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探索基於信息技術的隱性知識傳播模式論文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2.51W

[關鍵詞]網絡隱性知識虛擬學習社區知識管理SECI模型

探索基於信息技術的隱性知識傳播模式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對隱性知識及其傳播特徵的分析,認為隱性知識是可以傳播的。在分析網絡視頻技術、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以及網絡工具軟件對隱性知識傳播影響的基礎上,指出信息技術可以促進隱性知識的傳播。同時利用野中鬱次郎的SECI模型理論,構建出在網絡中傳播隱性知識的新模式,即利用知識管理技術搭建網絡平台,對隱性知識傳播過程進行管理;在網絡中建立虛擬學習社區,為隱性知識傳播提供新的載體。

一、隱性知識及其傳播特性

一般認為,隱性知識是知識創新的關鍵,人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技術祕密、經驗和判斷力,決策時的前瞻性都屬於此範疇。那麼什麼是隱性知識?英國哲學家波蘭尼(Polanyi,1958)曾將知識分為兩種,即可以表達的知識和隱性的知識。他認為:“隱性知識就是存在於個人頭腦中的、存在於某個特定環境下的、難以正規化、難以溝通的知識,是知識創新的關鍵部分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Sternberg,1987)歸納了隱性知識的三種特性:第一,隱性知識是關於如何去行動的知識,從本質上説,是程序性的;第二,隱性知識與個人所追求的目標實現有關,因而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第三,隱性知識通常是在自我體驗的基礎上獲得的,是難以通過言傳的方式正式教授得到的。他認為具備以上三個特性的知識就是隱性知識。隱性知識的特性決定了其難以交流與共享,那麼隱性知識能傳播嗎?美國的哈里特·朱克曼教授在探討諾貝爾獎獲得者之間的師徒關係時發現隱性知識是可以傳播的[3]。她的研究表明,1972年之前的92名美國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中有48名曾當過前輩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學生、博士後或合作者,而且其他國籍的所有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在這方面的情況大體相似。所以説,儘管隱性知識不容易被交流與共享,但它還是可以通過隱喻、模型、象徵性語言等形式被演示、領悟或表達出來,是可以傳播的。

隱性知識如何傳播的問題已有了比較成熟的理論模型,如日本管理學者野中鬱次郎(IkujiroNonaka,1994)的知識轉化理論。他在對個體與組織知識的轉化過程及機理、影響知識轉移的成功與失敗因素等進行研究基礎上,概括出SECI模型,即:社會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綜合化(Combination)、內化(Internalization),構建了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四種轉化關係[4]。具體地説,社會化是指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這是在個人間分享隱性知識。主要通過觀察、模仿和親身實踐等形式使隱性知識得以傳遞。師傳徒受就是個人間分享隱性知識的典型形式。外化是指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這是對隱性知識的顯性描述,將其轉化為別人容易理解的形式。綜合化是指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這是一種知識擴散的過程,通常是將零碎的顯性知識進一步系統化和複雜化。內化是指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這是指學習者接收了這些新知識後,可以將其用到工作中去,並創造出新的隱性知識。團體工作、幹中學和工作中培訓等是實現顯性知識隱性化的有效方法。但SECI模型沒有研究信息技術對知識轉化的影響,更沒有提出網絡平台上如何傳播隱性知識具體方法,所以我們有必要探討在網絡中傳播隱性知識的途徑與方法。

  二、信息技術對隱性知識傳播的影響

1.網絡中的視頻技術促進了隱性知識的社會化

網絡中的視頻技術使得學習者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獲得了現實世界中的真實感受,在網絡中實現了人際傳播過程中非語言因素的交流。它的運用拓展了原來“面對面的交流”所造成的空間和容量的限制,使學習者交流變得更加廣泛和自由。網絡視頻的錄像功能還可以再現學習交流的過程,使隱性知識傳播過程得到記錄和保存。而在傳統的知識傳播過程中,學習者很難擁有這樣的機會,即使有這樣的情境,也往往會顧此失彼,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體驗這些包含隱性知識的完整過程,最終影響到隱性知識的習得。網絡視頻技術的運用,不僅擴大參與交流的對象和範圍,其系統提供的錄像功能,輕易解決學習者觀察、聽講、思考與記錄之間的矛盾。使學習者一方面可以安心、坦然地與他人展開討論,捕捉智慧火花;另一方面通過錄像的回放整理,可以在事後進行反覆多次地聆聽,品味交流者的智慧思想。所以合理使用這些網絡視頻技術,可以促進隱性知識的社會化,提高隱性知識轉化與分享的效率。

2.網絡中的多媒體技術促進了隱性知識的外化

網絡中的多媒體技術集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為一體,具有生動性、形象性、情境化的特點。多媒體技術具有強大的隱喻功能,在知識表達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在表達複雜知識概念上面有着自己明顯的優勢,恰當的使用它可以有效促進隱性知識的外化。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它使知識的表徵從簡單抽象的符號走向模擬仿真,對不易用語言描述的隱性知識,通過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綜合編碼,可以創設出類似真實情景,同時提供豐富的語境信息,以形象化、可視化的方式給予呈現,從而對學習者產生多種感官刺激,彌補了傳統語言、文字表達形式的不足。同時還能提供多重顯示事實的功能,從不同角度讓學習者對結構不良領域的現象進行思考,實現對隱性知識的類比和隱喻。這種以學習者熟悉的、能夠接受的知識表達手法為切入點來表達他們不熟悉、其它手段不易描述的隱性知識,就像在具體問題情境,用類比和隱喻的手法,向學習者展示一個真實事件一樣,讓學習者試用自己熟悉的知識來逐步描述和表達新的知識,實現了隱性知識的外化過程。

3.網絡中的虛擬現實技術促進了知識的內化

網絡中的虛擬現實技術是指,基於計算機系統並輔以頭盔和數據手套的三維圖像跟蹤裝置,能讓主體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環境。虛擬現實實現了人與知識之間的直接對話,使人彷彿置身於真實的學習環境當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沉浸感、交互性的虛擬環境,提供了隱性知識學習的載體,促使顯性知識向隱性知識的內化過程。如美國NASAJohnson空間中心等開發的ScienceSpace,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5]。它利用三維感覺界面,通過沉浸式的,從做中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傳統上比較難掌握的課程,比如相對論、量子力學、分子軌道等。ScienceSpace通過建構一些沉浸式的世界,讓學習者在其內經歷近光速的旅行或量子級的事件。學習者在虛擬現實的環境中完成一系列有關聯的活動之後,通過描述重要因素之間的關係,解釋他們所觀察到的現象,最終達到能將虛擬世界裏體驗到的現象和所形成的見解,轉變、歸納到一個充分變化的真實環境中去。這樣,讓學習者在這些問題上得到一些直觀的理解,為這些對象所包含的隱性知識的學習提供實質性的基礎,實現了知識的內化過程。

4.網絡中的工具軟件方便了隱性知識的傳播

隨着Web2.0技術的`使用,各種各樣的網絡交流、分享、協作工具軟件日新月異,如網誌Blog、Tag標籤、Rss閲讀、社會書籤、共創WIKI、人際網聯Wealink等。這些網絡工具軟件的使用擴展了知識傳播的傳統通道,快速地聚合與同一主題相關的、分散於網絡各處的零碎的知識,明顯促進了知識的利用和傳播。同時新的交流工具不僅可以幫助學習者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它為學習者提供了方法與技術的支持,提升了學習者的學習理念。使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孤立的個人行為,更多的表現出它的社會性,最終實現讓更多有相同需求的人可以方便的走到一起進行交流與學習。

  三、構建基於信息技術的隱性知識傳播模式

1.利用知識管理技術搭建網絡平台,對隱性知識傳播過程進行管理

知識管理以知識存量和流量為其“活動內容”,是個人知識轉變成組織潛在競爭能力的內在管理機制的反映,是個人未編碼知識(如人頭腦中的工作經驗、創造性知識與專業技能等隱性知識)轉化成組織編碼知識(如制度、文檔與數據庫等顯性知識)的動態螺旋上升過程,包括社會化、外在化、內化和整合等知識的創造與轉換環節[6]。運用知識管理技術搭建網絡平台,不僅有助於知識的蒐集、加工、處理和組織,並且有利於知識的共享與創新以及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相互轉化。一般而言,知識管理系統要具備外化、內化、中介和認知四個基本職能。這四個基本職能正好與野中鬱次郎提出的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四種轉化關係相對應,並輔助於網絡信息技術特點加以實現。其中外化指從系統平台內部與外部捕獲並存儲對系統有用的知識,然後根據分類框架或標準來整合它們,可由數據庫系統、文件管理系統和搜索工具等來實現。內化就是設法發現與特定需求相關的知識結構,然後從外部存儲中提取知識,通過各種過濾技術,把與需求相關的知識提供給知識尋求者,一般運用網絡瀏覽器和搜索引擎等技術來實現。中介能將知識尋求者和最佳知識源相匹配,通過追溯個體的經歷和興趣,把需要知識的人與擁有知識的人聯繫起來,通常採用羣件產品、組織內部網、工作流和文件管理系統等技術來實現。認知則指經由前三個功能交換得出的知識的運用,可通過專家系統、人工智能技術等來實現。這四大功能提供了系統內外部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互動式轉化,並且使知識脱離個體仍具備專家性、綜合性、完備性和系統性[7]。

2.利用網絡建立虛擬學習社區,為隱性知識傳播提供新的載體

虛擬學習社區是一種基於網絡的虛擬學習環境,其成員由具有共同興趣及學習目的的人們組成,他們利用多種網絡通訊工具,通過相互的交流、互動、討論和協作,共享彼此的觀點、思想、學習經驗和體會,從而促進個體知識建構和集體智慧的發展,達到學習的目的,並促進自身學習能力的發展。虛擬學習社區的技術特點為隱性知識傳播提供了方便。表現為它可以突破傳統學習的人羣交往範圍,把思想中相同關注點的人聯繫起來組織成思想的社會網絡,使隱性知識傳播成為可能。如果利用野中鬱次郎的知識轉化理論,借鑑其SECI模型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虛擬學習社區非常適合於隱性知識的傳播。首先在隱性知識社會化方面,傳統師徒中“面對面的交流”在虛擬學習社區可以演化為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網絡中知識地圖導航技術在社區中尋找“師傅”。虛擬學習社區比較注重知識分享和用户的體驗,能夠讓所有的人都發出聲音,主張通過網絡來利用集體的智慧,它提供了許多工具讓成員進行總結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經驗,如網誌Bolg等技術,藉助這些手段來總結個體的技能、經驗等隱性知識,形成可以交流的材料,同時再由專家加以點評、修正,提升為顯性知識,使個人的隱性知識得以傳播與共享。第三,虛擬學習社區還為個體隱性知識的建構提供良好學習環境支持。它把分散的優勢資源,組合成為一種跨越時空界限的能夠實現知識共享的互動性平台,為個體從顯性知識獲得隱性知識提供保證。學習者在這一環境中進行學習時,可利用虛擬學習社區提供的一系列認知工具,如概念圖、任務管理工具、學習反饋工具等,對自己從學習社區資源庫或同伴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最終內化為自己的隱性知識。利用虛擬學習社區傳播隱性知識,在現實中已有較為成功的例子,如ChinaASP社區[8],它通過知識共享的社會化、外化、綜合化、內化的循環過程,實現了知識共享和知識創新,創設了一個隱性知識傳播的良好環境。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説,現有的隱性知識網絡交流平台,其功能的開發程度還是相當低,不具備一個成熟可靠系統的基本特徵,但隨着信息技術、腦神經科學以及認知科學的發展,網絡肯定會成為隱性知識傳播的良好載體,為我們的知識創新和人才培養提供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