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烏合之眾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1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烏合之眾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烏合之眾讀後感

烏合之眾讀後感1

烏合之眾,顧名思義像烏鴉聚集在一起的一羣人,是個貶義詞。那麼,這必是一羣"禍害"吧!這是一本寫羣體心理的書,我想,其中更多體現的是作者對於羣體不看好的態度。所以,我本人也是有一些新的感觸和不解,現就其中一些觀點發表我的粗淺的看法。

我曾一直以為人多力量大。當你聚集在一個羣體時,會有更多的人督促你,幫助你,這樣你是受益無窮的。況且,人只有身在人羣時才能突顯自己,我覺得這是毋庸置疑的。脱離人羣,你就無法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然而,這本書好像又告訴我並不是這樣的。

書中講了羣體具有衝動性,易變性,易怒性。也就是説羣體具有輕信的傾向,並且具有暗示的影響。這麼想也許並不錯。例如,若是一個班集體,有一個同學進門後大喊一聲:"老師今天似乎心情不好,咱們班這次沒考好。"這時全班同學大概都會繃着一根弦,似乎被傳染了一種緊張感。然後接下來在班主任課上大家都會認認真真的,生怕成為那個"碰釘子"的人。處於集體中的我們覺得這再正常不過,但這似乎也印證了作者的觀點:羣體容易引發騷動的特點,使其具有奴隸的衝動性。這件事似乎也引出了羣體的盲目性,正如書中所言:"專門傳播羣體觀點和信仰的方式從來都不是論證,而是傳染。"所謂"三人成虎",不也就是這個道理。這麼説來,更加動搖了我原本對羣體重要性的看法。

在羣體與個體的關係中,文中講到:"個人利益很少會成為羣體的行為推動力,但它是孤立個體行為的唯一動機。"也就是説一個人的性格品行,在他作為個體單獨存在時,和處於羣體當中時是不同的。一個人可能受集體影響,更大程度的放大了自己的品行。例如一個人可以對於自己的生死存亡無所謂,但卻無法接受自己羣體的滅亡。在這個羣體中,他所要維護的並非是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説因為處於羣體中而擴大了他的某種品質。同樣消極的品質也是這樣,個人受集體的影響。我似乎被説服了。

可是換一個角度想,這難道不是因為人的個人意識和集體意識的問題嗎?並不是人受羣體的改變,而是這種改變取決於人。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會因處於集體而變得更加高尚,有人卻會因處於集體而更加粗鄙,説來説去都在於人的本性吧,與羣體有多大關係呢?

在講到羣體的推理時,我又有些觀點與書中相駁。所謂頭腦風暴就是通過一個主題任意聯想,發散思維。這自然是處於一個集體,人多力量大,得到的結果更多,更有效了。但是書中卻説羣體的推理是一種低級的類比,也就是盲目的類比,不探究本質。當然,文中也列舉了一些令人信服的例子,但我依然不認為一個集體較個人而言,更為"弱智".

於是我從另一個角度説服了自己。一個人很聰明,很精明,100個人組成一個羣體,每個人都很聰明,很精明,但這個羣體是否就會發揮100倍的聰明才智呢?事實並非這樣。這便要歸結於羣體存在的限制性。形成一個羣體,要有很多因素,羣體會有領導,會有各種等級,會有很多人站在集體的角度推理,而非個人角度,於是便產生了各種問題,出現了羣體推理的呆滯。

總之,正如書名《烏合之眾》,把羣體比做烏合之眾,從某種意義上也顯示了作者對於羣體的消極觀點。當然事物總有兩面性,雖然有很多方面我在潛意識裏也贊成作者的觀點,但也存在很多爭議。

烏合之眾讀後感2

對於《烏合之眾》這本書,其實我早有耳聞,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去閲讀一番。恰好這期流動書舍的主題是心理學,裏面推薦的書籍有《烏合之眾》,一下燃起了我想看此本書的衝動。就這樣,我開啟了《烏合之眾》閲讀之旅。

它是一本怎樣的書

《烏合之眾》是一本研究大眾心理的書籍,書中圍繞三部分進行展開,分別是“羣體心理”、“羣體的意見與信念”以及不同羣體的分類及其特點。勒龐對於自己的提出的見解十分自信,並時常通過插圖以及案例來證明其提出的觀點,使自己的觀點更易信服。雖然這本書籍飽受好評,對於羣體的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對於勒龐提出的觀點,我並不敢完全苟同。

書中的觀點有哪些比較有代表性

勒龐對於羣體的概念做了基本的定性,他認為羣體並不只是一羣人聚在一起,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認為具有共同明確目標的人才能稱之為羣體。“羣體總是無意識的,但也許就在這種無意識中間,隱藏着它力量強大的祕密”。決定羣體特點的原因中,一是無意識,二是傳染的現象。三是易於接受暗示的表現。只要羣體中有一個人提出觀點和看法,周圍的其他人都會不自覺的受到暗示。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淘寶購物。

當我們需要購買一件商品,但是之前對於這一件商品完全沒有接觸和了解的時候,我們往往藉助的是店鋪評分、用户評價,其中用户評價對我們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當在尋找意向商品的時候,第一個看到一家店鋪的商品,評分很高、很多人購買且幾乎都是好評,我們就好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那個它,心裏默默地説“嗯,這個就是我心儀的”。或許這個商品並不是適合所有人,但是當購買羣體一大片倒向好評的時候,你會不自覺認為這個也是很適合我的。這就是為什麼當有人對於店鋪差評就會受到店主的報復的原因了。因為評價引導性實在是太強了,以至於當大家不知道如何選擇一件商品的時候,就會無意識的受到用户評價的影響。

在“羣體領袖及其説服的方法”一節中,他認為所謂頭領,有時不過是小頭目和煽風點火的人,他們並不一定具有超於常人的智慧與本領。他們採用的動員手段是:斷言、重複和傳染。做出簡潔而有力的端麗,不理睬任何證據,不斷的進行有效重複。這種動員手段不否定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因為這種手段會讓領袖的説法進入我們腦海,通過不斷重複,從而構成行為動機,讓我們對這種説法深信不疑。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對於領袖提出的説法並只是一昧的接受,領袖的斷言也並不是無理無據。時代在發展,我們的思考也在進步。

如何評價這本書

在這本書中,作者不止一次地強調個人在進入羣體之後,就會變得偏執、專橫和毫無自己的主見,智力也總是低於孤立的個人,由此可見他對於羣體是持較大的悲觀態度的。當然我們在閲讀此本書應帶有思考的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人民羣眾,羣體並不是像作者看待的那樣一無是處。我們對於書中的觀點應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並不能全盤接受,而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將其運用在現實生活中。

烏合之眾讀後感3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一個羣體之中的人就彷彿在山中穿行,想知道山的面目很難。而《烏合之眾》正是告訴我們這座山究竟是什麼樣子,怎麼上山,怎麼下山,怎麼面對下一座山。

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其實就骨子裏厭惡所謂的“流行”和“時尚”。為什麼所謂“大眾”喜歡的我就要喜歡?“大眾”説好的我就要説好?“大眾”是什麼?我覺得這個“大眾”其實和從小到大沒徵求過我意見就上台代表我發言的那些“學生代表”“員工代表”一樣,不過是有權,有錢人的喉舌和工具而已。我不能阻止他們宣傳和演講,但我可以不認同不跟隨。

。很多人都聽過一個笑話。一個路人看到路上有一個人在看天,就以為天上有什麼也停下來抬頭看。第二個、第三個,更多人也停下來看,什麼也沒看到就相互詢問。最後才知道第一個人不是在看天,是因為流鼻血才仰着頭。

我至今也還記得自己變成烏合之眾的一次經歷。那是國小五年級的一天下午。一放學就跟着路上的一大羣人暈暈乎乎的走到市中心廣場,看到很多人往天上扔帽子,我們幾個小夥伴也就跟着人羣撿地下的帽子一起扔,根本不知道為什麼也沒想過找人去問問。後來才知道那天這個活動是為了一個道聽途説來的消息説某個人去世了。我既不知道為什麼大家會為了一個人去世那麼高興,也不知道為什麼電視台為那個人還健康活着高興,但是那一年我確實盲目的扔了帽子。

稍微年長一點社會上開始流行練氣功,每天樓下練香功的聲音都會比鬧鐘更有效的把我喚醒。“香~~~”別看都是大爺大娘,一羣人聚在一起喊出來也是氣勢十足。聽説大家一起練會散發出特別的香味,我沒湊近聞過,但是想想他們那麼早去練的原因估計也是怕太陽出來容易出汗,怕會分辨不出到底是香還是臭。

我自己在家看過“中功”的“帶功”錄像帶。一個大師坐在台上發功,讓台下的搖頭就搖頭,伸手就伸手,還有人又哭又鬧完全失控很是神奇。據説大師也是可以透過錄像帶發功的,但我看的時候既不想搖頭,也不想伸手。

大學裏一天和舍友吃了燒烤喝了啤酒,酒酣耳熱的往宿舍走。途徑四大發明廣場看到烏壓壓一大堆人席地靜坐,還是不禁下了一跳。後來才知道那是當時最熱門的一種氣功,後來居然演變成了另一場大規模羣體性活動。還好我早就看過大師的錄像帶,對這個一點都不感冒,練功就練功,幹嘛非要一起練,半夜不睡覺坐在外面靜坐嚇人好玩嗎?

老婆喜歡看演唱會。開始我總覺得花錢買演唱會票還不如買

CD,

音質好還能反覆聽。但是作為陪員參與了幾次之後發現演唱會有其獨特的“氣場”,這是自己單獨聽完全不可能體會到的。這種氣場不能簡單歸結為現場的影響、燈光,甚至親眼看到明星,更多的還是周邊人羣的影響力。當你看到四周無數熒光棒在搖晃,你不搖別人會主動問你是不是你不會打開熒光棒開關;當你周圍的人都站起來手拉手跟唱,你不唱別人會主動抓住你的手拉你起來,這就是羣體的作用。

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會自然會調動所有感官和大腦去對周圍環境做出判斷,但是這種警覺會隨着人羣的規模而逐漸降低。過於另類在羣體中是不受歡迎的,所以羣體中的人也會自然而然的趨同。這都是數萬年乃至更久的生物進化結果,所以無論你有沒有自己的判斷,一旦在那個羣體當中無法脱身的時候,你的選擇其實不多。

然而我還是不想就這樣“同流合污”,所以我選擇“進化”成宅男。別跟我討論現在流行什麼,我不想加入你説的那個羣體。

烏合之眾讀後感4

正如書名《烏合之眾》本身的貶義色彩,作者本身對於羣體的特質是持貶義態度的,但對於羣體和個人之間關係的分析的確引人深思。“在羣體裏面,那些無能的人、傻瓜、心懷嫉妒與怨恨的人,就會擺脱自己的負面感覺,不再感覺自己是個無能的人,而是會感覺到一種巨大的力量,但這種力量卻極其短暫而且殘忍”。

記得小時候的一件事,上國小的時候,我家樓下後院的空地是個相對隱蔽的地方,有一天放學,看到幾個同學圍着一個女生,我好奇過去問一下,結果看到幾個人在輪流扇耳光,有一個人還問我要不要加入,當時心裏害怕就走了。但其實,我覺得以我當時的心理,很有可能就鬼使神差的加入她們了,因為中間那個女生處於絕對的劣勢,無力反抗。所以如果我一旦融入她們,我就變成了她們羣體中的一員,我就會盡情釋放我的醜陋,正如小波叔在他的《我的革命時代》裏描述那些有文化的青年們互相打鬥的荒唐場面。

這本書介紹了作為羣體領袖來説,羣眾可通過傳染、重複等建立威望的方式來滲透信念進而對羣體進行統治,説白了,就是承認統治者和政治家為了某種目的的達成,對羣體是採用手段的。但是,他卻不覺得這種手段的應用是錯誤的,反而覺得,如果言論太過自由、人們的普遍信念不統一,是一個文明衰退的標誌。一邊描述羣體人云亦云的愚昧劣性,一邊又提醒統治者羣體變得有自己的想法是件危險的事,這和某些自認為優越的羣體的歧視態度有何不同呢?不過也能理解,這作者本身就是個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者。

而的確,“一切文明存在的主要動力向來不是理性,也可以説,儘管理性是存在的,但文明的動力最終還是各種感情,這些感情包含有尊嚴、自我犧牲、宗教信仰、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對於榮譽的熱愛。“而這其中宗教的態度:“宗教迷信是多麼的頑強,而那些宗教與任何簡單的邏輯都不相符,在將近兩千年的時間裏,那些最清醒的天才也只能在它們的規矩面前俯首稱臣。”《人類簡史》的作者就有表達了類似的觀念,肯定了宗教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正如作者總結,這是一種殘忍的偏執、盲目的服從、狂熱的宣傳。另外對於羣體的特點,也同樣分析透徹:羣體衝動、多變、易怒、易受暗示、多變和輕信、情感誇大化、專橫保守,總的來説,作者覺得相比於孤立的個人,羣體中的個體代表着文明進步階梯的倒退過程。

真相永遠都是冷酷又讓人感覺無力,所以那些有温度的控制儘管讓人喪失理性甚至自由,仍然很多人趨之若鶩,比如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比如針對慢性病患者的痊癒神藥......而對於我來説,那些枯燥的讀書時光正是為了讓自己對世界保持清醒頭腦的選擇,所以那些時光儘管枯燥,但卻讓我和現有環境保持一定距離,既充實又幸福。那些我們小心翼翼隱藏起來的醜惡,被作者冷酷的掀開,那些我們自認為的真實,也不過是統治者想讓你認為真實的真實。儘管認識真實讓人難過又絕望,但我還是想用無數的孤獨時光去了解,正如小波叔説的:人活在世上,快樂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楚,所以我只求它貨真價實。

烏合之眾讀後感5

出於好奇,用這一學期的時刻,仔細閲讀了吉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勒龐身處思想混亂,歧視紛呈的世紀末,屬於法國思想界中“親英派”的邊緣人物。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觸發了勒龐對羣眾心理研究的敏感神經。分享一下我感觸最深的`四個地方:

一。在書中他如先知般寫到“我們就要進入的時代,千真萬確將是一個羣體的時代。”勒龐那裏所謂羣眾進入了歷史,是指他們過去幾乎不起任何作用的意見,已開始發揮作用。這也讓我們注意到了編報紙的人對羣眾意見的影響,他們先是迎合羣眾的感情,然後把這些感情引入特定的行為渠道。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後,對於新聞媒體的報道應加以自我理性的決定,而並非欣然理解思維的同化。另一方面,對於媒體人應清醒的意識到,他們對於羣眾的感情引導,羣眾意見的構成,將會撥動時代的冰弦。

二。“羣體中的人日益被大眾文化所湮沒,這種文化把平庸低俗當做最有價值的東西。”與過去的社會相比,羣眾更易於理解自己周圍的人的決定和愛好,也讓我們想到這天人們對所謂當代人失去自我決定潛質的關切。提醒着我們對事物的思考應有自我辨別的潛質,在大眾文化的環境下構成個體文化的昇華,以突破和創新產生新的文化價值。

三。“我們服從別人的慫恿,它會正因來自羣眾而更為強大。”

勒龐對於犯罪羣體的剖析中指出其同樣貼合所有羣體中能看到的特徵。“羣體相對於孤立個體而言缺乏主宰自己反應行為的潛質。羣體的衝動、易變和急躁性。羣體中的某個人對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傳染性暗示過程的起點,這便體現的是羣體的易受暗示和輕信性。”

巴士底獄監獄長遇害的典型事例:堡壘被攻破後,極度興奮的人把他圍住,拳腳相加,反抗中他偶爾踢到一個在場的人,有人推薦讓挨踢的人割斷監獄長的喉嚨,而他的推薦立刻博得了羣眾的贊同。這個挨踢的剛剛乾完活的廚子只是出於好奇心進入了人羣中,然而由於普遍意見就是如此,於是他也堅信這是一種愛國行為,他用一把借來的刀切開那裸露的脖子,成功的執行了命令。這警醒着我們,處於羣體之中應提醒自己持續冷靜的思考。在歪曲的傳染過程中,用個體獨立的思考代替這種輕信。

四。“影響羣體頭腦時,三種手段最為重要,即斷言法、重複法、傳染法。”

透過勒龐對這三點的解釋,我有兩方面的思考。首先,如果你居於一個領導的地位,你能夠應用簡潔有力的斷言,不斷重複的説法,在人羣中的傳染性,使某種説法進入我們無意識的自我深層區域,而我們的行為動機正是那裏構成的。到了必須時候,我們最終會對它深信不疑。廣告的影響,原因似乎就在那裏。其次,另一方面,當你處於羣體中的一員,無論是領導還是候選人,無論是透過斷言、重複還是傳染進行的思想灌輸,於我們而言還是要強調清醒的頭腦。也許候選人想要保證自己取得成功,他用最離譜的哄騙手段才能征服選民,也許他寫成文字的綱領避免了絕對,他毫無懼色地承諾着最重要的改革。作為青年的我們不能只看事物表面,有着自己獨特的思考,自己的看法,敢於表達我們的新思想。

烏合之眾讀後感6

勒龐這本充滿偏見的《烏合之眾》無疑是學以致用的典範,其中諸多偏見性的詞句看得我這個旁觀者頗不理智,再深思一層,這廝在文字中下套,把自詡為獨立的精神個體的麪皮撕下,使人露出烏合之眾中一員的嘴臉,其手段不可謂不狠。正是這個原因,這本有着諸多猜想的羣體心理學叩門之作,讓我不得不審慎對待,仔細閲讀。

勒龐認為,若干清醒理智高IQ的人組成了一個羣體,其智力水平立刻會大大下降。由理智主導事物的發展趨勢遠遠沒有由情感趨勢來得快捷迅速。而對於羣體來説,往往只能夠接受簡單而極端的情感,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一夜之間成了神,而另一些人則立刻被千夫所指,遭萬人唾棄而不得翻身。雖然勒龐只舉了些簡單的例子,但不得不説,能夠佐證他觀點的例子跨越了時間和空間,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不妨讓我們回憶一下45年前出現的神奇歷史事件,不,這對於那時還沒出生的我們來説還是顯得太遙遠,勒龐對於歷史即是想象虛構毫不容疑。還是緊跟時代步伐,讓我們來聊聊因為微博一夜成名的紅十字會——或者,與火車有關的某機構(聽説這機構快成敏感詞了,也不知真假)?這兩個機構危機公關的能力顯然低於各個體的平均水平。而在這兩個事件中相關謠言各種PS照片得到廣泛傳播,非持續圍觀事件的羣眾們説不定就將那些需要考證的東西當做現實,拿一生去相信。

GroupThinking的這套理論似乎能解釋勒龐羣體智力水平遠低於個體平均水平的觀點。試圖挑戰GroupThinking的人往往死得很慘,如果他們沒有極佳的辯才和與對手相當水平的專橫。精神貴族似乎不缺辯才——起碼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有別於羣體,不過得遺憾的指出,這些精神貴族往往對於專橫也持有相當程度的鄙夷。所以,他們對於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開頭碰壁之際便收手佔了絕大部分。少數能堅定不移於不要臉的自我吹捧與蠱惑人心者,打破其他羣體的Groupthinking倒是有相當機率,但這也意味着,會被供上神壇,成為另一個羣體的領袖。不消説,當一個精神貴族得承擔相當一部分的壓力,從無人理解到違心言行,甚至還有犧牲部分智力水平的風險,從冷靜客觀到無法避免的GroupPolarization。

勒龐同時認為,作為個體的人要受意識的約束,而在羣體中,意識退回軀體深處,整個人由無意識統治(弗洛伊德至少在這點上對勒龐表示了高度的讚賞,而老弗對勒龐態度的漂移不定似乎也有分居不同羣體的影子)。而無意識是簡單粗暴,狹隘又自私的低等意識。為何在羣體中,人羣更不受約束?勒龐的解釋再次華麗麗地讓我想到兩個心理學中所説的名詞——破窗效應和責任分散效應。破窗效應主要針對不良行為的示範性作用,而責任分散效應讓更多的人在公眾場合助人為樂這件事兒上選擇了袖手旁觀。此二者的共同點是心裏承受的道德壓力會因為“也有人和我一樣”小很多,從而一次次衝破個人設定的底線。

我不得不承認,這本《烏合之眾》所帶給我的樂趣遠非複習一遍腦子裏的各種名詞。最吸引人的,無疑是貫穿這本書的,看似大逆不道的核心內容——所謂民意,大抵可相當於另一種程度的暴力,而這種暴力,比所謂專制,來得更隱蔽,影響也更加深遠。

烏合之眾讀後感7

勒龐這本充滿偏見的《烏合之眾》無疑是學以致用的典範,其中諸多偏見性的詞句看得我這個旁觀者頗不理智,再深思一層,這廝在文字中下套,把自詡為獨立的精神個體的麪皮撕下,使人露出烏合之眾中一員的嘴臉,其手段不可謂不狠。正是這個原因,這本有着諸多猜想的羣體心理學叩門之作,讓我不得不審慎對待,仔細閲讀。

勒龐認為,若干清醒理智高IQ的人組成了一個羣體,其智力水平立刻會大大下降。由理智主導事物的發展趨勢遠遠沒有由情感趨勢來得快捷迅速。而對於羣體來説,往往只能夠接受簡單而極端的情感,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一夜之間成了神,而另一些人則立刻被千夫所指,遭萬人唾棄而不得翻身。雖然勒龐只舉了些簡單的例子,但不得不説,能夠佐證他觀點的例子跨越了時間和空間,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不妨讓我們回憶一下45年前出現的神奇歷史事件,不,這對於那時還沒出生的我們來説還是顯得太遙遠,勒龐對於歷史即是想象虛構毫不容疑。還是緊跟時代步伐,讓我們來聊聊因為微博一夜成名的紅十字會——或者,與火車有關的某機構(聽説這機構快成敏感詞了,也不知真假)?這兩個機構危機公關的能力顯然低於各個體的平均水平。而在這兩個事件中相關謠言各種PS照片得到廣泛傳播,非持續圍觀事件的羣眾們説不定就將那些需要考證的東西當做現實,拿一生去相信。

GroupThinking(1)的這套理論似乎能解釋勒龐羣體智力水平遠低於個體平均水平的觀點。試圖挑戰GroupThinking的人往往死得很慘,如果他們沒有極佳的辯才和與對手相當水平的專橫。精神貴族似乎不缺辯才——起碼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有別於羣體,不過得遺憾的指出,這些精神貴族往往對於專橫也持有相當程度的鄙夷。所以,他們對於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開頭碰壁之際便收手佔了絕大部分。少數能堅定不移於不要臉的自我吹捧與蠱惑人心者,打破其他羣體的Groupthinking倒是有相當機率,但這也意味着,會被供上神壇,成為另一個羣體的領袖(3)。不消説,當一個精神貴族得承擔相當一部分的壓力,從無人理解到違心言行,甚至還有犧牲部分智力水平的風險,從冷靜客觀到無法避免的GroupPolarization(4)。

勒龐同時認為,作為個體的人要受意識的約束,而在羣體中,意識退回軀體深處,整個人由無意識統治(弗洛伊德至少在這點上對勒龐表示了高度的讚賞,而老弗對勒龐態度的漂移不定似乎也有分居不同羣體的影子)。而無意識是簡單粗暴,狹隘又自私的低等意識(5)。為何在羣體中,人羣更不受約束?勒龐的解釋再次華麗麗地讓我想到兩個心理學中所説的名詞——破窗效應(6)and責任分散效應(7)。破窗效應主要針對不良行為的示範性作用,而責任分散效應讓更多的人在公眾場合助人為樂這件事兒上選擇了袖手旁觀。此二者的共同點是心裏承受的道德壓力會因為“也有人和我一樣”小很多,從而一次次衝破個人設定的底線。

我不得不承認,這本《烏合之眾》所帶給我的樂趣遠非複習一遍腦子裏的各種名詞。最吸引人的,無疑是貫穿這本書的,看似大逆不道的核心內容——所謂民意,大抵可相當於另一種程度的暴力,而這種暴力,比所謂專制,來得更隱蔽,影響也更加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