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華】《道德經》讀書筆記15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43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德經》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道德經》讀書筆記15篇

《道德經》讀書筆記1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藴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候跟着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候還不知道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説是什麼意思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鉅作,雖然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自己的感想。

《道德經》提倡清心寡慾、無為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寶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寶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峻,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裏面找到自己的人生準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慎重、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人們常説: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説“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説: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絃,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能力。實是佩服佩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照顧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自己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感動和惆悵,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道德經》讀書筆記2

一、同於大道,似無所得

大道的根本是虛無自然的,順天而動,率性以往 ,能全然地與天地同其造化、與日月一起升恆,無有而無不有,無為而無不為。

當人修持大道還沒達到生成、充盈的時候,過程中不無有作有為的痕跡,也可以觀察到些形象,讓人覺得自己修行有進益,進而感到自滿自足,不勝欣然。而待到大成之候,又好象有很多缺陷,大成反倒好象沒有什麼成就一樣;大盈而有餘,卻好象衝漠無狀,大盈反若未盈一樣。難道是越學越差、越優而越不足了嗎?其實不是的。

因為,大道是人生本來固有之良,它清空無物、靜定無痕。一旦達到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的地步,我即道,道即我,有何成何盈之有?如果是有成有盈,那與道還是分而為二的、未能達到神化的極處。所以修道之士,越有、越多,感受就越無、越少,一點看不到有成、有盈,因而大成若缺、大盈若衝。(這不是一般的成、一般的盈啊)

因此,當人能修到萬象鹹空、一真獨抱之候,因物為緣,隨時自然地迴應,天地之間、古往今來,不論何時何地,皆能自如地符合,其用哪裏能會破壞、哪裏會有窮盡呢?那時:

心空似海、神靜如嶽,又覺毫無足用者。然而其氣浩然常伸,至大至剛,是何等壯大,卻反而覺得盤屈得困窘。

他神妙無方,處常也可、處變也可,是何等的巧妙啊?卻仍覺得愚拙而無知。

他用淺近的言語、表達的道理卻深遠,用詞簡約而道理精微,不因情義不説、不到時候不講,善辯如此,卻看起來總是訥訥的樣子,有東西説不出來。

只有象這樣的如屈、如拙、如訥,所以他的心能愈來愈謙虛、志氣越來越謙下,品德也就會越來越廣大,功業會越來越崇高。道返回虛無、學歸於自在,他能與天地日月合度、而運轉往來,這大概就是他能成其大、成其久的原因。人若能一直能立足於太極之理、順應陰陽之常,久久薰蒸,鉛火充盈,數九寒天堪御;打坐能一直鎮定,三伏之暑熱而能忘,功夫到這個地步,就是太上所説的躁勝寒、靜勝熱吧。待到清明在身、虛靈而無一物,一歸渾穆之天真,一派和平之象,又有什麼躁、靜、熱之感呢?學者具備清靜之心,便能化寒暑節氣的外來影響,而吾身中正氣凝定,就是天下正道已立。從此不必擔心旁門迭出之患了。

二、修道,以虛無為宗

這一章:大道本來至虛至無,至平至常。當人們未能達到虛無之境、平常之域時,只看到事物的增益、看不見事物的欠缺;只看到事物的優點,看不到事物的不足。所以,太上説:少則得,多則惑。諺語也説:洪鐘無聲,滿瓶不響。皆非虛言。“大德不德、是以有德;大為無為,是以有為。這些都不是過於謙虛的説法。

道原為虛無一氣,修士若覺有得,其實是無得;未覺有得,那才是真有得。因此,道行愈高的人,心越謙下;品德越廣大的人,志越謙卑,這樣便是與道相符合的。如果, 每當有所長進,便自誇起來,驕傲盈滿,盛氣凌人,便明顯是無道無德。太上所以説: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到這個地步才算是得之。

學者切勿把修道煉丹看做百工手藝類的技術,以自覺有益為進境。要知道,修道總歸以虛無為宗。見功以至於忘功,這是進步;待到能連有意去忘功也不用了,那就是達到化境。學道之人, 在退讓中進步,在守弱中強大,以虛空為盈持,以無為有,以反為正,以減為增。學道人進步與不進步,只要看他的心忘與不忘就可以了。

三、羽謙讀後感

上一章講知足、知止。這一章講,不但在命功是要知足,在心性工夫上,也要懂得越近道,人越會感到的自己的不足,勉勵自己、警醒自己,一直走向與道合真的境界。

見過真正的`大,才會覺悟今天的自己真的很小;同時,又能相信未來的自己可以和道一樣大,也不小看今天的自己。

配圖説明:登上過高山的人,當他站在山頂時,他往往不會自誇自己是多麼的神勇,征服了高山或自己;更多的情況,是會驚歎於他眼前壯觀的自然,而它面前,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啊,自己還有什麼可狂妄的呢。

《道德經》讀書筆記3

今天終於達到誦讀道德經100遍,總算擺脱了被債主催債的感覺,一鼓作氣來寫個博吧。

但初讀昭昭,多讀昏昏;讀經日益,感悟日損。被顧老師逼着寫博,倒讓我回憶起讀研時候的趣事。

那時,我們戲劇專業總共3個導師,各帶1~2個研究生,總共也就4人。所以,上課都是直接到老師家上的,有時上課是討論名家名劇的文本,有時候老師放碟片。看碟片當然是很開心的,不料看到興起處,老師遙控器一拿,“咔”就暫停了,“這一段咱們來分析一下!”頓時就懵了。畢竟看碟片的時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戲,需要的是共鳴效果;忽然大腦要切換到理論剖析,轉為邏輯思維,大腦處於空白狀態,不得不快速搜尋大腦每個角落回憶可用的情節並找到可用的`理論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點抖抖索索的感覺,不時用眼角餘光看看老師是不是要拿遙控器,也試圖調動一些腦細胞在看劇同時做些分析,但後者基本上很難做到,老師暫停的時候,我們4人總是處於茫然狀態,而且看得很不盡興。

讀道德經寫博的難也在此,讀經時,隨着遍數增長,愈發如小和尚唸經般有口無心,按照顧老師的理論是無需用腦,但總結出東西寫博卻少不得要用腦,兩者切換,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強擠一點“牙膏”:

道德經有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感覺這是顧老師最為津津樂道的句子之一。而我個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過來説,即“日益為學,日損為道”。

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因為我們的身體、生活狀態是“日益”的,所以我們的精力會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東西中,比如“為學”,比如追名逐利。那個階段,我們志得意滿、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相信人定勝天,相信事在人為,相信“我能”。但是當我們的身體、事業、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損”的時候,大家又會不約而同地轉向內在,即“求道”。雖然具體的道各式各樣,也許是儒,也許是道,也許是佛,也許是基督,也許是心理學,也許是瑜伽,也許是別的什麼心靈雞湯,也許就是什麼大法。因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盡頭是“神”的開始,是“道”的開始。

《道德經》讀書筆記4

3月份,在人力中心的推薦下,我重新學習了《道德經》這本書,通過學習使我對本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道德經》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中華民族歷來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在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只有認真領悟《道德經》的內涵,才能使我們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道德經》第十六章説:“致虛極,守靜篤。”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靜心,才能不受名利得失所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道德經》第十三章説:“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由此,淨心者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道德經》第七章説:“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説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

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而是要求我們在生活、工作中不妄為。只有不妄為,才能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得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我們還要把“無為”思想用在待人處世上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對人寬容,這樣才能保證團隊的和諧穩定。

總的來説,通過對《道德經》的重新學習,讓我明白生活、工作中的為人處世之道,萬事以德為先,用清靜思想對待人和事,永懷感恩之心、責任之心和理想之心,使內心愉悦、快樂工作。

《道德經》讀書筆記5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説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的反對。由“道”、“德”兩局部的論述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經的“道”並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二者相輔相成,假設能合二為一,那麼能“修道”成功。

《道德經》“德”的局部,我覺得,並不是僅僅理解為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其實,這也是老子在教給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昇華。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脱的人生,這也即是“德”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舍德而求道,不亦捨近求遠嗎?不修德,又怎麼會得“道”呢?讀過《道德經》,我又查閲了資料,發現,《道德經》又有一説法為《德道經》,即德在先,道在後。我想,這也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複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更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僅是淺略的閲讀兩遍《道德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窺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語堂曾講過的——“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閲《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説。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響,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學習《道德經》,修德明道。

《道德經》讀書筆記6

道法自然。《道德經》道經,廿五章

餘幼時及曉此章句,家族常言,是以通學,自以為悟,實則不知己之不智也。困悟良久,終或有所説,且胡言一二,權為談資。此斷章取義,弗言上下之文意,突發異想,誤之本矣,不可盡信也。

餘之於道德經,喜愛異常,非翻覽而不得寢也。雖無哲思,觀覽亦不為積薪者,真偽正誤或可辨也。然所見得之書,非有如此句讀“道法,自然”,非有其空也。是以,道法,自然否?上者名天道,下者謂時務,順天道而識時務者,猶舉海而覆薪,順流而下矣。

近日,吾迫於情事,心神紊亂,不分晝夜。伊之待言,餘之慾言,眾之催言,皆不可得,況亂神思,終於絲竹,各自東西,靜言思之,惑得解矣。情之一字,業之一事,世事萬物,皆可比於揠苗,灌溉悉心,陽雲得雨,是有盛極之季。古之揠苗者,今之焦灼者,皆同此類,而欲速則不達,得以善果眾,鮮矣。

後言所感,伊之所擁,眾之憂解,先過以知。是以自然之事,水到而渠成。古有農人,飢,尋食,餐七饢,然饋十四銅貫而歎曰:餐其七饢足矣,何付前六饢之資,悔焉!悔焉!餘譏其蠢笨,戲謔而笑。今自省,自嘲甚矣,餘之於農人,雖學或多,且知農人之事,仍不免為笑,自是比之農人不及,餘自以為知而不知不知,當為自警。

順應自然,不抗於道,智者所為,而免禍患恥辱也。

皇氏三墳,佈道天下,雖千夫指,義不容辭

《道德經》讀書筆記7

《道德經》是一部藴藏人類智慧的經典著作,雖然只有五千餘字,卻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來研讀。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無為而無不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等經典名句,它們都出自《道德經》。這些智慧能量滿滿的文字,滲透在中華文化中傳遞千年,歷久彌新,哪怕隨手翻出來一兩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穫,這就是《道德經》的魅力所在。

無為,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之一。歷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讀認為無為的思想過於消極,是不思進取。其實,老子倡導的無為並非目的,而是一種常人很難企及的狀態,是“為”到極致才能達到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這種“為”與“無為”之間的轉化就像陰陽兩極的關係,是辯證的客關規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環滬事業部有着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爾設置一些小激勵,每週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務,可以獲取精美小禮物。從“為”的角度來看,單次5KM對於不常鍛鍊的人來説是需要一點毅力來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對於跑半馬甚至全馬的大神級人物來説,完成單次5KM不在話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樣,不用刻意,輕鬆完成,那麼這種狀態就有點接近“無為”了。

又比如,我們地產開發是一個綜合性很強、涉獵面很廣的行業,由於工作中交集繁多複雜,所以對流程的規範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過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為種種不合規範而被打回,就是由於線下溝通不到位而導致走不下去,有些稍微複雜的流程要反覆“折騰”,刻意而“為”,才能通過審批。隨着工作熟練度的增加,我們走流程前已經懂得做好線下溝通,流程規範也早就心中有數。這時,走流程這項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為”就可以順利完成,這種工作狀態也可以説是離“無為”近了一點。

結合上面的小案例我們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導的“無為”,是“為”到極致才能到達的一種境界,俗語中的“熟能生巧”、哲學三大辯證法規律中的`“量變引起質變”理論也都具有類似的概念,這些概念強調的不是結果,而是具備這種能力的狀態。

所以,《道德經》帶給我們的不是虛無縹緲的消極不作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種客關規律,對人的作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目標——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讀書筆記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我最喜愛的一部經典作品——《道德經》中的一句話。《道德經》像一束陽光,把萬事萬物的神祕和為人處事的規律照得明明白白,讓我心中豁然開朗。

《道德經》告訴我,要尊重事物的開展變化,並注意之間的轉化,並難得可貴地告訴我們該怎樣去對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過好自己的生活。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句話告訴我們:過分私愛必定要有重大的消耗,太多收藏必定會有厚重的損失。以前,我從不知道知足,嫌自己的衣服不夠名牌,用的筆不夠美麗,嫌媽媽不夠優雅,嫌爸爸不是老闆……讀了這一章後,我明白了要知道知足。衣服雖比不上一些同學的名牌,但是是新的,而且很好看,我每次穿着到農村,農村的孩子們總是圍着我看不夠。而我用的筆從不阻礙我做作業,考出好成績。爸爸媽媽用他們的勞動所得讓我豐衣足食,週末陪我爬山撈魚,還能依據我的意願,出錢讓我學鋼琴、唱歌,打乒乓球……可見,我生活是多麼幸福,我早就該知足了,於是,我放下了心裏的'包袱,開始知道滿足了,忽然發覺,我原來可以生活得這麼歡樂。

“輕則失根,燥則失君”告訴我,辦事不能輕率急躁,否則就無法辦成事情。就如去年我預備參加鋼琴考級,剛剛開始,我還沒有一個音符一個音符認真彈清晰,我就急着用考級所要求的速度去彈快速的旋律,快是快了,惋惜一彈快音符就像被揉成團,亂成了一鍋粥。當我看到這一章《道德經》後,發覺我彈琴過於草率,我原來的意圖是盼望自己能快些到達考級所要求的速度,可是因為輕率,急於求成,把曲子的旋律都搞亂了。我靜下心來,重新慎重地把這些音符慢慢“整理”好,很快,曲子就像樣了,慢慢地速度也上去了。終於,我通過了考級。我從心裏感謝《道德經》,它教會了我做事不要急於求成,要按照規律,踏踏實實努力,才能到達目的。

“無為而無不為”、“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均是《道德經》告訴我的道理,讓我漸漸明白了我該怎樣對待我的人生,該怎樣對待我身邊的事物。

《道德經》讀書筆記9

最近我在看一本十分富含哲理的書——《道德經》,要物體享受就得靠錢,而要精神享受就得靠道,道家講究天人合一,神遊太虛,而道德經就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

道德經全書僅五千字,但字字珠璣。就拿第一句話説吧:“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能説出來的道,便不是真正的道了。但你理解深刻含義嗎?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個小故事:楚國有一棵大樹叫“朝生”,對他來説,四千年只是一個春季。在越國有一隻神龜叫“暮菌”,對它來説,四千年不過是幾個時辰而已。但人們卻認為彭祖壽命長,活了八百年,但他跟“朝生”,“暮菌”比,豈不是壽命極短?

如果人們在遠古指天叫“夷”,指地為“希”,那現在天就是夷了,地就是希了。所以他告訴我們,名稱是虛無的,不要去強求等級名稱,順其自然不是更好嗎?看,短短一句話,竟可以有如此深奧的道理。

道德經中還記到,老子在寫完道德經交給尹喜,出關之前曾跟尹喜説:“你讀完後,要把道德經全忘了才行。”這更是出乎常人意料,應該牢牢記住才對呀!正因為文字把深理束縛住了,所以要把文字忘了,才能見到深理。

道的'基礎,道是德的昇華。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脱的人生,這也即是“德”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舍德而求道,不亦捨近求遠嗎?不修德,又怎麼會得“道”呢?讀過《道德經》,我又查閲了資料,發現,《道德經》又有一説法為《德道經》,即德在先,道在後。我想,這也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複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更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僅是淺略的閲讀兩遍《道德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窺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語堂曾講過的——“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閲《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説。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學習《道德經》,修德明道。

《道德經》讀書筆記10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啟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為。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為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為〝無為〞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説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説〝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為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為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説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説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説〝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眾妙之門〞,自古以來研討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為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為〞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説更有意義。我以為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經》讀書筆記11

縱觀《道德經》,只五千餘字,但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微言大義,可謂博大精深。數次讀罷,仍多有不解之處,然只窺冰山一角,亦覺受用無窮。正如尼采所説:“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經》一書,“道”一字貫穿全文,可謂中心,道是什麼,老子説道隱無名(第四十一章),道實際上不可言説,但我們還是希望道有所言説,所以勉強給它一種代號,稱之為道,就我理解,類似於西歐哲學中的“邏各斯”(仍有區別),即世間萬物變化的一種微妙尺度和準則。

老子警告我們:“不知常,妄作,兇。”(第十六章)並用《道德經》向我們傳授了許多有關道的感悟,教導我們如何通過了解自然規律,並以此指導個人行動來全生避害。而關於自然規律,老子提倡“無為”,“無為”是老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的理念,正確理解這一理念對領會老子以及整個道家學説至關重要。有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比較消極,不如孔子積極,就是因為對老子的“無為”二字理解錯誤所造成的`。“無為”二字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妄為,不違反自然規律的過分作為。

反者道之動(第四十章),物極必反,所以過分作為必將適得其反,老子舉例説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第三十三章)而老子提倡的正確做法為“襲明”,既“將欲弱之,必先強之”(第三十六章),“襲明”的通則馮友蘭先生解釋:“想要得到的東西,須從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麼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故而欲強,必先知弱。“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如今社會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然富而不貴者,比比皆是,何以至此,皆因人們過分追求,正如《小窗幽記》第一章所述:“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趨名者醉於朝,趨利者醉於野,豪者醉於聲色車馬。” 醉,便有欲,欲,則有求,求,必缺靜,躁,終將過,過,猶不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第四十六章),所以,必須清心寡慾。

關於如何清心寡慾,老子説:“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不尚賢,不使民爭(第五十七章)”,既必須摒棄虛名,而後《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並守意念清明,便可清心寡慾,便可無為。所以説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老子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所以我們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第十九章)正如周國平先生説:“人應該致力於成為優秀的人,名利只是優秀的副產品。”少私寡慾是一種靜心的境界,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於是便可守清耐貧,不受名利困擾,安心工作,不做畫蛇添足之事,從而提升人生境界。

靜心除了清心寡慾,不妄為,還有謙遜,這樣就像老子推崇的善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君子謙遜行事,謹遵天道,因為就人類活動而論,一個人前進的極限是相對於他的主管感覺和客觀環境而存在的,“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驕就到了前進極限,艾薩克·牛頓説他感覺到他對於宇宙的認識與整個宇宙相比,簡直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對於海的認識因此,正因如此,他才取得了相對於人類的巨大成就。

而有了綜上所述的德性,無為、清心、謙遜後,人自然會有淡然超脱的心境,寵辱不驚,善利萬物而不爭,於品格修養,有“唯之阿之,相去幾何?善之惡之,相去若何?”(第二十章)的淡定從容,這種君子會以自身為輻射中心,帶動良好的風氣,因為“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第二十六章),不僅抑制了自身的輕浮躁動,也會令周圍人心嚮往之。寵辱不驚,“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第十三章)。如此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小子自知淺薄,讀罷《道德經》略抒己見,為免貽笑大方,於此先行告罪。

《道德經》讀書筆記12

道德經讀書筆記——信言不美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弗爭。

【現代漢語解讀】

可信的話往往不會悦耳動聽,特別悦耳動聽的話往往不會真實。瞭解真理的人不會向外求太多的知識,向外求太多知識的人往往並沒有瞭解真理。達到上善的境界就不會為自己求多,為自己多求的人一定沒有達到上善的境界。聖人不為自己積累財富,他們總是為別人做事、謀利益,結果自己的財富卻越積越多。他們總是給予別人,結果自己得到的也越來越多。所以天之道的規則是利益眾生而不去傷害,聖人的規則是為了大家做事而不為自己爭奪私利。

【延伸解讀】

信,古代特指口信,就是帶話給對方。真正寫下來的這種信函叫函。那麼對於信的要求就是準確,一般不會有華麗的詞藻,後來引申為真誠、可靠。我們最美好的人生道路,有可能恰恰是看起來那種最笨拙、最樸實無華的道路。這種道路你認真地去走,一點兒點兒走,最終一定會走向成功。可是有些路外表看起來無比絢麗,有可能裏邊處處是陷井。我們希望“信”和“美”是相匹配的,是一起出現的。但是生活中往往並不是如此,“信”和“美”往往不能結合在一起。當人們過度渲染美的時候,往往它的目的並不是那麼簡單、美好。所以有一句話:在集市上喊的最響的人,往往推銷的都是劣質產品。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每個人要儘量保持清醒,要了解“信”和“美”之間關係,我們要能從外表中看出真正的實質內涵來,這是需要我們有感知力、洞察力,需要我們有定力的。這種覺察力和定力,是我們人生必備的修養之一。

你知道“道”,你瞭解真知、瞭解真理的人不會太多向外去求,不會博學。博學只是向外求得太多知識,如果不求博,缺乏深刻領會並消化它,最廣博的知識也不能為自己所用,也無法獲得真知,根本不可能領悟“道”,所以“博者不知。”所以,掌握了根本,就不必再去追求那些細枝末節。境界的高低從來都不是由數量的多少來決定。

這裏邊的“善”不是簡單的指善良,而是上善若水的“善”,指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達到了悟道境界。在這種善的境界裏邊,這人不會為自己求多,而為自己求多的人他一定沒有達到那個上善的境界。這裏指領導者會不會利用平台為自己多求?

生活中有這樣的人,他平時一定不出現,但是隻要這人出現,一定有事來求你了。他只有在需要你的時候,他才會出現。在不需要你的時候,他永遠不會出現的,他把自己生活過的很好,可是絕對不會想到你,他享受自己的東西。其實,互幫互助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做事要先看到大家,最終我們都能幸福。

既然聖人懂得這個道理,那麼聖人自己擁有越來越多,有人懷疑聖人動機不純粹。“無我利他”,怎麼自己擁有越來越多?其實,老子鼓勵的是雙贏的行為,你好我好大家好,為人做事不代表自己要變得一無所有。如果聖人做事的結果是自己越來越窮,百姓越來越富,這樣的事情怎麼做得下去?這裏有目標與結果的區別。聖人做事的目標是為了大家“多”,而結果卻是雙贏,“人”與“己”都是“愈有”、“愈多”。“無我利他”思想指導下的做事結果是“有我有他”,不是零和遊戲。

這裏老子又一次明確了無為的真正含義就是“為而弗爭”。《道德經》真正的“道”就是這八個字,“聖人之道,為而弗爭”。老子不是消極避世的代表人物,他對百姓幸福國家強盛的用心不應該被泯滅。老子的“道”不是倒退的,甚至是非常超前的。

《道德經》讀書筆記13

《道德經》為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道家立派之根。眾所周知,黃老之學重在“清靜無為”,其思想為後來的西漢前期所用,大漢無為而治休養生息實現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昌盛。直至今日也很多人追求研究他的思想精髓,希望能為當世所用。近日,讀老子之説頗有感觸,無奈才疏學淺不足以評頭論足,只得將我不值一瞥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

讀了兩遍《道德經》還是未能完全領悟,不過卻有所思所想。我覺得老子的“清靜無為”是整個道德經的核心,就像孔子的“仁”一樣不能具體的語言去描述它,然而卻藴含於每一句話中。所以我覺得不應該直接論述何為道何為德,或何為清靜何為無為,而我對《道德經》的理解將從以下幾個部分進行闡釋。

 縝密思維,科學論斷

只讀了《道德經》的第一章就讓我對老子肅然起敬,感受到了古人的聰明才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此處對於“道”和“名”,“有”和“無”的闡釋前後銜接相輔相成,稍稍推敲便已深陷於宇宙奧妙之中。前道非後道,前名非後名,轉換間便讓我感受了老子思維的縝密,又説無,叫做天地的開始;有,叫做萬物的本源。誰説又不是呢,宇宙還不存在時就是“無”,單單一個字便消去了了我心中長久的疑慮——宇宙之前是什麼?而萬物化生的時候就叫做“有”了,自然順理成章,這些都是自然事實老子只是描述出來便又體現了無為中的有為。中國的文字計數原不稱為多少“字”,叫多少“言”,比如老子五千言,而“言”字正體現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一個字便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單單“有無”兩言便道破了天機,有和無本同根而生,無的時候就去觀察它的妙處,為形而上;有的時候就去觀察它的行跡為形而下,兩者都叫做玄,研究玄的問題就是研究宇宙奧妙的法門。直接提出了,研究宇宙就去研究有和無吧,而現世的我們不也正在為之而努力嗎,我們從何而來向何處而去,宇宙如何而生如何而存…….

老子給後人留了這個有和無的問題,但老子又是怎樣解釋的呢?老子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便是老子對“無”的解釋,混成之物生於天地之前暫且將其記錄為“道”,稱其為“大”。大道便是無的代言,現在理解起來不就是自然規律嗎,自然制定了一切規律於是才去創造天地。然而何又謂之“有”呢?老子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因此“有”便是道生一的瞬間。這一句話是我最佩服老子的一句話,它縝密而又科學,在古代的科學思想中可謂領先全球。後世有人根據這句話創立了道家的標誌—太極圖。《易經》中説“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與老子的話相聯繫,太極便是混沌即“道”,兩儀是事物的兩面即“陰陽”或“一”,四象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星宿方位即“二”,八卦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兑即“三”,這其中表示的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根據周敦頤的太極圖解説,黑白即為陰陽,中間的界線就是陰陽相沖萬物相生之意,整個太極就是天地混沌無極之意也就是道了。

 辯證待世 慧眼識道

老子除了他的清靜無為之學外,《道德經》中的辯證思想也頗為後人推崇,這是他看待世界思考問題的方法。“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如太極圖所示,太極生兩儀,世間萬物分為兩儀,每個事物又有兩儀。這就是老子對世界的看法,萬物有陰陽兩面,美和醜,善和惡,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後,既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他的辯證思想給中國的哲學帶來了重要啟示,特別是對中庸思想的影響,它告訴我們看待事物要從兩個方面觀察,也只有在這種方法論的指導下所觀察的世界才是完整的真實的。

 中庸之道 天長地久

中庸之道給中國人的影響是極大的,直接體現在當代人的為人處事中。比如我們的語言習慣,總是不直接和盤托出而是先進行前題渲染在合適的時機再道出主題,不急也不緩,不冷也不熱。再比如中國人的謙讓品德外柔內剛,成功之道功成身退等等,講究的就是分寸二字,而中國人是拿捏的最好的。《道德經》中老子説“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東西多了就會溢出來,不如停止擁有。東西太尖鋭了是不會長久的。金玉滿堂也是守不住的。富貴又驕淫會自種禍根。功成身退才是天道啊。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不可盡其極,適可而止,否則就會引來禍端。古代多少名臣大將沒把握好中庸之道而喪失了自己的'生命,比如西漢大將周亞夫為漢景帝劉啟訓練出細柳營兩萬精兵強將,又憑藉這兩萬主力平叛了吳楚七國之亂,可謂護國之功,功蓋千秋。但因其驕橫跋扈目中無人,蔑視皇帝違漢制修建墓陵最終惹來殺身之禍,君不殺他其自殺之。周亞夫雖有功卻太鋭,不善藏不善退,不諳中庸之道落了個自取其辱的下場。

那麼如何保持中庸呢?老子説“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像拉弓一樣,高了就低點低了就高點,多了就去點不足就補點,不恃才傲物不獨處高處。中庸就是保持虛靜,其猶橐龠,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保持一個虛靜寬廣的胸懷才能容得下天地。中庸的分寸只有聖人才能把握的恰當,而聖人都已經成為書中的經典了,我輩尚需努力,當世中又能不能出現一個聖人呢? 只能等後人去評價了。

 對立轉換 物極必反

老子的辯證法中,事物的兩面性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又是可轉換的。老子説“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聖賢人、大智慧、仁義之德、技巧名利都消失了之後,自然之道的新氣象就會出現,所以老子説聖人不死大道就難以實現,因為他相信對立轉換,物極必反。“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這不正與我們所説的亂世出英雄異曲同工嗎,國家禮崩樂壞奸臣當道的時候才有人去強調忠信仁義,孔子正是最鮮明的例子。

對立轉換,物極必反也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思維方式。置之死地而後生,破釜沉舟,欲進先退等等都説明了後世對這個辯證思想的成功運用。“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這也算是老子告訴我們的軍事思想吧,上天制定的道就是柔弱勝剛強,高峯之後就是山谷,烈火燃燒後便是灰燼了。

時代侷限 一家之言

不可否認的是,老子的話不是完全的正確,具有很大的時代侷限性。東周末年,諸侯割據,諸侯相殘已是司空見慣,國家間的殘殺讓老子不再相信統一的大國了。我覺得老子的無為的思想有時就像是在逃避現實,一切皆法自然可是要人又有什麼用呢,人的價值又如何實現呢?老子説“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又説“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這是老子的理想也是老子的烏托邦,現在找個孤立的小島都難更不用説小國,處處都是金錢名利哪還有敦實淳樸的百姓。社會發展到現在是有為還是無為的結果呢?若是無為卻有人類兩千多年的文明印記,若是有為人所做的一切不都是順道而行嗎?

 結語

讀了兩遍《道德經》也沒有弄明白它的真諦,不但是因為我的資質不夠深,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歷代對老子的研究不盡其數,誰也搞不清老子的真面目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一千個筆者也就有一千個老子,發展到現在老子已經分為幾派了,例如有為派,無為派。這説明了經典的不斷闡釋文化的不斷髮展,可是最終卻弄不清經典的真面目,要想研究真正的黃老之學就要摒棄眾家之言還其本質,從他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文字發展等本真的客觀現實出發,逐字推敲每一言。像研究歷史一樣要掌握第一手資料,可是這很難做到,如果做到了與老子的面對面研究而統一了所有《道德經》的解釋,恐怕文化發展也就到此為止了。

《道德經》讀書筆記14

中空的狀態靈驗永存,這是深奧的雌性生殖器,雌性生死器是天地的源頭。微妙、微弱的樣子,好像是存在的,用之不盡。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長久,因為它自己不生長,所以能夠長久生存。所以聖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到百姓的後面,結果大家把您推舉到前面做領導者;把自己的利益置於事外,大家卻會成就你的事業。難道不是正因為他不考慮自己的私利,反而恰恰能夠成就他的私利。

《道德經》讀書筆記15

道德經經典名句】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尋尋呵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沕望。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德經現代漢語解讀

道,看它又看不見它,這叫微。想聽它又聽不到,稱為希。摸它又摸不着,叫夷。三者不可揣摩,所以混在一起。

“一”,其上不清晰不明亮,其下昏暗不清,長長的連綿不絕,不可描述,又好像沒有。這就是沒有形狀的狀態,沒有實體的樣子,這就是非常微妙,又遼遠到不可探究的狀態。跟着道的後面看不到它的結束,迎着它又看不到它的開始。看今天的道是怎麼運行的,應用道的法則於生活中看看結果,就可以推斷古代道是怎麼運行的,這就是道的規律。

道德經感悟賞析

這一章是老子對於天之道的描述,也是老子的宇宙觀。微,悄無聲息。希,織布,孔大的稱希,我們可以理解為稀少的意思。夷,平坦的意思。一,是指世界混沌狀態。道生一,道是源頭,一是道落實到世界的體現,是世界最初的狀態。這裏老子講的是道介於有與無之間,無論視覺、聽覺,觸覺都觸摸不到,但又確實存在。

沕,微妙,望,邊際,遼遠。這裏老子告訴我們,道是無影無形的,我們似乎能夠看到又看不清楚。道是超越時空存在的,我們看不到它的開始,也望不到它的結尾。

道的運行規律我們是可以找到的。道的運行規律亙古不變的,我們可以根據今天道的運行規律推斷自古以來道的規律。其方法就是把道的法則運用於現實生活中,看看結果,就能夠明白道的運行規律。這是老子告訴我們道的學習方法。

這一章講的是天之道。老子總是從天之道中推演出聖人之道,所以道德經的`行文結構總是講一段“天之道”,然後闡述“聖人之道”。老子眼中的道是模糊不清、混沌的,無法描述的,但又確確實實存在的。這是老子的宇宙觀,我們發現老子是高明的,又很科學。因為在他的那種年代對於宇宙的瞭解很少,實際上直到現在,我們對於宇宙的瞭解仍然很有限,科學説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暗物質、暗能量,而我們對此一無所知,英國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平行空間。老子的做法是明確道的存在,也承認描述不清,而不是像宗教那樣描繪出自己認為的明確世界。所以,道家並不是宗教。後來的道教與道家有一些關係,但並不密切,而且本質上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