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白鹿原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3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白鹿原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鹿原讀後感

白鹿原讀後感1

其實我不僅一次地感謝自己出生在這個年代,因為如今雖然不能説我們的生活沒有壓力,但是也是幸福的。比起以前來説簡直就像是在天堂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如今的生活。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多想想以前的生活是有多麼的困難,我曾經想過如果我出生在以前的年代,那麼估計早就被遊街示眾了吧。

如果是以前的話我聽説了移民是看不起的,覺得他們有了一點點的錢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不知道自己的國家是中國了。

但是如今覺得每一個人都是有自己的選擇,他們選擇移民就是為了自己能夠更好的生活,所以只要他們幸福就可以了。而且他們也沒有妨礙別人的生活,所以我們也不能夠規定別人怎麼樣生活。

我向往美好的生活,而且我相信以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在這本書中就可以看出自古以來對於高級階層的巴結,我們已經習慣了對於等級比自己高的人巴結,而可憐比自己等級矮的人。

所以我們就希望自己能夠爬高一點,但是有的人用錯方法了,因為他們在成功的路上就會無所不用其極。

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思考是本善還是本惡,相信每一個人都害怕人陰險的一面。所以我們在成功的路上一定要用對方法。

白鹿原讀後感2

看完一本書,讀後感最難下筆:因為隻言片語很難總結出無數人的一生。小説以清末到新中國成立為線索,立體的描述了白、鹿兩家三代人在這在這一歷史時間內的家族更迭。這本書可以彌補只知歷史而無歷史情懷的空白。跨越時空之門,處於這個時代的我,對歷史事件下小民眾只能隨着命運的裹挾隨波逐流而感到悲哀。也或者説:我是在為自己可能終究也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粒沙而不是一朵浪花而感到悲哀也未可説。

看這本書之前,1949年對我來説可能只是一個歷史數字。但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這一歷史數字對當時生活在這個國家中的普通老百姓細微、渺小又卑微生活的深刻影響。若把新中國的成立比喻成黎明前的黑夜———那在結尾處不禁會恍惚:這夜竟如此漫長,這黎明來的竟如此的艱難。

有時我會想:我為什麼會生在這個年代?如果出生在更早或更晚的年代會不會更好?現在我很慶幸我生活在這個年代,因為我倖免於經歷國家迷茫時期時社會出現的種種荒唐又令人絕望的事。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因為愛好和平? 所以銘記歷史。這也讓我不能免俗的説一句:我們要好好地生活才能不辜負無數烈士的犧牲。

白鹿原讀後感3

朱先生是我在《白鹿原》裏最喜歡的人物,從開篇他就被罩上了神祕的色彩。他博學篤志,無所不知,清高不羈,料事如神,在原上是個“神一般的存在”。孤身進兵營,一句話退清兵更奠定了在原上“聖人”的稱號。內斂含蓄,晨吟暮誦,淡泊名利,婉拒山西巡撫委以重任的請求。他一生都在做學問,得知白嘉軒修葺祠堂為白鹿書院時,滿心歡喜。推行鄉約,成為白鹿原禮儀制度的重建和倡導者,受到了歷任縣令的尊敬與愛戴參與編撰縣誌……當戰鬥的號角吹響在關中大平原上,各種革命力量席捲這片土地時,朱先生也無能無力但仍臨危受命,用文人身上的激盪氣韻在各種力量之間遊走,儘管也終究顯得那麼孤獨,那麼單薄……

他的角色不宂長,我理解卻像是陳忠實藉以他的行為映射白嘉軒那顆內斂、隱藏在心底裏不苟言笑的中國心……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戰爭年代,他比白嘉軒更有知識分子心中憧憬的那一份家國情懷夢。

白鹿原讀後感4

好久沒有看小説了,但今天還是終於把小説《白鹿原》看完了。

我是無意中看到一條新聞而決定看一下這本書的,新聞説根據小説《白鹿原》拍攝的電影將於9月13日上映,是由張豐毅和張雨綺主影的故事説的是一個村子50年裏兩個家庭所發生的矛盾恩怨,最終心善的白嘉軒善有善報,心惡的鹿子霖自食其果(雖然他的兩個兒子為人正直)佩服朱先生的為人做事,他從來不小看任何一個人,他一生中教過的最好一個學生竟然是土匪黑娃黑娃也是好樣的,雖然最後的結局有點惋惜,這麼好的一個人就這樣含冤而死,白嘉軒以近乎苛刻的要求嚴管子女,對將要餓死的大兒子孝文都置之不理(雖然孝文那時做得很過份,後來改邪歸正當上了縣長),小蛾這個女人自始自終都是那樣的害人不淺看完這本書得到一句話:活着就要好好的活,堂堂正正的活,成功的時候不要太猖狂囂張,失敗的時候也不要難過悲傷,命還在,一切皆有可能

白鹿原讀後感5

繼《平凡的世界》後,又一本人類發展進程的史詩。

故事發生在白鹿原,這個經歷世事飄搖卻穩紮在人們心裏的風水寶地。以白鹿兩家為主線展開,交代了前世,敍述了未來

白嘉軒是典型的保守派,是白鹿村祖訓的代言人,固執又重面子,讀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那太硬太直的腰桿子背後到底頂住了什麼。

鹿子霖是全書我認為又可恨又可悲的人。黑娃在的時候我不認為田小娥是個放浪的女人,是鹿子霖一步步的引導了她,當然也不是什麼好人,在我為她憤恨不平的時候,他主動的去勾引了白孝文,下一個悲哀的人。白孝文年少時承擔着未來繼承人的壓力,力圖刻畫出第二個白嘉軒,最終卻活成了狗,我以為他終究變成了一個好人,他掙回了面子回到了族譜,卻坑了黑娃。

白靈的戲份不多,我覺得就是個剛毅的女學生模樣,為了黨放棄了家人我覺得有點悲哀,最終被自己人陷害而被活埋我更是覺得不值,不僅反思內憂比外患更來的可怕。

着重想説一下黑娃,但是話到嘴邊你又無法説明他到底怎麼樣。只是覺得他其實是積極的。

其實白鹿原上的人,你很難去評價出個好壞,一切都是時代的悲哀而已。

白鹿原讀後感6

翻過書頁,就被陝西話語吸引了,一發不可收拾。看着樸實的關中地區的民族習俗躍然眼前,一滴一滴的勾起小時候的回憶,每每看及一些細節,回過頭再細細品味,那時候真好。記得有一個情節是這樣的,夕陽時分,爺爺奶奶在鍘刀旁,跪着鍘草,那時候爺爺奶奶還沒有鬢髮,現在卻滿滿當當的銀髮。現在想來,時間還真是無情,片刻也不會停歇。

帶着書中的關中大地神祕的色彩,我來到了現在的“白鹿原”,甚是激動。

可當我看到眼前的場景時,卻怎麼也歡喜不起來,是不是真的物是人非,事事休了。看着人工造的玩耍物,我們該高興還是該孤鶩了?我們還真是“厲害”,我們好像不會止步的,會一直這樣造下去的。

回來之後就馬上又看了電影《白鹿原》,裏面的很多場景還沒有被我們改造,比起面目全非還好一些,而且書中好多的經典場景都沒有。也許很多年以後,當我們回想起以前的關中大地,似乎還有一部電影可以參展看看,也僅限於此吧,我們造的就該我們自己承受吧。

白鹿原讀後感7

這本書太寫實讓人感覺窒息。

白嘉軒太看重面子,讓外人沒話説,是個成功的大家長,但不是個體貼的好父親。鹿子霖雖然是個鄙俗小人,把利益都往自家撈,卻對孩子百般好。冷先生是個傳統的君子,朱先生是能應對時局的知識分子,這兩人的格局也是有差別的。這本書對女性的`描寫有些太多色情成分,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故意這樣吸引讀者,或者對女性有偏見,或者只是照實寫,反正我看了有點不舒服。充滿了悲觀的氣息,或者現實就是這樣,總之作者筆下衝破了傳統的人沒有好下場。

但冷先生的女兒是個什麼樣的存在我一直沒有弄清楚,作者想表達什麼,封建禮教對人的壓抑?還是人要變通才能活下去?總之這本書生動地寫出了存活的艱難,那些死了的人,除了白嘉軒的前老婆們是身體原因之外,性格方面都有一些不利於存活的特點。比如田小娥,黑娃,過於單純不懂人心險惡,還有百靈,也是單純,把信仰當做一切,甚至冷先生的女兒也是這樣,太過一根筋。活着是非常複雜和險惡的,這些人還沒有深刻地理解就已經葬送了生命。

我想作者也是贊成保守一點的生活態度,畢竟一廂情願的單純可能是無知而危險的。總之活着還是要有點希望,這本書只給人帶來沉重和絕望,我不喜歡。

白鹿原讀後感8

我覺得我可以看懂其他那些人物,就唯獨沒看懂鹿兆海,先是共後是國;先是與白靈的非你不娶,後是他媳婦帶着孩子回家認祖,他找了個像白靈的女人;還有先是中條山抗倭,打贏了,被撤,“茹師長説:‘就因打贏了才撤’”,後是打紅軍,被打死了,他自始至終要的是什麼,他真的是為了抗倭嗎?那為什麼不堅決統一戰線,茹師長最後的那句跟北邊停戰,可以看出茹師長確實是想抗倭而已,那鹿兆海呢,所以,最後看到鹿兆海的墳被糊贓物,有點詫異,好歹曾經白鹿原有多少人為他送葬,朱先生親自為他守靈,是以抗日英雄的身份呀,不知道作者寫墳墓的那一段是想揭示什麼。難道自始至終真如鹿家家傳祖訓那般,官癮真大呀!

那那些頭髮的那些是不是就在暗示着什麼呢,那是倭寇的頭髮嗎?我願意相信是。我覺得鹿兆海也是那場內外戰爭裏外不是人的犧牲者。好歹抗倭英雄,最後卻是那樣的下場,那時候的人是有多迂腐。

紅衞兵小將的厲害,我就不想説了,朱先生是這裏面神一般的人物。

這本書很好,重温了一遍歷史。

白鹿原讀後感9

冷先生説白嘉軒,從不曾聽見有人在他背後説什麼,而相鄰村民都贊他是好人,當權者也幾次找他,説他德高望重,他自己也和鹿三説,自己沒有幹過怕人説的事,黑娃説,“他的腰挺得太直了”,而後他的腰也終於是彎了。或許是剛開始就是彎的之後在一點點掰直。假裝買地換了鹿子霖出白鹿的地之後,事情一件接着件發生,他做了越來越多的好事,越來越具有威信,他瞧不上鹿子霖,説他“那式子”,但五十步笑百步,何其可笑,白孝義要是知道,自己孩子不是親生,還是自己父親一手安排的會是什麼樣?白孝文在遇見小娥之後,白嘉軒的那些劣性就完全在他身上體現出來。最後看到白嘉軒那麼輕易的就起義,那麼輕易就殺了張團長,心裏特別恐慌,突然就想起,百靈想要扇他一耳光的念頭。

相較對於白家父子倆的厭惡,對於鹿子霖只有可憐可歎了。

黑娃是悲劇性的人物,鹿兆鵬一語成戳“小心鄉黨”,實在可悲。朱先生説,黑娃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弟子,讀書只是為了修身的人。喜歡他,喜歡他的“真”,真情,真性。

白鹿原讀後感10

白鹿原這書,我從一開始的讀不懂,到有興趣讀,讀到一半感覺快堅持不下去,到最後一章一章讀完,看到結局我真的是在反思,白鹿兩家的爭鬥上升到國共兩黨的爭鬥,讓我覺得這樣的對比在合適不過了,白嘉軒屬於為民請命的類型,歸為共,鹿子霖屬於狡猾的資產階級,歸為國,用這兩家的明爭暗鬥,拉開歷史大戲,真的是精彩,小人物裏看到大格局。

我意外白孝文從當初的文弱教書先生變成最後子彈穿過別人腦袋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披着羊皮的狼。憐憫黑娃有血有肉的浪子回頭了卻落得吃槍子的下場。歎息鹿兆海痴心一片換不回白靈的一顆共產黨紅心最終分道揚鑣。不平田小娥只是想追求屬於自己的平凡生活為何落得慘死別人刀下連亡靈都還被當作邪氣鎮壓的下場。鹿三一代忠僕卻被混蛋的封建思想束縛了自己,也束縛了黑娃,最終被反噬了生命。鹿子霖,是我最意外的結局,最後死的連畜生都不如,真的是悲哀……

這麼多鮮活的人物,看到最後真的是讓我驚訝於那個時代,變革的社會變革的人性,我們現在的人到底是多幸福能活在現在這個時代,還在為柴米油鹽,工作掙錢感到枯燥,感到疲憊嘛?根本沒有那個資格!

白鹿原讀後感11

而他讓人銘記的,並不單是他的“痴”,更多的,是他作為軍人的擔當與忠義。在國家處於生死存亡關頭時,他懷揣着恩師的“砥柱人間是此峯”與“白鹿精魂”走出中條山,去守護潼關的最後一道屏障。

對於鹿兆海,最可悲的或許不是死在內戰中,最可悲的是他作為烈士運回家鄉安葬,到了最後,他的墓碑上有人蓄意去拉屎撒尿。這不免讓我想到魯迅《藥》裏面的夏瑜,夏瑜為了拯救民族犧牲,換來的只是鄉黨的嘲弄與華老栓清晨起來購買的人血饅頭。時間推逝十年,民眾依舊冷血麻木至此。

據説鹿兆海也是有原型的,即陳龍光將軍。如此人物的存在,亦算是民族之光吧!

《白鹿原》作為一部鴻篇鉅製,粉墨登場的人物太多太多。還有朱先生最得意弟子黑娃鹿兆謙,最好的長工鹿三,革命鬥士鹿兆鵬,傳統賢妻仙草……太多太多可説,真説時卻又語凝。或許這就是名著的魅力,讀一本書,就像經歷了一個時代,感受了一生的欣喜悲歡。

只願世間風景千般萬般熙攘過後,字裏行間,人我兩忘,相顧無言,靜品佳作。

白鹿原讀後感12

生活的真諦就是生活。

這是看了中國《白鹿原》和俄羅斯《快樂的人們》紀錄片得出的。

《白鹿原》,人完全被攪進了各種天災人禍之中,特別是政治之中,生不能生,活不能活。

秋日下,那白鹿原一望無際滾滾金色的麥浪,本是生活之源,卻不得不一把火燒了。離開本源去講什麼道德、傳統、文化、法律和政治,那一定是禍害,都無法讓人生生不息。

俄羅斯《快樂的人們》,實時真實記錄了現代遠離城市喧囂的西伯利亞獵人,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順其自然,四季時序,有條不紊地靠打獵生活。沒有政治,不問政治。沒有法律,無需法律。道德就是傳統,傳統就是道德,道德和傳統就是順應自然,辛勤打獵,養活家人,生生不息。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前者:累且短命,虛,只剩恨。後者:樂而長壽,實,充滿愛。

生活的真諦其實就是生活,“生”和“活”,這是最大的政治,最高的道德,最大的傳統,最大的文化,是天對一切生物個體發出不容踐踏的旨意,違背了這個天旨,就是天之敵,人之敵,自然之敵。

白鹿原讀後感13

鹿兆鵬的結果是什麼?鹿子霖一輩子昧着良心作孽作惡,看到同類壞人田福賢等人的下場嚇得變成瘋子,有靈性的靈魂被抽走,生不如死,屈辱孤獨地死去,這結果真叫人拍手稱快。而跟鹿子霖一類人的白孝文最後卻妥妥地當了縣長,有點讓人不能接受,更能讓人接受的還是鹿兆鵬來當這個縣長,即能滿足人們對於好人有好報和他為革命奮鬥一輩子應享受這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的願望之外,又能滿足人們對於白鹿原的勞動人民能夠擺脱一直以來受清廷政府和民國政府腐敗官員壓榨的局面,從而有一個好領導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的殷盼。然而鹿兆鵬卻疑似為革命捐軀或者有其他的不明下落了。

不禁讓人產生遐想,總希望他一切安好!或許他們的結果大概是作者想傳達讀者一種前人作孽,後人遭殃,前人積福,澤蔭後人的因果報應的思想吧。小説描寫的人性陰暗面的種種不堪,恰恰映襯出白嘉軒、朱先生等人的精神更加珍貴,使得豁達大度,嫉惡如仇,低調樸實,有責任感和有可為有可不為等等這些精神品質熠熠生輝,而白嘉軒以及朱先生的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正是我們應當從文中汲取的精神營養!

白鹿原讀後感14

好久沒有看小説了,但今天還是終於把小説《白鹿原》看完了,我是無意中看到一條新聞而決定看一下這本書的,新聞説根據小説《白鹿原》拍攝的電影將於9月13日上映,是由張豐毅和張雨綺主影的故事説的是一個村子50年裏兩個家庭所發生的矛盾恩怨,最終心善的白嘉軒善有善報,心惡的鹿子霖自食其果(雖然他的兩個兒子為人正直)佩服朱先生的為人做事,他從來不小看任何一個人,他一生中教過的最好一個學生竟然是土匪黑娃黑娃也是好樣的,雖然最後的結局有點惋惜,這麼好的一個人就這樣含冤而死,白嘉軒以近乎苛刻的要求嚴管子女,對將要餓死的大兒子孝文都置之不理(雖然孝文那時做得很過份,後來改邪歸正當上了縣長),小蛾這個女人自始自終都是那樣的害人不淺看完這本書得到一句話:活着就要好好的活,堂堂正正的活,成功的時候不要太猖狂囂張,失敗的時候也不要難過悲傷,命還在,一切皆有可能

白鹿原讀後感15

斷斷續續看了很久,今天終於看完了。伴隨着每晚10.30-12點的白鹿原電視劇。

鹿子霖的結局讓我很出乎意料,但是看到他把白生生的羊奶奶遞給白嘉軒吃,讓他和他好的時候,又有些不忍。或許這樣便印證了那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全書看下來,讓我對每個人物都有很矛盾的感受,這大概就是陳老這本書的經典處之一吧。敬佩博學多識又一心為民的“牛人”朱先生;喜歡一生挺直腰桿卻有點封建的白嘉軒;覺得作惡後歸正的黑娃鹿兆謙感覺很厲害,為他最後的慘死很遺憾;對白靈,鹿兆鵬為新革命做出貢獻很佩服,卻很不喜他們的性格,過於冷漠自私。氣田小娥的不自愛又可憐她身為女人的無助。

或許我們並沒有權利去批判或者怎樣他們,因為我們沒有處於那個年代那個事件中,所以我們不能站在現在的角度去評論對或錯。或許我們可以説我們會怎樣怎樣,但一定説的都是在道德上是對的可以得到認同的。但是當我們陷入和他們同樣的境地,我們會有不同麼?永遠不要妄自猜想,因為我們不知道人性有多可怕。

希望自己可以像白嘉軒一樣正直,勤勤懇懇。但是現在卻漸漸有些迷失了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