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莊子的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7.53K
莊子的讀書筆記

即使莊子不提,“逍遙”也一直都是人們追求的一種生活境界。但如我等俗人,想到“逍遙”,無非是“在物質生活上寬裕富足,不用每天為生計而奔波勞碌。可以隨心所欲地去享受生活……”,而在莊子的眼裏,這一切都是那麼的淺薄,他的“逍遙”,我覺得是關於人的生存狀態的一個終極命題。

莊子的讀書筆記

在莊子看來,一切萬物都有其屬於自己的本性,“逍遙”不“逍遙”正是看其生存狀態是否符合其本心。而既然萬物都有其自己的本性,那麼就沒有所謂的“好的生活方式”,“壞的生活方式”,只有合於自我的生活方式。因此莊子同老子一樣,認為最好的政治正是“無為而治”;因此他主張順其自然,認為任何統一的制度標準都有其侷限性,都會妨礙人們的“逍遙”。這個視角很深刻。

很多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很忙,每天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過一段時間以後,回過頭來想自己前些天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卻想不太起來。顯然我只是在機械的“完成”一些事情,而沒有把自己的心放進去,我沒有問過自己這些到底是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逍遙”與忙不忙沒有關係,它只取決於你是否順應自己的本性去做事。渾渾噩噩顯然不是“逍遙”,而是“自我迷失”。“逍遙”不僅不是混沌,而是一種大清醒之後的從容不迫。莊子有感於他所處的時代統治者窮奢極欲,百姓為利所趨而喪失本性,所以提出要“逍遙”,這是很積極向上的觀點。儘管我覺得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覺得可以用莊子“逍遙”的觀點來看一下中國目前的教育。近年來,大學聯考制度越來越為人所詬病,很多人呼籲徹底改革現行教育制度,主張向西方學習。可是呢,西方的很多教育工作者卻在羨慕中國的教育。“當美國老師為中國學生極強的數學能力而感歎時,中國有很多學生卻不明白他們想從商,卻為什麼非要去解一道又一道的數學題”。我覺得就自己的經歷,現行的教育其內容本身並沒有那麼多的毛病。從我來講,我對自己能夠在中學階段打下良好的理科基礎而感到高興。但是中國的教育體制,尤其是大學聯考制度有一個很大的弊病,就是它使得整個中學階段評價個人的標準唯一化。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以後都將從事不同的工作,走不同的人生之路,但是在上大學以前,很大程度上僅僅只有學習這麼一個衡量人的標準,這對於很多人來説是不公平的,這妨礙了他們的正常發展,甚至使得很多人永遠失去了對書本,對知識的興趣。大學聯考是教育的指揮棒,儘管很多省份在實行新一輪的教改,可是隻要大學聯考不動,社會對於學生的評價模式不變,教育的形式再怎麼變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也許我們可以從“莊子”那裏得到些許啟示,既然每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儘管不可能放任每個人自由發展,可是形成一套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還是需要的。很多學習不好,學歷不高,但在別的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同樣應得到社會的尊重。因為大學生和技術工人對社會的發展同樣重要。

另外,純粹知識的灌輸也使得,雖然大家都學得很辛苦,但並不是出於本心去熱愛學習。大多數人並沒有學會思考,基本上對於自己的未來都是比較迷茫的。升入大學以後,學生失去了以前那一種強制性約束,很多人因此控制不住自己,虛度了光陰。而學習在校園裏變成了一件很功利性的事情,變成了一種手段和工具,這是對於學習本質的最大背離。這種風氣使得大家都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痛苦,不想做但是沒辦法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當學生完全被考試所奴役,被學位名譽所導向,就是最大的“性”,“行”相背反,是極端的不“逍遙”。靜下心來,不為什麼地去看一點書,才能有真正的收穫;順性而為,才能真正做好事情。這是老莊給我的教誨。

莊子的讀書筆記

在晨讀的時候老喜歡把《莊子》這本書拿着讀,只是被裏面光怪陸離的故事吸引着,當成了志怪類型的書籍。覺得離開我們生活的現實太遠太遠。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學過的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那個時候自己的心境太小,不相信有這樣大的境界。

稍及年長些,隨着個人閲歷和見識的豐富。真正到達了黑格爾所説的“正反合”三段式中反的階段的時候,才發覺自己心理深處真正需要的正是這樣的一本書。我時常追問我自己:我所追求的一切,我所放棄的無奈,是否都是隨着我的本心而沒有違背?是否都值得?知識本身並不是智慧,智慧是通過對問題本身的追問而通達到的一種境界。

讀罷此書,我知道《莊子》還只讀了個皮毛,或許連皮毛都還沒到達,以後的路還長些,還得長久的讀下去。

讀書筆記:

1.莊子其人

莊子其人不為名利所困,逍遙一生,無牽無掛。雖貧窮至極,但不為困頓所累,莊子告訴我們:“讀書人有道德理想而不能實行,這才是困頓。”、“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貧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對於物質上的富有莊子告誡我們:“手中有多少金錢,並不能決定它在你心中的分量。”對於不能按照本心生活的人莊子説:“是別人給了我這麼多委屈呢?還是我自己看不破名和利呢?”

2.境界的大小

真正的大小不僅僅在於眼界中,而在於心智上。而境界的不同,決定了人們思維的方式。如何獲得大的境界呢?打破束縛自己心智的`常規思維。而如何打破常規思維呢?問問自己,終其一生,是否看到了自己的本心,看到了自己真正歡欣的東西。而如何看到自己的本心呢?無憂是佛,活在當下。把這個世間天大的事,都把它看下了,而把自己的靈魂放到無限大。

3.如何超越

我們生活的現實無非名利二字,所謂熙熙攘攘利來利往。很多時候我們置身茫然之處,無法看清自己的目的、方向和眼前的權衡。乃是由於我們都已經忘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而要在現實生活中實現超越,需要擁有的是一顆空靈的心境,讓自己的眼睛敏鋭起來,才能在不經意之處發現人生的至極大道。

不同價值觀的人,在經歷相同的事情時,會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感悟。

你需要怎樣的價值觀呢?第一是理性:人的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做人的底線,不能超越這個世界的行為準則。第二是感性:每到一處,每見一個風景,心中便有一種悲憫之情自然發生,一種歡欣之意自然流露。

不要以你自己的價值觀去評估這個世界,不要讓我們的心中帶有成見。

4.怎樣認識自己?

離我們最近的東西,往往是最難認知的。而只有我們自己,離我們自己最近了。莊子在《人間世》中告訴了我們一種方法:心齋。也就是養心。是讓我們的眼睛,不僅僅看到外在世界的廣大,更應該留一份給自己的心靈,去發現自己本初的願望。第二種方法是:自知之明。不受外部評價的影響,寵辱不驚。

5.路在腳下

無論人生遇到什麼樣的情況,世界上總有路可走。我們可能極其普通,當內心要有一種人格的力量,它不是彰顯外放的才華,它是一種和緩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