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雕塑

古希臘雕塑

欄目: 雕塑 / 發佈於: / 人氣:3.05W

古希臘雕塑1

“陰陽”是借陰陽家術語,此處意思是泛指事物的兩極,如虛實、有無等。諸子學説中關於此論説較多,最能體現得莫過於《老子》:“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1]“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即是“陰陽”。在老子看來,只有這樣才能“生、成、形、傾”陰陽協調才能平衡。他舉一例解釋“有無相生”的道理,“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車輪、臉盆、房間中“無”——空,才能“用”——轉動、盛物、住人。只有達到平衡,世界萬物才能存在而生生不息。孔子講,“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2]。在他看來,一個君子是文——外在文飾與質——內在品質的平衡,否則即是或野或史,試想在那個紛爭不平的年代,“文質彬彬”具有何等分量。孔子另一典型理論是關於“和”的審美取向:《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3],它儘管來源於音域啟發,強調的卻是為建立一個正統之禮來規範人生之行為,進而為社會統治藉以秩序,但這個“和”仍不失中國審美重要命題,其實質依然是在一個“度”之下的陰陽平衡。所以説,無論老子“虛實有無”之説,還是孔子的“文質”説、“和”之論其目的指向共同一點:在陰陽兩極之中達到一個平衡。唯有在此之上統一,事物才得以存在,世界才能維持其秩序,社會才能有正常而合理的規範。由此,處在這個審美之上的戰國雕塑的動靜相依,強弱、曲直、方圓造像,並在自身的空間中達到平衡的方式是極其自然的。單看某個形體不合理,但通體的協調卻是戰國雕塑的客觀呈現。換言之,這種形體就是戰國趨向平衡審美的一個直觀反映。

古希臘雕塑

所謂大是指以自然宇宙為參照並與之融合,由此達到永恆的境界。它無意於實際大小,其實質在於與天地相合的狀態。孔子在讚揚堯時説:“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大,唯堯則之”[4]把他的形象比作天。對於“智者樂水,仁者樂山”[5]的經典審美命題長期以來或以自然美註釋[6]或以道德範疇論述[7],本文認為其意義在於:智者、仁者所樂並非山水之物,而在於與山水天地融合。因為“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動靜在當時是哲學概念,也是事物的兩極;“樂”是秩序(孔子的樂為禮),“壽”是時間。在劉向在《説苑雜言》中解釋:“智者樂水”以“通潤天地之間”,“仁者樂山”以“出雲風通氣於天地之間,國家以成”[8]。所以,孔子所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無非是在與天地共融達到永恆。如果説孔子審美還帶道德約束,那麼老莊之説更具徹底意義,“大”在老子理論就是“道”。他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由“自然—道—天—地—人”、“無—有”這兩個派生關係可知,要想獲永恆或大,只有與自然融合,在“無”中才可行。《管子》更進一步推出宇宙永恆不變的是“氣”,“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他進而指出氣無處不在。天論是天上,大海,山都充滿了氣。“氣道及生”一句點明天地萬物生生不息根據所在。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戰國諸子為社會合理秩序著書立説,其共同點是以自然宇宙的運行為終極依據。也就是説,把大而永恆的自然存在和社會活動、政治事務、人的規範一一對座,這是綜合的認識方式與極其感性思維的結合,溶於戰國治世哲學的審美也必將具有這等氣質。固而,作為審美反映之一的戰國雕塑形體既是綜合的結果,又是一種感性的方式塑造。另外,對大而永恆的追求,對氣的感知造就了戰國雕塑張揚的律動感。

戰國文獻及典籍中有許多這類描述,在美術上影響深淵的莫屬於《易傳》與《莊子》。《易傳》中有:“立象以盡意”與“觀物取象”説。前者見《繫辭傳》:“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11]在此指出立象設卦旨在“盡意”、“盡情”。而其後點明瞭立象以盡意的特點:以小喻大——“其稱名山小,是取類也大”;而意旨深遠——“其旨遠”;語言含蓄而顯明——“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觀物取象”是《繫辭傳》關於伏羲氏創八卦的傳説:“去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觀象天下,俯取法於地。觀鳥獸之文於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心通神明之往,以類萬物之情”。[12]依此,作八卦是天地萬物之象,而非某個具體事物,它強調所通的是萬物共性之情。在此,我們無須討論“立象以盡意”、“觀物取象”與後代意境説的前後因緣。但可以明確的是此二者包含有明確的審美超越精神,它要求藝術不是表現某個具體的事與情。它指向的是整體的(自然世界)事或物,而表達綜合的意與情,那種以物取物,近淺的意象顯然不是戰國審美所提倡的。莊子《逍遙遊》中許多諸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這一切都來源於其“坐忘”之説——“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13],這是一種極端自由之境,最終到達“至美至樂”,也就是説,在莊子看來“至美”是在完全自由的境界達到的。“超越——自由”的審美意識藴涵給戰國雕塑強烈的指導,它強調了以普遍意義(意境)及精神(意、情)作為藝術目的,指出了一種基於個別事物之上的整體自然的關照,弘揚了自由的藝術創作手段。由此,戰國雕塑形體既自由的表達又含有普遍的因素;既超越個別事物,又超越了某類事物(動物/人),達到了一種共性的形體。

一如戰國審美影響了戰國雕塑形體,古希臘美學對古典時期雕塑形體亦產生了巨大作用。古希臘的審美也同中國戰國時代相似,深深包含在哲學之中,所不同的是這些審美話語變得更富有邏輯且更清晰明瞭。有四位西方先哲我們必須提到: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由於立腳點的不同,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揭示了同一個命題:和諧,它開啟了西方美學的起航燈,對雕塑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具體以四點闡釋:

其一,數,代表人物是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畢達哥拉斯基於哲學的研究引伸到審美領域。他認為“整個天是一個和諧,一個數”[14],數是萬物的來源,萬物就是它的模仿品。由此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認為:美由是數及數量關係的和諧演化而來的,而人的形體美是這種和諧的數比關係的結果,通過研究音樂的實踐使他們更堅定了數及數比關係的對立統一的組合產生了和諧[15]。需指明的是畢達哥拉斯之數與戰國時代中國關於數的認識有巨大差異。後者是以比喻與聯繫為中心的概念因而具有某種神祕色彩,而前者儘管也有涉及數字的含義[16],然而其重要特徵卻清晰顯示:“數是萬物和諧之源”的解釋影響到雕塑就是一種具有分析而又有理性特徵的形體。由探討數量關係的分配註定了一種既清晰明確又冷靜思辨的圖象。他們以腳長為基本單位計算人體,以人體各部橫截面與長度之比為基本模式,甚至細化到手指的精確計算確實給了我們驚訝!由此,我們説理性、分析的古希臘古典時期的雕塑形體是“數的和諧”的外在反映。

其二,對立統一,代表哲學家是赫拉克利特。基於“世界源於火”的論斷[17],他説,“互相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一切都是豐富產生的”[18]。赫拉克利特的美學對雕塑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以對立為前提而回歸於統一,這種動態的和諧使得古希臘時期的雕塑形體擺脱了早期古風時期——略顯平直的造型——逐漸向更自然而富有張力的形體轉化,現在我們見到的典型的S型雕塑樣式就是赫拉克利特的不同中求統一的審美化身。

其三,理念集中體現於柏拉圖的審美論述中。在他設計的理想國中,柏拉圖堅定地認為理念是先於現實而存在,客觀的個別事物是由理念派生出來的[19],對現實持有虛幻、相對的觀念而對理念永恆的理想真實的認定更使他堅信:藝術與美是對理想世界的一種模仿。[20]柏拉圖的絕對理念具有超越現實事物的意義,它是一個具有恆定概念的理想。這種理念與中國戰國時代為求治之序而向宇宙尋找的終極依據有某種相似之處,它給了古希臘古典時期雕塑極大的規定性,正是柏拉圖理式的和諧存在,西方二千多年前的雕塑既塑造人物,又有取捨,取共同之美而舍個性之醜。顯示了理性而相對寫實的特徵;既刻畫現實又含共同的特徵,呈現了一定的程式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所謂的程式化正是柏拉圖理念和諧的直接體現,正因此使得古希臘古典時期的雕塑形體超越了一般意義的美而具有永恆意義。

其四,整體集中體現於亞里士多德的和諧思想中。作為古希臘思想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基於哲學上宇宙統一性的思考,提出了形式整一形態的和諧。他的總體美學主張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強調純形式之美,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勻稱與明確;提出完整性構成整體性,尤其是強調“藝術創作高於自然‘是在模仿給定的實在事物時要把它理想化’”[21]亞里士多德關於藝術創作高於自然的論證毫無疑問對雕塑形體的理性特徵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亞里士多德對“純形式化”(秩序、勻稱、明確)的倡導對古希臘後期雕塑形體的發展走向產生了指導性的影響,因此,其後期的雕塑越來越多注重外表的形式,形體逐漸脱離程式化而轉向具體化的塑造,換言之,亞里士多德的形式和諧是古希臘雕塑由古典轉向希臘化的美學根源。綜上所述,古希臘古典時期雕塑形體的分析、理性的特徵、程式化傾向與當時的美學有着內在的必然的聯繫。以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典美學是此時雕塑形體產生的內因之一,而雕塑形體是其審美的物化載體。

東西方文明起源的重要時期“軸心時代”的雕塑,它們提供了一種精神——超越與永恆——的當代指導。超越是不盡的探索和寬廣的胸懷。戰國時代和古希臘時期雕塑在超越具體達到差異外化,正是藝術多樣化的基本表現。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總是糾結或者在意某種形式是基本藝術素養的缺失。我們常常聽見類似“民族精神”、“民族特色”的話語,殊不知,“可能性”的不盡探索是藝術存在的基本方式。尤其是在當代世界的融合和對話中,總是強調“自己”勢必失去藝術的基本動力。甚至可以説,包括兩千多年前戰國雕塑與古希臘古典雕塑所呈現的人類雕塑僅僅是藝術的一個個視角,而非全部,更不能説從古至今雕塑的總和就是“雕塑藝術”。或許,以一個平和的心態看待各個國家、各個時期的作品,感知其中藴含的生命靈動更有價值。永恆是由“破”走向“立”的人性關愛。無論“氣象飛動”的戰國雕塑和“理性和諧”古希臘雕塑有多大的差別,其根本卻指向超越具體人或物,走向人性深處的永恆。這種永恆既是作品本身傳遞的氣質,更重要的是它顯示了——藝術是人與世界溝通基本方式之一。包括雕塑在內的藝術在經歷二十個世紀之後不斷“破”,在當代,世界或許需要的是“立”——基於個體生命境遇的真實體驗。此“立”不是指固定,而是生命與世界的溝通交流方式——參與與表達。這是對基本的藝術規律尊重,更意味着對暴力思維的離棄,這對於當今世界藝術,尤其是中國更有價值。

古希臘雕塑2

播放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片斷和劉翔110米欄鏡頭

剛才同學們在屏幕上看到了什麼內容? 除了劉翔獲得110米欄世界冠軍的精彩鏡頭,你們還看到了什麼? (雅典奧運會的開幕式片斷) 在這個片斷中,演員們扮演了什麼樣的形象? (模仿古希臘雕塑的形式)

為什麼在本屆奧運會上要把古希臘雕塑作為開幕式的一項主要表演內容呢?

這是因為古希臘的雕塑是西方雕塑藝術的直接源頭,西方雕塑的黃金時代。在整個西方美術傳統中,古希臘的雕塑佔有重要的地位。西方美術中崇尚的典範模式、莊重的藝術品格和寫實精神,可以説都是從古希臘開始的。我想這就是今年希臘奧運會開幕式中把古希臘雕塑作為表演內容的原因。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古希臘的雕塑藝術

奧運會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中國健兒在奧運會上的出色表現還歷歷在目。為了弘揚奧運精神,我想現在也組織一個小小的運動會,這個運動會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擲鐵餅。

請左右兩組各推選出一個運動員站起來,請運動員入場!!!同學們來點掌聲,給他們加油!!

下面我來宣佈比賽規則,我手中拿着兩個是什麼?但是它不是真的,是紙做的,所以你們不要怕失手傷人。但也要注意不要把我的鐵餅壓癟了。我明天還要上課。今天你們不是誰將鐵餅投擲更遠獲勝,而是誰能夠將投擲鐵餅的動作演繹的最完美而獲勝。注意,整個比賽時間是10秒。大屏幕上將顯示時間,當你們認為自己的動作達到最完美瞬間的時候請將這個動作固定5秒鐘。開始! 好,請同學們來評判一下,你們認為誰的動作漂亮

其實投擲鐵餅的這個動作,在兩千年前一個古希臘的雕塑家,就將它演繹的十分完美了。那就是著名的雕塑家米隆,作品的名字叫《擲鐵餅者》

你們看一看,這件雕塑塑造了一個競技運動員在投擲鐵餅的瞬間動作。它美嗎?為什麼? 是的,雕塑家米隆表現了一個健美而又富有力感的運動員的形象,體現了一種和諧和理想之美。一般人在運動中都有最精彩的瞬間動作。米隆就是抓住了競技運動過程中,凝聚力爆發前最精彩的瞬間,展示了運動中的人體所具有的衝動感和力度美。

希臘在歐洲的東南部。是歐洲古代文明的發源地。希臘一詞意為典雅、優美。200年前的希臘人創造了無數個像之《擲鐵餅者》這樣的完美的雕塑作品,絕非偶然

1,古希臘是一個城邦國家。實行的是奴隸主民主政治。它要求公民必須具有完善的心靈和健壯的體魄,要求藝術必須塑造理想化的公民形象,以讚美和歌頌、肯定和表現人的力量與精神。同時,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比起其他國家的奴隸制專制制度來,人的創造力較少受到壓制,藝術匠師的勞動較多地受到重視。這也就提高了藝術家的創作熱情。

2,悠久的神話傳説是古希臘雕塑藝術的源泉.古希臘的人像雕刻多取材於希臘神話。希臘人按照人的形象創造了神,神和人既同形又同性,神具有人的相貌和性格,他們也像人一樣地喜怒哀樂,具有常人的思想感情和弱點。因而神是人們理想中最強大,最完美的人的化身,所以我們欣賞希臘神像雕像就是欣賞人的形象。

3,崇尚體育運動,公民可以裸身參加競技運動,為藝術家觀察和創造,寫實提高了有利的條件。(展示雕塑《擲鐵餅者》)米隆(Myron,生卒年代不詳),古希臘著名的雕塑家,被認為是希臘藝術黃金時期——古典時期的開創者。米隆善於運用寫實的手法創造性地刻劃人物在劇烈運動中的動態,他在雕塑中所體現出來的完美的藝術技巧,是許多後世的雕塑家們所望塵莫及的。他的作品原作都已遺失,現在我們看到的都是羅馬時期的複製品。據説米隆本人就曾受到過良好的體育訓練,力大無窮,能肩扛公牛,所以他對體育有着真切的感受,這為他創作優秀的體育類雕塑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生活體驗《擲鐵餅者》取材於希臘的現實生活中的體育競技活動,刻劃的是一名強健的男子在擲鐵餅過程中最具有表現力的瞬間。

擲鐵餅的強烈動感與雕像的穩定感結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個雕像身體自由屈伸和旋轉的軸心,同時又保持了雕像的穩定性。擲鐵餅者張開的雙臂象一張拉滿弦的弓,帶動了身體的彎曲,呈現出不穩定狀態,但高舉的鐵餅又把人體全部的運動統一了起來,使人們又體會到了暫時的平衡。整尊雕像充滿了連貫的運動感和節奏感,突破了藝術上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性,傳遞了運動的意念,把人體的和諧、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達得淋漓盡致。體現了古希臘的藝術家們不僅在藝術技巧上,同時也在藝術思想和表現力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尊雕像被認為是“空間中凝固的永恆”,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體育運動的最佳標誌。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展示雅典衞城圖片)公元前5世紀,希臘人擊敗了波斯人的入侵,雅典人開始重建家園。由於這些保衞者的努力,希臘進入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在當時的執政官伯里克利的領導下開始了雅典衞城的重建活動。雅典衞城的建立,與一個人是分不開的,他就是著名雕塑家菲迪亞斯。伯里克利任命菲迪亞斯為雅典衞城建造的藝術總監。人們稱這個時代為菲迪亞斯的時代。 菲迪亞斯的雕像原作已不復存在,但在他領導下創造的眾多巴特隆神廟雕像仍保存了下來。雖然很多雕像的軀幹都沒有了頭和四肢,但卻使觀賞者特別感覺到雕刻的純造型的力量。從這些雕像中體現出菲迪亞斯時代的藝術精神,《命運三女神》便是其中令人難忘的一組形象。大家可以看着書上“命運三女神”的畫面,你們覺得這幅畫美嗎?美在哪?

答案很明顯,這幅畫很美,三位女神那健美的身軀,恬靜而瀟灑的姿態,給人以極其起優美和從容自如的形象:兩位女神坐着,另一個半躺着靠在其中一個女神的身旁。那種親密無間的姿態體現出友愛的動人情感。雕刻家運用高超的雕刻語言,透過女神的衣褶隱現出來豐滿柔美的肉體,表現出內在生命的勃勃。這座雕像原是帕特農神廟東山牆上右角末端的高浮雕。

所謂命運三女神是指掌管着人的命運的阿特洛波斯,克羅託和拉刻西斯三個女神。他們的職務是紡制人間的命運之線,她們拿着大剪刀總是按着次序把命運之線剪斷。此作品的造型較多運用曲線變化,希臘式薄衫穿在三神的身上,衣紋纖細而又繁複,隨着人體的結構而起伏,女性人體的優美輪廓,生動地展現出來。坐立女神袒胸,胸前衣裳垂掛着,繁密的衣紋裹着兩腿的裙褶成橫線,越往下部越疏,因此造成豎橫變化有致。 作品注重對象內在生命力的表現,儘管形體殘缺,但每一部分都體現着生命不息的精神,使得這些雕像不像是由冰冷的大理石雕鑿而成,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關於維納斯女神 維納斯的希臘名叫阿芙羅狄特,羅馬人稱她維納斯,她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是西方造型藝術中最受人們喜愛的藝術形象。

維納斯在奧林匹斯神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她,阿爾戈航行的神話就沒法結束,也不會發生特洛伊戰爭。她給人們帶來愛與美,可惜她自己卻並不幸福,她能施愛情於別人,她自己卻沒有力量獲得美少年阿多尼斯的愛。她的美貌勝過天后朱諾和智慧女神雅典娜,可悲的是卻嫁給了神族中最醜的跛子瓦爾剛,不幸的婚姻使她偷偷的愛上了戰神馬爾斯,生下一個帶雙翼的盲孩厄洛斯,所以世上的愛情總是有些悲劇和不盡人意。

如此美麗的絕代佳人自她誕生以來就受到歷代藝術家們的喜愛,詩人詠之,美術家為她塑像贊頌,借她美麗的形象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社會理想和美學理想,在希臘雕刻中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完美的維納斯塑像。 在眾多的維納斯雕塑中,最具盛名的就是這尊米洛斯的維納斯了。

問:你對這尊雕塑的印象 她那莊重、崇高而優美的姿態,面部表情寧靜而肅穆,給人以矜持而智慧的感覺。女神儘管裸露着上身,但不失端莊典雅,她雖然殘缺了雙臂,卻依然亭亭玉立。整個體形充滿曲線美和高尚的精神美,體現着青春健美和旺盛的生命力。女神上半身袒露豐腴與下半身繁而有疏密節奏的衣裙,形成了單純與複雜的對比和諧,特別是裙褶的變化增添了整個人體的變化和含蓄的美感。女神的姿態動勢的處理異常微妙,整個身軀是採取螺旋形上升的趨勢,並有少許的傾斜,這種不重複的不同角度的傾斜,又造成了曲線的豐富變化和均衡穩定。這位人間難覓的美神集中了人間女子的一切的美。

維納斯雕像在被發現時腰部是斷開的,分置兩處。從斷面處研究得知雕像可能是用上下兩塊石料雕刻而成的。兩臂已失落不見。據説古希臘雕刻家對臂腕部分多采取分開單獨製作,因此易分離。至於兩臂原形究竟是什麼樣子,眾説紛紜,無法定論。人們在反覆欣賞這座段臂女神雕像時,總覺得她有一種天然的殘缺之美,有時比完美更能引起觀賞者無限的遐想和審美興趣。 今天運動會的第二個項目即將開始,左右兩組各出兩名運動員,性別不限,請運動員入場。 這次的比賽內容是:用你的手臂當作維納斯的手臂,請你給維納斯的斷臂復員,時間也是10秒鐘,大屏幕上將顯示時間,請你把你認為最美的動勢在10秒內固定5秒,同學們別忘了鼓掌給他們加油,開始!!! 1、2、3、4、5、6、7、8、9、10 誰的動作最美? 你是獲勝者,你獲得美神稱號,同學們向他表示祝賀。

剛才幾位同學精心為維納斯安排着雙臂,如果雕塑維納斯的雙臂正像他們演示的那樣,你們會有什麼感覺? 其實你們在高一語文課本中已經得到了答案了。

記得那篇課文叫什麼?作者是誰? “借捨棄部分獲取完整的偶然追求”這是清岡卓行在《米洛斯的維納斯》一文中的一句話。我現在請同學們重讀這篇課文中的一部分

“那失去了的雙臂正濃濃地散發着一種難以準確描繪的神祕氣氛,或者可以説,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種多樣可能性的生命之夢。換言之,米洛斯的維納斯雖然失去了兩條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麗臂膊,卻出乎意料地獲得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抽象的藝術效果,向人們暗示着可能存在的無數雙秀美的玉臂。儘管這藝術效果一半是由偶然所產生,然而這卻是向着無比神妙的整體美的奮然一躍呀!人們只要一度被這神祕氣氛所迷,必將暗自畏懼兩條一覽無遺的胳膊會重新出現在這座雕像上。哪怕那是兩條如何令人銷魂勾魄的玉臂!”

我想問了,你們也像課文中説的那樣“暗自畏懼兩條一覽無遺的胳膊會重新出現在這座雕像上”嗎?如果是,請舉手。

但是今天,我向大家宣佈,維納斯的斷臂找到了 相信嗎?不信?然而這是事實 sohu網站新聞頻道有這樣則新聞:

實際上,不管維納斯的手臂是否找到,不管她是否曾經有過那雙醜陋的男人的手,都抹不掉斷臂維納斯給我們美好的印象,這種印象已經根深蒂固的印在我們的記憶中

看了這麼多的古希臘的雕塑作品。同學們可能有點累了。放鬆一下,請同學們看一部電影非常精彩的預告片 放電影《特洛依》預告片問,多少同學看過這部電影。特洛依戰爭源於荷馬史詩的記述。 特洛依因為一件木馬被攻破城池,木馬拖入城內時候,年輕的特洛依王子曾提出反對意見,但是沒被老國王採納。特洛依本來就是《荷馬史詩》中描繪的一個故事,它是這樣記述的:識破木馬計的是特洛伊城的一個祭祀和預言家拉奧孔,他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將木馬引人城中。然而她的警告,並沒有引起同胞們的重視,反而這觸怒了雅典娜和眾神要毀滅特洛伊的意志,於是雅典娜派出了兩條巨蛇將拉奧孔父子三人咬死。 所以我今天要對同學們説:説真話是需要勇氣的,有時候,説真話也要付出代價的。 雕像中,拉奧孔位於中間,神情處於極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極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從兩條蛇的纏繞中掙脱出來。他抓住了一條蛇,但同時臀部被咬住了;他左側的長子似乎還沒有受傷,但被驚呆了,正在奮力想把腿從蛇的纏繞中掙脱出來;父親右側的次子已被蛇緊緊纏住,絕望地高高舉起他的右臂。 那是三個由於苦痛而扭曲的身體,所有的肌肉運動都已達到了極限,甚至到了痙攣的地步,表達出在痛苦和反抗狀態下的力量和極度的緊張,讓人感覺到似乎痛苦流經了所有的肌肉、神經和血管,緊張而慘烈的氣氛瀰漫着整個作品。

雕刻家在作品的構圖上有着精心的安排,作品呈金字塔型,穩定而富於變化,三個人物的動作、姿態和表情相互呼應,層次分明,充分體現了扭曲和美的協調,顯示了當時的藝術家們非凡的構圖想象力。作品中人物刻劃非常逼真,表現了雕塑家對人體解剖學的精通和對自然的精確觀察,以及純熟的藝術表現力和雕塑技巧。這是一組忠實地再現自然並善於進行美的加工的典範之作,被譽為是古希臘最著名、最經典的雕塑傑作之一。 古希臘雕塑也有直接表現世俗生活的,比如《休息的拳鬥士》就很有典型性。這位拳鬥士顯然是剛從拳擊場上下來,似乎正氣喘吁吁地與人説話。受傷的臂膊與包纏的雙手,折斷的鼻骨與歪扭的面龐,都説明他剛剛經過一場激烈的搏鬥。這件雕塑不僅通過這些細節的刻畫,表現了拳鬥士的驍勇,而且還通過他那健壯的體魄、強勁的肌肉來展示他的力量,是對亢奮而激昂的陽剛之美的讚譽。

小結: 古希臘雕塑以其恢弘而博大的崇高感,體現了人對美的理想範式及美好生活的尋求,它是積極、健康而鼓舞人心的藝術。儘管它產生於那麼久遠的年代,但作為典範,無論是藝術還是精神,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雅典的奧運火炬已經熄滅一個多月了,我們今天的小小運動會也即將結束。我們沒有機會在一個多月前前往雅典觀看那場盛會,暫時也無緣親身感受希臘古老的文化。就讓電視鏡頭帶領大家去領略異域風光把。

小練習:通過參與《拉奧孔》雕塑圖像的拼圖遊戲,以加深對此雕塑的印象。

古希臘雕塑3

古希臘工藝雕塑

邁錫尼城位於希臘半島南端的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東部。發生於這個地區的文化因邁錫尼城而得名,史稱邁錫尼文化,成為克里特文化之後的又一重要文化。

在荷馬史詩的記載中,荷馬常用多金的這個詞來形容邁錫尼。其實它並不盛產黃金,但是金銀工藝製品相當發達,這是由於邁錫尼人同產金國,尤其是埃及人直接貿易所形成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面具、金酒器等。當今考古發現除獅門有裝飾雕刻外,雕塑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金銀工藝製品上。

動物雕塑在酒器工藝中被廣泛運用。《獅頭酒杯》是用金箔敲打而成的,形象以寫實為基調,着力於裝飾雕琢,簡練概括,呈現獅子的基本形象特徵。最有趣的是有雙把手的高腳《鴿子酒杯》,造型不一般,這種形狀的酒杯在史詩《伊利亞特》中曾有過描寫:旁邊放着一個酒杯,是老人從家鄉帶來的。它鑲嵌着金釘,杯的提耳一共有四隻,每個提耳上面站着一對黃金鴿子,好像正在啄飲;提耳下面有兩條長柄支持。這是真實的記錄,史詩確有史實根據。

金面具是喪葬品,模仿死者的面容製成,一般是罩在身份高貴的死者的臉上,這些面具實際上就是氏族部落首領的遺像。所以每個面具的面型都有特點:有的濃眉大眼,有的淡眉微現,有的嘴脣緊閉。邁錫尼的這種為死者罩面具的風俗,古埃及人早已沿用,且有明顯的宗教含義:為死者留下一個不朽的面容,以便死者的靈魂飄蕩四方以後還能找到自己的歸宿。邁錫尼人制作面具是否也具有這宗教意思,至今尚無史料證明。

愛琴海藝術從地理環境上看起來似乎前接埃及藝術,後帶希臘藝術,但是它決不是埃及藝術和希臘藝術的中間媒介。愛琴海地區的雕塑藝術具有民族的、地方的特徵,這種個性特徵既表現在藝術形式構成上,也表現在審美意識上。愛琴海藝術形象給人們的視覺感受不像埃及那樣地對神靈和法老的崇拜,更多的是對神靈和王者的無視。他們的藝術直接同人類自身與現實生活相聯繫,藝術形式比起古埃及來更為輕鬆自然,具有和諧的節奏感和波動律。

克里特歷經盛衰,特洛伊戰爭使特洛伊毀滅,邁錫尼衰落,一幫野蠻的遊牧民族阿提卡人南下,一代古老文明便在鐵蹄下變為一片廢墟。但就在這文明的廢墟上滋生出了古希臘文明。

希臘雕塑

由於北方蠻族南下毀滅了克里特和邁錫尼的文明,希臘人被迫重新創造自己的文明。希臘文明主要表現在希臘神話、建築和雕刻上。

希臘雕塑分4個時期,即荷馬時期(公元前12世紀8世紀),因荷馬史詩是這一時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而得名;古風時期(公元前750年6世紀末),因這時期的雕刻藝術呈古樸稚拙的風格而得名;古典時期(公元前5世紀下半期公元前334年),指希波戰爭結束至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開始東侵;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34年30年),指羅馬滅亡埃及托勒密王朝這一歷史時期。

古希臘荷馬時期雕塑

古希臘雕塑的源泉

荷馬時期的開始,是以多利亞人從希臘半島北半部南下為標誌的,約在公元前12世紀末到11世紀。這個時期是氏族部落社會,已進入鐵器時代,它改變了荷馬時期的社會面貌:產生了私有財產和階級分化,進入奴隸社會,這時期政治上盛行原始民主制。到荷馬時期末已由部落的管理機構開始向國家統治機關過渡。

由於多利亞人的南下,克里特和邁錫尼文化遭到毀滅,希臘文化必須從頭開始。

從公元前12世紀到前8世紀的近四百年時間裏,遺存的藝術史料甚少。由於荷馬史詩在這一階段彙集而成,並且反映了這一時代的精神面貌,所以史稱荷馬時代。荷馬史詩是指《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相傳為古希臘著名盲詩人荷馬所作。這兩部史詩是希臘初期文明的百科全書,正如柏拉圖所説,荷馬培養了整個希臘。換句話説,不瞭解荷馬史詩也就無法理解希臘文明。這又必然涉及到希臘神話,因此又可以説,如果不瞭解希臘神話就無法鑑賞希臘雕刻藝術。馬克思曾説過,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荷馬時代正是希臘神話的形成時期,略知一些希臘神話,對於探討、鑑賞希臘、羅馬乃至後來的文藝復興美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希臘神自成神系,稱奧林匹斯神系,前後兩輩。在未有宇宙之前只有混沌神卡俄斯。卡俄斯生下大地女神蓋亞、地深處神塔耳塔洛斯、愛神厄洛斯、黑夜男神厄瑞波斯、黑夜女神尼克斯。兩個黑夜神又生下了太空神埃忒耳、白晝女神赫墨拉、死神塔那託斯、睡眠神許普諾斯。大地女神該亞生天父烏剌諾斯,天父又與母結合生六男六女:女兒稱提坦女神,男孩稱提坦神。天父擔心兒女奪權,便將提坦諸神囚禁於塔耳塔洛斯。該亞慫恿最小的兒子克洛諾斯起來反對父親,受傷的父親的血滴在地上生出復仇女神厄里尼厄斯和巨神吉伽斯,這就是前輩神族。

克洛諾斯奪了父王之權與妹妹瑞亞結合生了六男六女,最小的叫宙斯。宙斯後來取代父親主宰世界,又與兄姐及子女組成新的神系家族,生活在希臘人敬奉的聖山奧林匹斯山。人們在藝術品中常見到的諸神主要都是這個神系及他們繁衍的後代。眾神之父宙斯羅馬名朱彼特,統治天國、人間,掌管雷電,又稱天神;天后赫拉,又叫朱諾,掌管烏雲、風暴、閃電和雷霆,稱天空之神。宙斯的姐姐迪彌特,又叫賽來斯,是農業收穫之神。宙斯的哥哥一個叫哈得斯,統治着地獄和冥國,另一個叫波賽冬,掌管海洋,又叫海神。宙斯和勒託生的兒子阿波羅是太陽神,女兒阿特米斯,又叫狄安娜,是狩獵和月亮女神;宙斯和天后朱諾生的兩個兒子,一個叫阿瑞斯,又叫馬爾斯,主管戰爭,稱戰神;另一個叫赫淮斯托斯,又叫瓦爾岡,是火神和工匠之神。宙斯和山嶽神女邁亞生的兒子赫爾墨斯,又叫墨丘利,是眾神使者和宙斯特使。宙斯與大海神女狄俄涅生的女兒叫阿芙羅狄特,又叫維納斯,也有人説維納斯是從海的浪花中誕生的,她是愛和美的女神。從神族家譜來看,希臘神話顯然是原始社會羣婚制的產物。各種神職是人對自然現象不理解,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企圖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從而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這正如恩格斯所説的:由於自然力被人格化,最初的神產生了。

古希臘古風時期雕塑

公元前8世紀到6世紀,希臘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部落首領的權力完全消失,原始公社瓦解,奴隸制度在希臘形成,開始建立了奴隸制的城邦國家。由於陸地貧瘠,城邦國家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鋭,導致海上擴張和殖民統治。這兩個方面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使希臘在政治上與經濟上很快成為地中海世界的一支強大的力量。

在荷馬時期,雕刻藝術僅是一些小雕像。真正古希臘雕刻史的首頁應從古風時期開始。因為古希臘雕刻中最突出的人體雕刻就是在這一時期奠定基礎的。

法國美術史家丹納曾説:希臘人表現人體還有一種全民性的藝術,更適合風俗習慣與民族精神的藝術,或許也是更普遍更完美的藝術,這就是雕塑。人體雕刻藝術是古希臘雕刻藝術之冠。

人們從保存下來的屬於古風時期的男女人像雕刻中,可以窺見人類幼年時代的文明成就。古風時期的男子人像雕刻主要是青年全身裸體立像,希臘人稱為庫羅斯(意為小夥子)。這些雕像在人體比例和肌肉質感方面都接近真實的人體,面部表情開始生動起來,現出笑容。不管何種身份和職業的人物都用這種微笑表現,成為當時統一的時代風格,後人稱之為古風式微笑。

古希臘過渡時期雕塑

在希臘藝術發展進程中,由古風發展到古典時期中間有一個過渡時期,指公元前5世紀前半期。在這段時期裏希臘經歷了一場反抗波斯入侵的著名的希波戰爭。著名的馬拉松戰役就在這個時期。希波戰爭對古希臘具有深刻影響,嚴酷的戰鬥培養了希臘人強烈的愛國主義和奮發圖強的精神,產生了偉大的悲劇藝術。在雕刻藝術中出現了戰鬥,歌頌英雄業績的主題,無論是表現神話還是現實題材都與古風時代作品不同,與古風式微笑形成鮮明對照。產生了具有時代精神的嚴謹風格:從靜態的姿勢轉向力求表現運動甚至激烈動作;從過去只表現人物的正面發展到表現人物的多種方面。雕刻的技巧更加熟練,逐漸形成一種比例勻稱、結構準確、形體明晰的團塊體系。這時期的代表作品有《駕車人》、《波賽東》、《魯多維奇寶座浮雕》和《裏切亞青銅雕像》等。

古希臘古典時期雕塑

歷時半個世紀的希波戰爭,最終以希臘的勝利而告結束。在希波戰爭中,雅典是希臘各城邦的盟主,城市雖然遭到戰爭的破壞,但是戰爭勝利而繳獲的大量財富,又使希臘的經濟繁榮起來。作為城邦盟主的雅典,對外以霸主身份發展自己的勢力,對內實行民主政治,給人民以更多的富足與自由,從而使雅典成為當時歐洲最美麗繁榮的城市,也使雅典自公元前5世紀中葉進入了伯里克利斯的繁榮新時代。

伯里克利斯是位精明能幹的政治家,他關心貧苦平民甚於貴族,曾立法不準鞭打奴隸。他還是積極提倡文化藝術的統治者,把雅典建成了全希臘的藝術和教育中心。他説過,我們沒有忘記使疲勞的精神獲得休息,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優雅的,我們是愛美的人。希臘的哲學家和藝術家常常是他的座上客。古典盛期的偉大雕刻家菲狄亞斯就是他的好朋友。由於賢明的伯里克利斯的關懷和提倡,希臘藝術進入最繁榮的時期。

古希臘雕刻進入古典時期後出現了新的繁榮,雕刻家們進行新的探索和創造,突破古風程式,試圖在人體直立的基礎人體的重心移至一足,使另一足自然地表現出一些動態,以表現現實生活中人物的各種運動感。這是古代藝術家美學觀的新發展,意味着雕刻家對人與人體美的認識的提高。這時期創造的作品更接近現實的完美人體。

希臘化時期雕塑

希臘化時期一般指公元前33430年,又稱希臘主義時期。這一時期從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東征波斯,到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滅亡埃及托勒密王朝,前後共300餘年。

馬其頓希臘王經過南征北戰,使帝國版圖跨越歐亞非三大洲,成為希臘的鼎盛時期。崇尚文化藝術的亞歷山大王使希臘藝術廣為傳播東方,又從古代東方文化中吸收營養,從而使東西方文化開始交流與結合,促進了文明的新發展。隨着城邦國家的瓦解,政治、宗教、藝術也逐漸喪失了嚴肅性和公民性。藝術開始成為滿足少數貴族統治者自我炫耀、享樂和粉飾現實的手段。這就使神在藝術中的地位降低,人和人的生活更多地出現於藝術題材中。

同古典時期雕塑相比,希臘化時期的藝術風格多樣,既有同古典藝術接近的風格,如《米羅島維納斯》等一系列維納斯雕像,也有體現這一時期生死搏鬥、美醜相爭的時代精神、摻入悲劇性風格的《拉奧孔》等。希臘化時期的雕塑藝術由於希臘本土雕塑傳統深厚,依然成為希臘雕刻藝術的中心。

在古典時期象徵至高無上權威的宙斯和城邦保護神雅典娜,在藝術中已不佔主導地位,象徵愛與美的阿芙洛狄忒則逐漸登上藝術的寶座,許多姿態各異,模仿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優美的樣式造型接踵問世。古希臘的藝術家們從人的生活出發,肯定人生,讚美人的美,賦予人的肉體和精神以崇高而十全十美的理想,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人們通過希臘化時代的雕塑家們對維納斯的創造,可以看到充滿人性的女神的永恆的藝術魅力。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米羅島維納斯》。

Tags:雕塑 古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