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學記》讀後感(精選3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3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記》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學記》讀後感(精選3篇)

  《學記》讀後感1

《學記》作為戰國時代的教育論著,總結了夏、商、周官學和春秋戰國時代私學的教育經驗,從儒家的立場出發,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觀點。漢武帝奉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學説在中國歷史上的統治地位,《學記》作為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也深深影響了2000多年來的中國教育。特別是《學記》中關於教育目的的闡述,直到現在還深深地影響着我們的教育政策。

中國土生土長的儒家有着十分濃厚的“入世”思想,從孔夫起,儒士對虛無縹緲的怪力亂神采取回避的態度,所謂“不語怪力亂神”,倡導修齊治平,經世致用。這種思想體現在教育上就是在《學記》中強調教育的社會作用,認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君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九年的教育教學活動,使受教育者達到“大成”——達到“大成”與否就看能不能“化民成俗”,讓“近者説服而遠者懷之”。因此,中國的教育活動帶有十分強烈的世俗功利。特別是隋唐以後,學得滿腹經綸,售予帝王人家,成了中國士的人生目標。“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前一句是知識分魂牽夢縈的追求,後一句是窮愁潦倒時的自我安慰。縱使曠達如李白、蘇東坡輩,受了深厚的老莊出世思想影響,也是以蹭足金鑾殿為人生第一殊榮。

但《學記》把教育看作為是直接為社會政治服務,有着一定的積極意義。中國知識分把從政作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從垂髫發矇時開始,就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一步一步、一年一年苦熬苦修,上焉者立志“致君堯舜上”,追求“青史留名”還是值得稱道的。知識分把出仕佐助君主治國平天下作為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不管怎樣,這一切,有助於統一知識分的思想,從而有助於統一全體人民的思想,有助於把統治階級的意志上升到社會的主導地位。中國的封建社會能夠苟言殘喘2000年,中國文明2000年間能薪火不斷,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傳統道德傳承2000多年,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沒有分崩離析,應該説封建教育制度功不可沒。

不過只是把教育的作用侷限在直接為社會政治服務是十分片面的。立足過去,是教育天生的一大特點;面向未來,教育卻很難做到。教育總是比較保守的。特別是儒家,素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傳統,總喜歡“白髮老章句”,因循守舊,缺乏創新意識。特別是從安史之亂後的中唐開始,中國的封建社會已經日益成為一個爛熟的桃,把教育的作用侷限在直接為社會政治服務,往往就是為當前的社會政治服務,而不是為社會政治的發展服務,其消極意義就愈來愈突出。

教育應該有兩大功能,一個是為社會政治服務,另一個是為人身的發展服務。這兩者之間,在現代社會,後者應該更重要,應該是通過教育培養出個性和諧發展的社會成員。通過所培養的社會成員來服務於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戰國時期,士在諸侯爭雄的社會格局中,可以自覺地選擇自己的“主”,可以唸叨着擇主而事。知識分可以獨立研究,可以保有自己比較獨立的人格,首先考慮的是創造新的學説,而不用考慮迎合某一特定的統治者,反正統治者或大或小,多着呢,總是能找到買主的。這時,人的發展和為政治服務是比較統一的。

因此,春秋戰國時期有百家爭鳴。而秦漢以後,為政治服務就變味了,變成了為皇帝一人服務,知識分往往放棄了自身發展的需求片面的去迎合社會政治的需求。由於中國封建社會教育把教育的作用定位於直接為社會政治服務,客觀上制約了中國封建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學》中雖然把“格物”定為教育的開始,但是此“格物”絕對不是清朝末年“廢科舉,興學堂”中所設的學科“格物”。《大學》的“格物”並不研究自然界的日月星辰,花草蟲魚,“格物”的對象是社會生活中的人事關係,自然和人的“天人感應”,後來有一幅對聯高度概括了封建教育的“格物”內容:“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儒家所想格的“物”,無非是研習祖宗傳下來的一些典籍,揣摩當今聖上的旨意,把人生的樂趣定格為“金榜題名時”,並不把獨立探索大自然的奧祕作為人生自我實現的途徑。這應該是中國2000年的封建社會中只有零星技術發明,缺乏純理性的系統的科學研究的原因之一,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自然科學相對落後的原因。孔夫不是罵想學“稼圃”的樊遲為“小人”嗎?

教育過程中只“格”社會關係的“物”,只強調教育為社會政治服務,把教育視為社會政治的附庸,忽視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政治上一有風吹草動,教育上就是波浪滔天,教育成了社會的風向標。任何一次社會變革,教育都受到衝擊,受到破壞。這樣,一方面使中國知識分、中國人民關心政治,關心人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另一方面是中國知識分的個性普遍受到壓抑,因循守舊多,標新立異少,唯上唯書多,這已經深入到國民思想的深處,影響着中國社會的發展。

我們現在讀《學記》,不僅要肯定其積極意義,更要認識其侷限性。誇耀祖宗是中國人的嗜好,我們已經誇耀了2000年。我們現在要提倡“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肯定教育必須為社會服務。但是,人的個性受到壓抑,人人以關心政治為務的是絕對不能提倡的。教育為社會政治服務並不一定就是把每一個社會成員培養成政治舞台上的“生、末、淨、醜、旦”,每一個削尖腦袋往政治上鑽,只能説明這個社會的政治已經有問題了。

教育首要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個性和諧發展的社會成員,特別是在知識經濟到來的21世紀,我們搞素質教育更要倡導教育要張揚個性,發展個性。

  《學記》讀後感2

很早就知道“玉不琢,不成器”、“學,然後知不足”等説法,但從未探尋過它們的出處,直到讀到了《學記》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説法的根源在這裏。隨着閲讀的深入,才發現這些只是《學記》給予人的豹之一斑。

《學記》以微言寫大義,千字略略有餘的文章論述了教育原理、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教育的大問題,每一點都可以與實際相結合衍生出許多供人思考的內容。目前自己有些內容讀得還不夠通透,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國小語文課怎麼上?現在有很多爭議。我選擇與自己的教學關聯緊密、感觸最深的兩點來淺談我個人的讀書筆記

《學記》第三則:“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是的,教學相長,是學生在促我們“長”,學生即我們身邊最可寶貴的資源。

學生是鮮活的、富有新意、永遠不能完全預期、充滿張力的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是我們的老師。

一、學生的質疑時時衝擊着老師已有的知識儲備,是促進老師不斷學習的外部力量。

古人云:“學貴有思,思起於疑。學貴有疑,疑者,覺悟之機也。”學生質疑約有三種情況:一是有疑而問。二是意見分歧。學生中常有不盲從者,這非常可貴。如果對問題的認識從一開始就整齊劃一,恐怕是一種悲哀。即便大家最終達成的是共識,那由異到同的爭辯之路也是最美的。三是為師糾錯。

二、學生的獨到理解為教師大腦吹進一股清風,啟發着教師思維。

有時,我們常常以為對某個問題考慮得比較全面了,已成定論,無可質疑。但學生以小朋友的敏鋭、獨具的慧眼還是會發現新問題,找到新視角。比如,上課時間,我經常會問國小生們,“最欣賞陳友玲老師教育方式的哪一點?結合文章語句説明一下。”學生們常常打破常規看問題。有時,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雖不一定正確,但因其觀點不同,可以啟發一些不同的思考。

三、學生習作為育人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素材,使以課堂為載體的育人活動更為有效。

説教,為學生所不願接受,但又是教育學生時最常用的`方式。説教本身無過,流於刻板則無效。有時,學生習作提供了以學生之言教育學生的契機。

家長會上,面對家長和學生,我從一則週記説起: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父母為生活打拼已經很累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讓他們為我們的學習分心?面對父母疲憊的面容,我常常感到自責。”

跟幾個紀律不好的學生交流時,我也拿出了學生的週記本:“我多想坐下來靜心學習,自習課上説話的同學,難道你們不知道“己所不語,勿施於人”?

這樣,便實現了“取之於生,用之於生”。

凡此種種,幾年的教學實踐令我常常深思。教與學雙向的付出與收穫,使自己受益頗豐。所謂“教學相長教中知困學解困,師生互動師亦獲長生補長。”

讀了《學記》,常讀常新,永讀永獲。《學記》值得所有從事教育的人慢慢研讀。有人説,中國教育理論在世界教育理論空間中“集體失語”,只有西方教育理論在“獨白”,這令人感慨。以我淺見的視野,不知道《學記》是否已經成為世界教育的通用讀本,但我相信,它一定是!

  《學記》讀後感3

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能發現人的價值;教育能發揮人的力量;教育能發掘人的潛能;教育能發展人的個性。

《學記》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關於教學方法、為師之道的闡述。它文字言簡意賅,比喻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瞭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務,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關係。

上學時,對於為師者的理解就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當自己真正選擇站在三尺講台上,才知道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在素質教育遍地開花的今天。評價一個好教師的標準有很多,我想為師之日,就是重任在肩之日。〈學記〉裏講:“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作為一名教師,在知道自己責任的基礎之上,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

《學記》裏還闡述了作為一名教師所應當具備的品質,裏面説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學方法。如果還是滿堂灌,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情況,不因材施教,不結合學生的實際,教學就達不到目的。作為教師,要按規律辦事,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多與他人交流,這樣才能解決問題,獲得更多的知識。

在學習的過程中,這一段話讓我感觸頗深,“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其大意是“雖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雖然有極好的道理,不學,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處。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後才能嚴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處,然後才能勉勵自己奮發上進。所以説教人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的。”是啊,這世間的知識學問自己又能知道多少呢?那麼多的精神食糧我為什麼不去吸取?會不會有一天我答不出學生提出的問題?會不會有一天因為不學習根本跟不上這個社會快速發展的步伐?這些問題在我讀完後一遍遍問自己。確實,還可以利用很多的時間來讀書學習,我還可以學習更多知識,特別是作為一名教師,這一點至關重要。現在科技發展迅速,知識更新的很快,我們必須常學習,多學習,來適應學生的要求,適應社會的要求。

學記中的第二段開頭就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意思是:玉石不經過雕琢,就不能變成好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然而玉這種東西,它有永恆不變的特性,即使不琢磨製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不會受到損傷。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就會發生變化。因此,人們如果不學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難道不值得深思嗎?教師是啟發者,是引路人,是學生成長的促進者,而非給予者、灌輸匠。教學的真諦是如何激發和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和接受知識。

學生的質疑時時衝擊着老師已有的知識儲備,是促進老師不斷學習的外部力量。《學記》中寫到:“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就是説:單靠死記一些零碎的知識,不能做個好老師,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隨時準備根據學生的提問並給以圓滿的回答才行。這樣才能“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客,然後盡其聲”。

教學之路像一條長河,要想保持河流的清澈和活力,就必須有眾多的支流來滋潤它、充實它。所以想做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先是一個積累豐厚的人。在閲讀中積累,在反思中積累,在實踐中積累……讀書可以讓我們體驗不同的人生,延長自己的生命;讀書可以為我們添一些厚重的質感,讀書可以為我們添一些文化的雅緻;為我們的工作增添一些巧妙與機智;除了讀書,我還要學會反思。反思,實際上就是與心靈對話,學會反思,可以讓我們的頭腦更清醒、思想更進步。厚積方可薄發!

《學記》還提供了另一個教學原則,即“繼志”。它認為:善於唱歌的人讓別人接續其音調,善於教人的人讓人繼續其志向。如果教師的教學能夠做到言辭簡約而意思通達,道理精微而説理完善,論證雖少卻意旨明白,就能夠讓人領會其意圖,從而讓學生將自己的志向繼承下去。

教學相長。《學記》要求教師"教學相長",不斷地求得自身業務的進步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求教師受嚴格的訓練,遵循教育與教學的原則和方法,純熟教學技巧,"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要求教師深刻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恃徵與差異,"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和充分的修養,"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社會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引導學生自覺地跟着自己所指引的方向前進,"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這反映了《學記》對教師有較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促進學生的知識、智慧與能力的增進,更重要的是要用社會理想與道德情操去深深地影響學生、吸引學生。

是學生在促我們“長”,學生即我們身邊最可寶貴的資源。有時候學生的獨到理解為教師大腦吹進一股清風,啟發着教師思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方法是最好的朋友。這樣,學生有了對知識的渴求、樂於學習的動力,又掌握了適宜的方法,一切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