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集合】設計方案5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95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集合】設計方案5篇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P42頁 例1

教材簡析:

教材從現實生活出發,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將生活素材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遵循了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理念。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活動中學會用平均數來比較兩組數的總體情況,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通常用於表示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平均數的概念與平均分的意義是不完全一樣的,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它是藉助平均分的意義通過計算得到的。它具有直觀、簡明的特點,在生活中經常用到。

學情分析: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而求平均數是統計的基本方法之一。此時的學生雖已初步具有了信息的分析、處理和對實際問題的決策能力。但他們的思維仍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的轉折時期,仍需要依據實際經驗或藉助具體形象的支持,通過下定義的方式獲得概念。針對這一特點,在理解平均數的概念時,我讓學生根據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操作實踐和通過動態演示,把概念的關鍵屬性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相聯繫,使學生掌握概念。另外,三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具有一定的探索意識,故在教學時,學生將通過數學活動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繫,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而教師只是作為組織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生活中所包含的豐富的數學信息,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鼓勵學生嘗試獨立地解決某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設計理念:

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觀願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本課教學在新理念的指導下主要設計了“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合作探究、深化理解──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拓展延伸、深化提高”的數學學習過程。

教學目標:

1、知道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

2、加深對“平均數”和“平均分”意義的理解。

3、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生活中有關平均數的問題,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4、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先合併再平分”的實際意義和應用。

難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讓學生知道平均數是一個不“真實”的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問題引入:現在黑板上擺兩排圓形磁鐵第一排有9個,第二排有5個,我想請同學們幫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磁鐵同樣多。

2、感知。

(1)學生思考,想移的過程

(2)教師操作引導:現在每排都有7個,7是這組數的什麼數?

(3)像這樣把幾個不同的數,通過“移多補少”、“先求和再平分”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數,就是這幾個數的平均數。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平均數”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生活導入,自然引出平均數的概念,讓學生初步感知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為後面深化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做好了鋪墊。]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操作:

師:在黑板上用圓形磁鐵擺:第一排放8個,第二排放4 個,第三排放3個,注意擺的時候,要一一對應地擺齊。

2.學生合作探究:

師:平均每排有多少個圓形磁鐵?你是怎樣想的?

3.交流彙報

a.移多補少:只要從8 箇中拿1個放到第二行的4箇中,拿2個放到第三行的3箇中,它們就一樣多了,所以這三行圓形磁鐵的平均數是5。

b.先算總數再平均分:把三行圓形磁鐵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幾個,然後再除以3就可得到這三行的圓形磁鐵的平均數。

[設計意圖:“活動”是兒童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兒童社會交往的最初方式。在這個環節中,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動材料──圓形磁鐵,讓學生通過擺來體驗和感悟新知識。學生的手、腦、眼、口等多種器官直接參與了學習活動,不僅解決了數學知識高度抽象性與兒童思維發展具體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體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培養了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數學,體驗數學,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開發了學生的思維。]

4、教學例1

(1)、出示情景圖,收集數學信息

師: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學校三年級6班的第一小組同學利用課餘時間收集礦泉水瓶,做環保小衞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統計圖。從圖中你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生:小明收集15個,小亮收集11個

生:小紅比小蘭多收集2個

師:他們平均每人收集多少個?你是怎樣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個”的?

生:就是讓我們求出平均數。

師:你同意他的説法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2)利用情境圖,處理數學信息

A: 移多補少

師:怎樣才能讓他們收集的瓶子變得一樣多呢?利用這個統計圖,你們有什麼辦法解決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這個問題?

生:小明給小亮2個,小紅給小蘭一個,他們收集的個數就一樣多了。都是13個

師:這13個是不是他們每個人實際收集的瓶子數量?(不是)那麼13應該叫做這組數的什麼數?(平均數)

生:13就是14、12、11、15這組數的平均數

B:先求和再平均分

師:如果沒有這個統計圖,這四位同學只是告訴你自己收集了幾個瓶子,你還其它方法求出他們平均每個人收集多少個瓶子嗎?

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們平均每人收集多少個瓶子。

生:14+12+11+15=52(個)52÷4=13(個)

師:13是這組數的什麼數?(平均數)

生:13就是14、12、11、15這組數的平均數

C:理解平均數是一個不“真實”的數。

師:平均每人收集13個瓶子,表示每個同學都收集13個瓶子嗎?你能舉舉例子説説嗎? 生:不是

生:他們平均每人收集13個,但是小明實際收集了15個,小蘭實際收集了12個。

師:這個平均數和平均分不一樣,平均數比較好的表現了這一小組的整體水平,並不表示每一個人真的收集了13個瓶子

師:現在同學們來觀察平均數13和原來這一組數,你發現了什麼?

生1:小紅和小明收集的瓶子個數比平均數多的,小蘭和小亮收集的瓶子個數比平均數少。 生2:平均數在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之間。

生3:“平均數是一個虛的數,比最小的數大一些,比最大的數小一些,在它們中間。”

生4:“平均數不是某一個人具體的收集瓶子數量,它代表的是幾個人收集瓶子的平均水平。” D:歸納“平均數”的含義

師:同學們,你們真是太棒了!平均數正如你們所説,平均數的大小在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之間。它不是一個“真實”的數,而是表示的是這組數的平均水平,並不一定這一組數都等於平均數,有些數可能比平均數大,有些數可能比平均數小。

E:小結求平均數的方法,知道平均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説一説求平均數有幾種方法?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1、移多補少

2、先求和再平均分

師:雖然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數,但是我們做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數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補少的方法簡單;數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

師:用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情況,有直觀、簡明的特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如平均產量、平均速度、平均成績、平均身高等等。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搜集,整理數據,並求出平均數,使學生體會“平均數”反映的某段時間內具有代表的數據,在實際生活、工作中人們可以運用它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計算的引入,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三、鞏固應用

1、算一算

在一次數學測驗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強得了96分,小明和小蘭都得91分。你能算出這四位同學的平均成績嗎?

2、辨一辨

(1)白沙縣第一國小的老師平均年齡是38歲,那麼王老師一定是38歲。

(2)白沙縣第一國小全體同學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陳良同學不可能捐4元。

3、想一想:

星期天,小麗高高興興去學游泳。她碰到一個難題,原來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釐米,小麗身高134釐米,她在這個游泳池中學游泳會有危險嗎?

□會 □不會 □可能會 □可能不會

師:平均水深只是一個代表數,他的實際水深並不知道,可能比126釐米高,可能比126釐米深,我們在對待實際問題時就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對待。

[設計意圖:深化了學生對“平均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驗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們數學交流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引導知識穿線,自己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收穫,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評價。]

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剛才我們利用平均數解決了這麼多的問題,其實,生活中很多問題都需要用平均數的知識來解決。想一想,你能舉出生活中的實例嗎?看誰是有心人,試着説一説。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讓他們時刻體會原來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反思: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它也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學平均數的概念時,教師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平均數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視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基於這一認識,我在設計中突出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為什麼要學習平均數,注重引導學生在故事中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在比較、觀察中把握平均數的特徵,進而運用平均數解決問題,瞭解它的價值。這節課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通過故事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在學生的討論中,感受平均數是實際生活的需要,產生學習“平均數”的需求。

二、探究學習,理解平均數意義和歸納求平均數的方法

分桃子活動從多方面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數的方法。一種是先合再分,一種是移多補少。由於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學生中有一部分已經知道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數;還有一部分數感較強的'學生,能夠根據提供的一組數據感覺出平均數大概是多少;而用總數除以份數得到平均數的計算,也不難,學生肯定會有這種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數的方法,再小組合作學習,互相將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達到共識。學生雖然求出了平均數,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數”的概念比較抽象,很多人對平均數的含義不理解。移多補少對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很有幫助,讓學生在移多補少中建立平均數的表象,通過學生移一移、説一説,教師直觀板書,從感官上理解平均數的由來,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三、練習有坡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

練習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是必須的,但新課程的背景下,練習也要注入新的內涵,在進行基本訓練的同時,努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第一個層次是鞏固新知求平均數,通過先估計再驗證的方法使學生感知平均數的區間,從中滲透估算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第二個層次是通過計算4個人的平均分而只給出3個數據,目的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計算平均數時,總數要與份數相對應;第三個層次是課件設計通天河橫截面圖,讓學生直觀辨別平均數是一個虛擬數。

四、拓展延伸,讓數學回歸生活

課堂小結時,給教師表現打分及計算平均分再次強化了本節課的知識;體現了平均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 又得到了這節課的真實信息的反饋;作業的佈置是對課堂的拓展延伸 , 進一步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數的興趣。

五、不足與遺憾之處

一是在學生合作交流的細節上還要落到實處。教學中在小組合作、同桌討論之前缺少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參與的程度還不完全均衡。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今後教學中要對小組合作給予必要的組織和引導,面向全體,關注個別差異,注重組際之間的評價,把合作學習的每一個細節落到實處,這樣才能實現學生間的協調互助、共同發展;二是教師對課堂中的生成問題處理不夠靈活。教學中我們應順應學生的認知需求,因勢利導,讓我們的教學富有靈性;三是教育要以促進人的發展為本,本節課中缺少對學生潤物細無聲的人文感染,要加強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注重對學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

設計方案 篇2

地點:籌建處籃球場

時間:20xx年1月1日(元旦節) 15:00~17:30 活動內容具體如下:

以集體遊戲為主,現場報名,自由組隊,遊戲強調團隊協作,各項遊戲中獲得第一名的將獲得禮品。

本着“娛樂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重在參與!希望大家可以在歡樂與笑聲中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

活動項目:

1、齊心協力

遊戲方法:現場報名,自由組隊,3位員工一組,3名隊員站成一排,將中間相鄰的腳綁在一起,做3人4足,然後用筷子夾着乒乓球運到5米外的另一邊(可左右手同時進行),兩分鐘內看哪組運得最多的勝出,(乒乓球掉地上的做廢,不能再夾起來)。

2、當仁不讓

遊戲方法:(經典老遊戲“搶板凳”)遊戲開始先把凳子成圓形(按參加人數減一計算,即8人擺7張),然後,參加人員在凳子外面圍成一圈,主持人敲鼓或放音樂時參加人員就沿着圓形順時針或逆時針跑動(注意不能插隊),當鼓聲或音樂停下時參加人員要訊速找到一張凳子座下,因為凳子少一張,所以會有一人沒凳子座,這個人就算是被淘汰了,這時要把凳子減少一張,其餘的人繼續玩,直到剩下最

後一人為止,這人就算贏了。贏的人給予獎勵。

3、馬蘭花

遊戲方法:多人遊戲,大家在順時針跑動時隨主持共同大聲朗誦童謠““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要怕,勤勞的人們在説話,請你馬上就開花。開幾朵?”“開*朵”(主持人),大家根據主持人説指令,就近迅速抱攏,人數為主持人宣佈的數量,多了少了都為失敗,失敗者即遭淘汰。剩下的人繼續遊戲,最後,主持人根據情況宣佈勝利者(原則上3人以內)

4、“水!水!水!”

遊戲規則:每個組出5個人站成一列,每人嘴上叼一隻紙杯,然後從前往後傳水,不能用手,全憑嘴和頭的`動作,在規定時間內按傳到最後的水的多少算勝負。

5、混合接力

籃球、排球、乒乓球(嚴肅規則,籃球彈兩次為違例,排球、乒乓球落地為違例,違例者返回起點重新開始)

6、飄來飄去

參加人員:兩組對抗(每組一般為3人到7人)

遊戲規則:遊戲開始前先把繩子沿場地的正中間拉開(像網球網一樣),然後雙方排開用頭頂球,哪方先落地為輸,雙方輪流發球。體現配合能力和競爭能力。(注意只能用頭,不能用身體的其它部位)

7、投圈套物

遊戲規則:每隊5人,每人有5次投圈的機會,套一瓶啤酒,累

計套中最多的隊有獎品,而最少的隊,需在眾人監督下,喝完一瓶啤酒。(單組進行,計數)

8、背部運球

遊戲方法:現場報名,三人一組;一人將氣球吹大,二人背對背,將氣球放於兩人背部之間,從起點開始,兩人用背部夾住氣球共同行進20米往返 (於10米處設置折返點),同時攜帶一個未充氣的氣球,如氣球中途落地,則需返回起點重新再運,到終點後由兩人用背部將氣球擠爆,另一人將未充氣的氣球吹爆,遊戲動作完成。用時最短者獲勝。(單組進行,計時)

9、吸星大法

遊戲規則:

人數:分2~4隊

器材:吸管、一次性紙杯、椅子、黃豆

方法:在距離起點約十公尺放置椅子、一次性紙杯及黃豆,然後讓隊員拿吸管從起點出發至椅子處,用吸管將杯中黃豆吸起跑回起點,將黃豆放到免洗杯中,黃豆多者勝。

10、“滾來滾去”

遊戲規則:持棒趕球,20米往返 (於10米處設置折返點),每個隊3名隊員同時站在起點處排成一路縱隊,第一名隊員手持木棒,當聽到裁判發令後,利用木棒將球趕至並繞過障礙物,然後再趕球返回起點交與下一名隊員,用時最少的隊伍獲勝。

華能瀾滄江水電有限公司如美水電工程籌建處

二〇xx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選擇活動材料與活動夥伴,體驗與同伴合作並獲得成功的情感。

2、能專注、認真地進行活動,善於探索材料的玩法。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習慣。

活動重點:通過活動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

活動難點:活動結束後能收拾好各活動材料。

材料投放:

能幹的小手:做柳條、春天的'花、打扮春天

小小建築師:建構示意圖、各種積塑 、建構春天的公園

纏繞的本領:各種材料做成的花、毛線、彩紙、皺紙

發現祕密:觀察種子的變化並記錄

聽聽講講:給字找朋友、圖書、兒歌的卡片、故事錄音

動動腦筋:數字卡片、吸鐵石、圖形配對、量一量、稱一稱

小舞台:小話筒、表演頭飾、各種樂器、節奏卡

活動流程:激發興趣——實踐操作——分享快樂

一、 激發興趣

我們又要開始玩分區活動了,今天我們又有一些新材料,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誰能玩得好,玩得開心!

二、 實踐操作

1、幼兒按意願自選活動區和玩伴。

2、 師觀察幼兒與新投入材料的互動性,加以引導。

3、 重點觀察:美工區,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與操作。

三、 分享快樂

1、幼兒説一説,今天在哪裏玩?玩了什麼?怎麼玩的?玩的時候有沒碰到困難?怎麼解決的?

2、幼兒評一評。你覺得他今天成功了嗎?什麼地方最成功的?(為什麼沒成功?你覺得可以怎麼做?)

3、教師對孩子的閃光點再次肯定,引發他們再次探索的興趣。

設計方案 篇4

買新書(連除和乘除混合的兩步運算)

學習目標

1.能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並能正確列出算式。

2.理解並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目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3.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並能正確列出算式。

教學難點

理解並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目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教學方法

談話法、討論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掌握連除、乘除混合式題目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運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用豎式算一算

84÷6= 124×8=

二、導學新課

1.學校為同學們買來了一批新書,快去看看吧,出示課本的主題圖。

你讀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一共有圖書200本,有兩個書架,每個書架4層?

問題: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你能畫圖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之間交流,看誰的方法直觀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説一説你的`想法。

2.列式計算,再和同伴説一説。

(1):200÷2=100(本)100÷4=25(本)

先算每個書架放多少本?再求每個書架每層多少本?

(2)200÷2÷4

=100÷4

=25(本)新- 課- 標-第 -一-網

先算每個書架放多少本?再求每個書架每層多少本?

(3)200÷(2×4)

=200÷8

=25(本)

先求兩個書架共幾層?在求每層多少本?

問:你能説一説連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運算順序嗎?

(1):沒有括號時,運算順序是從左向右計算。

(2):有括號時,要先算括號裏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説一説你是怎麼想的?

仔細看圖,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解決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畫圖,説一説。 獨立完成,,交流想法,集體訂正。

2.完成課本練一練第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五、佈置作業

1.課堂作業: 教材 “練一練”的3題。

2.課後作業:練習冊

六、板書設計

買新書(連除和乘除混合的兩步運算)

200÷2÷4 200÷(2×4)=200÷8 =100÷4=25(本) =25(本)從左向右

先算小括號裏面

設計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圍繞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家安監總局“一個規定,四個辦法”等法律法規,通過全面開展職業衞生基礎建設活動,引導、督促用人單位對照要求,查找差距,逐步整改,真正落實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提高職業衞生管理水平,改善勞動者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有效預防、控制、減少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健康權益。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從20xx年5月至20xx年12月,利用近三年的時間,在全公司完成用人單位職業衞生責任體系、規章制度、管理機構、前期預防、工作場所管理、防護設施、個體防護、教育培訓、健康監護、應急管理等方面的職業衞生基礎工作目標(具體內容詳見附件1);提高用人單位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夯實職業衞生基礎工作,加強用人單位防範羣體性職業病危害事件能力。

(二)年度目標

1.20xx年目標:建立健全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職業衞生防治工作的管理。累計50%以上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達到基礎建設要求。

2.20xx年目標:列入20xx年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的用人單位全部達到基礎建設要求,累計80%以上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達到基礎建設要求。

3.20xx年目標: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全部達到基礎建設要求。

三、分級管理

(一)宏聖公司安全管理部負責督促本轄區存在職業危害的.用人單位開展基礎建設活動,並對其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指導。

(二)存在職業危害的用人單位安檢部門負責督促本單位積極開展基礎建設活動,並對其開展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四、工作措施

(一)做好宣傳動員。利用《職業病防治法》宣傳週、“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廣泛宣傳基礎建設活動的重要意義、工作目標和具體要求,提高用人單位參與基礎建設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深入排查摸底。用人單位要加強與上級部門溝通聯動,對本轄區內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單位進行全面排查,做到無一遺漏,切實掌握接觸職業危害人羣數量和職業病危害基本情況。

(三)加強培訓指導。要加大對一線職業衞生監管人員和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培訓力度,認真學習基礎建設活動的有關內容和要求,使其熟悉和掌握基礎建設活動的工作方法和目標,確保基礎建設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四)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指導轄區內用人單位按照基礎建設的主要內容開展基礎建設活動,查找差距,認真整改,各級安檢部門在用人單位自查自整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執法檢查等日常職業衞生監管工作,對照《用人單位職業衞生基礎建設主要內容及檢查方法》(附件1),做好檢查驗收工作。宏聖公司將安排專門時間,對用人單位基礎建設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

(五)強化目標考核。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安檢部門要把基礎建設活動的年度目標納入當年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範圍,加大工作力度,抓好落實,確保按時完成基礎建設活動的工作目標。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用人單位要高度重視基礎建設活動,周密安排,積極動員部署。要緊密結合本單位實際,研究制訂基礎建設活動實施方案,成立基礎建設活動領導組,按照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風險程度分類實施基礎建設活動,本着先“嚴重”後“較重”再“一般”的原則,在全面排查摸底的基礎上,根據方案的年度目標,確定每年開展基礎建設活動的用人單位名單,明確工作方式和方法,提出具體工作措施,確保基礎建設活動切實取得實效。

(二)認真履職,嚴格檢查。各層級安檢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依法下達責令改正指令書,督促限期完成整改;逾期不改正的,要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進行相應的處罰;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相關作業。用人單位要對照基礎建設活動相關內容和目標逐條逐項進行檢查,真正履行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整改,力爭率先達標。完成基礎建設活動後,將有關資料整理歸檔並及時報宏聖公司安全管理部檢查驗收。(有關資料包括用人單位開展基礎建設活動實施方案、自查自整情況、檢查驗收、複查情況以及執法文書等)。

(三)搞好總結,按時上報。用人單位要在7月15日前,將基礎建設活動實施方案報安全管理部。每年年底認真總結當年基礎建設活動開展情況和目標實現情況,仔細分析基礎建設活動中的不足和薄弱環節,提出下一步具體工作措施,形成基礎建設活動總結報告,於每年12月8日之前,以書面和電子形式報公司安全管理部。

Tags: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