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烏塔》讀後感(彙編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7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烏塔》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烏塔》讀後感(彙編15篇)

《烏塔》讀後感1

烏塔,這個在課文中只有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遊歐洲,雖説此做法在中國不可以學習,但她身上那一種責任感值得各位學習。

作者説,烏塔趁暑假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早在家裏就設計了路線以及日程,閲讀了和歐洲各國有關的書籍,還自己掙來旅費。並且,她每到一地便先查警察局的.電話,再給家裏報平安。

哦,烏塔,責任感多強的女孩子!“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她從不讓父母擔心,她知道自己的家人不會不關心自己的。烏塔從不忘記讓家人知道自己平平安安,不就是有責任感嗎?

可千萬別覺得“責任感”沒什麼用或看不起它。相比起來,烏塔比我好多了,而由於我責任感不強,讓父母擔心過許多次。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來一個電話手錶,有了夢寐以求的手錶,我自然是高興的了,心情也跟着舒暢起來。我研究了一番,可始終沒有發現上面有一個報警或求救鍵!我把手錶塞進書包就往書包上靠。最後,手錶一連“求救”了2次,我卻渾然不覺。從書包裏拿出手表時,我終於發現了“SOS”,又按了按,我知道它能求救了,也並未通報家長。回家後,大人們好像鬆了口氣。聽完過程,我這才明白過來。烏塔,又使我想到這事兒,我會把它當教訓的。

責任感多麼重要,從《烏塔》可見,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讓家長放鬆,讓家長信任。

《烏塔》讀後感2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中國的孩子和外國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説,我們中國的孩子不會獨立,可是烏塔,一個外國的14歲的`小姑娘,就可以不在爸爸媽媽身邊,自己遊玩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威尼斯還有米蘭和佛羅倫薩,最後還去了希臘。並且,烏塔為了這次旅遊,她準備了近三年的時間,她每天利用課餘時間給別人打工,並且瞭解了這些國家的各種知識。她還説,她接下來就想要到中國來旅遊。可想而知,在外國,孩子們都非常獨立,爸爸媽媽都非常信任自己的孩子。

可是在我們中國,孩子們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一個家庭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很多人圍着一個孩子轉,他們的溺愛,讓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比如在我們學校,我就看見了這樣的現象。每天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就有很多很多的人和車圍在那裏,他們都是接孩子的。那些家長怕孩子自己回家路上被車撞了,或是怕孩子走丟了,或是怕孩子被人騙了,他們有太多太多的擔心,他們永遠不放心孩子獨自回家。我自己也是被家長接送的。有幾次我走出校門的時候,那些家長一會兒抬頭,一會兒往前擠,撞得我的頭都疼了。

後來,我經過多次和家長商量,和他們多次保證後,我終於可以有幾次自己回家了。路上,沒有家長的陪伴,我可以看看路邊的花草,可以和路上的電瓶車賽跑,那種感覺好極了。

我多想對全中國的所有爸爸媽媽説:“爸爸媽媽,請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們和烏塔一樣自由飛翔。”

《烏塔》讀後感3

假期閒着沒事,翻開上四年級的語文書。我的眼睛停留在《烏塔》這篇文章上,便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我認為烏塔比我快樂,她小小年紀就可以單獨在歐洲旅遊,見到非常多美麗的景色。我只在課本看過威尼斯、埃菲爾鐵塔,我多麼想像烏塔一樣親自去看看啊!就因為烏塔見多識廣,所以我覺得她比我快樂多了!當然,中國和外國的家長有很多的不同。我非常向往外國孩子們的生活方式,我羨慕烏塔有朋友式的爸爸媽媽。

因為他們給孩子很多自由的`活動空間,不像我的父母總是不準這個,不準那個,從小就把我嚴嚴實實地包管起來,沒有給我希望得到的自由空間。我就像温室裏的一顆小草,不經風雨,不見彩虹。而中國的家長卻認為他們非常體貼孩子,他們不準孩子們做冒險的事,是出自於對我們的愛,他們以豐富的經驗來告誡我們,以防我們做錯事、走彎路。但我覺得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愛的最高境界是理解和支持。烏塔的父母就支持她做她喜歡做的事,這樣的愛是最崇高的!

我想把自己和烏塔做個比較,我認為烏塔比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它能夠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旅遊的快樂、打工掙錢的快樂。而我呢,整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唉!沒辦法,正如我老媽所説,我的任務就是學習!烏塔是快樂、自由飛翔於藍天之間的蒼鷹,我只是在籠中在待飛的小鳥!父母們啊!讓你的孩子們有很強的獨立生活的能力吧。不是溺愛,而是支持孩子們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是給他們自由的空間!

《烏塔》讀後感4

今天,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烏塔一個人去歐洲,不怕危險,不怕孤單,勇敢獨立的精神。

我非常羨慕烏塔能自己一個人去各地旅遊。我也非常想去世界各地旅遊,但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我知道,我的.家人一定不會讓我自己一個人去外地遊玩,因為家人擔心我,怕我出事。

即使我給家人看這一篇課文,家人也絕對不會相信有個14歲小女孩獨立旅遊的。我想對有孩子的家長説,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旅遊呢?這並不是一種不愛孩子的體現,而是一種能鍛鍊他們自己獨立勇敢的方法。

烏塔獨立旅行雖離不開父母的開明支持,但也因為烏塔真的獨立啊!不問父母要旅遊費,而是自己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裏到別人家裏陪小孩兒玩,以此來掙錢。

而我就不如烏塔,還是一個很依賴父母的女孩。這個14歲的小姑娘不僅獨立,並且還很勇敢,懂得自我保護,我真佩服她。如果我是她,我一定不敢自己一個人去歐洲,哪怕有人陪着我,我也不敢去。

記得那天,我放學回到了家,門外有一種怪聲音傳來,很像有壞人在敲門,我害怕極了。我膽戰心驚地打開門一看,才知道是我家小貓在搞怪,才安心下來,和烏塔相比,我差遠了。

我會一直向烏塔學習,培養自己獨立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勇敢。

《烏塔》讀後感5

我閲讀了《烏塔》這篇文章。烏塔是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買票,獨自一人遊歐洲。她為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滴水不漏。一個國小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與我們這些同齡人相比……

課文中我感受最深的還是烏塔與“我”的'一番交談。她的話語無不折射出她邏輯嚴謹,條理清晰。“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句話觀點鮮明,擁有獨特的見解,可見烏塔生活中的獨立源於思想上的獨立。當“我”告訴烏塔中國孩子可以從電視、兒童圖書、遊樂園獲得樂趣時,烏塔卻覺得親身經歷認識的世界才是最美的。這一點讓我心服口服,親自體驗才能感受到美。

我們中國像烏塔這麼大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小公主”、“小皇帝”,什麼事情都讓父母包辦,讓孩子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我們獨立生活能力上的欠缺,會使我們在以後的社會交往中適應能力差,容易收到挫折和打擊。我們應該擺脱依賴思想,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我們只有短暫的假期,但在這假期裏也報滿了興趣班,根本不能外出旅遊,而外國人卻有充足的假期去旅行,這是我們改變不了的現實。

但我還是想説:“爸爸媽媽,請你們放開手讓我們去鍛鍊,經歷挫折和困難,我們一定能更加獨立的!”

《烏塔》讀後感6

今天,我一絲不苟地再一次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心裏像沸水般劇烈地翻騰着,受益匪淺。

烏塔是德國漢堡的一個小姑娘,她用三年時間準備:掙旅費、查資料、設計路線,在14歲時獨遊了歐洲。

烏塔的自強、獨立、自尊的精神使我驚歎得彷彿看見石頭上長出了莊稼。縱觀我自己,明年就到了烏塔為旅遊作規劃的年紀,十一歲。可我卻連家務都很少做,依賴父母成了習慣,雖不至於“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也基本上如温室的花朵,經不起日曬雨淋,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如河水被枯枝敗葉和雜亂垃圾擋住了去路,一時間流不動了似的,不知所措。烏塔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學習與做事要有主觀能動性,成就理想就要勤奮自立、意志堅強、好學多思。要學習計劃,善於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是不完美的……”烏塔的話,使我聯想到前幾天剛看到的'歌德的名言:“光有知識是不夠的,還應當運用;光有願望是不夠的,還應當行動。烏塔用實際行動,使我明白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有些美妙、神奇必須親身體驗才能獲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也許我不能做到獨自旅行,但烏塔那種克服依賴思想,勇於實踐的品格和精神,體驗自理生活、自主學習的所帶來的無限快樂是一定值得我學習的。

《烏塔》,使我獲益良多,彷彿收穫了許多秋天的果實。

《烏塔》讀後感7

最近,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文中十四歲的國小生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勇氣讓我非常佩服。而且,烏塔去歐洲旅行時,有一半旅費是她自己掙的,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她都去餐館或者超級市場打工,她真是個獨立、能幹的小姑娘啊!更加令人讚歎的是:不管來到哪個國家,她都要給爸爸媽媽買禮物,她真孝順,真了不起啊!

當我讀到“烏塔説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時,我不由得聯想到我自己:平時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不用操心,出門旅遊也同樣是什麼心都不用操,一般都是跟着爸爸媽媽一起出門旅行,讓爸爸媽媽給我準備旅遊計劃、準備旅遊要帶的東西。我從未想過自己去設計旅行線路或去閲讀“旅行目的地”的旅遊指南,而我就是爸爸媽媽的`跟屁蟲,只要跟着他們就行了,看到好吃、好玩的就纏着他們要買,一點也不覺得不好意思。而烏塔為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三年,讀了很多關於目的地的書籍,還懂得了怎樣獨立自主地生活、怎樣勤儉節約,這樣充分的準備,就算是完全一樣的旅行線路,感受和體會也完全不一樣吧?就象媽媽説的那樣,外國的孩子比我們國內的孩子體驗得多、經歷得多、成熟早、懂事、勤儉,因為他們的家長做到了放手。這引起了我和爸爸媽媽的深思。

學完這篇課文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制訂了我的新的生活計劃:

1、每天自己整理牀鋪和書桌;

2、每週自己洗衣服;

3、每個週末自己做一個菜;

4、獨自去一次頤和園玩。相信我以後不會那麼嬌氣了,也不會總依賴大人了。我要做個會安排時間、熱愛生活、勤儉節約、體諒他人、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烏塔》讀後感8

烏塔,一個奇怪的名字。大家一開始是不是以為烏塔是一座很黑很黑的塔,上面還有很多烏鴉?那麼,我要對你説一聲:恭喜你,你很榮幸地答錯了!烏塔,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而《烏塔》這篇課文寫的就是烏塔一個人遊歐洲的事。

“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在跟“我”的交談中烏塔大膽地提出 了這個問題。這句話也同樣引起了我的深思。是啊!比起烏塔,我們幾乎沒有資格談獨立、自主。家長把我們看成一塊美玉,拿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恨不得天天頂在頭上。而烏塔的父母呢,卻撒手不去管,讓烏塔自己去解決生活、學習中的挫折、困難。除了家長的問題,她的身上還有很多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我經常向媽媽要零花錢吃吃喝喝,買這買那的,而烏塔呢,卻用自己打工賺來的錢周遊歐洲;還有,我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會感到害怕,可烏塔卻獨自勇敢的遊歐洲……像這樣明顯的差距還有很多很多。

我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上名牌大學的人,竟然連疊被子、理書包都不會。雖然這只是個別的現象,但由此可見現在中國學生的自理能力確實不如別的.國家啊!那些溺愛孩子的家長們,請你們把“溺愛之鎖”打開吧!現在的我們就像一隻羽翼未豐的小鳥,只有經歷了挫折和困難的磨練,才能成為那展翅飛翔的雄鷹!只有經歷過風雨,才會有那絢麗的彩虹!

我喜歡烏塔,喜歡她的獨立、自主,喜歡她的能幹和勇敢,烏塔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烏塔》讀後感9

我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讓我十分驚奇,一個14歲的小女孩,竟然去了歐洲多個國家,這個小女孩就是烏塔。

我可真驚訝,14歲就去了那麼多個國家,可我只去過廣州。就是去公園,外公也緊緊地跟住我,不讓我走遠,不讓我跑動,不讓我離開他的視線半步,還緊緊抓住我的.手,就像我是温室裏的一朵花,被土地包圍着,不能離開。我覺得就算是我有錢,也沒有膽量去外面玩。和烏塔比起來,真讓我感到慚愧呀!

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們能讓外公不要總是看着我,既然到了公園,就應該讓我好好地跑一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流一流汗才可以;要是出去玩,也不要像牽着小狗的鼻子一樣領着我,只要讓我按時回來就行了!只有這樣,我才會長大。

這篇寫得是不錯嘿,有理有據,有思想有感悟,有對比有比喻。

呵呵,這作文還真是源於生活。我從來都主張要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所以從她幼兒園開始,就有了星星表,規定自己穿衣吃飯,幹什麼活都可以獎勵“星星”。可我爸一到我家就搞“破壞”,現在孩子都這麼大了,他還伸手給她打紅領巾,還振振有詞:“她還小,打得慢!”

我讓女兒下樓買些蔬菜,水果,小零食,我讓她自己花錢,計算,討價還價。下樓前,我千叮嚀萬囑咐,讓她過馬路一定要走斑馬線,並且過之前一定要前後左右看清楚有沒有車,再過;碰到陌生人搭話,甭理他。雖然她一出門我就開始擔心,一直到她回來我才放心。但孩子遲早總是要“離窩”的,還是早點教會她“怎麼飛”吧。有次這事被我爸知道了,大罵我一頓:“被車子撞了怎麼辦?被人拐走了怎麼辦?”

有時候過度的愛也是一種負擔。

《烏塔》讀後感10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後,我感觸很深。她讓我知道了:如果愛孩子就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進入社會。

烏塔有一個很好的家庭。她的父母都願意讓孩子單獨一個人出去玩,讓他們逐漸地學會自主,自立,甚至能豐衣足食。他們尊重孩子的觀點,會給孩子機會嘗試。

再想想中國的家長們,特別是那些爺爺奶奶,他們都快把自己的孫子孫女當成小皇帝了!早上吃飯一定要看着小孫孫吃完才放心。好像少吃一口,到學校裏就要餓着一樣。他們不顧孩子還要不要吃,是不是肚子已經吃撐了!晚上放學,看到小孫孫走出校門,他們急得是又遞橘子,又送蛋糕。

烏塔的這些能力從何而來呢?

我細細地閲讀了課文,發現烏塔是個不怕苦的孩子。週末,她幫助一些餐館分發廣告單,在眾人面前發表自己對貨物的使用意見,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推薦給別人。幫別人管小孩,把小孩逗笑。這麼小的孩子卻需要做這麼多拋頭露面的事情。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賺這麼多的錢,是很不容易的。

烏塔還是一個做事有計劃,有條理的'小女孩。她通過閲讀報刊、上網搜尋,詢問親友等方法,設計好一份周詳的旅行日程表。她每到一處就先查出警察局的號碼,以備不測。她還會發一張明信片給父母,讓父母知道她到了哪裏,不讓父母擔心。

通過分析,我發現,光是父母放手是遠遠不夠的。擁有自立、自理能力,還需要每個孩子有不怕苦,不怕挫折的精神。

我羨慕烏塔!因為她能夠獨自遊覽歐洲,沒有生活在蜜罐裏。因為她能四處遊覽,學到不少知識。“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想我也該鍛鍊自己的羽翼了,這樣當暴風雨來時候,我才能像海燕一樣展翅飛翔。

《烏塔》讀後感11

你相信一個14歲的女孩獨自一人遊歷歐洲嗎?你肯定會説:不相信、不可能。讓我來告訴你: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趁暑假獨自一人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還要去希臘……

烏塔是一個做事認真、心細的小姑娘。她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請求幫助;每到一地就給家裏打個電話或寄明信片,向家人報平安,可以讓家人知道自己的行程;為了這次行程,用了三年的時間閲讀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瞭解各國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蹟等,做好旅遊攻略。

烏塔是一個做事獨立的小姑娘。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

而我們呢?一心只顧讀書,什麼事情都不操心。吃完飯,推開飯碗,就去讀書了。衣服髒了,還讓父母幫助洗,我們事事都要依賴父母。想了很久,我才明白為什麼我們和烏塔的差距那麼大,因為我們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經不起挫折。

看看烏塔,再比比我們,她雖然只比我大幾歲,獨立性卻那麼強,為此我感到慚愧。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每個家長都很愛自己的孩子,我們的缺點是依賴性太強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了讓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爸爸媽媽經常在假期帶我去各地遊覽,遊名勝古蹟、觀各地名校……但是每次都是爸爸媽媽做好旅遊攻略,都是用爸爸媽媽的'錢去吃、住、行。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下定了決心:一定要養成獨立的習慣,向烏塔學習,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做一個獨立的陽光少年,不做母雞翅膀下的小雞,要做真正的雄鷹搏擊長空!加油!

《烏塔》讀後感12

今天,牟老師給我們上《烏塔》這篇課文,通過認真地學習,我獲得了很大的感觸。

《烏塔》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叫烏塔的小女孩獨自一人去歐洲旅遊,當十四歲的她説要自己去歐洲旅遊的時候,家裏面的人都不贊同,唯獨媽媽支持她的想法。於是,在她已決定獨自一人去歐洲旅遊的那一刻起,她就對這次出行做了一系列的規劃。從三年前她就開始蒐集有關歐洲的資料,而且旅遊的一切費用也是通過自己掙的。從這裏我看到了文章主人翁是一個勤勞、獨立,有主見、有思想的`人。

看到這個小女孩,再看看我們自己。通過課外閲讀,我瞭解到外國家長在教育方式上與我們國家不一樣,外國家長注重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給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他們自己能做、想做的事。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而且還可以磨練孩子的毅力,面對各種困難能很好的解決,不會被困難打倒,能知難而進。而我們中國的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過於擔心,什麼事都不敢或不放心孩子獨自去完成,很多事情都替他想好甚至為他佈置好,長期這樣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嚴重,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人總是會長大的,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獨自生活,走向社會,一個沒有主見,不會獨立生活的人,如何應對人生道路的坎坷呢?怎麼去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呢?因此,我們要向文章中的烏塔一樣,遇到問題要自己解決,在生活中不斷地鍛鍊自己,磨練自己的意志,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

《烏塔》讀後感13

有一篇課文,讓我領略到國外小孩的獨立;有一篇課文,讓我回憶起成長的點滴;有一篇課文,讀完後讓我思緒萬千。它就是《烏塔》。

我和烏塔同樣是孩子,但我們的情形卻天差地別。我總是早早寫完作業就急着和朋友們玩耍,而烏塔可能在為自己的出國旅行考慮並設計路線;一到週末我總愛躲在被窩裏睡懶覺,而烏塔可能早在餐館和超級市場發傳單掙旅費;有空時我總想着玩電腦、打遊戲、看小説,而烏塔可能在那時候閲讀歐洲國家的`書籍,為出行做準備。

而我最佩服烏塔的一點是,她很勇敢,都敢獨自一人出門到陌生的城市旅遊,而我連在自己家都會害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那是一個夏夜,夜空似乎比往常黑許多,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而爸媽要加班,我獨自一人在家。突然,燈一下子暗了,原來是停電了。我輕拍胸口,心想:幸虧我已經把作業寫好了。不過現在還是快去刷牙洗臉回房間吧,這黑乎乎的還怪嚇人的!於是我摸索着到了浴室,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搞定了。正準備摸回房間時,突然,一聲聲“轟隆——轟隆隆”的打雷聲響起,還有幾道閃電劃過天空。我嚇了一跳,迅速往我的卧室躥去。可剛到卧室門口,又看到窗邊有張牙舞爪的影子,我連忙鑽進被窩,縮在裏面不敢出來,嘴裏還唸唸有詞:“別過來,別過來……”直到後來來電了,打開了燈才發現原來是窗户沒關,窗簾在飄動呀!

現在回想起來,再看看烏塔,哎!看來,我真要跟烏塔好好學習,哪怕不能獨自遊歐洲,也要做個勇敢的人,至少不被一些小事嚇到。

《烏塔》讀後感14

最近,我有幸學到了烏塔這篇課文,烏塔在14歲時就能獨自遊歷歐洲,我被烏塔那善良、大膽、細心的品質所折服。

×了這篇文章以後,我心裏產生了強烈的震撼:為什麼中國孩子不可以獨立自主呢?難道人們所説的“安全”就是對孩子全部的愛嗎?我們是一羣渴望去窗外自由飛翔的小鳥,而現在家長們對我們的溺愛,簡直是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父母過分的關愛讓我們窒息。

在家裏,我不做任何家務,都是家長包辦。我只是學習的小能手,真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每當我學習閒暇時,想去幫家長做點什麼,總是被爺爺奶奶拒絕,結果,變成了真的書呆子。

在中國,在家裏養尊處優的孩子不止我一個。我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考上了名牌大學的學生,只是因為自己不會洗衣服、疊被子,甚至不會整理書包而輟學。由此可見,中國的孩子多麼缺少獨立自主的意識,生活上太多的依賴,思想上太多束縛,行動上太多的無奈!那些把孩子緊鎖着的家長們,快打開門窗吧!

烏塔是幸運的,她有着豐富的閲歷,有着廣博的學識。她有親自實踐、親自品嚐生活苦辣酸甜的神奇經歷。而我呢,是幸福的.,但卻是有缺憾的幸福!在這裏,我要對同齡的朋友們説,主動從父母溺愛的懷抱中走出來,錘鍊自己獨自生活的意志!我要對所有的中國父母説,給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愛更充實,讓愛更完美!

《烏塔》讀後感15

今天,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文中的烏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課文寫了“我”在羅馬認識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她住在德國的漢堡,她要獨自一人遊歐洲。

烏塔為了這次旅行做了充足的準備。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通過閲讀一些書籍瞭解各國的風情土人情。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在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名信片,給家人報平安,讓家裏人放心,她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烏塔的.自立能力真讓我敬佩!

而中國的家長給予孩子過多的關愛,把孩子疼愛得像小皇帝一樣,事是操心。從來沒有經歷過何事事非非,風風雨雨。當我們出門時,父母總千叮萬囑,有時還要有人陪我們出去,“可憐天下父母心”。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天中午,媽媽在做飯的時候,發現家裏沒有鹽了,讓我去買一袋回來。我買了一袋鹽,回去了,剛走到大門口,見媽媽過來了,對我説:“你走得太慢了,是不是受傷了?”我哭笑不得。可見媽媽多操心我啊,甚至懷疑我連一袋鹽也買不好。

“花盆裏長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父母應該放心的撒開手,讓我們多鍛鍊自己,像雄鷹一樣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翱翔。

爸爸媽媽,請讓我們單飛吧,讓我們有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籃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