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07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書筆記《正面管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1

《草房子》是一本很厚的書,這本書是曹文軒寫的,人們都説:看曹文軒的書,要靜下心來讀,不然,就別想讀懂這本書。我也只好靜下心來,慢慢的讀,可是一這樣,我幹什麼也都可以靜下心來弄了,比如説去畫畫,儘管教室裏那麼吵,我也只是畫我的畫,和沒聽見一樣。

這本書裏的人物主要是桑桑、紙月、温幼菊、蔣一輪、桑橋。這一個故事裏面就有很多章,而且裏面的故事都很生動,讓人看了這些文字,就像真的見到了那幅畫面了一樣,我一口氣就看了書的`一半,讓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這本書是這樣的生動,我以前也看過這本書,那一次我卻是什麼也沒看進去,這也太奇怪了吧,最後我終於找到到了原因,是因為那一次我沒有靜下心來看,我終於明白了,幹什麼都要靜下心來弄,這樣你才會越弄越好,要是不靜下心來弄,那麼你只會越弄越差的,就像畫畫,你靜下心來,和不靜下心來的效果就不一樣,靜下心裏的就很細緻,也畫的栩栩如生,而不靜下心來畫的卻很粗糙。就這樣我懂得了這個道理,之後,我不管讀什麼書,我都靜下來慢慢的品,讓自己把這一章的每一個句子,每一個字都弄懂,才開始讀第二章。

這本書還讓我學到了很多字,以及很多知識,我每讀一章,就有一章的收穫,有時,我在這章學到了做人要大方,有時我在那一章裏學到了做人不可以太自私了,這些很小的知識關係到了我們的一生,所以我們要記牢這一點,不可以忘記。啊,真讓人驚歎啊,在一本書裏就學到了這麼多的知識,真是讓人驚歎啊,我真想再把這本是讀一遍,因為我再讀一遍的話,我也許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可以學到更多的字,我也想學到很多知識,很多字呀,所以想把這本書再看一遍。

我也推薦你看一看這本書,我也希望你喜歡這本書,反正我很喜歡這本書。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2

暑假裏我讀了《草房子》這本書,書裏主要寫了桑桑和其他孩子從1年級到6年級裏發生的一個個故事。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快樂、看到了悲傷、看到了堅持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章是《藥寮》。它是説桑桑有一個老師,她叫温幼菊,她是一個有愛心、愛熬藥的人,所以她的小屋周圍總是散發着一股中藥的苦香味,別的老師就在她的`房門上掛了一塊木板,上面寫着藥寮這兩個大字。後來桑桑的脖子上長了一個腫塊,父親帶着他四處求醫,醫生們都説他得的這種病治不好,最多隻能活半年。母親知道後既難過又失望,哭了起來,可父親不相信,一直在外打聽,後來聽説外省有一位高手,父親桑喬不管路程有多遠,依然帶着桑桑來到那位高手家,父親把桑桑的病情告訴了醫生,醫生再一看就説:這病是鼠瘡,連續喝7天我幫你配的藥就好了。桑桑回家後,每天都到温幼菊老師的藥寮喝熬好的藥。連續喝了七天脖子上的腫塊終於消失了。認識桑桑的人都為他感到高興。

《草房子》的這一章告訴我們要向温幼菊老師學習助人為樂的品質,要向桑桑和他的爸爸桑喬學習做什麼事都不能灰心,要有恆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只要做到這幾點,我們就能取得成功。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3

通讀《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影響孩子一生的頭三年》這本書後,我將其操作特點概括為四項:無表揚,不懲罰,有鼓勵,設界限。人們常常把表揚和鼓勵混為一談。正面管教則建議父母可鼓勵,但不要表揚孩子。這涉及到一個重要概念,即“自我價值感”。本書第2章指出:“真正的自我價值感並不是來源於被愛、一大堆好東西,而是來自於擁有能給孩子帶來處理生活中的起伏和失望的能力感和適應能力的技能。”表揚會讓孩子把關注點從完成事情本身的成就感轉移到他人的評價上。但生活是殘酷的,不會永遠有啦啦隊跟在孩子身邊。鼓勵則是具有針對性的,只針對孩子的行為提出肯定。不懲罰,則是源於對孩子大腦及生理髮育特點、階段性的瞭解。

非常小的孩子,大腦尚在發育,對事情前因後果的理解力和經驗都很缺乏,尚未有成熟的判斷力和預見力,往往會做出一些令大人頭疼的行為。正面管教對此提出了一個“發展適應性”的概念,認為孩子不應因為其年齡而對應的行為而受到懲罰,這會打擊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懲罰只會取得短期效果,久而久之,甚至會讓孩子養成自卑、懦弱的`性格。然而,孩子的行為也必須有界限,這不僅是為了讓孩子能適應社會規則,更是為了孩子自身的安全。孩子需要反覆嘗試才能確認界限。正如本書第4章指出的:“任何一個有自尊的孩子都會感覺必須迫近你設定的界限,並且會時常對它們進行試探,只是為了確信那些界限是不可動搖的。”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4

《草房子》是一個童年的夢,這夢有歡喜也有悲傷。這個夢發生在一個美麗的鄉村,發生在油麻地,發生在一幢幢草房子裏。這夢裏面有一個個可愛的人物:桑桑,紙月,蔣一輪,白鶴,禿鶴

我終於含淚讀完了《草房子》。這本書寫了男孩子桑桑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六年國小生活。讓我感受最深的人物是杜小康,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因為他歷了與他年齡不相符的.折磨一次水上事故,使他家的情況一落千丈。為此,她放棄學業,但是他對學習的渴望絲毫沒有減退。想想,一個熱愛學習的孩子被迫停學,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啊。但這都沒有阻擋住杜小康前進的腳步,他的堅強令我佩服。面對困難,她一絲但卻,總想着東山再起。這些經歷都讓杜小康變得成熟穩重。讓杜小康學會了自力更生,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是多麼寶貴的財富啊。

我用心回味着《草房子》與它融為一體。《草房子》如歌,如詩,如畫,帶給我們美好的回憶和美麗的下鄉,當我們回眸你覺得它還僅僅是一座座普普通通的房子麼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5

EMC全腦開發教育認為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我們將通過正面管教家長工作坊幫助家長學會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

讀書筆記分享:

1.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終身受益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

2.“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2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3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4內省能力強:有能力理解個人的情緒,並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5很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善於與他人合作,並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6整體把握能力強:以有責任感、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後果。7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3.懲罰造成的四個負面效果:1憤恨——“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2報復——“這回他們贏了,但我會扳回來的!”3反叛——“我偏要對着幹,以證明我不是必須按他們的要求去做。”4退縮a偷偷摸摸——“我下次絕不讓他抓到。”b自卑——“我是個壞孩子”

4.管教來源於拉丁文discipulus或disciplini,意思是“真理和原則的追隨者”,或“受尊敬的領導人”。孩子們和學生們要成為真理和原則的追隨者,他們的動力必須來自於內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説,他們必須學會自律。而不論懲罰還是獎賞,都是來自於外在的控制。

5.父母和老師們最常使用的過度控制方式就是獎勵和懲罰。在這個方式下,大人必須隨時捕捉孩子的好表現並加以獎勵,隨時捕捉孩子的壞表現以予以懲罰。孩子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終在為孩子的行為負責,孩子們沒法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6.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1是否和善與堅定並行?(對孩子尊重和鼓勵)2是否有助於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重要性?(心靈紐帶)3是否長期有效?(懲罰在短期有效,但有長期的負面效果)4是否能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善於解決問題、敢於承擔責任、樂於貢獻、願意合作)

7.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寬恕。同情並不表示你認同或者寬恕孩子的行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時,你如果告訴孩子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行為,效果會更好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前面兩個步驟,孩子此時就會願意聽你説了4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問孩子對於避免將來再出現這類問題有什麼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

8.人的行為取決於所處的社會環境。孩子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們怎樣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以及他們認為別人怎樣看待他們為基礎的。所有行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時.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在試圖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歸屬或自我價值,而且我對如何得到它們抱有錯誤的想法。”在不良行為的背後,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所歸屬並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

9.平等並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説的平等是指所有人對尊嚴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

10.不良行為:是缺乏知識或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或受原始腦操縱的行為。成年人常常會和孩子一樣缺乏知識、意識和技能,並且會像孩子一樣陷入原始腦的操縱中。大多數時候,孩子做出的只是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為,而不是不良行為。

11.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就是一個喪失了信心的孩子。這種信心的喪失來自於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沒有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潛意識是在説:我只是想有所歸屬,而我對如何獲得歸屬感有一些錯誤的想法。同齡人的壓力對於十幾歲的孩子極其重要。同齡人的認可比大人的認可更重要。而尋求同齡人的認可也成為他們行為的錯誤目的之一。

12.孩子們在感覺更好時才能做的更好。所以要剔除家長意識中的錯誤概念:為了讓孩子們做得更好,就要先讓他們感覺更糟。

13.強迫並不是一種為逐漸培養孩子良好品格所需的生活技能的激勵因素。

14.關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孩子的行為後果、設立日常慣例、提供有限制的選擇、請求孩子的幫助、處理孩子行為背後的觀念、決定你要做什麼而不是讓孩子做什麼、以尊重孩子的態度執行決定、幫助孩子發現他們的選擇會帶來的後果而不是強加後果。關注於解決問題的主旨是:問題是什麼以及其解決辦法是什麼,其焦點在於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明確是要幫人而不是傷人,去掉那些傷害性或不可行的建議。當孩子可以選擇一個方案而不是由別人來告訴他應該選擇什麼會極大增進孩子的受尊重感感和責任感,培養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

15.當你的十幾歲的孩子晚上回家晚了,超過了規定的時間,在你和孩子都平靜下來以後(常常到了第二天),你讓孩子和你一起做頭腦風暴,以找到對雙方都尊重的解決方案,這就叫3R1H(相關、尊重、合理、有幫助),而你就是在教給孩子承擔責任和解決問題的技能,並且讓孩子明白要尊重你的要求。只要你不責備孩子,並且把錯誤看作是學習的機會,你和孩子就不但是在練習解決問題的技能,而且是在相互尊重,並且會共享高質量的親情時光

16.在關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個內在的、價值無量的生活技能就是讓孩子知道“冷靜期”的價值。當我們心緒煩燥並受原始腦支配時,關注於解決問題的方案是很困難的。在試圖解決問題之前,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需要一段時間的冷靜。讓孩子理解並學會做到這一點非常重要。當我們冷靜下來,並且能夠重新接通理性大腦時,才有助於問題的解決,積極的暫停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17.積極的暫停是要幫助孩子感覺更好而不是讓他們感覺更糟,不是讓他們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要教給孩子,當他們感覺好起來之後,如果問題仍然存在,就要跟着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做出彌補。

18.幫助孩子探討他們他們的選擇會帶來什麼後果,要求孩子參與進來,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確定對他們重要的是什麼以及他們想要什麼,其最終結果是專注於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後果。把後果強加給孩子,往往會導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備心理,而不是探索式的思考。幫助孩子探討問題,關鍵是要停止告訴孩子們答案而是開始問啟發式問題:你當時想要完成什麼?你對發生的事情有什麼感覺?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那件事情的發生?你從這件事情中學到了什麼?你現在對解決這一問題有什麼想法?你怎樣才能把這次學到的東西用於將來?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6

當我們與孩子相處時,經常會因為孩子的不聽話,或者行為不規範,而去對孩子進行懲罰,懲罰的作用可謂是立竿見影,短期有效,但平日裏的懲罰累計起來,卻發現我們的懲罰在慢慢失去效果,或者説,只有加重懲罰的力度才能達到效果。日積月累的懲罰後發現,孩子的脾氣隨着懲罰越來越大,那當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正面管教》裏提出,我們需要用堅定且和善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積極的暫停”就是孩子在犯錯時,我們可以去運用的一個小工具。

我們都聽説過“衝動是魔鬼”,因為人在暴怒的瞬間,理性腦的蓋子打開了,人在此刻處於被“動物腦”控制的時刻,這個時候説出來的話就是氣話,做出來的事也是極具破壞性而且對解決問題是無濟於事的。所以,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在意識到自己有脾氣來了,理性腦的蓋子即將要掀開了,要有意識的察覺並採取“積極暫停”的方法。

適當的停一停,聽上去很不合理。問題都發生了,為何不立即解決,反而要求停止呢?可是這恰恰符合人的心理訴求。我們只有在情緒平靜的情況下,才能比較理智的`解決問題。當我的孩子因為觸犯了一些原本定好的規則時,我會去指出,或者制止孩子,但孩子的反應很有可能是不認同,不配合。而他的不配合,就會引起我的怒火,開始罵孩子這不對,那不對,越説越來氣,這時的我簡直是點着的炮竹,如果他再做一點點錯事,我絕對是會忍不住想要動手懲罰他了。

經過多次的努力後,我嘗試了積極的暫停,當我意識到自己在不停的嘮叨時,我決定暫時離開案發現場,去沒有孩子的地方呆着,這樣的好處是,沒有孩子在眼前,你的理智腦彷彿在恢復過來,動物腦開始慢慢退下去。當我覺得可以再面對孩子時,我重新找到我的孩子,跟他説,媽媽剛才太着急,態度不好。我發現當我的態度處於平和狀態時,孩子也不那麼激動,而且也願意配合了。我想這大概就是“積極暫停”的功效。

“積極的暫停”,不只是為了讓孩子感覺好起來,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感覺好起來後,一起商量計劃,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書中還提了幾點怎樣進行“積極的暫停”,和孩子一起創建一個暫停去,讓他們自己決定暫停區是什麼樣的,放什麼東西。還可以讓孩子給暫停區取個特別的名字。當他們沮喪時,問“去你的某某區有幫助嗎?”讓孩子意識到暫停區的作用。還有就是做出使用積極暫停的榜樣,等我們自己沮喪或者生氣時,去我們自己的暫停區。

也許家長們會問在孩子“暫停”時允許他們做些愉快的事情,允許孩子玩兒玩具、讀書、休息或聽音樂是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獎勵。大家會覺得孩子要遭到懲罰(感覺更糟)才能做得更好,當往往是當孩子們感覺更好時會做得更好。如果孩子在你讓他積極暫停的時候跑了出來怎麼辦?是不是要繼續送回“暫停區”呢?實際上只要孩子的不良行為得到了改變,就沒有必要再送孩子回“暫停區了”。

我們要做的是要記住積極暫停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改變行為,而不是用權力讓孩子吃苦頭,如果當時孩子自己選擇去他的“特別的地方”——一個他幫着佈置的地方——直到他心情好起來,就會更有效。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找到對自己孩子行之有效的管教工具。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7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與列夫·托爾斯泰並峙的俄羅斯文學雙峯之一。魯迅曾説他既敬佩又愛的作家一是但丁,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爾斯泰出走,在阿斯塔火車站的站長房中逝世時只帶着兩本書,一本是蒙田的《隨筆集》,一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在德國哲學巨擘海德格爾早年大學的閲讀書單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也赫然在目。毋庸置疑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深深影響的'這幾位先賢也深深地影響着全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思想遺產。

作為法律人,陀思妥耶夫斯基豐厚的文學遺產中,最會關注的應該是《罪與罰》。筆者最初看到這部著作的名稱,是在國中閲讀《中文自修》雜誌的時候,當時的感覺是作者的名字夠古怪(因為此前還未曾接觸過俄羅斯姓氏),書名卻呈現出幾何式的對稱。認真閲讀這部著作,卻是在工作十五年後。

罪與罰,與其説是一種幾何式的對稱結構,不如説是一種戲劇式的推進。本來,人生如戲。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經是一位廢除俄羅斯農奴制度的擁護者,一位接受過西方正式科學訓練、深受西方文化薰陶的自有知識分子,也深受沙皇專制的迫害。但他的父親被農奴殺死後,他就成了沙皇、東正教的虔誠信徒,一位泛斯拉夫主義者,但同時他又是一位博愛主義者。雙重的性格氣質讓他的著作,包括《罪與罰》在內,具有更多的對抗性和戲劇性。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8

陀思妥耶夫斯基對人物心理的描寫真的是細膩到了極致,看着主角的癲狂,不安,痛苦與自我折磨,竟願意原諒和寬恕這個可憐的罪犯。

讀過不算太多陀氏的作品,總感覺他在用文學傳道。我不太瞭解俄羅斯的文化與書中的.時代背景,只看到書中的所有人物都是病態,神經質的。有時我對書中所描述的世界感到深深的絕望,可是就是這麼病態的人在某一瞬間也能讓你看到人性中散發的善意。主人公是一個輟學的法學大學生,也許曾是一個優秀的青年。卻策劃了一場謀殺,從此以後自我折磨,自我懲罰。可是就是這麼一個人,在看到很悲慘的一家人後,願意把身上所有的錢拿出來。晚上做夢夢到被折磨的小馬,會無比的同情與憐憫。我也不知道這個病態的人,到底是善是惡。只願最後他能正真得到救贖。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9

在教育這件事上,我們經常對孩子説“你不要……”卻很少説“你要……”“如何做才能……”。《正面管教》之謂正面,在於教我們用正面的和善而堅定的信念教養孩子,一步一步教我們要做什麼,怎麼做才能既不嬌縱也不嚴厲。

什麼是正面管教

曾經,家長、老師們對孩子嚴厲控制、動輒懲罰。後來,很多人又矯枉過正,走向嬌縱、溺愛。誠然,過度嚴厲或嬌縱都不可取,但除了在兩者之間來回搖擺,人們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辦法。

很多人認為嚴厲和懲罰有效,且效果立竿見影。懲罰確實能立即制止不良行為,但是人們往往忽略它的代價和長期效果。事實上,孩子會用憤恨、報復、反叛、退縮中的一種或全部作為長期回敬我們的懲罰。

正面管教理論指出,父母和老師們應該堅持:和善與堅定並行,以互相合作為基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生活能力。

“和善”的重要性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於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書裏邊有一些非常獨特而且有意思的工具,比如説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工具,叫積極的暫停。在大家鬧僵了,開始生氣了,開始權力爭奪,開始報復的時候,我們喊暫停。讓大腦從“原始腦”切換到“理性腦”,事實上,我們在試圖解決問題之前,都需要一段時間的冷靜。

還有一種工具就是鼓勵和讚揚。心理學家做過測試,兩組小孩做拼圖以後,一組小孩被表揚説:你真聰明。這個叫做讚揚;對另一組説:你們真是有探索精神,你們真棒。後來發現被表揚真聰明的孩子在接下來的遊戲當中,更多地選擇了更簡單的拼圖。而被表揚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在接下來的遊戲當中,更多地選擇了更難的拼圖。鼓勵與讚揚不同。讚揚指向人,只針對已經完成的事,有操縱性,讓孩子尋求別人的認可。而鼓勵指向行為,針對努力以及改進,是尊重的欣賞的,讓孩子為自己而改變,自信、自立。

我們往往對孩子有着諸多評判、期望、指責、失望、憤怒。但事實上,愛和快樂才是我們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們表達無條件的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把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尋找積極的方面,和善而堅定地對孩子説“不”,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是”,才是我們為人父母、師長可以、更應該採用的正確教養方式。愛孩子,愛自己,洞見缺憾,尋求第三選擇,就是美好人生!

好的教育方法,既可以用來教育孩子,更可以用來調整自己。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學會正面管教。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10

今天有幸聽了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其中有一個觀點,和我以前的認知產生了衝突,但仔細琢磨,確實有點道理。

書中提到:孩子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我們從小得到的教育是要為犯錯誤而羞愧。可是,除非不進行任何嘗試,否則錯誤絕不可能100%避免。大人首先需要改變自己對犯錯誤的負面觀念,錯誤其實是學習的好機會。孩子的絕大部分錯誤,是因為我們沒有花時間訓練、鼓勵他們,而錯誤給了我們彌補改正的機會。

書中提到了一個案例,一個孩子在家裏踢球,不小心打碎了一個媽媽心愛的杯子。如果這個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我肯定會訓斥孩子,但這樣並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許依然會犯同樣的.錯誤。那麼作者是如何處理的呢,他先告訴孩子,這個杯子打碎了,那麼昂貴,非常可惜,心裏很難過,然後告訴孩子,爸爸小時候也打碎過杯子,那麼如何避免呢,孩子説可以不要在這個地方玩,因為這裏陳列的都是昂貴的東西,還有什麼辦法呢,孩子説可以不在家裏玩球。這之後,孩子就很少再打碎東西。

由此可見,每次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因,找到方法,避免重複發生同樣的錯誤。如果家長能以這種心態面對孩子的錯誤,不但心情會平和很多,孩子也不會因為訓斥受到傷害,更能學會家長遇到事情處理的態度和方法,幫助孩子更快的成長。

明天開始,再碰到孩子的問題,我要學會冷靜思考,找出對策,讓孩子身心愉悦的積極面對,和孩子一起在錯誤中成長。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11

今天來談談《正面管教》這本書。

《正面管教》這本書也是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出版了。經過幾次修訂。作者是簡·尼爾森。在今天的中國,它已經成為非常流行的一本兒童教育書和一種教育方式。甚至出現了很多相關的培訓機構。

我接觸《正面管教》是最近一兩個月的事情,很遺憾,自己沒有更早接觸到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中闡述的理念和方法,其實正好可以解決我心中的一些困惑。如果能夠更早的應用這本書中提供的一些指導原則和方法,我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少遇到一些麻煩。所以我是非常誠懇的推薦這本書的。

當今育兒的書特別多,為什麼我對這本書情有獨鍾?因為這本書主題鮮明,方法簡潔有效。它的主題之一就是大家非常頭疼的孩子的不良習慣和不良行為問題。當然內容遠不止如此。同時,它是一本理論堅實簡潔,且在方法和案例方面,講得非常通透且詳實的一本書。它所基於的理論,正是來自我非常欣賞的心理學家阿德勒。

總體而言,這是一本實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強的書,不是那種泛泛而談卻言之無物的書。

01 正面管教理念核心:和善而堅定

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歸納起來就是和善、堅定四個字。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方式。

正如正面管教字面意義所示,它倡導的是正面而非負面的方法,也就是避免採用批評懲罰的方式,而是正面的鼓勵的方式。正面的含義包括兩方面,一個是和善,也就是對孩子態度友善,體現對孩子的尊重。另一個是堅定,就是在對孩子遵守共同制定的規則方面立場堅定,避免滑落到寵溺、嬌縱的一面。

這實際上遵循了中國的中庸之道,是我很欣賞的一種方法。

這種方式能達到什麼目的呢?在這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能培養出孩子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也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這正是大多數父母的期待和夢寐以求。

02 理論基礎

尼爾森在書中指出,它的理論基礎來自阿德勒,後者是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正是心理學名著《自卑與超越》、《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的作者。

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的創立者。阿德勒的學説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是創造性自我、生活風格、假想的目的論、追求優越、自卑感、補償和社會興趣。他繼承和發揚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但其基本觀點與之大相徑庭。

個體心理學認為人的行為是由社會力量決定的。人天生就是一種社會存在物,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進行交往,相互依賴,相互合作。而弗洛伊德則強調人的生物學本能,人的成長過程只是本能的自然展開,其行為是先天決定的。

其次,個體心理學視人格為統一的整體,強調其不可分割。阿德勒認為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內在各種動機、特質、興趣、價值所構成的統一整體;而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這些不同的部分,各部分各司其職。

第三,個體心理學認為意識是人格的中心。阿德勒認為,人是一個有意識的存在物。

尼爾森採納了這些基本概念,尤其是社會的人(合作)和社會意識。不過尼爾森把社會意識稱為社會責任。她在書中談論的許多方法和工具,例如著名的邏輯後果,都是基於上述基本概念和理論。

所以對《正面管教》感興趣的讀者,瞭解一下阿德勒的理論和著作是有幫助的。

03 正面管教方法和工具概覽

正面管教不僅有堅實的基於阿德勒人格學説的理論基礎,而且基於這個理論發展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並把這套方法總結為簡潔的幾個工具,同時結合生動的案例進行闡述。這大概是很多人喜愛這本書的一個重要原因。

書中並沒有將它的方法和工具做一個羅列和總結,這裏我試圖梳理和總結一下:

1. 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

2. 針對不良行為的“目的揭示法”工具。

3. 針對不良習慣的“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工具。

4. 關注解決問題的積極暫停和啟發式提問方法。

5. 有效的鼓勵方法。

6. 解決權力之爭和促進合作的家庭會議和班級會議。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工具。如果我們孤立的來看待使用這些工具,會顯得有些零散。實際上,所有這些方法和工具都有共同的內核,我總結為理解,尊重,合作,責任八個字。全書倡導的和善和堅定,也是建立在這八個字基礎之上。如果我們能對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尊重,我們就能更好的做到發自是內心的和善;而之所以對孩子堅定,也是因為基於合作和責任的要求。

我們很多時候對孩子不良行為態度粗暴,其實正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的這些行為不瞭解和不理解。如果多了一份瞭解和理解,我們就能更好的尊重孩子。而目的揭示法就是為了更好的瞭解孩子的不良行為。同樣的,要贏得孩子的合作,就要尊重孩子。所以我認為,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以及目的揭示法,處於所有方法和工具的基礎和核心地位。而其他方法和工具,都是它們的一個擴展和延伸。

通過上面梳理,我們就對這些方法和工具的內在要求和聯繫,有了一個更好的認識。

另外正面管教孩也談到了父母的性格以及生活態度取向,對孩子的影響。這也是重要的內容。

正面管教篇幅很長,方法和工具也非常多,這裏我重點談一談,對我幫助比較大的幾個方面。

04 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

孩子出現問題或者不聽話時,很多父母傾向於控制和責備孩子。但書中指出,不要贏孩子,而是要贏得孩子。前者意味着控制,後者意味着尊重和合作。怎麼來贏得孩子?書中提供了四個步驟:

第一步:向孩子表達你的理解,並向孩子得到核實。

第二步:向孩子表達同情。但同情並不意味着認同和寬恕孩子的不良行為,只是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

第三步:向孩子説出你自己的感受。如果你也有的類似行為和感受,可以向孩子説出。

第四步,詢問孩子,要避免將來出現這個問題,有什麼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那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議。

前兩個步驟是最關鍵的。這是一種傾聽的姿態和藝術。父母需要學會傾聽孩子,孩子才願意聽你的,才會跟你合作。

當我讀到這些時,其實發現這跟諮詢師和來訪者相處是類似的。換句話説,當我們在學習正面管教的方法時,是在要求父母成為一個初級的心理諮詢師。父母需要學會傾聽,尊重,共情這些基本的能力和方法。

這幾個步驟看起來簡單,其實對父母要求蠻高的,需要父母們耐心體會和練習。

05 針對不良行為的目的揭示法

孩子的不良行為是許多父母非常頭疼的問題。這也是本書的一個重點。

其實父母們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看法就發生了問題。父母要正確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為,首先需要正確認識孩子的行為。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取決於所處的社會環境。孩子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們怎樣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以及他們認為別人怎樣看待他們為基礎的。所有行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在試圖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歸屬或自我價值,而且我對如何得到它們抱有錯誤的想法。”

在不良行為的背後,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所歸屬並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

書中指出大人眼中孩子“不良行為”的幾種情況:缺乏知識或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或受原始腦操縱的行為。其實並非真正的不良行為。只是行為不當。

成年人常常會和孩子一樣缺乏知識、意識和技能,並且會像孩子一樣陷入原始腦的操縱中。大多數時候,孩子做出的只是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為,而不是不良行為。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就是一個喪失了信心的孩子。這種信心的喪失來自於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沒有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

也就是説,孩子行為背後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獲取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而這一共同目的又可以細分為四個小的目的和行為,其背後對應不同的錯誤觀念。即:

錯誤目的一:獲得關注。錯誤觀念:我只有獲得關注,才能獲得歸屬感。

錯誤目的二:獲得權力。錯誤觀念:只有我説了算時,才能獲得歸屬感。

錯誤目的三:報復。錯誤觀念:我不好過,但你也別想好過。

錯誤目的四:自暴自棄。錯誤觀念:我覺得我做不好了。

作者指出,父母需要仔細的鑑別這四種不同的錯誤目的和行為。因為它們對應的.處理方法不盡相同。

其中,目的一和四比較相像,孩子都表現為失望和沮喪。但目的一在孩子獲得關注後會有好轉,而目的四中,孩子則要求父母走開。

另外一種鑑別線索是,父母對照自己的感受。如果感到受到傷害,那就是目的三:報復。如果感到受到控制,那就是目的二:權力。

對於目的一,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給孩子更多的關注。對目的二,父母就應該適當的退出權力之爭,改由合作和建設性的方式。對目的三,實際上是孩子的補償機制,仍然需要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對目的四,則需要給孩子設定一個小的目標,一點點幫他建立自信。

因此,這對父母仍然有比較高的要求。父母需要仔細的觀察,並且體會孩子行為的目的和邏輯,予以不同的恰當處理。

06 針對不良習慣的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工具

這也是兩個被廣泛使用的工具。用來解決孩子的不良習慣,讓他們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非常有效。

所謂自然後果,就是一種不加干涉的方式,完全由孩子去體會和承擔這種不良習慣造成的自然會發生的後果。

書中講了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自然後果的例子。

孩子上學需要自己帶午餐。但這個孩子上學經常忘帶午餐。以前媽媽會給他送去。但學習了正面管教後,這位媽媽不再給孩子送午餐。孩子只有向老師借錢買午餐。媽媽知道後跟老師約定,不要讓老師借錢。孩子沒有飯吃,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就和善而堅定的説,我相信你能自己解決。

這個孩子就只能問同學借一點麪包吃。這樣他就吸取了教訓。以後就很少再忘記帶午餐了。

這個例子很好的解釋了,為了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父母其實不應該替孩子承擔他們該做的事。但心軟的父母可能經常不忍心,所以就需要父母在執行時非常堅定,狠下一條心來。

而邏輯後果是,某一個後果,是雙方事先約定的。與自然後果不同的是,邏輯後果要求父母以合作的方式參與到這件事情中來。

書中同樣講了另一個精彩的邏輯後果的例子。

一個媽媽,她的幾個孩子經常不按時吃飯。後來她和孩子約定,早飯在8點半結束。如果晚於這個時間還沒有吃飯,就只能等到中午再吃。這就是父母和孩子約定的某件事情邏輯後果。

其中一個孩子挑戰了這個規則,故意拖到8:31來吃飯。但媽媽和善而堅定的跟他説,對不起,早飯已經結束了,我相信你能堅持到中午,這是我們約定好的。孩子哭鬧着去抓食品吃,但媽媽每次都堅定的制止,一直持續了45分鐘。第二天仍然如此,但持續的時間短了。此後,孩子就再也不敢挑戰規則,乖乖的執行。

所以要執行好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關鍵是父母要意志堅定,但仍然以和善的態度進行。從而幫助孩子真正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他們的獨立性,承擔起他們該有的責任。

另外我注意到,和很多吹噓自己的書的作者不同,尼爾森在這裏謹慎地指出,父母要非常慎重的使用這些工具。因為在多年的教學中,尼爾森發現很多父母使用邏輯後果,進行變相處罰。這也是各位父母們要用心體會和注意的。

07 關注解決問題的積極暫停和啟發式提問方法

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應該關注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問題本身。

當雙方情緒都比較激動時,可採用積極暫停的方式,讓雙方都冷靜一下。

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採用啟發式提問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命令的方式。書中也舉了一個比較精彩的例子。例如,當要求孩子學會打掃廚房的時候,可以這樣説,在廚房變得乾淨之前,你可以做些什麼呢?如果孩子遺漏了什麼,我們就可以進行提醒。總之,我們不應直接給出答案或者直接命令。

08 有效的鼓勵方法

尼爾森非常提倡對孩子進行鼓勵。孩子只有在感覺好的時候才會做得更好。

但鼓勵也需要有效的方法。倒如,着眼於優點,而不是缺點;安排特殊的時光;抱一抱;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等等。

09 一點體會

正面管教確實是一套有效而實用的教育方法。儘管我接觸時間不長,但已經在嘗試使用,取得了初步效果。

我感覺,要正確應用和善而堅定的管教方式,關鍵仍然是父母的自我成長。對於那些慣於批評或懲罰孩子的父母,他們需要學會如何尊重和理解孩子,如何變得和善。對於那些慣於嬌縱孩子的父母,則需要學會如何變得堅定,要學會讓孩子承擔他們的責任。

同時,每個工具有其適用的範圍和場合,要仔細辨別。

對於今天對孩子嬌縱和懲罰大行其道的中國,正面管教的出現,是一個非常積極而有意義的事情。我衷心希望中國的學校和家庭都能推廣正面管教的方法和理念,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和社會合作能力,從國小會承擔責任,建立自信,為他們將來建立健全的自尊自立的人格打下基礎。

如果比較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和正面管教教育法,我發現它們的內核仍然是一致的,就是,都是要發現孩子,瞭解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給予孩子愛。但蒙台梭利法更注重孩子自我內在天性的發展,而正面管教更側重於父母和老師以積極參與和合作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發展孩子社會化的一面。兩種方法真實可以互相補充。尤其在幼兒園階段,可以更多的應用蒙台梭利法,利用其精神胚胎和敏感期原則,以便更好的發展孩子的天性和創造力。在國小和中學階段則可以更多的應用正面管教的方法,發展孩子的社會合作能力和其他各方面能力。

但所有方法的前提,都要求父母和老師,從尊重和理解孩子開始。

20xx/4/13,北京。

《陪伴》是一個親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系列文集,也是一部孩子陪伴散文隨筆集。按照孩子成長時間順序,每篇文章均會重點探討某個親子教育主題,寓教育理念和方法於活潑的親子互動和真人真事之中。從來沒有一本書,既是孩子的成長記錄集,又是父母的自我成長集;既是親子互動集,又是教育理念和方法集;既是一個家庭的鏡子,也是天下家庭的鏡子;既是一個女兒的童心,也是一個父親的拳拳之心。這就是擺在你面前的這本《陪伴》,一部歲月的留痕,一部未來的期許。

《正面管教》文字縮略

本 期 解 讀 本 期 解 讀 《正面管教》 薦 語 不知何時,聲討“熊孩子”就成了社會的熱議話題,重點不在於熊孩子的各種“作”(各種破壞公物,欺毆同伴,家長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長的各種“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罷了,無理取鬧、縱容撐腰的大有人在,以致於輿論聲中的“我要是那家長...

飲水思源806

88《正面管教》上(一週一本@樂讀創業社)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管教”這個詞常常被誤用。很多人把“管教”和“懲罰”劃等號,或者至少相信懲罰是有助於達到管教目的的一種方法。然而,“管教”(discipline)來源於拉丁文discipulus或disciplini,意思是“真理和原則的...

Sting

正面管教

薦 語 不知何時,聲討“熊孩子”就成了社會的熱議話題,重點不在於熊孩子的各種“作”(各種破壞公物,欺毆同伴,家長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長的各種“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罷了,無理取鬧、縱容撐腰的大有人在,以致於輿論聲中的“我要是那家長,沒話説,一頓胖揍,看他以後還敢不敢這樣”都成...

白瑛

《正面管教》積極的紀律,筆記002

和善而堅定 薦 語 不知何時,聲討“熊孩子”就成了社會的熱議話題, 重點不在於熊孩子的各種“作”(各種破壞公物,欺毆同伴,家長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長的各種“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罷了,無理取鬧、縱容撐腰的大有人在, 以致於輿論聲中的“我要是那家長,沒話説,一頓胖揍,看他以後...

讓愛在每一天

正面管教精華

薦語 不知何時,聲討“熊孩子”就成了社會的熱議話題,重點不在於熊孩子的各種“作”(各種破壞公物,欺毆同伴,家長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長的各種“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罷了,無理取鬧、縱容撐腰的大有人在,以致於輿論聲中的“我要是那家長,沒話説,一頓胖揍,看他以後還敢不敢這樣”都成了...

夢鐵凝

愛,不是説説而已

一個離異的女人,外加慢跑了四年的愛情長跑。總是看不到結局,在現任丈夫的出現果斷結束了,毫無留情的感覺。期間,有美好的花前月下,有痛苦的死去活來。 不過總會過去了。 戀愛都是美好的,丈夫的出現,曾幾何時令自己幸福的忘了自我。他幽默詼諧,大方開朗,體貼醉人...一切看來都是優點...

若香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12

鼓勵的方式有很多。

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例如:班主任安排課堂上愛搗亂的學生當班長來管理班,交警叔叔安排闖紅燈的行人在路邊維護幾分鐘的交通秩序。

作出彌補。讓孩子參與問題的解決過程。感覺與等值懲罰有點相似。

安排特別時光。想起在《小王子》這本書中,狐狸請小王子馴養他的那個故事。“第二天,小王子來到原地。‘最好是在同一時刻赴約,’狐狸説,‘比方説,你定在下午四點鐘來,那我從三點鐘開始就會感到高興。會面的時刻愈是臨近,我就愈發感到高興。一到四點鐘,我就會激動起來,興奮起來,我會認識到要獲得幸福是要付出代價的!可是,如果你什麼時候來壓根就沒準兒,那我就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醖釀我的心情……會面就得有會面的講究。’”狐狸的這段話不由讓我們感受到約會般的美好心情。在家中,雖然我們與孩子朝夕相處,但是,哪段時間是真正屬於孩子的美好時光呢?安排一個與孩子共處的特別時光,讓一個時間從此變得意義非凡,讓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時光也充滿美好的`回憶。

鼓勵自我評價。從肯定孩子的有點開始,鼓勵孩子對自我進行評價,從而改進不完善的地方。

花一些時間訓練孩子。訓練孩子要注意:用清晰的語言使孩子明白該如何做,達到什麼樣的標準。用啟發式的語言幫助孩子改進。可以用充滿樂趣的遊戲方式來進行訓練。在我們改變做法之前,要告訴孩子。

日常慣例表。在寒假,孩子制定了寒假作息計劃,其中包括起牀、學習、睡覺、玩耍等的時間。今天上午,到了學習的時間,孩子還在玩得興高采烈的,我提醒他説:“接下來到什麼時間了?”他回答説:“作業時間。”説完,就去房間寫作業了。按照日常慣例表幫助孩子慢慢學會自我管理。

啟發式問題。引導孩子自己發現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試試抱一抱。有一次,小女在衞生間不小心摔倒了,她哭着走進客廳,坐在沙發上的我給了她一個擁抱。沒一會兒,她就不哭了,告訴我説:“不疼了,媽媽。”然後就去玩去了。擁抱好像是一張創可貼,能夠安撫受傷的心情。

這一章的內容非常豐富,中心是讓我們牢記一點“鼓勵”,只要心中想到的是給予孩子信心,那麼就不會做出懲罰的事情。面對不良行為,要善於運用啟發式語言引導孩子自我發現、自我改進、自我提高。對於孩子不會做的事情,要花一些時間通過訓練讓孩子學會。在家庭中安排一個特別時光,感受家庭的温馨,讓浪漫與愛駐我家。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13

暑假裏我和媽媽她們一起外出旅遊期間,我讀了一本書:《草房子》。

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桑桑住在一個名為油麻地的小村子裏,善良,有愛心,也喜歡做出一些誇張的事,還喜歡做惡作劇,但在國小六年的生活中,在同學間天真的情意中,他明白了善良,堅強,也經歷過生死的離別。童年不只是有歡樂,桑桑也曾體會過痛苦和絕望。他得了一種病,難以治癒,他和他爸爸走遍了大大小小的醫院與診所,吃遍了無數的苦藥與偏方。最終戰勝了病魔。在這苦悶的幾個月裏,桑桑變得懂事了、堅強了,同時也不那麼看重名利與得失。老師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於是他終於堅強地活了下去。都説只有經歷過生死的掙扎,才會更珍惜生命中的點滴,桑桑就是這樣。

它魔力般吸引着我那充滿歡聲笑語的國小、那讓人感動的'故事。油麻地的老師,對孩子們好像是與朋友相處,無話不説。油麻地的學生,這些鄉村孩子開朗、可愛,油麻地農民的樸實善良,讓我學到了在城市中的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我被他們所感動。

讀完這本書,讓我深有感觸的是杜小康那兩章。杜小康出身紅門,是油麻地的首富,跟別的孩子與眾不同。但上回他的父親杜雍和醉酒跌船受傷後,便只好停了學。懂事的他並沒有哭喪着臉,悶悶不樂。而是主動幫父母維持生活,他用桑桑賣鴿子給他的錢在學校擺了個小攤,生意很好,他也忘不了和父親在蘆葦叢裏的那段時期。杜小康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情況多麼惡劣,只要有勇氣和信心,就能有希望。

在人世間,哪裏都有真情,在草房子着本書中,我體會到了同學間的真情,父子間的真情,師生間的真情,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令人落淚的真情。受到了不少的啟發。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14

我是城裏的孩子,整日在嬌生慣養中度過,不瞭解外面的世界,甚至有一點小脾氣,總愛以自我為中心。讀了曹文軒的《草房子》後,我才瞭解到鄉下孩子的生活和最純潔的友誼。

桑桑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個調皮、善良、具有同情心的一個小男孩,他叫了許多和他年齡相仿的好朋友:文靜聰明的紙月、想獲得別人尊重的陸鶴、家庭富有的杜小康、年事已高、善良的秦大奶奶、撐起家庭重擔的細馬,個個都是勇敢的。

鄉下的孩子們都很淘氣,動不動就要打架,來回拋磚頭,在我看來非常危險,特別隨便,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是那麼純真,那麼可愛。用詩一般美麗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副百看不厭的江南水墨畫: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

純淨的美。文弱、恬靜、清純、柔和的紙月,不僅學習好,而且生性善良、懂事,她是那麼完美,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藴含着巨大的能量,感染和改變着周圍的每一個人,彷彿是真善美的化身。

陸鶴是個禿頂的孩子,常常被人戲弄,陸鶴十分苦惱,孤獨,常常坐在河邊偷偷的哭泣,想盡辦法掩蓋自己的缺陷。但他從不放棄對自己尊嚴的守護,勇敢的承擔了學校參加匯演的禿頭角色,並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讓同學和老師對他刮目相看。

杜小康家曾經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活在高大闊氣的紅門裏,但是一夜之間,父親病了,為了給父親治病,他的.家裏變得一貧如洗,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輟學在家,和父親一起到離家很遠的大蘆蕩裏去放鴨。杜小康,他沒有自己憐憫自己,更沒有讓別人來憐憫他。他用稚嫩的肩頭毅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讓每個人都看到了他堅韌之後的美麗與優雅。杜小康的故事告訴我,富有的時候,不能浪費,不能高傲自大,貧窮的時候,也不要自卑,儘自己所能,克服種種困難,想盡一切辦法渡過難關。

這就是人性之美散發出來的獨特力量,《草房子》用這些最純真的愛告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充滿了酸甜苦辣,苦難和幸福猶如白晝和黑夜一樣,永遠與我們相伴,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逃避,要滿懷希望,微笑着去面對。

草房子,洗滌人們身心的書本。

讀書筆記《正面管教》15

1、正面管教是什麼

一種區別於嚴厲和驕縱的管教方式。和嚴厲的教育方式直接給孩子發號指令不同,正面管教會給孩子有限的選擇和在規則以內的自由;正面管教也和驕縱不同,不會給孩子無限的自由和無限的選擇。正面管教主要旨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將孩子當做社會人一樣尊重、平等的對待,而不是粗暴的發出指令,或是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具體的方法是:廢除懲罰;廢除驕縱;態度和善而堅定;當心懲罰帶來的負面效果;給孩子培養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機會;放棄一些荒誕的觀念;讓孩子參與到設立限制的過程中來;問啟發式的問題。

其中懲罰的長期負面效果,被稱為4R:憤恨、報復、反叛和退縮。

2、阿德勒心理學的幾個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會人

(2)行為以目的為導向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4)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5)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責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6)平等:並不意味着完全相同,而是指所有人對平等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孩子也不例外。

(7)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8)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3、正面管教實際的應用

(1)懂得出生順序的重要性,並運用出生順序的知識鼓勵孩子。

(2)重新認識不良行為

要知道,孩子的行為不是所謂的不良行為,大多數時候只是小孩子做出“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為而已,之所以表現出不良的特徵,無非是因為孩子缺乏知識或意識的行為,或者缺乏有效的技能,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陰蝕王而產生的行為等。

針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錯誤目的。德雷克心理學解釋四個錯誤目的包括: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利;報復;自暴自棄。然後針對孩子的錯誤目的,選擇適宜的鼓勵方式。

(針對各種錯誤目的的解決方式,因為太程式化,不摘錄)

(3)區分好邏輯後果和被包裝的懲罰。

首先要區分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自然後果就是類似於不吃飯會餓這樣的,是指自然而然發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沒有大人的干預。讓孩子知道這個自然後果的存在,從而決定你自己要做什麼,而不是父母讓孩子做什麼。而邏輯後果相比於自然後果,就是有大人干預的後果。

要防止邏輯後果濫用,或者成為被包裝的懲罰,必須符合邏輯後果的四R,相關、尊重、合理和預先告知。相關的意思是,後果必須是與行為相關的,尊重是指後果一定不能包括責難、羞辱、打罵等,而是應該和善而堅定的執行。預先告知,就是預先讓孩子知道,如果她選擇了某種行為將會有什麼結果出現。

(4)關注於解決問題

(5)有效地運用鼓勵。

其中認為比較關鍵的是,區分鼓勵與讚揚,和教孩子把犯錯誤看作學習的好時光。

讚揚的長期效果是會讓孩子依賴於他人。成年人往往有一個誤解,以為孩子的自尊是從讚揚中得到的,但是其實自尊只從應對失望、解決問題以及大量的錯誤中學習才能習得的。

(6)家庭會議和家庭活動

(雖然很欣賞組織家庭會議的辦法,但是書中的模式,有點太做作了。個人觀點。)

個人感想

書中給的一些方法有些老派,而且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國國情,但是這個教育觀念值得推崇。不管是作為教師還是家長,需要時刻在教育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衡量,考量自己是不是過分控制或者過分驕縱。具體的操作也要因材施教,因大環境施教,也不要指望證明管教是一個可以一勞永逸的方式。

簡單説正面管教就是正向鼓勵,不要對孩子懲罰,也不要過分驕縱,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時也要建立一定的規則,並且在和孩子的交流過程中,要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社會人來對待,給予尊重和關注,用和善堅定的態度來傳遞訊息。

目的是讓孩子能夠自覺遵守規則,從錯誤中學習,改善不良行為等,從而建立一個社會人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家長或者教師要實施好正面管教,要清楚懲罰存在的問題、驕縱孩子的問題,並且掌握正面管教的方式,根據孩子的特徵和具體的情況用好正面管教這個工具。

這本書有一整個系列,給出系統的解決辦法,不準備拓展閲讀了,有興趣可以當育兒工具書看看。根據這個核心觀點,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下,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可能更實用。尊重、瞭解、體諒自己的孩子的同時,建立最適合自己家庭的規則,然後温和堅定的執行、引導和改良,就是所有的核心。這必然會是一個非常漫長而往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