臨辱不懼,智勝強敵的精神與智慧

教學重難點:1、課文內容的紮實把握。

2、全面瞭解暈子的外交智慧,以激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安排:1、自主、合作學習及比較閲讀,突破重難點。

2、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外語學校是培養外交家的搖籃,作為外校人,當然應該關注古、今、中、外的外交家的風采,你最喜歡的外交家是誰,能説一件他的外交成功的案例嗎?(或説説你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例)

(生答)

(師與生分享時事:最近以106歲高齡去世的宋美齡曾是風靡美國的中國外交家,1943年就是她以嫻熟的英文,高雅的氣度,善辯機敏的口才、不卑不亢的'表現征服了美國,征服了羅斯福,使得羅斯福能派“飛虎隊”援助中國人民抗日,對日起到了一定的打擊作用。)

讓我們將眼光再投射到遙遠的諸侯紛爭、戰火頻仍的春秋時期。去領略一下齊國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晏嬰的外交風采(板書課題)。

(導語設計是針對外語學校的學生實際,能激起學生確立美好的夢想,與時事勾連能激起學生對世界的關注,極大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二、自主學習:請大家看課文。藉助註釋、工具書自讀、自查、自通文意,請你將認為應積累的詞圈點起來。不清楚的地方請打上?號。

(設計此環節,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是下一環節合作學習的基礎。)

三、合作學習:

1、四人小組討論①各自的疑難,仍不能解決的派代表上台板書出來。②每人口譯一遍課文,互相訂正。

2、各小組板書出的不懂的問題全班共同解決。

生答或師答。

提示:該積累的實詞如習、辱、坐、詣、徙,師要有意識地提請學生理解記憶。

(這一環節設計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由學生自主討論及藉助工具書解決疑難問題。)

四、請一生讀課文。其他學生就他的斷句、讀音、語氣、語調等進行評議、訂正。並趁此時機齊讀全文。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此時的讀就是一個質量較高的誦讀,這既是對以上學習的檢驗,同時也可進一步夯實課文的理解把握。)

五、請一個同學把這個故事講出來(給故事取名叫“晏子智鬥楚王”),只有一個要求:儘量忠實於原文。學生評價,修訂。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以上學習總檢驗,之所以設計成講故事而不是直接説是翻譯,是為了弱化學生的畏難心理,讓他們在有興趣的積極心態下翻譯全文。)

六、再讀全文,處理課後練習一、二再落實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充分利用好設計科學的課後練習,系統深入地理解課文。)

七、拓展比較:

1、其實晏子出使楚國還有兩個故事發生了,將這三件事連起來看,我們可以更完整地領略他作為外交家的風采,《語文讀本》第七冊261面,師範讀,生齊讀。

請對照註釋、看懂原文、再看譯文。

2、從這兩篇看,面對楚國君臣的一再刁難,晏子是如何一一應對的呢?

我們來列個表看看。

師給出對比項,小組討論師生共同完成。

明確:

楚王

晏子

刁難目的

應對技巧

設小門迎接戲弄其矮

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使楚不入

笑齊無人指晏子不配為使

齊人多巧移話題

使不肖主以退為進

誣齊人為盜指責齊人善盜

引“化橘為枳”指出比喻、類推

楚之水土使民善盜

反取其辱

不辱使命

(這一設計既拓展學生的閲讀面,在比較中有助於全面理解晏子的外交智慧,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鄂教版編寫得較好的《讀本》資源。)

八、作為現代人,作為有志於做一名報效國家的外交官,我們確實無比敬佩幾千年前的這位外交家,請你對這位古人説一句話:

晏子,我要學習你

提示:高尚的愛國情操、高操的外交技藝、冷靜機智的外交風采等等。

(學生在科學的方法及井然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語文知識與能力,最終還是要形成健康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是每一堂語文課都需關注的,最後這個環節的設計就是想針對外語學校學生的實際通過與古人對話落實新課標的這一思想。)

【教學後記】:

文言文教學也能用時事激趣:

有一種積極的學習心態是“我要學”,而七年級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多持“要我學”的被

動心態,如何將這種消極的心態變為“我要學”的積極心態?老師們都知道需要激趣,用什麼方法激趣呢?是老師講故事,還是營造古文化的氣氛?都可以。《晏子使楚》的教學實踐證明,學文言文也能與時事相聯,從與時事的勾連中激起學習的慾望與趣味。因此這一課教學步驟的第一環節導入非常重要,在你最喜歡的外交家及印象最深的外交事件或外交人物問題的導引下,進一步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此時引出兩千多年前的晏子,學生就有了“我要了解他”的積極心態了。

雖然這個環節花了將近6分鐘時間,事實證明它是非常值得的。後面的誦讀以及字詞、文句疏通的學習在這種積極心態下就有了順利進行的良好前提。

合作學習前自主學習的時間一定要充足

小組討論是合作學習這種方式的形式,要讓它落到實處,必須先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他們真正不懂的問題通過討論合作解決,能自己解決的問題,一定通過獨立思考解決,此時的老師僅需要給學生方法上輕巧的點撥,以及學生學習後予以適當的總結。

用好《語文讀本》讓知識技能得到有效拓展

在自主合作學習以及對課後練習進行探究後,學生對晏子在此次外交事件中的表現有了清楚的瞭解,對他也充滿了敬佩之情,此時教師順勢提出晏子使楚的另外兩個故事,在全面瞭解晏子外交風采的心理指引下,學生們興致極高地來到了《語文讀本》裏,這樣的拓展就有效多了,通過比較、歸納,他們就有了與晏子對話的願望。雖是相隔兩千多年,晏子的精神一樣滋養現代的孩子們去樹立美好的人生理想,培養健康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以上是同學生們共同學完《晏子使楚》後的三點感想。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6

一、情感激勵(板書課題)

同學們,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羣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人,此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他原名叫晏嬰,在這裏為什麼稱他為晏子呢?但柳老師還要強調一下,假如我也生活在那個時代,要注意我的性別,我可能也會對國家做出了貢獻,他們怎麼不叫我“柳子”啊?你發現了什麼?(我個人認為,“子”是對有貢獻的男人的尊稱。)是的,比如説“孔子”、“老子”、“孟子”……説起晏子,他的故事很多很多,在這節課,我們走進他一個故事,叫《晏子使楚》。齊讀課題。指題目,這個“使”就是“出使”,“楚”指的是楚國。那晏子出使楚國那就是使節,相當於現在的外交官。為了能及時瞭解他出訪的情況,源頭國小的同學們,想不想當一回齊國的小記者,隨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怎樣才算一個優秀的小記者呢?

(讓學生明白,當記者需要:耳靈──能聽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眼尖──善於觀察,特別是對方的動作、神態;口利──要能言善辯,善於提問;手快──動筆寫報道要快。)

二、初讀感知,走近晏子

現在我們就出發,跟隨晏子出使楚國。

1、指名説:你喜歡怎樣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做到:

⑴ 動口、動手,用心朗讀。

⑵ 初步知道課文講了幾件事,都是什麼事?

2、適當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齊王派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三次侮辱晏子卻沒佔到任何便宜的故事。第一次在楚國的城門外,楚王想讓晏子鑽狗洞,第二次見到楚王后,楚王卻説齊國沒有人,第三次在酒席上,楚王故意説齊國人品質不好。)

三、潛心體悟,研讀晏子

1、得知晏子出使楚國,楚王就先給他來了個下馬威,楚王是怎麼做的?晏子又是怎麼反駁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相關內容,找到後馬上舉手。讀後問:晏子的話是什麼意思?

2、出示黑板:

訪問正常國家開城門,訪問狗國鑽 ,楚國讓我鑽狗洞,所以楚國是___。

齊讀。這段話這樣説好在哪裏?

(晏子不但保護了自己的尊嚴,而且還諷刺了楚王。)

3、晏子是怎樣説這句話的呢?看課文,能在“看了看”後面加上“想了想”這個詞嗎?為什麼?説明什麼?就説明晏子的思維敏捷,這晏子想也不用想,就説出下面的話──讀。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板書:

楚王 晏子鑽狗洞 狗國

4、晏子鑽了狗洞嗎?(沒有)他看到這個狗洞是怎樣想的呢?

5、(請一生站起來)孩子,你現在多高?書上説晏子身高5尺,古代,一尺8寸,估算一下,晏子有一米幾?(一米三幾。)晏子還沒有這個同學高呢。他可真夠矮的。這晏子一看楚王這樣對他,肯定會想什麼?(晏子就是這樣想的。所以從這個“看了看”,你可以看出晏子的什麼?(晏子的愛國精神、思維敏捷。)

板書:

思維敏捷。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7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識記實詞虛詞,疏通文意。

過程與方法

1.欣賞晏子作為一個政治家、外交家的風度和機智善辯的才能。

2. 體會鮮明的人物形象、個性化的語言。

3.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和本文的文言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欣賞晏子作為一個政治家、外交家的風度和機智善辯的才能

【教學重難點】

體會鮮明的人物形象、個性化的語言

【教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1課時

【預習導學】

1.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走進春秋時期一位個矮、國弱,在外交史上深受侮辱但能言善辯、不卑不亢的高智商外交家晏子的世界。

説説你知道的背景?晏子,名嬰,齊國的外交家。當時,楚強齊弱,楚國在外交場合處處刁難齊國,在這種情況下晏嬰是如何維護祖國的尊嚴呢?

2. 注意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⑴熟讀

⑵對號入座的基礎上 留、譯、調、增、刪

⑶整理文言知識

【合作·探究·展示】

1. 自己大聲朗讀,然後根據書下注釋理解全文,最後看看下面的翻譯哪些地方不準確?

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去。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手下的人説:“晏嬰是齊國學習辭令的人,現在將要來了,我想侮辱他一下,憑什麼呢?”手下的人對楚王説:“因為他要來,我們就請人綁一個人從您面前走過。大王您就問,這是做什麼的人?我們就回答説,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麼罪?我們就説,做了小偷。”

晏子來了,楚王請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小官吏綁着一個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問:“綁着的人是誰呀?”(小官吏)回答説:“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着晏子説:“齊國人頑固地喜歡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説:“我聽説過這樣的事。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了,只是葉子的形狀很相像,其實味道不相同。之所以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水土不同呀。現在老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到了楚國就偷東西,莫非是楚國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於偷盜了嗎?”楚王笑着説:“聖人不是可以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2. 能否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兩段內容?

第一段:楚國國君密謀辱齊

第二段:晏子機智粉碎楚王陰謀

3. 思考:

①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原因是什麼?

②晏子維護自己和國家的尊嚴,正氣浩然。那麼,楚王是否是一個恃強凌弱的昏君呢?你怎麼看待?為什麼?

4. 注意積累以下文言知識:

通假字

者曷為者也?曷:同“何”,什麼

聖人非所與熙也。熙:同“嬉”,開玩笑

古今異義詞

何坐 其實味不同 ③寡人反取病焉

文言實詞

習: 詣: 辭: 視:

方: 固: 坐: 徒: 賜:

特殊句式

判斷句: ……是……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齊人也

聖人非所與熙也

倒裝句:(賓語前置)

何以也? 以何也? 用什麼辦法?

何為者也? 為者何也? 做什麼的人?

何坐? 坐何? 犯了什麼罪?

縛者曷為者也? 縛者為曷者也? 綁着的是什麼人?

固定句式

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表揣測反問,“莫非…嗎? ”或“難道…嗎? ”

5. 補充一篇鑑賞文章:

一個智勇雙全的外交家形象

《晏子使楚》中對晏子的描寫,雖然只有一個動作(避席)和一段對話,但表現力強,寥寥數語,一個機智沉着、能言善辯、勇於維護國家尊嚴的外交家形象躍然紙上。

一、面對挑釁,針鋒相對。楚王策劃陰謀在前,實施陰謀時更是露骨——“王視晏子曰”,一個“視”,寫出了楚王目光的威逼和神態的輕狂。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挑釁,晏子首先想到的是國家的尊嚴不可辱,他毅然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瞬間思考後,機智地“避席對曰”。“避席”這一動作固然是表示鄭重,但如果仔細體會,還能悟出晏子此時特有的一種抗拒侮辱的嚴肅和正義;“對曰”緊隨“避席”之後,不僅凸現晏子反應之敏捷,而且傳達着一種毫不退縮、針鋒相對的豪氣。

二、巧設類比,盡顯辯才。

晏子反擊時,沒有直接説“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這一觀點,而是先説人所共知的一個自然現象——“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接着用一個設問句“所以然者何”作一停頓,加強迫問語氣,逼出原因——“水土異也”。至此,晏子的反擊已有了無可辯駁的前提條件,使結論的出現呈水到渠成之勢。由此可見,正是晏子巧設類比的辯才使其在交鋒中佔盡先機。

三、戲中見莊,柔中寓剛。

晏子的反擊由自然現象進至社會現象,將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相似”而“味不同”與齊民入楚變為“盜”相類比,由自然現象之因——“水土異”推出社會現象之因——“楚之水土”(國情民風)不如齊,“使民善盜”。晏子在得出這一使對方無言以對、深感難堪的結論時,用了“得無”這一較為委婉的語氣,但讀者分明從“戲”中讀出了莊,從“柔”中讀出了剛,就連晏子的對手楚王也只能自我解嘲説“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四、詳筆鋪墊,反襯晏嬰。

楚王“欲辱”晏子,先設下計謀而後又導演,筆墨的確較為鋪展,這種結構安排正是為主題服務的。楚王與“左右”共同設計了陰謀,時間、場合、人物、對話都預設得很周到,似乎志在必“辱”,可是就是這精心策劃的挑釁被晏子一席邏輯嚴密的推理輕而易舉地擊得粉碎。其策劃過程寫得越詳細,就越能讓讀者感到晏子將難以應對,哪裏想到最終的結果卻是楚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樣就能反襯出晏子的巧妙機智和能言善辯。另一處對照性描寫——楚王的先“視”後“笑”,也是極妙的襯筆。由咄咄逼人、傲氣凌人的“視”轉為充滿難堪和尷尬的“笑”,分明是一種無奈的自我解嘲,這不正説明晏子雄辯的威力嗎?晏子“避席”時的鄭重嚴肅、不畏強權與楚王的苦笑相比,一個智勇雙全的外交家形象不就鮮明地站立在我們面前了嗎?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合作·探究·展示】

板書設計

【反饋檢測】

1.解釋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實詞。

(1)晏子將使楚 使:

(2)楚王聞之,謂左右曰 謂:

(3)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習辭:

(4)王曰:“何坐?” 坐:

(5)吏二縛一人詣王 縛:

(6)晏子避席對曰 避席:

(7)聖人非所與熙也 熙:

(8)吏二縛一人詣王 詣:

2.解釋以下虛詞意義用法。

(1)楚王聞之 之:

(2)何以也 以:

(3)縛者曷為者也 曷:

(4)齊人固善盜乎 固:

(5)人楚則盜 則:

3.翻譯以下句子。

(1)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2)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

(3)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4)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4.楚王為什麼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話回答)

5.楚國君臣是怎樣安排計謀的?(用自己的話回答)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8

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第十冊第七組課文“尊嚴”中的第二篇。文章記敍了春秋時期晏子在出使楚國,憑藉自己的機智和辯才維護個人和國家的尊嚴,不辱使命的故事。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2、抓住文中的“春秋末期”“大國”“敝國”等詞語激發學生課

外閲讀的興趣。將課外閲讀與課內朗讀有機結合。

3、初步瞭解楚王的三次侮辱和晏子的三次反擊。

教學過程:

一、析題,問題導入

1、析題從這個題目中你知道了什麼?如若知,就順勢鼓勵孩子會讀書,並啟發你還想知道什麼?如若不知,就順勢鼓勵孩子看到題目提問。把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板書在副板書位置。

2、學生帶着問題初讀課文兩遍(勾畫生字詞、讀通、讀順)

3、讀完課文後回顧黑板上的問題。(不一定要求回答,但是老師通過學生舉手的方式瞭解掌握學生初步學習的情況)

二、通讀課文,瞭解大意

1、抽生讀文,老師進行適時糾正,有難度的地方全班齊讀。

2、全班齊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抽生説主要內容,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文章的框架:楚王、晏子、結果;鑽狗洞、是狗國、開城門、沒人才、下等國、陪着笑、盜賊多、盜賊國、賠不是。(在這個環節中強調“大國”為後面的學文做鋪墊)

4、師:楚王與晏子的幾次交鋒分別在哪些自然段中表現出來?順勢教學生寫作文要注意劃分自然段。

三、品讀課文,體會晏子的辯才,在維護國家尊嚴和自己尊嚴時所做的努力

1、用不同的記號找出楚王做法的語句和晏子反駁的語句,和同桌一起讀一讀。

2、逐一分析楚王對晏子的做法和晏子的一次次反擊。

3、在這個環節中主要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來體現楚王的不尊重人最後自取其辱,晏子不卑不亢的態度為自己和自己的國家贏得尊嚴。

4、重點抓以下問題:1、楚王攻擊別人身體的缺陷。2、晏子的面對“鑽狗洞”時“把問題拋給楚王”。

5、在和這個環節中分角色朗讀是重點。1、楚王“冷笑”“打發”。2、晏子的形容人多時的三個成語“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比肩接踵”。3、通過“敝國”説到自謙,説到中國文化的深邃,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對共讀的《上下五千年》的興趣。4、“故意笑了笑”、“只好陪着笑”。

6、楚王的“笑嘻嘻”,大臣的“得意洋洋”,晏子的“面不改色”。晏子的話與課後的古文對比起來讀。

7、楚王“賠不是”。一個國家的君王在大庭廣眾之下給晏子賠不是,從中你感受到什麼?(不尊重別人的人最終也沒有為自己贏得尊嚴)

8、晏子是個什麼樣的人?(能言善辯、從容鎮定、機智、熱愛祖國、有禮有節、不卑不亢。。。。。。)

四、總結課文:尊重與被尊重

1、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總結:在自己的尊嚴受到侮辱的時候,要盡力維護自己的尊嚴;同時也要尊重別人,維護別人的尊嚴,這樣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教學反思:

先説説整體感受吧!這堂課儘管上了50分鐘,但是還是沒有像預期的那樣把兩課時的內容在一課時中容納進去,呈現一篇課文的整個教學過程。這體現我在教學設計的預想上眼高手低,不尊重客觀實際。所以課上完以後有些不倫不類,在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之間模糊不清。當感覺到時間不夠的情況下,也沒有勇敢地終止自己的教學過程,所以整個教學過程就是第一課時內容多了一點,第二課時內容又不落實。在以後的教學中,尤其上公開課的時候,我要特別關注這個問題,加強對教學環節的把控能力,在設計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在後來與汪玉梅老師的短暫交流中我也有很大的收穫,她認為我應該把預習的過程放心地交給學生,汪老師跟我一個年級,她的做法我也嘗試着去做過,但是由於本班的生源差異,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沒有堅持下去,今天汪老師又給我説“開始時要給學生時間去預習,然後他就會自己找時間去預習”。汪老師的話讓我茅塞頓開。

在這堂課中,我根據教學教學大綱並結合我們學校開展的“課內朗讀與課外閲讀相結合”的教研活動設計了三個教學目標,並有針對性地在教學環節中去達成目標。第一個目標是瞭解文章內容,明白文章大意。我通過放手讓學生朗讀課文的方式來實現這個目標,在這堂課中大約有95%的孩子能完成,跟平時上課的效果相差不大,少數的幾個

孩子是在學習上比較困難的,在養成動腦筋的習慣方面還差了一些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在輔導差生方面多下工夫。第二個目標是利用文本中的“春秋末期”、“齊國楚國”、“敝國”等詞語來進一步激發學生閲讀《上下五千年》這本書的興趣。但是由於課時安排的漏洞,在“敝國”這個話題上的挖掘沒有在課堂上呈現出來,對其他的幾個詞語的挖掘還算達到目的。第三個教學目標是初步瞭解楚王對晏子的三次侮辱,以及晏子對楚王的反擊。在這個環節中有些畫蛇添足,導致我的課堂拖堂,假如我在把楚王的三次侮辱找完,並讓學生入情朗讀後就讓本堂課結束就不會拖堂,而到了這個時候我有點剎不住車的感覺,由此感覺自己課堂駕馭的能力還要努力提高。總之,上完一堂公開課,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它讓我的課堂暴露在同行面前,以便得到大家的幫助,促使自己認真反思,努力完善。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9

教學目標

1、理解句子間的邏輯關係,學習簡單的推理。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創造性地複述課文。

3、瞭解故事內容,理解宴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和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展開想象,創造性地複述課文。

教學難點

能比較準確地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理解題意,介紹背景

晏子,姓宴名嬰,字平仲,“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使楚”出使楚國,即受齊國之命,代表齊國到楚國去執行外交任務。

故事發生在春秋末期,“春秋”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時代,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5年這段時間。因魯國的編年史書《春秋》包括了這段時間而得名。

對課文的理解:

這是一篇課文歷史故事,選自林漢達主編的中國歷史故事從書中的《春秋故事》。

課文講的是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前後三次企圖侮辱、取笑晏子,顯楚國的威風。晏子以自己的聰明才智,使楚王陷於自討沒趣,十分尷尬的處境,維護了齊國的尊嚴。故事表現了晏子聰明、才智過人和極力維護國家尊嚴的思想品質

二、學習第一段

讀課文,以“閲讀思考”第一題為線索,把楚王“只好---”穿插 進去。先以“楚王為什麼要侮辱晏子”從課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讀或説出來。

三、學習第二段

1.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默讀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先畫出有關的句子,讀或説出來。

2.晏子是怎樣對待的?

從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畫出晏子言行的句子,然後讀或説出來。

3.晏子三次反駁楚王的策略(方法)是什麼?

明確:第一次宴子採用藐視對方,抬高自己,進而壓倒對方的辦法反駁了楚土,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第二次晏子採用了先壓低自己,再貶低對方的辦法反駁了楚王。

第三次晏子採用了先舉實例,再説同樣的人在不同的國家表現不同,用類比的推理方法,揚齊抑楚,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4.楚王聽了晏子的話是怎樣做的?為什麼“只好”這樣做?

明確:楚王在才智過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處於被動尷尬的境地。

四、為什麼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明確:楚王領教了晏子的聰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頭了。

作業 指導:

學習創造性複述

根據“課後思考”第1題的提示,想象晏子的心理活動,進一步展示晏子機智地識破楚王的伎倆,巧妙應付,維護了齊國尊嚴的品質。

1.把每一提示想想,再找學生説説。

2.把這個事件前後的內容連起來説説。

3.最後把全文連起來創造性地複述。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10

教學要求:

1、瞭解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樣反駁楚王,維護齊國尊嚴的。

2、理清課文的條理,瞭解課文是怎樣有條理地表達內容的。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樣針鋒相對的。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春秋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時代,這期間,各國爭戰。其中齊楚兩國國力強大,激烈爭奪霸業。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音。

2、説説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3、預習中畫出了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課文可以分為幾段來理解,段意是什麼?

(2)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每次晏子是怎麼説的?他為什麼這樣説?

(3)後來楚王為什麼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討論。

3、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內容。

四、瞭解記敍方法。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子出使楚國時,楚王三次想侮辱他,晏子反駁了楚王,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2、課文是怎樣有條理地記敍這一內容的?

(課文按晏子訪問楚國的順序,講楚王三次侮辱晏子。)

五、佈置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預習“讀寫例話”。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11

一 導課

1作者説自己是晏子,穿越時空來到今天,給同學們講自己出使楚國的事情,看誰最聰明?表現最好?板題《晏子使楚》。

2分析使的意思

(1) 使 是什麼意思? 出使,派遣去。

(2) 什麼人可以出使別的國家?

(3) 出使的時候代表了什麼?

(4)為什麼要出使?

3(1)如果我到你們家去做客,你高興嗎?

(2)你會怎樣招待我?如果我到你家去,那可是你的榮幸!

(3)二楚王卻不是這樣想的,他想幹什麼? 板 趁機 侮辱

(4)過了幾次招?他侮辱了我幾次?

(5)結果怎樣? 板 尊重

4穿越時光隧道,穿越到70頁,看我那天的表現吧!

二授新

〈一〉 第一次楚王怎樣侮辱我的?默讀第二段。

1請生概括

2師譬喻:如果你現在要進教室了,我把門一關,讓你從牆上開的一個小洞裏鑽進來,你的心情如何?此刻我跟你們一樣生氣。楚王的做法體現了什麼?侮辱不尊重

3我用什麼話來反擊?請生有感情讀。

4他這句話説白了是什麼意思?(如果楚國是狗國,我就從這個狗洞裏鑽進去。)

5結果怎樣? 尊重 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 迎接

6處王此時的心情從哪個詞語反映出來的?(只好吩咐)

7這件事反映出晏子的什麼?板 聰明才智

8表演 過渡語 楚王並不甘心,又挑起第二次侮辱

〈二〉 分角色讀:劃 神態詞、動作詞

1 冷笑是什麼態度?

2聽到這話晏子的神情怎樣?嚴肅説明什麼?

3晏子説的這段話運用了什麼手法?(誇張)是什麼句式?(排比)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4既然你........你來呢?哪個詞説明楚王的態度?(打發)我們一般都會打發什麼人?這又體現了什麼?(侮辱)

5串詞:晏子是怎樣反擊的?讀他説的話.

6他為什麼要故意笑?(嘲笑)

7楚王為什麼只好陪着笑?

8結果?(贏得尊重)

9再次反映了什麼?(聰明才智、口才好、思維敏捷、愛國)

〈三〉 楚王仍不甘心,又可以安排酒席來侮辱晏子,(表演讀)

1正當他們吃得很高興的時候,就有五是壓着齊國的盜賊從他們面前走過,你們不覺得奇怪嗎?這説明了什麼?

2從楚王的表情看他的心情。

3晏子的神情怎樣?(面不改色)

4淮何意?邊説邊畫。

5水土指什麼?(風氣)

6最後結果怎樣?(只好陪不是)(尊重)

〈四〉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一個人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到別的國家去,就代表了自己國家的形象,所以請大家為自己的祖國增添光彩吧。像晏子一樣愛國吧!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12

【教學目標】

1、訓練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瞭解晏子出使楚國,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挫敗楚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審題訓練明起因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十一課──晏子使楚。(齊讀課題)請同學們打開課文,快速找出最能解釋課題的一句話(齊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國去)

練説什麼是“晏子使楚”?

2、什麼叫出使?

(代表一個國家去外國執行外交任務)那麼這次晏子出使就代表着──(生答:齊國)

3、請同學們邊讀第二自然段完成練習。(幻燈投影練習題)

⑴ 因為楚王仗着自己國勢強盛,所以________。

⑵ 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僅________,而且________。

⑶ 如果晏子挫敗了楚王,就不僅________,而且________。

4、交流:

⑴ 因為楚王仗着自己國勢強盛,所以(想趁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板書:

想顯顯威風

⑵ 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僅(是顯了楚國的威風),而且(侮辱了齊國。)

⑶ 如果晏子挫敗了楚王,就不僅(滅了楚國的威風),而且(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二、訓練理解句子含義知進過

1、一個要侮辱晏子顯顯威風,一個要挫敗楚王,維護自己和齊國的尊嚴。(板書:侮辱、挫敗)。兩人之間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較量,課文哪些自然段就是寫他們較量的經過?共有幾個小故事?

2、請同學們快速默讀3~5自燃段,用找出晏子是怎樣挫敗楚王三次侮辱,維護齊國尊嚴三個重點句。

3、交流:(用幻燈出示三個重點句)

⑴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我要是訪問“狗國”,當然在得鑽狗洞。

⑵ 放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放問下等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來了。

⑶ 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強盜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4、明確學習任務:

這節課我們就通過練習理解這三句話中含着的意思,來讀懂這篇課文。

理解句子含義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我們知道理解句子含義先要從字面上想句子販意思,再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5、下面我們先來理解第一名話的含義:

⑴ 齊讀句子。

⑵ 晏子為什麼這麼説?(因為楚王關了城門,叫他鑽洞)。

楚王為什麼這麼做?(要侮辱晏子身材矮小。板書:身材矮小。)

那晏子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你怎麼理解?

⑶ 請同學們完成課後習題二⑴,看看你的答案和老師板書的是否差不多。(板書:是個狗國)

⑷ 晏子真了不起,以牙還牙,勝了楚王,誰能把晏子這話讀一讀。

有感情地練讀晏子所説的話。

⑸ 師引讀,生讀晏子的話。(師故意漏讀“只好”二字)

⑹ 討論:為什麼“只好”二字不能漏?請在“只好吩咐”下這樣小黑點,我們等會還要學習。

6、理解第二句話的含義:

⑴ 請同學們按剛才聯繫上下文理解第一句話含義的方法:

① 晏子為什麼説這話?

② 楚王這麼説是侮辱晏子什麼?

③ 晏子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⑵ 理解第二句話的含義:

要求學生誰想好了,就把含義寫到黑板上。

⑶ 評議:句子含義誰理解得好?請含義理解最好的同學説説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

既然有這麼多人,為什麼打發你來呢?不中用:

上等國──上等人。

下等國──下等人是下等國。

最不中用──最下等國。

⑷ 好,我們就選這位同學的意見,請最好的那位同學板書,其他同學完成課後練習題二⑵。

生板書:

不中用,是下等國

⑸ 晏子真是好口才,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又一次挫敗了楚王,請大家練讀第4自然段,等會請你把自己認為讀得最好的句子讀給大家聽。(練讀──評議)

⑹ 分角色朗讀。

⑺ 請在“楚王只好陪着笑”下面加上小黑點,楚王是不想笑也得笑,笑得多麼勉強,多麼,多麼無可奈何!真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但楚王不肯善罷甘休,一計不成是又生又一計,第三次較量又開始了。

7、理解第三句話的含義:

⑴ 請同學們按上面的學習方法再理解晏子説的第三句話的含義。

⑵ 含義想好了,請自由地到黑板上來寫寫。

⑶ 評評誰的含義寫得正確,(請寫得正確的同學説理由)

若生第三句理解有困難,則輔助練習:

柑桔在淮南______,在淮北______,原因是______。

齊國人在齊國_____,在楚國______,原因是______。

⑷ 誰能上來正式板書句子含義?請同學們完成課後習題二⑶。

⑸ 這一回晏子又勝了,真是主人主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們一起來讀第5自然段(師適時點評)。

⑹ 這次楚王不再是陪着笑,而是隻好──“賠不是了”,什麼是賠不是?

(生在“只好賠不是”下加上小黑點。)

三、結果練習曉結果

1、從剛才我們加小黑點三處地方讀懂了什麼?楚王對晏子越來越尊重和佩服)

2、課文怎麼寫的?(板書:不敢不尊重)

3、是啊,楚王是完全被晏子征服了,而且是心服口服,那晏子是憑什麼征服這個老謀深算的楚王的?(過人智慧)

僅僅憑過人的智慧?(愛國心)

4、練習:

晏子以自己______和______,挫敗了楚王的三次侮辱,不但______,而且______。

5、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學得很好,既鍛鍊了我們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也讀懂了課文,見識了一位才智過人,熱愛祖國的人才──晏子。真可謂: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勇挫楚王,捍衞尊嚴。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理解課文意思,瞭解楚王是用什麼辦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麼辦法反駁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和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4.能複述課文內容。

5.理解句子間的邏輯關係,學習簡單的推理。

教學重點

能理解課文意思,瞭解楚王是用什麼辦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麼辦法反駁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和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間的邏輯關係,學習簡單的推理。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簡介背景,揭題

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羣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人,此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被派到其它國家執行外交任務,幫助齊國解決了許多外交上的爭端,他就是晏子。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向大家介紹一下晏子。揭示課題,理解“使”、“楚”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注意能讀準生字詞的讀音。

2.檢查讀書情況。

3.讀書,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並做上記號。

4.交流不理解的詞句意思。

5.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晏子出使楚國,楚國的國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給予了有力地反駁,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6.你覺得晏子是個怎樣的人?

三、自由讀文,質疑

1.楚王為什麼要侮辱晏子?2.楚王怎樣侮辱晏子?3.晏子怎樣反駁?

四、解決第一個問題

1.楚王為什麼要侮辱晏子?

自己讀文解決。(楚國國勢強盛,有吞併各國的野心。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顯示國威,就是要嚇倒齊國,使齊國臣服。)

五、作業

看關於晏子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複習

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二、深入學習課文

1.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從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畫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可引導學生把楚王三次對晏子的侮辱連起來,做比較、分析,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緒的變化。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發難,這是抓住晏子體形弱點進行侮辱,楚王心中很得意。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加大侮辱的程度,辱罵晏子無能,侮辱點由外而內,由晏子個人延伸到齊國,楚王心中已經惱怒。第三次,在前兩次失敗後為挽回面子所作的更重的辱罵,採取迂迴戰術,不再直接對晏子,而是虛擬捉盜賊事件侮辱齊國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

2.晏子是怎樣反駁的?

(晏子第一次對楚王侮辱的反駁: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鑽洞,而是用無漏可擊的推理判斷讓對方服輸。“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先肯定兩點:一是“這是狗洞”,二是“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進而依兩個肯定的判斷讓楚王去推理,使楚王不得不大開城門迎接晏子。第二、三次反駁可由學生獨立地領悟。要鼓勵學生有創意地理解,以發展思維的獨創性。比如閲讀晏子第二次反駁,可能有的學生會領悟到,晏子反駁不僅有力,而且很藝術。楚王説齊國沒有人,是指沒有人才。晏子以故意沒聽懂以及誇張和取笑的方法反駁楚王。當楚王更明確侮辱晏子和齊國時,晏子裝作為難,提出撒謊和説實話的請求,然後用貶低自己為“最不中用”的人,鞭撻楚國為最下等國家。這中間有裝傻、自貶、取笑、賣弄,在嘻笑之間一步一步地把楚王引到尷尬的地步。第三次反駁更為藝術,採取將計就計的辦法,不揭露楚王的栽贓,而是以橘生淮南淮北結不同果實為例,説出一個結論:水土不同,結果不同。再用這個事實去評價盜賊這件事,這是守中有攻:楚國是生養盜賊的國家。)

3.小組討論交流,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待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4.全班交流。(指定一個小組回答,其他小組作補充。)

5.楚王聽了晏子的話是怎樣做的?為什麼“只好”這樣做?

楚王在才智過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處於被動尷尬的境地,對晏子毫無辦法,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6.為什麼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楚王領教了晏子的聰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頭了。

7.小結:楚王仗勢欺人,想顯示一下自己國家的威風,侮辱晏子,實質是侮辱與楚國平等的齊國,晏子每次都能因勢利導,逼楚王於被動地位,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8.進一步理解晏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這種精神在今天有什麼重要意義。

9.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四、學生分組表演,教師引導學生評價,可從語言、神態、動作等幾方面評價

五、作業

1.複述故事。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14

學習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晏子説的話,體會晏子的語言中所藴含的智慧。

2.瞭解宴子出使楚國國,有力的反擊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3.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認識“侮辱、規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詞語。

教學重點

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瞭解楚王三次是怎樣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反駁的,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釋課題,導入課文

1.出示課題“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紹宴子。説明“子”是古代對對有學問有貢獻的男性的尊稱。説説,你知道中國古代還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説説課題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初讀要求:

(1)根據拼音,讀準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想想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2.課堂交流

(1)課文講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駁了楚王,維護了齊國的尊嚴。(學生交流,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2)讀一讀難讀的句子。

3.嘗試給課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寫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讀課文,走近宴子

1.大聲朗讀課文,想想課文讓你感到最氣憤的是什麼?讓你感到最高興的又是什麼?

2.課堂交流,並朗讀相應的課文。

(1)最氣憤的是楚王“想乘機侮辱宴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2)最高興的是“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從楚王的變化中,你能説説宴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深入閲讀,體會智慧

1.研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一回合較量

(1)找出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駁的句子。

(2)自由朗讀這句話,你認為晏子反駁的話中哪一句最厲害。(讓學生自由説理)

轉折點:由狗洞推想到狗國,向楚王質問:楚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

(3)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説這番話呢?請選擇合適的提示語,然後讀一讀,説説你為什麼這樣選擇?

(怒發沖沖地心平氣和地冷靜地)。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深入閲讀,體會智慧

(一)研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二回合較量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説説你最喜歡讀哪句話?為什麼?

2.課堂交流,隨機點撥。

(1)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都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腳碰腳。大王怎麼説齊國沒有人了呢?

①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齊國首都臨淄的人多。

②這句話為後文做好伏筆,引誘楚王上當。

(2)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了。

①理解這句話的推理,隱含了“楚國是一個下等國家”。

②體會宴子的智慧和説話的技巧。他為什麼不明説?

3.有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

(二)研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三回合較量

1.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説的話,想想説的是什麼意思?

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這種柑橘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強盜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1)理解:水土不服

①柑橘因為水土不服,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

②齊國人因為水土不服,一到楚國就做起強盜來了。

(2)這段話中隱含了什麼意思?(楚國的社會風氣不好)

3.有感情的朗讀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讀,理解宴子

1.用一個詞語來説説宴子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臨危不懼口齒伶俐熱愛祖國足智多謀能言善辯……

2.想象一下,宴子長什麼樣?面對楚王他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讓學生充分的説,並能結合課文的有關語言説出理由。

3.嘗試分角色朗讀課文。先分組準備,再課堂朗讀。

三、觀照全文,理解結構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的開頭、中間和結尾有什麼聯繫?

抓住重點句:

“楚王仗着自己國勢強盛,想趁機侮辱宴子,顯現楚國的威風。”

“從此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應的關係。

2.比較課文中間每一次較量中楚王前後態度的對比,理解和開頭結尾的關係。

四、作業

1.摘錄宴子反駁楚王的話。

2.排練課本劇。

晏子使楚的教案設計15

【教學目標】

1、抓住“尊重、侮辱”這兩個詞展開教學,使學生體會晏子的聰明才智和愛國情懷。

2、學習課文,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理解晏子反駁楚王的話的意思。

3、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讀懂晏子反駁楚王的幾句話含義,理解”水土不同”的深刻含義,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教學準備】

1、晏子反駁楚王的話。

2、晏子説的三個分句的學習和欣賞(舉袖成雲、揮汗如雨、摩肩接踵)。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晏子出使楚國,楚國仗着自己國勢強盛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駁了楚王,後來,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

2、根據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4、5自然段,出示自學思考問題:

⑴ 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讀一讀

⑵ 晏子是怎樣反駁的?劃出句子讀一讀。

⑶ 晏子反駁的語言哪句最精彩,為什麼?

二、自主研讀、體會智慧

生自學,師檢查自學情況。

課堂交流,隨即點撥,指導感情朗讀。

1、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腳尖碰着腳跟。大王怎麼説齊國沒有人呢?”

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什麼?出示巧填詞語:

舉( )成( )、揮( )如( )、摩( )接( )

在句子中找出與這三個詞語相應的意思。(演一演的形式朗讀。)

2、晏子裝着很為難的樣子説:“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個謊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説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

教師:這一席話反映了晏子對敵鬥爭的高超藝術。“很為難”表現在“撒個謊”與“説實話”的選擇上,但這種為難只是“裝”出來的,説明晏子早已胸有成竹。晏子這樣做是要楚王主動讓他把要説的話説出來,使自己處於有利的地位,使對方陷入被動。

3、“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來了。”

訓練:

“最不中用”指_____。因為____,所以___________。

教師小結:

面對着自己的尊嚴和國家的榮譽,晏子大義凜然,再次回敬楚國:齊國人多得快要裝不下了,怎能無人呢?然後又一本正經地先貶低自己,再貶低楚國:我無能,我是下等人,我有資格訪問的是你們楚國這樣的下等國!真是精彩之極的對話。

4、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説:“大王怎麼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這種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訓練:

第一次的“水土不同”指_____________。

第二次的“水土不同”指_____________。

因為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

教師小結:從這不卑不亢、不急不躁的話語中我們能感覺到晏子的質問聲,同時晏子幽默的話語讓楚王有苦難言,尷尬萬分,甘拜下風。

三次交鋒,一心設計侮辱晏子的楚王只落得個:____________。

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作自受。

三、內化形象、扮演角色

1、説説晏子是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內容説一説。

板書:

能言善辯

師小結:晏子臨危不懼、口齒伶俐、熱愛祖國、足智多謀、 能言善辯。

2、小組分角色練習朗讀:

(交流朗讀情況。)

3、分組合作學習,排練課本劇。

(請兩組同學上來表演。)

四、課外延伸、拓展閲讀

1、想象一下,晏子完成了使楚的任務後,楚王是怎樣送他出城門的?

2、晏子足智多謀,能言善辯,有關他的故事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外收集閲讀。

【板書設計】

11、晏子使楚

訪問狗國鑽狗洞 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下等人訪問下等國 楚王只好陪笑

楚國水土生盜賊 楚王只好賠不是

贏得尊重 反被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