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華】春節習俗的作文四篇

欄目: 春節 / 發佈於: / 人氣:9.94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習俗的作文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華】春節習俗的作文四篇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1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時代發展、科技進步,拜年的“包裝”日漸更新換代,但是,中國人過年的傳統、拜年的習俗和在這傳統與習俗中藴含的對親友的祝福、對新年的期望,並未隨着公元紀年數字的增加而減少、淡化。

在道賀中豐富春節習俗

“拜年”是通俗的講法,此外尚有“見節”、“賀正”、“賀歲”等雅稱。“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人們外出相遇時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古時,倘若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説:“宋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拜年與除夕夜的團圓飯一樣,是最能體現“年味”的春節習俗。在過去,家庭拜年順序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七年級晚輩給長輩拜年,祝願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新年後給親戚拜年,一般的規矩是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拜岳家、九年級拜親戚。在同學、同事、朋友、合作者、鄰里之間也要相互拜年。在“過年好”的道賀聲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增進了人與人的感情。正如古語所説,拜年“以聯年誼、以敦鄉情”。

宋歲朝圖:這幅宋人繪的歲朝圖,重在顯示正月七年級的拜年活動。主人送往迎來,家中設酒待客,兒童在園內燃放鞭炮煙花,大門上貼着門神,構成了濃厚的節日氣氛。

在禮規中實現人文教化

儀式所強調的是對同一血親的認同,而拜年正是從此開始。給家人拜年,對於重構家族或家庭成員內部的人際關係十分重要;給親朋好友、同事領導等拜年,顯然是在重新梳理親朋好友間的人際關係,增強親密程度;還有些地區在正月初八之後要耍社火,人們都會扭着秧歌,踩着鼓點,到附近的村寨拜年,而這些活動的真正意圖,就是重建一個更為廣泛的社會關係。

民國春節拜年祭祖。正月七年級清早,穿戴一新的晚輩要給家中的長輩(如父母、祖父母等)叩首拜年,以盡孝禮;長輩則端坐受禮,對未成年的晚輩還要給一些“壓歲錢”。

舊時,拜年是老北京人過春節很重要的一項活動。除自家慶賀外,親戚、朋友、同事、鄰里等從這一天起要互相拜年。

過去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四類:一是走親戚。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到了年禧,見面彼此一抱拳説:“恭喜發財”、“一順百順”。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民俗專家沈萍認為,年的文化屬性,除了辭舊迎新外,就是通過各種儀式重構人際關係。晚輩給長輩拜年還包含着“感恩”意識的培養。長輩對晚輩的愛通常是自然而然地傳遞,而晚輩缺乏回報長輩的人性自覺。拜年不但是提升親情密切度的民間禮規,也是民間社會精神操練、人文教化、道德修養的自治活動。

在現代社會實現文化歸屬

辭舊迎新始終是過年也是拜年的主題、核心。拜年説的話、送的禮,甚至吃的東西,無不體現出對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此時人們心中充滿對未來的希望,對過往的人際關係中產生的摩擦、不悦等,多會採取一種寬容、化解的態度。從這個意義上説,拜年的現實意義集中地體現在調適人際關係方面。可以説,中國人憑藉着新年中的各種拜年儀式,建立了友誼,增強了互信,完成了和諧社會的建設。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祈慶富認為,中國文化推崇含蓄,有些平日不便表達或不好意思表達的情感,均可借拜年之機抒發一下。人們抱一抱拳、拱一拱手、道一句“給您拜年”,一切都很簡單,事實上卻是一種儀式。在這種簡單的儀式中,平日裏的誤會、不滿化作祝福、讚美,舒緩過往的矛盾,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過年時人們更看重的是“情”。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蕭放認為,人是羣居的社會動物,尋求文化的歸屬與心靈的安頓。奉祀家族祖先,親人聚會歡樂,人們的精神在親情的浸潤交融之中得以昇華。今天是網絡化時代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2

春節到了,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下面讓我來講一下我們家鄉的習俗吧!

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春節來臨之時,家家户户都貼春聯,掛燈籠,準備迎接新的一年。春節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餃子,想起餃子那美味的味道就會不由自主的流口水。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們一家出去買麪粉,買完麪粉後就開始包餃子了。首先把麪粉倒入盆子裏,再倒入水,接着再揉搓成麪糰,再用保鮮膜蓋上醒一會兒。在羣面的過程中,我們開始剁肉末,剁菜末,再把剁好的肉放入碗裏,放入香油,生抽,老抽,鹽,十三香,攪拌均勻。

一切準備就緒,可以包餃子了媽媽和嬸嬸擀餃子皮,其他人包餃子。首先,拿一塊餃子皮放在手心,接着夾起一塊不大不小的肉末,用手指沾一點水抹在餃子皮的邊上最後把餃子皮合起來,兩邊一捏就包好一個餃子了。這個像金元寶一樣的餃子,有很多寓意呢!餃子又名交子或嬌耳,有着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寓意,也有平安團圓,早日歸來的`寓意。

這就是我們家鄉春節的習俗,你們那裏有什麼特別的春節習俗呢?跟我一起分享吧!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3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説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4

傳説遠古時代,一個叫“年”的怪獸會在除夕夜出來傷害人畜。智慧的人們燃放鞭炮驅趕“年”。於是,放鞭炮就成了春節最紅火的習俗。在咱們常州,春節的習俗也別具風味兒呢!

最具有常州特色的春節習俗要數做糰子。今年,我去外婆家學做糰子。走進外婆家,屋裏一片繁忙的景象,麪粉和開水已經準備好了。開始和麪了,媽媽一邊麻利地示範一邊講解:先把開水潑在麪粉上,注意水和麪粉的比例一定要恰當,水加多了面太爛,水加少了面太乾。面和好後就要用力揉了,媽媽揉得滿頭大汗,我就更不用説了。面揉好後,媽媽把面均勻的分成一小塊兒一小塊兒的。接着,媽媽把小麪糰兒抓在手心揉一揉,飛快地把它捏成碗狀,再在“碗”裏填上餡兒,最後把口子收捏成一個小尖兒。一個小巧玲瓏的糰子就做好了。我們分工合作,有的捏“碗”,有的包餡,有的專門負責把糰子放進蒸籠。做着做着,我突然有了新的創意,如果把糰子做成小動物的形象就更可愛了。我邊想着就邊着手設計了起來。我在一個糰子的`兩邊捏出兩個橢圓尖兒,做了個小蝴蝶結貼在了頂上,又搓了3個綠豆般大小的小圓球當作眼睛和鼻子,分別安裝在了糰子上。瞧,一隻活靈活現的KITTY貓正對着我喵喵叫呢!大家都誇我的糰子最漂亮。上籠蒸18分鐘,熱氣騰騰的糰子就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後地品嚐新鮮的糰子了!吃糰子,還寓意着全家團團圓圓,幸福安康呢!

春節習俗可真有趣,我愛我們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