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讀書心得體會【合集14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3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心得體會【合集14篇】

讀書心得體會 篇1

《青山不老》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位老人用自己的力量把沙漠變成了一大片綠洲,讓我們體會到:蒼翠的青山會萬古常青,老人植樹造林、造福子孫、改造環境的'精神將會永世不老!

房間裏燈火通明,可是人去哪裏了;水龍頭在傷心的流着淚,可是為他擦眼淚的人在哪裏;筆記本只用了五六張,它的身影就出現在了垃圾桶裏面......

保護地球,刻不容緩!

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書”,我們再也熟悉但就是,課桌上的“餐具”,天上的“太陽”,生活中的“水”,我們的“心臟”。書就是我們精神中的“鈣鐵鋅錫維生素”,幫忙我們的精神“茁壯成長”。它比金子還寶貴,讓我們慢慢的品味,細細的品嚐······

每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就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説,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就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説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個性就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偉大的文學作家茨威格以前説過:“書籍就是任何一種知識的的基礎,就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基礎的基礎。”讓我們仔細認真的每一本書,為我們的學習打好堅固的基礎。

書就是困難時的一雙手,就是乾渴時的一股甘泉,就是機器上的一台發動機。或就是説,只有他才能使我們的血液流動,促進心臟的呼吸,只有他才能使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讀好書、好讀書、讀好書”把冰心的言論銘記在心。

記得那時一次暑假,讓我與書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一段難以忘懷的歲月。

在書店,我購買了一本《楊紅櫻科學童話全集》。在這本書裏,以一個個小動物來敍説地球上的每一個生物。“神犬探長”、“青蛙博士”、“波卡”、“小窪人”、“米奇”、“鴕鳥巴巴”,以一個個特殊身份來敍説出地球上的每一個動物。不僅僅這些,還有密切關係着的食物鏈,每一個動物的生活習性,正就是我們擁有一個可愛的地球母親,才找來了許許多多的生靈。

正就是因為我們的生活這樣,所以我們更要保護我們這可獨一無二、璀璨而又閃亮的`明珠“地球”。在我們的身邊,破壞地球母親的實際隨處可見,到處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亂砍亂伐樹木、工業污染,每當這些人一活動,我們的地球母親便會受到一次嚴厲的打擊。前一段時光,中國出現乾旱,就就是因為水循環被遭到嚴劣的遏制、嚴重的打擊,使地球無法降雨,乾旱面積越來越大。讓我們發出內心的吶喊,讓地球不再變得的烏煙瘴氣、黑色渲染。只要我們每個人進一份力,十三億中國人的心聲將一同想起,一齊飛舞!讓我們保護環境吧!讓地球重還舊貌,但還要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同學們,行動起來吧!不只就是你、他、她而就是十三億堅強不屈的中國人民!讓我們再次站起,把我們大家庭———地球搞得乾乾淨淨,不再有任何的瑕癖,真正成為全中國、全世界的一顆閃閃的紅星。讓我們行動起來,不被惡劣的環境所屈服,站起來!當國旗再次升起的時候、國歌在此再次響起的時候,那就就是我們見證輝煌的一刻!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不被垃圾薰倒,使我們再次佔領高地!同學們,站起來,穿過這道障礙,這時,歷史將由我們來焊接,歷史的詩篇將由我們譜寫,勝利的明天屬於十三億堅強不屈的中國人民!所以我們要倡導並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

讀書心得體會 篇3

這個假期我讀了《狼王夢》這本書,它主要講了母狼紫嵐一心想讓他的寶寶們成為狼王的願望和所做出的努力的故事。講述母狼用機智對付大白狗,而好不容易生下自己的孩子——五隻小狼,但是因為馬虎與疲倦使得其中一隻小公狼被凍死,而且母狼紫嵐僅剩的三隻小公狼——黑仔、藍魂兒、雙毛又連招不幸,相繼死去,使母狼紫嵐想讓他們成為超狼,成為狼王的狼王夢變成泡影,然而,不幸再次發生,她僅剩的一隻母狼媚媚又和最低地位的公狼吊吊相好,母狼紫嵐為了子孫可以成為超狼咬死了吊吊,讓媚媚與上好的狼卡魯魯相好,生下了一窩小狼崽,而且,母狼為了子孫的'安全,與金雕同歸於盡……

這個故事讓我非常感動,因為,他寫出了母愛的偉大,他讓我知道了,母親永遠是愛孩子的。文中母狼紫嵐為了把自己的子孫後代培養成超狼、狼王,寧願犧牲一切。她為了讓雙毛從自卑中站起來,她寧願做一隻奴隸狼,她寧願把好吃的東西都給雙毛吃,他寧願折掉一隻腿,為了媚媚的孩子,他寧願與金雕同歸於盡……

這就是《狼王夢》,願意讀的同學可以讀一讀。

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在茫茫書海中,我翻起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津津有味地品讀了起來。

《西遊記》是明朝吳承恩寫的一部神話小説,是中國燦爛文化中的一顆明珠。小説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愛打抱不平的孫悟空,寬容善良的唐僧貪吃貪睡的豬八戒,救苦救難的  這本書中充滿幻想的`故事情節:大鬧天宮、美猴王出世、三打白骨精、智鬥二郎神……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作者筆下那精彩的打鬥場面卻能讓我身臨其境。其中,我最喜歡美猴王出世及稱王的那一情景。石猴之所以能為羣猴的首領,成為美猴王,是因為他十分機智勇敢。在羣猴都不敢闖瀑布飛泉之時,石猴無畏無懼,獨自闖關,發現了水簾洞,最終成為美猴王。美猴王的故事啟示我們:做事情要有勇有謀,才能有所成就。

唐僧師僧四人不怕艱難險阻,馴服妖怪才取得真經。在生活中我們要勇往直前,不被困難打敗。在學習中我們遇到挫折不要沮喪,從哪跌倒就從哪站起來,一定向前衝,做一個成功人士!

讀書心得體會 篇5

閲讀是人類獨有的一項神聖權利,因為閲讀,人們狹隘的心靈逐漸變得更大,豐富多彩,甚至成為一個巨大的精神宇宙。

書猶如藥,書讀多了一個可以進行醫治愚蠢;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中沒有相關書籍,就像中國大地公司沒有得到陽光;智慧中沒有通過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

我愛書,常常部在書架前,覺得我們面前展開了中國一個具有廣闊的世界,一個非常浩瀚的海洋,一個蒼滿的宇宙。因為只有當你在讀書時,就是在和書中的作者通過談心、交流。讀書時,如果讀的是現代的書,可以與同代人作做精神上的交流;現代設計作品是現代社會生活中鮮活的語言,反應的是當代人的思想進行感情;而讀經典文學名著時,讀的是古今中外的文化教育精華,名著像是軍事上的制高點,佔領了它,其他就不在話下了,名著為很多人需要反覆學習閲讀,已成為當代人發展共同的文化核心素養,不瞭解學生名著,就在企業文化信息溝通中產生影響嚴重心理障礙;讀現代的書,可以更輕鬆活力的吸取歷史書中的精髓,而且他們更有研究興趣,吸取書中的知識時就更快了;讀古代的書,可以得到傳承中華古代聖賢的精神文明遺產;讀書方法可以充分享受和吸取一些人類傳統文化的成果。

我覺得,讀書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因為學習他人的智慧,通過你作文使它成為我們可見的,然後學生通過自己感覺的門廊,經過你想象力的天空,進入你心靈的空間,激起你心中的波浪。讀書一定要能夠全神貫注,孜孜不倦,仔細研究推敲,有時企業不能全信書中的所言,也不可尋章摘句。讀書可以使人愉快,也可以發展增添一些光彩,讀書使人增長知識見識。

讀書時不要死讀,而必須活讀,就是説我們不能只記信佳句美詞,而必須把全文的`意思進行理解透。然而有許多書看一遍兩遍還不能夠懂得,讀三遍四遍時就讀學生懂了,或者一相書前面還有許多問題不懂的地方,讀到自己後面才豁然貫通;有的書昨天已經看不懂,過些日子可以再看時才懂得;也有的書似乎看懂了,其實影響不大懂,後來有了一些企業實際學習知識,才真正需要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書必須通過反覆研究閲讀,每讀一次社會都會採用開卷一種有益,温故知新!

讀書時必須能夠做到心到學生眼到、口到,其中最重要的是心到,如果你不喜歡自己讀書,不用心讀那也可能就不能沒有用心去了解到了書中的道理,也不可為了能把書真正讀進去;如果我們真正把書讀進去了,你就會越讀越有發展興趣,自然環境就會很輕鬆地獲得學習書中的知識和道理!

因此,閲讀首先要注意方法,然後要注意讀者的心態和心情以及閲讀態度!

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孝經》,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諸德之本,認為“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孝經》首次將孝與忠聯繫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推而廣之,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它主張把“孝”貫串於人的一切行為之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是孝之終。它把維護宗法等級關係與為君主服務聯繫起來,認為“孝”要“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具體要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經》還根據不同人的身份差別規定了行“孝”的不同內容:天子之“孝”要求“愛敬盡於其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士階層的“孝”要求“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着作,集中地闡發了儒家的倫理思想。認為以孝為中心,“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認為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祿。《孝經》在中國倫理思想中,首次將孝親與忠君聯繫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絕對化神祕化,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孝經》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而繁瑣的規定。以顯父母”,是孝之終。主張“孝”要“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並按照父親的生老病死等生命過程,提出“孝”的具體要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卿大夫之“孝”則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士階層的“孝”是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我把《孝經》中的知識運用於教學的如下方面:

一、培養學生生活中的感恩之心。

我個人對“孝”有了全新的理解認識,並更深一層次的體悟“感恩”。

在組織教學中,起立時先問一聲“祖國好”藉此來表達對祖國的感恩熱愛之情,時時刻刻提醒沒有大家就沒有小家。國乃興家立身之本也。

二、培養學生的敬畏之心。

“百善孝為先”、“孝是人道第一步”、“諸事不順因不孝”當今社會所出現的道德敗壞現象以及各種關係日趨緊張的局面,從一定意義上講是由於人們違背了“孝”。可見學習《孝經》是多麼重要,而在實踐中傳承“孝”更是改變社會現狀所必須提倡的。

在教學中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來要求學生做到:上課時要求正確的坐姿來寫字、坐姿要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身體是父母給的你不能輕易的傷到它,《弟子規》講人身的傷有兩種:身有傷,怡親憂。德有傷,怡親羞。也就是説我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從兩個方不讓親人擔憂,一、是身體不要有傷。二、品德是不要有傷。這是孝之始也!

奇經八脈只是人體經絡走向的一個類別。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陽維脈、陰維脈、陰蹻(qiāo)脈、陽蹻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裏配合關係,“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其中督脈、任脈重為重要穿於人體的前面與後面,如果坐不直會影響到氣血運行,引發上課時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

宇宙是一個大能量場,人體是一個小能量場,要想與宇宙這個大的能量場想同步,就要從敬愛世人開始,天地道之愛,立身行道,以順天下;孝的主要宗旨為順。所以人的意念力來自人體的能量場,但人的這一能量場會隨着後天不斷產生的`慾望而減弱。減少慾望,保持

心態的平和,多做善事能增加這一能量場。可以説德行是人體能量場的源泉,人的意念越專一,力量就越大。只要念頭正,越單純越好,越單純越容易成功。而生性多疑,優柔寡斷的人做事很難成功。

人的一生又是一個耗能過程,如不人為的加以控制,人的這一能量場就只會減弱而不會增強。胡思亂想的人最耗神,心靜養神是恢復自身能量的最好方法。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同的人能量場的強度也是不同的,但有相同想法人,能量是能夠相和的。有特異功能的人就是通過能量場所產生的意念力,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做的事。能量場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中醫稱之為人的“正氣”,這一能量場可產生一種作用力,既時刻環繞在人體的周圍起着維護身體健康的作用,又能根據不同的事情對外產生不同的作用力。靜時保護自身,動時向外產生能量。即中醫所説的“正氣內存,邪不可幹”。身正必然心正,心正行正,生活中一切都是正的,心邪行邪兇災禍患。讓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正能量吧!在教育教學中希望每一位教師都能讓學生坐直坐正,不要説我就一節課,我上完了事的思想。

三、在《孝經》中學會教與育,學與習。

“天下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順子弟必明賢,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孝”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內容,是天地大道的直接體現。《孝經》説:“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人之行,莫大於孝”,“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而“教”字就是由“孝”和“文”組成的,説明一切教育都要從孝開始,在孝中找到什麼是教育、學習,如何認真對待工

作中的細節。

在教學中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我們在“教”的過程否重視“育”。什麼是教,“教”就是讓他們如何正確的做事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完了以後時常的提醒是“育“而且要不厭其煩的去講,只要還有沒做好的就要講,不要到一個問題出現的時候領導找到了,才説我都講過,講過了是教,你育了嗎?

學與習,也是一樣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孔子説:"學過的內容在適當的時候温習,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現在的教學是為了學而學,只是為了分數,不是正在想學到知識技能。我講過了你怎麼就不記得呢,這是我們在工作在忘了教會孩子習了。

讀書是快樂的,希望我們快樂也能帶給你快樂!

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作為馬嘶中學班主任之一,深感身上擔子不輕,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每天抽空閲讀了《中國小班主任工作指南》一書,受益匪淺。下面是本人一點不足道的體會。

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是6——16歲的少年兒童,他們自我約束力差,由其是低年級兒童,他們大部分都不懂什麼是紀律,什麼是權威,什麼是尊重,什麼是民主,就需要老師在自己在心裏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反覆告誡自己:要對學生始終有耐心、愛心、恆心、細心和熱心,五心並舉,才能教好孩子們!愛心,是打開學生心靈之窗的金鑰匙。它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但愛,是教育的前提,卻遠不是教育的全部。面對一個個活潑好動、天真可愛、無拘無束、自由散漫的孩子們,各種壓力逼得你光靠這五心是遠遠不夠的。

現代社會複雜多元的因素正深深的影響着寧靜的校園,我們作為教育者,面臨着嚴峻的挑戰,老師是越來越不好當了。何況中國小生生性活潑好動,有些學生很頑皮,經常有人完不成家庭作業,每天都不能按時交課堂作業;有些學生特別懶散,個人衞生較差,東西亂七八糟,做事丟三落四,還謊話連篇;也有的些同學上課總是坐不定,而且課間總是惹事生非,不是滿校園瘋跑,就是打這個同學,碰那個同學。班主任既要管整個班級的紀律,還得時刻盯着他的安全,我真是沒轍。我想,“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理論只是對一定學齡段的學生才有用,而對於自律性還不強,情感價值觀還比較低的低年級的學生,還是要和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在他們面前樹立威信,才能使教學效率提高和班級管理更有效。

當然嚴教並不是説我們不愛學生了,只不過是我們把這種愛用不同方式表現出來了,是對學生更深層和更理智的.“大愛”。用嚴格來促使其人格的逐步定性,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班主任必須要提高管理方面的能力素質:

1、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班級管理要重視民主科學。營造民主科學的氛圍,可以通過思想教育和集體活動(如班會、文藝活動、勞動、比賽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做班級的主人,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意識。

2、制定班級目標、健全班級管理制度(班規),建立班級獎懲細則。以規矩定方圓。

3、培養素質較硬、威信較高的班幹部隊伍。班主任要有一雙慧眼,物色班幹部。這就需要平時對學生多觀察,多瞭解。人選定之後,要引導他們當班幹部的職責,教給他們為人處事的方法,管理班級的技巧等。

4、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通過班級文化建設及各種活動、班隊會、競賽、合作等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形成“團結勤奮、熱愛集體、求實進取、樂觀自信”的良好學風,營造積極的班級輿論。明確學習目的,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風。塑造良好班級形象。

另外,要關注個別特殊學生,因材施教,注重攻心。幫助問題學生樹立正確自我觀念,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用愛心去叩開學生的心靈之窗,用愛的力量去感化他們,喚起他們積極向上的內部動力,使之不斷的向好的方向轉化,促進其健康成長。

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可連柯説“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當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在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多和家長溝通交流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孩子健康成長搭建平台。

總之,班主任是學生教育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實施者,是教學工作的協調者,班級管理要求班主任熱衷於本職工作,盡職盡則,持之以恆,講究方法,對學生的關愛貫穿於班級管理的每時每刻。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讓我瞭解到了一些新的教育理論知識,從中學到了不少管理班級、教育學生的具體方法,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勤思、活用,做一個人民滿意的班主任。

讀書心得體會 篇8

讀書,讓我擁有一份絕美的心境。

每當恬淡的黃昏,或是靜謐的夜晚,我會倚在牀的一角,手捧一本書靜靜地讀,默默地品味。打開一本書,我從書中,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我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我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我是海浪,澎湃不息……

讀小説,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閲簡便詼諧的書,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漸漸地我進入書的世界,一天學習的疲勞和一些生活瑣事的煩惱便頓消大半。此時,我便擁有了一份絕美的愉悦心境。

讀書,讓我的教育理論更豐富。

“書籍是人類提高的階梯”。教師需要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經過讀書能夠加深自身底藴,提高自身學養。利用課餘時間,我讀了一些教育專着,很有感觸。

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作者從“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闡述了自我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的思考,這實實在在是作者以一個學者的思想在為我們解惑。

李鎮西教師的《愛心與教育》使我的心靈受到激盪,“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着卻是一片更燦爛的雲彩”,讓我重新反思自我的“隨意”與“從容”,突然間我覺得以前的“隨意”是一種逃避,以前的“從容”包含着惰性;博士肖川的《教育的夢想與信念》運用了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摯的情感謳歌人類之愛,以滿腔的熱情高揚教育的夢想與信念……他們凝練、雋永的文字和獨到教育的闡釋給我深深的.啟迪,也改變了我的生活觀和教育觀。

讀書,讓我更自信地應對生活。

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活力;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百折不撓的居里夫人就會浮此刻我的眼前,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努力;當我抱怨自我一無是處,“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名言會告誡我。

當我志得意滿時,“一杯水的容量”會提醒我,看似滿滿的一杯水還能容納100多個回形針,自我還有許多能量可挖掘;當我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會在我耳畔響起;當我流連於書墨暗香,聆聽諄諄教誨,就會彷彿置身於智者雲集中,心靈得以淨化,精神得以弘揚。

讀書,讓我體會別樣的樂趣。

讀了一些書,也有了一些自我的想法,禁不住拿起手中拙劣的筆,寫下自我的所見所感,懷着忐忑不安的心境嘗試着投稿,當自我的文章在某些報刊雜誌上佔有一席之地時,那種感覺,別提有多麼的欣喜,這也許就是讀書的另一種樂趣吧!

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説:“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就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能夠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中數學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資料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作為一名國中數學教師,我更加期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忙,《國中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就是國中數學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中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中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我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中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就是《國中數學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找到教學的“亮點”。閒暇時翻看一下里面的資料,總就是對自我教學的一個充電。學記》曰:“就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明白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就是無言的老師,讀書就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比知識更重要的就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這天的學習主要不就是記憶超多的知識,而就是掌握學習的方法——明白為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就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這對於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説,不啻就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帶給了充裕的學習資源。

比方法更重要的就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應認準自我的人生座標,找準自我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明白,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

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做最好的家長!相信是每個家長的理想,也是我的理想。可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家長呢?我帶着虔誠的向學之心跟隨李鎮西老師走進他最好的家長世界。

《做最好的家長》通讀下來,可以看出李鎮西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遵循這樣三個簡單的原則:一是培養女兒良好的品質,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二是使女兒健康快樂的成長;三是因材施教。説它簡單,是因為我們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和意識。但是説起來簡單,往往做起來難!起碼,我在孩子學習沒有達到自己要求的時候,盛怒之下,這些念頭就全飛了。這就是與最好的家長的差距吧!

一個擁有良好品質的人,才真正能為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做貢獻!在李鎮西對女兒的教育中,品質教育無疑是佔了最大比重的,而且,這也是教育孩子首當其衝的目標,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但現實是,在孩子的'教育中,品質教育反倒顯得越來越不重要了;並不是家長沒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是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充滿競爭的、以金錢地位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商業氣息濃厚的現實社會,人與人之間與來愈冷漠,人們越來越自我。對於自我的關注、自我價值的體現愈來愈重視。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無暇關注事情的過程,只關心結果。但一個人良好的品質往往體現在舉手投足間,體現在做事的過程中。如同升大學,人們關注的只是最後的結果:大學聯考多少分,考上了什麼大學,有誰會去關心你上高中時做了些什麼呢?這也許就是晴燕那些同學自私的原因吧!

在講求實效、追求經濟利益的當今時代,無疑知識能力的變現速度是最快的,而思想品質的變現是最為緩慢的,甚至是不凸顯的。正因為這種不凸顯,致使我們廣大家長漠視了品質教育。但它恰恰影響着決定着你會成就一個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

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進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敍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説的正是這個道理。

讀詩令人高雅,讀史令人明智。讀每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懸樑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個人的終生尋求。讀書是一種最優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昇華人的思想。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沒有書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樣,空洞無物。書本是人生最大的財富。猶太人讓孩子們親吻塗有蜂蜜的書本,是為了讓他們記住:書本是甜的,要讓甜蜜佈滿人生就要讀書。讀書是一本人生最難得的存摺,一點一滴地積累,你會發現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讀杜甫的詩令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令人領悟官場的.洶湧,讀魯迅的文章令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令人感到未來的希望。每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往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作業,瀏覽書籍,感悟人生,助我們走好人生的每步。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由於讀書,人生才更出色!

讀書,是好事,讀大量的書,更值得稱讚。

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心,便悵然忘食。當你枯燥煩悶,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悦;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

一名叫亞克敦的英國人,他的書齋裏雜亂的堆滿了各科各類的圖書,而且每本書上都有着手跡。讀到這裏是否是有一種敬佩之意油然而升。由於有了書,就象鳥兒有了翅膀嗎!

然而,我們很輕易疏忽的是:有好書其實不一定能讀好書。正如這位亞克敦,固然他零零碎碎地記住了很多知識,可當人家問他時,他總是七拉八扯説不清楚。這裏的緣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不善擅長讀書,而只會依葫蘆畫瓢。

朱熹説過:讀書之法,在按部就班,熟讀而精思。

所謂按部就班,就是學習、工作等依照一定的步驟諑漸深進或進步。也就是説我們其實不要求書有幾千乃至幾萬,根本的目的在於對自己的書要層層深進,點點把握,關鍵還在於掌控自己的讀書速度。至於熟讀,顧名思義,就是要把自己看過的書在看,在看,看的滾瓜爛熟,,能活學活用。而精思則是按部就班,熟讀的必定結果,也必定是讀書的要決。有了細緻、精練的思考才能更高一層的理解書所要講的道理。

因而可知,讀書不在於多而在因而否讀的精。象亞克敦,他徒有萬卷圖書,而不會讀,我們可以絕不猶豫地説:實在他一本書也沒有讀完。

現在的我們,這類有書即是沒書的現象是記憶猶心,也就是不會讀書。就説語文課本,大家都以為沒甚麼看頭;這樣一來,把握的知識也相對較為浮淺。因此更何況是其他書呢?我們讀書提倡: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面對現在劇烈競爭的社會,更需要我們的善讀。

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作為一名教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是工作的需要。因此,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在不斷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自己,才能成長孩子,成長教育。要讓讀書支撐教育的生命。讀書是一種需要,一種成長的需要。我們知道,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的精神,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新教育實驗,都在追求一種完善性、超越性的教育。在知識日新月異的今天,學習已成為每個人的必須。

讀書,可以更新我們的理念;讀書,可以改變我們的現狀;讀書,可以提升我們的精神;讀書,可以陶冶我們的品性;讀書,可以激發我們的職業智慧;讀書,更可以支撐我們的教育生命;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教師“每一天都要用智力財富來豐富自己。”當然,我們也不能為讀書而讀書,一定要把讀書自覺地和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的研究結合起來,用讀書指導實踐,用實踐指導讀書,這樣的讀書才是最有用的讀書,這樣的讀書才是有生命的讀書。

在一定意義上説,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推而廣之,一個學校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風,無不與這個學校的讀書學習風氣相關。讀書是一個學校生命力之源泉,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礎如果我們的學校、我們老師,都能有“讀書工作化”和“工作讀書化”的目標追求,並不斷為之實踐,那麼我們就將在理想的教育改革和激烈的教育競爭中佔得先機,並展現出無限的生命力。

啟示一:教師要養成學習習慣

教師,肩負着引導人成長的重要使命,因此,比其他任何人羣都更關注自身的'成長和自身素質的提高。沒有與時俱進的成長,沒有素質的提高,就很難完成自己的使命,學習是教師實現成長的主要途徑。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必須養成學習的好習慣,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只有這樣才能積小善為大善,積小能為大能,孔子就曾經説過:“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有值得他人學習的地方。教師向周圍的人學習固然能夠汲取營養,增長經驗,而向學生學習更能拉近距離、溝通感情。我們説教師不是萬能的,所學知識肯定也是有限的。可使學生不同,每屆的學生都在發展變化,況且每個學生都各有所好、各有所長。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如果教師能夠以孔子為先例,把自己當成學生,虛心向學生學習,真誠地做到不恥下問,那不僅是對自己學識的充實,也是對學生學風的薰陶。總而言之,不管是向誰學習,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學習才能真正實現它的意義。

啟示二:教師培養成好習慣

好習慣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大門,養成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用不盡它的利息,我們萬萬不可輕視這些需要漫長形成卻至關重要的好習慣的培養。

有什麼思想,就有人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人麼養的習慣,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有什麼樣的命運,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習慣對於人的影響是不可否認不容忽視的。習慣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它可以養成,也可以改變,當然,培養起來容易,改變起來困難。改變習慣是一個人敢於改變自我,拯救自我的標誌,是一個人能力的證明。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需要的是:用良好的習慣來保障行動的正確執行,習慣若不是最好的僕人,便是最差的主人,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操控習慣,而絕不能被習慣所操控,所以説我們應該立即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循序漸進,堅持下去,就是勝利。成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醒悟—改變—反覆—鞏固—穩定的過程,所以,剛開始不要着急,要一點一滴的堅持,只要不動搖,朝着一個方向不停止,堅持行動,就有了習慣的雛形,再一點堅持,習慣就成熟了,好習慣越多。

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今天我讀完一本書叫《三毛流浪記》,它是由一位普通的平民畫家小朋友們所喜愛的張樂平爺爺寫的,裏面有許許多多的插圖令人對書中內容一目瞭然,更讓這本書增添了無限樂趣。

其中有一個故事十分令我印象深刻,叫做《不白之冤》:三毛他路過一户人家門口,一位大媽正在那裏洗被單,她向三毛招手,叫他過來幫忙。三毛用力幫大媽把洗好的被單絞乾,然而被單上留下了兩個黑黑的手印。大媽氣不打一處來,一巴掌打得三毛暈頭轉向。我覺得這位老婆婆實在太壞了,三毛這樣幫助她,連一聲謝謝也不説反而還打了他一巴掌,太過分了。讀完這個故事我為三毛感到憤憤不平。

我真心希望有一個好心人能收留三毛,他是一個十分懂事乖巧的孩子。也讓我知道了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好好讀書,天天向上。

又是一個暑假,又是一年畢業季。轉眼間,我已然是一名九年級的學生,時間匆匆,無奈似水流年,無力去感歎,卻又要備戰會考。

早早做完作業,在網上流連,看見八月長安的《最好的我們》。封面上,“我和你坐同桌,三年。你的影子和粉筆灰交織在一起,黑白分明,在我的記憶裏面轉圈。我想,那時候的我們,是的我們。”扣人心絃,毫不猶豫的把它購了下來。

耿耿,一個看似頭腦簡單但關鍵時刻從不掉鏈子的女孩,糊糊塗塗地考上了萬年第一都沒敢報的'重點高中——振華中學。開學那天,在偶然中看見了新生分班的紅榜上,她的名字右邊赫然寫着“餘淮”……

餘淮,一個情商並不怎麼高,但是理科成績卻異常出類拔萃的高材生,成了耿耿在開學報到第一天偷拍的對象,隨後兩人漸漸熟絡,鬼使神差的和其做了整整三年的同桌……

耿耿、餘淮……這兩個名字,註定了他們需要走過一段和普通的高中生相似而又不同的青春。兩個一樣簡簡單單,神經大條的人類,卻猶如火星撞地球般相遇了,在彼此心裏埋下種子。儘管頂着大學聯考的壓力,學習的緊張,依然在每日看似雷同而天天鮮活的時日裏,不斷努力,度過着不管怎麼樣,還是會浪費掉的青春。

高二分科時,為了一年前的,理科差生耿耿毅然拋棄了對自己有希望的文科,選擇了陪伴在餘淮的旁邊。但是高三生活的嬗變在他們小小的認知裏翻起一片風浪。餘淮物理聯考競賽失敗了,就算在耿耿特定的強心劑下,最終也只是拿了個全國二等獎,失去了保送清華的機會。為了踏踏實實應對大學聯考,平日語文課裏埋頭苦寫數學練習冊的他,坦然的在語文的試卷上的排比句練習上寫下“如果我是陽光,就温暖一方土地;如果我是綠樹,就庇護一羣飛鳥;如果我是清風,我一定弄死心相印。”

然而,就是這樣兩個純情的少男少女,終於還是分道揚鑣,走上各自的道路,從此沒有了交集……

回看自己的歷程,從國小到現在,為了上一個優秀一點的中學,從小參加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培優班,終於考入第二實驗後,當初的鬥志卻越發暗淡,再也尋不回當年學習的那股衝動與熱情。幸而在這個暑假看見這本書,為時不晚,一切如死灰復燃,瞬時元氣滿滿。

想想耿耿、餘淮,他們的抽屜裏永遠是滿滿的練習冊,從來不嫌多。而我呢,無非就是漫畫,小説……

拿出一張紙,寫下“我們曾經那麼好”。每天看看這短短的七個字,告訴自己。曾經那麼好,現在一樣好。

回憶是時光裏,帶着温暖的雨季。忘了吧,最壞不過是關上這世界的門。伸出了雙手,擁抱當時的我們。

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國的海倫·凱勒,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氣讀完之後,細細咀嚼,不由得感歎起來。

海倫·凱勒出生自由十九個月時,就因病雙目失明。從此,她就一直在黑暗的漫漫長夜中摸索着生活,長久的盲人生活使她倍感眼睛明亮的寶貴。她熱愛我們這個美麗。新鮮。充滿生機的世界,卻為不能用眼睛觀察,而只能用手觸摸感到遺憾。於是,她非常羨慕那些有一雙明亮眼睛的朋友們,羨慕他們能夠輕鬆方便觀賞大自然美景,能夠用眼睛去洞察別人的內心世界,而那些朋友對於這些總是視而不見。於是她便得出了結論:耳明眼亮的人看到的東西是很少的。海倫説:“只有聾子才看重自己的聽力,也只有瞎子才珍惜眼睛明亮的寶貴,對於已經有的'東西不以為然,對於沒有到手的東西極為乞求,這也許是人的共性。”

如果在過三天你的眼睛就要瞎了,那麼在這三天裏你會特別珍惜你視力。你會好好看看你認為做寶貴的東西,以免當你什麼也看不見的時候後悔悲哀。如果你三天之後就要死了,那麼你能在這僅有的三天裏做出多少是來啊!我和周圍的不少人,都很珍惜自己寶貴年華。每當一學期結束,我總結自己的學習成果時,總是近乎於驚奇的發現,我所得到知識是那麼得少。一百多天也是個很長的時間了,每天除了那八九個小時,其餘那麼多時間都在幹這些什麼如果這時候有位老師對我説:“抓緊時間,好好利用你的生命吧:!”我也是不以為然的,我們誰都知道自己終究是要死的,但又認為他很遙遠的事情。如果誰説“生命”都認為是唬人的大話,我們這樣年輕,死是難以想象的,於是就為區區小事兒奔波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老死。我們這樣做,實際等於看輕了自己的生命價值,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着,待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天,才猛然醒悟,發出悲哀的歎息,豈不是晚了嗎?失明瞭才知道眼睛的寶貴,就應該在眼睛亮時好好利用它,垂老了才懂得生命的可愛,就應該在年青時珍惜它。像我們班的XXX一樣整天心不在焉地,好像在這個課堂中他沒有事似的,而且他也非常淘氣,上課不願意聽講,這樣不珍惜自己的時光。

高爾基曾經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要珍惜時間就是在珍惜自己的生命啊,讓我們每個人珍惜時間吧!啊,朋友,每天的生活,如果都當再過三天就要死去那樣安排,情況會怎麼樣呢?那樣我們每天都能認真完成自己的功課,一舉一動都注意禮貌,做什麼事都爭取不出錯,時間安排的井井有條。這樣就會明顯的突出人生的價值,這樣的到得成果會有多麼大呀!讓我們像盲人珍惜眼睛去珍惜我們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