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春節序曲》反思

欄目: 春節 / 發佈於: / 人氣:1.68W
春節序曲》反思1

學生學習本課的時間正好是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於是我安排了這首歌曲《春節序曲》讓學生進行聽賞,讓同學們提前感受了一下新年熱鬧的氣氛。

《春節序曲》反思

這節課的聽賞要求是:學生能感受這首樂曲所表現的熱烈歡騰的情緒和互慶互賀的動人情景。我通過聽賞歌曲——介紹創作背景——熟悉音樂主題——參與表現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1)聽賞樂曲。通過“聆聽——思考——討論”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養成帶目的聽賞音樂的良好習慣,以實現聽賞的教學目標。如:邊聽邊思考樂曲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兩段音樂主題的情緒是什麼等,在通過討論使學生對樂曲有深入的體驗。

(2)介紹創作背景:教師可簡單介紹曲作家李煥之以及他創作《春節組曲》的背景,幫助學生更好的體驗和感受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3)熟悉音樂主題:首先,用聆聽節奏特點的方法,讓學生感受三中典型節奏對音樂的渲染作用,然後再用母音哼唱的`方法,隨音樂哼唱主題旋律。再根據教材要求試着用豎笛吹一吹音樂主題。通過以上方法幫助學生熟悉兩段音樂主題,並比較他們的不同情緒。

(4)參與表現:學生可用人聲,打擊樂器等模仿鑼鼓,隨音樂主題節奏進行表現,或用豎笛吹奏參與音樂主題表現活動,使學生更主動地體驗和表現音樂。

《春節序曲》反思2

一、總的來説這堂課,我以“聽、唱”為基礎,“講、想”為中心,以“奏、畫、律動、看”為輔助手段,來進行教學。主要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情緒高漲,教學效果良好。

二、在教學設計中一環連一環,絲絲入扣,從聽音樂—唱(奏)旋律—想情景—抒感情—舞(畫)再現音樂。從感知—深化—昇華。脈絡清析,條理清楚。

三、在教學安排上,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力度、速度、節奏基本要素而展開。

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側重點,例:A段以景展開想象,展現喜洋洋的春節。

B段以情展開想象,親情、愛情友情。A段又以景展開想象,展現歡騰的春節。學生的思維就象一條條射線發散開去,但他們的源頭卻緊握老師手中。

四、這堂課是在99年進行教學,由於當時課件剛剛興起,所以有許多地方還不夠完善,如果在用各種線來表示情緒、速度、力度這裏用課件(五彩繽紛、形狀各異)來表現,學生興致更高。

五、在這堂課中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想象完成的比較出色,但若能在感受音樂、想象音樂的基礎上,創造音樂,(例:讓學生自己譜寫節奏譜,並在樂曲表示歡慶的地方,用自己的譜子進行打擊樂的伴奏)學生的創造力將得到極大的發揮。

《春節序曲》反思3

欣賞《春節序曲》。我在教學時,首先從春節聯歡晚會導入,創設熱烈的音樂學習氛圍,再簡介樂曲,然後欣賞樂曲。其中重點欣賞第一部分,反覆聽、哼主旋律,激發學生想象人們過春節時熱鬧的音樂情景。然後再聽音樂分組進行扭秧歌和敲鑼打鼓的律動。整堂課我熱血沸騰,激情澎湃,動得很累,本以為最高潮的地方學生卻亂敲一氣,課堂氣氛反而從輕鬆到停滯,直至懶散。

反思:本例看似生動活潑、氣氛活躍,實則缺乏對音樂作品的審美體驗、情感昇華。目標的制定比較籠統,宏大,強調了教師的主體地位,以致教學效果不理想。音樂教學本身就是藝術,只有增加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注重選擇直觀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多種感官的通覺作用,才能牢牢把握住音樂審美情感這條主線,提高音樂審美目標達成的實效。

通過反思,圍繞着學生年齡特徵和音樂感知的特點,我重新設立教學目標:“聆聽《春節序曲》,充分體驗西洋樂器豐富的表現力,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及情緒。”課堂上,幫助學生再現過春節時的紅火場面和歡騰的氣氛,仔細聆聽第一部分的主題音樂,並請同學們做小小的攝影師,抓取一個個與音樂相吻合的鏡頭。並説説為什麼會配上這些畫面。再通過討論欣賞、比較欣賞、選擇欣賞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究音樂旋律、節奏、速度、音色等特點。我發現學生們驚喜愉悦、臉上寫滿了興奮和滿足。連平時不善於表達和表演的同學,在那一課也高高舉起了他們的小手。而課堂氣氛不但活躍而且有序,相同的教學內容卻出現了與前一節課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