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社戲》的讀後感(精選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2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戲》的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分享。

《社戲》的讀後感(精選4篇)

  《社戲》的讀後感1

當我看完《社戲》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話後,我閉上眼睛,彷彿看到12歲的魯迅正和小夥伴們看戲,他們有説有笑,還喝着豆漿,笑容掛在臉上,享受與夥伴們玩耍的時光。

童年的多姿多彩,少不了朋友的陪伴。我想起《社戲》的最後一句話,“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其實,那夜的戲並不真正很好看,只能看到台上的人咿咿呀呀地唱;那夜的豆並不真正很好吃,更本比不上別人那香甜可口的豆子。但在沒有大人的陪伴下,只有友好的朋友。

看戲時,大家一會兒討論小旦的動作,一會兒罵老旦的歌,最差的戲也會變得更加精彩!因為有了夥伴。煮豆時,大家説笑打鬧,還把豆殼拋到河裏去,窩在一起品嚐,最壞的豆在會變得更加美味!因為有了夥伴。讀着,讀着,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趣事。

那是一個炎熱的暑假,我只有7歲,媽媽讓我參加了一個夏令營活動,是到農村體驗鄉村生活。一到農村,我和夥伴們就像一羣脱韁的野馬,在草地上狂奔、打滾、呼吸新鮮空氣。穿過草地,便看見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中還有成羣結隊的魚兒在暢遊。我們不等老師的同意,便紛紛跳入水中,水沒過了我的肩膀。“去抓魚!”有人提議,大家連聲贊成,可是,魚沒有抓到,卻一腳踩進了泥巴地。“看!”就在大家玩得熱火朝天之時,吳天亦喊了一聲。我們順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見一頭無比巨大的水牛也在這條溪上洗澡!我們哭笑不得。

那句含義深刻的句子,透出了作者——魯迅懷念童年的濃情。我的童年還沒有結束,我要去珍惜它,讓它變得更加精彩。去交一些朋友,知心的朋友,這樣,你就能跟她一起分享快樂,承擔痛苦,從此你的童年就不再單調了。

讀完了《社戲》這篇文章,讓我更加熱愛童年了。

  《社戲》的讀後感2

魯迅的作品讀過不少,作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有驚人的思想深度和對社會的剖析力度,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和時代特點的典型人物形象。但在他的小説和散文裏,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特殊的羣體,那就是兒童形象。在《孔乙己》、《故鄉》、《社戲》、《狂人日記》、《祝福》、《藥》、《風波》等小説中,魯迅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的兒童形象,其中大多是已被吃掉的兒童,通過對這些兒童的描寫,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給我印象尤為深刻的就數《社戲》中的兒童形象。

魯迅從正面描寫兒童來表現自己的感情,塑造了一羣天真活潑、純潔自然的兒童形象。小説雖名為“社戲”,卻並沒有詳細描寫戲的內容和表演,寫的是我看戲的過程和心情。“我”二十年來一共只看過三次戲,兩次是在北京戲圓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小村看社戲。前一部分描述“我”在北京戲園中的感受時用的是一種譏刺嘲諷的雜文手法,語言尖刻且帶諷刺性,而在敍寫鄉村生活的整個過程中基本上是用浪漫主義的敍述方式,使用了優美的抒情散文式的筆調,盪漾着詩一般的情趣、畫一般的意境。其實三場戲都枯燥乏味,三場戲都沒有看到什麼,看戲的“我”三次都中途告退,但作者為何抑前揚後,甚至連詞語的選擇語言的風格、使用的筆調及情感的色彩都不一樣。聯繫小説發表的社會文化背景,剖析小説採用的獨特結構方式,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魯迅從另一個角度發出的“救救孩子”的吶喊。

《社戲》開始寫了去北京戲園看戲,本來是興致勃勃地去,然而一進場就有一種壓抑的感覺,台上閃爍着“紅的綠的”,台下“滿是許多頭”,耳朵裏??諾南熳牛??さ室彩谷恕傲?氲剿叫炭醬虻男歎擼?揮傻拿?傾と壞淖叱雋恕保?沼諞饈兜健拔搖苯?牀皇視諫?媪耍?硐至碩緣筆倍窳踴肪車難岫瘛5詼?慰聰繁臼悄矯??ィ?蛭??滌忻?牽??葉浴暗諞晃杼ā北в邢M?5?吩襖鏌廊幌蟮諞淮偉閿導吩勇遙??拔搖奔吩讜洞Φ娜舜災小翱葱〉┏??椿ǖ┏??蠢系┏?保??僑椿姑揮諧魷鄭?壞貌歡哉饢杼ㄓ朊?嵌忌罡惺??T偌又?稚鶚康牟恍家還耍?從吵齙筆比思使叵檔募捌淅淠??釵矣墒??驕???沼誥齠ā岸雜諡泄?犯媪吮稹薄U獗本┑南吩罷?塹筆鄙緇岬囊桓鏊跤埃?肪扯窳櫻?飼櫚???庋?納緇崍?拔搖閉飧齔扇艘病安皇視諫?妗保?慰鍪嗆⒆用悄兀吭謖庋?納緇嶗鋶沙て鵠吹畝??衷趺茨艹晌?婀?奈蠢春拖M?兀?/p>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社會才是作者理想中的美好社會呢?於是,作者帶我們來到了一個遠離塵囂的小漁村。這裏雖然“極偏僻”,“住户不滿三十家”,但卻是孩子們的樂土。沒有封建文化的毒害,孩子們不用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不受封建禮教的束縛,沒有“犯上”的律條。在這裏成長起來的孩子們天真純潔、誠摯友愛、機智勇敢,正是民族賴以生存和持續的生命基因。這裏與北京的戲園子,與紛亂嘈雜的現實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或許正如 王富仁 先生所説,《社戲》它裏面有着嘈雜的都市生活與恬靜的農村生活的對立,有粗俗自私的城裏人與親切和善的農民的對立,有愚陋倨傲的成人與聰明天真的兒童的對立,有矯飾的貴族化的都市文藝與樸素的平民化的民間文藝的對立,有充滿生存競爭的紛亂社會與優美宜人的大自然的對立。這些對立,説到底,實際便是社會與自然的對立。但是,這片樂土畢竟只是作者的理想,那模糊在月夜中的大戲台“縹緲得象一座仙山樓閣”,令“我疑心是畫上見過的仙境”對於這理想的社會,作者既在不懈地追求,同時也在困惑和懷疑。

魯迅一向提倡的`用“幼者本位”來取代“長者本位”的觀點也在《社戲》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小漁村的孩子們遠離“名教”世俗,沒有接受嚴格的封建正統教化,他們兒童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保留着一顆自然純潔的童心。他們熱情好客,“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不講行輩,即使“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決沒有一個人會想到‘犯上’這兩個字來”;他們自由活潑,對戲台上的人評頭品足,或笑或罵;鄙視權貴,不和烏篷船在一起,他們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一切事情都可以自己作主。這使自幼接受封建教育的“我”深感好奇和羨慕。這一羣孩子中的雙喜是寄寓了作者感情、理想的可愛的少年形象,他機敏、能幹、獨立、有主見。當外祖母和母親不放心一羣孩子去看戲時,他一口氣説出了幾條理由來“寫包票”;偷羅漢豆之前,他先上岸調查一番,偷豆時考慮到阿發的娘可能會發現,又主張到六一公公地裏偷了些;當六一公公問起時,他回答説:“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那。”然後反而怪六一公公把他的蝦嚇跑了。在這裏,兒童的地位身份得到了提高,與成人處於平等地位,可以平等地進行對話,再也不是“在未説之前早已錯了”。

《社戲》絕不僅僅是一種懷舊、鄉愁的簡單抒情美文,充滿了温情,隱藏着 魯迅 先生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深深擔憂,對孩子們的真切希望,也正再一次強調了“立人”是“立國”之本!

  《社戲》的讀後感3

雖然我只是個國小生,但我很喜歡讀魯迅公公的作品,特別是《社戲》這篇文章,因為書上寫得大多都是反映農村景物的,因此讀起來就顯得特別親切,使我讀了還想讀。每當我翻閲時,一幅美麗的“農村夜景圖”彷彿映入我的眼簾:藍藍的天空、圓圓的明月、石板型的小橋、小巧玲瓏的划船。“我”和一羣活潑可愛的農村孩子來到河邊,他們下船、點篙。飛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麥散發出草香味,河邊的小草、朦朧的月色、淡黑的羣山、依稀的趙莊、婉轉悠揚的笛聲,還有點點漁火等等。這些本來是農村中很普通的景色,也是我們農村孩子很熟悉的,但經過魯迅公公的一番藝術加工,看上去簡直變成了人人嚮往的神仙美景了。從這裏也可以看出魯迅公公對農村的懷戀,對他小時候在外婆家的眷戀之情。同時更激起了我和農村孩子對自己家鄉的熱愛。

在魯迅公公筆下,一些普通的農家孩子,都是那麼可愛,純樸,他們的思想又是那麼高尚無私,真切體現當時農村孩子的風貌。在這些孩子中我更喜歡雙喜和七斤,他們勇敢無私,熱情活潑,熱愛勞動。雙喜更是個講義氣的人。七斤也常和小魯迅玩抓蟋蟀的遊戲,他們從不計較,和睦相處,成為了真正的好朋友。而我曾為了一點小事和同學鬧矛盾,現在想起來覺得很慚愧,讀了這篇文章後,我覺得作為七斤的後代也應該有謙讓精神,和同學搞好關係營造一個和諧的校園。

我反覆地讀者這篇我最喜歡的小説《社戲》,彷彿感到整篇作品中的每一個詞都傾注着魯迅公公對農村孩子深深的愛,我真切地感受到農村孩子也是很幸福的

  《社戲》的讀後感4

魯迅先生在《社戲》這篇文章中描述了他和鄉村小夥伴雙喜、阿發、桂生的真誠單純的友情和快樂,讚美了他們勤勞質樸、熱情無私的品質。

魯迅在外婆家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其中最喜歡的就是看社戲,整個看戲過程是一波三折。剛開始,魯迅借不到船,大家都熱心的四處幫忙打聽,可船都被人家定下了,魯迅的朋友下午看戲回來,都為魯迅歎息,後來他們借了八公公的船,才去看了戲。回來時,他偷了六一公公和阿發家的羅漢豆,小夥伴們年齡大點的燒火,小的剝豆,那也是魯迅吃過的最好的豆了。所有的小夥伴中我最喜歡的是雙喜。他細心,考慮周全,好客且處處替別人着想,也是小夥伴們的頭。他得知魯迅訂不到船而不能去看戲時,想方設法借到了八公公的船,還巧妙的駁回了魯迅媽媽的話,讓魯迅沒有留下任何的遺憾;看厭倦了他第一個提出回家;偷豆時考慮到阿發家的偷多了阿發會捱罵,讓大家去六一公公家田裏偷,最後也沒有食言,把大家安然無恙的帶了回來。

雖然其他孩子都沒有雙喜那麼機靈,但他們和雙喜一樣,都很好客。在他們認為,魯迅不只是魯鎮其中一家唯一的遠客,也是大家公共的客人,大人們給小孩減少工作,讓他們陪魯迅一起玩,讓他們把釣到的蝦都給魯迅吃,坐船是還讓魯迅坐在當中,像神一樣供着,對他分外尊敬。可愛的六一公公聽説魯迅偷了他的豆,不但不生氣,反倒還很感激他,送他一大堆的羅漢豆。

魯迅通過這些小事寫出了家鄉人民的純樸,表達出了自己對家鄉的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