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活着》讀後感集錦(1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活着》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着》讀後感集錦(14篇)

《活着》讀後感 篇1

人活着,其實只是活給自己看,與他人無關。

曾經有人問我,人活着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既然來到人世間,嚐遍了該有的苦楚,流過數不清次數的眼淚,生活依舊過得不好,那活着到底還有什麼意義了?我仔細回憶過往,似乎還找不到理由説服自己。

少年福貴敗光家產後,他的父親也離他而去,少年福貴還沒從“少爺”這個身份裏轉換出來,就迫不得已要接過父親的擔子,扛起這一大家庭的責任。正是這一人生的第一個大變故,使得他認識了作為一個丈夫,學會支持起整個家庭。

在毛草屋裏生活,妻子家珍的不離不棄,為他生下有慶,儘管丈夫曾經的糊塗,但毅然然用生命奏響了愛與責任,理解與寬容。福貴遠去裏尋醫,卻被拉為壯丁。兩年的顛沛流離,在戰火的`洗禮中,漸漸明白了生存的含義:家鄉有自己的親人,只要活着,就能見到他們。

幾年後回來,母親已經去世,女兒也因一場高燒不會講話,但好歹四人團聚了。又因饑荒,被迫無奈把女兒送給別人。女兒逃回了家,他們再也狠不下心了。先是妻子病倒了,後來兒子又因獻血過多死了。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勤懇的女婿,女兒又因難產去世。不久妻子也去世了,只留下一個外孫。

本還可勉強過上好日子,女婿卻因工地失誤丟了性命。福貴拉扯着外孫長大,卻因為一個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失誤——豆子煮多了——外孫被吃撐死了。

就這樣,親人接二連三地去世,這樣的遭遇,苦不堪言。他沉浸在痛苦中遲遲不肯走出,淚水浸濕了衣襟。

福貴經歷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着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裏就像被刀割般的痛,割的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蹟般地挺了過來。還比往日活得更加灑脱與堅強。

人活着,其實只是活給自己看……

《活着》讀後感 篇2

一個暮年的老人,回憶他自己的一生。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中國人的生活幾千年來都是有點盼頭的。所以,一個人活着就像是在為別人而活。這也算是中國的特色吧。

我們不去討論這種特色的優缺點,只是當一個極端的個例發生的時候,一切解釋都這樣的蒼白。

富貴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講起自己的經歷,是那樣的平淡和滿足。

一個曾經的.紈絝子弟,家裏有很多的錢。但是,攤上了兩個敗家子。爺爺地傳到父親手裏就少了一半。再到他的手裏,乾脆輸了個精光。有錢的時候,它可以嫖,可以賭。可以事無忌憚的開老丈人的玩笑,可以騎着別人滿街亂跑。完全是一種奢靡的生活。

一個這樣的人,當一切都改變之後,也很快適應了新的生活。可以下地幹活了,可以自己走路了,可以自己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了。當他挑着兩大筐的錢還個龍二時,肩膀磨破了皮,全身的骨頭就像散了一樣。他終於明白了錢是不容易掙的。

可惜,一切都已經太遲了。為什麼所有的人都是在最後才明白這樣的道理。能夠儘早明白這個道理的人,我想一定是作家,要麼就是偉人了。

當一個人生活需要別人的時候,又或者説有了一個精神寄託的對象。於是,活着的目地就是為了他或她。富貴的第一個精神寄託就是他的老婆家珍。然後是女兒,兒子,女婿,外孫子。結果,人生的三大悲劇,基本上都讓他趕上了,而且非常的絕。早年喪父,中年喪子,晚年喪妻。當這一切都發生了之後,上天的眷戀,給了他一個孝順的女婿和外孫。結果,女婿和外孫也相繼死去。我不知道如果這些變化發生到我身上,我是否承受得住。也許富貴在戰場上看到了太多的死難吧。慢慢的就習慣了。可是誰又能習慣一個個親人離自己而去呢?

《活着》讀後感 篇3

我活了十六年光景,在父母所謂的價值觀下成長,我到底是為了什麼活着呢?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它們盡情地展現婀娜的姿態,也就在這個季節,我的爺爺請人給他打了一副棺材。他説“跟病痛對抗了這麼久,我累了。”聽到這句話我打了一個寒顫,皺起眉頭對他説“你還活着呢,説不定希望會發生呢?”

曾幾何時,有個熟悉的場景一直在我腦海回放,那是富貴在給家珍準備棺材。家珍當時岌岌可危,鳳霞不願相信啊!人還活着怎麼可以輕易放棄希望呢?終於,出於對生命的渴望,家珍越過了這道坎。

生活不就是度過一個個的坑和坎嗎?有時候你感覺有一步邁不出去了,可你還活着,那有什麼可怕的。

只有在爺爺躺進棺材那一刻起,我才真正相信他的形體已經沒有生命機能。

他走後沒多久,來了很多人,我想為把我從小帶大的他在眾人面前流次淚,但我知道他跟病魔對抗時,六十多歲的老人會痛苦得用皺的乾枯得不成樣子的手抓緊牀單。如果活着是這麼狼狽,他更想衝破身體的枷鎖,達到精神自由地活着。那我又有什麼好流淚的呢?

萬千世界有許多種活法,那些還存有生命氣息的人總是不能讓自己感到快樂。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他們為了名利活着。那些追逐虛榮的人,是為了得到他人讚揚而活着。

我這個年齡的'人,在學校為以後實現自己夢想努力着。在讀書之餘,經常有陽光透過樹葉映射到我桌子上。這時我就喜歡眺望不遠處的房子,那裏有個農民在每天扛起鋤頭在忙農務。周圍池塘不時有扭動身軀跳起來的魚,也有偷偷恢復生機的枯鬆。

時間流逝如白駒過隙,也許過十年後,我會過着普通人的日子,不平庸也沒有天賦異稟,又或者顛沛流離每天為生活焦頭爛額。但是人還在世上,還能呼吸,還有心跳,就不應該放棄對人生的希望。

人應是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為了帶不進棺材之外的東西而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4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可貴的,生命也是擁有一切的源泉,而生命的基礎便是活着。

活着,為什麼要活着,活着幹什麼?在我的認知裏我是為了幸福而活的。文中的福貴他幸福嗎?我不知道。那他是為何而活呢?青年時的他祿祿無為,還敗光了家產。而後,他想要一個平淡和極其簡單的生活,上天給了他嗎?沒有。上天一次又一次將各種苦難降臨在這個樸實的農民身上。文中福貴的一生也與美國民歌中的老黑奴相似,也正如同作者所説的“儘管他們生活大不同的國家,但他們都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但他依舊友好對待這個世界”。福貴的生活是可悲的,也是困苦的,但值得我學習的是他在困苦中卻依舊頑強拼搏和相信希望天明天的那種精神。他不是神,是人。那麼當無邊的'苦難在次襲鄭他的身體時,他又是如何活下去的呢?我想,支持他活下去的便是一種相信希望的精神吧!

福貴讓我懂得了我們的一生將會遇到不可計數的許多困難,而我們之所以會認為這個困難比天大是因為我們還末遇見更大的困難。當福貴的親人一個又一個的離去時,福貴的心痛何人知曉?安定的日子,渺小的幸福。我想這兩樣都是福貴一生所追求的東西吧。他所要的並不是冰冷得毫無一絲温度的金錢,而是充滿温暖及幸福的一個完整的家。那當這個脆弱的家庭都被無情而殘酷的現實擊破時福貴活着的信念是什麼呢?是希望吧!

當墨一樣的天空染上了一縷金色的朝陽,那便將會是希望的到來之際。在這個如此黑暗的社會中,福貴卻依然保持着一顆象往希望和光明的心,那麼他幸福了嗎?我依舊未知,但讀完這本活着,它帶給了我莫大的勇氣,是一種面對困難無畏的勇氣和對生命充滿希望的精神!

《活着》讀後感 篇5

剛看完餘華的活着,掩卷之間又是一聲歎息。很早以前就聽説了這本書,卻一直沒有機會看,翻開的時候發現自己挺幸運,因為多年前就看過了電視劇版的《福貴》,情節有改動,電視中的鳳霞還發過瘋,苦根好像也沒死。或許是現在的生活過於安逸,我無法設身處地的將自己拋到那樣的環境中,體會活着的不易,但人的情感卻是任何時候都會產生共鳴的,青年的福貴不知天高地厚,揮霍無度,敗光家產,淪落為貧農。貧窮的生活消磨着他們的生命,母親或許在對兒子的思念和對兒子“又去賭錢”的擔心中離去。此後,悲慘的陰影就一直揮散不去。全書我覺得最引發淚點的就是有慶的死,從出生開始就沒過過好日子,倔強,卻有擔當,有責任感,本應對他的未來充滿希冀,他或許是扭轉這一切的關鍵,卻被無良的醫生活活抽完了血(讀此段時我是憤慨又心酸的不能自已),無法想象一個承載希望的活生生孩子,可以在一瞬間化身孤魂,無法想象一個父親不僅要忍着喪子的悲傷還要瞞着無法承受打擊的母親,無法想象白髮人送黑髮人,卻無法將這悲痛安放在逝者靈柩中長埋地下,只能刨個坑,裹着件單衣就入土。或許是我想法太幼稚了吧,總覺的作者過於殘忍了一點,應該幸福的活着的.人卻以最悲傷的方式死去,就好像我們總希望明天可以更好,須不知最好的時光就是今朝,人生不是我們所能預測,一切卻都已冥冥之中早有註定。

那頭叫福貴的牛是福貴從死亡的邊境拉回來的,別人説這頭牛年齡比他爹都大,頂多活個兩三年,福貴淡然回到自己的時間也差不多了,兩三年夠活了。結局苦根的死也是出乎意料的,不會説話的鳳霞生了一個滿嘴跑話的兒子,算是對人心理的安慰吧。這一切雖説不全是福貴年輕的過錯,但他自己當年犯下的種種,最後都被他親手埋葬。活着,對福貴而言是一份責任,儘管沒有實現從雞到鴨再到牛的重振家門的抱負,但是陪家人走過,相守家人的一生,不正是活着的意義麼?

《活着》讀後感 篇6

這本書讀完有一段時間了,記得有老師説過遊記怎麼寫?就是你去過這個地方後,回去把在這裏所看到的都忘記,然後再寫。如今也沒寫到什麼好的文章

讀完這本書後,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活着最重要”。當時還一度理解為:好死不如賴活着。福貴經歷了人生的大落,經濟上的失勢,親人的相繼離世,他還堅強的活着。

在準備寫這篇觀後感時又翻開這本書第一章回憶一下。在輸光家產後福貴的一生便就此落寞了。親人在此後相繼離世。家境大不如前。書中每個人都死的很慘,讓我一度不再相信這個世界,很久後才從書中出來。《活着》是要告訴我們如此社會,如此別離,福貴這樣一個小人物認真的活着。每個人都死的很自然也很隨意,也許這是那個時代的特色,有一百種死法,但我卻想堅強的活着。那個時代,活着需要巨大的勇氣,未來難以期,可每個人都卻想要繼續活下去,那個時代的.人,比任何時代的人都渴望能活着。

當讀到有慶因為救縣長夫人而被抽血抽死,原本一個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的孩子就這樣在權勢的手中葬送了。這段內容在還沒有看書時同桌給我講過。現在還能想起來,高三教室下午的課間,補覺的,做數學題的,做文綜的,談論遊戲的,看書的。同桌用紅着的眼睛看着我,良久給我講了這段,然後説那個大夫知道孩子即將要死並沒有做任何搶救措施,而是説了一句胡鬧。義憤填膺的説,大夫都不救死扶傷了,他們眼裏只有權勢。當我看到這段時,我也在想,救死扶傷的天職呢?現在想來,那個年代權勢更容易弄死一個人,醫生可以犧牲一個人而自己活着,可以救活跟多的人,這樣的小犧牲不算什麼。

那個年代能活着是巨大的幸運,他們比任何時候都渴望活着,但生命卻是那麼的脆弱。一直以來沒有很懂,在如今提筆寫下時多了更多的思考,在那個吃人的年代活着不易,可是他們更願意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7

翻開書頁,心中湧上沉重,卻也交織着欣慰。作者近乎冰冷的筆調洋溢着樂觀,同時印證一個年代的艱辛、坎坷與蒼涼。一次次生離死別,委婉卻淒涼,展現着生命的渺小與短促。家道中落的悲哀,強徵兵役的悽慘,雙親逝世的痛楚接踵而至,在為“活着”而“活着”的信念的支撐下,次次打擊後福貴依舊繼續堅持着。孤苦伶仃的晚年裏,他只能與一頭同樣名叫“福貴”的牛作伴,回首曾經,他需要多大的勇氣。“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他用他的一生告訴我:活着是一種歷練,活着是一種幸福。

“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活着是任何人也無法逃避的,有的人在歲月中感知到活着的意義,於是得到了生命的價值與永恆。可是有的人活着,失去了追尋的方向,活得迷茫;失去了的奮鬥的理想,活得可悲;失去了美好的期待,活得艱辛;失去了腳下的路途,活得愚昧。其實活着,並非要名垂青史,轟轟烈烈。過分追求名望,常常是身心俱疲卻也無所得。“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要過於苛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淡然面對,積極把握,珍惜當下。

生活是人生一片廣闊的田野,而苦難亦是一種希望的播種。它在落寞時滋潤枯竭的心靈,在迷惘時指引前進的方向,在無助時鼓舞失意的靈魂,它能夠使人在逆境中堅強,在平凡中不凡。

這樣一句俗話被人們口口相傳:“好死不如賴活。”的確,人們總是在探求生命的實質與活着的意義,認為人活着是為了理想、奉獻、青春、奮鬥,諸如此類,卻忽略了人生中最真的東西——“活着”,不管處境如何,不管堅持着是為了什麼,我們都應該為“活着”而好好活着,這是人生最基本的信條,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加有價值。就如人生旅途上的朵朵小花,我們日積月累地採摘,那些樸實無華的花朵,也會變成生命的花籃。

人生中沒有什麼幸運或是不幸,生命只是靜靜地、平淡地活着。善待自己,珍惜生命,把握人生。

《活着》讀後感 篇8

我們每個人就像我們踩着的這塊黑土地,坦露着胸膛,召喚着屬於自己的歸宿和使命。一個人生下來不易,活着更不容易,活得好卻是難上加難;有些時候經歷過苦難後倖存了下來,別人認為你只是倖存者,但對我們自己來説其實這才叫生活。

小説裏的故事與現實與和現實中的現實總有不一樣,而現實總是令人費解和矛盾的,我們活着不應該只是發泄、控訴或者揭露,適當的高尚才會給人希望和未來,人畢竟只活那麼些年,在時間的世界裏,我們都只是一羣路人,有些時候卑微而自大。一顆安定的心是我們需要的,有些事只有在經歷理解之後才會蜕變超然,看待善惡一視同仁,用一顆慈悲的心和同情的目光環顧世界。

人的體驗和慾望以及想象和理解,會屏蔽所有不同的界限,讓人從他人的經歷中感受到自己的命運,就像在不同的鏡子裏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而《活着》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財富,講述了絕望,講述了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讀完福貴的'一生,一路喜憂參半。

他走過的這大半輩子異常艱難,在開始時會為他的不爭氣而生氣,年輕時把家中的一百多畝田輸光了;後來他改過自新,命運卻對他不公,讓人對他的悲慘境遇唏噓不已,妻離子散,到頭來只餘孤身一人在這茫茫人海中,再也沒有老婆的嘮叨和寬容,沒有子女的歡聲笑語,只是白髮送了黑髮人。

當一個人經歷命運的考驗時,選擇各不相同,結局也不同。福貴雖然歷經磨難,但他是幸運的,他在生活面前失敗了,敗得一塌糊塗,但在精神世界裏,他是一個勇敢的強者,任何磨難都不足以擊垮他。所以説,我不敢妄加評論他的一生,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也許時間會把他的身體摧垮,但會讓他的意志更加堅定,活得更瀟灑更自在。可能時間會改變一切,且不會事先通知你,但真正有智慧的人經歷過歲月的沉澱之後,會變得更醇香、更簡單,那是洗盡鉛華之後的浴火重生,我相信時間會讓我們越來越有魅力,無懼所有,即使生死在前,也只淡然笑之。

《活着》讀後感 篇9

人為什麼活着?應該怎樣活着?其實在某些方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可以互通的,雖然,我還沒法準確地面面俱到地回答。但看完這本書,至少有一個原先就有的觀點被再次鞏固和強化,那就是:勤奮努力地工作,用樂觀積極、與人為善的心態好好活着。

首先一點,勤奮。按稻盛和夫書中的定義來説:勞動的目的不應僅取得糧食、免於飢餓,也是為了鍛鍊人類的心智,如果每個人都勤奮努力,就能夠培養出美好的心智,讓人變得更完美。

我認同這個觀點,我們都不完美,但都可以努力讓自己更完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想,努力勞動在給我們帶來物質回報的同時,確實帶來了精神上的收穫,雖然在勞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免抱怨、煩惱,心情鬱悶,但當事情過去後再回頭看,或許這其實也是一個修煉心智的'過程,正是因為有好多好多這樣的抱怨和煩惱,我們才逐漸變得成熟,變得穩重,變得能獨當一面了。

當然,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與人為善。稻盛和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保持謙虛真誠的態度,儘量少摻雜個人主觀意識,秉承他人之心看待所處的局面。

正如稻盛和夫所説,當一個人低落的情緒也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樂觀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驗和保持樂觀的心態,因而心懷感恩、欣然接受這個考驗。換句話來説,事已如此,生氣並無用處,又何必拿別人的錯懲罰自己?還不如一笑而過。我們也可以學習作者用這幾種方法1、如果有時間去煩惱,就比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2、保持謙虛絕不驕傲;3、每天自我反省,反省並不是意味着每天煩惱一下;4、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來避免煩惱的。

《活着》讀後感 篇10

放暑假前在學校圖書館借了幾本書,最近天太熱,剛好在家啃書,利用了三天時間看完了餘華的《活着》,請原諒我在書中劃了一些我認為經典的句子。

趁現在有空閒時間,來寫寫自己的一點感想。六十年動盪造就了福貴悲慘的一生,一次次遭受厄運的打擊,令人無法喘息,而他卻一次次選擇堅強的活着。第一次厄運是他兒子有慶的死,一個五年級學生,多麼鮮活的生命,卻在一次義務獻血時,出現醫療事故而死亡。

第二次厄運是他女兒鳳霞的死,鳳霞是個乖巧,懂事的女孩,卻因為一次高燒變成了聾啞人,她的人生在遇到偏頭二喜後有了轉機,她得到了二喜的寵愛,生孩子之前的那段時光她是幸福的,可幸福的時光太短暫了,最終她的`生命在生孩子時由於大出血嘎然而止。

可是厄運並沒有因此而結束,緊接着是身患軟骨症一直卧牀不起的妻子家珍去世,這時這個家只剩下福貴,二喜,還有年幼的外孫苦根(因他一出生就沒有了媽,爸爸又是個孤兒,他的命很苦,因此而得名)。總以為厄運不會再找上門來,可接踵而至的又是親人的離去,二喜在一次外出搬運時被水泥板砸中而身亡。原本圓滿的家庭卻只剩福貴和苦根祖孫倆孤苦相依。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簡單,而簡單便也是一種幸福,但好景不長……

那一年,苦根他才七歲,因為孩子生病了,福貴心疼他,於是鮮少地給孩子煮了一大盆豆子,結果孩子由於過度食用而撐死了,“是我,我害死了苦根,我是老湖塗。”他守着老月獨自懺悔。從此,他便自己活着,也只能自己活着,在“福貴”這隻老牛的陪伴下孤獨的活着。

到此故事也就講完了,真不知道福貴憑啥勇氣活到最後?黃昏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福貴守着時光如住常般活着,然後無懼地老去,原來,《活着》便是最好的幸運,活着就是生命的體驗,跡是最大的勇氣!

《活着》讀後感 篇11

今天我翻開了雜誌《讀者》,看到引人注目的大標題——人靠什麼活着,便把文章讀完。看完文章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鞋匠和他太太收養了一個小孩,這個小孩本是天使,他從近年發生的三件事中,知道了上帝所問的問題的答案,明白上帝已經寬恕他了。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感慨萬分。文章最後説道:“誰生活在愛中,誰的生活裏就有上帝,誰心中就有上帝,因為上帝就是愛。”其實人靠什麼活着?人就靠“愛”活着。沒有了愛,人們就會感到孤獨,久而久之,便會在孤獨中逝世。愛像一片寬闊的湖泊,拯救生命乾枯的沙丘;愛像一汪清澈的泉水,滋潤遭遇不幸的心靈;愛像一個甜蜜的微笑,鼓勵陷入困境的人們……

其實人世間的`愛很多,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為了拯救有生命危險的叔叔,拿着一美元去買“上帝”。他的這種行為感動了一個老頭子。老頭子賣給了他“上帝”。其實這個老頭子是一個富翁,於是他請來專業醫生治療小男孩的叔叔,使他叔叔康復了。

是小男孩對他叔叔的愛,感動了一位富有的老頭子,才讓他叔叔康復。愛可以讓死神望而卻步,可以增進彼此的友誼,可以縮短彼此間的距離。曾聽過一句歌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世界能變得如此生動、美麗、精彩,是因為愛,因為愛是人間的春風,是生命的源泉,是象徵幸福的花朵,因為愛無處不在。也因為文中鞋匠及他太太對孩子的愛,令他們家逐漸富裕,也令本是天使的小孩得到了上帝的寬恕。

無論你身處何地,你都不要感到悲觀,因為愛無處不在。你要永遠記住,人靠“愛”活着。

《活着》讀後感 篇12

從小是一個少爺,一個無知的小孩,到一個為了一百畝田而瘋狂賭博的年輕人,以致賭光了家產,被國民黨抓去拉大炮,到了人生的末端,親人紛紛先他而去,只留他苟活着。這麼一個苦命的人兒呀,就是餘華作品《活着》的主人公——福貴。他早年喪父母,中年又喪了一對兒女,那可憐的妻子和女婿呀,死神也不放過,還有他那唯一的外孫兒苦根,因吃多了豆,也被活活撐死了。

福貴,他一生不福不貴。作者的“假惺惺”有點讓人反感,他經常會在你被悲慘的情節弄得快窒息時,加入一絲淡淡的喜悦,如同在黑暗的世界中給了你一絲絲的光明。而當你剛剛鬆了口氣時,你卻發現這只是個巨大的陷阱:就像有慶長跑得了第一,緊接着就面臨死亡;鳳霞懷孕了,一家人終於露出了難得的笑顏,不久,她又因難產而死了。

作者的'手法真是太殘忍了。他讓我驚愕地站在那裏,站在他描繪的世界裏。我彷彿看到一棵快枯萎的樹,剛抽出一點讓人喜悦的丫枝,他便無情地舉起斧子,攔腰斬斷,斬斷了這讓人期待的美好。

我想福貴活下來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太可怕了,死了一堆人,都是他的親人,全是他的血和肉呀!最後只留一頭老了的牛和他相依為命。他留在世間還有什麼意思,他的靈魂是不全的。我曾以為失去自己喜歡的東西是痛苦的,可是福貴接二連三地失去親人,那僅僅是痛苦嗎,那是絕望。當絕望在你心中時,你雖然活着,但已經是死人了,所以福貴沒有真正痛苦過,他是萬念俱灰,是行屍走肉。

我想餘華寫作的目的是讓我們感悟人生的沉重吧,直到看到他説的寫作緣起。

“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的那位老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這樣的一篇小説,就是這篇《活着》。”

人在活着的過程中免不了苦難,但你必須去忍受。這也許就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吧。但是我的感受完全不止這些,它引起了我對人生的思考。

《活着》讀後感 篇13

剛剛聽説的時候以為,是一本新出的爆紅愛情小説,我真的見識短淺,我現在自己想起來也羞愧難耐。

這本書是我從序中就很喜歡的一本書,我也夢想過做一名作家。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只有內心才會真實地告訴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麼突出。內心讓他真實地瞭解自己ー旦瞭解了自己也就瞭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這個原則,可是要捍衞這個原則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和長時期的痛苦,因為內心並非時時刻刻都是散開的,它更多的時候倒是封閉起來,於是只有寫作、不停地寫作才能使內心敞開,才能使自己置身於發現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靈感這時候才會突然來到。”

我自己創作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感受,因為以前不愛讀書,所以現在眼高手低,痛恨些浪費的時間。

這本書剛剛開始看的時候,非常吸引我,我甚至自習課撇開一堆作業抱着書看,我發現它真的有強大的吸引力,文筆不華麗但是很接地氣,比喻也恰到好處,行文舒服。不得不讚歎,經典就是經典。

再説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最後落得只有富貴活着,緩緩透出人生道理。

《活着》裏的福貴就讓我相信: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活着”兩個字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與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我沒有流淚,在我看來這只是一個悲慘的故事,給我的感覺就是逝去便是逝去,親人的離去也許會變成更大的力量讓自己活下去,坎坷的人生道路,依舊向前看,依舊前行。

書中讓我最深刻的就是有慶的死,讓我意難平,天真善良的有慶死於那個荒謬的官僚主義時代,醫生為了討好縣長而將他的血抽乾,我為這個荒謬的年代感到心酸。

這本書交給我很多,它所獲的獎項實至名歸,經典就是經典,難以超越。

《活着》讀後感 篇14

《活着》這部小説講得很悲慘,當一位名叫富貴的老人以樂觀的心態講述着自己的親人一個個地離去,我們同情他。當然,這個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年輕的時候做過多少蠢事,也許將來有多少厄運發生在你身上!我們也許會同情他,但並不會可憐他,因為人總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所以富貴的故事告訴我們:但行前路,也要考慮後果!

人生本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亦或是為人丈夫,都應該先學着做人!有些東西可以去嘗試,但需要一個合適的“度”,正如《活着》中的富貴,不能因為父親是地主,家裏有錢,就不顧父母,妻子的阻撓,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去追求自己所謂的“人間極樂”!

人生在世,何來虧欠,都是本色出演!人生都是一場騙局,誰的騙局高明,誰就活得更好!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同樣也是世界上最傻的動物!有些東西擁有的時候,不懂得去珍惜,直到失去後才後悔莫及。我們望着富貴和老牛的背影漸行漸遠,從他們的背影中,我們看到了活着的艱辛,看到了活着的不易。故事的最後老人和老牛成為彼此的依賴,也許剩下的時光可能會很累,但我希望他們是快樂度過的,也願他們只為活着而活着!

活着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是容易的,但活得瀟灑,每天都快樂卻又是非常困難的。《老人與海》中説:“一個人生來並不是要給打敗的,你儘可能把他消滅掉,但就是打不敗他”,我想既然活着,就去和所謂的命運抗爭。正如電影哪吒中所言“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你問我人是否能改變命運,我不曉得,但我曉得的是,不認命也許就是富貴的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