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3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孤獨之旅》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1

指導思想:

1、引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文,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快速閲讀、梳理要點的能力和質疑探究的能力。

2、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感悟人生,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3、學習運用快速瀏覽的方法,把握課文梗概;學習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寫對渲染氣氛、抒發感情、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體會課文的藝術特色。

教學設想:

本文課堂教學兩課時。

第一課時:組織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積累詞彙,感知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朗讀品味精要文段,欣賞作品,質疑探究,合作釋疑,拓展延伸。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你有過孤獨的體驗嗎?請用簡潔的語言敍説你的感受。在人生旅途上,有快樂,有痛苦。有的人在歡樂幸福中成長,有的人在孤獨艱辛中成長。讓我們把眼光投向課文《孤獨之旅》,去看看杜小康成長的一段經歷吧。

二、閲讀課文,感知內容

1.快速默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要求學生:

(1)標出生字新詞,查閲工具書注音釋義。

(2)抓住要點概括杜小康的放鴨經歷。

(3)引導學生評價、補充同學的概述的不足。

2.教師小結:

(1)評價學生概述的得與失。

(2)歸結概述課文的要求:抓住要點,突出重點;語言簡潔,敍述清楚。

3.再讀課文(默讀),列出故事情節提綱,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

要求學生:

(1)速讀之後列出情節提綱;

(2)合作交流、修改提綱,教師巡視指導;

(3)篩選較為成功的提綱在全班交流,將選出的提綱打在屏幕上供全班同學觀摹、評價,修改;

(4)分辨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以屏幕上修改後的情節提綱為線索,在課文中找出根據進行探討)。

教師小結:抓住時間的推移,環境的變化,心理的發展進行指導性總結

強調:故事情節就是作品中的生活事件,是杜小康離家隨父野外放鴨的行程生活及定點生活所經歷的艱辛與孤獨的具體事件;是一段人物成長過程中生活艱辛、精神孤獨的人生旅程。

閲讀小説,首先應該掌握故事情節。

第二課時

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長的孤獨及超越自我的品質

學生思考:

(1)課文中主要人物是誰?

(2)找出表現杜小康生活艱苦、精神孤獨的語句,探討:

①杜小康經受了生活的哪些磨難?

②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原因是什麼?

③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杜小康的性格。

(3)杜雍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

教師小結:突出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中的生活情況及其心理變化過程,引導學生加深對主要人物飽經生活磨難而逐漸“長大”的成長經歷的全程印象,感悟人生在於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道理。

二、欣賞景物描寫句段,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

學生活動:

(1)勾畫出課文中景物描寫句段。

a.自然景色的描寫;

b.鴨羣活動情景的描寫。

(2)讀景物描寫句段,欣賞描寫語言和描寫技法。

(3)探討景物描寫的作用。(一邊自由朗讀句段,一邊欣賞與之相關的屏幕畫面,文字、畫面結合,引發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體會杜小康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中的內心活動,感受杜小康在寂寥環境中的孤獨情感,從而探究景物描寫的作用。)

(4)回憶讀過的文學作品中的景物描寫,如魯迅的《雪》、高爾基的《海燕》、紀伯倫的《組歌》等,區別本文景物描寫與詩歌散文中景物描寫的異同,讓學生領會小説中的景物描寫除渲染氣氛、抒發感情外,還可以推動情節發展。

教師總結:

(1)小説中的景物是為了把人物擺到特定的景物環境中去展現豐富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課文中的景物描寫與杜小康的成長旅程有着直接的關係。

三、探討課文的藝術特色,欣賞課文的寫作技巧

1.教師提示:文章的寫作特點可以從文章的構思,文章的選材剪裁,文章的表達方式,文章的語言等方面去思考。

2.要求學生:

(1)快速瀏覽課文,説説你對課文寫作方面最欣賞的一兩個方面,教師板書學生口述要點,引導學生羣體評價研討。

(2)老師補充寫作特點,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根據品味欣賞。

3.教師小結:不同的同學,由於各自的生活經歷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欣賞角度不同,導致對課文某些問題的理解不同,這是正常現象。但是,隨着閲讀量的不斷增加,,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就能共同發現一篇文章的閃光點。

四、歸納全文,質疑問難,切磋砥礪

1.温故課文內容,指導學生切磋釋疑。

2.研討課首提示和課後問題。

3.教師概括總結。

五、拓展延伸,培養學生想像思維能力

觀察生活中某位有個性的人,瞭解他的成長曆程,虛構一個小故事或寫一篇小小説,在班上交流。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體驗成長的感受。

2、學習小説的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學習小説環境描寫的作用。

【重點難點】

1、重點:

⑴體驗成長的感受。

⑵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2、難點:

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粗字的音:

嬉鬧(xī)覓食(mì)驅除(qū)雍(yōng)

舊茬兒(chá)戳破(chuō)撩逗(liáo)

2、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厚實:富裕。

嬉鬧:笑着鬧着。

覓食:尋找食物。

驅除:趕走,除掉。

迴應:回答。

撩逗:挑弄,引逗。

歇斯底里:形容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3、閲讀全文,思考課後練習。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節選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軒。

2、導語:

同學們到了九年級,身體長高了,都覺得自己長大了,但是你心理“長大”了嗎?這篇課文描述一個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學,不得不跟隨父親到蘆葦蕩裏去放鴨。生活的艱苦、精神上的寂寞,壓迫着他同時也錘鍊着他的身心。在一場暴風雨後,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個人都要長大。你有這樣“長大”的體驗嗎?

三、正課

1、速讀課文,理清小説的故事情節:

討論並歸納:

開端:寫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輟學跟着父親去放鴨。

發展:寫杜小康與父親撐船趕鴨去蘆葦蕩的感受。

高潮:寫杜小康與父親在蘆葦蕩中遇到暴風雨的情景。

結局:寫鴨子們長大了。杜小康也“長大”了。

2、提問:找出描寫杜小康成長過程的細節,分析杜小康的性格特徵。

討論並歸納:

⑴小木船趕着鴨子,不知行駛了多久,當杜小康回頭一看,已經不見油麻地時,他居然對父親説:“我不去放鴨了,我要上岸回家……”表現杜小康的幼稚軟弱。戀家。

⑵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現在,佔據他心靈的全部是前方:還要走多遠?前方是什麼樣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東西,似乎更能撩逗一個少年的心思。他盤腿坐在船頭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説明杜小康已克服想家的念頭,開始展望未來。他對未來是渺茫的,未知的,但又是嚮往的。

⑶杜小康到達蘆葦蕩時,“他害怕了──這是他出門以來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杜小康害怕的原因是大自然的浩蕩給人壓迫感。使人感到自我的渺小和軟弱。

⑷在蘆葦蕩中放鴨的孤獨感強烈地壓迫着他。“杜小康開始想家,並且日甚一日地變得迫切,直至夜裏做夢看到母親,哇哇大哭起來,將父親驚醒,“我要回家……”這是小説第二次寫到他的想家。跟第一次相比,顯然有更深刻的內涵。第一次是剛離開家,便產生的一種失去依託的感覺;而第二次則是在感受到蘆葦蕩放鴨生活的艱辛和孤獨後在夢境中表現出來,這才是刻骨銘心地想家,雖也表現他的幼稚、軟弱,但他畢竟經過一段艱苦生活的磨鍊,已成熟多了。

⑸在蘆葦蕩遇到暴風雨時,他沒有驚慌失措,而是跟父親一起撲上去,企圖修復鴨欄。當鴨子逃散時,他緊緊地跟隨着它們。不顧臉和腳受傷,一邊追,一邊呼喚着他的鴨子。到暴風雨將歇時,依然還有十幾只鴨子沒被找回來,他雖然“一臉的傷痕和烏得發紫的雙脣”,但堅持去找鴨子。這些描寫都表明杜小康雖然還是個孩子,但在關鍵時候能表現出鎮定、勇敢、堅強和負責精神,他已經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⑹當杜小康找到鴨子時,他又迷路了。他突然感覺到他已累極了,躺在蘆葦上。“他聞到了一股鴨身上的羽絨氣味。他把頭歪過去。幾乎把臉埋進了一隻鴨的蓬鬆的羽毛裏。他哭了起來,但並不是悲哀。他説—個明白自己為什麼想哭”杜小康這裏的哭,並不是悲哀,傷心或感到委屈,而是一種情緒的發泄,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緒,可能是非常複雜的情緒,因此,連他自己也講不清。

⑺“杜小康順手摳了幾根白嫩的蘆葦根,在嘴裏嚼着,望着異鄉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親,想起桑桑和許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沒有哭。他覺得自己突然地長大了,堅強了”。母親就代表着家,任何遊子都會想念家,因為家是自己的根,心靈的港灣。孩子的心裏除了家便是好朋友,好夥伴,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這次沒有哭,他已經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有了更多的獨立性,能夠面對現實勇敢、堅強、負責地對待,這就是心靈的成熟。

總之。小説通過杜小康與父親離家到蘆葦蕩放鴨的經歷的敍述,描寫了杜小康從幼稚、軟弱、戀家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心靈成熟的男子漢的過程。

3、提問:你有過這種成長的經歷嗎?請與同學交流。

4、提問:找出小説環境描寫的段落,説説這樣的環境描寫對錶現杜小康的成長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

⑴寫杜小康對遠逝的家的眺望和鴨羣扇形水流的描寫,表現杜小康的幼稚、軟弱和戀家。鴨羣流水雖然美,但畢竟單調、永恆,並不好玩。這些更增添了對在家鄉生活的留戀。

⑵寫黃昏時炊煙和河面的熱氣,是那麼的單調、虛無,更增添了杜小康孤寂的感受。

⑶寫蘆葦蕩的寬闊無邊,給人一種壓迫感,反襯出杜小康的膽怯、害怕和恐慌。雖有清香的氣味,螢火蟲的亮光和水鳥,但一切無論如何也不能完全驅除杜小康的恐慌。但這種壓迫感,孤獨感也是對杜小康的一種磨鍊。

⑷寫蘆葦蕩的暴風雨的兇猛,把小説的情節推向高潮。更是對杜小康性格的考驗和鍛鍊。在這場暴風雨中,杜小康從幼稚、軟弱戀家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勇敢、堅強、有責任心的男子漢。

四、小結

本文通過多處的細節描寫表現杜小康的性格特徵和成長過程。寫得具體、生動,真實可信。文章還多次地進行環境描寫,不僅襯托了人物的心情,創造了氛圍,還通過環境描寫推動情節的發展,形成高潮,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一、二、三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孤獨之旅》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解小説內容,體會標題的含義。

2、理清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課文主題。

3、體會小説中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學重點】

1、品味“孤獨”,體會成長的感受。

2、理解編者“孤獨之旅”的含義。

3、梳理主人公的成長曆程,體會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重要的作用。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實際,深層感悟小説意味。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小説的語言平白、樸實,沒有過多的文采修飾,符合主人公單純、簡單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環境描寫,對錶現人物和主題起重要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誦,進入作品情境,理清課文內容。

2、點撥法:

教學中通過設置疑點,引導學生質疑思索,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究、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如對文題“孤獨”含義的深層領悟。

【教師準備】

佈置學生準備個人成長的小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成龍演唱的《真心英雄》這首歌曲嗎?現在我們一起來演唱這首歌,好不好?

(插放歌曲《真心英雄》。)

同學們,歌詞中“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一句意藴豐富。不錯,人生旅途並非一帆風順,往往充滿辛酸,飽含痛楚與淚水,其實生命也就是在這樣的鍛造中成熟豐滿的,如果説這是成長需要付出的代價的話,那麼“孤獨”也應是我們無法迴避的人生題目。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曹文軒的《孤獨之旅》,去體驗少年杜小康在牧鴨生活中所經歷的一段孤獨生活。

(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作者簡介:(小黑板展示)

曹文軒,1954年生於江蘇鹽城農村。197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後留校任教。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作家協會理事,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著有長篇小説《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學術性著作《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面對微妙》、《曹文軒文學論集》,小説《草房子》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1999),電影《草房子》獲第19屆金雞獎最佳編劇獎、1998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第四屆童年獎以及影評人獎、第14屆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

2、教師點評:

《孤獨之旅》這一文,就是節選自曹文軒的長篇小説《草房子》。曾經獲得“宋慶齡文學金獎”的《草房子》可以説是中國當代一部比較有代表性的“成長小説”。

三、誦讀、整體感知

同學們,現在我們自由誦讀這篇課文,理清小説的故事情節:

(讓學生自由討論、體現合作精神,然後找學生回答。)

老師歸納:

開端:寫杜小康因具體經濟困難而不得不輟學,跟着父親去放鴨。

發展:寫杜小康與父親撐船趕鴨去蘆蕩的經過和感受。

高潮:寫杜小康與父親在蘆蕩中遇到暴風雨的情景。

結局:寫鴨子長大了,杜小康也長大了。

2、整體把握:

師問:同學們回答很正確,在理清了故事情節之後,你們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自由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只要説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注意引導和歸納。)

師歸納:這篇文章通過對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學而不得不跟父親到野外放鴨經過的記敍,表現了杜小康面對陌生的自然環境,心理由恐慌、孤獨走向堅強的經過,體現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難,戰勝了困難,取得了勝利,並且使自己在鬥爭中成熟堅強起來。

3、師問:請同學們默讀文中有關杜小康的語段思考一下杜小康在離家放鴨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動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而完成“孤獨之旅”的?這體現在文中哪些語句裏?

(學生分組討論後回答,教師點撥、歸納。)

心理活動的發展:(找學生朗讀。)

出發時茫然、恐懼;到達蘆葦蕩時害怕、膽怯;安頓之後感到孤獨;時間久了不再感到恐慌;那天雨後天晴變得堅強。

4、師問:在我們瞭解了杜小康的心理活動之後,請同學們再思考一下小説標題“孤獨之旅”的含義。

(學生分組討論後,提出自己的見解,師生互動,鼓勵獨創性見解。)

師歸納:“孤獨的含義”可以概括以下兩點:

⑴杜小康因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學。離開同學、學校對一個少年來説,是無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長大的.夥伴,也就等於失去成長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僅如此,離開小夥伴,也等於失去了充滿童真童趣的生活。

杜小康隨父親去放鴨,離開了村莊、人羣,等於失去了人文環境,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質之間的交流,在精神上會感到痛苦,甚至一種折磨。

放鴨生活中,父子之間一種看似默契的“省略”,其實是一種空虛、貧乏生活的表現。

⑵杜小康和父親離家去放鴨,來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種恐懼,這樣的恐懼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自然環境的恐懼,“蘆蕩如萬重大山圍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種永遠逃不走的感覺”,“眼中露出了一個孩子的膽怯。”大自然的空闊與未知,對一個幼小的心靈具有強大的壓迫力,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恐慌”讓杜小康“遲遲不能入睡”。二是對前途的恐懼,去放鴨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還要走多遠?前方是什麼樣子?這不僅是對放鴨而言,更代表他對前途的迷茫和無奈。

“孤獨之旅”的含義:既是對杜小康放鴨生活的概括,也是對杜小康心理歷程的概括,“孤獨”很好的概括了杜小康的心理感受,它充滿了杜小康的全部生活空間和心靈空間。

5、師問:課文有關自然環境的描寫很出色。請找出幾處並説説這樣的環境描寫對杜小康的成長有什麼作用?

(學生討論,請學生找出來讀一讀。)

師歸納:

⑴有關鴨羣描寫:

鴨子的恐懼感襯托了主人公的恐慌。

有關鴨子的描寫在小説中佔有一定的篇幅。

鴨羣向蘆蕩行進,偶爾“朝着這片天空叫上幾聲”,天地空曠,在杜小康聽來這叫聲顯得無比寂寞;晚上“將主人的小船團團圍住”,時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覺。鴨子的恐懼感襯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鴨子們“覺得自己已成了無家的漂游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寫照。鴨子越長越大,“杜小康註定了要在這裏接受磨難。而磨難他的,正是這些由他和父親精心照料而長的如此肥碩的鴨子”,可以説鴨子是杜小康成長的藉助。“鴨子們也長大了,長成了真正的鴨”,鴨子和杜小康都經歷了自己的成長,在生活的“陽光”下變得茁壯。

⑵有關蘆蕩描寫:

讓杜小康“害怕”、“膽怯”,當杜小康習慣了孤獨生活,就不再恐慌了。蘆蕩見證了人物心理變化的過程。

⑶有關風雨的描寫:

杜小康表現了成人般的勇氣與堅強,在暴風雨中搏鬥。暴風雨給了他一個成長的機會和舞台。

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你們有孤獨的時候嗎?請你們講述孤獨的情況和心理感受。

(找學生講述。)

五、課堂小結

成長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歡樂也有悲哀煩惱,這就是生活。在我們的人生中,成長是永恆的主題。祝願我們同學們都能譜寫出一首健康的成長歌,長成一棵堅強獨立的大樹。

六、佈置作業

請以“成長的腳印”為題,寫一篇400字的記敍文。

【板書設計】

(一)小説的故事情節

開端:杜小康因具體經濟困難而不得不輟學,跟着父親去放鴨。

發展:杜小康與父親撐船趕鴨去蘆蕩的經過和感受。

高潮:杜小康與父親在蘆蕩中遇到暴風雨的情景。

結局:鴨子長大了,杜小康也長大了。

(二)自然環境描寫

杜小康逐漸成長

【反思】

《孤獨之旅》這篇小説是當代一部比較有代表性的成長小説,反映的是少年杜小康成長的歷程,我在設計教案時,緊緊圍繞小説具備的三個要素:即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進行分析,充分表現杜小康在成長曆程中的心理活動由恐慌、孤獨,走向堅強的經過,以及杜小康在怎樣的自然環境中成長,從而揭示人物克服了困難,戰勝了困難,取得了勝利,並且使自己在鬥爭中成熟堅強起來,體現了人的力量。

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意引導學生,設置疑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培養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由於師生共同活動較多,學生們回答問題特別積極,情緒很高漲,課堂氣氛活躍。

Tags:孤獨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