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讀文化苦旅有感集錦15篇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6.87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文化苦旅有感集錦15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路,就是書。以足跡為筆,以學識為墨,以大地為紙,以山河為硯。去做一個行者,一個旅途上的行者,歷史軌跡上的行者,人生路上的行者,還愁無處可達嗎?

——題記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一時火遍大江南北,正是因為它道出了無數人心中的願望。而我此時,在讀了《文化苦旅》之後,真想衝出家門,去看一看這個世界,去尋一尋那沉甸甸的歷史,即便再“苦”,也義無反顧。而現在的我做不到,只能無盡地想象,想象都江堰那“壯麗的馴順”;想象攔下車隊時血色的殘陽,訴盡歷史的淒涼;想象陋室的老尼孤守沙原隱泉,秋雨先生的曲折領悟;想象凌厲荒原,王維温厚傾訴友人的陽關古址;想象荒無人煙的喀什雪峯之上的人煙;想象“廢井的冷眼”;想象疏浚西湖的偉業……我的靈魂在衝撞,在突破,終於它找到了《文化苦旅》,找到了這扇門,它更加激動,攻勢愈發猛烈,想要帶上我的身體,撞破路的桎梏,不顧一切地去往那些地方!門終於被撞開,我的靈魂還在不顧一切地痴痴衝撞,突的沒了阻攔,它以令人咂舌的速度衝了出去,彷彿一道看不見的光,它得償所願,終於在那些地方好一番遊覽,好一番驚歎,卻驚奇地發現,我的身體還在門邊遙遙張望,而我的靈魂只是與秋雨先生一番共視罷了。我這才頓悟,行者無疆,即便只是靈魂。

那個黃昏,無盡的宂長,那抹晚霞,無盡的悽豔,“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到底,是怎樣的傷痛,以至於血染天邊,我一眼望去,只剩下觸目驚心。

那個不惑之年的秋雨先生,背對着如血的晚霞,伸出雙臂攔下了他們的車隊,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是那樣的無奈。他苦苦辯論,終於,斯坦因在他的説服下留下了車隊,那一行人離去了,卻一次次的回頭,終於消失在了黛褐色的山丘後面,其實他們也看出了秋雨先生的難處,我不知道那是否帶着一種嘲笑的憐憫,我只知道這一批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一批象徵民族自信的經文,註定要歷經一場千年後的劫難,它的發現就是一個悲劇。我作為一個行者的“腳步”延伸回溯,彷彿看到了那千年後的人們永遠無緣目睹的場景,玄奘運回經文的途中,部分經文不幸落水,玄奘不分日夜地搶救補抄,終於有了這個藏經洞的一切,然而,卻在千年後被一個愚蠢無知的守護者和兩個連哄帶騙的小偷把這批文物統統拔離了原生的土地,構成一場掠奪。可憐秋雨先生,就連他在希冀中好不容易攔下了偷運經文的車隊,處處混戰的中國也沒有一座城、一個人能夠保留他們,只剩下了覬覦和褻瀆。最後,換來的,只有沙漠裏的痛哭,彷彿受傷的狼最後的掙扎、哀鳴,他在哭訴什麼?是這個民族的傷痛嗎?

我好像在這裏初嚐了“苦”,歷史明晃晃攤在你的眼前,“苦”得理所當然。

秋雨先生的文字何其犀利,他甚至未有言明,卻一語道破了這些行竊者的祕密。全書像這樣對歷史遺留下的深深傷痛而發出的憤懣並不僅僅只這一處。我細細思量,是啊,中國是一片多麼遼闊的土地,它的歷史又是多麼厚重,這裏的苦,豈是輕易便能嘗完的?秋雨先生用他最難放下的筆,腳下永未停息的路,和從未有遺忘的歷史遺留,發出了最犀利的泣訴,句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説是口無遮攔,但凡是他認定的歷史罪人,便逃不出承受唾罵的結果,他寫到王圓籙,寫到斯因坦,寫到蔣孝琬,它是在一點一點撕破他們千奇百怪卻始終帶着罪惡的嘴臉,甚至不着痕跡的表達了對蔣孝琬所做之事的厭惡,又進而提升到對他本人的不屑;他寫到烏台詩案,更是對其中所涉及的人物愛憎分明,也在其他篇章中多次表達了對蘇東坡的敬仰,就更突出了那一夥告狀的人是多麼的好笑善妒。

當然,並不僅僅只有歷史的沉痛是苦澀的,那些豐功偉績,那些美麗的文化背後也有着隱隱的苦澀。多少人的放棄與執着才成就馬克·波羅眼中杭州稱甲的美景;被流放的文化人再多麼悲哀煎熬的歲月裏熬盡了希望,苦苦做工,終於發現了歷史遺蹟卻因時日無多而無法深入探究……秋雨先生的筆觸寫到這些偉大的人們,好像替他們抒發了胸中苦悶,這苦悶是我們對於他們的苦而形成的悲傷,其實他們一直豁達開朗,心甘情願,就像白居易、蘇東坡,他們甚至放棄詩文而投身西湖的疏浚,更有錢鏐放棄了政治上的建樹,一心一意造福西湖;而流放的文人心知沒有明日的光芒,此時能找到遺蹟並寫在筆記裏留給後世,便已知足。這便使我們更加感懷。

豁達背後的苦,“苦”得如泣如訴。

秋雨先生在這場近乎宏偉的旅途中找到了歷史與文化的苦澀,那是作為一個行者的價值實現,秋雨先生腳下的路,心中的路,都匯聚成眼前的這本《文化苦旅》。多久以前,我還是不明白這苦的。

想要明白歷史與文化種種的苦,似乎就只有兩條路。一條,來一場這樣宏偉的文化苦旅,深切體會;一條,讓心靈在文字中頓悟。而秋雨先生是文化苦旅的鼻祖,任何只有行走而沒有慨歎的旅行都不算是真正走上過旅途,而無病呻吟的慨歎是濫竽充數的天馬行空。是他,給予我們靈魂的“文化苦旅”。

我的腳步,穿行於大江南北,穿行於歷史,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種無疆的境界,就是在秋雨先生的書中,不僅僅侷限於土地的無疆,更是時空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是多麼的豪邁與奔放,是最遙遠、最廣袤的無疆。“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唯有行走,唯有思想,才能帶給你無疆的未來。

土地的無疆讓我們領略時空的更迭變換;時空的無疆帶給我們獨立的思想;而思想的無疆讓我們忘卻了他們只是存在於歷史中的人們,與我們毫無關聯,功臣也罷,罪人也罷。當我們有幸能夠得見那些歷史的遺蹟一眼,就好像來到了他們身邊。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總有一個,要去體悟行者無疆的境界。如果你此時正被年齡禁錮,沒有辦法來一場需要無限學識和勇氣的文化苦旅,那麼,你便放空自己,在侷促的房間也好,遼闊的山野也好,只要你翻開《文化苦旅》,你便成為了行者,能夠領悟無疆之境界。

秋雨先生是真正的行者。他在不惑之年受到了一位美國教授的影響,便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走出書齋,踏上了旅途,開始了文化苦旅。最開始的黑白照片裏的秋雨先生,髮絲微亂,眼神中是沉重的嚮往、思索與追尋。我在他的眼裏找到了一枚厚重的靈魂。

行者擁有無疆的靈魂。

讀文化苦旅有感2

千百年來,許多人物一箇中有所作為或無所不為的姿態、頂着萬千寵愛或集罵名於一身而長流歷史長河中、或名留青史或遺臭萬年。而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目光呆滯是一個在那個時代隨處可見的中國平民,卻在歷史上添了重重的一筆,他就是"王圓籙"。

他是一介草夫,卻成了莫高窟的主人,他是一個文盲,卻發現了可以讓無數學富五車的書生為之耗盡一生的學問,他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卻讓歷史也為他而歎息。這是巧合還是天意?

此後,莫高窟在他的精心"改造"下變得面目全非,大片壁畫在他的面前哭喊、哀嚎、低聲求救,可王道士卻將哭喊視為了鼓舞,在完成之後還沾沾自喜。

當讓世界轟動的門户轟然開啟之時,他"淡定自如、視名利如糞土"再加之中國官員的昏庸無能,是這些文化瑰寶毀於一旦。而當王道士發現這些經文之時、列強決定聯合出兵——攻陷北京。這僅僅只是時間上的巧合麼!這時便不得不提起另一個人——蔣孝琬。

他乃一個清瘦文弱白面書生,他亦是一個另類,他在文化外流之時沒有"華夷之防"的敏感,在將經卷送出之時幾乎沒有感受任何心靈煎熬。百無一用是書生,從聯絡、刺探到勸説交易完全是他一個無用書生做的,他以王圓籙愚昧無知及對《西遊記》的特殊情感為突破口,拿到了進入這片洞天福地的鑰匙,並將讓無數人為之瘋狂的經卷翻閲、譯文、更以四塊馬蹄銀換到那些珍貴的文物,當被誇獎之時還有幾分得意!這種得意我不知道源於何處,視為保護了連昏庸無能的中國官員都無法保護的文化瑰寶而自鳴得意麼?他在歷史中雖無王道士的濃彩卻也輕抹了一把。

讀文化苦旅有感3

我靜靜執筆,有幸臨於長江水岸,沐得千年春暉,更可聽的吾天朝大國千百騷客於一脈山水間淺唱低吟,悠悠成韻。由是感激民族恩德,在感恩中成長。我感恩那山水民族的血脈由一河一江間流淌,於羣山峻嶺間生息,千百年繁衍在廣袤的高原和大地。

我仰視唐古拉山的白雪皚皚,那雪頂的陽光是牧民千年的期盼,在那凝結着亙古不變的凍雪的陽光中,我感恩着高原的寬廣和天空的蔚藍,不斷成長;我諦聽壺口水聲如雷,濁浪排空,白練騰於天宇,金蛇翔於蒼穹。浪口浪尖的一聲聲船伕號子,岸邊岸間的飛索橫渡,是黃土高原住民聲遏千年的迴響,在這氣勢宏大,震人心脾的怒吼中,我隨着汗水和風聲成長……我為這山迷醉,不是這山,怎有民族脊樑的挺直;我為這水流連,不是這水,怎有這血脈綿延悠悠的青!滋養一方水土,恩澤一方百姓,我怎能不為這山水,感恩!我感恩那文化民族的精神由一紙一筆中銘記,於墨染硯台間傳承。敦煌壁畫的飛天,平遙古城的石牆,三星堆前的石像,都江堰前李冰凝視江水分流的堅定的眼神,他們無一不在大地上代代相傳着民族文化的凝練,以不變的氣度和神韻感染着腳下的人民,讓他們所恩澤的人民在濃郁的文化氣息中成長。在我的身旁,李白高歌踏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杜甫沉聲踱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更有辛棄疾“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和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吶喊。他們的氣勢,他們的脊樑,讓子孫在走過這曾經的斷垣殘陽時不停地回想!不是這千百年由民族流傳的淺唱低吟,怎有那凝聚在方塊象形文字間的挺拔有力的文脈,讓我得以觀摩,得以膜拜,得以仰望!我如何又能不感恩這文化,感恩我可以沉浸在這穿越悠悠千古的文字中體味辛酸冷暖,不斷自省篤行?我願懷着一顆感恩這一脈相承下來的文化的心,在反覆的體會中,成長!我感恩那力量沐浴我的春暉,見證了堯舜間禪讓的綿延的力量;包容我的大地,目睹了商鞅口辯羣雄的變革的力量;更有那滋養我的江水,諦聽了辛亥武昌槍三響,振聾發聵,雄雞高亢的覺醒的力量。蒼茫大地,民族的山水文化在此傳承,早已不再是誰主沉浮的問題,而是青山青,綠水長,無數的人與事在歷史中變幻,構成了一股不是政體和炮火能夠磨滅的力量。這力量使人們發現,使人們不再彷徨,這力量使人們在迷茫中探索着成長。

在成長中,即使東三省的大門被炮火撬開,可哪怕荼毒十數年,那人們的歌聲,那堅毅的眼神,依然徘徊在松花江上;在成長中,東南角的寶島,雖只因政見不同而暫隔,但也只是暫隔,阿里山下繁衍生息的人們的骨子裏,依然凝聚着中華民族的脊樑。那人啊,你在民族的內涵裏徜徉,只因民族是你成長的故鄉;那事呵,穿越狼煙撥開浮雲,推陳出新,卻也總抹不掉民族的字樣。因為你與我,不論身份、愛好、身處何地,組成了一股名為民族的力量,這力量使我們哪怕籠罩在陰雲下再久再長,也總有一天會刺破暗黑露出光芒。我如何能不感恩,感恩這力量塑造了我們,感恩這力量讓我得以即使遠在他鄉,也不會忘記在那東方,有着我夢想中的,故鄉!在感動中,我已然逐漸成長,我執筆於古運河畔,心中澎湃,感恩那民族的千年神韻浸潤了我。

我想,如果民族是林,民族是暉,我就像是一棵僅能對着太陽膜拜的小草……即使民族的千年滋養之恩難報,那我就去感恩,去盡力在民族的山川江河間,在民族的文化力量間成長!謹以此文紀念並感恩超越國界的中華民族,以及9.18事變79週年。

讀文化苦旅有感4

讀過餘秋雨先生的很多本著作,但令我最深刻的還是這本《文化苦旅》,在老先生筆下的每一個文字都有靈魂,很真實,真實到彷佛你就是文中的人物,在經歷着文中的年代。

第一次打開這本書,就被裏面的文字深深吸引,從敦煌莫高窟走進去,跟着老先生一起感受文化的偉大,感受着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氣息,那種莊嚴神聖感盪漾在心中,彷彿在撫摸一個初生的嬰兒,但同時也很傷感,因為我們的私慾、我們的無知,我們一遍又一遍的去破壞這生生不息、吐納百代的獨特秉賦,可惜、悲憤、氣惱的情緒無處安置。莫高窟,它是一千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這生命裏藴藏了我們所有的信仰,我們要虔誠的接受它的洗禮和薰陶。

從莫高窟開始,跟着老先生一起暢遊了陽關雪、白帝城、都江堰等等歷史著名聖地,感受着那個年代的繁華,聯想着當時文人墨客的集會,你的心中似有龐大的力量推動着你,向前,一直向前,去看,去聽,去感受,那些古詩詞裏面的場景就這樣呈現在你的眼底,很美,很愜意,一場文化的盛宴在你心中種了蠱,客觀可歎。

一本書,出神入化的講解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索了千秋百代歷史的更迭,囊括了中華大地的人文山水,在你沒時間出去走走的日子裏,我想你應該去讀讀這本書,給自己心靈上來一次洗禮。

讀文化苦旅有感5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學生時代,我就已經知道這本書,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本書十分推崇,但是不知為何,我一直沒有機會讀到這本書。今年,女兒五年級了,她的語文老師推薦孩子們讀這本書,女兒讀完後跟我説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強烈建議我讀一讀。終於,我翻開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終於享受到了餘秋雨先生給我們提供的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裏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

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藴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正如作者在本書序言中所説: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方式。興許我一輩子也做不到行萬里路,但我願意在時間的荒野裏,靜靜閲讀此書。於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嘗不是一場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6

《文化苦旅》這一書中所寫的每一處景物都藴藏着作者深刻的思考,處處彰顯文化苦旅中的“苦”字,一篇篇散文中飽含着作者對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感慨和歎息,給人以一種滄桑感,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愈發濃厚。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看着餘秋雨寫愚昧的王道士怎樣將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怎樣將塑雕“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怎樣在一筆又一筆的“小買賣”中,將敦煌莫高窟的文化揮霍掉,很輕的筆觸,帶着些嘲笑和諷刺的語調,句句讀來卻痛入骨髓。我的腦中就和作者一樣,一片慘白。

她們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她們的往事是怎樣的一場煙夢?傳説人死前,她一生中經歷的事,都會閃電般回放。不知在死前,她們想起的那個人是誰,在夜靜更深之時,她們的相思曲又是為誰而彈?

我多想作者能夠寫下去,告訴我她們的故事,告訴我她們的'曾經滄海。可惜作者也無從説起。那些動人的故事全都化作了泥土,化作了無邊飄渺的灰,留下的只有一個個石樁,長久地沉默着,彷彿是一場盛景過後,擺出的蒼涼的手勢。

墳地是這樣的安靜,安靜到虛空,“神祕得像寓言,抽像得像夢境”。就像是旅途的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這一篇文章是觸動我內心最深的一篇,但感觸僅僅停留在感觸。

讀文化苦旅有感7

近段時間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深感此過程不需要疏竹月影、香茗淡酒與伴,只需要一顆懇誠的心和甘願經受洗禮的靈魂足夠。此書記載的是餘秋雨先生從夕陽映照的茫茫黃沙出發,穿過踴躍着喧囂生命的都江堰,又來到温柔小意的江南水鄉的處處行跡;書中處處藴藏着他用最輕柔的筆觸刻出的最沉重的歷史情感。

初讀這本書,我以為是一汪帶人遊歷山水的清潭,卻未曾想到會是一腳踏入便鞭撻心靈的深谷。從第一篇《道士塔》開始,從那一句嘶啞着的“我好恨!”開始,我已進入到這場文化的苦旅中去了;再一步步艱深的邁出,更是進入了一個無時無刻不溢出強烈情感的所在,那濃厚的使人顫慄的情感一點點沉澱在我心裏,這份感情是關乎國家,關乎民族的。我就好像一個蹣跚前進的幼童,懵懂而又惶惶然地與秋雨先生一齊被歷史的洪流裹卷着,又一齊沿着漫漫長路彳亍,只覺身心脱離,伴隨情感的沮喪與靈魂的悸動竟也脱去了一些所謂的少年英氣。而整顆心都在書中的萬里黃沙歷經浸泡,再回歸現實稚嫩的跳動,平白生出了些許不甘與不適,只得感歎先生筆力之深厚。

對於餘先生來説,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於我而言又覺不止於此,且還是一場饕餮盛宴——關於家國情懷的盛宴。你道字裏行間看去,我為何連身心都悸動?畢竟秋雨先生並沒有多少着墨於文筆的華麗,反而頗有些平實的味道。在此借用先生在書中所説的一句話:“它因深厚而沉默。”先生對於文人古蹟朴樹鎮邑的情感表達無疑是激烈勃發的,但有更深厚的存在匍匐其間,是什麼?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行跡和文人心路,更是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對中華文化的膜拜,是民族情感的流淌!雖然沉默卻又足夠響亮!

多少人只在文章中大談特談“愛國”二字,他們只把愛國當做文章的一個昇華點,卻未曾明白愛國是不可咄嗟離棄的一種價值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又因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愛國情懷是貫穿於五千年的中華歷史長河中的。所以在我看來以上提到的所謂“愛國者”遠不如先生親手撫上那一方方青磚,親腳踏上那早已荒蕪的古戰場,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身心臣服於歷史所給予你的沉重的家愛國情,那些隱而不密的愛國之情如沉沉的鐘鳴使人幡然醒悟深自震撼。

這份家國情懷迴盪於莫高窟抑揚的色彩洗禮中,徜徉於風雨天一閣的涉水而入中……一處處微小的細節構成了這本書最鮮活的生命力,不是口號式的呼喝,只需屈指輕輕一叩,那濃郁的情感便迫不及待地破門而出湧入我的心頭了。

合上書,環顧這略顯狹窄的四角房間,卻已覺得自己完全暴露於這個不停前進的國家的某個節點中,心靈是開闊的,盈滿了對祖國的認同,對民族的認同。魯迅先生説:“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秋雨先生的文字就是一記警鐘進一步敲醒了我的民族魂,身為學生,我唯能抱不虛度光陰、不碌碌而為此情懷,只願能為這個經歷數百年的中華復興獻上綿薄之力。

因為有幸打開了這本書,帶着輕鬆的心靈啟步,以沉重的步履結束,感觸頗多,方有了以上淺薄的感慨,僅以我心底之聲音,期望夜晚入夢能繼續與秋雨先生結伴同沐那歷史山水。

讀文化苦旅有感8

如果説,讀李白的詩,好比喝烈酒;讀柳永的詞,如同飲甘醇。那麼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無疑是品一杯淡淡的香茶,品的越久,越能體味甘與苦的茶香,越能品味出那沒有安逸、歎息的塵土氣息。

《文化苦旅》稱得上是“三位一體”。它寫了中國各處的名勝古蹟和風土人情,可以説是一本遊記。其中也記錄了許多史實,也可以説是一部史記。而全書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詩情畫意,又使這本書成為一部很不錯的散文集。

不論是參觀或是旅遊,餘秋雨先生都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種沉重,一種滄桑。正如他所説的那樣:“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息壓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其實他是把自己真實地融入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出於對歷史的尊重,同時也出於對自己的負責及對人們的警醒,寫下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表達最質樸、最深沉的情感。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他對歷史事件的如數家珍,對歷史人物的真實再現,讓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我們在他清晰而又獨特的思維視角的帶領下領略了歷史的足跡,感悟到最深沉的歷史呼喊。

如果歷史是一部長卷,再怎麼博大精深也終究要翻過去的;如果歷史是一個故事,是是非非就會在一個多彩的世界裏循環往復。我們攔不住他滾滾的潮流,唯有在現實的寂靜中或漠然或虔誠地品味曾有過的似模糊似清晰的記憶。正如餘秋雨先生説的:“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是啊,對於歷史的教訓,歷史的遺憾我們不能漠視、不能旁觀,因為只有敢於同它正眼對視的人,才能真正體味到那千年熬成的紅豆的濃郁香甜。

我不禁掩卷沉思,也許只有忍受極大的痛苦,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也許只有正視、面對、承認了這種沉重感之後,才會有一份輕鬆。人生之路,對我來説還很長,我只是站在一邊,踮起腳來張望,迷惘之餘,心中默默暗記:只要做得踏踏實實,珍惜就好。魯迅先生曾經説過:“喜劇是把人生沒有價值的東西撕壞了給你看——痛快;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壞了給你看——痛心”那麼我認為《文化苦旅》帶給我的就是悲喜交加。

讀文化苦旅有感9

在幾千年以前,在這個地球上形成了,很多文明,他們都十分古老,而到現在,僅存的也只有中華文明瞭。

在很多文明的發祥地,風景都十分優美,草原,雪山,朝霞一切都顯得那麼調和優雅,可是就在那些發祥地,文明卻被一些人糟蹋了。極端組織恐怖組織,肆無忌憚的發展了起來。難道他們不珍惜發展了幾千年的文明嗎?在這些文明之間,互相討伐互相,佔據,互相剝奪,卻沒有互相交流。剩下的,也只有,殘酷的,冰冷的屍體,與滿地狼藉的戰場。而一旁的優美風景,卻矗立在那裏。在搜查了大量資料的時候,發現剩下的文明也只有中華文明瞭。為什麼呢?想想大概有5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賴仗於地理環境的阻隔,避開了古文明之間的互爭互毀,二,賴仗於文明的體量,避免了小體量文明的互相吞噬,也避免了自身的枯窘。三,是賴賬於同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統避免了解讀的分割封閉和中斷。四,是賴賬於實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里面了宗教極端主義,五,是賴賬與科舉制度既避免了社會失序,有避免了文化失記。

想想中華文明孔子莊子老子為什麼微笑不語,他們似乎早就預見一切,最後終於開口,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們只選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的比賽什麼,要講文明之道,唯一的道就是自然。如果願意給文明以新的點位我們踏進好想自然裏邊,人性,也易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以前的對手,自然。

最後我想説的是,文明之間,需要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求同存異,而並不是互相征討,打仗,卻讓文明的遺蹟只剩下那些優美而又冰冷的風景罷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最近我又去圖書館借閲了餘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這是一本優秀的散文集,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書中主要講述了一些中國的文化古蹟和人文歷史,給我們展現了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裏,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不懈的奮鬥和心酸歷程,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進程。

書中寫到了敦煌莫高窟,尤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高窟的壁畫是能工巧匠花費多少心血才完成的,而在當時,這些壁畫並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經濟上的收益,純粹是出於藝術的追求,讓我們感到驚歎不已。

餘秋雨先生還寫到了江南的風物,讓我們看到了秀麗的江南風景和婉約的江南之美,留念於書中。

讀過這本書,我不僅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而且也被作者優美的文筆感染了,這對於提升我的散文寫作能力幫助很大,因此,我也推薦給每一位中國小生閲讀。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再也看不到翩翩青衿吟賞煙霞詩酒趁年華,再也看不到揚州十年一覺夢醒多情酬紅顏,再也不見金戈鐵馬征戰四方的慷慨遺恨,再也不見無奈歸隱閒雲野鶴的生不逢時。歷史的風沙淹沒了繁華盛極,埋葬了枯死白骨,凜然安坐的萬古湖山下沉睡着一條名為文化的古旅,深長且艱阻,途有芳草萋萋風景如畫,亦有滄桑血淚徹骨慟哭,蜿蜒曲折一直通向五千年文明的深處。

古旅有美。“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江南美,美在水墨淡雅,美在淡泊安定,美在詩詞古韻。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古樸精緻的蒼老石橋,傍河而築的民居,浣洗單衣的女人。離她們只有幾尺遠的烏篷船上正升起縷縷炊煙如清晨的殘夢,穿過橋洞飄到對岸,幾位老人滿臉寧靜地坐在河邊的石欄那裏看着過往的船隻。江南有安詳疏淡的面容,都説人淡如菊,而江南清雅的鎮邑無不如是。人生不如意的失意人在此蟄居,感悟到喧囂官場鐘鳴鼎食中難以尋覓的清空安然;早年離鄉遠去的遊子登高遠眸、月夜苦思、夢中輕笑,無不是心心念念着江南小鎮的美色,遠離故鄉後他們方知世上縱有美景三千,然江南之景只有此弱水一瓢。

古旅有思。“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誠然如是,讀《文化苦旅》最受益之處莫過於餘秋雨先生的憂思深思漫思。寫藏書之憂,餘先生從嗜書如命的中國文人一生傾盡心血與錢財擁有豐富藏書,在其死後藏書卻隨意流散無人問津,感慨“社會上多的是隨手翻翻的借書者。而少數好不容易走向相對完整的靈魂,隨着鬚髮皓然的軀體,快速地在書房中隕滅”。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牀,居之有書,便是窗外時過境遷或是悽風苦雨,仍可心無旁雜,享受人生的大安詳。文人愛書如是,但生時卻飽含對他人借書之憂,死時又為藏書不得善置而心神難寧,讀來竟也有些許悲涼與歎息。

古旅有恨。敦煌莫高窟,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為它耗盡終生,無數中國的榮耀與恥辱由它吞吐。這裏閃爍的本應是無盡榮光,但在外國人用微薄的財物從王道士那裏運走成千上萬的無價文物時,衰老的民族匍匐倒地,深至血脈的傷口再滴着悲哀的鮮血。我好恨!可是恨又有何用?即使重回當場,渺小的我們仍是無能為力,縱使攔下斯坦因的車隊,截阻下祖先給我們的饋贈,可是偌大的中國官場腐敗竟也是存不下這幾卷經文的!那個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不過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腐朽的封建車輪吱呀而過,它已無力再支撐這大好河山綿延江山,它也無法再現那千里錦繡萬里昇平。一個時代的毀滅總會有物為之陪葬,只是這次,代價昂貴得讓後世遺恨了一代又一代。

這是一條古旅,有過風輕日薄桃花十里,也有過萬徑蹤滅暮雪千山。這是一條苦旅,它隱沒在字字珠璣句句佳文裏,唯有你讀破萬卷行萬里路,你方懂得文化柔美的微笑和哀痛的血淚。

古旅深深,苦旅輟。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作為本書的書名,最能引發人們思考的就是這個苦字了。那麼文化又有哪些苦需要傾訴呢。細細一讀,這本書寫得如散文一般,但主要更像一篇遊記。可並非只是像描寫美景般那樣簡單,作者更是在傾吐一個事物背後的興衰。

我花比較多的時間品味的是中國之旅這一部分。其中有寫田間鄉下的牌坊的,有寫名揚四海的莫高窟,還有寫婦孺皆知的大文學家蘇東坡的。我隨着作者的步伐,去拜訪中華大地上的文化遺蹟。隨後,我便聽到了它們的歎息,像莫高窟。它經過重重劫難才走到今天。當時的傷口經過多年的自然侵蝕,已無法癒合;她的容貌也已經遭到破壞。誰希望這樣呢,在那內憂外患的年代,她就像一隻毫無防備的羔羊,任人宰割,而她的母親,也是如此。

但那麼多珍寶,還是堅強的存活了下來。這不是苟且偷生,而是帶着模糊的輝煌和清晰的被侵略的證據走到今天。除了有創傷的文物外,在苦中也是有令我們驕傲的事:作為一座美麗的城市杭州,有許多人在它身上花費了大量力氣。白居易、錢鏐、蘇東坡等人先後處理了洪水,解決了農田灌溉和城市排水問題,取得了惠及後代的成績。更令我們欣慰的是,杭州的後人秉承生態之路,把美麗延續至今。這體現了杭州一條從古至今的宣言: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所以作者很自豪地寫道: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和湮滅的古文明。歷朝歷代的中華兒女擔當中華文明的傳承者,書寫着一頁頁輝煌,雖然內部有過矛盾,外部有過侵略。但它堅強執着地來到今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引以為豪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每每合上這本書,我的心裏總是有一抹酸澀的、似曾相識的恍惚的感覺,揮之不去。這是被作者那種懷揣天下、悲天憫人的胸懷在抑鬱中膨脹的情感所感染,夾雜着難以名狀的無奈。

日記就拿給我印象最深得《道士塔》來説吧。我感傷於作者所見的這座道士塔——“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靜白”;感傷於王道士的徹骨的麻木——貪圖蠅頭小利而將民族利益全然棄置不顧;也感傷於“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已經什麼都沒有了——物質上的,精神上的。就是在這座破敗的塔前,就是在這座寫滿了屈辱的歷史的塔前,終於有一個人用心去走過。作為一個愛國文人,沒有什麼比賣國求榮更被他厭惡的了。在這身心俱痛的苦旅中,他用筆者杆槍,把熱血灑在紙上。作為讀者,搭載着作者的動人心絃的文字,跟着他一起笑,一起哭,不經意間把一個個生僻的角落,變成我心目中的故鄉,只是總伴隨着些許意料之外的起伏跌宕。愛國熱情,被一次次地喚起;心中關於道德的防禦底線,也一次次地被衝破。合上書,留下一個黯然神傷的我,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鄉”……正是因為讀過這些文章的沉重,叫我很難有辦法把閲讀堅持下去。猛然間發現,我從這本書裏隱隱看到了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的影子,並不是説作者相互抄襲,而是對於中華民族的愛恨交織的感情都貫穿在他們的文章中。這個沉重的話題我們似乎已經説得太久,有些乏了。中國的江山好的一塌糊塗——有白色浪灘、貝殼擁擠的“天涯、海角”,有像調色盤中那樣深藍的九寨溝的水,有濃郁着古老祥和的氣息的平遙古城……這些只是我所走過的地方罷了,我知道我的足跡還沒有遍及到祖國更好的土地上。

真心希望,作者和我的奢望能變為現實,也讓今後的旅行成為純粹的遊山玩水,別再佈滿如此多的惹人心傷的苦難。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文化者,謂何?當今世界,文化一詞已經鋪天蓋地,小到家長裏短,大到國家政策,此詞一出,整篇文章瞬間“如獲新生”,十分大氣。那麼,這擁有如此神力的“文化”,到底是什麼?它的用途,又何在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文化”,時而如雲霧繚繞之峨峨山巔,時而如四極八荒之滔滔巨浪,時而又如紮根鄉土之蒼翠松竹。他它無處不在,又無跡可尋。

傍晚殘燈,我靜靜地翻開《文化苦旅》,試圖於卷籍中尋覓……尋覓什麼呢?剪不斷,理還亂,我只有一種冥冥之中的祝祈,希望能在其中,尋找那個多年未解的答案。

可翻開此書,卻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遊過白石清涼的牌坊,訪過肅然寧和的古剎,又跟隨肩挑信義,腳踏客鄉的信客,走出解凍的鄉村……

翱翔九天,俯視山河天地之線,山河無言,卻包容一切,一如千年前,陶潛一句“託體同山阿”;回視萬里,西風殘照,都江堰水物合一,天人合一;莫高窟清冷月夜,年代交織,歲月綿延;陽關煙雪,沙墳荒原,悽迷風雪中放達步履,竟更加暢意向前;黃州赤壁,東坡一賦,衝破千載年帷,至今仍隨大江東去;寧古塔下,悲號餘音中的不屈風骨,仍血脈相傳於那片厚實的土壤中;以至於那早被浩浩史書所湮沒的歷史風雲,渤海國那廢弛千年的廢井冷眼,波光仍然執着地閃着……

何謂文化?此謂文化。覽卷至此,我豁然開朗,卻又久久沉思。

我一直以為文化就是詩詞歌賦,民語俚俗。而當我的目光深入到百年前,千年前,文化突然從一闕詞、一行詩、一本書、一羣文人上升到了土地的層次,上升到了天空的距離,上升到了人類思想的寬度——是啊,它又豈能是一人之言,一家之説?文化早已融入我們的血脈,也早已鐫入我們的靈魂。

文化,是土壤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男耕女織,桑麻稻麥,其實是一種文化——不,應當是文化的最初載體,因為文化,來自山河大地,真正的文化,絕不是連篇累牘的高屋建瓴,它帶着泥土的芳香,攜着江河的水氣,悟着天空的無垠。

文化,是人們內心的柔軟和堅硬。都江堰,一個水利工程,一個歷經千年風雨的滄桑背影,挑起擔子的卻是一個叫李冰的普通官員。他如水般温柔,撫過豐饒的大地,卻又如鐵一般的堅硬,在泥沙中傲然挺立,千年不悔。

莫高窟多少朝代的文化匯聚,它們風格不同,十六國時期的苦難,魏晉豪邁,筆觸劍戟,隋唐風姿,《高山》流瀉;元代藏傳,神祕之精……文化之長,隨着文物的散失而環繞世界,可文化或豐美或堅挺的塑像,卻屹立於後世之心,存生於中華之脊。陽關的煙雪,一去不歸的羌笛,將士們的內心何嘗沒有柔情?面向朔北,披堅執鋭,而荒原上年代已不可考的古戰場上的沙丘,卻十分坦誠——死亡而已,何必遮遮掩掩,夜風嗚咽?

文化,是苦難中的高貴。東坡一人之遭遇,無形中照應了遙遙史冊之後的寧古塔的悲劇,而文人之遙遙悲歌,似是又成了如渤海國之國破家亡後人們僅存的精神脊樑……因果複雜,但我想起因源於自信,而結局歸於篤定。

文化是自信的,它傲視千年,直看到宿敵凌亂,宿命改寫,滄海桑田。文化也是篤定的,它堅守千年,直守到蟬鳴初雪,山地稜絕,初心不變。文化是苦難中的高貴。自信和篤定支持着他走過千山萬水,源於自然又歸於自然。喧囂城市似與它無緣,它本來,不是人間富貴花。文化的高貴使它能屹立於莽莽荒原,這種高貴又在苦難中更加顯現。也許不是苦難給文化帶來了高貴,但是苦難中,文化必定不會丟失高貴。就像,即使自己心中僅有一點燭光,也要化去別人心頭的萬千霜雪。

文化與人,心意相通。掩卷不語,我笑而沉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初讀《文化苦旅》,總覺得越讀越像遊記,一本普普通通的遊記,但當我深入思考,餘秋雨先生的這本“遊記”,但當我深入思考,餘秋雨先生的這本“遊記”也似乎並不是那樣地簡單,他向我們傾訴的像文化長河那般的熱血情懷,他用自身的實際給我們上演一場苦尋文化的旅途。

其實我一直在想,“苦旅”中的“苦”到底是什麼,是對文化傳播的一種冥想,還是對行走大江南北之路程的辛苦,亦是對文化的一種否認或者是苦惱……我至今也沒有弄明白,但即使作者並沒有給出一種確切而標準的答案,我也通過一章章文字,讀出了許許多多的人生之道。

首先一段相對來説比較短小的文章《沙原隱泉》給我的震撼很大。“要來,該來一道黃濁的激流,但它是這樣清澈和寧謐。”這灣清泉,確實來源於荒涼的山腳下,橫卧山底。“漫天的飛沙,難道從未把它填塞?夜班的颶風,難道從未把它吸乾”作者如此的描寫,讓我的敬意油然而生。

這股清泉,它勇敢而堅強,他不畏黃沙的阻擋,不屑颶風的凜冽,只求自己能夠保持一份純潔的內心而不骯髒玷污,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如此高的境界啊,我們也不會知道,我為了保持自己的淨亮之身,付出了多麼大的努力啊!作者在書中又説:“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鋒發現不了它,上了高峯又不能與它親近。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這個“它”就如同隱泉,它會在高山崎嶇之地蔓延延伸,我希望我們都要成為這灣泉水,努力保持着自身最好、最亮麗的一面,並且要堅持不懈,堅強勇敢,努力向前奔跑,才能過好人生的每一道關卡。

《道士塔》也同樣是讓我感受至深的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也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歎息。因為無知,掌管莫高窟的道士自作聰明地將珍貴的壁畫粉刷、挖掘;也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的文化魁寶用歷歷可數的銀元換給外國人;更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踐踏、不幸流失,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國寶外流,我們發自內心地遺憾、痛恨、憤慨,同時我們還應該有所覺醒,那個“慌不擇路,飢不擇食”的時代,如何讓人們有心去理睬荒涼之中的文化,“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唯有努力學習,奮起直追,用日益強大國力和永葆先進的文化捍衞我們的偉大的中華民族!

對於文化的追求,我可以説,餘秋雨先生的“苦求”並不能完完全全給它一個完美的答案,但確實讓我們明白了很多,在“苦”中默默地展現對文明的探索,對事物真相的追求……

感受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實際他是在訴説着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坎坷曲折的歷史,那是一條充滿艱辛和坎坷的路。如今,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的國民也不再是懦夫,外國人也不敢在國人面前“任性”。偉大祖國高樓林立、交通發達、技術先進、國富民強,毫不遜色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我想,我們每個人如今那種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可以抵禦任何的愚昧和落後,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自強不息代代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