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華】人工智能作文錦集7篇

欄目: 人工智能 / 發佈於: / 人氣:2.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工智能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人工智能作文錦集7篇

人工智能作文 篇1

“我們來自一個良心卻各自藏起。”——題記

近日,棋士柯潔與ALPHAGO的圍棋人機大戰再次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人工智能的關注,民眾對於人工智能具備自我意識然後統治人類的恐慌亦隨之再度升温。根據恐怖谷理論,人類總傾向於恐懼與自己相像卻又並非人類的事物,但這次我們或許應當轉而恐懼恐懼本身,正如庫克所言:“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近些年“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概念廣為流傳,甚至儼然成為了一個褒義詞。這本身無可厚非,畢竟在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每個人都想抓住機會向上走,想呼吸新鮮的上層空氣,想一窺自己沒有見過的風景。但試問,我們會不會有一天為了所謂的出人頭地義無反顧地丟棄名為“道德”,“良知”和“同情心”的累贅包袱?我們會不會有一天為了那個達到那個所謂的理想目標而罔顧他人的利益?“沒辦法,我只是為了保全自己而已”————那一天的我們這樣辯解,人類文明數萬年的道德體系搖搖欲墜。

人工智能的概念自從初生就似乎被人們看成了壓垮這個脆弱的道德體系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用精緻的外殼武裝自己,我們漸漸懷疑這個支撐了我們上萬年的信仰是否真的存在過,於是我們在僅僅是人工智能的概念面前潰不成軍,我們久久的埋藏自己的良心,久到幾乎忘了它曾經帶我們走出矇昧的黑暗,支持着我們度過漫長歲月,去尋找光和熱。

“我們的心死了嗎?”有人這樣問。

於是有人停下腳步徘徊不定,有人自欺欺人的矇住眼睛當作一切與自己無關,有人揮舞起旗幟大喊原始社會萬歲!田園牧歌萬歲!

他們唯獨不願回頭看看那個奄奄一息的道德體系,亦不願回頭撿拾一路走來丟掉的價值觀,同情心和良知。

這無疑是荒唐的,科學發展的腳步從來都不會因為個人意志而停滯。我們應當做的,也許是單純的回頭,去重新構建那個曾經堅固恢弘的道德大廈,去重新構建我們柔軟的內心。

我們研究人工智能,我們追求最簡短的科技和最精密的邏輯,我們在嘗試賦予人工智能“意識”的同時試圖將我們的思維貼近計算機的,試圖將自己塑造成刀槍不入的盡善盡美的“完人”。如是,幾十年後,我們或許需要依靠計算機來教會我們什麼是“愛”。

別走得太快,等一等靈魂。

人工智能作文 篇2

隨着時代的進步,科技在不斷髮展,人工智能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小到一片幾納米的芯片,大到整個互聯網的交互系統,可以説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就按“付款”這最基本的資金流通方式來説,從最早人們出門在外需要拿着大把的錢幣,到後來出現了銀行卡,人們可以施行刷卡支付,再到現在支付寶,微信支付,人們甚至不用帶卡僅需掃二維碼即可完成支付。是人工智能造就了現今如此快捷的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也使得人類在工作上更加有效率。最早的人力勞動不僅耗時耗力,在精度方面也有着極大的限制,如今的電子一體化科技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其工作精度也達到了人工不可超越的程度。人工智能可以説是現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人工智能有眾多的好處,是否人工智能便可完全取代人類了呢?我想答案是未必的。人工智能説到底依舊是由人類開發出的程序,它只能單一地完成人類給其施加的指令,它的形式是單調且僵硬的。

假如你把心理調節師這一職務交給一個人工智能去做,我想它應該會使一個患上抑鬱症的人變得更為抑鬱,甚至我認為它都能使一個普通的正常人也變得抑鬱煩躁。這樣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人類的情緒千變萬化,一個情緒的背後可能隱藏着更多的情緒,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瞭解的。

所以我們不必擔心人工智能是否會在將來超越人類從來替代人類,值得我們思考的應是人類是否因為人工智能而變得懶惰,死板,沒有情趣。如果人類變得像人工智能那樣,我想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十分恐怖,人們只追求工作的效率而不顧及後果,人類失去了交流,社會變得單一無趣,生活也失去了原來的多彩而變為黑白兩色

人工智能的益處眾多,我們應提倡且更多得去運用這一偉大的科技。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對人工智能有所思考,不能因其的諸多便利而忘了屬於人類最珍貴的東西——人情。

人工智能作文 篇3

深度學習目前最接近人類智能

要回答上述問題,需要先了解一下人工智能在自然語言處理中的工作模式。

所謂自然語言處理,簡單點説,就是利用計算機對人類語言進行分析,以完成自動分詞、詞性標註、語音識別、自動文摘、機器翻譯、人機對話等一系列由簡到繁的語言任務。

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種研發模式:

第一種是基於規則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式,主要通過對話語進行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然後轉換成計算機程序以實現自然語言的理解和表達。這種工作模式是最容易想到也是最早進行廣泛研究的,它依賴於語言學家和計算機專家的通力合作。

但是,這種模式很快就遇到了無法突破的瓶頸,因為人類的語言理解過程實在太複雜,而語言學家對自然語言的分析很不充分,無法提供充足的語法規則和語義規則,計算機專家就陷入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第二種是基於統計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式,主要是對語言表達進行概率統計。這種模式下的人工智能,不需要了解話語的句法結構和語義關係,只需考察它被人類説出的可能概率就行,被説出的概率越大,相關話語就越合理。而概率的計算,可以通過大語料庫基礎上的詞頻統計來實現。

這種工作模式不需要語言學家提供複雜的規則,讓計算機搞統計正是它最拿手的工作。統計模式的廣泛運用,在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等領域產生了革命性變化,使很多技術從實驗室走向了實際應用。

第三種是深度學習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式。深度學習依賴的是大規模人工神經網絡,也就是利用大量電腦處理單元對人類大腦的神經元系統進行模擬,然後讓這個人工神經網絡通過不斷自我學習和自我調整來完成相應的工作。

這可能是目前最接近人類智能的一種人工智能模式,目前的發展態勢驚人,全面超越“阿爾法圍棋”的“阿爾法元”利用的主要就是深度學習技術。

把作文評分交給電腦?高利害考試中無法實施

三種工作模式下的不同人工智能能不能應用於語文教育呢?我們不妨以作文評分為例來分別加以説明。

如果讓人工智能給學生作文評分,按照基於規則的工作模式,就必須把評價一篇作文好壞的要素都找出來,如語言、結構、內容、思想等等。最關鍵的工作還要把這些評分因素量化,比如給一篇作文的“語言”項目打10分,你就得告訴電腦,這10分的依據是什麼?是詞彙量多少,還是句子的複雜度,還是句式的不同類型?

在第二語言教學中,類似的評分系統已經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因為僅是“語言”項目的話還比較容易量化,但在母語作文評價中其可行性顯然不大。因為對於母語作文評分來説,結構、思想等項目更為重要,之前人類閲卷者的評價主要依賴整體感知,但這種感覺很難分解,更無法量化。因此,基於規則的人工智能模式很難在作文評分上有用武之地。

如果是基於統計的工作模式,那我們就必須掌握足夠數量的作文語料,然後構建大型語料庫,分析其中各類型作文的各種數據。

比如,優秀作文和一般作文在詞彙量和句子結構上有什麼統計差異;

比如,議論文平均用幾個例子,平均引用多少句名人名言;

又比如,記敍文寫了幾個細節,每個細節平均多少字……

在統計的基礎上,把每篇作文在各方面的表現與平均值進行比對,然後評分數。

顯然,基於統計的人工智能模式可以詳細描寫作文的各方面數據,也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對作文進行等級排序,但是統計哪些數據、這些數據的解釋意義,這些數據與作文分數之間的關係,仍然需要語文專家提供意見,而這方面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的。

如果是深度學習的工作模式,那就需要有大量事先標註好的作文對機器進行訓練,這些已經精準給分的學生作文,被稱為“訓練語料”。

將訓練語料輸入到人工神經網絡,由其分解為一組向量,再通過分層計算得出評分,然後將機器評分與已經標註好的得分相比較,得到誤差值。

再根據誤差值,調整人工神經網絡的計算方法和各個向量的權重,這樣反覆訓練後最後可以達到理想效果:人工神經網絡的評分結果和事先標註的作文分數高度一致。

這樣,就算在訓練語料的封閉環境裏獲得了成功,然後就可以推向開放環境,也就是提供沒有正確評分的陌生作文,直接由機器打分。如果經驗證後和人類專家的評分結果一致,那麼我們就得到了一個能自動評分的人工智能。

深度學習的自動評分在理論上是有可能獲得成功的,但是問題也很多。

首先,即使評分結果可用,過程的可解釋性也很差。人工神經網絡把輸入的作文僅當作一個數據序列,不考慮這篇作文的語言表現、思想內容,只是通過各種複雜計算的調試獲得理想的結果。機器的分析過程是沒有理據的,準確地説是和人類評價作文優劣的理據截然不同——它只是把活幹了,但是它是以機器的方式幹成的,人類無法理解。

其次,我們剛才對研發過程的説明其實是過於輕描淡寫了,真正要獲得實用的理想結果,訓練複雜度以及因此而要耗費的精力和財力在目前技術條件下恐怕是沒法想象的。

更重要的是,這裏還存在一個“智能倫理”問題,如果把代表人類智能結晶的作文交給機器去評分,而這機器又是以人類無法理解的方式評閲的,這恐怕會大規模引發公眾的質疑甚至恐懼,在高利害考試中是根本無法實施的。

根據以上分析,要在作文評價領域完全使用人工智能,不説完全不可能,至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作為語文教育的輔助工具人工智能將大有作為

那麼,在語文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是否毫無作為呢?當然不是。我們認為,人工智能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輔助工具,在諸多領域大有可為。

在閲讀教學中,人工智能可以全面統計閲讀材料的各種表現,為閲讀材料的難度分級提供可量化的標準,從而為教材選文、編制課外閲讀書目等教學實踐提供有效的幫助。

在寫作教學中,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自動摘要、自動校對等技術對學生作文進行輔導,從而提升一些基本的語言技能和寫作技術。

在練習系統中,人工功能可以構建封閉的專家系統,對一些有標準答案的知識自動出題、自動測試、自動講解,極大提高參與性和趣味性……

在評價領域,我們還是以之前分析過的作文評分來詳細談談人工智能的可能應用吧。在會考、大學聯考這樣的高利害考試中,套題寫作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在實際評分時,有時難以認定並客觀給分。

今後,如果有統計型的人工智能參與,那就可以找出相似度很高的作文來對比、評判,並且給出精確的重複率百分比。在記敍文評價時,甚至可以更精細地通過自動摘要技術、關鍵詞技術找出同樣事例來一起評分。這些技術處理無疑為杜絕抄襲、套題等不良行為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此外,可以通過計算作文語句在大數據庫中出現的概率值來對作文語言的規範性進行評價。作文語言的出現概率值越高,説明其用法越常規,越符合大眾的語言規範。而概率值特別低則提示了兩種可能性,一個是語言不規範,應給予負面評價,一個是語言新穎,應給予正面評價,機器初步篩選後的具體判斷工作可以交給人類專家來執行,從而使作文語言項目的評分更加準確規範。

還有,統計型人工智能還可以對學生作文的整體表現進行系統評估。通過對歷屆考試作文的統計分析,可以得出一系列大數據,如作文平均詞量和字量、平均句長和句法複雜度、虛詞使用情況等進行統計分析,為基層的作文教學提供充足的科學數據。

最後想強調的是,人工智能除了在實際應用中對語文教育有多方面的輔助作用,其開發和研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在倒逼語文教育工作者思考一些最基本的語文問題:

要解決閲讀材料難度分級的問題,就必須搞清楚構成閲讀材料難度的因素有哪些;

要解決人工智能自動命題自動訓練的問題,就必須搞清楚語文學科必備的知識點有哪些;

要解決作文自動評分的問題,就必須搞清楚作文的可操作的評價量表是怎麼樣的……

這些基本的語文難題以前都是含混處理掉了,這些問題不解決,人工智能再先進也不可能對語文教育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人工智能作文 篇4

托馬斯·弗裏德曼曾説過:“當你按下機器的暫停鍵,它會停止工作;但當你按下人類的暫停鍵時,他們會啟動。你會開始反思,反思你的假設,重新想象什麼是可能的,把你最深的觀念重新聯繫起來”。隨着人工智能侵入人類生活,人類一邊與機器展開能力角逐,一邊從機器中學來“利益最大化”的“理性”思考模式,卻在自相矛盾的模仿中捨棄了對本質的思索。庫克所擔心的計算機革命,此刻正發生在人類身上,肯噬着人類本引以為豪的人性。

人為機器編程,可人類的大腦裝下的怎是那死板輸入的公式,又如何能被編程?人工智能下的“智能人”失去人性,冷漠,唯利是圖,又何以贏過人機戰役?

人類嚮往與憧憬着“智能人”,卻不知道真正的“智能”在於妥善管理理性與人性的共存關係,在於留下我們引以為豪的優勢——人性。其中,同情心尤為重要。

人類的同情心是不公平對待的降解劑。《相約星期二》中,美國社會莫里有這樣一句禱文:“相愛或者死亡”。這個“愛”既可指個人慾望,也可指人間大愛。對此,莫里留下的遺言也引人深思,“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在殘暴的屠殺中,埃利·威賽爾與其家人被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母親和妹妹當晚被殺害,而在慘無人道的屠殺中埃利·威賽爾對人性逐漸麻木,他親眼目睹了父親的死亡,當時卻自認為“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再也不用擔心他的死活,可以為了自己的自由而努力。”年長後,埃利為當年的無知悔過,懺悔中長期與人類不平等的待遇抗爭,獲得了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在獲獎感言中,他提到“我發誓,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若發生了不平等的待遇,我絕不會袖手旁觀!”比起獨立存在的計算機,人類從出生到死亡,都不能脱離於社會,脱離於彼此緊密的情感聯繫。若是失了同情心,置他人的苦難於不顧,最終等待援扶的你,將終無所依。在20xx年的“小悦悦事件”中,若是路過的幾位路人向女童伸出援助之手,一個生命或許會被挽救。丟失了同情心的人正一步步走下階梯,“智能人”的宿命在人性泯滅後走向滅亡。

康德有言“不要把人作為達到利益的手段,要將其作為目的。”每個人都想摘那枝頭上的一個蘋果,不知腳下就是那成片的西瓜田。唯利是圖的人學會了計算機的冷漠,同時卻沒能保住計算機難以學來的價值觀和同情心,變得目光短淺。

人類的價值觀使人類立於人工智能之上,從而視野更深更遠。每逢春節,手機的`鈴聲便未曾停歇,我們自以為便捷的人工智能正割斷着人類的情感連接。我們學會了以手機紅包代替殷切的期盼,以羣裏發祝福代替真誠的祝願。手機上聊得火熱的人,走在街上卻相逢不相識。可當人們價值觀發生之時,又可曾想過自己的世界正越來越小,目光正越發短淺着。世界上有許多事物不可代替,當它們被無情拋棄,換來的是冷冰冰的“等價交換”時,又一種美好趨於凋零,而人類的情感,此刻正趨於被冰封。

當然,人若總是“真性情”的,衝動使性,意氣用事,便與野獸沒了差別,亂了社會秩序。曾聽説計算機有“摩爾定律”,幫助計算機更快地完成任務,若是應用於生活來,可助人更理性地取捨,更高效地選擇有利條件,達成利益最大化。在不違天地之道的情況下,大可學習計算機的思考方式,此時這種思考方式帶給人類社會的影響,該是有利無害的。

計算機革命掃蕩着社會向我們襲來。若是想做人工智能下的“智能人”,請謹記着:“真正的“智能”在於妥善管理理性與人性的關係,讓他們在和諧中共存,以共存創造和諧。

人工智能作文 篇5

我的媽媽是1978年出生的,也就是祖國媽媽開始改革開放的年代,巧吧。她可是改革開放的見證人之一!媽媽説呀,四十年來,我們的祖國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我還在新聞上看到我們國家的人工智能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了!

什麼是人工智能呢?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爸爸帶我來到了人工智能科技基地參觀了一番!

“3號桌的客人,您好!請取下您的飲料。”服務員機器人雙手端着托盤,用悦耳的聲音向我説道。

太厲害了!我的機器人!早就聽説智能機器人十分厲害,今天我是第一次親眼目?ぃ?諞淮斡牖?魅巳鞝私?嗬氲那酌芙喲ァN藝嫦肷斐鍪秩ッ???懷着激動的心情,我取下了飲料。機器人“見”我取走了飲料,便轉了個身走了。

“爸爸,太謝謝你了!謝謝你帶我來這科技基地參觀!我一定要好好地玩玩!”我對爸爸叫道。“去吧!去吧!我的小機器人迷!”爸爸哈哈大笑。

“智能機器人,我來了!”我大叫道!

前面又來了個小胖機器人!它長得真可愛:胖胖的身材,肚子中間有一個屏幕,大腦袋上兩隻大眼睛一閃一閃的。“小胖,唱一首歌來聽。”小胖眨了眨眼睛,嗡聲嗡氣地説:“請問,您要聽什麼歌?”“嗯,唱首張也的《走進新時代》吧!”“好的,請稍等片刻。”我在心裏默唸着:1……2,不到2秒,耳邊就響起優美的歌聲:“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哇哦!好厲害啊!”我和一旁的人們邊鼓掌邊讚歎。爸爸感歎道:“改革開放四十年,變化實在太大了!”

接下來,我又和爸爸參觀好幾種智能機器人,有精通全國各種菜系,能煮出幾百種菜色的“大廚”機器人;有自動清潔打掃,整理家務的“清潔”機器人;有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無事不精通的“教師”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既興奮又羨慕,我多想也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機器人啊!

我們還參觀了編程、智能家居、VR技術……人工智能原來是如此神奇!我多想成為一個人工智能專家呀!創造科技,改變未來!晚上,帶着甜甜的夢,我睡着了!夢中,無數的機器人在穿梭着……

人工智能作文 篇6

信息時代已經來臨,信息的更替以及數碼產品的研發也有如“長江後浪推前浪”般迅速,人們的生活也逐漸離不開科技發展,離不開人工智能,這不禁會引起我們的反思。蘋果總裁庫克曾經在一個新品發佈會上表明他擔心人心最後會由於人工智能的普遍而變得像機器一樣冰冷,擔心人工智能的人性化正在加速促進着人類的機械化,最終人們會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

我覺得庫克的擔心不無道理,我們首先要清楚,人工智能是什麼?我認為人工智能是一種給機器定義公式,並由其實行以達到模擬或擴展人類智能高新的技術。人們馬不停蹄地加速着科技的發展,以便它能作用於人工智能。同時也能看出,人工智能在科技界屬於尖端的技術。在這門技術中,人類是定義者,而機器是實行者,所以人類總是超前於人工智能一小步。而這小小的一步,我認為會成為人類意識到對於人工智能的過於依賴時,及時回頭的重要一步。

前段時間,多名全國圍棋大師向阿爾法狗開戰,可是都以失敗告終。阿爾法狗是人工智能的產物,它的勝利也表示着人工智能在某些層面上的勝利。還比如説,著名科幻小説《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曾在書中提到過一支被“思想鋼印”的軍隊。他們的腦子裏被印刻着“人類必勝”的觀念。最終卻因一個負號全盤皆崩,功虧一簣。

阿爾法狗的事例體現了人類在思維的縝密性和計算力上比不過人工智能。而在那支軍隊裏,人類自己同時扮演着定義者和實行者的角色,這已超越了人工智能的範疇,卻是在用着人工智能的技術,最後的結局體現了人工智能的不容錯誤性。

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特徵,它們不應該出現在人類的思想中。一個人的思維如果極其縝密,那麼他勢必要浪費掉許許多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現實發生的情況只會是其中的一種,剩下的想法都顯得多餘且無用,有時甚至還會對選擇造成反面的影響。另外,如果不允許一個人犯錯也就是阻礙了一個人的進步。我們在一次次失敗中成長,沒有了失敗,何談成長?

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這個平台、這種技術來達成我們想要的效果,而不是過度的依賴於它。這種優秀的工具應該被用來促進人類對自己的探索,而不是止步不前,停滯於此。

從結果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人們逐漸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的原因在於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人們過於依賴人工智能的高效與便利。同時也是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需求的必然產物。即使沒有了人工智能這樣高效的工具,也勢必會有另一種可以代替人工智能的工具出現。所以,我們既要感謝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也要意識到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危機;我們應該不斷地學習和創新,秉持探索的精神,以批判的眼光來看待事物,讓人工智能更好的為人所用。

人工智能作文 篇7

科技發展與人類的歷史文化不應相對立而存在。它們處於蹺蹺板的兩端,我們不應該將一方高高抬起而使另一方跌至最低點。只有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使兩者相得益彰。

韓國首爾的人機圍棋大戰,韓國圍棋冠軍敗給了谷歌人工智能系統,表面上看來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成功,昭示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取得了突破,實質上這將對人類文明的發展造成威脅。試想一下,如果憑一次圍棋大戰的勝利就片面地認為人工智能優於人類,從而開足馬力不斷地改進,發展人工智能,那麼還有誰願意去學習研究圍棋呢?圍棋本來是用來開發人的腦力與智力的,即使是比賽,雙方對於勝負成敗也不會十分在意,因為他們的技能在比賽中獲得了提升,觀戰的人們得到了精神的愉悦,這才是圍棋比賽的意義所在。然而若讓人工智能系統互相抗衡,近似的程序使比賽演變成了見招拆招,僅僅是為了戰勝對方而已。即使到最後一方勝出,又有什麼意義呢?

殊不知,人工智能正在一點一滴地侵襲人類社會,生產者們樂此不疲。我們無法否認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使許多事情都變得更加便捷。例如智能機器人的產生,可以幫助人們打掃家庭衞生,看護兒童,甚至有的智能機器人會跳舞以娛樂大眾。但若人類社會充斥着人工智能系統,會怎麼樣呢?舞蹈不再是優美的代名詞,人們所欣賞的不再是那柔美的身段,漂亮的舞姿,而是硬邦邦的機械動作,千篇一律的面龐,人類無法從勞動中提升自己的價值,一切工作被機器人包辦,逐漸變得好吃懶做。難道那樣的生活是人類所崇尚與嚮往的嗎?

人類歷史源遠流長,不應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從倉頡寫下第一個字開始,人類的文明日益豐富多彩。我們怎麼能讓博大精深的文化被科技所掩蓋。要知道,人類發展到今天,不僅僅是靠科技,更要靠文明。我們確實已經無法阻止科技的日新月異,但請不要讓子孫後代生活在一個完完全全靠機械,靠人工智能所支撐起來的時代。我們需要高樓大廈,亦需要青磚紅瓦,我們需要人工智能使事情便捷,也需要文化使生活多彩。

只願尋找一個平衡點,發展科技,發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