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壓強教學設計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8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壓強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壓強教學設計

壓強教學設計1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實驗,認識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及液體內部壓強的方向。

通過實驗探究,瞭解液體壓強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

2、過程與方法

能聯繫生活實際,感知液體壓強是一種客觀存在。

根據固體壓強的概念,設計出證明液體壓強存在的方法。

能通過實驗探究體會到液體壓強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能經過發散式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樂於參加探究的態度,敢於把想法説出來與大家交流的勇氣。

在觀察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能對學習的過程、知識和方法進行總結,梳理所學知識,學會反思。

2學情分析

國中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強,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個學生的智力發展、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歡看實驗和做實驗,並有一定的生活積累,他們對液體壓強會有一定的認識,但只停留在感性認識的階段。如果直接讓他們想辦法設計出證明液體壓強存在的實驗來,未免難度過高。然而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求知慾強,而固體、液體的壓強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節設計是安排在學生學習了固體壓強概念之後,再根據固體壓強的特點,通過類比,進一步探究設計出證明液體壓強存在的方案。

3重點難點

重點:本節重點放在知道液體壓強的特點,因為這是解釋社會生活中相關現象的基礎知識。

難點:如何引導學生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對設計出來的實驗方案進行歸類並得出影響液體壓強大小因素的結論。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新課引入

利用多媒體展示三個問題:

1、潛水員為什麼要穿潛水服潛水?

2、潛水員下潛深度為什麼會有限制?

3、深海中的帶魚捕到岸上為什麼常常會死亡?

活動2【活動】新課學習

演示實驗:裝滿水的塑料袋裝滿水後鼓起來。用手指觸摸有什麼感覺?

提問:固體壓強的概念是什麼?

能不能設計出證明液體壓強存在的實驗呢?

活動3【導入】教學環節

如果要定量的瞭解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又是哪個方案合適些?

方案三更為適合

引導學生綜合評價各個方案:

1、方案一、二教簡便直觀;而方案三較複雜;

、方案三能定量測量得到液體壓強的大小;

從剛剛的實驗展示中我們已經知道液體壓強的哪些特點?

1、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液體壓強隨着深度的增加而發生變化。

引導學生由上面的實驗猜想液體內部壓強與什麼因素有關?

能不能利用方案三設計一個探究實驗進行驗證,並得出結論?

學生交流,討論制定實驗方案,設計實驗表格,並按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記錄實驗數據,由收集到的實驗數據歸納分析,得出液體內部壓強特點。

交流探究結果和經驗

向學生滲透控制變量思想。

完成交流合作過程。

活動4【講授】課堂小結

(課件展示)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談談你有何收穫,還有哪些問題。

總結,同時完成“學習評價表”

引導學生對學習的過程、知識和方法的總結,梳理所學知識,學會反思。

活動5【講授】板書設計

第二節 液體的壓強

展示液體壓強存在的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液體壓強的特點

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液體壓強隨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壓強相等

在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活動6【作業】課後作業

1、課後練習題1、3題

第2節 液體的壓強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第2節 液體的壓強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新課引入

利用多媒體展示三個問題:

1、潛水員為什麼要穿潛水服潛水?

2、潛水員下潛深度為什麼會有限制?

3、深海中的帶魚捕到岸上為什麼常常會死亡?

活動2【活動】新課學習

演示實驗:裝滿水的塑料袋裝滿水後鼓起來。用手指觸摸有什麼感覺?

提問:固體壓強的概念是什麼?

能不能設計出證明液體壓強存在的實驗呢?

活動3【導入】教學環節

如果要定量的瞭解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又是哪個方案合適些?

方案三更為適合

引導學生綜合評價各個方案:

1、方案一、二教簡便直觀;而方案三較複雜;

、方案三能定量測量得到液體壓強的大小;

從剛剛的實驗展示中我們已經知道液體壓強的哪些特點?

1、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液體壓強隨着深度的增加而發生變化。

引導學生由上面的實驗猜想液體內部壓強與什麼因素有關?

能不能利用方案三設計一個探究實驗進行驗證,並得出結論?

學生交流,討論制定實驗方案,設計實驗表格,並按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記錄實驗數據,由收集到的實驗數據歸納分析,得出液體內部壓強特點。

交流探究結果和經驗

向學生滲透控制變量思想。

完成交流合作過程。

活動4【講授】課堂小結

(課件展示)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談談你有何收穫,還有哪些問題。

總結,同時完成“學習評價表”

引導學生對學習的過程、知識和方法的總結,梳理所學知識,學會反思。

活動5【講授】板書設計

第二節 液體的壓強

展示液體壓強存在的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液體壓強的特點

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液體壓強隨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壓強相等

在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活動6【作業】課後作業

1、課後練習題1、3題

Tags:2節,液體,壓強,教學,活動設計

壓強教學設計2

《壓強》教學設計

河北省滄縣杜生鎮第一中學劉學兵

【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

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章是國中力學內容的重點知識,而壓強概念又是本章知識結構的核心,也是生活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的一個概念。在學生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中經常用到,也是學生以後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浮力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課的學習要充分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新課程標準理念,體現以探究式學習方式和合作學習方式,強調實驗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採取分析現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進行實驗驗證猜想的研究方法,從而理解壓強的概念和掌握控制變量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壓強的概念;

·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能夠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

·瞭解增大和減小壓強的主要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壓強現象,理解壓強的概念;

·通過探究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掌握壓強的定義和公式,掌握控制變量法;

·通過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培養學生提問、猜想、實驗和分析數據、總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善於觀察生活等科學技能和科學素養。

【教學重點】

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壓強的概念。

【教學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學習下定義的科學方法。

【教法學法】

對於壓強的概念的引入採用教師啟發式教學;對於壓強的影響因素和定義採用探究式教學;對於壓強的計算採用講授法及講練結合的方法;對於增大和減小壓強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機、沙子、小桌、砝碼

學生準備:壓力小桌、沙子、砝碼共16組

【教學過程】

一、壓力作用效果

複習提問:力的作用效果;壓力

從生活走向物理:

師:出示圖片:(1)小姑娘站在雪地裏,對雪地有壓力,雙腳陷入雪裏;一大人利用雪橇站在雪地裏,對地面也有壓力,卻幾乎沒有陷入雪地;(2)用手按皮膚,手指對皮膚有壓力,皮膚被按進一些,用的力越大,陷入越深;(3)用手按圖釘帽,手對圖釘有壓力,圖釘尖扎進桌面。(4)吊有鈎碼的細繩對橡皮泥有壓力作用,細繩壓入橡皮泥

師:用物理的語言描述這些事例,找出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徵?(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相同之處,都有壓力產生,都產生了作用效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這些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不同之處,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等不同)

師:誰能夠根據這些現象提出一個可探究的問題?(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

(説明:此環節的安排,充分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能夠用物理語言表述生活現象的語言描述能力;使學生掌握通過比較、分析等思維方式進行探究提問的技能。)

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及受力面積的關係

1.猜想:師:那麼,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呢?請説出你的理由。(學生回答: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

師: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可能跟這些因素有關,我們要研究跟其中一個因素的關係採用什麼研究方法?

生:控制變量法

設計實驗:師:如何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變壓力、受力面積等變量?

(説明:教師邊啟發邊演示完成任務,設計實驗要解決三個問題:顯示什麼,如何顯示?控制什麼,如何控制?改變什麼,如何改變?通過這樣的程式化的鍛鍊,可使學生有目的、有方法的進行實驗設計,提高課堂效率。)

生: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通過控制放在木塊上砝碼的個數控制壓力;通過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積。

3.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説明: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實驗完全放給學生,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親自體驗成功的喜悦,探究的樂趣。)

4.請同學們説出實驗的過程和得到的結論,教師追問:如何控制壓力不變和受力面積不變的?

5.師總結: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我們物理學中用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板書: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三、壓強及壓強的計算

師:把三塊磚放在桌面上,已知每塊磚重10N,一塊立放,立放底面積為50cm;兩塊疊起平放,平放時,底面積為200cm。請同學們判斷哪組磚對桌面的壓強大?

生:討論並回答。(教師提示:我們使如何比較物體速度的?)

師:總結比較壓強大小時即不能夠只比較壓力,也不能夠只比較受力面積,應比較單位面積上的壓力最方便,所以我們用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錶示壓強。

板書: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説明:採用啟發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下定義的研究方法。)

22

師板書並講授:公式:p=F/S

公式中各個符號的意義: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單位1帕斯卡=1牛頓/平方米

1Pa=1N/m

師:請同學們用我們剛才學習的公式來計算兩組磚對桌面的壓強。

生:在練習本上完成並進行全班的交流。

四、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

師:由p=F/S可知,增大或減小壓強得思路有哪些?

生:增大或減小壓力,增大或減小受力面積。

師:閲讀課本“想想議議”試舉例説明生活中是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得。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減小壓強?我們分別採用了什麼方法?

(説明:學生閲讀並回答,此環節體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五、當堂練習

1.冬天北方的河面結冰,某同學在結冰的河面上行走時突然發現冰面即將破裂,他應採取的措施是(

A.原處站立不動

B.立即改成單腳站立

C.趕快向河岸跑

D.就地伏下並向岸邊爬行

2.請説明下列事例是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的。

(1)鋸、剪刀、斧頭等用久了就要磨一磨,為什麼?

(2)背書包為什麼要用寬而扁的帶,而不用細繩?

(3)啄木鳥有個細長而堅硬的尖喙,這對它的生存為什麼特別重要?假如尖喙變鈍了,它還能夠成為森林醫生嗎?

六、小結:(1)本節課你學到了什麼?(2)我們主要採取了幾種研究問題的方法?(3)在研究問題時,採取了幾種思維程序?

2

壓強教學設計3

一、教材來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

二、內容來源

國中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壓強

三、主題

壓強

四、課時

一課時

五、授課對象

八年級學生

六、設計者

雁鳴湖中學慕智勇

七、目標確定依據

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實驗理解壓強,知道生活中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八、教材分析

壓強是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對壓力的作用效果的進一步描述,是國中物理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本節由“壓強”和“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兩部分內容組成,本節教材從生活場景走進物理學習,又從物理學習走進社會應用,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社會的密切聯繫。本節內容集情感體驗、實驗探究、計算、應用於一體,涉及的知識多、綜合性強。

九、學情分析

壓強的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初學極易與壓力的概念混淆不清,為讓學生較好的理解壓強與壓力的區別,做好探究壓力作用效果有關因素的實驗是本節課的關鍵,為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可讓學生自行設計各種各樣的實驗,通過不同的實驗最後達到同樣的目的(老師要提前為學生準備豐富多樣的實驗器材)。另外本節可的內容與生活聯繫較為緊密,應讓學生充分列舉日常生活中的與壓強有關的現象,並加以解釋,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

十、學習目標

(一)、能舉例説明壓力和重力的區別。

(二)、通過實驗,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能熟練應用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四)、會解釋和分析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十一、評價任務

(一)、通過圖片、學生舉例和列表格的方式來檢測目標一達成

(二)、通過實驗探究學生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來檢測目標二的達成。

(三)、通過例題和學生練習來檢測目標三的達成。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修改點

複習提問

展示教學目標

導入新課

進行新課目標(一)壓力1.什麼是壓力

2.壓力與重力的關係

目標(二)壓強1.壓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目標(三).1、壓強計算公式

2、習題練習

目標(四)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

習題檢學部分

課堂小結

作業展示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

1.播放本節節首圖。

2.指導學生閲讀課本第29頁“想想議議”。

1.師生共同分析以下幾種情況物體表面受到壓力的情形,並畫出表面所受壓力的示意圖。問:它們所受的壓力有什麼共同特點?(引導學生回答壓力的作用點和方向)2.總結什麼是壓力及相關知識:(1)壓力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2)壓力作用點:被壓物體的表面。(3)壓力方向:垂直於受壓物體表面且指向受壓物體內部。(4)壓力產生條件:物體之間接觸且互相擠壓(壓力本質是彈力)。

3.請同學們分別畫出上面幾種下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4.講述並總結壓力和重力的關係:

5.演示:壓氣球。問: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壓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使物體發生形變)

6.演示:指導學生分別用較小的力和較大的力壓氣球,觀察形變程度。問:形變程度與壓力大小有什麼關係?7.指導學生按圖所示用筆尖和筆尾扎手。問:兩手的感覺有什麼不同,説明了什麼?

8.講述受力面積,瞭解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係。

9.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指導學生閲讀課本第30頁有關內容,認識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實驗。(2)思考、討論並回答:

①本實驗中怎樣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比較海綿的形變程度)

②甲圖和乙圖相比,哪個因素相同?哪個因素不同?壓力的作用效果有什麼不同?是哪個因素造成的?③乙圖和丙圖相比,哪個因素相同?哪個因素不同?壓力的作用效果有什麼不同?是哪個因素造成的?

(3)總結: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效果越明顯;壓力大小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效果越明顯。

10.講述:根據實驗結果,要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既要比較壓力,又要比較受力面積。物理學中,物體所受壓力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

11.指導學生根據壓強定義並利用課本寫出壓強公式:p=F/S

認識各字母的含義。

12.(1)指導學生利用壓強公式計算:一輛推土機重200000N,

兩條履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5m2

,求推土機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多少?推土機每平方米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是多少?

(2)講述:①壓強的國際單位是帕斯卡(Pa),1Pa=1N/m2

②壓強在數值上等於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的壓力。

13.師生共同分析解答課本第31頁例題。

14.提出問題:(1)釘子、縫衣針為什麼要做得很尖?刀刃為什麼要磨得很薄?(2)鐵軌下面為什麼要鋪放枕木?推土機為什麼要裝寬大的履帶?15.老師: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發生形變,對物體的壓強越大,物體的形變就越大。任何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破壞(例)。

16.指導學生閲讀課本第31頁和32頁有關內容,回答:哪些地方要增大壓強?哪些地方要減小壓強?各用什麼方法?17.總結:(1)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減小受力面積。(2)減小壓強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增大受力面積。18.討論:為了把菜切斷,可以用力切,也可以把刀磨一磨,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利用公式講述,在壓強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可以省力)

師生總結本節主要內容

回答問題

閲讀、體驗、思考。

聆聽、分析、畫

圖、總結。

聆聽、總結、記筆記。

實驗、觀察、思考。

聆聽、記筆記。

閲讀、實驗、總結。

聆聽、記錄、閲讀。

解答,分析。

分析解答。

帶着問題閲讀,思考並回答。

總結、思考。

複習相關知識。

創設情景,吸引學生興趣,引出課題。

學習從實例中總結知識。

學習壓力和重力的關係,進一步理解壓力概念。

瞭解壓力作用效果及影響因素。

教學要求,培養學生實驗能力

教學要求。

學習利用實例歸納物理知識。學習用壓強公式解題。

學習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讓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第九章第1節壓強

(一)壓力

1.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

壓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

2.壓力與重力的關係:

(二)壓強

1.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意義: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2)定義:物體所受壓力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

2.公式:p=F/S

3.單位:帕斯卡(Pa),1Pa=1N/m2

(三)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

1.增大壓強的方法

①增大壓力;②減小受力面積。

2.減小壓強的方法

①減小壓力;②增大受力面積。

壓強教學設計4

情景引入,趣味感知“快去救人,有人掉冰窟裏了”

這是去年冬天發生在泰安市東郊某冰凍河面上人們勇救落水兒童的場面:只見見義勇為者在冰面上平放一長木板,然後走上木板去接近落水兒童並把他拉了上來。作為知情者,我們即佩服救人者見義勇為的豪邁,同時也驚歎救人者出奇制勝的智慧。試問一下:為什麼大人站在長木板上就不會踩破冰面呢?

潛能開發,自主探索壓力

A

B

CA圖:壓路機對地面的作用力垂直壓向地面將地面壓平B圖:運動員對跳板的壓力垂直於跳板使跳板向下彎曲C圖:圖釘對牆壁的作用力垂直壓向牆壁將牆壁壓出小孔

觀察上面三幅圖可知,壓力是指__,它的作用效果是__,它的大小一定等於重力嗎?__

壓力的作用效果:

做一做:兩個手指用力夾住削尖一端的鉛筆一回兒後,觀察兩個手指肌肉的凹陷程度。討論後回答: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讓我們共同做一個實驗來證明一下:

1 如圖所示:把兩塊或一塊磚分別按圖A、B、C三种放法放在裝有沙子的容器中,看一看哪種情況壓力的作用效果大(沙子的凹陷程度明顯)?

試回答:(1)圖A和圖C説明: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圖A和圖B説明: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三、壓強:

為了表示壓力與受力面積都不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我們可以用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學中把它稱為壓強,用P表示。單位帕斯卡,符號Pa。

壓強=壓力/受力面積P=F/S

猜一下:一粒西瓜子平放時對桌面的壓強大約是__,一塊磚平放時對地面的壓強大約是__,一箇中學生站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大約是__。

試回答:大人們站在木板上為什麼就不容易踩破冰面呢?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分析一下:以下情景中,需要增大壓強的是__,需要減小壓強的是__。1、切菜刀切菜2、背書包3、打孔器打孔4、用針縫衣服

5、蓋房時先築起比牆厚的地基6、縫衣服時用頂針7、用扁擔挑東西

想一想:以上事例中,增大壓強的方法是____,減小壓強的方法是____。動動腦:在日常生活與生產中,你還能想出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減小固體壓強的呢?素質提升,分層訓練

如圖所示,斧頭的刃越鋒利,越容易劈開木頭,這是因為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減小了__從而增大了__的緣故。

如圖所示,將實驗用的“小桌”放入沙盤中,觀察陷入沙中的深度,比較圖a與圖b的情況可知,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有關。

如圖所示,採用減少受力面積的方法增大壓強的事例是()

2

A、切刀要磨的鋒利B、書包用寬的揹帶

C、拖拉機用履帶與地面接觸D、鐵軌鋪在路枕上

4、被譽為“沙漠之舟”的駱駝站在水平砂地上,它的質量為400千克,每隻腳掌的面積為0.02平方米,問:

(1)駱駝對砂地的壓力為多大?(2)駱駝對砂地的壓強為多大?拓展視野,主動閲讀魔術師睡釘牀不受傷的道理

我們聽到或看到過魔術師躺在佈滿鐵釘的牀上而毫髮無損的現象,這是什麼道理呢?讓我們來揭開睡釘牀的謎底吧。當魔術師睡在釘牀上時,他的背與所有釘子的接觸面積的總和,可能與你睡在一般牀上時身體與牀的接觸面積差不多。這就是他不會受到傷害的原因。

魔術師躺在一顆釘子上,肯定要受傷,釘子多了,接觸面積增大,壓強就減小了。不過,他在向釘牀躺下及從釘牀上起身時,應當非常小心!你可千萬不要模仿。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魔術是有科學道理支撐的,並非特異功能。

3

壓強教學設計5

新課標新理念新課堂

——《壓強》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章是國中物理力學內容的重點知識,而壓強概念又是本章知識結構的核心,也是生產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的一個概念,也是學生以後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浮力知識的基礎。這一節內容着重學習的是固體的壓強,它是在學習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礎上編排的,是國中物理教學中有關力學知識的一次較大的綜合。此外,壓力、壓強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有着密切的聯繫,本節教材從生活場景走進物理學習,又從物理學習走進社會應用,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社會的密切聯繫。

學情分析

在本節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並學習了兩個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這些知識都是本節學習的認知基礎;控制變量、比值定義、對比、歸納等學習方法,在以前的學習中已有所涉及,這為本節課的探究學習提供了方法基礎。另外,國中學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對於本節內容所學習的壓力,已有了壓力大、作用效果明顯的思維定勢和壓力總等於重力的誤區,這也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難點所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壓強的概念。

2、理解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3、知道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且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4、瞭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採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完整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信息處理和分析能力。

2、在壓強概念的學習中,學習運用比值定義法和類比法。

3、瞭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利用日常用品探索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的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和壓強的公式。教學難點:影響壓強的因素。教法學法:

教法:啟發、講解與討論相結合。

學法:控制變量法、比值定義法、類比法、對比法、分類法、歸納法。教具學具:多媒體、海綿塊、鉛筆、啤酒瓶、水、燒杯。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課件動畫播放:冬天的北方,漫天雪花飄飄,大地披上了銀裝。想像一下,如果你在厚厚的積雪中行走,會出現什麼情況?

生甲:腳會陷到雪裏,舉步維艱。

課件動畫播放:小聰陷到雪地裏。

師:怎麼辦呢?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小聰在雪地裏自由行走?

生乙:穿上滑雪板

課件動畫播放:小聰的朋友穿上滑雪板在雪地裏自由行走、滑行。

小實驗:讓學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輕輕夾着一端削尖的鉛筆,兩個手指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生甲:食指感覺有點疼,且肌肉凹得深;拇指不覺得疼,肌肉凹得淺。

師:你實驗做得很認真,觀察得很仔細。

以上現象都是由壓力產生的與壓力的作用效果有關。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壓力,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什麼叫壓強等。

二、新課教學:1.壓力

師:請同學們大膽説出自己的問題或想法。生甲:人走過雪地為什麼會留下腳印?生乙:人在雪地上,對雪地的壓力差不多,為什麼一個人陷了下去,而另一個沒陷下去?生丙: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的感覺為什麼會不一樣?生乙:我認為上面的那些現象都是力作用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時,人對地或粉筆盒對桌面的作用力的情況。

生甲: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應等於物體的重力。

師:當我們要將釘子釘入牆面或將一枚圖釘按在牆上(也可請一名同學演示,感覺)時,釘子對牆面的作用力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生:按圖釘或釘釘子的時候,釘對牆面有垂直於牆面的作用力。

師:同學們剛才談到的幾種力的情況,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嗎?生:不論是對地面、桌面的力還是對牆面的力,它們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作用點在地面或牆面(接觸面)上。

師:我們把這種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課件播放:靜止在斜面上或從斜面滑下的物體。

師:請同學們分析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生: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總結:通過分析,學生應明確,有些壓力是由於重力的作用產生的,但大小並不一定都等於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於重力。在很多情況下壓力和重力無關,壓力不是重力。

師: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呢?怎樣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呢?生甲:力越大產生效果越明顯,因此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關。生乙:用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筆尖扎得很痛,而筆帽則沒有什麼感覺,説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接觸面積有關。

生丙: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積可能都有關係。生甲: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過比較壓力作用下物體的凹陷程度的大小。

師:研究物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大家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做實驗?同學們分組活動,教師巡視並參與學生們的活動,最後進行交流。

生甲:我們組是利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的關係。將啤酒瓶放在海綿上,受力面積一定,通過在瓶子中加水來改變瓶子對海綿的壓力,從海綿的凹陷程度的大小可以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係。

生乙:我們將瓶蓋蓋緊,保持瓶子對海綿的壓力不變,通過倒放和正放來改變瓶子對海綿的受力面積,從海綿的凹陷程度大小可以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係。

總結: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積的大小都有關係。 2.壓強

師:設疑:怎樣方便地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呢?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積的大小都有關係,要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就要取相同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來進行比較。我們可以利用“類比法”(與如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速度)及“比值定義法”等得出壓強的概念。

師: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生:可以説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教師歸納:(1)壓強的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2)壓強的計算公式:P=F/S教師説明,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確定壓強的單位就是牛頓每平方米(N/m2)。人們給壓強規定了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帕斯卡,簡稱帕(Pa)。

師: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被損壞。因此在生產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壓強,有時又需要減小壓強。如何改變壓強的大小呢?師:請同學們看教材P40的圖。討論人們是要增大壓強還是要減小壓強,用的是什麼辦法?課件展示圖片。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個很薄的刃,這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不論是釘子還是大頭針、圖釘做得很尖,這也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載重的大卡車上裝有許多很大的輪子,滑雪者的滑板做得又寬又長,這些都是為了減小壓強。

師:請同學們從舉出的這些例子中,歸納出改變壓強的方法有哪些?生: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改變壓強;受力面積一定時,用改變壓力的大小改變壓強。

教師歸納:可從壓強公式P=F/S分析:

F一定時,S增大,P減小;S減小,P增大。 S一定時,F增大,P增大;F減小,P減小。

三、作業課本P41

板書設計

9.1壓強

壓強

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2、公式:P=F/S

3、單位:帕(Pa) 1牛頓/平方米=1帕斯卡

4、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自始至終讓學生利用隨手可得的材料,親自觀察和實驗,經過分析歸納出物理概念,把學習和探索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無疑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實驗能力等智能因素得到發展,有利於學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由於課堂教學時間較緊,對壓強計算花時較少,對壓力和壓強概念的類比還比較初步,這些只能在以後的教學中給予加強。

壓強教學設計6

第二節 壓力和壓強(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壓力的概念,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眼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壓強 —— 國中物理第一冊教案。

2.掌握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計算公式,國際單位制中醫強的單位及其意義,會進行壓強的簡單計算。

(二)教具

演示用:壓力小桌,10×10×5釐米3的塑料泡沫,質量為200克的破碼2個,細砂、玻璃杯。

學生用:壓力小桌, 10 × 10 ×5釐米3的塑料泡沫,質量為 200克的破碼 2個(以上器材兩人一組,由實驗室準備人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請同學們閲讀本節課文開頭的“?”和圖10—1,猜一猜兩人對雪的壓力差不多,為什麼一個人陷下去了,另一個人沒有陷下去?

2.請同學們觀察自己的書包帶子。想一想平時背書包時,覺得寬帶子好,還是細帶子好,為什麼?

對以上問題,可能同學們現在還不能得出正確結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確,要經過事實來檢驗。同學們學習了本課的知識,就會得到滿意的回答(板書課題:第十章壓強液體的壓強第一節壓力和壓強)。

二、進行新課

1. 請同學們在草稿本上畫出下列各圖中物體對錶面的壓力示意圖。

同時請三位同學在黑板上畫,三人各畫一圖(有意識地請能正確畫出的同學,以便藉此講解壓力的概念)。同學們作圖時,教師可走到學生中去,來回巡視,瞭解學生作圖中的錯誤。

2.學生停筆後,先講評下面學生作圖情況,然後講評黑板上畫的圖,進行糾正,並用紅色粉筆把壓力突出出來。請同學們思考後舉手回答,以上圖中物體對受力表面的壓力有什麼共同特點?

啟發學生回答出:壓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壓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師重複一遍學生的回答(板書: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4學生分組做課本圖10—3壓力小桌的實驗,並講述壓強的概念。

(l)介紹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和要觀察的現象。

首先照圖10—3甲做,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後照乙圖做,比較與甲圖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相同(受力面積不同,壓力相同),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 最後請同學們回答圖下面的圖注中提出的問題,並得出結論。(板書:“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2)照圖10-3甲那樣,放上一個破碼和放上兩個破碼,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壓力相等嗎?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積相等嗎?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實驗後由學生得出結論。(板書:“壓力作用的效果還跟壓力的大小有關。”)

(3)講述壓強的概念

壓力作用的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還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為了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學中引人壓強的概念(板書:壓強)。

講述:要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應取相同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板書這一定義)。

(4)壓強的計算

例:一台機器重1000牛頓,與地的接觸面積是2米2,這台機器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

請同學們説一説該怎樣計算?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壓強等於壓力除以受力面積。

(教師板書:壓強= )

告訴學生,物理上用户表示壓強,用F表示壓力,用S表示受力面積。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用字母表示的壓強公式:

P=

(5)講述壓強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面積的單位是“米2”,壓強的單位是“牛/米‘”(板書:壓強的單位是“牛/米‘”,又叫帕斯卡人該單位讀作“牛頓每平方米”,它有一個專門名稱叫做帕斯卡,簡稱帕,帕斯卡是法國科學家,為了紀念他在物理學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以他的名字作為壓強單位的名稱。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麪積上受到的壓力是 1牛頓”。

寫出“5帕”,指導學生説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麪積上受到的壓力是5牛頓。列舉課文中一張報紙子放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

請同學們利用剛學的壓強公式、單位,計算下面所述例題。

5.例題:

〔例題〕:根據課本圖10—4和圖10-5所給條件,比較芭蕾舞演員足尖和大象對地面的壓強,哪個大?

教師一邊念題,一邊請同學們看圖,並思考,唸完題後,請學生説出已知條件,教師寫在黑板上,利用公式P= 進行解答。

解題過程中和解題完後進行評講,強調單位必須使用規定的單位:力用牛頓,受力面積用米?,所得到的壓強單位才是帕斯卡。

三、歸納本課的內容和課堂鞏固練習

1.利用黑板上的板書,簡明扼要地把本課所學知識敍述一遍。

2.請學生對課本的圖10-1問題作出回答;再請一位學生説一説書包帶子寬的比窄的好的理由。

3.討論章後習題第5題。討論後教師補充、完善。

4.教師把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的兩種方式放在細砂上,請同學們説出觀察到的現象。並回答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四、佈置作業

1.對第一節教材後的練習第1、2、3、4題進行思考,物理教案《壓強 —— 國中物理第一冊教案》。把你的思考簡要地寫在題目的旁邊,下節物理課時準備課內回答。

2.把節後練習的第5、6題做在作業本上。

提示:在做練習第6題之前,思考一下:

1米2=______釐米2,1釐米2=_______米2,那麼150釐米2=_____米2。計算時,要用科學記數法。

(四)説明

1.課本中圖10一3的實驗,如果沒有恰當的塑料泡沫,可用砂子代替,效果一樣。這一實驗,安排為學生分組實驗,其課堂效果好於演示實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得出結論比看老師的演示實驗印象更深刻。

2.關於壓力和重力,在本課只就課本中所述的“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產生,也不一定都與重力的方向相同”進行講述。不宜在本課內進行拓寬或加深。如果有學生説“壓力就是重力”,教師必須加以糾正,不要造成概念上的錯誤。至於壓力與重力的區別,可放在章未複習時進行,以免充談本課“壓強”這一重點知識。

3.關於壓強的單位“帕斯卡”,一定要讓學生懂得它的意義,在運用時才知道為什麼要把受力面積“釐米‘”或“毫米‘”換算成“米‘”的道理;同時面積單位的換算,對於八年級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在課前給予輔導,特別是採用科學記數法和涉及負指數的問題時,可能就更加困難,教師備課時應考慮到這一問題。

4.芭蕾舞演員足尖對舞台的壓強和大象對地面的壓強大小的比較這一例題,安排給學生自己在課內做,可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學生做後教師進行講評,在書寫格式、解題思路、公式運用和單位換算上,給予指導,這樣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效果更佳。

5.把空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分別放在細砂上的演示實驗,可以佈置給學生課後回家自己做一做,並説明理由,以達到複習本課所學知識的目的。

第2課 時

(一)教學目的

1. 鞏固對壓強概念的理解。

2.知道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並能對一些簡單現象進行解釋。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懂得物理知識不僅有趣。更是有用的。

(二)教具

演示用:鈍刀口和鋒利刀口的剪刀各1把,斷了尖和沒有斷尖的錐子各1個,硬紙片或布條,肥皂塊,1~2釐米寬的塑料帶和細棉線各一根。

(以上器材兩人一組)

學生用:肥皂一小塊,1—2釐米寬的塑料帶和細棉線各一根。

(三)出學過程

一、複習第一課時所學知識

1.什麼叫壓力?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2.什麼叫壓強?寫出計算壓強的公式和壓強的單位。

3.回答第1課時佈置的思考練習題。

4.説出你測物理課本1張紙對桌面的壓強的辦法。

以上問題,均由學生回答,由另外的學生補充、糾正。然後由教師進行評講。

二、進行新課

1.根據學生對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兩種情況放在細砂陷入細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導學生分析:玻璃杯對細砂的壓力不變,玻璃杯對細砂的受力面積發生了變化,使玻璃杯對細砂的壓強發生了變化。(板書: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

2.講述

(1)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將會被壓壞。

(2)舉例:房屋建設中,樓層修得越高,樓體對地面的壓力就越大,如果牆基的受力面積不足夠大,樓房對地的壓強就很大,可能會使地面下陷,樓房倒塌,造成損失,所以修建高樓大廈,必須加寬地基,以減小樓房對地面的壓強。

(3)讀圖:學生閲讀課本圖10一6,讀後説一説履帶拖拉機和雪上飛機是採用什麼辦法來減小壓強的?教師對學生回答補充、完善後板書“在壓力不變時,利用增大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減小壓強。”

3.實驗:

(1)學生隨堂實驗:

同學們桌上放有一小塊肥皂、有一條較寬的塑料帶和一條細棉線,請同學們先想一想,然後做一做,看怎樣才能較容易地把肥皂塊切斷?做完後舉手發言,説一説你的做法和你這樣做的理由。

(2)教師演示實驗:

分別用鈍刀口和鋒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紙片或布條。

用斷了尖和沒有斷尖的錐子向硬紙片穿孔。

做時請同學們觀察,什麼剪刀容易剪斷布條?什麼錐子對硬紙片穿孔較容易?

由以上學年隨堂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啟發學生得出結論,教師板書:“壓力不變時,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增大壓強。”

(3)讀圖:學生閲讀課本圖10—7,讀後説一説圖中所述的是採用什麼辦法來增大壓強的。

三、鞏固練習(課堂討論)

1.第1課時完後,佈置同學們做課文後的練習第2、3、4題。請同學們利用小組討論的機會,説一説你是怎樣答的,通過本課的學習,回答:為什麼啄木鳥關嘴變鈎了,就不能成為“森林醫生”了?為什麼説駱駝是“沙漠之舟”?

2繼續討論章後的習題第6題,比較梯子和木板,哪個對冰的壓強小?

四、歸納本課內容

1.教師複述本課的學習過程

教師複習提問~講述~同學們隨堂實驗和老師的演示實驗~同學們的分組討論。

2.學生自己歸納本課內容:説一説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並各舉1~2例。

3.教師小結:壓力不變時,利用增大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減小壓強;壓力不變時,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增大壓強。在日常生活中和生產實際中,要根據不同情況和需要採取恰當的辦法來減小或增大壓強。

五、佈置作業

1.閲讀課文,並聯系實際舉出l~2個例子。

2.把章後習題第1、2、3題做在作業本上。要求注意書寫格式規範、公式、單位正確。

3.思考第一節課文後的“想想議議”,可以互相討論,看誰説的辦法多。

(四)説明

1.本課時是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進行,當由學生回答的,儘量讓學生回答,教師不要包辦代替,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主動地學習,以練習、鞏固已學過的知識。

2.本課安排的演示實驗,目的在於增強學生的實感,也可以請學生上台演示,演示後把自己的感受説給大家聽,並説明理由。然後教師再進行小結。

3.本課重點、難點都不多,課內時間也較充分,佈置的書面作業,也可以放在課內完成一部分。

壓強教學設計7

課型:新授課

主備:李煜平(第一課時)

審核:八年級物理備課組

教材分析:本節的教學內容是圍繞壓強概念進行的而壓強概念又是本章知識結構的核心,也是生活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的一個概念。在學生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中經常用到,也是學生以後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浮力知識的基礎。因此這節課的學習充分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新課標理念,體現以探究式學習方式和合作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另外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壓力的概念,雖然知道存在壓力,但對壓力的理解不夠,作為壓力的學習也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之一。而本節課中的重中之重為壓強的概念,這是國中學生第一次接觸比值式的概念(之前的密度是個性質概念),

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麼是壓力,什麼是物體的受力面積。(2)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瞭解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瞭解壓強的增大與減小的主要方法。

2、過程與方法(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瞭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的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

(3)解讀課本圖,瞭解壓強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

(4)解讀課本圖的內容,瞭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瞭解改變壓強大小的基本方法。

(5)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對壓強、浮力基本知識理解的感悟認識,為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打基礎。

(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悦,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4、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建立並理解壓強的概念。難點:(1)壓力的作圖(實際上是對壓力的三要素的考核)。

(2)壓強的概念理解(不明白比值法定義壓強)及相關的計算。

教學用具:釘板、砝碼、石粉、鉛筆、海棉、橡皮泥、鐵釘等

前置作業:

用你手上的筆去掉筆帽用兩隻手指壓住筆的兩端,然後將你感受的東西寫下來,再試試大力壓住和小的力壓有什麼不同。

教學過程:

第一節:(主要學習壓力,以及知道壓力作用效果與什麼有關,提出壓強的概念。)教學過程:

學習活動一:創設情景,引起興趣(2min)

教師演示:坐(站)釘凳。提出問題:為什麼會沒事?引起學生興趣。

學習活動二:感受壓強的不同。

學生活動:

用手指夾住筆的兩頭,小力擠壓,説説兩隻手指的疼痛感受是否相同,另外如果加大力量會怎麼樣。(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

1.兩隻手指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2.兩隻手指受到的壓力大小是否相同?為什麼?

3.用力大些,會有什麼感覺。

學習活動三:通過實驗,理解壓強。

演示實驗:

1.準備裝釘的木板(一面只有三根釘,另一面佈滿釘),用佈滿釘的那面壓水球,觀察水球。

2.用三根釘的那一面壓水球,觀察水球。

思考問題:

1.兩次實驗中,木板質量相同,對水球的壓力____。(選填“相同”、“不相同”。

2.假設木板和釘子1.5N,木板壓在水球上的時候,木板對水球的壓力是___N。

3.第一次放置方式,假設有30根釘與水球接觸,平均每根釘子對水球的壓力為____N。

4.第二次放置方式,有3根釘與水球接觸,平均每根釘子對水球的壓力為____N。

5.通過上面的分析,你知道為什麼用多釘那面壓水球,水球沒有破?

操作與要求:

1.學生先觀察實驗,再獨立完成問題,

2.學生互相交流並展示。其他同學記錄不同並質疑與補充。 3.教師總結,得出壓強概念。單位面積上受到壓力的大小。

任何物體所能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被損壞。

學習活動四:猜想壓強大小與什麼有關。

活動要求:

1.學生進行猜想,並提出猜想的依據。 2.學生展示。 3.教師補充。

學習活動五:利用壓強知識解決問題

播放《南極大冒險》片段,學生邊看邊思考哪些現象與壓強有關。

學習活動六:課堂練習並解釋坐釘凳問題。(略)

學習活動七:課堂小結。

學生回顧本節課內容,並請同學説説這節課學到的知識。

(第一節完後佈置關於畫壓力示意圖和實驗相關的作業)

壓強教學設計8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氣的壓強”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 力”作必要的準備。本節內容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掌握了壓強,液體的壓強的基礎上進行的,為某些知識的轉移和類比作了鋪墊。本章內容的編排是在認識大氣壓強存在的基礎上,步步深入,循序漸進的,因此符合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二、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特點和大綱要求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麼是大氣壓強,能説出幾個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3.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象。

4.知道大氣壓強的值是托裏拆利實驗測定,記住大氣壓強的值約為105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實驗、觀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從實驗研究思考獲得知識的能力。

思想目標

讓學生掌握由實驗探討物理知識的認識過程,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三、教材重點和難點處理:

1.大氣壓強的存在是重難點。

依據:教學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學生基礎和思維水平。

處理:做好演示實驗,使學生通過直觀現象感知大氣壓的存在。

2.托裏拆利實驗及原理是難點。

依據:教材只要求像課本中那樣簡單説明大氣壓強支持着玻璃管內的水銀柱就行,而學生難於理解和接受。

處理:利用演示實驗與水柱類比突破此難點。

四、教材的看法:

課本以馬德堡半球實驗引入新課,儘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於文117中已解釋原因,對部分預習過的學生來説,已經失去神祕感,沒有了懸念。如果教師以此實驗引入,這部分學生滿足於已有的答案,不能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我採用取硬幣的思考題,由於學生沒見過,因此每個同學都積極思考,卻又得不出正確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觀察實驗更仔細、認真。

五、教學方法:

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多媒體、啟發式引導等多種教學法。

教學過程中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雙邊活動,每一個結論都讓學生參與探索,教師因勢利導。

六、教學過程安排: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一些主要環節採取了以下安排:

1.實驗引入新課(約5分鐘)

①. 出示思考題:

把一塊硬幣放在平底大盤裏,倒上紅墨水,剛好淹沒硬幣,請同學們把硬幣拿出來而不沾濕手。然後讓學生討論,此時氣氛活躍,學生得出各種結論,教師不作解釋,讓學生觀察。

演示:

把點燃的紙放入杯子,倒扣在硬幣附近的盤子裏,實驗效果明顯,水全被吸入杯子,學生一片驚訝、好奇,這就迅速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②.紙片託水實驗:先空杯,再裝水,兩次實驗結果不一樣,原因是什麼?

此時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啟發學生思考,過渡到本節的學習。

2.大氣壓強(約15分鐘)

①. 講述大氣壓強的定義。

②.氣體與液體類比找出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以及大氣壓的方向。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氣體也受到重力,因此氣體也能產生壓強;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液體壓強的方向是向各個方向,氣體同樣具有流動性,所以氣體壓強的方向也向各個方向。

③ .演示紙片託水實驗,旋轉不同的方向,證明大氣壓的方向也是向各個方向的。

④.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強的存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要做好演示實驗。首先讓學生閲讀課文問號,然後師生共同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因為實驗室的馬德堡半球容易漏氣,師生共同參與,有利於教師控制場面)。接着,師生共同分析此實驗的作用:首次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最後,引導學生分析馬德堡半球很難打開的原因。

⑤.學生實驗:用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提問學生實驗時的感覺,以及此實驗證明了什麼問題。通過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學生積極思考,樂於接受知識。為了加深學生對大氣壓強存在的認識,此時再看一段錄象。

⑥.錄象演示瓶子吃雞蛋的實驗(即課本圖11-4)。啟發學生此實驗證明了什麼?教學進行到這裏,學生已經完全接受了大氣壓強存在的事實,這時教師趁機引導,轉入大氣壓大小的教學。

3.大氣壓的大小(約15分鐘)

由紙片託水實驗,知道大氣壓可支持水柱,換用量筒,發現大氣壓可支持一量筒水,那麼到底大氣壓可支持多少水柱,歷史上有人用10米長的玻璃管做實驗,發現玻璃管仍充滿水,還是沒測出大氣壓的值,説明用水測大氣壓不方便。此時,引導學生由P=ρgh分析得出用密度大的水銀來實驗,引出托裏拆利實驗。

①. 介紹實驗裝置。

②. 模擬操作過程。

③. 錄象演示操作過程。

④.分析:為什麼大氣壓支持的是76cm高的水銀柱?如果玻璃管上端有進氣口,將會出現什麼結果?

⑤.演示(用水類比):用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在水槽中裝滿水,用一手堵住一端的開口,從水中把玻璃管提起,讓學生觀察水柱。然後把手慢慢鬆開,讓學生觀察哪段水柱由大氣壓強支持。通過此實驗,學生很容易接受哪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支持的,

因此可得出:

P大氣=ρ水銀gh=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105帕。

⑥.講述大氣壓1.01×105帕的物理意義。同時提問學生大氣壓很大,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為什麼房子不會被壓垮。

4.大氣壓強的應用(約8分鐘)

①.解釋取硬幣的實驗。

②.演示噴泉實驗,讓學生解釋。

本節第一個實驗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此時學生已經知道為什麼。但是物理語言的駕馭能力還比較差,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關鍵,規範這類簡答題的答法。噴泉實驗,讓學生自己解答。

5.小結和作業(約2分鐘)

回顧講解的知識點、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實驗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手段。

作業:練習1、2、3。

壓強教學設計9

一、設計理念

壓強的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初學及易與壓力的概念混淆不清,為了讓學生較好的理解壓強與壓力的區別,做好探究壓力作用效果有關因素的實驗是本節課的關鍵,為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可讓學生自行設計各種各樣的實驗,讓學生在探究中進一步瞭解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獲取相關的知識,同時,為壓強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鋪墊。另外本節課的內容與生活聯繫較為緊密,應讓學生充分列舉日常生活中與壓強有關的現象,並加以解釋,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感性材料豐富,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從觀察或實驗引入的,符合八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2、書中的插圖極富啟發性和趣味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本讓學生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關”,極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鍛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學情分析

1、八年級的學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較強的觀察能力。半年的物理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以及簡答物理研究方法。正處於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

2、學習的內容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體驗,如書包帶做的寬比較舒服等有關事例。本節課所學生涉及的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繫緊密,使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生活體驗,進而使學生由對生活現象的初步瞭解,通過實驗探究,觀察現象,邏輯推斷,最後上升為理論認識。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壓強的概念。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瞭解增大或減小壓強的主要方法。

3.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瞭解“對比”這種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獲得對壓強基本知識理解的感性認識,為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打基礎。

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愉悦,培養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習熱情。

重點 壓強的概念以及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難點 壓力和重力的區別

教具 壓力作用效果演示器材(每小組一組器材,課前發放)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壓力

多媒體播放圖片:茶杯放在桌面上;木塊放在斜面上;往牆上按圖釘。請同學們畫出三種情況下壓力的示意圖。

學生畫完壓力的示意圖後,師生共同討論,得出壓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緊接着,請學生畫出以上三種情況下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並進一步思考問題:壓力和重力一樣嗎?

教師小結:有些壓力是由重力作用產生,但大小不一定都等於重力,方向也不一定相同,有些壓力卻與重力無關。當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時,壓力在數值上等於物體的重力。

二、壓強

1、壓力的作用效果。

先讓學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輕輕夾着一支鉛筆(或圓珠筆),兩個手指的感受有何不同?

多媒體播放滑雪圖片:為什麼雪地行走,腳容易陷入積雪中,有了寬寬的滑雪板,運動員不僅不會陷入雪裏,而且還能在雪地上滑行?

想想議議活動 蚊子與駱駝的故事

學生觀察討論後後發現: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與壓力有關還與受力面積有關。

學生實驗 探究 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提出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怎樣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猜想和假設:

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有關,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壓力作用的效果跟物體間接觸面積有關。

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都有關。

設計實驗:

實驗方法 :

1、控制變量法 2、轉換法:通過比較海綿在壓力作用下物體凹陷的深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

實驗步驟:

在海綿上,

第一步 小課桌桌腿朝下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的深度。

第二步 小課桌桌腿朝下放,上放砝碼,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的深度。

第三步 小課桌桌腿朝上放,上放砝碼放在海綿上,觀察海綿的凹陷的深度。

比較第一二步觀察海綿狀泡沫塑料的凹陷深度,來比較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係;比較第二三部觀察海綿泡沫塑料凹陷深淺來比較當壓力相同時,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係。

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結論: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明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壓強的概念

物理學中引入壓強用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大小叫做壓強。壓強的計算公式:通常用p來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則壓強公式為 P=F/S。壓強的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1Pa=1N/。

介紹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以及1Pa壓強的大小。

鞏固練習(投影例題)師:請同學們比較芭蕾舞演員和大象對地面壓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學生先在座位上練習,後請兩位學生上台板演,最後教師評講。

3、如何增大和減小壓強

想想議議活動:下面三幅圖中哪些要增大壓強、哪些要減小壓強?通過什麼辦法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

歸納出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課堂小結 學生自己談課堂收穫

六、作業佈置 1.課後題: 2、 3、4 ; 2.《練習冊》P14 :7,8

七、板書設計

9.1壓強

1. 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2. 壓強

物理意義:物理學中引入壓強用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定義:在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大小叫做壓強。

壓強公式為: P=F/S

壓強的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1Pa=1N/。

3. 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壓強教學設計10

壓強

馬畈中學李志能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能夠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

·瞭解增大和減小壓強的主要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壓強現象,理解壓強的概念;

·通過探究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掌握壓強的定義和公式,掌握控制變量法;

·通過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培養學生提問、猜想、實驗和分析數據、總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善於觀察生活等科學技能和科學素養。

【教學重點】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壓強的概念。

【教學難點】通過探究實驗,學習下定義的科學方法。

【教法學法】對於壓強的概念的引入採用教師啟發式教學;對於壓強的影響因素和定義採用探究式教學;對於壓強的計算採用講授法及講練結合的方法;對於增大和減小壓強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

【教具準備】

鉛筆,海綿,壓力小桌,砝碼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觀察圖片並欣賞音樂《腳印》

1

師:用物理的語言描述這些事例,找出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徵。(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相同之處,都有壓力產生,都產生了作用效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這些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不同之處,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等不同)2.動手體驗

如圖,兩手指受壓時的形變和感覺有什麼不同?用力後又有何變化?

師:誰能夠根據這些現象提出一個可探究的問題嗎?(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

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及受力面積的關係

1.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呢?請説出你的理由。

2.設計實驗:

師:如何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變壓力、受力面積等變量?

3.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小組展示

5.師總結: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我們物理學中用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板書: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三、壓強及壓強的計算

當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都不同時怎樣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呢?

生:討論並回答。(教師提示:我們是如何比較物體速度的?)

師:總結比較壓強大小時即不能夠只比較壓力,也不能夠只比較受力面積,應比較單位面積上的壓力最方便,所以我們用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錶示壓強。

板書: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説明:採用啟發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下定義的研究方法。)

例題:計算芭蕾舞演員和大象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四、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

通過問題和實例讓學生總結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減小壓強?我們分別採用了什麼方法?(小組交流討論後回答)

五、當堂練習

1.冬天北方的河面結冰,某同學在結冰的河面上行走時突然發現冰面即將破裂,他應採取的措施是(

A.原處站立不動B.立即改成單腳站立

C.趕快向河岸跑D.就地伏下並向岸邊爬行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個立方體的重力為8×103N,底面積為0.4m2,它對地面的壓強是___________Pa,若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則剩餘部分對地面的壓強是___________Pa.

3.質量為100kg,底面積為2m2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地面受到的壓強是___________Pa,若把木箱放在面積為1 m2的桌面上,桌面全部被箱子蓋住,桌面受到的壓強是___________Pa.

4.某工廠要建造一個煙囱,設計總重是2×108N,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是5×106Pa,則煙囱的基礎面積至少是___________m2。

六、小結:(1)本節課你學到了什麼?(2)我們主要採取了幾種研究問題的方法?(3)在研究問題時,採取了幾種思維程序?

壓強教學設計1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壓強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的內容,壓強是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的一個概念,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緊密。壓強是力學中的重要內容,學生對與壓強相關的物理現象較為熟悉,但壓強的概念學生還比較陌生。本節教材主要建立在學生學習了力的初步知識基礎上,和學習了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和力的關係後對力的另一類作用效果的具體分析。壓強是全章的基礎,也是學生學好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重要保證。因此,搞好壓強的教學是抓好本章教學的關鍵。

2. 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知識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壓力及其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

②理解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能應用壓強公式進行有關計算,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

③知道壓強增大和減小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生樂於探索、勇於探究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壓強的概念。

壓強的概念統領全章、貫穿全章,因此壓強的概念是本節的重點。

教學難點:壓強概念的建立。

國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如何通過概括實驗結論得出壓強概念是本節的難點。

教學關鍵:實驗的成功是突破難點的關鍵。

探究影響壓力效果的因素,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強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壓力效果的實驗就顯得特別重要。

4.教學媒體:圖片及多媒體課件。

二、學情分析:

由於八年級學生具備了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具有較強的科學探究意識,學生完全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絕大多數學生能從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中發現問題,會對獲得的信息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處理。

三、教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靈活地運用了情景法、合作探究法、啟發引導法和多媒體輔助法等多種方法,並且能按照新課標倡導的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出結合學生實際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學法

根據以上教法及學生年齡特點,採用的學法主要有觀察法、合作探究法、討論交流法、自學法等。教學中不但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得,更要注重知識的獲得過程。在具體的探究活動中,通過學生自己體驗,分析歸納,獲得對壓強概念的深入理解。

五、設計理念

本節設計總體思路是從有關壓強的生活情景引入壓強課題,通過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感受壓力的效果,自然形成壓強概念,並用所學壓強知識解釋生活中有關壓強應用。充分體現課程標準“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突出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六、教學準備

1、教學媒體準備:多媒體硬件和相關課件準備

採用多媒體作為教學的輔助,使教學聲圖並茂視聽並舉,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實驗器材準備:海棉、橡皮泥、肥皂、氣球、磚兩塊、一隻削好的鉛筆、廢舊玻璃輸液瓶、水等。(盆盆罐罐當器材,拼拼湊湊做實驗 、讓土器材成為實驗教學的生力軍)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拿出一海綿,把瓶子放在其上面,用力向下壓,提問:這説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

投影展示圖片:步行人和滑雪者對地面的壓力差不多,但步行人去深陷入雪中,可滑雪者卻陷入不多,兩者產生的效果不同,壓力作用效果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回顧:瓶子放在海綿上使物體發生形變,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觀察圖片,並引發對此現象的思考。

二、認識壓力

演示小實驗:

向下按海綿;將鋼尺一端搭在講桌上,另一端懸空,向下壓懸空部分,讓學生觀察形變,描述力的方向。

學生觀察現象,初步理解壓力的概念。

總結:例子中的物體都受到了壓力。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三、認識壓強

1.探究主題的引入

教師提出問題:

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針對教師的設問積極猜想:可能與施加的壓力有關;與接觸物體的大小、形狀有關等等。

抓住學生猜想中含有科學成分的部分,給予引導,逐步逼近主題。

壓強教學設計12

液體壓強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液體壓強的產生。 2.理解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2)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的實驗過程,認識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和密度的關係(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教學重點: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液體壓強的大小連通器原理教學難點:

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

連通器裏裝同種液體各液麪靜止時相平的原理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演示實驗:(使用希沃功能的手機同屏功能,展示錄製的實驗)

通過導管從四樓向一樓的壓得很扁的水瓶注水,觀察瓶的變化。(組織學生討論)説明:水對容器底,容器壁有壓強。拓展:水柱很深,高達10米,產生的壓強很大。

(組織學生討論)液體有重力,所以對底部有壓強;液體與固體不同,有流動性。容器壁阻擋着它流動,它就會對容器壁有壓強,並且越深產生的壓強越大。

二、進行新課水對底部和側壁有壓強,水的內部是否有壓強?有。為什麼説有?

就像我們在吃火鍋時,在中間有一個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開了。假如設想一下,把隔板的一邊的水拿走,另一邊的水對側壁就有壓強。因此,我們都同意當隔板還在時,兩邊的水對它有壓強,那麼,把隔板拿走,水的內部有壓強。

(一)提出問題

液體壓強有什麼規律?或者説,液體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引導類比

咱們先看能不能把液體分成若干小液滴,(邊畫示意圖,邊講解)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

在這個描述中,關鍵詞是“大量、密集”。 1.直接類比

請找出日常與“大量、密集”有關的事物,請同學們想得越多越好,儘可能多地告訴我。

街上走的人羣、亂哄哄的蒼蠅、箱子中的蘋果、一袋子大米我們從一大箱蘋果開始研究。 2.擬人類比

現在我們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隻只蘋果,被裝在箱子中。這時,你有何感受?

呼吸困難、憤怒、受到擠壓、掙扎、無奈3.象徵類比大家的感受也就是:無奈地承受。現在以“無奈地承受”為題,説説日常哪些現象是這樣的?

在圈中的羊、在網中的魚、同學們的學習狀況我們不妨來討論一下:我們學習狀況是如何無奈地承受?各方面的壓力,如家長、同學、親戚;在班中的名次前後對於個人的感受也不同;同樣的成績在不同的班級或不同的學校感覺也不同。

可見,由於學習的狀況造成的無奈與壓抑,來自各個方面,並與名次、學習環境都有關係。

(説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類比,從而使陌生的問題變為熟悉的問題。該環節是學生思維最獨特、最發散的環節。在以上的這三個環節中,學生的想法很多,發散思維得到從沒有過的訓練,他們的好多想法來自生活,他們更熟悉,更願意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在這幾個環節中,只起組織、引導的作用。為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切不可為了趕進度,匆匆而過,使學生來不及思考討論,在最能鍛鍊學生能力的環節,達不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三)適用問題

對應學習的無奈,你能否體驗液體中的每個液滴的感受?每個小液滴感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作用,這種作用與小液滴所在的位置(深度)有關,也與液體的種類有關。

(四)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説

根據剛才的討論,請你談談對液體壓強有關因素的看法。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不同的深度壓強不同,不同的液體中同一位置的壓強也不同。

(五)檢驗論證

我們用實驗來驗證,現在有這樣一種測液體壓強的儀器──壓強計(教師簡介:我把手指壓在橡皮膜上,在右側的“U”形管中出現高度差,我們看到“U”形管中出現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壓強)。

請學生討論,設計實驗方案;交流。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實驗。

得出結論: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液體、同一深度壓強是相等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六)評估

今天的實驗只能到此為止。讓我們回顧一下今天的實驗:①實驗設計有無不合理的地方?②操作中有沒有失誤?③測量結果是不是可靠?知識應用:

請同學們閲讀書上材料,瞭解液體壓強規律的應用(邊閲讀,邊討論)。

請一位同學説明什麼是連通器?舉幾個連通器例子。

三、小結

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有哪些收穫?

壓強教學設計13

新人教版第九章第1節壓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壓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壓強的概念、公式、單位,並能應用壓強知識進行有關計算,知道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制定計劃、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觀察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論證、概括出規律性結論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探究實驗中,體會到客觀規律的可認識性和有效的利用規律,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積極研究探索科學知識的精神。教學重點: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正確理解.教學方法:

探究法: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探究活動.觀察現象.收集數據.分析比較獲得對壓強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較歸納法:通過對具體現象、事例的對比、比較,提出問題,並通過研究歸納出一般的結論.教具準備:

木條、圖釘、鉛筆等【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俗話説“磨刀不誤砍柴功”,它的意思是把刀磨得鋒利了,砍起柴來就會輕鬆快捷省時,它包含了一定的物理知識,這就是本節課我們要學的

板書壓強

二、壓力

1.請學生在黑板上畫下列情況下的壓力示意圖

通過分析學生應明確壓力的概念及其三要素,理解有些壓力是由於重力的作用產生的.但大小並不一定都等於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於重力.在很多情況下壓力和重力無關,壓力不是重力.

幻燈片展示:

1、壓力:

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壓力的三要素:

(1)作用點:在被壓物體(即受力物體)的表面上。 (2)方向:與被壓物體的表面垂直

並指向被壓物體

(3)大小: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只有在特殊時,壓力F =物體的重力G

三、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那些因素有關

1.播放視頻:針壓與手壓皮膚

2.引導學生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與那些因素有關(1)可能與壓力大小有關;(2)可能與壓力的受力面積有關。 3.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含視頻實驗

實驗方法(在老師引導下學生討論得出):控制變量法實驗器材:木條、圖釘、鉛筆、氣球實驗步驟:

(1)控制受力面積不變,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係

(2)控制壓力大小不變,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係(讓學生選擇課桌上的器材探究)。

4.驗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壓力的受力面積有關。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四、壓強

根據探究實驗可知,受力面積相同時,通過比較壓力的大小可以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力相同時,通過比較受力面積的大小可以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力和受力面積都不相同(且被壓物體形變程度極其微小)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該2

如何比較呢?例如:一塊底面積為2 m、重500 N的木板和一塊底面積為5 m重1000 N的鋼板都放在水平地面上,哪一塊對地面的壓力作用效果大呢

22F木=G木=500N,S木=2m F鋼=G鋼=1000N,S鋼=5m

[生]用壓力除以受力面積求出1平方米麪積所受的圧力的大小就可以了。 [生]每平方米麪積所受的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師]看來用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能描述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在物理學上我們就把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叫做壓強

幻燈片展示:

1.定義: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叫做壓強。即物體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

2.物理意義:壓強是用來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壓強的計算公式為:

P=(引導學生理解:受力面積S指的是兩物體相互接觸的面積)4.單位:壓強的單位是由壓力和受力面積的單位組成的複合單位,寫作“N/m2”,物理學中稱為帕斯卡。帕斯卡是非常小的單位;我們把三粒芝麻壓成粉,均勻地分佈在1cm2的面積上,所產生的壓強約為1Pa即1 N/m2。

5.燈片展示:例題某同學質量為45kg,每隻腳接觸地面的面積是150 cm2。(1)當他站在水平地面時,腳對地面的壓強有多大?(2)當他正常步行時,腳對地面的壓強變大還是變小?

(設計意圖:通過對壓強的相關計算進行練習,加強對於壓強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應用.〕

五、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

介紹每一物體能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限度,超過這一限度,物體就會損壞,如:磚能承受的壓強6×106pa,松木是5×106pa,花崗巖(120-260)×106pa。

生活中有些事例需要破壞物體表面(增大壓強),如刀切菜、斧劈柴等;而有些事例中又要防止物體表面被破壞(減小壓強),如滑雪、背書包、鋪鐵軌等。

瞭解壓強知識的應用,播放視頻,加深學生對壓強意義的理解。

2

2組織學生討論:根據計算公式

進而得出:1.增大壓強的方法:

(1)壓力不變,減小受力面積。例:細線可以切割皮蛋、刀口磨得很鋒利。 (2)受力面積不變,增大壓力。例:打樁機的錘很重。 (3)增大壓力同時減小受力面積。 2.減小壓強的方法:

(1)壓力不變,增大受力面積。例:鐵軌鋪在枕木上、載重汽車輪多而寬、石雕像有寬大的底座、坦克有履帶、螺絲放墊圈、寬帶的書包、人坐沙發與坐硬凳

(2)受力面積不變,減小壓力,例如:書包中的書太多時,對肩的壓強很大,這時可取出幾本書,減小書包對肩的壓力從而改變壓強。

(3)減小壓力同時增大受力面積。

六、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引入新課時設置的問題,首尾呼應,渾然一體,使人感到本節設計有一種圓融的美。最後根據板書對本課時主要內容進行小結,並評價課堂中學生所進行的探究

【板書設計】:

壓強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的

1.瞭解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係。

2.瞭解打氣筒的構造和原理。

3.瞭解壓縮空氣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定量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打氣筒的工作過程的敍述。

(四)教學過程

一、前言

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大氣壓強,即包圍地球周圍的大氣層中的壓強,今天我們介紹某一容器中的氣體的壓強。所謂某一容器內的氣體的壓強,例如一個乒乓球內的氣體、自行車胎內的氣體的壓強。

二、氣體的壓強跟體積的關係

1.實驗。我們先做一個實驗。這是一個注射器,活塞位於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的小孔,這樣筒內就封住了一部分空氣,空氣跟外界隔絕。這些氣體就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現在,我們向前推活塞,筒內的定量氣體的體積變小,手指有什麼感覺?(請幾位同學試試看)。這個實驗説明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向後拉活塞,手指有什麼感覺,怎樣解釋。

2.實驗。拿一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端插入裝有水銀的容器內(邊講解邊演示)。用手指堵住上口,管內封住了一些空氣,而且這部分空氣的質量是不變的。請一位同學用刻度尺測量這段空氣柱的長。管內氣體的壓強等於大氣壓強。將管輕輕上提,下口仍在水銀面下,我們看到管內水銀面上升,説明管內氣體的壓強變小了。再用刻度測量空氣柱的長度,顯然氣體的體積增大了。

3.這兩個實驗中的氣體温度沒有變化。可見,在温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4.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得到應用。我們人體的呼吸就是這個道理。

人吸氣時,胸部擴張,肺泡同時擴散,肺的容積增大,肺內的氣體壓強變小,小於外界的大氣壓強,大氣壓將新鮮空氣壓入肺中。呼氣時則相反。胸部收縮,肺容積減小,肺內氣體壓強增大,超過了外界大氣壓,肺中的一部分氣體呼出體外。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胸部肌肉的力量,有利於增大肺的收縮和舒張,對增大肺活量和改善呼吸大有好處。

三、打氣筒

定量氣體的壓強和體積的關係還應用在打氣筒、抽氣機、空氣壓縮機和噴灑農藥的噴霧器上。

這是一個打氣筒,將它拆開,我們發現它的構造很簡單(邊講邊拆)。在金屬圓筒中有一個活塞,活塞上安裝一個橡皮圓盤,俗稱皮錢。它和金屬筒之間有空隙。活塞下壓時,活塞下的定量氣體體積變小,壓強增大,橡皮盤緊貼筒壁使氣體不能漏出,較大的壓強衝開輪胎的氣門芯進入輪胎。活塞上提時,活塞下邊的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筒外的空氣順着橡皮盤周圍的縫隙進入活塞下邊。這樣往復運動,可以將大量的空氣打進輪胎(學生敍述)

根據打氣筒的原理和工作過程可知,打氣筒中的關鍵部件是橡皮盤,它必須大小合適、且成凹形。這為我們維修打氣筒提供了線索。

打氣筒可以使定量氣體的壓強增大到三個大氣壓,要得到壓強更大的壓縮空氣,應使用空氣壓縮機。我們這裏只簡單介紹壓縮空氣的應用。

四、壓縮空氣的應用

在很多機器設備上都要使用壓縮空氣,礦山上用壓縮空氣開動風鎬、風鑽,電車和汽車用壓縮空氣開關車門;火車上用壓縮空氣制動等等。

請大家看課本第137頁的圖。這是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示意圖。我們應練習看這種機器的示意圖。能根據平面圖想象出立體實物,根據靜止情況想象出工作時的運動情況。

1.我們先看構造。給大家一分鐘,能記住它。(學生回答)

2.再看圖,分清哪些部件是靜止的,哪些部件是可動的。(學生回答)

3.可運動的部件怎樣動(學生回答)。

4.誰主動、誰被動(學生回答)

請大家根據以上的觀察和分析,認真閲讀課本第137頁,結合示意圖填空。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重點是一定的氣體在温度不變時,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以及應用這個道理製成了打氣筒。並介紹了壓縮空氣的應用。

六、作業

1.敍述打氣筒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2.複習利用壓縮空氣制動的過程。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中物理第一冊

壓強教學設計15

液體壓強

【設計理念】

1.本節課是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設計這節課時,力求體現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2.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類比的方法。先把液體看成大量密集的小液滴組成,然後,用“大量、密集”的關鍵詞,搜尋生活中的實例,把液體類比成“大米、蘋果”等。針對一袋子大米,進行擬人類比,假如你是其中的一粒大米,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展開討論,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然後再利用象徵類比,把“大米”的感受“無奈”,關聯到生活中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是學生最熟悉的。對學習狀況的研究得出:學習的感受與給學生的壓力有關,與自己的“名次”有關,與所在的集體有關。根據這些類比,可以建立液體壓強規律的假説。然後,用實驗驗證假説,得出正確的結論。

【教材分析】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演示實驗:

用一個塑料袋裝滿水,用一個釘子從底部扎一小孔,水就會從底部流出。

(組織學生討論)説明:水對底部有壓強。

老師用釘子從袋子的四周紮上一些小孔,水就會從四周噴出。

(組織學生討論)説明:水對側面有壓強。

如果塑料袋子裝的是別的液體,實驗現象是一樣的。

拓展:液體對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壓強。

(組織學生討論)液體有重力,所以對底部有壓強;液體與固體不同,有流動性。容器壁阻擋着它流動,它就會對容器壁有壓強。

二、進行新課

水對底部和側壁有壓強,水的內部是否有壓強?有。

為什麼説有?

就像我們在吃火鍋時,在中間有一個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開了。假如設想一下,把隔板的一邊的水拿走,另一邊的水對側壁就有壓強。因此,我們都同意當隔板還在時,兩邊的水對它有壓強,那麼,把隔板拿走,水的內部有壓強。

(一)提出問題

液體壓強有什麼規律?或者説,液體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引導類比

咱們先看能不能把液體分成若干小液滴,(邊畫示意圖,邊講解)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

在這個描述中,關鍵詞是“大量、密集”。

1.直接類比

請找出日常與“大量、密集”有關的事物,請同學們想得越多越好,儘可能多地告訴我。

街上走的人羣、亂哄哄的蒼蠅、箱子中的蘋果、一袋子大米……

我們從一大箱蘋果開始研究。

2.擬人類比

現在我們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隻只蘋果,被裝在箱子中。這時,你有何感受?

呼吸困難、憤怒、受到擠壓、掙扎、無奈……

3.象徵類比

大家的感受也就是:無奈地承受。現在以“無奈地承受”為題,説説日常哪些現象是這樣的?

在圈中的羊、在網中的魚、同學們的學習狀況……

我們不妨來討論一下:我們學習狀況是如何無奈地承受?

各方面的壓力,如家長、同學、親戚……;在班中的名次前後對於個人的感受也不同;同樣的成績在不同的班級或不同的學校感覺也不同。

可見,由於學習的狀況造成的無奈與壓抑,來自各個方面,並與名次、學習環境都有關係。

(説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類比,從而使陌生的問題變為熟悉的問題。該環節是學生思維最獨特、最發散的環節。在以上的這三個環節中,學生的想法很多,發散思維得到從沒有過的訓練,他們的好多想法來自生活,他們更熟悉,更願意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在這幾個環節中,只起組織、引導的作用。為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切不可為了趕進度,匆匆而過,使學生來不及思考討論,在最能鍛鍊學生能力的環節,達不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三)適用問題

對應學習的無奈,你能否體驗液體中的每個液滴的感受?

每個小液滴感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作用,這種作用與小液滴所在的位置(深度)有關,也與液體的種類有關。

(四)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説

根據剛才的討論,請你談談對液體壓強有關因素的看法。

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不同的深度壓強不同,不同的液體中同一位置的壓強也不同。

(五)檢驗論證

我們用實驗來驗證,現在有這樣一種測液體壓強的儀器──壓強計(教師簡介:我把手指壓在橡皮膜上,在右側的“U”形管中出現高度差,我們看到“U”形管中出現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壓強)。

請學生討論,設計實驗方案;交流。

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實驗。

得出結論: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液體、同一深度壓強是相等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六)評估

今天的實驗只能到此為止。讓我們回顧一下今天的實驗:①實驗設計有無不合理的地方?

②操作中有沒有失誤?

③測量結果是不是可靠?

知識應用:

請同學們閲讀書上材料,瞭解液體壓強規律的應用(邊閲讀,邊討論)。

請一位同學説明什麼是連通器?舉幾個連通器例子。

三、小結

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有哪些收穫?

【板書設計】

Tags:壓強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