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呼蘭河傳讀後感必備(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2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呼蘭河傳讀後感必備(15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1

我剛剛讀完了一本好書《呼蘭河傳》,它是由著名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自傳體小説。茅盾先生曾經評價這本書説:“它是一部敍事詩,一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此書帶我領略了二十世紀初東北小城呼蘭河的風土人情,老百姓平凡而落後的生活。

我懷着輕鬆愉快的心情讀完了前三章,作者在祖父的菜園中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摘黃瓜、追蜻蜓、採倭瓜花、捉綠螞蚱……這些趣事令我向往。因為城市的空氣不如鄉村新鮮,所以我連作者筆下那紅彤彤、金燦燦的、變化多端的火燒雲也看不到,真羨慕作者的童年生活啊!我也會因為作者的天真、頑皮而跟隨她歡笑愉悦。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那其他人呢?當我讀到第四章時,心情就逐漸沉重起來,因為後文講述了一些人的不幸生活。我認為其中最悲慘的是小團圓媳婦,一個十二歲的健康活潑的小姑娘,她和我年齡相仿,本該無憂無慮地學習和玩耍,卻由於她太過大方而不合傳統“規矩”,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醫、雲遊道人不斷折磨致死。我十分悲憤,多想為她打抱不平,又無能為力!

而令我感觸頗深的人物是馮歪嘴子,他幸運地和能幹的王大姑娘成家了。但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王大姑娘因為難產而死,留下了兩個孩子,一個四五歲,一個剛出生嗷嗷待哺。我都覺得馮歪嘴子的日子沒法過了,他既要照顧年幼無知的孩子,又要賺錢維持生活,根本就看不到光明。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樂觀地帶着孩子們堅強地生活,他盡全力把兩個孩子照顧好,生活的苦難並沒有磨滅他對生活的執着追求。相比之下,我們是幸福的:馮歪嘴子的孩子出生在寒冷的冬天,但是因為貧窮連棉被都沒有,而我們是在温暖舒適的空調房裏呼呼大睡;他們在冰冷的磨坊裏看着父親勞作,而我們在温暖的家裏看電視、玩遊戲……我們可能不富有,卻吃穿不愁,相比之下,我們真幸福啊!

我不禁想起曾經學過一篇課文《生命生命》,文中飛蛾強烈的求生欲、瓜苗頑強的生命力令人動容,它們和馮歪嘴子一樣,對生命負責,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磨難中的他們尚且如此珍愛生命,我們有什麼理由自暴自棄呢?只要生命沒有停息,我們就要拼命追求自己的夢想。要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無論生活有多麼艱難,我們都要積極地面對它,因為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呼蘭河傳讀後感2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蕭紅寫的《呼蘭河傳》,便沉醉在這本書中了,它把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事。在蕭何的筆下,卻寫得如此生動獨特。

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不下雨那泥漿好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在連續三個月不下雨的時候,車伕和馬翻過好幾次車,而翻了之後,過路的人看着他們似乎也起不來,便來幫幫忙。有時因為拖不出馬,而準備走人。但看看馬快被泥坑憋死了,只好又過來再次幫忙,還不時的喝彩"噢!噢!"。鬧得非常熱鬧,也使居民説長道短,得以消遣。當這個坑淹死了豬後,有些人會把死豬拿去賣,並且是非常便宜的。有些小孩就説這是"瘟豬肉",並且是在許多家長面前説的,便會被家長打。我看後,覺得蕭紅是在諷刺這些貧苦的勞動人民,讓人感到淒涼、悽苦。許多人説過一些不會掉進坑裏的辦法,如:有的説拆牆,有的説種樹,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它讓我感慨:多麼愚昧的`人民呀!在他們的腦海裏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

茅盾曾經説過:要點不在《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説,而在於它於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説更為‘誘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這本經典的小説生動、形象地諷刺了人們的無知、愚昧,同時,蕭紅用了幽默的語言,描繪瞭如此讓人同情、痛恨的一件件事。《呼蘭河傳》這部作品是蕭紅後期的代表作,她通過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文章的開頭覺得還是非常輕鬆的,但是,讀到後面,會覺得非常沉重。在尾聲的時候,蕭紅寫了她的祖父已經死了,而後花園的主人也不見了,讓我讀了,覺得更加悽慘、悲傷……

呼蘭河傳讀後感3

掩上《呼蘭河傳》,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扎着羊角辨的小蕭紅,她指着天空絢麗燦爛的火燒雲在説着什麼,我沿着她身後一條青石板鋪的長路慢慢走進了呼蘭河這個地方。

呼蘭河小城中有走街串巷的小販、有路人、有鄰居街坊,他們之間的瑣碎日常,小城中的各種特色,在蕭紅的筆下綻放出不尋常的光彩。

東二道街上有一個大泥坑,深兩米左右。晴天灰塵撲面,雨天泥濘不堪。人們經過那段路只能在泥坑兩邊的沿上走,非常艱難。晴天反而是危險的時候,因為泥坑上結了一層殼,讓人誤會泥坑幹了,其實殼下面還是粥一樣粘稠的淤泥。許多小動物不小心被粘住就淹死在了裏面;也經常有車伕,為了趕路不小心把車子和馬陷進泥坑,馬越掙扎陷得越深。這時候周圍的人就會過來幫忙,趕過來的人,有擔葱的、賣菜的、瓦匠,也有其他車伕。他們卷卷褲腳,脱了鞋子,擼起袖子,商量着法子,附近的人則回家拿來絞錐、繩索,然後抬的抬搬的搬,喊着號令,好像造房子或是架橋樑似的.,把馬抬起來。旁邊穿着長袍短褂,非常清潔的,則給這幫人加油打氣,這一番景象很是熱鬧卻別有風味。

他們只是一羣呼蘭河城的普通人,大家素不相識,在他人有難處的時候,能夠自發的伸出援手,同心協力戰勝困難。這泥坑折射出的真善美和來自呼蘭河城的温暖讓人久久回味。

回到現代在大街上遇到這種事情,我們也能有這樣毫無保留地幫助別人嗎?曾經有些人,對別人以怨報德,不但不感激反而做出責罵、訛詐舉動,讓愛心人士出了力還寒了心,而旁觀者則受到反面教育,遇到他人有難時會躊躇會猶豫,患得患失。

這次疫情,無數的英雄逆風而行,不顧個人安危、捨生忘死地投入到抗擊新冠病毒的戰鬥中。他們是孩子的父母,是父母的孩子,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也是普通人,他們卻用熱血和責任牢牢守護着家園、祖國。讓我們看到,人世間的美好依然存在。隨着疫情的勝利,這份美好會傳遞得更遠,傳遞給更多的人。

一個泥坑一場疫情,都是這世間的驗金石。讓我們吸取其中的真、善、美,並一代代傳承下去。

呼蘭河傳讀後感4

或因懶惰、或因拖沓成性,總之藉口總是容易找的,時至今日,終於斷斷續續的讀完了《呼蘭河傳》。誠然,為人物、為國家、為公司立碑立傳者比比皆是,而為地方、甚至一個偏遠小城立傳者罕有。蕭紅以散漫、隨意而又詩化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副多彩的風土畫卷,那是一個平靜、寂寥而又美麗的小城,一羣平實、健忘、鮮活的平頭百姓過着清貧而滿足、亙古不變,周而復始的原生態生活。一個時代、一座小城、一羣人彷彿是中國大地在那個時代,甚至更久遠時間中的一個縮影,一個寫真。可以説,《呼蘭河傳》是一個多稜鏡,不同人讀它,不同的感悟。

雖為南方人,不盡可能理解“不過了,買一塊豆腐吃去!”的妙處,讀着它,卻一股腦兒的勾起兒時的回憶,兒時的一幕幕以蒙太奇般的手法呈現在我的腦海,記憶瀰漫,尤為温暖,那燃着火燒雲的傍晚,裊裊炊煙,那看戲的熱鬧,那甜膩膩的叫賣聲,那也傍桑陰學種瓜的稚氣,串串童年符號永久的融進了故鄉的雲,故鄉的水,開始懷舊、開始戀鄉,我已老矣?但很享受這份温情,這份美妙。

遭遇苦難而悲劇的團圓媳婦兒、有些阿Q而忠誠的有二伯、勇敢堅韌的.馮外嘴子……一個個鮮活、立體的人物,彷彿就在我們的身邊,藝術源於生活,不需要多餘的裝潢和深奧的道理,接地氣,這就最容易引起共鳴與同感,而現實的生活,又有多少類似角色?

《呼蘭河傳》描寫的諸多人與事是中國文化和歷史沉澱的縮影,甭提那個大水泡子意義和經典的吃瘟豬肉的演繹,就拿“好冷的天,地皮凍裂了,吞了我的饅頭”,類似的“精彩”一直在生活中不斷的上演,而大家幫忙抬出陷入水泡子裏的馬,多半是為了熱鬧……呵呵,充分彰顯了我們民族特性和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歷久彌堅,又是多少文學評論家、社會學家不斷深究、分析的課題,我們難道不也應該常反省嗎?

《呼蘭河傳》承載了太多的東西,懶惰如我的讀者,懶於探究,而是隨躺隨卧,隨翻隨看,時任思緒飛揚,無限遐想,或悲或喜,信馬由韁,無拘無束,享受讀之樂趣而已。

呼蘭河傳讀後感5

喃喃自語般平靜的敍述將我們領進了那接近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整個村子裏面,到處都是蕭殺,灰色的背景,灰色的人物,整個村落就像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那麼多交替出現的人物,我甚至都來不及辨認出哪個是我應當同情的,哪個又是我該鄙夷的……呼蘭河人遵循着一種“屏息低頭,毫不輕舉妄動,兩眼下視黃泉,看天就是傲慢,滿臉死相,説話就放肆”(魯迅語)的生活規則。偏偏小團圓媳婦正是這種極度卑瑣低下的生活方式的背叛者。她本性天真、善良、活潑,走到哪兒永遠都掛滿了笑容,打破了呼蘭人所遵循的生活陋習。因為她“頭一天來到婆家,吃飯就吃三碗”,因為她“太大方了”,“一點也不知羞”,所以她被人們認為是“團圓媳婦不像一個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的這些行為,只不過是一個正常人正常的欲求和需要,但在這個人性扭曲的世界裏,這些都是不允許的,在這種非人的環境中,她的本性始終被壓抑着,她希望盡情展示自己的本性,不願像其他人那樣屈服,過着卑瑣低下的生活,所以她感到苦悶。她的苦悶、沉默被認為是一種病,她的婆婆按照習俗請了大神並按大神的指示把她扔進開水缸之中,用開水燙。這個“奇聞盛舉”招來了很多的看客。這些人還七手八腳幫忙,直到黑乎乎笑呵呵的小團圓媳婦死了。”

其實,小團圓媳婦的悲劇是必然發生的。首先,在這個畸形的環境之中,她的善良、活潑的.本性使她成為一個越軌者。如果她不想向這個環境屈服,那麼她必然遭到扼殺。其次,這個環境產生了殺害小團圓媳婦的兇手——呼蘭河的人們。呼蘭河的人們,他們也是可憐人。他們是無知的,是愚昧的,是保守的,是腐朽的。儘管他們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愚昧的善良比單純的惡毒更可怕,惡毒令人憎恨,愚昧的善良則不同,它其實是惡毒的一個分支,只是掛上了“善良”的頭街,因為愚昧無知,所以總是被人們諒解。正因為人們對它的縱容,它才會一次又一次地變相地“殺人”。他們的畸形變態心理無以發泄,而小團圓媳婦的離經叛道正好成為他們排泄無聊的工具。人的健康成長被阻礙,人的心靈殘缺不全,心理扭曲,於是成就了小團圓媳婦式的悲劇。從本質上來講,小團圓媳婦的悲劇,是一個社會的悲劇。

作品總的筆調是沉鬱哀婉的,如同一曲末世的輓歌,低低地吟唱着無盡的淒涼與落寞。一段已經逝去的遙遠的記憶,但在蕭紅心裏卻留下了永遠抹不去痕跡。過去與現在,已然達成了某種契合,並折射出人之命運的脆弱和不堪。

呼蘭河傳讀後感6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全新的時代,沒有了舊社會時的封建思想,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地位,也沒有了欺壓百姓的罪惡統治者。

疫情期間,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這本書。記敍了舊社會人們的封建,思想,導致無意識的殺人。但其中也充滿了人們對“生”的希翼。

在整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小團圓媳婦,才只有12歲,嫁過去了沒有幾天,那家就開始打團圓媳婦,打得很厲害,總是傳來哭聲、叫聲。鄰居都説那團圓媳婦早該打,走路快如風,坐得筆直、不害羞。而在我心目中,他是最活潑、最可愛的。那家不打了,又開始跳大神,跳了一個冬天,把團圓媳婦都跳出病了,面黃肌瘦,但還是笑呵呵的。這團圓媳婦一病,她婆婆就給她吃連毛雞、吃黃連豬肉,又請來抽帖兒的,還把他吊在大梁。上用皮鞭抽,竟還用燒紅的烙鐵烙她的腳心。眼見小團圓媳婦越病越重,人們又想出了法子一當眾洗澡。這消息一傳開,鄰里都來看熱鬧。團圓媳婦被破棉襖蒙着,蒙的沒頭沒腦的。過了一會兒,小團圓媳婦被當眾脱了衣裳,還進大缸,用滾燙的熱水澆,她叫着、跳着,但怎麼也跳不出來,被人們按着。最後連洗了三次,洗一次昏一次。還沒有到二月,那個笑呵呵的小團圓媳婦死了,那小團圓媳婦一死,老胡家也亂了。我讀完後為小團圓媳婦打抱不平總有兩三顆冰涼的淚珠落下,不覺感歎一個孩子竟然都會成為封建思想的犧牲品。

我的奶奶就是一名小團圓媳婦,她12歲訂了婚,嫁給了我的爺爺,奶奶的婆婆也對她很不好,經常打她、罵她,有時還騎在她背上打。我不明白為什麼總有那麼多婆婆虐待兒媳的畫面?難道古人都是以捉弄兒媳為樂嗎?奶奶現在有70歲,不識字,還患有高血壓、腦梗塞,但是她對生活總是報以樂觀的態度,從不在困難面前低頭折節。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一奶奶有封建思想。奶奶共有兩個孫子,但是對我的堂弟更疼愛一些,如果堂弟弄壞什麼就説是我的錯,是典型的重男輕女。有時我晚上梳頭髮,奶奶就不讓我梳,説晚上梳頭不好,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愛我的奶奶。

我們新時代擁有了新文化,對於那些封建思想我們要巧妙對待,人們的迷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新社會的新風尚是不能改變的。

通過讀《呼蘭河傳》,我明白了:一個人,應該活在希望之中,要明辨是非,對於封建思想不能盲目跟從,建立新的社會。思想意識。生為女孩,我一定要做自己命運的主人,用法律來捍衞自己,決不能讓那些無知者和惡人,拿新中國未來的花朵去踐踏侮辱

呼蘭河傳讀後感7

時間一去,就在也不復返了,直到人們長大了,年老了,才回想起童年的時光,回憶起童年的趣事。《呼蘭河傳》的作者蕭紅或許也覺得童年時光寶貴,於是寫了這本關於作者童年的散文《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主要講了作者童年和祖父在後院裏玩耍的情景和跟家人逛廟會,看團圓媳婦等温暖人心的事情。

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作者像發現“寶藏”似的發現又小又黑的儲存室的時候,瞧見了沒有見過或是更好玩的東西,銅環、木刀、竹尺、觀音粉。過了一段時間,作者蕭紅得到了一個小鋸,她用它毀壞東西,椅子上鋸一鋸,炕沿上鋸一鋸,後來她把自己心愛的木刀也鋸壞了。作者時時刻刻都把小鋸帶在身邊,連吃飯的時候,也要用小鋸鋸饅頭。

從這以後,祖父祖母常常説作者蕭紅,但她不聽他們的話,仍然是該拿就拿,讓祖母回憶起了很多往事。

童年,本該是快樂的`,可是有些人總是悲觀的心態去面對童年,面對生活,總是説自己“苦啊,真苦啊!一點兒自由都沒有。”之類的話,這樣怎能不苦呢?你能像人家蕭紅一樣,把自己童年歡樂時光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嗎?你能讓別人知道你的童年心情悲傷或愉快嗎?如果你不能,那麼你沒有資格喊苦!

我的外婆是一個很好的“隔代訴苦”的例子。有一天晚上,我們一家正在吃晚飯,趁爸媽沒注意,外婆又開始跟我訴苦了。誰知道她一説話,爸媽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她的身上。“柳亦馨啊,我跟你説,你看我們那個時候多苦啊!我在家裏是最大的一個,太婆去山上砍柴、採茶葉,我一個人在家裏帶七八個小孩,太婆回來看我沒照顧好他們,就打我嘞……”外婆後面説的話,我一句都沒聽進去,只是在剛才那會兒,外婆一邊説,一邊用手指着我的鼻了尖兒,臉上露出帶孩子的自豪和被打的悲傷神情。“你那什麼時代現在什麼時代了呀,真是的。”一旁的媽媽又出來幫我抱怨着,“不對不對,人的童年總有樂趣的嘛,你看人家蕭紅寫了整整一本童年趣事呢!帶孩子也得到了帶孩子的方法和樂趣,捱打也受到了教訓,所以童年不僅有樂趣,而且還有意義。”我一錘定音般的定下了結論,使爸媽都無話可説。

童年雖然過得很快,但是童年的趣事和深刻的道理總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

呼蘭河傳讀後感8

看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留下了無限的思考。《呼蘭河傳》講了蕭紅小時候和祖父的故事,這本書的語言並不華麗,但樸素的語言,平凡的人和事同樣動人。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一個疼愛她的祖父。祖父帶着他在菜園裏,摘黃瓜、澆水,給她點燈籠,讓蕭紅玩得不亦樂乎。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祖父給蕭紅點燈籠了,蕭紅在房間中翻箱倒櫃,找出了一個陳舊的、落滿灰塵的燈籠,祖父細心地把燈籠擦拭乾淨,點上蠟燭,給蕭紅玩,直到壞了為止,但祖父依然笑眯眯的。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是祖父卻有着驚人的耐心和寬容。首先,蕭紅翻箱倒櫃,家裏一定翻得七零八落的,一般家長見了都要大罵。其次,蕭紅找到了一個破舊的燈籠,一般的家長一定沒有耐心擦乾淨,點上蠟燭給孩子玩。更重要的是蕭紅把燈籠打壞了,祖父沒有把她臭罵一頓,居然還笑眯眯的。正因為有了這樣一位慈祥的祖父,蕭紅才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一個不平凡的村子。這個村子裏有一個作惡多端的大泥坑,這泥坑經常弄翻馬車,淹死人、牲畜,還阻擋了許多人的前進道路。有了這個泥坑,村裏裏頓時熱鬧非凡,翻了馬車抬馬車,人掉下去了救人,擋住了人從旁邊的`牆上面爬過去。沒有一個人覺得累,更沒有一個人要把這個“無惡不作”的泥坑填平。我想,假如填平了這個坑,村子就恢復了冷清,變得寂寞,大家沒事可幹,失去了抬車的樂趣……當然了,這個泥坑也給村裏人帶來了“福利”,當牲畜淹死的時候,許多人都去搶豬肉吃,殺豬的撿了回去,就會以半價賣出去。在艱苦的鄉村生活中,處處閃耀着人性的真、善、美的光輝。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許多人陪她玩耍。馮歪嘴子啊,她們家的廚師啊,都是她的“尋樂工具”,團圓媳婦只有十幾歲,她很樂意陪着蕭紅玩,樂此不疲,但她最終命運多舛。

我們再也體驗不到蕭紅的童年生活了,但書中字裏行間流露的人性的至純至美,仍然使我的內心暖暖的。

讀了《呼蘭河傳》,讀了一個悽美的故事,讀出了童年的珍貴。

呼蘭河傳讀後感9

通讀完呼蘭河傳這部作品,感受最深的便是呼蘭河這座小城裏面的愚昧無知貪婪——人性的一切醜陋,都似乎在這裏集中了起來。文中出現的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三個典型的代表人物。有的受盡欺壓,有的愚昧無知。

然而文章用的語言卻十分樸素,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天真而又爛漫地述説着她眼前的一切,讀來更加令人回味無窮,具有很深的諷刺意味。文中“我”見到有二伯偷東西,而有二伯也恰巧遇到“我”,在“我”一個孩子看來,有二伯是見到“我”偷東西,“我”心中卻先着了慌,這樣的寫法讓人感受到“我”的天真的同時,也看到了有二伯的無恥,頗具諷刺意味。文中還有“我”見到馮歪嘴子的孩子,覺得小孩好玩,馮歪嘴子的房子零下幾度也很好玩,但實際上,更讓人看到了馮歪嘴子的悽慘境地,令人沉思。

但這樣的語言也並不是全盤反諷,天真可愛的語言,為這篇文章也添上了幾筆歡快的`顏色。文中描寫“我”和祖父讀詩的描寫,對祖父的描寫,都具有小孩子的天真無邪,“我”讀了詩以後,每次都不滿足,要求祖父再來一首,祖父就會説道:“就一首。”讀完後“我”又會“耍無賴”,要求祖父再來一首,每每讀到這一幕,我就感覺很温馨,腦子中就浮現出:在温暖的炕上面,一老一少就在那裏嬉笑,屋中的熱氣和氣氛的温馨讓冬天不再寒冷。文中這樣的描寫還有很多,全是用着那個年代所説的“大白話”。缺少文學的優美,但又不缺乏優美。

我印象最深的,還有團圓媳婦這個人物。

團圓媳婦最初來到婆婆家裏,“我”看到的團圓媳婦是始終笑呵呵的,面色烏黑,令人想到一個天真的少女形象。可是隨着作者的筆,團圓媳婦開始遭到不公平的對待,天天遭到打罵。可是“我”每次見到她,她始終是笑呵呵的。後來被打生病了,卻越來越離譜,街坊鄰居們的各種藥都是一片好心啊,可卻讓人看得如此憤恨無奈。接着跳大神,接着抽帖……每個人都是起一片好心,可卻又有誰知道這明明就是虐待!到最後將團圓媳婦在大鍋裏煮,讓人看得字字驚心,其中對羣眾的描寫很有魯迅先生的色彩:無惡意的看客。看着團圓媳婦被煮,個個來幫忙把她按下去,可是當把團圓媳婦撈出來時,每個人又成了菩薩心,上去要救團圓媳婦。羣眾的無知愚昧展現的淋漓盡致。

全書以最天真的話,述説着這樣最殘酷的事實,讀來令人深思,令人沉默。呼蘭河是那一個時代的淚珠,落在讀者的心頭。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本書寫小城裏的故事,整篇文章的內容就像一盤顏料,赤橙黃綠青藍紫全部都混在一起,令人琢磨不透,卻又別有一番風韻。《呼蘭河傳》中有寂寞、有美好、有悲傷、有希望,這故事沒有優美的句子做裝飾,沒有華麗的詞藻作為點綴。

只有簡單的文字敍述那些人兒,那些事兒。作者用一個安靜的筆調來呈現一個平靜的世界,當一箇中年人推開往事的門窗,用一個初涉人間的孩童的眼光,再一次經歷那令人心顫而又嚮往的童年時,平靜下依舊是洶湧潮流。

呼蘭河城裏的人大概是這些:尖酸刻薄,小心眼兒的`老廚子;忠厚愛做事,愛妻兒的馮歪嘴;率真開朗,卻被活活燙死的小團圓;害怕男人的女人們…一座小城彷彿是一個封閉的廣闊的世界,剛剛提到的人物身上重疊着無數呼蘭河人的影子。

女人們不平等的地位,肇事者不平等的命運,生活其實並不單調,但可怕的卻是重複護欄和人並沒有太壞的心思,縱使是譏笑嘲諷,也只是為了打發着簡單而悠長的時光,活着是小城裏的人唯一的追求。

這本書像極了作者寫的自傳體小説,它讓我看見了她快樂的童年,她的童年像一幅畫,像一首詩,像一支歌,令人嚮往,在她的描述中,她有寫到童年仍存在寂寞。

但我認為,她的快樂大於它的寂寞,我很羨慕,我的童年沒有大大的後園子,沒有神祕儲藏室,沒有整日陪伴着我的祖父園子裏的小蝴蝶小蜻蜓,小蚱蜢,小黃瓜是她的玩伴,還有二伯,老廚子,東鄰西舍,磨坊的磨官,他們呀,全都陪着她,這還不快樂嗎?

但這些往往都不會一直存在,祖父去世了,二伯去世了,廚子去世了,小蝴蝶,小黃瓜也不知哪裏去了,那時世界在作者眼裏變成了灰色,雖然作者童年記憶中有着悲涼的往事,但她依然願意去追憶童年,正所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那時人心愚笨,把別人尋死的事當做茶餘飯後的新鮮話題,把對自家媳婦的虐待叫做管教,這一切一切的變態心理真是令人髮指,而在意識中反抗着幾千年來傳下來的習慣,而思考而生活的作者,所以含淚的微笑回憶這寂寞的小城。

呼蘭河傳裏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説不完,作者的惋惜,我深感體會,而對我來説也不能永久停留在童年,時光總會走,那就用一顆善良,熱情,奮進的心來好好珍惜,感受這如花的大好時光吧!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打開《呼蘭河傳》,灰暗的色彩,平靜的敍述,把我們帶到了20世紀初的呼蘭城。

走進小城,在灰色的天空下,人們日復一日平靜地生活着,春去,秋來,循環往復。唯一飄出笑聲的地方,就是作者跟祖父在一起玩耍的後院。作者的童年生活快樂,卻也寂寞,從祖父這裏她獲得裏唯一的家庭温暖,祖父對作者無微不至的關愛,是作者心底最温暖最美好的回憶。除此之外,在《呼蘭河傳》中,作者通過所見所聞,描寫了呼蘭人的聖湖和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

小城種的人們,大部分都是看客,他們愚昧無知,冷酷無情,對生命漠視。

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見人一點不知道羞”“頭一天來到婆家,吃飯就吃三碗”“大漠大樣的,兩個眼睛骨碌骨碌地轉”……這一切都表明了這個女孩子並不像謹小慎微的團圓媳婦。於是,婆婆開始“好心”地教導才十二歲的小團圓媳婦了。卻沒想到出了事,小團圓媳婦“病”了。然後,“熱心”的各位鄰居帶來了各種偏方,請胡仙、跳大神、鬧神鬧鬼、畫符、用開水燙……一一試過後,小團圓媳婦終於不再反抗,不再天天笑呵呵的了。她死了,終於“回家”了。

讓人毛骨悚然的治病過程,就是在各個“熱心腸”的'鄰居的圍觀下完成的,人命在他們眼裏算什麼!也許還比不上幾塊豆腐。這是什麼樣的吃人規矩!這就是打得小團圓媳婦丟了半條命的規矩,這就是呼蘭人守着的老祖宗留下的封建禮教和迷信思想。它吃掉了小團圓媳婦的生命,更吃掉了千千萬萬呼蘭人的心。他們像是沒有知覺一樣,麻木愚昧,自欺欺人,真是可惡,可歎!

萬幸,在馮歪嘴子身上,我們看到了些許希望。他在王大姐死後,一個人獨自帶着兩個孩子,生活雖是艱辛,但他並沒有放棄,他“改擔水,擔水,該拉磨,拉磨”。馮歪嘴子堅強地過着自己的日子,“他雖然也常常滿滿含着眼淚,但是他一看見他的大兒子會拉着小毛驢飲水了,他就立刻那含着眼淚的眼睛笑了起來”。是啊,哪怕生活再苦再難,只要有希望,一切就都會好起來的。而這,我想也是作者蕭紅的期待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呼蘭河中有一個小城,其中有着作者的童年,以及他那個慈祥的祖父。

祖父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他的眼睛總是笑盈盈的,常常笑的和孩子一般。

在那個嚴冬到來,大地就裂開口、處處佈滿冰霜的呼蘭河邊,作者的童年也似這座寒冷的城一樣悲涼。她面對着因説吃的是瘟豬肉而慘遭母親外祖母打罵的孩童,無人理會、無人在意的不幸者,無數在泥坑中喪失生命的小生靈以及父親和祖母的冷淡,母親的惡言惡色都不禁讓我泛起絲絲心痛。在這個悲涼的小城,作者和祖父漸漸成為彼此的依靠。作者的到來給予了祖父無限的歡喜,祖父給予了作者無限的關懷和愛

作者童年的美好回憶大多都儲存在祖父的大花園裏。作者總是愛學習祖父,如跟着祖父戴草帽、栽花、鏟地。鏟地時祖父還貼心的把鋤頭杆給我拔下來。作者在花園中嬉戲玩鬧,作者一次把“狗尾巴草”當做“穀子”而被祖父好好的嘲笑了一番。

祖父是有學問的.,他喜歡教作者唸詩,發現只念行不通時就給作者講每首詩的意思。作者早上念、晚上念、半夜醒了念、客人來了還念,然而作者總是愛把“幾度呼童掃不開”念成“西瀝忽通掃不開”那客人也總點頭説好。

祖父是個善良的人,在小團圓媳婦夜晚被打時,他到老胡家去勸説了好幾回“小孩子知道什麼,有點差錯,教導教導也就行了”以及祖父借房子給馮歪嘴子居住,幫其渡過難關都體現了祖父的良善。

然而祖父在那個年代思想上也難免是迷信的,呼蘭河有一個説法,搬家“春天二月搬,秋天八月搬”祖父想讓每晚跳大神的團圓媳婦家搬家也總説明年二月再讓他們搬。

祖父過了八十歲就去世了,那園裏的風景也無影了,作者的童年因有祖父,所以擁有歡樂,用作者的話説“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夠了”

祖父給予了作者心靈的自由,它允許作者隨便玩鬧,對作者傾盡了愛心和耐心。他的愛放飛了作者的天性,在他暖暖的愛的包圍下,才有了作者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正是因為作者的心靈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中,這個悲涼呼蘭河城中的一切才是自由的,快樂的,甚至是充滿夢幻色彩的

它是一篇敍事詩,一副多彩的油畫,一串淒涼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一座普普通通的城,一羣普普通通的人,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

在這座再普通不過的小城裏,有兩條從南到北五六里長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衚衕,街上為人而做的設施不多——幾家碾磨房,幾家豆腐店,一兩家機房、染缸房,東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設施是兩座國小校,西二道街還有一個設在城隍廟裏的清真學校。東二道街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全城引為光榮與驕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這裏上演了一幕幕讓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劇。

在這羣普普通通的人中,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別緻之處,但他們都是有一個共性——他們對生活都抱着麻木不仁的'態度,生老病死皆聽天由命,卻對於鬼神有着極大的依賴。在他們之中,又有幾個再普通不過的人生。團圓媳婦的悲慘故事,馮歪嘴子的輿論人生,有二伯的“絕後”傳言,這些在這座小城裏都是大家習以為常卻又愛作為飯後談資的東西,是這羣“混日子”的普通人裏典型的例子。

在這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中,主人公總是愛和她的祖父享受這座小城裏的閒暇時光,後院總是“我”的快樂源泉。除此之外,大泥坑、豆腐店、染缸房、漏粉店也都是充滿着故事,日復一日,每日似乎都沒有什麼新奇的地方。

但是,這樣普通的三者在蕭紅筆下,相互碰撞,又生出了令人難忘的新穎。整篇小説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着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儘管悽婉,儘管優鬱,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説更為誘人。

除了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常故事,令人難忘的還有蕭紅不一樣的筆觸——呼蘭河這座普通的小城擁有着不普通的美景。呼蘭河的火燒雲特別的奪目耀眼,照得小孩子的臉是紅的,把大白狗變成紅色的了。紅公雞變成金色的了,黑母雞變得紫植色的了。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紅堂堂、金洞桐、半紫半黃,半灰半白合色、藺萄灰、大黃梨、紫茄子……真是色彩繽紛,絢爛至極。不僅那晨景圖,火燒雲,不僅那園子的蝴蝶,小白菜,狗尾草……使我歷歷在目。

就這樣,我記住了這座有着不同的人情風俗的小城——呼蘭河城。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最近,我讀了一本蕭紅創作的名叫《呼蘭河傳》的書。

作者帶着我們走進來舊時代的呼蘭河,看到了舊社會時那裏發生的事情,知道了舊時代的不足,領略到了我們現在生活的美滿和幸福。

在蕭紅的筆下,她從小就沒有母親和父親的疼愛,祖母對她更是不好。只有在花園裏和祖父相處時,才能讓她感到快樂,在她眼裏,祖父是最愛她的。

相對來説,團圓媳婦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當團圓媳婦還是一個小孩子時,就被賣到呼蘭河的名氣較好的胡家去當童養媳了。她在十二歲的時候來到胡家,可胡家沒有一個人把她當人看,把她當成下人,天天讓她拉車,幹各種各樣的重活。看到這兒,我不禁心頭一顫:團圓媳婦才十二歲,她怎麼禁得起幹這樣的重活呢?她這些天是怎麼熬過來的呀?不但這樣,只要團圓媳婦有一丁點做的不好,胡家人就用盡辦法去折磨她。最後,讓正是花好年華的團圓媳婦就這樣香消玉殞了。看到這,我的心真的`好痛:胡家人怎麼忍心這樣做呢,人家也是父母養大的,為什麼胡家人的心那麼歹毒呢?

是啊,蕭紅雖然有祖父的疼愛,但是她缺少了兩個最親最親的人的關心和愛護,她怎麼能有真正的幸福呢。團圓媳婦的年齡,是和我們差不多大的,應該上學讀書,可是她因為種種原因被賣到了老胡家,受盡了折磨,過上了家畜都不如的日子,導致小小年紀就香消玉殞了。和她們比起來,我們有什麼資格説我們現在不幸福呢。

在生活中,像蕭紅和團圓媳婦這樣有着悲慘命運的人也有不少。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有一個五歲的女孩,父母離異了,父親帶着她,又找了一個繼母,可是繼母對女孩一點也不好。有一次,父親去上班了,只有繼母和女孩在家。過了一會兒,繼母讓女孩去幫自己倒一杯水,女孩就去倒了一杯來。女孩拿過來給繼母喝,繼母喝了一口,覺得燙,就把一壺剛剛燒開的水澆到了女孩的手上,並找來了掃把和晾衣架,往小女孩身上狠狠地抽着。繼母一點也不手軟,一刻也不停地抽着。小女孩被抽着當場休克了。等父親回來,把女孩送到醫院,經過手術,醫生説全身都傷痕累累,有七處骨頭被打斷了。

從古到今,像她們那樣的人也有許多。和她們相比,我們是幸福的,同時也是快樂的,我們的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把我們當成手心裏的寶貝,深深地給我們傳遞着愛。小時候,還動不動就和家裏人“翻臉”,現在想想,真是不知好歹。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我們真的很幸福,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先説説老胡家的團圓媳婦。她是老胡家花了八兩銀子在女孩八歲時就訂下來的兒媳婦,之後的每年還要為這個兒媳婦支出頭繩錢鞋面錢等,為了減少花費,等到女孩十二歲的時候胡家就上門把她從外地的孃家接回了自家。

這個團圓媳婦雖説只有十二歲,但長的一個大個,辮子又很長,公婆怕人家笑話,就讓她對外人説她十四了。就這樣一個“十四歲”的團圓媳婦剛入門沒多久就討來鄰居們的非議,説她太大方了,見人總是樂呵呵的,一點兒都不知道害羞。還説她哪像個規規矩矩的`團圓媳婦,女兒家家的,坐到那兒坐的筆直,走起路來走得飛快,吃飯一頓能吃三碗。

鄰居們總是閒言碎語,婆婆聽着覺着更是忍無可忍,三天兩頭的打她,覺得她是個另類,一點兒都不像媳婦的樣子。婆婆打她,她竟然還反抗,婆婆擰她大腿,她反咬婆婆,再不然就説要回家去。從此以後,這個團圓媳婦就十分不受家人和鄰居待見,常常受到婆婆的毒打和鄰里人的言語攻擊。

可團圓媳婦還是那樣,整天還是笑呵呵的,不知道害羞,一打她她就反抗,還一個勁的説要回家去。胡家就視這個媳婦為歪門邪道上來的,要麼就是有病了,需要找法子治一治。接下來就開始對這個兒媳婦實施一系列的“治法”。先是天天夜裏請神仙在團圓媳婦門前跳大神,説是媳婦被鬼附體了,跳大神給她趕鬼。這樣跳了一冬天,團圓媳婦的鬼不但沒走,還真的生病了。

這個時候旁邊善心的人都開始為胡家“出謀劃策”了,有説用這個偏方的,有建議用那個土辦法的。最終婆婆採納一個人的建議給媳婦吃了半斤豬肉加二兩黃連,由於黃連是大涼藥,媳婦吃了出虛汗,泄了元氣,病情開始加重了。夜裏睡覺,她忽然就坐起來了,看了人她也害怕了,眼睛裏還總是充滿着淚水。

胡家人一看這情況,錢也花了不少錢,媳婦的病還是總不好。於是更加堅定媳婦是妖魔上身了。又開始到處求偏方,請大神,“抽貼兒”。錢也被騙了不少,媳婦的情況還是每況愈下:不笑了,目光也呆滯了,一滴水也不進了,行屍走肉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