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必備(15篇)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2.2W

中國飲食文化1

中國的飲食文化從遠古的為了果腹,從食素到食肉,從生食到發明了火以後的熟食,從簡單的填塞到複雜的品嚐,從捧土為皿到花樣繁多精美的食器,從索然無味到五味雜陳,從隨意堆砌到精心擺放,從不講求禮樂到講究飲食文化,中國的飲食文化經歷了從無目的的不自覺產生到自覺審美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可是説是飲食美學由無到有的一個發展。

中國飲食文化必備(15篇)

一、美從何來

美從那松樹和櫟樹間的精靈裏來,美從那藏在土層裏的極品裏來,美從那紅色砂中間的天然調味料裏來,美從那淤泥中的潔白無瑕中來,美從那冰面下的成羣結伴中來,美從那大海中的浩浩蕩蕩中來,美是自然的饋贈。

早在上古時代,食物其實遠遠談不上是食物,人類只是像其他的野獸動物一樣為了遠離飢餓的本能活動,正所謂“食色,性也”,他們“茹草飲水,取草木之實”解決飢渴。隨着人類慢慢直立行走,加之生活的地區植被較為豐富,人類開始運用簡單工具取食。隨着北極冰川融化,素食減少,人類開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禮記禮運》)”。人類從產生到現在,腳下踏着的,無論是土地是水面,頭上頂着的,無論是星辰還是陽光,沐浴着的,無論是温暖還是寒冷,都是大自然的饋贈。陽光雨露,恩澤大地,也賜予了大地上生命以生機活力,那高山上的梯田,那海洋裏的古老生物,那數目不多的中華絨螯蟹,那天然的獨一無二的垛田,那高原上的青稞酒酥油茶,都是自然給予了這千差萬別卻又萬變不離其宗的美。

二、美在何處

(一)美在色香味形觸

説到色,大概要從最基本的五穀説起吧,大約兩千年前是指稻、黍、稷、麥、菽,現在主要的是稻穀、小麥、玉米。脱了殼的稻穀,一粒粒晶瑩剔透,就像那江南水鄉一樣,充滿了柔美的性狀,是中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要的食物,用它做成的米粉米線更是成為了飯桌上的美味。用糯稻和各種葉子汁液做出的黃色、綠色、黑色的彩色的飯糰,不僅僅體現出的是勞動人民的心靈手巧,更體現出了中國文化中包容,博大的民族品質。

愛美的人都知道小麥色的皮膚是非常特別而有性感的膚色,小麥在沒有經過太多加工的時候,它的色澤給人一種沉靜,積澱的深沉感,它沒有稻米的亮澤,可是它卻是炎黃子孫的骨子裏的顏色,是那滿腹歷史的渾厚,是紮紮實實的生活的態度。

而玉米作為粗糧,隨着人們對於健康飲食的追求,在歷史的舞台上又一次被人們所追捧,可誰又知道,它那金黃的色澤,它的並不細滑的口感,卻是秋日豐收的象徵,是人們內心對收穫的最好的定義。

中國的飲食,大道宮廷筵席,小到家常便飯,對於食物色彩的搭配都是那麼簡單卻精細。“色”包括食物原料本色的保持、色的搭配和菜餚的上色。食物的配色如果相得益彰,自然會給人一和諧的審美享受,食慾自然而然被刺激。這就好比是衣飾的搭配,得當就會讓人賞心悦目,反之有可能會降低食客的興趣。但是有時雖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是因為各種食材的形諧調,也會讓人眼前一亮。

“形“包括保持食物原型和造型兩類。就像魚頭,就是保持了食物的原型,展示了食物本來的樣子,還有烤全羊、烤乳豬之類。但是有些食材的外觀並不能起到加分的作用,就要運用切割、雕刻、填塞、拼接等造型技藝了。通過形的加工,使得形色交相呼應,使得食物的“骨”更美,為香、觸打下了好的底子。此外,形還包含着盛放食物的器皿,從一開始的簡單的石器到精美的青銅器,到陶器再到瓷器,從無花紋到有精緻花紋,從工藝簡單的到工藝複雜的,從單一的器形到用途多樣的器形,無一不是中國飲食文化重要的進步。精進到現在,盛放不同的菜餚或是湯食,器皿的種類花樣可謂數不勝數,不同的食物的形態配合不同的器皿,常會有如臨滿漢全席之境,會覺得自己眼前的不是佳餚而是一幅畫。色、形這兩者這就像是美學當中的“知”一樣,是對美的最基本的'欣賞和鑑別,如果一桌菜,並不能讓人覺得賞心悦目,那這桌菜並不算得上是佳餚,而只是用以充飢的食物而已。

美學當中的“情”,可是對應在飲食當中的香、味,這兩者常常連綴起來説,香味香味,因為香才有味,因為聞到味方覺香。承接着色和形,香味伴隨着轉化與時間在天然或人造的廚房中經歷五味的調和,最終成為了能夠擺上餐桌,潤澤味蕾和胃口的飲食。俗語云,聞香識女人,我卻言聞香識佳餚。嗅覺和觸覺所感知的食物揮發的氣味,進入到味蕾的時候,難免會對食物產生好或者壞的品評,這是人們對於食物的更進一步的瞭解,比起色形來,香味更能使人陶醉於食物之中,如果條件欠缺的時候,香味往往能掩蓋不好是色形,而佔據食客的嘴巴,會讓人忍不住一口又一口地享受美食的誘惑。

(二)美在時間、轉化和調和

有些菜餚可以信手拈來,有些食物卻要經歷轉化與時間,譬如那乳扇、豆腐,經歷了風吹日曬,經歷了發酵貯藏,魔法般的成為了餐桌上美味的食物,這是人的智慧,也是自然的稟賦。

豆腐經歷過發酵,經歷不同的發酵,會轉化成為各種豆腐製品,就是這樣一種簡單的食物,在古代被稱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於清貧,做豆腐的人能懂得“順其自然”。豆腐的這種轉化,是一項十分繁瑣重複的過程,但是豆腐從汁到結塊到成型到製作成不同風味口感的豆腐,的確是一項考驗人耐力與耐心的東西,這種相互轉化的藝術,這種你壓我更韌的精神,這種即使是碎裂也不失本性的東西確實是和,也是美。

而五味的調和,食物的生克又不免會與五行聯想到一起,這種相輔相成或者水火不容,或多或少是融入了五行在裏面的。因為不同的調和,因為地域的關係,產生了中國的魯、川、粵、蘇、浙、閩、湘、皖八大菜系,每個菜系都有着自己的特點和文化承載。酸甘苦辛鹹這五種味道,並不只是體現出其單一的味道即是好的,而是要相互融合。這就像是人生五味一樣,人生總會有逆境順境,總有甘甜時,也總會有辛酸時,只有看得到甜以後的苦,看得到苦盡甘來,人生才算是完美,也才能成長。追求五味平衡,是廚師對於食物的追求,也是人一生所求的最高境界。

(三)美在等等等等

美是那飯桌上的禮節,美是那觥籌交錯的美酒,美是在靜謐温婉的茶。中國飲食文化史上,餐桌禮儀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階層,有着不同的餐桌禮儀,從宮廷到士大夫到市井,從奢華都富貴到樸素,無不體現着美。從不同的飲食禮儀、規模,能回望到古代帝王的九鼎,能體會到身處下層人民的清貧,而等級制度也能由此窺見一斑。酒文化茶文化在經歷了歲月的錘鍊之後,在現代社會反而又逐步成為了文雅的代名詞,特別是茶館、茶道的逐步推廣,已成為了都市人乃至鄉間休憩養生的最佳途徑了。因為茶道的真諦就是和、靜、怡、真,是符合中國文化,中國人思想的一種詮釋。

(四)小結

中華飲食文化的美,其實不僅僅是色香味形觸,也不僅僅是時間轉化和調和,它更在我們對於歷史的情感中,對食材的善待中,對自然饋贈的感激與尊重中,在食物給我們的留白中。它是一種有形的美,更一種無形的美。

中國飲食文化2

俗話説得好,“民,以食為天”。食,大若天地。我們生存的基本要素就是從食物中獲取的,大地萬物的生靈全部都要靠食物來補充能量,獲取營養,維持生命。再看這部《閒話中國人》,開頭第一炮便是在大談“飲食”。中國的飲食文化早有上千年的歷史,可算得上是傳統文化了。由此可看出,飲食文化在中國文化中所佔地位之重。

外國人重於情趣,中國人則重於飲食。中國人既然能以食為天,則“悠悠萬事,唯此為大”,世界上還有比天大的嗎?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中國人甚至認為“普天之下,莫非一吃”,認為不管任何事都能用“吃”來解決。這就是現代中國人對千百萬年前的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飲食文化的認識,這也是書中所説的“泛食主義”。

説到這“泛食主義”,它也包含在飲食文化內,只不過是口語上通過文字來表達的。就像是説人就叫“人口”;謀生就叫“餬口”;職業和工作就叫“飯碗”。幹什麼工作就吃什麼飯,就像書中所説的:“修鞋補鍋是吃手藝飯;説書賣唱是吃開口飯;當教書匠是吃粉筆灰;出租房屋是吃瓦片兒。”總而言之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切都與“吃”扯得上邊。

飲食,説白了也就是吃飯。但通過對這本書的閲讀,我終於深刻的瞭解了中國人的“吃飯”文化。

何為“吃飯”文化,我想這也只能在中國才尋找得出答案。在中國人看來,食物乃生命之源。因此給人食物,請人吃飯,是一種很重的禮儀;而接受他人的食物,則是受了很大的恩惠,必須加以回報。這,便是中國文化中“吃飯”文化的基本準則。但在這一來一往,你一席我一頓的過程中,這“吃飯”文化漸漸的變了味兒。中國人隨着時代的發展而日漸豐滿的腰包也閒不住了,開始流行起“請客吃飯”,而“吃飯”文化的基本準則也漸漸成為中國人請客吃飯的正當理由。大家也習慣起這新一代的“吃飯”文化。像這逢年過節,紅白喜事,老人做壽誕,小孩過生日,誰家不請,哪個不吃?如果升了職位,漲了工資,搬了新居,走出國門,三朋四友七大姑八大姨也都會堂而皇之地要求你請客吃飯。有人來了要“接風”,送人走了要“餞行”,有事要“撮一撮”,沒事也要“聚一聚”。用書上的.話總結:中國人恐怕是世界上最愛請客吃飯的民族。

這飲食飲食,説完了“食”,接着得説“飲”了。

既然説到“飲”,那麼“茶”,便是不折不扣的中國文化。

中國人愛喝茶,西方人愛喝酒。“西人飲酒而取其汁,國人飲茶乃取其氣”,這是書上的原話。西方人喝酒是為了身體,中國人品茶則是為了意境。

自古以來,茶就是文人雅士所熱衷的“至清至雅之物”,它也往往用於陪襯一些山水美景,文雅之趣。所以,這喝茶不叫“喝茶”,得叫“品茶”,從這品茶中還能品出人生哲理,事物的啟迪,從而自古產生那麼多的偉大詩人來“頌”茶。就連這品茶中,還品出了茶術之道。

不單“食”能請,這“茶”也能請。比如這“吃早茶”,則是如今商場上用來談生意的辦法之一。吃早茶不過於排場,但也不過於寒酸,幾疊小食,一杯清茶,既能解決早餐問題,也可以享受其中的一點“意境”。它也確實比請客吃飯少了一點銅臭味,少了一點利益和關係。

柴米油鹽醬醋茶,廚房中的繁雜瑣事,生活中的切切察察;

悠悠上下五千年,時代中的巨大變遷,歷史中的中國文化。

這本書可謂籠萬物於形內,把生活中最繁雜卻又最簡單的事與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人讀完此書,必定能領悟到中國文化中飲食文化的巨大魅力和深遠影響。

中國飲食文化3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説,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我國的烹飪技術講究食醫結合,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繫,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和藥膳同功的説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衞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調和的境界説。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説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温室種植葱韭菜茹,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

陰陽五行説是傳統思想所設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認為是宇宙規律。製作飲食的烹飪必然也要循此規律。因此,不僅把味道分為五,併產生了五味説,而且還削足適履地把為數眾多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禮記郊特牲》)。並認為只有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這樣才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這種説法被後的道教所繼承,成為他們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如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食氣者壽等,要修煉、要獲得陽氣就要儘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中和之美 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這個中指恰到好處,合乎度。 和不是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通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

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品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1.下列關於中國飲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影響下產生的。如:陰陽五行哲學思想、中醫營養攝生學説、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等。

B.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綿延了170多萬年,分為了四個發展階段,風味流派繁多,有烹飪王國的美譽。

C.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區域文化,它在飲食文化的多方面影響了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D.中國飲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研究中國飲食文化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衞論,中國的烹飪技術講究食醫結合,食物要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

B.我國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和藥膳同功的説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

C.孔子説的不食不時,是説不吃反季節食品和定時吃飯的意思。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

D.中國人在飲食上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加工食物時要考慮季節、氣候的因素。

3.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製作飲食的烹飪遵循了陰陽五行規律,不僅產生了五味説,而且把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道教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是隻要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就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C.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 是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要獲得陽氣就要儘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

D.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反過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

參考答案

1.C(原句意應該是中國飲食文化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不是影響了別人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2.D(將古代中國人説成是中國人,擴大了範圍)

3.B(將只要就換成了只有才)

中國飲食文化4

從菜系來看,南方菜系優勢明顯、有廣東的粵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幫菜等。而北方卻幾乎沒有獨立的菜系,當然東北的菜還是頗有特色。總體特點是南方飲食講究的是精細,而北方體現的是粗獷。

從菜量來看,南方多數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豐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數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種相對還是少了些。尤其在農村可能差別更大。

從喝湯來看南北迥異:南方人喝湯是作為一個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氣炎熱喝湯,廣州、福建一帶在飯前、飲酒前喝湯,尤其廣州人堡湯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湯,但是湯是在飯後喝,一般不是作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湯,覺得熱乎、暖和。

從喝酒來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於南方人,特別是山東、東北和內蒙人酒量驚人。南方生產白酒,有名的貴州茅台、四川五糧液。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飲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帶喜喝黃酒,比如紹興女兒紅、上海的`和酒、石庫門等。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聲説話。南方人相對精細。

我國飲食的總體特徵:

我國飲食文化的歷史起步較早,發展也很快。

早在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已懂得烤吃食物。陶器、陶罐等較為先進的儲器或飲器問世後,人們能較為方便地煮、調拌和收藏食物,飲食習慣便進人了烹調階段。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崗文化時期,夏商時代已經有王者十二鼎食之説。漢代時已經發展形成並充分掌握了燉、炒、煎、煮、醬、臘、炙等烹調方法,並外傳到中亞、西亞和東南亞。封建時期每個朝代的宮廷御膳,都代表了當時的飲食最高水平。可見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內容又相當豐富。

我國的飲食結構複雜多樣,以五穀為主食者為最多。

因為我國廣大地區自然條件優越,尤其是東部廣大平原地區適宜種植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和生活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大多地區習慣於早、中、晚一日三餐

我國的飲食調製方式各式各樣

烹、妙、煮、炸、煎、涮、燉等,加之豐富的佐料大葱、香菜、蒜、醋等,使我國的飲食和菜餚花樣繁多,色香味俱全。這是西方型飲食所不能比的。

東西南北飲食文化地域差異原因分析:

地理位置的影響:不同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造就了各地區不同的氣候條件,北方的氣温比南方低,尤其冬季十分寒冷,因此北方人的飲食中脂肪、蛋白質等食物所佔比重大,尤其在牧區,牧民的飲食以奶製品、肉類等為主。南方人飲食以植物類為主,居民有喝菜湯吃稀飯的習慣,比如我們海南,“飯前喝湯”,海南人吃飯一般要在飯前喝湯,無論飯菜是否已經擺上,先要吃的東西一定是湯,喝過湯之後才吃飯吃菜,酒足飯飽以後,還要再喝碗湯,才算是吃完了一頓飯。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青裸是藏民主要種植的作物和主食,同時為了適應和抵禦高寒的高原氣候,具有增熱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裸酒成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飲料。

中國飲食文化5

飲食勿偏“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則傷身生疾,所惡之物,不可全棄,棄則髒氣不均。” 食宜清淡“味薄神魂自安”;飲食要“去肥濃,節酸鹹”;“薄滋味養血氣”。

飲食適時“不飢強食則脾勞,不渴強飲則胃脹”;“要長壽,三餐量腹依時候”。

適温而食“食宜温暖,不可寒冷”;“食飲者,熱勿灼灼,寒勿滄滄”。

食要限量“飲食有節,則身利而壽登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壽命損”;“大渴不大飲,大飢不大食”。

食宜緩細“飲食緩嚼有益於人者三:滋養肝臟;脾胃易於消化;不致吞食噎咳。” 進食專心“食不語,寢不言”,有利於胃納消化。

怒後勿食“人之當食,須去煩惱”;“怒後勿食,食後勿怒”,良好的精神狀態於保健有大益。

選食宜慎“諸肉臭敗者勿食,豬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幹者不可食,煮肉不變色者不可食。” 餐後保健“食畢當漱口數次,令人牙齒不敗、口香,叩齒三十六,令津滿口,則食易消,益人無百玻飽食而卧,食不消成積,乃生百玻”

中國飲食文化6

中國是禮儀大國,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飲食禮儀在中國文化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們以“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後代聚餐會飲也常常是一幕幕禮儀話劇。

飲食禮儀知識

1、入座禮儀

桌席上的位置很是講究,從桌位入座情況並可知曉此人的輩分及重要程度。

座次是根據“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先邀請賓客入座上席,再請長輩入座,入座時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切勿先不動筷子,也不要起身走動,更不要製造異響,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2、進餐禮儀

有貴客到來時,主人及賓客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讓食,要熱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3、佈菜禮儀

每上一道新菜,都需等長輩、賓客先行動筷,表示對他們尊敬,如若要給賓客或長輩佈菜,最好使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

4、進食禮儀

“毋摶飯。”吃飯時不可摶飯成大團,大口大口地吃,這樣有爭飽之嫌。

“毋放飯。”要入口的飯,不能再放回飯器中,別人會感到不衞生。

“毋流歠。”不要長飲大嚼,讓人覺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沒夠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時不要讓舌在口中作出響聲,主人會覺得你是對他的飯食表現不滿意。

“毋齧骨。”不要專意去啃骨頭,這樣容易發出不中聽的聲響,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覺。

“毋反魚肉。”自己吃過的魚肉,不要再放回去,應當接着吃完。

喝茶禮儀知識

賞茶

主人為體現對你的重視,給你獻上一款好茶時,主人會先給你賞茶,這時,作為客人的你,需要對茶葉做個簡單的點評。

聞香

主人洗茶後會給客人公道杯聞香。客人需雙手接過公道杯,聞香後你也要做出簡單的點評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不過要注意的是,千萬別把公道杯拿在嘴邊邊聞邊説話,你得將公道杯傳遞給下一個人或者歸還主人後再説話,否則説話時你的口氣和唾液濺到公道杯中,影響了他人聞香不説,看起來也很不舒服吧。

奉茶

無論是主人給你倒茶還是添茶,你都應該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品茗杯前輕敲兩下,這在茶禮中叫做叩手禮,表示對主人的謝意。

品茶

品茶時拿品茗杯的手勢也有一定講究,一般使用大拇指與食指拿在杯口下方位置,中指託在品茗杯底部慢慢品茶。可不要一口乾哦,記住你是在品主人精心給你準備的好茶,不是拼酒。按照禮節,我們至少要分三口再喝完。

送客暗示

細心的'你一定會發現,茶葉已經泡得很淡了,主人卻沒有再換茶。這時你也許會以為是主人疏忽,其實不然,這是主人暗示你該回家了,可別還死賴在主人家裏,主人可能還有別的重要事情。

主人倒茶禮儀

清潔茶具

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乾淨。特別是長時間沒用過的茶具,時間久了會沾上灰塵、污垢,所以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

在平時也需要常常清洗茶具。在沖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的做法既講究衞生,又能夠令茶葉有醒茶的效果,衝出來的茶湯會更好喝。

適量茶水

投茶量一般需要壺體積的三分之二左右,不過投茶量也需要視乎自己的喜好以及在場的人數,需要拿捏好投茶量。所謂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茶水是比較熱的,如果杯子滿滿都是熱茶。接手時茶杯很熱,這樣很容易導致被燙傷。

端茶得體

端茶都是需要雙手給客人端茶的。千萬不可以用一隻手把茶遞給客人,這樣會顯得很不禮貌。雙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當然現在普遍都會用杯墊端茶,這樣操作起來比較方便,也更顯禮貌。

茶點準備

一般在品鑑好茶時,不宜食用茶點,否則品嚐不出好茶的滋味,也就浪費了一杯好茶。在非正式場合,就得準備點茶點,防止出現茶醉。食用的茶點,最好準備堅果類的零食比較適宜。

倒茶禮儀需要經常實操,才能融會貫通,減少失誤。

無論是朋友聚會喝茶,還是客户拜訪、商務洽談,倒茶禮儀都派得上用場。這樣在舉手投足之間,不僅體現了自身教養,而且也體現了禮貌待客,給人留下好印象。

敬酒禮儀常識

1、敬酒時間

敬酒可以隨時在飲酒的過程中進行。要是致正式祝酒詞,就應在特定的時間進行,並不能因此影響來賓的用餐。祝酒詞適合在賓主入座後、用餐前開始。也可以在吃過主菜後、甜品上桌前進行。

2、敬酒手勢

在飲酒特別是祝酒、敬酒時進行乾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議,可以是主人、主賓,也可以是在場的人。提議乾杯時,應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後,再以左手託扶杯底,面帶微笑,目視其他特別是自己的祝酒對象,嘴裏同時説着祝福的話。

3、敬酒儀態

有人提議乾杯後,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樣子。將酒杯舉到眼睛高度,説完“乾杯”後,將酒一飲而盡或喝適量。然後,還要手拿酒杯與提議者對視一下,這個過程就算結束。

在中餐裏,乾杯前,可以象徵性地和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時候,應該讓自己的酒杯低於對方的酒杯,表示你對對方的尊敬。

當你離對方比較遠時,用酒杯杯底輕碰桌面,表示和對方碰杯。如果主人親自敬酒乾杯後,要求回敬主人,和他再乾一杯。

4、敬酒順序

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先後順序,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

即使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對他的稱號,避免出現尷尬或傷感情。

既使你有求於席上的某位客人,對他自然要倍加恭敬。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也要先給尊長者敬酒,不然會使大家很難為情。

中國飲食文化7

滿漢全席:滿漢全席是滿漢兩族風味餚饌兼用的盛大宴席。清初滿人入主中原,滿漢兩族開始融合,皇宮市肆出現滿漢並用的局面。

滿漢全席是清代滿室貴族、官府才能並舉的宴席,一般民間少見。規模盛大高貴,程式複雜,滿漢食珍,南北風味兼有,菜餚達300多種,有中國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譽。

孔府宴:曲阜孔府是孔子誕生和其後人居住的地方。典型的中國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國古文化發祥地,經歷20000多年長盛不衰,兼具家族和官府職能。

孔府既舉辦過各種民間家宴,又宴迎過皇帝、欽差大臣,各種宴席無所不包,集中國宴席之大成。孔子認為“禮”是社會的最高規範,宴飲是“禮”的基本表現形式之一。

孔府宴禮節周全,程式嚴謹,是古代宴席的典範。全鴨宴:首創於北京全聚德烤鴨店。

特點是宴席全部以北京填鴨為主料烹製各類鴨菜餚組成,共有100多種冷熱鴨菜可供選擇。用同一種主料烹製各種菜餚組成宴席是中國宴席的特點之一。

全國著名全席有:天津全羊席、上海全雞席、無錫全鱔席、廣州全蛇席、四川豆腐席、西安餃子席、佛教全素席等等。文會宴:文會宴是中國古代文人進行文學創作和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形式自由活潑,內容豐富多彩,追求雅緻的.環境和情趣。一般多選在氣候宜人的地方。

席間珍餚美酒,賦詩唱和,鶯歌燕舞。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學和藝術作品都是在文會宴上創做出來的。

著名的《蘭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蘭亭文會上寫的。燒尾宴:古代名宴,專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遷而舉行的宴會,盛行於唐代,是中國歡慶宴的典型代表。

燒尾一詞源於唐代,有三種説法:一説是獸可變人,但尾巴不能變沒,只有燒掉尾巴;二説是新羊初入羊羣,只有燒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三説是鯉魚躍龍門,必有天火把尾巴燒掉才能變成龍。次三説都有升遷更新之意,故次宴取名“燒尾宴”。

中國飲食文化8

中國飲食文化藴含生存之道

英國劍橋大學漢學教授胡司德在他本週出版的新書中指出,中國的飲食文化藴含生存之道。他向記者披露了這份“隱藏的食譜”。

經過研究中國古代史的文字記載,他探討了中國豐富的烹飪文化對古代和當代社會、政治與文化的重要性。據胡司德研究顯示,許多為中國曆代君主出謀劃策的大臣、謀士和諫言者都是廚師或屠夫出身。他説:“廚師、屠夫和侍應這類職業將一些塑造領導力所需的才能具體化了。比如,為了不讓任何一種味道太重而蓋過另一種,所有烹飪調料都應該同比放入,這恰恰體現了我們常常所説的和諧、公正和平等。此外,切肉時等量下刀和送菜時恰當分配也表達了秩序和規範的觀念。”

商朝的開國大臣伊尹是有史書記載以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賢佐。他本是一位烹飪技術高超的御廚,但有一段時間,給商湯王做的飯總是太淡或太鹹。問及此事,他在解釋時藉機闡述了自己的治國主張:“做菜既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作料才行。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胡教授以伊尹為例,講述了他是如何從一代名廚成為一朝賢相,並以自己的廚藝啟發商湯王執政的。

與許多西方人不同,胡教授對中國飯局酒桌上的`“哲學”十分了解,他説,“許多正式的晚餐或宴會,它的重點並不是吃飯或消費本身,而是以互動交流、瞭解對方、交換意見或介紹彼此為主”。“在中國,餐桌上座位的安排要體現賓客的身份地位;夾菜的時候也要按尊卑分先後順序;無論是敬酒還是回敬,都要遵循來賓的貴賤等級;此外,貴賓與普通客人使用的餐具器皿也會有所不同”。胡教授介紹説,中國古代的宴會同樣也是個社交場所,人們在用餐之餘互相交換詩作、文章和樂譜。中國的飯局讓這位英國教授不由地聯想到劍橋大學的正式高桌晚宴,他認為這和中國的宴會很相像:“在當代社會裏,如果你想與人溝通交流,最好的方式通常都是邀請他們吃飯。在餐桌上,‘禮’非常重要。如何在宴會中表現得體代表一個人的修養。帶學生們參加這類正式晚宴,本身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吃不言、睡不語”是中國家喻户曉的一句古訓,而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食不厭精”、粗茶淡飯的飲食哲學給胡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説,“我自己也喜愛粗茶淡飯,因為粗茶淡飯本身就體現了中國聖賢的理念,不暴飲暴食也體現了節制有度的概念”。“此外,中國的大思想家孔子是根據政治環境而調整自己飲食結構的典型例子。他在重要的官方場合,十分懂得把握飲酒分寸。雖然在宮廷中常常需要出席各類酒宴,但孔子從未讓自己喝醉過”。

胡教授還相信,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會影響一個人的道德品性。他表示,“有很多醫學史書記載,未出生的胎兒會受到母親飲食習慣的影響。這就是中國人現在也在提倡的‘胎教’”。

1.下列有關“中國飲食文化藴含生存之道”觀點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英國劍橋大學漢學教授胡司德在他的新書中指出中國的飲食文化中藴含着生存之道,並將這種生存之道生動地比喻為 “隱藏的食譜”。

B.中國豐富的烹飪文化對古代和當代社會、政治與文化十分重要。許多為中國曆代君主出謀劃策的大臣、謀士和諫言者都是廚師或屠夫出身。

C.宴會上的重點並不是吃飯或消費本身,而是以互動交流、瞭解對方、交換意見或介紹彼此為主,體現了一種酒桌上的“哲學”。

D.“有很多醫學史書記載,未出生的胎兒會受到母親飲食習慣的影響”。胡教授相信這種影響包括對道德品性的影響。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 3分)

A.所有烹飪調料都應該同比放入、切肉時等量下刀和送菜時恰當分配等做法能具體體現和諧、公正、平等、秩序和規範的觀念。

B.商朝的開國大臣伊尹本是一位烹飪技術高超的御廚,他借做菜的道理闡述了自己的治國主張,自此他得到了提拔重用,成為一朝賢相。

C.在餐桌上,“禮”非常重要,如何在宴會中表現得體代表一個人的修養。胡司德認為在這些方面劍橋大學的正式高桌晚宴和中國的宴會很相像,

D.孔子“吃不言、睡不語”、“食不厭精”、粗茶淡飯、不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都能夠體現中國的飲食哲學,胡教授也喜歡這樣做。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3分)

A.有一段時間大臣伊尹總是有意把商湯王的飯做得太淡或太鹹,目的是引起商湯的疑問,藉此機會啟發商湯王執政。

B.在中國,餐桌上座位的安排、夾菜的先後順序、敬酒和回敬的規則、使用的餐具器皿,都與來賓的貴賤有關,胡教授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這都體現了嚴格等級觀念。

C.中國古代的宴會上,人們在用餐之餘互相交換詩作、文章和樂譜,體現了中國飯局的社會交往功能。

D.孔子能根據政治環境而調整自己飲食結構,在重要的官方場合十分懂得把握飲酒分寸,在宮廷酒宴中從未讓自己喝醉過,是聖賢理念的體現。

參考答案:

1、C。“宴會”應為“許多正式的晚餐或宴會”

2、D。作者只説“自己也喜愛粗茶淡飯、不暴飲暴食”,其他沒有根據。

3、B。“不以為然”錯,作者無此意。

中國飲食文化9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中國人對飲食都相當重視。飲食特點鮮明,重理(食物的搭配),重味(講究“色、香、味、型”),重養(飲食中重視人體養生保健)。

中華文化獨樹一幟,獨領風騷,這一點在飲食上最能體現。中國餐館遍佈世界,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一書中説:“我中國近代文明進步,事事皆落人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中國所發明之食物,固大盛於歐美;而中國烹調法之精良,又非歐美所可並駕。”

飲食文化發展至今,經歷過三次發展高峯。首先在夏商周時期人們開始進行國土開發,形成較系統的烹調理論、出現成熟的膳食製造業、掌握有關於飲食衞生食品保鮮的成套的經驗,形成了中國飲食文化發展的第一個高峯。其次在大漢王朝,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進行大規模開發,並開展對周邊地區的國土開發。到西漢末年,由於開發周邊田地和對外開放,促使地域交流和民族融合的加速進行,飲食資源大大豐富起來,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第二個高峯。最後從隋唐到明清,在中國經濟中心南移和對長江、珠江、遼河流域的進一步開發的時期。商品經濟、交通和中外交往的不斷髮展,河港城市和邊貿城市發展起來,地域飲食文化極大發展,孕育出7大類別的菜:粵菜、蘇菜、川菜、魯菜、素食菜、清真菜、食療菜,形成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第三個高峯。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形成了漢民族的基本飲食結構特徵: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動植物為副食。

米食和麪食是漢族的兩大主食。南方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相對濕熱,多種植稻類:北方氣侯處於温帶季風氣候區,相對乾冷,多種植小麥。

與主食相對,中國的副食更為豐富,其中,粵菜、川菜、魯菜、淮揚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被稱為“八大菜系”。我國飲食文化的地區差異明顯,古人概括為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這與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比如,喜辣的`飲食習俗多與東部地區氣候潮濕有關,經常吃辣可以驅寒去濕。

飲食文化中另一重要元素是飲,中國對於茶道的文化非常精深的。外國人愛喝酒,而中國人就喜歡喝茶。西方人喝酒是為了身體,而中國人喝茶是為了意境。自古以來茶就是中國的文人雅士最喜歡的東西,他往往是用於陪襯一些山水美景的,文雅智取。所以中國人喝茶不叫喝茶,叫品茶。從中品的,還可以品出來人生哲理,從而產生許多的偉大詩人寫詩來頌茶。就連品茶,也是品出了茶術之道的。

中國飲食文化10

我在網上看了一遍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着欣賞了這個饒趣味味的節目。

本片介紹了華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飲食差異以及烤松茸油、燜春筍、雪菜冬筍豆腐湯、臘味飄香醃篤鮮、排骨蓮藕湯、椒鹽藕夾、酸辣藕丁、煎燜魚頭泡餅、煎焗馬鮫魚、酸菜魚、松鼠桂魚、侉燉魚等不一樣地區的風味小食。與其它那些花哨的飲食類的節目不一樣,這個節目的真誠、樸實帶給我們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從中我瞭解到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食物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時,對處在“舌尖上”的中國又有了更深的瞭解——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今日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應當珍惜大自然的恩賜,感激的那些經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我認為這個節目最重要的不是味覺上的享受,在視覺上比這個紀錄片的色澤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樸的人,人生觀和自然觀。

我覺得《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是我們每個吃貨必看的一部,不看真的是會後悔的。

中國飲食文化11

經過漫長的等待,繼《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之後,續集《舌尖上的中國2》也最終播出了。作為它忠實的觀眾,我和爸爸每週都會收看。

顧名思義,《舌尖上的中國》描述的是食物,並且,是中國的食物。

所有人都明白,中華禮貌悠悠5000年的歷史博大精深,然而,從人類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

從人氣火熱的重慶麻辣火鍋,到金燦燦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沒有哪一種美味,是能夠簡簡單單地獲得的。

當人們熱火朝天地吃着火鍋,享受着團圓的喜悦與火鍋的温暖,火鍋店的老闆耗費一個通宵與無數晶粒翻炒三大鍋辣椒,作為火鍋店五天的底料。當村民們從油坊買取菜籽油,炒出香氣撲鼻的菜,菜籽油經過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盡全身的力氣,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壓榨。

當我們閒來無事,泡一杯蜂蜜,獨坐一隅,享受這清香甘甜的滋味時,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當於10層樓高的大樹,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饋贈,也需要人們去發覺,去尋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僅有付出了努力,才會獲得彙報,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澆灌。

用自我的雙手,自我的努力,去獲取自我的`食物,維持自我的生命,這種堅毅的精神,不正是我們中華土地上的人們一向所堅信的,一向在發揚的嗎?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不僅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體現的中國,食物中體現的中華民族堅毅的品格。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傳承的文化,需要鍛鍊的品質。

中國飲食文化12

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俗,最終形成不同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和積累過程中,中國人從飲食結構、食物製作、食物器具、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民俗,最終創造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成為世界飲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國家彙集着各國的移民,深受各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博採眾長,並結合自已的飲食習慣,形成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飲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一、飲食結構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這都為我國的飲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祖先們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不斷選育和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使得我國的食物來源異常廣博。從先秦開始,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就是以糧、豆、蔬、果、穀類等植物性食料為基礎,主、副食界線分明。主食是五穀,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據《武林舊事》記載的一次盛宴便列舉菜餚有200多道,其中,以豬、鴨、魚、蝦等物經烤、煮等諸多工藝製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餞,有20道多類蔬菜,有29道各類魚乾,有17種飲料,還有59道點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種類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陸長和各種生物幾乎無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飲食構成。可見,在南宋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趨於成熟。據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裏,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國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麥為主,另外小米、玉米、麥蕎、土豆、紅薯和各種苕類也佔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線之外,各種麪食,如饅頭、麪條、油條以及各種粥類、餅類和變化萬千的小吃類使得人們的餐桌豐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遊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採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連西藥都是從動物身上取料煉製而成的。比較注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飲食結構上,也以動物類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等。因此肉食在飲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

二、食物製作

中國傳統菜餚對於烹調方法極為講究,常見的方法有:煮、蒸、燒、燉、烤、烹、煎、炒、炸、燴、爆、溜、滷、扒、酥、燜、拌等。而且長期以來,由於物產和風俗的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品味愛好迥然不同,源遠流長的烹調技術經過歷代人民的創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閩菜、川菜、粵菜、京菜、魯菜、蘇菜、湘菜、徽菜、滬菜、鄂菜、遼菜、豫菜等。各菜系在製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廣、味厚、味道多變而着稱,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話。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產生,主要在於五味調和。同時,追求色、香、味、形、藝的有機統一。在色的配製上,以輔助的色彩來襯托、突出、點綴和適應主料,形成菜餚色彩的均勻柔和、主次分明、濃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諧悦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強調香氣,突出主味,並輔佐調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製上,注重造型藝術,運用點綴、嵌釀等手法,融雕刻和菜餚於一體,形成和諧美觀的造型。中國飲食將色,形,香,味,滋,養六者融於一體,使人們得到了視覺,觸覺,味覺的綜合享受,構成了以美味為核心,以養身為目的的中國烹飪特色。它選料謹慎,刀工精細,造型逼真,色彩鮮豔,拼配巧妙,有着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

西方飲食,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相比西方飲食,中華美食文化奇樹一幟,食花美天下。

三、食物器皿

飲食用具的多樣性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別用竹筷進食,運用自如,經濟方便,被歐美人士贊為是藝術的創造。中國飲食用具從用途上來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甕、壺、甑、盤等等;從材料上來分,有陶製品、瓷製品、金屬製品和竹木製品等等;隨着生產力的提高和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飲食用具在材料、質量、形態等諸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從隋唐開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銀等貴金屬所制的飲食用具,在民間,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時期,中國瓷器享譽海外。直到現代,陶瓷食具美不勝收,燦爛輝煌,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亮點和特色。

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以及各種杯、盤、盅、碟,其餐具的種類,很是單調。

四、營養保健

以穀物為主,注重飲食保健。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嚥。中國人很注重飲食的營養保健,主張營養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飲食,通過調配食用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等氣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補精益氣、養身健體的目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觀,同時還概括了十條“不食”以及注重衞生,遵守時節,講究營養,有節制不過量的科學飲食法則。

西方人也注重飲食科學,講究食物製作嚴格按科學規範行事,要求調料的添加量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把廚房弄得像個化學實驗室,而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別無二致。

五、飲食審美

中國飲食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了“十美風格”: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趣的和諧統一。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而對於西方人來説,飲食大約只是一種必需的生理活動,對於其中美的追求,卻忽略了。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着經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補。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類和奶類食品的比重;同樣,西餐也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同發展,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

中國飲食文化13

1、境界一果腹

第一大境界當然是“果腹”,俗話説就是填飽肚子,就是一個“吃”字。形式比較原始,只解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這個境界的吃,不需要費心找地兒,各種商場的小吃城;街頭的成都美食和中式的快餐店,如:各式麪館、永和豆漿等,西式快餐的麥當勞、肯德基也可列入其中,一盤宮保雞丁,一盤白菜豆腐,外加一小碗湯,一碗主食足以。一個人,兩個人,三五人均可。這個境界的吃千萬別麻煩,一麻煩就脱離了本質,吃起來也就十分不爽。

2、境界二饕餮

吃的第二大境界應該是“饕餮”。吃的是一個“爽”字。呼三五好友去一家稍大眾的館子,稀里嘩啦點上滿滿的一大桌菜,價錢卻不貴,胡吃海塞一通,興致所致,還能吆喝兩聲,劃幾下拳,甚至還可以赤膊上陣。適合這種吃法的有涮肉、大眾菜等。但免不了一個“俗”字,有不雅之嫌疑,同時也有浪費之嫌疑。

3、境界三“聚會”

吃的第三大境界應該是“聚會”。此境界重在這個“聚”字。家人、朋友、加班聚餐等都屬於這一類。這種吃不需要太多的講究,“吃”是個形式,關鍵在“聚”背後的引申含義。逢年過節、生日聚會、升遷發獎,友人來訪,隨便找個理由都可以去趟館子,這是一種禮節上的習慣。這種吃講究個熱鬧。不需要太豪華和奢侈。金百萬、金鼎軒、小土豆、稍微高檔一點的川菜館如巴國布衣等之類都可以滿足需要,高檔一點的還可以去吃一些比較流行和有名氣的館子。

4、境界四宴請

吃的第四大境界應該是“宴請”。多以招待為主。商場招待、官場招待、公務招待、上下級招待、危機處理招待、重大事情招待等都屬於這一範疇。這種吃不以“吃”的本質為主旨,關鍵在於這個招待背後的目的。所以,這種吃重在講究一個排場,價錢昂貴,因此也多以公款招待為主。在京城,這是支撐餐飲經濟的重要支柱。這種吃都有一個共同點,大多都是在“包間”進行,所以,對館子的要求要嚴格一點。如各大賓館飯店的豪華餐廳,知名大酒樓等、海鮮、魚翅、鮑魚宴、官府菜等。但這個境界的吃難免給人一種有暴殄天物之歎,吃後回來,卻又發現沒有吃飽。

5、境界五養生

吃的第五大境界應該是“養生”。它比較講究“食補”,是大吃大喝在認識觀念上的一種理性昇華。這種吃多以正宗的煲湯為主:甲魚湯、老鴉湯、野山菌湯等,足足地燜上十多個小時,滿滿地端上來,味道純正,飽飽地喝上一頓,無比滋潤,真乃人生一大幸事,就是從心理上對積勞的身體也是一個安慰。在北京,這樣的館子有很多,進入飯店的正門,有一排瓷罐擺着,大多比較正宗。江西來的瓦罐、廣東來的各式煲、雲南來的野山菌湯、正宗的魚翅煲、潮洲來的燕窩湯、官府菜的南瓜魚翅都是比較典型的。但有時價錢卻是一個瓶頸,不是一般人輕易就能上口的。

6、境界六解饞

吃的第六大境界應該是“解饞”,吃的東西一定要“鮮”。這個境界有兩個層次:一是吃“物”,如那些只常聽説卻鮮見的鮮物鮑魚、龍蝦、法式大餐之類;二是吃“名”、吃“文化”:如大董和全聚德的烤鴨,順峯、黎昌的海鮮以及淮揚菜、杭州菜、本幫菜、譚魚頭火鍋、皇城老媽、孔乙己酒店等。

7、境界七覓食

吃的第七大境界應該是“覓食”,那就得四處去“找”。在尋找中獲得“吃”的樂趣,是本境界的一大妙處。這個“找”又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有目的地去找口頭盛傳的流行館子;一個是漫無目的地找尋意中的吃處。這個“找”字重在一個偶然發現,豁然開朗,一下子就對上了當時的心情和感覺。

8、境界八獵豔

吃的第八大境界應該是“獵豔”,所以館子要“奇”。這樣的館子都是比較稀罕的特色店,如:非洲來的、越南來的等都在這一範疇。“新”、“奇”、“特”是主要特徵。適合這類館子的人羣一般是時尚人士、有品位的少夫少妻、白領人羣等。價錢中檔,不用擔心被宰。

9、 境界九約會

吃的第九大境界應該是“約會”,這時吃的已經不是“物”,而是“情”。大多的時候,點的多,吃的少。這種吃千萬不要是兩個同性別的人,以免讓人誤會,最好也不要是夫妻,因為已過了“約會”的階段。凡是到這種地方來吃的,兩人之間大多都有一種心靈上的默契,説出來就變得俗,不表現出來又壓抑。於是,以一個“吃”的藉口“會”在一起,吃也吃了,談也談了,儘管大多的時候沒有吃。適合這類吃的館子如:茶餐廳、有餐飲服務的咖啡店,而且一定還要有柔軟的沙發。

10、境界十獨酌

吃的最後一個境界應該是“獨酌”,在於一個“品”字,吃什麼不太重要,關鍵是一個寥落的心情,要麼傷感、要麼閒適。這種館子一定要是隱匿在很深的巷子裏,店面古樸,又十分寧靜。這個時候還應該有一瓶古典的酒,最好屋外再飄着零星的雨絲或雪花。一個人淺斟低酌,物我兩忘。惟一的遺憾是,這種店已經很少有,恐怕只有在夢裏才可以見得着。

1.最早的是有巢氏(舊石器時代):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不屬於飲食文化。

2.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主要烹調方法:①炮,即鑽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後燒;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4.神農氏:"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嘗百草,開創古醫藥學,發明耒耜,教民稼穡。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製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兒因為當時沒灶,還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鬹用來煮酒的。

5.黃帝: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廣泛使用在秦漢時期,當時是釜,高腳灶具逐步退出歷史舞台,"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蒸鍋發明了,叫甑。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當時早田作業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稱穀子,長時期占主導地位,為五穀之長,好的稷叫樑之精品又叫黃梁。黍,是大黃粘米僅次於稷,又稱粟,是脱粒的黍。麥,大麥。菽,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還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後中原才開始引種稻子,屬細糧,較珍貴。菰米, 是一種水生植物茭白的種子,黑色,叫雕胡飯,特別香滑,和碎瓷片一起放在皮袋裏揉來脱粒。

7.漢代: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蔔、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於馬糧),萵筍、大葱、大蒜,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餚,1960年河南密縣發現的漢墓中的大畫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東漢還發明瞭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

8.唐宋:飲食文化的高峯,過分講究。“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具代表性的是燒尾宴。

9.明清: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峯,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主食:菰米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為菜餚,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輻度增加,面成為宋以後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馬鈴薯,甘薯,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為主要菜餚。肉類: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滿漢全席代表了清代飲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中國飲食文化14

一、中華飲食文化與翻譯

飲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是文化的傳通。對於翻譯,傳統觀念認為,就是兩種語言間的轉換,而忽視了翻譯的文化問題。事實上,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者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語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譯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間交流的產物,是跨文化傳通。20世紀下半葉,翻譯的研究出現文化轉向,目前,在翻譯研究界,人們把對翻譯的意義和作用推向了另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與傳播。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翻譯承載的使命,把翻譯置於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進行考察。因此,飲食文化的翻譯研究也應置於中國與世界接軌的大背景下進行。

經歷了五千多年曆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人民的光榮與自豪。目前,文化與翻譯的研究大多着眼於宏觀,而專門討論文化某一領域翻譯比較少。據悉,北京為了迎接2008奧運,針對菜單翻譯問題,向社會各界徵集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意見,,收錄了2700多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另外,還專門組織了專家研究討論有關菜名的翻譯,旨在讓國外旅客更方便地瞭解中國飲食文化。菜名實際上是一國文化的體現,老外對中華飲食文化的瞭解很大一部份就是從中國菜中體現出來的,如果外國人能明白我們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這些菜名弄明白,實在是在學習一門藝術,他們定會因此而更瞭解和喜歡中國。

二、飲食翻譯中的文化身份問題

基於文化研究的廣闊視野來探討華夏飲食文化的翻譯,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問題。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時也是某一具體的民族與生俱來的一系列特徵。無論對於一般意義上的文化還是某一特殊領域裏的文化,在翻譯中識別文化身份可以強化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的飲食文化存在着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文化個性或民族特性,構成着獨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華飲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貴的部分,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並有效傳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文化飲食翻譯中,要求譯者必須對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歡的方式去翻譯中國的文化內容。筆者認為,漢英翻譯的目的之一在於讓世界瞭解中國,促進中華走向世界。但不斷交流與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類共性的認識逐漸擴大,隨着經濟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間的差異不斷在縮少,而中華自身的文化身份卻變得模糊。正如A.L克魯伯所説“每一種文化都會接納新的東西,不論是外來的,還是產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將這些新的東西加以重新塑造。”當我們自豪地看到偉大的中華文化被廣泛傳到世界各地時,我們要注意中國也在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衝出和影響。筆者認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趨同過程中保持中華飲食文化固有的個性和特徵,保證中華飲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

要保持中華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傳播,首要的是保護文化的核心價值不受到損壞。不同文化的相互瞭解,互為尊重,互為補充,以達到人類心靈的溝通,應該是多元文化語境下的一種理想追求。美國著名漢學家約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種語言都從文化中獲得生命和營養,所以我們不能只注意如何將一種語言的內容譯成另一種語言,還必須力求表達兩種文化在思維方式與表達情感方面的習慣。”那麼,翻譯作為跨文化傳通,如何才能發揮其本質價值,讓世界人民都認識中華飲食文化,是值得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中華飲食文化翻譯中的“痛處”——可譯性與不譯性

在翻譯研究中出現了可譯與不可譯的爭論。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譯這一問題,是指文化中的意義,即這種文化意義對本文化羣體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對不同文化羣體的成員來説,則是陌生的。我們知道,由於世界各國人民所生長環境的地理、氣候及風俗習慣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異,相互而言有許多新鮮事物。如中國有許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雞”“雙皮奶”等這些有名的民間食品,要把它們翻譯出來介紹給外國朋友認識確實不容易。因為這些傳統的食品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不能從英語語言的文化中找到相應的詞來表示,而且它們當中還隱含了不少歷史典故,並非能用三言兩語道清楚。

我國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異”。在翻譯研究中,有學者也提到,翻譯是個求同存異的行為過程。由於文化翻譯具有跨文化性,翻譯必須做到尊重原文化與目的語文化,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譯文保持原文化的意義與內涵,達到宣傳和發揚原文化的目的。

中國飲食文化15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吃飯是第一件大事。對聯是我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在這種傳統的文學形式中,自然不乏有關飲食的.內容。

“谷乃國之寶,民以食為天”。此聯出自舊時糧店,語雖淺白,但其意宏大。“一餐不吃餓得慌”,這是鐵定的真理。更多的飲食對聯出自飯鋪酒店,用於招徠顧客,如“享煮三鮮美,調和五味香。”“一枕黃粱熟,三餐白菜香。”“飯好菜香早晚便,茶熱湯美老少宜。”“美味可待雲外客,香氣能引洞中仙。”“飯菜飄香引來顧客靠恨,魚肉有味出自皰師二三。”“南北烹調聞香下馬,東西飯菜知味停車。”“花樣新蒸煮炒炸皆好,質量優色香味形俱全。”“店有佳餚但可隨心揀幾樣,客愛名酒不妨就此喝一杯。”“飯菜花樣多顧客停留誰肯去,茶酒味道香行人雖走欲重來。”諸如此類,無不帶有鮮明的飯店特色和強烈的廣告氣息,飢餓時讀來更是令人饞涎欲滴。

飲食之道是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之一,一些體現飲食文化的對聯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如:“輟箸停杯味還遠,吟詩賞畫興更濃。”“李白借問誰家好,劉伶還言此處佳。”“枵腹而來充腸而去,既飽以德如願以償。”“竹葉杯中萬里溪山閒送綠,杏花村裏一簾風月獨飄香。”“席上風生酒德劉伶曾作傾,盤中味美魚鮮張翰不思鄉。”這些對聯內容精緻、格調高雅。又如:“自飲自酌只要隨時方便,小餐小吃何須頓飯成席。”“喝一碗糖衝米酒豆漿養血,吃幾個油炸面窩餈粑提神。”“菜包糖包肉包包您滿意,炸餅酥餅月餅俱甜心。”“油條大豆漿甜經濟實惠,店鋪小衞生好文化新風。”這此對聯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樸素的平民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