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師説》教學設計15篇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07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師説》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師説》教學設計15篇

《師説》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複習所學,翻譯課文,熟記重點字詞;

2.瞭解韓愈及其寫作背景;

3.欣賞韓愈文章的説理藝術,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欣賞韓愈文章的説理藝術,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三、教學方法

運用多媒體課件,使用討論法、講解法。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檢查學生對重點字詞的理解。

2.請學生快速翻譯課文,發現學生仍沒有掌握的地方,加以強調。

(二)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看課下注釋有關韓愈的介紹,強調他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2.介紹韓愈提倡的古文運動,並點明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為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以文明道。為學習新課,談論“傳道”、“師道”做鋪墊。《師説》裏的“道”指的是儒家思想,“業”指的是儒家經典。

(三)學習新課

1.解題

“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説”是古代以記敍、議論或説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大多是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有點類似於現代的雜文。

國中學過周敦頤的《愛蓮説》和韓愈的《馬説》。

師説,就是談一談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2.介紹寫《師説》的社會背景,讓學生更加了解韓愈及其生活的時代

古代教育史表明"唐朝尤其是前期"學校教育長足發展"甚至早於西方一千多年設立了實科學校,“被譽為達到了世界上和中國空前的昌盛程度”。安史之亂後官學教育雖有些衰落,但經學、文學大家的私人教學和鄉村私學反而有較大發展,韓愈就曾從獨孤及、樑肅等學者遊學,李翱、李漢、皇甫湜、孟郊,張籍等則均師從過韓愈。韓愈的好友柳宗元遭貶柳州,“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可見,當時並不存在一種普遍厭學、“恥師”風氣。《師説》也承認童子“擇師而教之”,“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師説》所謂“恥學於師”究竟針對何人?

在韓愈的時代,雖然仍有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士族高門”、“公卿大夫”一類用法,但在韓文中的“士大夫”除了與官位相聯繫外,卻更多地與科舉進士背景相關聯。中唐以來,由於科舉取士弊端叢生、得舉者趨利忘道、攀附權貴。我們由此可以判定韓愈所謂“恥學於師”者就是指那些有進士背景的當朝權貴及其子弟。

眾所周知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儒學的獨尊權威地位屢受佛道衝擊。唐王朝為擴大統治基礎,整合重構意識形態,佛道地位交替提升,儒家道統不斷削弱。唐代官學雖也設有儒家經典課程,但由於“科舉主司褒貶,實在詩賦,務求巧麗”,遂出現“末學之馳騁,儒道之不舉”的“取士之失”致使“生徒不以經學為意”。如此一來,儒學經師地位自然每況愈下。

此外魏晉時期,士族階層壟斷了政治和經濟大權,形成了門閥制度。上層士族子弟憑藉其高貴門第就能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到了韓愈所處的時代,這種風氣依然存在。韓愈當時任國子監四門博士,對這種風氣深惡痛絕,於是寫作此文予以抨擊。

韓愈所説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

3.思考並回答三個問題

(1)這篇課文主要在説什麼?

第一段是文章的主旨段,首先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開門見山指出這篇文章要説的內容——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接着韓愈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思維框架對這篇文章要説的內容進行更加細緻的描述。

讓學生從第一段找到“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原句,“是什麼”即“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為什麼”即“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怎麼做”的結論是“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為了得到這一結論,韓愈在之前還進行了説明,即“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説;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最後師生一起歸納概括每一部分説的`是什麼,之後得出下列總結

是什麼:“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的定義

古之學者必有師為什麼:去惑必從師老師的必要性

怎麼做:凡有道者皆吾師也從師的標準

(2)又是怎麼説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文章的第二、三段,在整體上是正反論證相結合,第二段使用的論證方法是對比論證,第三段使用的論證方法是舉例論證。

文章第二段從反面用對比論證的方法説明從師的重要性,開頭首先以“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的感歎開頭,感歎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造成嚴重的後果——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接着以三個對比來描述現實社會出現的問題。第一個對比——“古”與“今”對比(“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第二個對比——“少”與“長”對比(“愛其子”與“於其身”)第三個對比,“賤”與“貴”對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文章第三段從正面用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的方法説明從師的標準,呼應自己第一段倡導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用孔子從師的事例證明“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正確性。

(3)在論證過程中,語言上有哪些特色?(這一教學步驟主要是讓學生對重點語句進行分析)。

A.對偶:“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形式整齊,增強了表現力。

B.頂針:“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C.語氣詞:文章的第二段中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加強感歎;“其可怪也歟”中的“歟”語氣助詞,表示感歎。這些語氣詞的使用,加強了語氣,起強調作用。

五、板書設計

師説

韓愈

議論文三段論:引論——本論——結論

引論(提出問題):古之天下必有師

本論(分析問題):師道不傳,嚴重後果三個對比

結論(解決問題):從師標準

《師説》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3、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4、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5、掌握有關“説”的文體知識。

【重點、難點分析】

1、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2、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3、“説”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4、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5、為什麼説“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6、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7、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教學過程設計】

一、明確教學目的(參考教學目標)

二、導入新課

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説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三、作者介紹(結合註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説》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説:“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説》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説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説説老師”的意思。“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説”比“論”隨便些。國中學過的《蛇者説》、《馬説》等等都屬“説”一類文體。“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説》,即“説師”,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説》就是解説關於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説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藉助提示、註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òu) 或不焉(fǒu) 經傳(zhuàn) 從師(cóng) 讀書(dú) 不能(bù) 傳道(chuán) 從容(cōng) 聃(dān) 蟠(pán) 萇弘(cháng) 近諛(yú) 冉(rǎn) 潘(pān) 無長無少(zhǎng) 須臾(yú) 貽(yí) 怡(yí)

2、找出下列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粗詞的古今義:

⑴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⑵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⑶ 國小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國小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⑴ 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 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 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⑵ 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 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 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 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助詞表示定語後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⑶ 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 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

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② 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為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

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⑴ 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説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係的連詞“如果”講。後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無”作條件關係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裏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⑵ 分析第2段:

① 説説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繫的?

第1段正面闡明瞭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説明從師的必要。

② 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

四個“聖”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聖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聖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於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説”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並給予直接的否定。最後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歎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並請學生填寫課後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⑶ 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係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幹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⑷ 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説》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説》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⑴ 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 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⑶ 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説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説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師説》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並解題

1、同學們,你們每節課都要喊“老師好”,用此表示心中對老師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親、師”來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虛的,教師是排在國君和父母之後的,實際上名列第三位,可見其重要性。教師是傳播人類文明的使者,沒有教師,人類的文明之火就無法傳遞下去。那麼,老師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要從師學習?擇師的標準又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韓愈的《師説》來探個究竟吧!

2、關於“説”:

“説”,古代議論、説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説理辨析之文為論説文。《文章辨體序説》指出:“説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説”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可以先敍後議,也可以夾敍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説”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説》《馬説》《愛蓮説》都屬“説”一類文章。“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師説》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愛蓮説》、《馬説》等。

3、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二、走進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因為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又稱他為“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後諡“文”,也稱“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説》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説:“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晚輩),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為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羣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為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説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

三、探尋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説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35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為什麼説“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聽説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説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説》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示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説:“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 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説》,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説》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四、語篇脈絡梳理

1、語篇品讀: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文: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向老師求教,那些疑難就始終無法解決了。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向他學習;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比我早,我也應該向他學習。我(向他們)學習的是真理和知識,哪管他們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貴賤,不管年紀大小,真理和知識在哪裏,老師也就在哪裏。

品味:“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後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裏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説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裏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裏表示略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説。“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對象,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最後也得不到解決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麼”。動詞“知”後面的結構複雜。“其年之先後生於吾”,“先生於吾”是“大”,“後生於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麼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觀點。

體會: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託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着,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説“傳道”是目的,那麼“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後,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譯文: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失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也就難了!古時候的聖人,他們(的才智)超過一般人遠得很哪,尚且從師而求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也很遠,卻以從師求學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這裏嗎!(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教育他;但對於自己,就以拜師學習為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唸書,告訴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説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老師。讀書不會斷句,有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在這兩事中,)前者去請教老師,後者卻不去,學了小的,丟了大的,我看不出(這種人)是高明的。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説到“老師”“弟子”這樣的話,就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笑),他們就説:“那個人與那個人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地位高的人為師,就近似於奉承巴結。”唉!從師而學的風尚之不能恢復就可想而知了。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這些人),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麼!

品味:“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其”,音義同“豈”,表推測語氣,“大概”的意思。“此”,代詞,指從師與否。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與文章開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由“憑藉它”的意思引伸為“……的原因”;文章開頭句中的“所以”則是“用他來”或“靠他來”的意思。都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係的連詞“所以”不同。“句讀之不知……明也”,也是一個難句,要理解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國小”指“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大遺”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則近諛”的“諛”後面的引號應當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後面,因為“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韓愈對“恥學於師”者的批評,不是“士大夫之族”講的。這段末一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見識”講;後一“其”,音義同“豈”,表反問語氣 。

體會:

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於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複雜的寫作背景,並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湧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於一吐為快。第二段以感歎發端,攜着批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盪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先以“古之聖人”比照“今之眾人”,得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國小而大遺”的結論;最後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譯文: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學習。而郯子這些人,他們不如孔子賢能。孔子説: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有才智,(只不過)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術技能各有專長罷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賢”的賢,是指德和才。下文“師不必賢於弟子”中的賢,則可作高明講。“術業有專攻”,術,本義是道路;術業,“不是技術才能和學業”,而是所從事的學業。“術”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對》有“智術淺短”,智術是“智慧和所採取的建國路線”。“三人行”的“三”不是隻表多數,很多人在一起走路,當然會有老師,這就失去這一格言的警闢性。“三”是“少中見多”,即最起碼的多數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師。

體會:

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三段的開頭語氣又歸於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聖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後,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專業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係、師道關係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並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為一般人所理解。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譯文: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歲了,喜歡古文,六經和它的傳文,全都學習過。他不受時俗風氣的限制,向我來學習。我讚許他能實行古人求師的正道,就作這篇《師説》贈給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為的慨歎“師道之不傳”,古今對照,虛實並舉,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

體會:

説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説》是為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為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觸動韓愈發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乾脆説是一個藉口。全文論證嚴密,説理透闢,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2、內容結構:

第一段:

正面闡述:

⑴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下定義。

⑵ 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⑶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作結論。

第二段:

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第二段分論點: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據:

三個對比:

⑴ 縱比:

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今之眾人……而恥學於師

結論: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

⑵ 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⑶ 橫比:

巫醫樂師百工,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恥相師。嗚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係,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第三段:

以聖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師生關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師道關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

第四段:

寫作緣起:李蟠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寫作特點賞析

1、論證方法:

⑴ 下定義、作結論: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並下定義説“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着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説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一氣貫通,毫無宂餘之處,具有強大的説服力。

⑵ 對比論證: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係。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⑶ 引用論證: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地説“古之聖人”更加切實可信。有了孔子這樣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更增強了説服力。而在短短的幾行字中,述事引言簡潔明快,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

2、語言特色:

⑴ 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韓愈的散文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眾人……”。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⑵ 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頂真,又稱連珠,頂珠、蟬聯,民間俗稱為“咬字”,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歷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⑶ 豐富的語氣表達: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歎,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於師”的不明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是疑問語氣;“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歎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説理更深刻。

【附:韓愈名字的傳説】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説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為他起名作難,便問:“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麼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徵他們都要做人去羣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錯,三弟的學名,也須找個人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的才好,韓愈聽後,立即説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了。”鄭氏一聽,忙將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後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輩。”嫂嫂聽後,拍手叫絕:“好!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麼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錶露。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為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到京城後,他自持才高,以為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同伴擱在眼裏。結果別人考中了,他卻名落孫山。後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後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後,又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官半職。由於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姐訂了婚。盧小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姐完婚。盧小姐天性活潑,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後有所做為,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這天晚飯後,花前月下,二人閒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姐和顏悦色地説道:“相公不必再為此事歎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誇你學識淵博,為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為的,只是這科場屢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才是。”韓愈聽後,頻頻點頭,心中暗道:盧小姐果有見她,接着説道:“小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説自已瞧不見自已臉上的黑,請小姐賜教。”盧小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説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人求言實,火求心虛,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於是,他立即選用盧小姐贈言中的最後兩個字“退之”給自已起了人個新名字。

《師説》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掌握積累“師、傳、從”等實詞的含義;掌握虛詞“之、其、所以”等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瞭解詞性活用的詞語,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3.學習正反對比論證方法,學會反覆論證來加強説服力的寫法。

4.訓練有感情的誦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找出作者的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2.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感受作者在行文過程中的情感起伏。既讀準句讀,又讀出情感。

3.瞭解對比論證在論説作者觀點時所起到的作用。

4.認識到本文的思想的進步性和侷限性,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

課時安排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誦讀文本 (讀準字音,讀懂文句,讀清句讀)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聽説過“推敲”的故事,講的是韓愈幫賈島琢磨一個字的故事,這個故事一直被傳為美談,韓愈對後生晚輩一直持勉勵提攜的態度,他還為名不經傳的李蟠寫了一篇傳世之作《師説》。

二、知人論世

1.瞭解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2.瞭解背景

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但在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玄學和佛學的興起,儒學一度衰落,師道也就愈來愈不被重視,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了唐代。當時仍沿襲着一種封建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會上產生了一種“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求師學道往往會招來路人的譏笑。而韓愈卻不顧流俗,勇為人師,廣招後學,培養文人。並以大無畏的氣魄,抨擊時弊,提倡師道,從而寫下了此文。

3.瞭解題旨

板書課題。指出題目不是“説説老師”的意思。“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説”比“論”隨便些。國中學過的《捕蛇者説》、《馬説》等等都屬“説”一類文體。“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説》,即“説師”,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三、誦讀課文

1.讀準字音(投影儀顯現文中的生字詞和部分多音字,指導學生在正確發音的基礎上初讀課文)

傳道(chuán) 句讀(dòu ) 鍼砭(biān) 阿諛(yǘ)

郯子(tán) 萇弘 (cháng) 師襄(xiāng) 老聃(dān)

李蟠(pán) 經傳(zhuàn) 巫(wū)醫

2.讀懂文句(檢查學生對課文中重要字詞和文句的預習情況,指導學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再讀課文)

(1)檢查文中的重要字詞和句式(投影儀顯現)

(2)檢查文中的重要文句的翻譯(投影儀顯現)

3.讀準句讀(引導學生討論第一段文句的句讀停頓,指導學生讀出課文的輕重緩急)

第一段中部分文句誦讀的停頓示例:

①惑/而不從師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④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⑤吾從/而師之

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四、翻譯課文,整理字詞

板書內容:1、疑難詞的用法

2、常見詞的用法

(一)一詞多義

大概 其皆出於此乎

其 他的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這 其可怪也歟

他們的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老師 聖人無常師

師 以……為師 孔子師長弘、郯子、老聃

從師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學習 吾師道也

道理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道 風尚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學問 道相似也

道路 餘嘉其能行古道

指知識和道理 人非生而知之者

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之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賓語前置標誌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惑: 疑難問題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糊塗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二)古今異義

所以 古:特殊的指示代詞 用來…的

今:表因果的連詞

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指有專門研究或學問的人

國小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不必 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眾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許多人

句讀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五、作業:

1、下列加點詞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聖人無常師

C.吾從而師之 D.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驚,問所從來 餘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B(A項中的兩個“傳”,一念chuán ,一念zhuàn;B項中的兩個“師”都是老師的意思;C項中的的兩個“從”,一是跟從之義,一是表方向的介詞;D項中的兩個“道”,一是道理,一是風尚)

2、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活用方式不同於其它各項的一項( )

A. 吾從而師之。

B. 孔子師郯子……

C. 不恥相師。

D. 稍稍賓客其父。

答案:C(C項中的“恥”為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對……感到羞恥”;其餘各項加點的詞均為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分別解釋為“以……為師”“以……為師”“以……為賓客”)

第二、三課時

研讀文本 (讀懂文意,讀出情感,讀出思考)

一、讀懂文意(指導學生通過研讀,找出作者的基本觀點,並加以理解)

1.全文的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理解:“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説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2.教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理解: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作者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教師的職責。作者突破教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職責侷限,將其擴大到“傳道”、“解惑”,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進步

3.擇師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理解:這明確指出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個觀點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4.擇師的標準與原則:“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理解:不論年齡長幼,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為師,作者運用排比句和反問句,並且一口氣連用了八個“吾”字,語勢流暢,跌宕有力。

5.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理解:作者鍼砭了當時上流社會看重門第高低的惡劣風氣,提倡學問面前,人人平等,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此思想無疑是積極的、進步的。

6.老師和弟子的關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理解:這個結論是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説明師生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這就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閃耀着樸素的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光輝。

二、讀出情感(指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處來研讀課文,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來研讀課文。

從寫作背景上可以明確看出作者是為了抨擊時弊才寫的,給門生李蟠不是真實意圖,可以用憂慮的口氣讀出韓愈對當時社會不從師風氣的擔心。還要讀出韓愈對“從師”問題的懇切、深刻的認識,因為在當時“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情況下,他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問題,一方面很生氣,一方面又特想讓別人認識到自己的思想,太謙虛了不足以表達這種效果,必須讀出莊重、冷靜、深沉的感情基調。

2.結合具體語句,瞭解作者的情感起伏。

(1)分析第一段的朗讀語氣和語調

開篇的中心句明確提出觀點,要讀出肯定有力的語氣。接着的點明教師的職能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語氣中加入一點自豪的語氣。擇師原因的句子要在肯定的語氣中加入一點欣慰的語氣。擇師的標準與原則的句子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要讀的短促有力,一氣呵成;後一分句,用反詰句,要讀出強調的語氣。最後從師的原則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結論,要呼應首句讀出肯定有力的語氣。此段的語調較平。

(2)分析第二段的朗讀語氣和語調

第二段開篇要用深沉的口氣讀出作者一種結論性的認識。接着作者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在這三組對比中,每組作者都把着眼點放在後面的對象上,作者都給予了不同的評價。三句的言辭越來越激烈,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此段的語調是逐層上揚。(見下表)

三組對比: 語氣變化:

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 雖肯定但有請考慮之意

為子擇師與自己不從師 從古到今 語氣肯定,指出不明智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 反問語氣強烈,批判猛烈

三組對比,分別從錯誤態度、錯誤認識和荒唐行為三方面説明當時不從師的壞風氣,並進行批判,從反面論證中心論點的正確。

(3)分析第三段的朗讀語氣和語調

第三段開篇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接着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來論證,這要用肯定敍述的語氣讀出來。下面的論説老師和弟子的關係結論句要讀得明白肯定。此段的語調較為平緩。

列舉

(4)分析第四段的朗讀語氣和語調

第四段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因此,此段要讀出褒揚的語氣,語調要上揚。

3.結合文段,找出誦讀課文的“枴杖”

(1)層次。在較長的語段中,表達的意思不會那麼單一,因此口氣要隨意思的變化而變化,咱們要看看這一段分幾層意思,然後再來決定應該如何讀。比如本文第二段有四個層次:1.總寫當時社會中不從師的壞風氣;2.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的對比;3.“愛其子”與“於其身”的對比;4.百工之人和士大夫的對比。根據這來讀出語氣的變化。

(2)句式。①整句散句結合。本文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這樣讀起來就能富有變化。②一個意思,多種句式。第二段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標點符號。文章往往會運用感歎號和反問號來表達強烈的感情。感歎號能鮮明地流露出作者潛藏的感情,要讀出感慨的語氣,如“其可怪也歟”,就是帶諷刺語氣的感歎句。反問句的問號也能表達出作者的情感。如以“今之眾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時,作者在縱向比較中用反問號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4)語氣詞。如第二段中的語氣詞特別多,我們彷彿能從“嗟乎”“嗚呼”“歟”“乎”以及多達五處的“矣”中聽到作者的聲聲歎息和呼喚。

三、讀出思考(指導學生根據作者的思想感情來研讀課文,從而引發對課文的思想內容的深層思考)

1.教師的“傳道”、“受業”、“解惑”這三項任務,作者認為哪一項是主要的?

明確:在韓愈看來,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道”,主要目的就是要“傳道”,恢復儒家的“道統”,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

2.韓愈為什麼給他的學生寫這篇文章?(李蟠有什麼地方值得他寫這篇文章?)

明確:最後一段:不拘於時;好古文。

(1)“不拘於時”的難能可貴。(要有“師道”精神,反對“恥師”)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可以做官。這就是“恥學”的客觀原因。還有主觀原因就是文中説的“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總之,他們是“恥師”,李蟠和他們比的可貴就可見了。作者也是借李蟠來表明自己的觀點:要從師而學。

(2)“好古文”的可貴。(師“是傳道受業解惑”之人,反對“恥學”,“國小”)

這裏所説的“古文”和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有關係。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明人把他列為之首。因為他倡導了唐代古文運動。古文運動的內容:維護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對當代特別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兩漢的古文,反對“俗下文字”即魏晉以來“飾其辭而遺其意”的駢文。作者説的“道”就是儒家思想,“業”就是承載這一思想的儒家經典著作,“惑”就是學習這些著作時候碰到的疑難問題。“師”就是掌握“道”的人,能“傳道受業解惑”的人,不分年齡、貴賤。韓愈贊李蟠是因為李蟠的好古文和當時人的“恥學”“國小”形成鮮明的對比。

總之,李蟠“不拘於時”,表示他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為師的從師風尚。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進一步倡導了從師學習的態度。

3.韓愈把“句讀之師”和“問道之師”區別開來,究竟有沒有道理?如何認識學習的階段性?“童子之師”與“讀經之師”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嗎?從終生學習的目標看,我們目前的“學業”起的是什麼作用?

韓愈的學習觀,就是倡導從師問道,聖人無常師,要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人學習,特別要向他那樣的“經師”學習。“句讀之不知”,在韓愈看來,是基本知識的欠缺,可以由“童子之師”解決;而對“道”的認識,是一般教師解決不了的。韓愈把“知識之師”和“問道之師”作了區分,不一定有歧視的成分。

4.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有借鑑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説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説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但是他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從師學習時,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求師作對比,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無意中流露出對底層勞動者的輕視,這是社會等級觀念所致。

四、課文總結

本文以“師説”為題,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闡述了能者為師、虛心好學的從師態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辯證地指出了師生關係。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鑑意義。當然,韓愈站在封建階級的立場上,他所説的“道”,是指“聖人之道”。他認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齒”的,“士大夫之族”本應比他們高明,這是作者的階級侷限。又如,作者重“傳道”,而輕“彼童子之師”的“授書”、“習句讀”。也是片面的。當然,正是由於對這篇課文的反覆誦讀和研讀,才能使我們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來把握住文章的這些觀點。以後請同學們在學習古文時,一定要圍繞“讀”來下功夫。

五、課後作業

1.根據對課文語氣語調的分析朗讀課文並加以背誦。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當代社會中的老師的看法。

3、下列各句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C.而恥學於師 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於時,學於餘 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答案:A(A項中兩個“之”都是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前一個“師”是動詞“從師學習”,後一個“師”是名詞“老師”;C項中前一個“於”是介詞,表所向,後一個“於”是介詞,表被動;D項中前一個“乎”是介詞,相當於“於”,後一個“乎”是疑問語氣詞,相當於“……呢”)

4、句式積累

(1)判斷句:

①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②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2)被動句:

① 不拘於時(介詞“於”表被動)

(3)賓語前置句:

①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標誌的賓語前置)

介賓短語後置句:

① 而恥學於師。

② 不拘於時,學於餘。

③ 師不必賢於弟子。

(4)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③ (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則羣居而笑之。

(5)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

把下面文言句譯成現代漢語,注意各句的句式特點。

①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不遺,吾未見其明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④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

答案:①我學習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還是在我之後呢?

②不懂得書中的文句就從師學習,疑難問題不得解釋,卻不向老師請教,小事學習,大事反而丟棄,我看不出他們明白道理的地方。

③現在那些“上層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這些人,豈不是可以奇怪的麼!

④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注全都學了,不被時俗拘束,來向我學習。

《師説》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本課為第2課時,之前學生已經進行了預習,並消除了字詞對理解的障礙,且已進行了一定的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説”的文體知識,把握本文文體特點。

2.瞭解文中所採用的論證結構,重點學習對比的論證方法。

3.點燃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熱情,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課文第二段,學習並掌握本文對比論證的方法。

難點:正確把握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現實思想意義。

三、教學方法

1.以讀促感悟品評。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正確、優美的朗讀是一種有聲語言藝術,也是深刻品味作者感情的重要途徑。

2.採用問題教學法。以啟發誘導學生思考為主,適當的加以點撥總結,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認真思考,質疑問難,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四、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㈠導入新課

我們在國中學過《捕蛇者説》《馬説》《愛蓮説》等課文,那麼這些文章從文體的角度上講有什麼共同特點?

這些文章都是議論類文章,“説”是其文體的標誌。那麼“説”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文體呢?

“説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也。”“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説”可以理解為:“(作者)對××的見解”或“説説××的道理”。那麼韓愈在《師説》中又要表達怎樣的見解呢?

【設計意圖】可以讓學生感知本文的.文體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創設學習氛圍。

㈡研習文本

⒈整體感知全文

學生散讀課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

方法提示:可以先找出帶有作者的觀點的句子,然後分析其關係。

【設計意圖】可以使學生有目的的讀書,並積極思考,從而把握文章結構。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⒉細部內容研習

⑴探究寫作目的

①文下注釋説這篇文章是韓愈寫給他的學生李蟠的,文中有沒有相關信息?

明確:從課文的最後一段中“(餘)作《師説》以貽之” 可以看出韓愈的這篇《師説》是寫給一個叫李蟠的17歲小夥子的。

②一代文學宗師為什麼要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寫下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師説》?

明確:李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他不拘於時,學於餘;能行古道。

③那麼上述的幾個原因哪個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確:以上三個方面都是原因,當時“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人也許不多,但一定還有其它的,為何只選擇了李蟠?“學於餘”,我們説向韓愈這樣一個文壇領袖學習應該是求之不得的事,韓愈有必要為他寫文章嗎?所以説根本的原因是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鑑別信息的能力。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並過渡到對“古道”的思考。

⑵瞭解時代背景

①文末説“餘嘉其能行古道”,“古道”指什麼?

明確:古人的從師之道。

②古人從師之道是什麼?課文體現在哪裏?

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且無常師。

分析:課文的一、三兩段中韓愈談到了古人的從師之道,可以總結它的核心為“古之學者必有師”“聖人無常師”,古代的知識淵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師,正如韓愈所説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同時古代的聖人不僅向老師學習,還“無常師”,還可以向各種人甚至一些遠不如他的人請教和學習。

③前面説過,韓愈為李蟠寫文章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不拘於時”即不被當時的社會風氣所拘束。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明確:當時存在“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恥學於師”的社會風氣。

分析: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刻理解韓愈寫作本文的用意,並過渡到對當時的風氣進行分析。

⑶探究論證方法

①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對比分析並批判這種風氣的?

明確:作者通過三組正反對比——擺出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從師態度迥然不同的事實,進行縱向對比,揭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原因;提出人們為子擇師與自己恥於從師的事實,進行自身對比,指出“國小而大遺”的後果;提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從師態度完全相反的事實,進行橫向對比,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現象勸誘世人——有力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批判了“恥學於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②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 “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

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請用“反而”作為連接詞,寫另外兩個句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文章第二段的結構,並體會對比論證的好處。仿寫環節意在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㈢思維延展

韓愈的《師説》其實就是自己的師道觀,即韓愈對於“師”和“道”的理解,對此你有何看法?並試着説説《師説》中的觀點在今天對國家社會和我們個人有什麼借鑑意義?

明確:學生結合課文自由作答,不要求面面俱到。具體內容可參考20xx年3月25日《考試報》高一語文新課標版第36期《從<師説>看韓愈的師道觀》一文。對於侷限性應該指出,並要學生查閲相關資料去了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探究韓愈寫作本文的深層用意。“結合現實談自己看法”意在使學生樹立謙虛好學和尊師重教的思想。

㈣課堂小結

本課我們瞭解了韓愈寫作《師説》的目的,那就是批判當時社會“恥學於師”的不良社會風氣,確立了自己的觀點:人應當從師學習。我們重點探究了第2段的內容,分析了本段中的三組對比,體會了對比論證“可以使正確與錯誤對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確,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的作用,也聯繫實際談了自己對從師及學習的看法。

同學們,行動是最響亮的語言,讓我們在實踐中落實。

《師説》教學設計6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瞭解有關“説”的文體知識,瞭解古文特點及韓愈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 指導學生通過翻譯課文,掌握、積累文言實虛詞以及詞語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瞭解文中所採用的論證結構,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閲讀和翻譯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2、 教師點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體思路,引導學生背誦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點燃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熱情,古為今用,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 學習課文第二段,學習並掌握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2、背誦全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正確把握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設想:

1、 教學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採用教師點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三維目標。

2、教學方法:自主預習法、激情誦讀法、問題探究法、分析討論法、點撥啟發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啟發誘導學生思考為主,適當的加以點撥總結,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認真思考,質疑問難,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文字)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多媒體展示】

通過課件出示一些重點字詞,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出示內容見教案後附件部分)

二、情境導入

教師由視頻《程門立雪》的成語故事導入新課: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其對老師的尊敬;現代社會尊師重道也蔚然成風,毫不遜色於古人,人們把老師比喻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然而,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於師”的陋習。現在,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説》,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出示課題】

三、作者簡介、解題

1、作者簡介

【多媒體展示】

三個關鍵詞:唐宋八大家古文運動韓潮蘇海

【點撥】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後諡“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將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蘇軾又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這是對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氾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③ “韓潮蘇海”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這就明確地指出了韓愈的散文風格――氣勢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蘇洵説:“韓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渾浩流轉。”(《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2、解題

“説”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比“論”要自由一些。國中學過《捕蛇者説》《馬説》《愛蓮説》等等都屬這類文體。

四、文本內容研習探究

1、朗誦點撥

(1)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2)教師簡要點撥朗讀時的注意事項

注意讀準字音,適當停頓;注意課文第二段的語氣重音變化,要讀出韓愈文章氣勢磅礴,感情充沛的特點,讀準作者藴含的感情。

2、共同研習課文內容

(1)設疑討論交流,瞭解課文內容

(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研習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深入瞭解課文內容,在研討的過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要抒發的情感)

【多媒體展示問題】

【問題一】這篇文章為誰而作?何以見得?文中有沒有信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明確)

【明確】“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從課文的.最後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韓愈的這篇《師説》是寫給一個叫李蟠的十七歲小夥子的。

【問題二】一代文學宗師為什麼要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寫下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師説》?

【明確】可以總結為三個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② 他不拘於時,學於餘

③ 能行古道

【教師點撥】

以上三個方面都是原因,當時“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人也許不多,但一定還有其它的,為何只選擇了李蟠?“學於餘”,我們説向韓愈這樣一個文壇領袖學習應該是求之不得的事,韓愈有必要為他寫文章嗎?所以説根本的原因是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

【問題三】文末説“餘嘉其能行古道”,所謂的“古道”指的是古人從師之道,古人從師之道是什麼?課文體現在哪裏?

(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一、三兩段,相互討論完成答案,教師總結明確)

【明確】古人從師之道――古之學者必有師且無常師

【點撥分析】

課文的一、三兩段中韓愈談到了古人的從師之道,可以總結它的核心為“古之學者必有師”“聖人無常師”,古代的知識淵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師,正如韓愈所説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同時古代的聖人不僅向老師學習,還“無常師”,向各種人甚至一些遠不如他的人請教和學習,自然讓我們想到了孔子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且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問題四】古人如此的注重從師學習,那麼擇師的原則是什麼?(原文語言回答)

【明確】擇師的原則:

①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點撥分析】

韓愈闡述古人從師之道,其真正的意圖是引出對擇師原則和標準的闡述,作者認為擇師的原則是不分高低貴賤,年長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師,同時,作者打破傳統觀念,認為老師不一定要比學生強,學生也不一定比老師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師,詳細地展現了擇師的原則。

【延伸小結】

以上是古人的從師之道,也是韓愈對於從師的觀點,許許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於這種古道,才成就了他們的輝煌,相信這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所啟發的。

【問題五】前面説過,韓愈為李蟠寫文章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不拘於時,即不被當時的社會風氣所拘束。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分析並批判這種風氣的?運用了什麼論證手法?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第二段,討論明確)

【明確】

①社會風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恥學於師

②作者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手法,從三個方面批判了當時的社會風氣,總結表格如下:

對象 從師的態度 結果 觀點

1 “今眾人” “恥學於師” “愚益愚”

通過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古聖人” “從師而問” “聖益聖”

2 於其子 擇師而教之 國小

於其身 恥師 大遺

3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師曰弟子……羣聚而笑之

【點撥分析】

作者在課文的第二段給我們展示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不良社會風氣,並通過三組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批判了“恥學於師”的不良社會風氣。此段中韓愈用了大量強烈語氣的句子,來表明了自己的對“恥學於師”這一社會風氣的不滿和痛心,如:“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等,朗讀時注意語氣。

(2)引導學生體味收穫,教師小結課文內容

全文通過對師的討論,表達了作者對古人從師之道的讚揚,對“恥學於師”的社會風氣的無情批判。我們深切體會到作者那因“師道不傳”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時,也為這位偉大文豪非凡的鬥爭勇氣和正直的品行所傾倒。

五、思緒拓展

【問題設計】雖然文章説,這篇文章是寫給那個叫李蟠的學生的,可是讀到這裏我們還會只是這樣看嗎?他還是寫給誰看的呢?

【點撥】這個問題可以從韓愈《師説》一文當時的現實意義及長遠影響來談,學生可以展開思維,拓展想象空間。

【明確】可以説,韓愈的文章還送給以下的兩種人:

① 寫給當時那些不願學習的士大夫階層看的。提醒他們改掉這種壞習慣,否則後果會很嚴重。再讀文章最後一段文字,我想我們就不難理解韓愈寫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種社會風氣造成的憂心如焚是遠遠超過李蟠個人勤學好問帶給自己的喜悦的。(再讀課文最後一段)

② 1200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在重複着唐人同樣的錯誤,社會上不尊重教師的現象比比皆是:家長袒護孩子,辱罵老師;學生課堂和老師頂嘴甚至圍攻老師;學生在路上碰見老師卻形同陌路……,從這個意義上説,這篇文章何嘗不是寫給今天的我們的呢?

正是這種穿越時空的恆久價值,使這篇文章歷久彌新,成為經典。同學們,反思自己吧,讓中華民族的美德在我們身上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六、作業佈置

1、 背誦全文

2、 試説説作者的觀點在當時有哪些進步意義,在今天仍有什麼借鑑作用。

【附錄】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的意思

古之學者必有師()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無貴無賤()

今之眾人()師道之不傳也矣()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則恥師焉()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

士大夫之族()吾從而師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作《師説》以貽之()

●解釋下列多義詞的義項

(1)師:①古之學者必有師()③或師焉,或不焉()

②吾師道也()④吾從而師之()

⑤巫醫樂師百工之人()⑥十年春,齊師伐我()

(2)之:①擇師而教之()③古之學者()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④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⑤句讀之不知()⑥蚓無爪牙之利()

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其: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③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④聖人之所以為聖……其皆出於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4)於:①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②師不必賢於弟子()

③不拘於時,學於餘()()

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師説》教學設計7

師説教案教學目標:

1、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

2、領會課文正反對比、破立結合的論證方法。

3、掌握重要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3、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文,解題

在上學期,我們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麼,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麼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答案應該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背景及作者簡介:

(寫作背景)魏晉以來,社會上風行非學無師,重視家傳,。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恥於從師的風氣卻很盛行,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願從師學習,而且他們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抗顏而為師,並著《師説》千古佳文。

在這著名的《師説》,作者借為文送學生李蟠來抨擊那些上層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這不是一般的論述,而是一部戰鬥檄文!

(作者)説起韓愈,我們應該不陌生,請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他的有關資料。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文公,昌黎先生。

韓愈是與古文運動聯繫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文章應該象先秦散文一樣言之有物,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只求形式而內容貧乏的駢儷文;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二人不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進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終於把文體車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儷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因此二人影響巨大,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讀課文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1、字詞疏通

2、內容梳理

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哪句指明教師的職責?那些語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哪些語句闡明擇師的原則和態度?

明確:1)首句:推出中心論點:學者必有師

託古言事,乃針對當時士大夫以從師為恥而説的,更增加力度。

與結尾餘嘉呼應。

2)第二句:教師的重要作用或職責

突破了一般人對教師職責認識的侷限,把教師的職責從授其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進步。

道,儒家的思想。業,儒家的經典,道的'載體。

3)三、四句:從師的必要性

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擇師的原則和態度

鍼砭了當時上流社會看重門第高低的惡劣風氣,提出師之所存的原則,此思想無疑是積極的,進步的。學問面前,人人平等嘛。

這是承傳道而言的。那麼為什麼不承受業展開呢?因為人人皆知教師有受業的職責。

3、總結本段

總説老師的作用和從師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擇師的原則,推出無貴無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

4、背誦本段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第二段

一、檢查複習

1、提名按要求和全段背誦。

2、提問個別字詞。

二、研讀第二段

1、指導朗讀。

指導正確斷句,如:師道之不傳也/久也

2、詞句疏通

3、思考完成表格

4、簡析

如前所説,本文有着複雜的寫作背景,並不是一般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湧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於一吐為快。第二段即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陋習。文勢如暴風驟雨,滌盪乾坤,令人耳目一新。

1)以感歎發端,由從師學習的理論分析轉入對今人恥學於師的批判。

2)下面作者運用三組對比: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結果

作者態度

古聖人與今眾人

對子女與對自己

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3)作者態度語氣的變化:疑問推測肯定責備感歎諷刺:語氣步步加強,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5、學生背誦本段。

三、作業

:背誦當堂所學的內容。

四、作業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三、四段並總結課文

一、檢查複習

1、背誦

2、字詞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導朗讀

2、自譯:師,不必

3、簡析:列舉孔子為例,進一步論證從師的重要性

以孔子為例的好處:一石三鳥,典型精當

1)闡明瞭從師的意義;2)也説明了從師的原則;3)與古之學者和古之聖人聖益聖等呼應。

(二)第四段

雖為附記性質,但或是緊扣中心。作者讚揚李的不拘於時、行古道,也是對士大夫的有力批評。既鍼砭了時弊,又通過李來倡導了從師。因此結尾雖然簡單,但有力地照應了開頭,圍繞了中心。

(三)背誦

三、總結

1、思想內容、現今意義

2、寫作特色

1)對比論述,有破有立

2)語言上,整散結合,錯落有致。

3)感情充沛強烈

四、佈置作業:完成課後練習五。

《師説》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2、背誦全文

3、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教學。

2、早自習預習文章,疏通字義。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4、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前播放《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是哪一天嗎?

為什麼我國要設立這個節日,這又説明了什麼呢?

大家説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説》,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1、解題:

“説”,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範圍,“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為“解説關於的道理”,“師説”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

2、教學目標:

反覆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1、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聽清字音、節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為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佈比賽規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為什麼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後依次説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全班同學齊讀第一段。)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聖人──今之眾人

二段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容。(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説的?作出了什麼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為

三段──結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齊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麼?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小結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説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板書背誦全文。

2、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

1、統計各組最後得分,宣佈比賽結果。

2、佈置課外練習。

《師説》教學設計9

一、情景導入

展示名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問:大家知道這句名言的出處嗎?

解答:出自《進學解》,意思是學業由於勤奮而專精,由於玩樂而荒廢;德行由於獨立思考

而有所成就,由於因循隨俗而敗壞。

《進學解》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假以老師的身份假託向學生訓話藉以表達自己觀點的文章。韓愈在《師説》中又提出了怎樣的看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韓愈的《師説》。

二、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經歷及思想主張,瞭解古文運動。

2、熟讀課文,積累重要的文言現象。

3、分析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明確韓愈強調的從師的重要性。

4、聯繫韓愈從師的觀點,培養尊師重道的思想,樹立謙虛好學的風尚。

5、背誦課文第一段。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重要的實詞、虛詞意義用法及特殊句式,熟練翻譯課文,培養學生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思維發展與提升:熟讀課文,通過梳理、探究和反思,理解本文的論點及對比論證方法。

審美鑑賞與創造:賞析韓愈所論述的從師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文化傳承與理解:聯繫實際,強化理解韓愈從師的觀點,培養尊師重道的思想,樹立謙虛好學的風尚。

三、預習檢測

1、查字典,讀準下列漢字的讀音。

句讀()或不()焉

經傳()傳道()

老聃()冉()

李蟠()潘()

萇弘()近諛()

須臾()貽()

dòufǒu

zhuànchuán

dānrǎn

pánpān

chángyú

yúyí

四、作家作品

韓愈,字(退之),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

(“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67,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3、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

五、寫作背景

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此文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這一年韓愈35歲,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是一個“從七品”的學官,職位不高,但他在文壇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也已經開展。韓愈“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在唐代的士大夫階層中,普遍存在着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韓愈反對“士大夫之族”的這種錯誤的觀念,提出以“道”為師,“道”即師所在。

這篇文章是韓愈寫給他的學生李蟠的。

六、解題

“説”是古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範圍,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如《馬説》、《捕蛇者説》、《愛蓮説》、《師説》等都屬於這一種文體。

“師説”,就是“説師”,説説關於老師的事情。

七、朗讀課文,梳理文言現象

1、聽朗讀,熟悉課文內容,掃清文字障礙,做到準確、流利地誦讀課文。

2、生自讀全文,藉助工具書和註解初步理解文意。

(1)教師提示:用紅筆標畫出你不理解的重要的難解的字詞句,藉助工具書和手中的材料,分類整理文言現象。

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

(8個小組分工,製作學習卡片,討論合作完成。)

(2)小組成果展示:(展台展示卡片)。

其他組成員回答。

第一組展示:【通假字】。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②或師焉,或不焉。

答案:①受,同“授予”,傳授②不,同“否”,不願。

第二組展示:【古今異義】——其他組成員回答。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今義:在學術上有一定建樹和成就的人。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也解惑也。

古義:用來……的,……的憑藉。今義:表結果。

③愚人之所以為愚。

古義:……的原因。今義:表結果。

④吾從而師之。

古義:從,隨從;而,表承接,可不譯。今義:連詞,因此就。

⑤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

古義:一般人。今義:眾多的人。

⑥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給少年兒童以全面的基礎教育。

⑦師不必賢於弟子。

古義:不一定。今義:不需要。

第三組展示:【詞類活用】——其他組成員回答。

①吾師道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師,名詞用作動詞,學習。

②或師焉。

師,名詞用作動詞,學習。

③其下聖人也亦遠矣。

下,名詞作動詞,低於。

④吾從而師之(孔子師郯子)

“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小結:(一)名詞的活用。

第三組展示:【詞類活用】——其他組成員回答。

①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②而恥學於師。

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③位卑則足羞。

羞,形容詞意動用法,感到恥辱,以……為羞。

④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聖、愚,形容詞用作名詞,聖人,愚人。

⑤國小而大遺。

小、大,形容詞用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⑥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惑,形容詞用作名詞,疑難問題。

⑦其賢不及孔子。

賢,形容詞用作名詞,才能。

第四組展示:【一詞多義】——其他組成員回答。

①道。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名詞,道理。

會天大雨,道不通名詞,道路。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名詞,道德學問。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風尚。

津津樂道動詞,談論。

所以傳道受也解惑也名詞,道理。

②傳。

作七十列傳傳記,一種文體,名詞。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古代解釋經書的著作,名詞。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達,傳授,動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動詞。

第五組展示:【一詞多義】——其他組成員回答。

③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詞,指知識和道理。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代詞,他,代那個童子。

作師説以貽之代詞,他,代李蟠。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些。

郯子之徒代詞,這類。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

彼童子之師助詞,的。

古之學者必有師助詞,的。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取獨。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結構助詞,取獨。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取獨。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音節助詞。

第五組展示:【一詞多義】——其他組成員回答。

④其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代詞,他的。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

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副詞,表推測,“大概”。

其可怪也歟。

語氣副詞,表推測,“大概”。

第六組展示:【一詞多義】——其他組成員回答。

⑤而。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連詞,表並列,並且,同時。

人非生而知之者連詞,表順承,不譯。

惑而不從師連詞,錶轉折,卻。

國小而大遺連詞,錶轉折,但是。

則羣聚而笑之連詞,表修飾,不譯。

擇師而教之連詞,表目的。

第七組:【特殊句式】。

①、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判斷依據:者、也、是。

②、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及”後省略賓語“之”)。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前省略主語“人”)。

判斷依據:句子成分。

③、倒裝句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

師不必賢於弟子(狀語後置句)。

而恥學於師(狀語後置句)。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狀語後置句)。

不拘於時,學於餘(狀語後置句、被動句)。

判斷依據:

賓定語前置標誌詞:之。

狀語後置標誌詞:於。

被動句標誌詞:於、被、為、所、為……所。

②、固定句式。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表憑藉,用來……的)。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表原因……的原因)。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表示得出結論,因此……)。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庸……乎表示反問,哪裏……呢)。

第八組:質疑問難,教師點撥。

①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教師點撥:

句中“是故”表示總結;“道”即“道理”;“無”,即“不論、無論”。

翻譯: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②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教師點撥:

句中“聖”形容詞活用名詞,“聖人”,“所以”為固定形式,“……的原因”“其”,表推測,“大概”。

翻譯:

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能成為愚人,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吧?

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教師點撥:句中兩個“之”是賓語前置的標誌,“不知句讀,不解惑”“不”是通假字“否”。“國小”古今異義詞,“小的方面學習”;“明”,“明智”。

翻譯:(一方面)不通曉句讀,(另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

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教師點撥:句中兩個“不齒”是“不屑一提,看不起”。“乃”是“竟然”“反而”;“歟”,語氣助詞,表示感歎。

翻譯:

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們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八、課堂練習

列句中紅色字詞的含義相同的一組是(B)。

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B、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六藝經傳皆通習之聖人無常師。

C、吾從而師之。D、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乃大驚,問所從來餘嘉其能行古道。

九、拓展提高

與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D)。

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C、李氏子蟠……不拘於時。

D、古之人不餘欺也。

十、課堂總結

要想學好文言文,必要的文言儲備是非常必要的。在學習中,通過分門別類的方法整合文言現象,識記重點實詞虛詞的含義,牢記特殊句式的特殊用法,然後再結合具體的語境,就能大概理解一段文言文的含義,從而提高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十一、板書設計

師説

韓愈

通假字

學習古今異義閲讀

文言基礎知識詞類活用淺易文言文

一詞多義

特殊句式

《師説》教學設計10

【教學目的】

1、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2、學習本文正反論證,用對比方法透闢地説明問題的寫作技巧。掌握實詞“師”和虛詞“之”、“者”的幾種用法。

【教學設想】

1、以串講為主,用讀讀講講,逐段歸結的方法,把詞句講解和作品分析結合起來。

2、安排兩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解題、簡單介紹作者、讀講課文第一、二兩段。

〖教學內容和步驟〗

1、板書課題。

2、解題:“説”是議論文的一種。“師説”即“説師”,意思是“説説關於從師的道理”。韓愈説寫這篇文章是送給他的學生李蟠(pán)的,其實也是鍼砭時弊之作。

3、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為昌黎(今河北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又稱他為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後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説》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説:“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晚輩),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為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羣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為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説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4、教師範讀。

5、讀講課文第1、2兩段:

第1段,總述“師”的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應該拜什麼人為師的問題。

文章首句開門見山地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後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裏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説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裏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裏表示略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説。“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對象,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最後也得不到解決了。以上再從反面説。一正一反,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接着,提出對“師”的看法: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作者運用排比句和反問句,並且一口氣連用了八個“吾”字,語勢流暢,跌宕有力。“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麼”。動詞“知”後面的結構複雜。“其年之先後生於吾”,“先生於吾”是“大”,“後生於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麼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觀點。在結構上,既照應開頭“傳道”是“師”的首要職能,又為下段議論張本。(讀講至此,教師可帶領學生集體朗讀本段一至三遍,力求把文章的語勢讀出來。)

讀後小結:這一段論述師的職能和從師的必要性,中心圍繞一個“道”字。這和作者自命繼承儒家道統有關。文中提出從師不論長少、貴賤,有他破除對長者、貴者的迷信的一面,也有為也自己“抗顏為師”(一本正經地做老師)申説理由的一面。

第2段,批評當時社會上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文章緊承上文“學者必有師”的觀點,感情強烈地慨歎今日師道之不傳,轉入對恥於從師的批評,過渡極為自然。這一段,作者運用反覆對比的方法來加強文章的説服力。

先是以“今之眾人”與“古之聖人”來對比。(板書)

説明如果不從師學習,那麼愚人就更加“愚”了。“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其”,音義同“豈”,表推測語氣,“大概”的意思。“此”,代詞,指從師與否。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與文章開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的“所以”有什麼不同呢?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由“憑藉它”的意思引伸為“……的原因”;文章開頭句中的.“所以”則是“用他來”或“靠他來”的意思。都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係的連詞“所以”不同。

再以“為子的擇師”和“其身則恥師”來對比。(板書)

證明這是“國小而大遺”的反常的做法。“句讀之不知……明也”,也是一個難句,要理解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國小”指“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大遺”指“惑之不解,或否焉。”

再次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來對比。(板書)

説明“士大夫之族”在這個問題上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都不如。最後以慨歎從師的風尚不能恢復,是一種可怪現象,與本段開頭相呼應。注意:“官盛則近諛”的“諛”後面的引號應當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後面,因為“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韓愈對“恥學於師”者的批評,不是“士大夫之族”講的。這段末一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見識”講;後一“其”,音義同“豈”,表反問語氣。

(集體朗讀本段一至三遍。)

讀後小結:通過以上三層對比,極言師道不傳之可歎與可怪,鍼砭時弊,發人深思。

6、佈置作業:反覆朗讀課文。並作好回講課文第1、2段的準備。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讀講課文第3、4段,總結課文;結合“思考和練習”三~五題,講實詞“師”和虛詞“之”、“者”的幾種用法。

〖教學內容和步驟〗

1、檢查複習:指名朗讀、回講課文第1、2段。

2、讀講課文第3、4段。

第3段,論述“聖人無常師”,從正面進一步闡明能者為師的道理。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賢”的賢,是指德和才。下文“師不必賢於弟子”中的賢,則可作高明講。“術業有專攻”,術,本義是道路;術業,“不是技術才能和學業”,而是所從事的學業。“術”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對》有“智術淺短”,智術是“智慧和所採取的建國路線”。“三人行”的“三”不是隻表多數,很多人在一起走路,當然會有老師,這就失去這一格言的警闢性。“三”是“少中見多”,即最起碼的多數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師。

(集體朗讀。)

讀後小結:這段引用歷史事實,從“古之聖人”中舉出孔子為例證加以申述。從孔子師郯子等人的事蹟,推斷出“是故弟子……術業有專攻”這個重要結論。這個觀點,無疑是進步的。

第4段,説明寫作這篇文章的原由。作者稱讚李蟠“好(hào)古文”,“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為的慨歎“師道之不傳”,古今對照,虛實並舉,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集體朗讀。)

讀後小結:篇末點明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3、集體朗讀全文一、二遍。

4、總結課文:本文以“師説”為題,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闡述了能者為師、虛心好學的從師態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辯證地指出了師生關係。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鑑意義。當然,韓愈站在封建階級的立場上,他所説的“道”,是指“聖人之道”。他認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齒”的,“士大夫之族”本應比他們高明,這是作者的階級侷限。又如,作者重“傳道”,而輕“彼童子之師”的“授書”、“習句讀”。也是片面的。對於這些,應適當指出。

5、指導學生作“思考和練習”:

第一題參考答案見“課文總結”部分。第二題參考答案見課文第二段的讀講內容。

《師説》教學設計11

1、正確理解本文思想觀點。

2、體會並理解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本文思想觀點。

2、正反對比的論證。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文體及作者

1、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説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2、“説”是古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論説文範疇,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師”是本文要着重論述的論題。“師説”,意思是“説説關於從師的道理”。

韓愈寫這篇文章是送給他的學生李蟠的,是他35歲時在長安當國子監四門博士時寫的。文章針對當時社會上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痛加鍼砭。着重闡明教師的作用和從事應採取的態度,有破有立,對我們今天仍有借鑑作用。本文是韓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3、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生三歲而孤,靠兄嫂撫養長大。幼年好學不倦,到十七八歲,學問已有相當紮實的基礎。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登上仕途。以後歷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職,其間有兩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見,被貶官,第二次差一點兒被處死。最後官至吏部侍郎 (相當於副部長),故亦稱韓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為昌黎伯,故又稱韓昌黎。又因死後諡“文”,稱韓文公。韓愈、韓退之、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是同一人的許多異稱。

韓愈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績,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恢復先秦、西漢的優美散文傳統,堅決摒棄南北朝以來只講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內容,矯揉造作,華而不實的文風,並提出要創造性地學習古文,反對模仿因襲,人云亦云。 (觀點“師其意不師其辭”、“唯陳言之務去”、“文從字順”)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説為李蟠而作,實際上是抨擊當時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看不起別人,不肯從師學習,甚至對別人從師也進行嘲笑的士大夫階層。國中課本選了他的《馬説》一文,借千里馬難遇伯樂,來比喻賢才難遇知己,難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憤懣之情發揮得無餘,富有現實意義。

二、現實切入

先給大家講一件真實的故事。咱們學校有一位數學老師,他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各種數學競賽中獲獎。有一回,一個獲獎學生的家長很不客氣地對他説:“你應該感謝我兒子,沒有他你就不會出名。”

三、分析第一段

同學們的發言説明了對教師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現在我們先研讀《師説》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韓愈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然後再請同學們深入討論。

1、讀課文

2、韓愈的觀點是什麼?你怎麼看?

3、那個時候,老師傳的什麼道?授的什麼業?(傳的是儒家之道,講授的是六藝經傳。)

4、儒家的鼻祖是誰?儒家之道是誰提煉總結出來的?

5、後人學習孔子的發明,這説明師生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應該是一脈相承的關係。)

6、如果説,現在的老師的作用仍然是“傳道、授業、解惑”,這種説法對不對呢?能不能解釋一下?(現在的老師還是在做“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義、“業”的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韓愈所説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7、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麼?(板書“仁”)

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孟子也説過“殺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境界。

《禮記》:“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意是説: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於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國家的人,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家;要整頓好家的人,要先進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後自我修養完善;自我修養完善了,然後家庭整頓有序;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安定繁榮;國家安定繁榮了,然後天下平定。

8、現在的“道”指的是什麼?(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然當代教師仍舊擔負着“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那麼老師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無的吧?

韓愈在《師説》中開篇就説:“古之學者必有師。”我認為今之學者也一定有老師,天才的出現同樣離不開老師,他與常人不同之處只是智商高些罷了。用韓愈的話就是聞道在先者為師,對吧?

這樣看來,老師不一定都有職稱,不一定都站在講台上。凡在某一問題上對我們有啟發、有幫助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大家同意這個説法嗎?那麼,我們可否得出這樣的推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老師?當然,“老師”這個概念的外延在這裏得到了拓展,可以是人生方面,可以是文化科學的,也可以是勞動技術方面的。在我們中間,不是有大量的“一字之師”、“一題之師”、“一文之師”嗎?

8、現在我們討論第二個問題:偉人和他的老師之間是什麼關係?有同學説,徐特立是靠才名揚天下的,這句話怎麼理解呀?誰知道小雞崽兒是怎樣來到人間的?還有別的辦法嗎?(也可以用孵化器。)就是説,先有雞蛋,然後用老母雞或孵化器,經過二十一天然後,小雞崽兒就破殼而出了。如果把一堆雞蛋大的石頭放進孵化器或者放在老母雞身子下面,二十一天後能孵出小雞來嗎?時間再長一些,比如二百一十天……為什麼?為什麼小攤上賣的雞蛋擺了二十多天,還是出不來小雞崽兒?(因為缺少外部條件。)缺少外部條件,雞蛋就不會變成雞崽兒?

成才固然離不開個人奮鬥,它和一個人的志向、品德、才能有直接關係這是事物變化的內部根據,是第一位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成為一代偉人是因為他具有偉人的素質,除此之外也和機遇、和他的老師的教誨等外部條件不無關係。徐特立六十大壽的時候,特意給他寫了一封賀信,開頭就説“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這説明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師。這種尊重不是僅僅出於禮貌,出於客套,而是發自內心的,認為在徐特立先生身上,不僅過去,就是現在乃至將來仍有很多值得自己學習的東西。的賀信,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對恩師作用的充分肯定和真誠的感謝。現在我們回過頭來思考:為什麼説那位家長的觀點是錯誤的呢?

因為他錯誤地否認了老師在他兒子獲獎中的重要作用。這就如同否認老母雞和孵化器的作用一樣。“沒有你們,我自己也會變成小雞崽兒!”這可能嗎?這種否認既不符合客觀現實,也抹殺了老師含辛茹苦的創造性勞動。這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行為,是應該受到譴責和唾棄的。

同學們,你現在有何感想?成為偉人離不開教師的培養,我們要成為跨世紀人才同樣需要老師的幫助!

我們反對否定教師的觀點。我們也不贊成過分誇大教師作用的主張。有些學生和家長錯誤地認為老師有“點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進“好班”,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從而放鬆了主觀努力。剛才我們討論了,主觀努力是成才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教師只是外部的一個條件,外因要通內因起作用。你明明是一塊石頭,我怎麼把你變成小雞崽兒呀?就算你是個雞蛋,可你不願意變成小雞崽兒,我這老母雞一爬上去,你就滾得遠遠的,寧可“淌黃兒”也不轉世,我也沒有一點辦法嘛!

11、所以,我們要正確評估老師的作用,要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當然,尊重老師並不是唯師是從。《論語》“當仁,不讓於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呀?

在真理面前,對老師也不讓步。用一位科學家的話就是“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

12、小結: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第2課時

一、分析第2段

1、説説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繫的?

第1段正面闡明瞭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説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

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

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四個“聖”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聖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聖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於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翻譯: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並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後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歎句。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並請學生填寫課後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二、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òu) 或不焉(fǒu) 經傳(zhuàn) 從師(cóng) 讀書(dù) 不能(bù) 傳道(chùan) 從容(cōng)

2、找出下列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六藝”

3、指出下列加粗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國小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國小校。

三、背誦第2段

四、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第3課時

1、第3段與第1段關係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事例論證與引用論證。)

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幹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2、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麼稱讚李蟠?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於時”的“於”相當於“被”。“作《師説》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於“來”。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説》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3、背誦第3段中的名句。

4、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⑴ 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 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又稱連珠句式,上遞下接,有如“連珠”。自然恰當運用這句句式,能反映了物的連鎖關係,表現了物的發展規律,在句子的結構上,緊接遞承,沖流而下,誦讀起來,氣勢也是宏肆的。“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之所存也。”這段文章第二句的開頭“師者,……”緊接第一句末尾的“師”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從師,……”緊接着上面的“……孰能無惑”。第四、五兩句中的“吾從而師之”緊接着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於吾”。象這樣的承接句,有如“連珠”式滾轉,流暢自然,很好地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如一寫馬的對聯 :

馬籠籠馬馬籠鬆,籠鬆馬跑

雞罩罩雞雞罩破,罩破雞飛

此聯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馬籠”與“籠馬”、“籠馬”與“馬籠”,“雞罩”與“罩雞”、“罩雞”與“雞罩”,形成句內小回環;“籠鬆”、“籠鬆”,“罩破”、“罩破”,是相對應的兩組連珠;聯中的疊字“籠籠”、“罩罩”,前一個字為名詞,後一個字為動詞,又為轉類。

魏正偉先生有一副嵌四“馬”的奇巧聯:

紫竹園中賞紫竹,紫竹簫吹紫竹調

白馬寺裏看白馬,白馬駒嘯白馬圖

此聯調動了重複、頂真等多種修辭手法,使聯語工整,有情趣,有韻味。

5、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鑑意義?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説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説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第4課時(練習課)

一、字詞解釋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⑴ 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如: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⑵ 作動詞,有兩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如:吾師道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作”從師“講。如:或師焉,或不焉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 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如: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如: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⑵ 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如: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如: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如: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⑶ 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如: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⑴ 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⑵ 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為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二、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

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為恥

三、課後習題三

《師説》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六單元所選文章均為唐代散文,在單元説明中編者就指出,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提倡質樸的文風,注重反映真實的社會人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師説》正是韓愈反對駢文浮靡文風的創作實踐的代表之作。本文的文言現象比較典型,而且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因而指導學生學好本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學情分析 】

經過國中和高一上學期的文言文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閲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待突破。通過學案的自主完成,課前文言的大部分問題學生可自主解決,課上着重落實文言難點使學生的文言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通過反覆誦讀使學生理解文意,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 格。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①通過點撥、歸納,使學生積累重要的文言知識,記誦積澱。

②初步感悟本文的語言美、思想美。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質疑、討論和教師的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使語文課堂更具開放性。

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 通過感知文本和課堂探究,使學生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理解文義 2、掌握重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教學難點】

領會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把握全文的論證結構。

【教學過程】

1、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自謂郡望昌黎,也稱韓昌黎。曾任監察御史、國子監博士、刑部付郎等職。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後官至吏部侍郎。卒諡文,世稱韓文公。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寫作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説文。文章論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為什麼説“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所説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説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唐代仍在沿襲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説》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説:“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果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説》,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實際上,可以把《師説》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3、“説”這種文體

“説”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範圍,可以先敍後議,也可以夾敍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説”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説》《馬説》《愛蓮説》都屬“説”一類文章。“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師説》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

4、字詞解釋

1.通假字

(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於”

(3)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詞句解釋

古之學者必有師:古代的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學者:求學的人。這裏所説的“古之學者”,不僅指古代作學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時有志於學問的成年人。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夫:發語詞,無實義。庸:豈,哪。知:管,過問。“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作“知”的賓語,這個賓語是個帶“之”字的主謂結構, “之”的作用在於取消這個主謂結構的獨立性。年:生年。於:比。“於吾”作“生”的補語,可提至謂語“先後生”前理解,即“於吾先後生”,比我早生還是晚生。聖益聖,愚益愚: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個“聖”“愚”是名詞,第二個“聖”“愚”是形容詞。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從師,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人卻不從師。之:結構助詞,用作賓語提前的標誌,“句讀之不知”即“不知句讀”,“惑之不解”即 “不解惑”。或:有人,無定指代詞。不,通“否”。這幾個分句運用了“合敍”手法實際上應當分開解釋,即“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好古文:喜歡古文。古文,指先秦兩漢言之有物的散文,與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相對。韓愈、柳宗元大力倡導古文運動,不但用自己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

3.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吾從而師之 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2)而恥學於師 恥,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恥

(3)則恥師焉 恥,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恥

(4)不恥相師 恥,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恥

(5)孔子師郯子 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4.多義詞

(1)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 老師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指有專門技藝的人

吾師道也 學習

或師焉,或否焉 從師

吾從而師之 以……為師

十年春,齊師伐我 軍隊

(2)傳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傳遞,讀 下同。

朔氣傳金 傳送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傳授

此世所以不傳也 流傳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闡述儒家經義的文字,讀zhuàn,下同

《張衡傳》 記載個人事蹟的文字,傳記

舍相如廣成傳舍 傳舍,招待賓客的館舍

(3)道

會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無道,誅暴秦 道義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道理

《師説》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 認識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2. 理解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對比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

3. 體會韓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 由《馬説》導入

2. “説”,古代一種議論文體。

二、韓愈與古文運動

1. 駢體文

起源於漢魏,盛行於南北朝。講求對偶和聲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詞藻,意少詞多,在表達思想內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2.古文運動

指唐代中期以來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詞藻、排偶的駢文視為俗下文字,認為自己的散文繼承了兩漢文章的傳統,所以稱“古文”。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為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文以載道。

3.唐宋八大散文家

唐代:韓愈,柳宗元

宋代: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

三、研讀課文

(一)第一段

1. 疏通文意

2.第一段主要寫什麼內容?

論述了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3.作者從哪兩個方面來論述從師的重要性?你覺得老師重要嗎?

從教師的'職能作用來正面論述:“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從不從師的危害説明從師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4.作者認為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道之有無:“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

1. 疏通文意

2. 這一段主要寫什麼內容?

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3. 本段分為幾層?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三層,對比論證。

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於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

把為子擇師而自己卻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國小而大遺”的謬誤。

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羣聚而笑之”作對比,批判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三)第三、四段

1. 疏通文意

2. 第三段主要寫什麼內容?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以孔子為例,指出古代聖人重視師道的事蹟,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舉例論證,引用論證)

3. 第四段主要寫什麼內容?

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能行古道”,説明寫作本文的緣由。

四、體會韓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1. 運用排偶句式(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有助於增加文章的氣勢,而且有一種音節的美,在語氣上也很自然流暢。

2. 語氣語調婉轉多變,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

“嗟乎”,“嗚呼”(語氣詞加強感歎)

“其皆出於此乎”(疑問語氣)

“吾未見其明也”(判斷語氣)

“其可怪也歟”(感歎語氣)

《師説》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疏通文章字詞,瞭解文章大意。

2、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1、聯繫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理解“恥學於師”的原因。

2、學習本文采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的強大的論證力量。

教學思路:

朗讀課文——翻譯課文——理解內容——探究問題——深化總結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學中會採用朗讀、討論、辯論、歸納等教學法)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剛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麼,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麼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

【活動一】學生自己談談對老師的看法。

二、解題背景

1、“説”是一種議論文文體,可以先敍後議,也可夾敍夾議。以前學過的《捕蛇者説》《愛蓮説》《馬説》等都屬於這類文體。“説”古文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師説”的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

2、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後諡“文”,故世人又稱“韓文公”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

【活動二】學生蒐集整理相關背景知識。

三、自主學習,朗讀課文

1、讀字音。注意形聲字、形近字、多音多義字、通假字、古音字的讀音。

2、讀節奏。要讀清節奏關鍵得翻譯好文句,只有明白了語句的含義才能劃分好節奏,因為節奏是以意義為單位來劃分的。

3、讀語氣。請同學們藉助翻譯參考書把文章的翻譯通讀一遍,然後根據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再把文章朗讀一遍,把文章的語氣讀出來。

【活動三】

1、學生自己借工具書讀準重要的字音。

2、學生借課文註釋翻譯文章,根據文意劃分文句的節奏。

3、學生根據文意自己嘗試讀出文章的語氣。

四、研讀第一段,歸納詞句

1、結合課本翻譯重點字詞

古之學者( )必有師,師者,所以( )傳道受( )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 )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 )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 )聞( )道也固( )先乎( )吾,吾從而師之( ),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 )也,夫庸( )知其年之後生於吾乎?是故( ),無( )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本段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文言句式進行歸納,以提高文言翻譯能力。

3、思考探索

為什麼要從師?選擇老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

從師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從師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活動四】

小組分工、合作歸納本文重要的文言詞句。

五、研讀第二段,歸納詞句

1、結合課本翻譯重點字詞

嗟乎!師道( )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 )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 )聖人也亦遠矣,而( )恥( )學於師。是故( )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於( )其身( )也,則恥師焉,惑( )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 )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師焉,或不( )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 )樂師百工( )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 ),曰師曰弟子云者( ),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

2、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

3、思考探索

1、此段分論點是什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2、作者從哪三方面進行對比論證?

明確:

縱比:古之聖人,從師而問;今之眾人,恥學於師。

自比:對其子,擇師而教;對其身,恥學於師。

橫比: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羣聚而笑之。

六、品讀深化,交流提高

組織學生談自己學習文本的收穫。

【活動五】

1、播放課文朗讀一、二段,讓學生再次品讀課文。

2、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收穫。

七、佈置作業

八、板書設計

第二教時

一、複習檢查

1、抽查2—3位同學的一、二節的背誦。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二、研讀第三、四段,歸納文言要點

1、結合課本翻譯重點字詞

聖人無常師(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之後,術業有專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 ),學於餘。餘嘉( )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 )之。

2、歸納重要的文言知識。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把本段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文言句式進行歸納,以提高文言翻譯能力。

3、思考探索

①第三段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

明確:(本段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②作者用的是什麼論證方法?

明確:舉例論證

③第四段交待寫作緣由,但仍隱含着作者的觀點,那些句子可以表現作者觀點?

明確:分論點:不拘於時能行古道

【活動一】

小組分工、合作歸納本文重要的文言詞句。

三、積累文言詞語一詞多義

①之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擇師而教之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句讀之不知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輟耕之壟上

②其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其皆出於此乎

其可怪也歟

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③指出下列詞類活用現象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

而恥學於師

國小而大遺

位卑則足羞

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

④指出下列特殊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不拘於時,學於餘。

【活動二】

同學們利用工具書進行歸納整理。

四、探討研究:

探究1:韓愈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當今的.士大夫之族,不願意向老師學習,以向老師學習為恥,使得他們自己變得愚昧,不明智,甚至才能都比不上一般的人,即文章説“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文章對他們有諷刺和批判的意味;二、寫這篇文章送給少年李蟠,因為他喜歡學習古文,精通古文,而且能夠向老師虛心請教,所以寫這篇文章來鼓勵他繼續學習古文,即文章説的“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易經傳皆通習之,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其實韓愈也是藉此提倡當今的學者要向李蟠學習。

探究2:韓愈寫這篇文章有什麼現實意義,從中可看出他有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韓愈寫作本文是提倡學者要向老師學習,恢復從師學習的風尚。從中可以見到韓愈有一種不顧流俗,獨抒己見的非凡勇氣和鬥爭精神。

探究3:本文主要運用了什麼樣的論證方法?運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

(答案預設)我們認為本文主要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主要用了三組正反對比論證:1、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對比:古之聖人從師而問,今之眾人恥學於師。2、對其子與對其身對比:愛其子,擇師而教;於其身,恥學於師。3、百工之人與士大夫對比: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羣聚而笑之。在對比中得出結論:師道之不傳也久也,欲人之無惑也難也!從反面批判現象中闡明瞭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活動三】

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擇一個重大的或者有特殊意義的問題來探究,要求提出明確的問題,並且小組的同學要一起通過辯論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後推薦一名同學向老師展示本組的探究成果。

1、提高學習發現問題的能力。

2、鍛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大膽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教師總結:聯繫時代背景,突破重點和難點,通過對課文的總結,來昇華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能力。

五、延伸拓展

1、齊白石有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結合《勸學》《師説》的內容來分析一下?

2、兩文都談到學習的重要,那麼正確的學習目的究竟是什麼?

【活動五】

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收穫。交流分享學習收穫。

六、品讀深化,交流提高

組織學生談自己學習文本的收穫。

本文從老師的作用、選擇老師的標準、師生之間的關係、師道不傳的現象、文章的寫作目的以及論證方法等方面來闡述了“學不可以已”這一中心論點,中心突出,論證有力,是我們學習議論文的典範之作。

七、佈置作業

《師説》教學設計15

【教學設計】

文章論述了從事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進程,利用兩個課時完全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考慮到本文需要背誦,而高一學生課程較多,又面臨歷史、地理、計算機的會考,課外幾乎騰不出時間來背誦。所以,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決定多加一課時,把背誦的任務揉合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外不再留任何作業。

為此,我對《師説》的教學過程作了這樣的設計。

第一課時

1、先由本學期接觸過的“論”“序”“辭”“賦”“疏”“傳”等文體引出“説”並講述這類文體的特點。

2、再由“説”引出文章標題《師説》。

3、解題,留下“本文是解説關於老師的道理的嗎”的懸念,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

4、讓學生閲讀註釋1,瞭解作家生平,要求將重點信息記熟。

5、要求學生合上書本,老師打出關於作者韓愈的幻燈片,指名讓平時語文學習最吃力的同學進行信息復位。用以當堂記住作家知識。

6、教師範讀課文。

7、讓學生回顧開頭留下的懸念,帶着問題朗讀課文,進行整體感知。

8、提問:整體感知之後,大家發現本文哪一段與解説“師”的道理關係不大?引出第四段。

9、提問:第四段起什麼作用?讓學生對照註釋翻譯第四段。

10、提問:作者的寫作目的何在?

11、在回答過程中講清重點實、虛詞、特殊句式。

12、通過“不拘於時”簡述寫作背景,破解解題時留下的懸念。

13、理清該段思路,背誦全段。

14、過渡到第一段,讓學生對照註釋翻譯第一段,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

15、利用幻燈片檢查實、虛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16、讓學生理清第一段的寫作思路。

17、教師根據論點—教師的職責(正面)──教師的重要性(反面)──擇師的態度──-擇師的標準這一思路指導背誦。

16、連貫背誦全段。

第二課時

1、齊讀第二自然段。

2、讓學生藉助註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即口頭翻譯)。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

3、教師利用幻燈片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況。

4、完成海淀版練習冊104頁的第八題,全面瞭解本段的論證思路和論證方法並體味這種思路和方法的好處。

5、藉助此表指導背誦。

6、連貫背誦全段。

7、默寫全段。

第三課時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讓學生藉助註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即口頭翻譯)。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

3、教師利用幻燈片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4、讓學生歸納總結論證方法並體味這種方法的好處。

5、指導背誦。

6、理全文思路,背誦全文。

7、處理課後習題和海淀版練習冊。

【教學效果】

當初設計的從文本出發,讓學生從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並通過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達到。同時也順利實現了在課上完成背誦、處理完作業的預想。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學生活動,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同時,在各個活動過程中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時間段裏有不同的收穫,解決了“優生吃不飽,潛能生消化不了”的問題。

從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看,學生對文言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較好。第二天提問的結果也表明,同學們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學常識。課程結束以後,百分之八十的同學能夠背誦全文並默寫。説明大家對本文的邏輯思路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另外,教學處在第一課時結束以後對學生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同學對本課內容感興趣並有較大收穫。

【教學反思】

面對《師説》這樣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老課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較傳統,沒有深入開掘其藴含的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同時,由於過分強調背誦的當堂落實,把對課文嚴密結構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的思維密度降低。即便有論證方法和邏輯思路的講述,也僅僅是為背誦服務,並沒有遷就到文學欣賞的高度,在提升學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講課時過分依賴事先的設計和講究各個環節的無縫連接,沒有安排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使他們沒有機會對課文內容和觀點質疑求異,後來有位同學在寫《師説》讀後感時曾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認為,“國小而大遺”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的意思,而應該理解為:“小孩讓他學習,大人反倒不學習”,這樣,上下文的意思就貫通了。姑且不論他的理解正確與否,單就這種深入思考,獨抒己見的鑽研精神而言,是應該成為大家的榜樣的。如果我當時提供給他一個展示的機會,相信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對探索氛圍的創設乃至對求索精神的弘揚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Tags:師説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