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1

讀了《16位教育家的智慧檔案》一書,我的眼球就被深深攫住了。

有人説,名師之名,不在於名,而在於“明”。“明”就是智慧。有人説。智慧是一條通往人生幸福和快樂的心靈之路。

那麼,教育家的智慧,便是給他的孩子們以幸福和快樂。中國需要教育家,因為中國的教育吸引智慧。本書的每一頁,都給我帶來了啟迪和快樂。

誰是中國最好的中國小教師?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會列出不同的長長的名單,為此,教育部從全國各省的80多名中國小優秀教師、校長人選中,精選了十幾名,集中展示我國傑出教師的教育理想、教育經驗、教育智慧、教育探索歷程和教育成果,譜寫“當代中國教育師”。

他們共同的教育情懷和不同的教育人生,是中國基礎教育的重要財富。 他們中魏書生是我較熟悉的、敬佩的名師名師之一,他的教育理念也是我身體力行的。“我不會教書,是學生教會我教書;我不會改變後進學生,是後進學生幫我教會了怎樣教後進學生。我總是與學生商量我怎麼學,怎麼教。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事,你老師就不要去替代。如果你替代了,你這是剝奪人家的權利,壓抑人家的才能,助長人家的依賴思想。”魏書生邊教學邊研究,他一直努力做三件事:

一、看多家之言;

二、堅持寫日記;

三、堅持寫文章

他認為工作學習是快樂事情,看多家之言才能融會貫通,才能領會到理論的精神實質;堅持寫日記,有利於研究自己,改變自己;寫文章是抓住機會進行科研的有效途徑。人,一旦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待他的本職工作,那麼,無論他的工作多麼平凡,都會有無窮無盡的價值,同時也會有無窮無盡的樂趣。

我記住了魏書生的話,並儘量為之,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做好自己平凡煩的事情。“當你把學生看成天使,那你天天生活在天堂裏;當你把學生看成魔鬼,那你天天生活在地獄裏。”讓我永葆一顆童心去善待學生,善待生活。 李鎮西,教育學博士,被稱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師”,他説:“一個老師有童心,有愛心,才會有事業心。老師有童心,有愛心,才會有責任心。我們不能通過形式主義把大人的意志強加給學生,我們的活動不能成人化,而應該充滿童趣,我們的教育一定要走進學生的心靈。”

最讓我感觸的是他説的:“一個班級50多個孩子憧憬着50多個未來,而我們常常卻用一個未來來要求學生,這是很殘酷的'。這種教育是可怕的,剝奪了孩子的憧憬和夢想。”他還道出了教育的真諦:“愛不等於教育,但教育不能沒有愛。不是我愛學生,而是學生愛我。關鍵是老師能否感知學生的愛。愛只能在愛中去培養,愛心不等於教育,只有加入民主的內涵才是完整的。專制的愛,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了學生,這不是有民主精神的愛。班級建設應該成為對學生進行民主啟蒙的重要手段。在民主中學會民主,和學生一起成長。”説得多麼好啊!這是對我們老師所謂的師道尊嚴最好的詮釋。

一個小小的講台,擔負着民主啟蒙的大任。我們老師想到過嗎?對於後進生的問題上,他説:“名師不僅要靠教優秀生成為名師,還有研究後進生,後進生更應該成為我們關注的對象。一個老師愛優生不難,但從心底裏愛差生才是真愛。每一個後進生都是一個科研物件,和後進生打交道,老師的進步非常大。”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優秀生受到老師的關注多,成績越好,老師關注就越多,形成了良性循環,而後進生較少受到關注,得到的是冷漠、歧視,心理受到壓抑,形成了惡性循環,這是多麼不盡人性,多麼值得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反思的問題。

我一直認為:愛不愛學困生,是衡量一位老師是否為優秀教師的試金石。他告訴我們轉化後進生的五個原則:

1、建立感情,

2、充滿信心,

3、降低要求,

4、允許反覆,

5、集體幫助。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2

《周國平論教育》這本書介紹了周國平的教育理念,讀後感觸很深,在這本書中總結了周國平的七條諫言,下面我就從這七條箴言來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1、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

2、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3、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脱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

4、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5、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6、大學應是大師雲集之地,讓青年在大師的薰陶下生長。

7、教師應該把學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這七條教育箴言是老生常談了,對教育工作者來説,這應該是從教的思想基礎,但身邊的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似乎都在違背這些真理。整個社會的功利心很重,孩子也成為大人追名逐利的工具,説着冠冕堂皇的理由,説是為孩子,可事實卻是種種原因使得我們的孩子變得越來越世故,情感也越來越缺乏,浮躁也成了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詞語,寧靜的心態離我們遠去。教育是慢的藝術,可是怎麼就慢不下來呢?我們的孩子到底會成為什麼樣?這不禁讓即是父母又是教師的我們心裏惶恐不安。

很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把閲讀看得很重。周國平寫到"把受教育者引領到經典著作的寶庫裏,讓他們瞭解、熟悉、領悟存在於其中的傳統,受其浸染,加入到人類精神探索的偉大進程中去,在我看來,不可能有比這更名副其實也更有效的素質教育了。"電視和網絡充斥着我們的視野,這似乎也是人們變得浮躁的一個原因,沒有了思考,沒有了想象,人似乎成了純享受的機器人。閲讀是一劑良藥,但其中也混雜着無用甚至有毒的東西。周國平給了我們忠告"千萬不要追隨媒體的宣傳只讀一些暢銷書和時尚書,倘若那樣,你絕對成不了真正的讀者,永遠只是文化市場上的消費大眾而已。"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3

我是今年新來的老師,從事教師職業才短短的幾個月,本學期我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感想深刻。我認識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和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掌握了一部分課堂上和學生教育思想工作的心理活動。

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根據中職生年齡和心理特點,選擇適當的教育教學方式,針對他們的一些不良行為採取相應的措施。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在教學過程中,心理學問題比比皆是。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採取相應的措施,做好學生的工作。學習過教育心理學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矯正學生的缺點。教育的作用就在於發掘學生的優點,克服學生的.缺點。

通過讀《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我將會心理學裏面的知識,正確運用有效的方式作動機的誘導,促使學生的認知興趣得到發展,形成穩定的、積極進取的人格特徵。也讓我在教學的課堂管理,教育工作中能運用到更多的方法,來管理與教育學生。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4

愛是包容、愛是豁達,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橋樑。暑假裏,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裏面的故事都是以愛為主題,人物之間是相互包容的、理解的、友愛的。其中“爭吵”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

有一天,安利柯正在寫字,好朋友柯萊諦不小心碰了他的肩膀,結果把字寫歪了,紙也弄髒了。儘管柯萊諦誠懇地道歉,可是因為嫉妒他得了一等獎,安利柯還是故意撞了他,也弄髒了他的字。兩人相約放學後見。雖然覺得柯萊諦是個好人,自己有些懊悔,安利柯卻還是拿了一把尺子準備和他爭鬥。放學後,安利柯對着迎面走來的柯萊諦舉起了尺子,可是柯萊諦卻面帶微笑輕輕將尺子撥開,並抱住安利柯的肩膀,説:“我們再也不要生氣了”。安利柯驚呆了,發現自己一直在誤會他,最終他們和好如初。

故事中這種寬容他人的精神讓我很感動,同時也很自豪,因為我身邊也有這樣的好朋友——崔亦晨。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性格温和,大家都喜歡他。

有一次課間休息,我從崔亦晨的桌邊跑過,不小心把他的杯子碰倒了,水灑了一桌。我想:完了,他馬上要回來了,這下該怎麼辦呢?正當我在遲疑的時候,他回來了,看着桌子上的水,驚訝地問我是怎麼回事。我支支吾吾地説:“呃,我……我走過時不……不小心碰倒的`,對不起。”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桌子,臉色漸漸和緩下來,一邊快速拿出紙巾把桌子上的水擦乾,一邊對我説:“沒關係,別擔心。”我滿懷愧疚,又十分敬佩他的大度。他的寬容和友好,使我們的友誼更加堅固。

讀這本書,使我掌握了開啟友誼的金鑰匙,那就是包容、豁達、對他人要有愛心。愛,就在我們身上,我們應該好好的去珍惜。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5

閒暇之餘,我終於讀完了這本教育專著——《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由此我認識了李希貴老師,瞭解了一名農村中學教師,成長為全國知名教育家的傳奇人生。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説過:凡是我所有的好東西,都要歸功於書。我國也自古就有“讀書改變命運”的説法,李希貴老師的人生歷程或許能作為這些話的映證。他在文中寫道:像多數文學愛好者一樣,我搜尋着所有可以找到的名著,急切地、貪婪地閲讀,我恍若置身另一個世界,時而猶豫,時而彷徨,時而沉思,時而激昂…這種高度痴迷、全身心投入的大容量閲讀,為我的精神世界儲蓄了一筆豐厚的'財富,隨着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這筆財富不斷生息、增值,實實在在地滋養着我的心靈,影響着我的價值取向,為我的生命打上了濃厚的底色。毫無疑問,在此後的人生道路上,我將幸福地享用這筆財富的利息。

他説:我真正的學習是從讀書開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從讀書開始的。讀書使我頓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頓悟了人生。教育是與讀書連在一起的,書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養成,民族素質的提高,乃至學習型社會的構建,都離不開書。一個人在他相應的年齡階段,如果沒有讀過適合他的書,那將是終生無法彌補的'缺憾。李老師之所以能從教師———校長———局長———教育家一路走過來,跟他通過讀書進行的大量的閲讀積累及對這種閲讀積累進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開的。他走到哪裏,就把讀書的種子播撒到哪裏。

他以自身和專家、大師的成長經歷,告訴每一個孩子和每一位家長: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在終身學習、建設學習型社會的今天,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堅持學習。今天倡導教師多讀書活動,其實更多的是要求教師要處在真正的讀書狀態。做一個善於讀書,知識淵博,視野廣闊的讀書人,而不是隻在原有知識水平上,作低質量的重複。當今這個正在發生巨大的、深刻變化的時代,新學科、新知識迎面而來,只有學習,才能豐富自己,才不會落後,不會被時代淘汰,新的教育環境,刻不容緩的教育改革,逼人的教育形式———我們沒有時間再去重複,去等待,去觀望。人生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它不會停留在一個地方,也不會停止在某一階段,它需要不斷超越,但不是超越所有的人,而是要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過去。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6

假期裏,我讀了《教育如此美好》這本書,讓我再次深深地體會到了教育是幸福的,教育原本如此的美好!這本書的作者是全國優秀班主任陳宇和“問題學生”教育專家於潔老師,書中彙集了兩位老師在20多年教育生活中的精彩教育故事,這些故事“充滿温情”,令人感動,這本書展現了兩位老師的教育智慧,充滿了人性之美、教育之美。他們説:“真正的教育,如水如春風,善良、柔軟、温暖,但卻充滿了力量,充滿了人性之美”;“真正的教育,温暖人心;美好的教育,帶給教師一生的幸福”;“教育是美好的,做真實的教育,尋求可以觸及學生心靈的教育方法”;……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教育學生的過程,是複雜的,甚至是糾結的,但這些都不妨礙我們對“教育是美好的”判斷。我們堅信,真正的教育一定是美的。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美好的教育,可以給他們帶來一生的美好;我們要讓我們自己知道,美好的教育,可以帶給我們老師一生的幸福。

教育的美好在哪裏?我們努力去追尋:我們成天與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可以看到他們掉牙了,身體長高了,感受生命成長的快樂;我們成天與醇香的書本在一起,可以享受“春暖花開”般閲讀的興趣;我們遠離塵世的喧囂,生活在純淨的校園裏,可以享受恬淡寧靜的生活情趣。我想我們作為教師,只有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的時候,才能培養出有幸福感的人來,如果我們本身活的很累很痛苦,我們怎麼教育出幸福的孩子們呢?

找到教師的幸福,書中説需要我們擁有三顆心:“愛心、耐心、平常心。”

“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實踐告訴我:首先要有足夠的愛心,愛學生,愛每一個學生。愛那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尖子生”,愛那温開水一樣平平淡淡的“中等生”,還要愛那令人頭疼的“問題生”,我們對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傾注愛心,讓愛在他們的心底暖暖地生根、發芽、成長。冰心説:“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我們要讓孩子們浴着愛的光輝,象山花一樣自然生長,爛漫綻放,我們怎會不為此驕傲和幸福呢?

“耐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從來就是一種慢的藝術,需要鐵杵成針、滴水穿石的耐心。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花期,有些真的需要我們耐心靜等花開。當學校的要求越來越量化,我們教師的心也隨之越來越浮躁,失去了最開始的那份忍耐和寬容,在沒有辦法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忍耐,想想種樹尚要等待十年,何況我們播下的種子,可是孩子啊!

“平常心”,看淡成績。現在的教育出現了一種怪現象,那就是我們比學生還在乎學生的成績,每次考試我們比學生還緊張。那一個個考試分數,彷彿可以完全代表這個老師水平到底好不好。在這個“以成績論英雄”的時代裏,我們無法改變教育體制,我們只有改變我們的內心。保持一顆平常心,盡力而為,看淡一點,看遠一點,孩子們有進步,有成長,我們就是幸福!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花種,只是每個人的花期不同,只要我們用愛心去澆灌,用耐心去等待,用平常心去呵護,相信每一粒花種都會慢慢地長大,給世界一抹美麗。相信孩子,靜待花開,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教育如此美好》為我點亮了一盞教育心燈,讓我用心去體悟教育的美好。我雖已四十多,但心中仍有夢,仍堅持不斷地讀書學習,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相信只要心中有愛,心在教育,我也是一個美麗幸福的教育者!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7

印象最深的是葉聖陶老先生的一句話:“無論聰明的,愚蠢的,乾淨的,骯髒的,我都要稱他們為‘小朋友’”。葉聖陶先生一貫以平等的態度尊重學生,呵護學生。他的這種教育思想對我們的教育教學起着深刻的影響,對此我深有體會。

要愛學生,這是教師首先要具備的價值觀。還記得在我第一次面試教師演講中,我説:“從不同角度來講,人人都是第一!”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公平的`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做到“一碗水端平”。不管這個學生是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幫助他們,教育沒有愛,猶如池塘之沒有水。冰心説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每個學生都是一座寶藏,而教師就是發掘寶藏的人。這種愛的力量是每個學生所需要的。用愛來書寫自己的教育人生,我想這是需要我用一生的時間去探索和思考的問題。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才會愛你。

由喜歡孩子這種價值觀的引領,讓我也愛上了教育。課堂是老師和學生相處交流的主陣地,如何用心地去經營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考和探究的問題。怎樣讓學生在課堂短短的40分鐘內有最大的收穫,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我希望通過我的幫助和引導,最終能讓學生髮掘自己的潛能,養成優秀的品質,真正的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一篇教育隨想中我這樣寫到:“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認真二字。”只要你是真正的愛做教師,有了興趣你就會自覺去做,你就會想方設法去做的更好,你就會想怎樣做的更加於眾不同。對待教師這份職業,要擁有12分的興趣。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發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事業。這還不值得去愛嗎?關於素質教育,可以下上幾十種定義,但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素質教育就是學做人的教育。而“無為”教育藝術則具有或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或晴天霹靂開悟撼心靈的魅力和威力。青少年的成長是從他律逐步進入自律的過程。“無為”教育藝術展現的是教育者導演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自我教育。在無形無象,但有聲有色的無為教育中:學生的自主意識會大大增強,身心健康水平、智慧和悟性都會有新的提高。

對學生光有愛還不夠,民主的師生關係是使教育過程生動活潑、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得以充分發揮的保證。讓我們像葉聖陶一樣用審美的眼光去看,用寬容的心去引導,對待學生“不要教訓,要勸説;不要灌輸,要啟發;不要以教育者自居”,使沉悶的課堂活起來了,使每朵思維的火花燃起來了,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課堂。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8

今天,我終於在《新教育之夢》一書中找到了追尋已久的答案。朱永新教授告訴我們:“要挖掘你生活中、職業中的內在魅力。”教師,作為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可能永遠達不到職業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個優秀的、理想的教師,一定會在自己的內心把它排在最前列!是啊!細想一下,不當幼兒教師我們照樣會老,正因為作幼兒教師我們的外表都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亮麗很多,我們的心態一般都比同齡人要有活力很多,這是我們的職業,我們的孩子給予我們的美麗,是孩子們影響着我們,帶動着我們,年輕着我們,使我們的青春延續再延續……

拜讀了《新教育之夢》一書之後,我不再怕自己老了怎麼辦?不再問自己還要教多少年書?還可以跳、唱多久?因為我知道了“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朱教授説“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後重複了五年,十年,及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因此,我追求作一個實實在在的教師: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老師;一個自信、自強、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不斷挑戰自我的老師;一個善於合作,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師;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老師;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老師,我相信那必將是一個永遠年輕老師。

花兒不會因為畏懼凋謝而後悔綻放,小溪不會因為畏懼乾涸而放棄流淌,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陣子”,它們都知道抓住每個最精彩的“一陣子”去贏取一輩子的生存價值。作為幼兒教師,或許我們的絢麗也只有一陣子,但只要認真把握好這“一陣子”,使它發揮生命真正的價值,那便是最自然,最從容的生存藴意。我願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一陣子時光留給蘋果樹下的孩子們,和他們快樂的學習、遊戲。願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都懷着“新教育之夢”譜寫自己輝煌的“一輩子”!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9

前段時間,我懷着崇敬的心情,又一次拜讀了讀完了意大利作家XXX的日記體小説《》。這是一本教育人們怎樣做人的好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XXX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已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是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理解!深深地被小説中的一個個平凡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思想品質而感動。這本小説沒有任何的豪情壯語,也沒有任何虛偽的説教,卻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一個貧窮的意大利青年,從小就被賣到戲班子,受盡了虐待。一次,戲班子到西班牙,他趁機逃了出來。在意大利領事的幫助下,他登上了開往意大利的船隻,與一羣來自世界各國的達官貴人同坐在二等艙中。船上的乘客們瞭解了他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他,紛紛給了他一點錢。正在他慶幸有了這些錢就可以吃一頓飽飯時,他聽到了那些給他錢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國意大利,於是那個小男孩就毅然地把這些錢憤怒的扔了出來,並高吼到:我不要説我們國家壞話的人的東西!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這個小男孩寧可捱餓,也要維護自己祖國尊嚴的行為而拍手叫好。

我由此想到不少這樣的XXX。南宋名將XXX,他少年時就立志精忠報國,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忍辱負重,含冤而死;邊防叔叔,為了領土的完整,不怕流血,犧牲,趕走了入侵我國邊境的侵略者;多少體育運動健兒,為了讓五星紅旗能高高飄揚在賽場的上空,忍者傷痛,奮力拼搏他們的愛國熱情激勵着無數國人奮發向上。

我們應該教育學生從小就以愛國英雄為楷模,樹立愛祖國的頭腦。愛祖國,平時應體現在愛羣眾,愛集體,關心同硯,愛護公物。XXX就肯定要為祖國而奮鬥,是自己具無為祖國建設服務的本領,將來也像他們一樣,要為祖國增光添彩! 書裏面有許多作者的小夥伴,他們是可愛講道理的孩子雖然有的貧苦,有的富有,有的殘疾,有的研究落後,但作者他從不計較,與他們玩得開心,學得快樂,並從開心和快樂中得到了教育,《》這本書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卻並不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小鐵匠,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等等,這些平凡的人物在許多感人事件,在我的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激烈的感情. 讀了XXX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轉眼間,我們離開《》所記載的那個年月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體式格局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滿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喜,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在,健康的成長!

讀《》,有淚有笑,但一直在心底湧動着的是融融的愛意,暖暖的感動!書中幾乎涉及到了人世間所有崇高的愛,博大的愛。

有父母與子女之愛,姐弟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還有對弱者之愛,對不幸者之愛,對勞動之愛,對研究之愛,對環境之愛,對大自然之愛;及至對人民的愛,對軍隊的愛,對祖國的愛。所有愛的內容都不空洞,都是生動豐富的,都是融入了生活的,是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這樣的,才能夠真正地被學生所接受。

這是一本學校生活的書,新學期,這本書一定要成為我們班孩子們首選的的引領者!書中的某些閃光的人物,一定會成為許多學生心中的偶像,他們應該會使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期待着,會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靈!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10

暑假時就得到了包校的《教育如此美好》一書,如獲至寶。

細細品味,受益匪淺。包校以豐富的人生閲歷,多年來的教育實踐探索,為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教育工作者指明瞭發展方向。

從08年一畢業我就進入了國小擔任班主任和語文教師的工作。這幾年來的工作經驗為我進入艾瑞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一路走來的摸爬滾打,處處碰壁,也是成果。在包校的書中我找到了曾一度困擾我,難以解決問題的答案。曾經總希望孩子是一樣的,作業整齊,速度一致,這樣就會少去許多的麻煩。看完包校的語錄,我大徹大悟,孩子生來不是一張白紙,遺傳和環境決定了他們的個體差異。當然就不可能整齊劃一。要想,達到最優化的教育,要了解他們周圍的環境、成長的社會背景、父母的情況以及他們的喜怒哀樂。在此基礎上,愛他們,才能最終拉近距離。

做了4年的班主任,有幾次一度不願意在做。每天的工作千頭萬緒,需要事無鉅細的去做。

在前年帶畢業班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令我一生難忘的事情。

那是一個夏日的中午,學生都安頓好了,我也躺下休息。幾聲輕輕的敲門聲,顯得那麼的刺耳。只聽兩個女生在門外細語,“進去吧!”“老師都休息了,還是不去吧!”我雖睡意正濃,但也起身去開門。看到他們的表情十分的為難,我關懷備至的問:“發生什麼事情!”文文急切的説:“劉春陽和堯怡欣本是鬧着玩,突然打惱了,劉春陽的眼鏡片碎了把臉劃破了,已經跑出去了。”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馬上跟去,這才發現孩子已經自己往醫院的方向跑去。顧不上思索,馬上趕去,經過治療孩子的臉縫了數十針。平生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不知所措,像領導彙報,通知家長,總之該做了都做了。但心情一直不能平復。事後劃分責任,我不承擔任何責任,因為,事情發生在午託部的監管時間。但儘管如此,作為班主任我也不能置身事外。

經歷了這樣的事情,我很難過,一時衝動想辭掉班主任。很慶幸沒有那麼做,事後,接到了春陽家長安慰的電話。心裏總算安心些,但留在孩子臉上的傷疤是我一輩子的傷痛。

我們向着優秀教育工作者前進的過程中,《教育如此美好》這本書是我們的“葵花寶典”。只要認真學習一定能有非凡的進步。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11

去於老師辦公室打電話,看見桌上放着一本書《有話慢慢説》本來以為是對幼兒園孩子的説話方式,打開一看,是父母如何與青少年溝通的書。

為了讓自己有緊迫感,能積極的去看,我跟於老師説,今天晚上看,明天早上還回來。回到家,吃着飯我就翻閲着,吃了飯就趕快看。是一本很好的適合我這個年齡的媽媽看的書。

孩子進入青春期,我知道適當的買青春期的書給孩子看。從來沒有想過孩子到了青春期做媽媽的應該找什麼書看看,但是看了這本書,突然感覺,是應該在生活中計劃着,到什麼時候應該看看什麼書,而不是隨手拈來就看。因為我感覺這本書我已經看晚點了。當我看着目錄翻閲的時候,我看着書裏面那麼多生活例子,我感覺有的就像在寫我的兒子。

可以説,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有叛逆期。我慶幸在我兒子叛逆期之前,和一個好朋友交流過,她跟我講了很多他兒子叛逆期的事情,講她的無奈,她的憤怒。然後教給我很多方法。寫到這裏,想到和叢老師在一起的時候,她講她兒子的一些事情,現在她兒子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叛逆期都已經過去了,叢老師也給了我很多建議,很多她親身經歷之後的感悟。讓我受益匪淺。

在我的生活中,我一直認為,留心處處是學問,只要有交流就一定有收穫。所以,我很感激我生活中的同事和朋友。

再來説這本書,讀完這本書,和譯書者許麗美有着共同的感觸:就是這本書最令人深思的地方是,作者提到當孩子來到叛逆的青春期時,父母應該繼續革職盡責,要如碼頭般佇立,靜候旅人歸來,當小孩子鬧青春期毛病,大人不要氣的再也不聞不問,造成親子關係疏遠。是的,孩子已經長大,他們有他們想要翱翔的天空,父母應該在這個時期開始逐漸放手與靜候,也唯有開朗的父母才做得到這樣偉大。

書中第八章中“邏輯的極限”所述:每個身為父母的.人都有山窮水盡、萬念俱灰的時候,父母不能用打罵的方式制勝,制勝的辦法只有一個,這個辦法就是贏回自己的孩子。至於如何贏回自己的孩子?作者指出猶太賢哲曾説過:“智慧的開端是沉默,第二個步驟是傾聽。”但願這些忠告不但但 是知識的傳達,更主要的是能使為人父母者更有信心地去善盡為人父母的責任。

我們都有被孩子氣的不行了,很憤怒的時候,書中第六章告訴我們“憤怒卻不羞辱”表達憤怒的情緒卻不帶辱罵詞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這樣做違背自然的傾向與根深蒂固的習慣,可是,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新的説話方式,使得我們能夠發泄怒氣卻不至於傷害到我們所愛的人。

我覺得書中一位母親的一段話很值得我們學習,她説:生氣卻不辱罵是一個最有用的辦法,這樣做證明我是個心智成熟的人,而且也節省時間與力氣,老實説,人生苦短,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讓自己耗在敵對的言辭中,何況撫平傷害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驅除罪惡感也需要花費許多精力。所以,在面對困難時,我會捫心自問:重點在哪裏?直截了當地説出來!弄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不要猶豫不定。

最後祝願青春期的孩子們都能輕鬆走過叛逆期。快樂成長!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12

假期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意大利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我非常喜歡,一口氣就讀完了。

“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老師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老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老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 每個人在生活中,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錯誤,可是我們作為小孩子,卻常常受到嚴厲的批評;而我們的進步卻常常會被忽略!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差生,或者爸爸媽媽不喜歡的壞孩子。“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老師給我們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愛。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是大人們的事,我們逐漸長大了,很多事,同樣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們的老師,和養育我們的父母。

與教育有關的讀書心得 篇13

關於教育的見解,千差萬別,可是扼要地區別起來,也很簡單,大大可以分為相反的兩派。就教育的目標來説,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為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為人,獨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淺陋的人。

就教育的理解説,一派希望受教育者像個空瓶子,其中一無所有,開着瓶口等待着把東西裝進去,另一派認為受教育者自有發掘探討的能力,這種能力只待培養,只待啟發,教育事業並非旁的,就只是做那培養和啟發工作。

就教育的方法説,一派注重記誦,使受教育者無條件地吞下若干東西,另一派注重創新發展,不但使受教育者消化那些東西,化為自身的新血液、新骨肉。

就受教育者的方面説,受前一派的教育是“為人”,有人需要一批工具,你是應命準備去做工具,不是“為(別)人”是什麼?受後一派的教育是“為己”,“古之學者為己”的“為己”,發展知能,一輩子真實受用,這種教育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説的“生活教育”。也是《葉聖陶教育文集》貫穿始終所提倡的教育。

書中所提到的前一派教育的弊端,雖然半個世紀過去了,但在今天的教育界仍值得引發我們的思考,尤其是在面臨應試教育的`壓力時,有不少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態度都由分數來決定,把學生當作一架考試機器,希望在他們的大腦中儘可能多的“填”入知識。可是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學生也是有感情、有知覺的生命體,忽略了受教育者的感受。

通過本書的學習,使我再一次領略了教育的真諦——是為了受教育者和諧、健全的發展,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受教育者心靈的健全比接受知識的多少要重要的多。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更關注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要使學生在課堂中儘可能的高興,發揮自己的天份、個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僅僅一時感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把工作落到實處,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向教育先哲學習,把每一個學生都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來教育,充分尊重個體差異,尊重維護學生人格尊嚴,對每一個學生都儘可能的給予關愛,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使學生的心靈、人格都健康發展。

Tags:讀書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