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快樂進校門》一課有感範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5W

“晨風吹,陽光照,紅領巾胸前飄。小朋友們呀歡歡喜喜進學校。見了老師敬個禮,見了同學問聲好,老師您早!同學你好!咱們從小講文明,咱們從小講禮貌!……”學校的多功能廳裏傳出《咱們從小講禮貌》的歌聲,這是我在上校本課程一年級中的一課《快樂進校門》,在歌曲聲中我向小朋友提出了希望:今天、明天、後天,每天進學校都做得那麼棒,那我們的禮儀小星就能變成名副其實的禮儀之星了,我們一個月後來評一評,好嗎?看着小朋友臉上笑眯眯的,不住地向我點頭,我的心中湧起了一股激動,今天的課堂讓小朋友們有了收穫。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進校門的基本的禮儀。在説一説、演一演的實踐活動中學會了面帶微笑地、很有精神地向老師、同學問早、問好。

《快樂進校門》一課有感範文

回想前幾次試教時可沒有這麼順利,沒有很好地達成目標。第一次試教應該説也是在四易教案的基礎上上的,但上下來感覺脱離了品德課的宗旨:明理與實踐沒有很好地結合。“品德與生活”課程的主旨是使學生參與自己身邊的生活活動,參與社會活動,在活動中學習有關知識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對人、對社會的意義與作用。學生在看了兩段小朋友進校的錄象後,對怎樣進校是對的,心中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接着就應該結合實踐進行明理。而我馬上直奔主題,請幾位學生演,重點放在指導他們的鞠躬的姿勢、問好的聲音、走路的動作上,動作是到位了,姿勢也正確了,可是為什麼要這樣做可能大部分學生還很茫然,那這樣學會進校的禮儀就只是流於形式了,變成機械地訓練。下面安排的環節分小組演一演、學生評議演,爭當禮儀小星,我安排得很細,指導得也很認真,因此,學生演得還是很認真、很投入的。但一節課上下來,感覺完全變了味,課沒有了內涵,沒有了深度,就是在反覆地訓練進校的動作。教育研究表明,使學生通過組織和參加與其自身生活有關的、看得見、摸得着的具體生活活動,學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我們平時的品德教育往往只強調“應該”和“必須”,要求學生盲目被動地服從,這雖然對規範思想行為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卻忽視了生命個體的.內在需求和人格教育的特殊性,致使教育的結果出現偏差。造成學而不思、述而不作或知而不行。

我想這節課上好後,大部分學生在短時間內會這麼認真地去做,或在老師提醒下這麼去做,但因為不明白這麼做是尊敬老師、有禮貌、講文明的表現,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應該做的。沒有這樣的意識,就不會有自覺的行為,那就不能算這節課帶給了孩子真正的收穫,教育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經過課後與聽課老師的一番交流,我對於這節課的癥結在何處看得更清楚了。我們經常在抱怨學生會犯同樣的錯誤,感覺教師的苦口婆心沒有多大的用處,事實也正説明了這一點,簡單的説教是不行的,學生會學歸學、做歸做,你必須要學生明白該這樣做的原因,給他們心靈上以觸動,教育才會有成效。那麼,將明理與實踐相結合放在哪個環節最好呢?起初的設想是放在小組演好後的學生評議演中,我以記者的身份來採訪獲得禮儀小星的小朋友,讓他們説説心裏話。但是在訓練好後再來明理,總感覺時機把握的不對,因為説好後,學生已沒有實踐的機會,因此在以後進校時對老師説的要點不會特別注意。經過再次調整,決定將這一環節提前,放在看完錄象,明白怎樣做是對的後面,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還很集中,請幾位小朋友演一演自己進校時的表現,我再以記者的身份進行採訪,對進校時的面帶微笑、眼睛看着老師再問好、向老師鞠躬進行重點的明理,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接着以教師富有激情的導語:有很多小朋友已經忍不住要來當一回有禮貌的好學生了,那我們就在小組裏演一演吧!來引入在小組裏演,再反饋一下演後的情況。

在正式上時,我按照調整後的教案來上,效果不錯。因為有了前面的學生的示範演和明理相結合,在小組演時學生的動作都很到位。令我更高興的是:在小組演時,學生能用剛才講到的為什麼這樣做的道理説給小朋友聽。禮儀小老師這樣評價有的小朋友的:1、你向老師問好時再微笑一點就更好了,這樣老師會更高興的。2、你要眼睛看着老師,再向老師問好,這樣老師才知道你是向他問好,好嗎?經過禮儀小老師的一番點評,小朋友馬上改正了剛才的不足之處。這讓我體會到了教育的魅力所在。

我們的教學是為學生的實際生活服務的,也是為學生未來的生活服務的。《快樂進校門》一課實則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一個引子。如果我們的教學能讓學生記憶深刻,有所明白,在以後的生活中也這樣做,那就發揮了教育的實效性。我想在以後的品德教育中我要做的,就是將明理和實踐相結合,更好地教育孩子,也發揮學生的作用來教育學生。讓教育真正成為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