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教育隨筆-淺探幼兒靜動態心理活動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8.45K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敍事或評論。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隨筆-淺探幼兒靜動態心理活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隨筆-淺探幼兒靜動態心理活動

我們把幼兒的心理活動分為靜態心理活動和動態心理活動。靜態心理活動是指幼兒視覺、嗅覺、觸覺等器官受到外在環境現象刺激而產生的一種思維活動,是幼兒心理活動的初級階段。動態心理活動是指幼兒心理後續運動的思維指令活動,是幼兒心理活動的第二階段,它是通過外在環境某種現象的刺激經靜態思維指令四肢運動產生的口語及身體各部位的動作表示。我們探討幼兒靜態和動態心理活動的目的是掌握幼兒心理規律特徵,矯正其錯誤心理活動,讓幼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讓他們健康成長,也有助於幼兒大腦正常發育,開發幼兒智力水平。

幼兒靜態和動態心理活動具有三大特點:一是淺表性。幼兒的心理處於發育階段,受外在環境限制心理活動具有淺表性特徵。我們觀察零歲哺乳期的幼兒他第一次接觸的食物是母乳,通過口腔嚐到母乳的香甜,那是心理活動只知吸吮乳汁。老百姓中稱“痴笑八個月”是指幼兒在八個月內的心理活動,他剛嚐到甜頭以面部笑容作表示,四肢運動做動態心理活動,餓了的哭啼運動也是心理活動的表示,隨着身體和大腦的發育,意識的產生和發展其心理活動逐步由簡單淺表到複雜深奧。幼兒的心理不像成年人的心理那樣“老謀深算”,而是易被發現和察覺的,老百姓説:“孩子不會裝病”也就是説孩子病了就是病了不會偽裝自己。

二是幼兒的心理具有奇特性。因為幼兒剛踏進社會環境,他發現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對事物的分析和認知能力弱,一切都是簡單、好奇、新鮮的。例如,在我家訪中發現一個有趣的事:一個不滿5歲的男孩堯堯,一天奶奶給他洗澡時他突然問:“奶奶,男孩子可以生小寶寶嗎?”奶奶回答:“不可以”。“我想要個小寶寶那怎麼辦?”堯堯不解地問。奶奶笑着説:“等你長大了結婚了就有小寶寶了。”堯堯好奇地説:“奶奶,我知道結婚就是好多人到酒店裏碰杯……”。堯堯邊説邊比劃碰杯動作,把奶奶逗樂了。從這一事例我們不難看出幼兒心理活動的簡單、淺表和奇特性,他把碰杯喝酒認為是結婚,奇特性往往令成年人好笑。這些錯覺的產生就是幼兒社會閲歷淺,實踐活動少,知識面窄小而形成的心理活動。

幼兒心理的第三個特點是扭曲性。幼兒由於受環境和社會閲歷限制,其心理活動往往會出現偏差和謬誤。往往是錯誤的心理活動指令產生錯誤的口語和行為。例如,四歲的幼兒倩倩特別親爺爺,一天他拿起畫筆對着鏡子往嘴巴處畫線條,爺爺走到跟前輕聲地問:“倩倩你在幹什麼?”她扭過頭來笑眯眯地對爺爺説:“你看,我像不像爺爺。”這個例子我們可以想到倩倩是從熱愛親近的靜態心理活動產生了模仿的動態的錯誤心理活動。我們不妨再舉一個“記車尋鏟”的事例,一天三歲的佳佳跟爺爺奶奶坐車到野外挖野菜,在坐車的路上佳佳看到身旁小鏟子便拿在手裏比劃又唱又跳的,接着又拿鏟子到車窗處伸出拿鏟的手比劃唱,到達目的地時爺爺找鏟子找不到了。問她,她用手指着左邊車窗跟爺爺説:“你到這下邊找吧”。爺爺到車窗外沒找到又問佳佳:“在哪呀?你什麼時候扔出去的?”佳佳説:“在路上車跑的時候扔出去的。”引起爺爺奶奶的大笑。從這個事例看,從佳佳手拿鏟又唱又跳開始我們不難看出是去野外挖野菜引起了她的心理刺激後又通過靜態短暫心理活動產生了另一段動態心理活動即拿鏟子比劃又唱又跳的快樂的心理表示。後來發現車窗外的景象又產生另一種靜態短暫心理後,變為另一種動態心理活動即將手伸出窗外,受到窗外風力刺激,產生了進一步快活的心理活動,隨即產生謬誤心理活動將鏟子扔到窗外,以為車停了就會找到。當爺爺問鏟子在哪裏時,她連續發生再次心理活動,即鏟子在車窗下。這幾個簡單心理活動的出現,我們不難看出幼兒的心理活動特點。

我們根據幼兒淺表心理、奇特心理、扭曲心理活動特徵,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和矯正幼兒錯誤的心理活動,有針對性的矯正幼兒的靜態和動態心理活動。

我們如何矯正幼兒扭曲的心理活動呢?可以用二十個字概括起來,即:“觀察、及時、啟發、引導、鼓勵、表揚、互幫、互學、糾正、阻止”,來矯正扭曲心理活動。

1、觀察及時就是幼兒教師和家長應當經常觀察幼兒靜態和動態心理活動,一旦發現有謬誤現象要及時矯正,防止形成惡習,因為幼兒心理辨別能力不足,在某階段有些時候分不清是非。發現幼兒做錯或説錯話要及時糾正,如一個五歲的幼兒愛好識字,見字就要一吐為樂常常讀字鬧出笑話,爺爺帶她到市場買菜,那裏正在進行局部擴建,她拉着爺爺的手怯怯地念叨着:“禁止人肉”,爺爺聽後有點發愣,隨即隨着她的目光找到他膽戰心驚的根源。原來她看到一塊木牌子寫着“禁止入內”,爺爺及時發現問題便面帶笑容地給孩子圓滿的做了解釋。道孫女説:“你看那一個“肉”字少了一個人字吧?孩子仔細一看確實少了一個人字,便問那是什麼字?少一個人進屋內了叫“內”字,多一個人字才叫兩人吃肉啊。你再看“人”和這“入”字一樣嗎?這字這一劃壓住了撇的那一劃,孫女很快發現了問題,爺爺藉機講清了人和入的區別,糾正了孩子認字,增加了孩子的認知辨別能力。

2、啟發引導。啟發引導是開發幼兒智力有力的措施。我們在教學中應當經常運用這一方法啟發孩子用腦思考問題,就像走路一樣,走直路不用引導,當走到彎路處或十字路口時就需引導他們學會拐彎。例如我們教幼兒數數字1、2、3、4、5、……向上數的數字越多數字越大,但1—10以內像階梯一樣,有孩子會數錯,有時中間會漏掉一個數字,我們把樓梯從底向上標上號讓他們數就不會出錯,因為樓梯一層一層印象深,我們讓孩子看圖識字就是這個道理,孩子的道德品質好壞與啟發引導有很大關係。有的孩子不經家長批准隨便拿父母的錢,有的家長就不注意教育方法,便認為孩子這是一種“小偷惡習”,便極力懲罰、毆打。有的家長則不管不問,長此下去就會養成孩子“偷”錢習慣。我們認為如果孩子存在這方面問題,家長和老師第一不要把“小偷”這頂帽子給他戴上,應當問清他拿錢的目的,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耐心教育,因為“偷錢”這個標籤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要説明私自拿錢的危害,是一種不道德行為,如果私自拿錢有一定正當用途,家長應當滿足孩子的需求,當然要他認識私自拿錢是錯誤的,要讓他認錯,孩子也有一個尊嚴問題。幼兒時期是自我意識增長時期,家長和老師應當旁敲側擊講話教育,給他一個自我改正的機會。

3、鼓勵表揚。多數幼兒喜歡鼓勵表揚,因為他們有一種上進心理。我們在教學中應當經常運用。我們在給他們講故事時,在故事的情節發生變化拐彎時要多提問,也可用自問自答方式方法來表揚幼兒發言,開發幼兒的智力。例如“刻舟求劍”的故事,當講到這個人乘船把劍掉在江裏了,他就在船上做了記號,説:“這就是我掉劍的地方”,等船停下後他就下水去撈劍。在這時我們讓孩子們用腦回答問題。可以讓孩子回答“這人能撈到劍嗎?這人在船上留下記號對嗎?用這些辦法讓孩子用腦分析研究問題,促使孩子靜態、動態心理髮生變化,對回答正確的要及時鼓勵表揚,啟發孩子的心理興趣。

4、互幫互學。幼兒心理學告訴我們幼兒與幼兒,幼兒與長輩和老師之間互幫互學會促進幼兒靜態和動態心理活動的健康發育。鼓勵幼兒與更多的夥伴交往,促進幼兒相互模仿,相互學習,相互交流是幼兒心理髮育的重要環節。在進行交流活動中,在安排幼兒做遊戲時,在幼兒課桌搭配時,及其它活動中,要注意把沉默內向型的幼兒與外向型幼兒安排在一起玩,把比較嬌慣的幼兒與獨立性強一點的幼兒安排在一起,把膽小的幼兒與大膽勇敢的幼兒搭配在一起,讓他們在一起相互模仿、交流。這樣做會有利於幼兒的心理髮育。幼兒教師和家長應當尊重幼兒交往的朋友,不要苛求每個孩子十全十美,更不能因為某次活動看着不順眼就阻止孩子跟某個孩子的交往。有的`孩子存在一些不道德的行為,但也有他的優點之處,家長和教師應當適度加以批評,適度表明自己的傾向,不贊成交往這樣有不良行為的朋友。過去都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也不能過於擔心孩子交往“損友”,其實不需要過多幹涉孩子交流,碰到損友並不可怕,相反可視之為成長的機會,可以增強幼兒明是非的能力。我們應該教育孩子不贊成交往這樣朋友的原因,不能把成人化的要求強加給孩子,使他無所適從。我們應當看到,“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的道理,那種為人處世太過分的孩子,大家會自然疏遠他。

5、糾正阻止。我們從詞意可以明白糾正和阻止二詞含義。也就説對幼兒不良靜態和動態心理活動採取果斷措施給予糾正和阻止行為的發生,我們要在形成行為結果前在心理活動期間加以矯正和阻止。成年人讓孩子回答問題必須問話明瞭,我們幼兒園有個家長,經常教孩子英語,一天帶孩子到樹林玩,看到大楊樹上有一對喜鵲,家長問孩子:“喜鵲叫什麼?”沒想到6歲的鼕鼕説:“它們叫幾聲,沒説什麼話。”這個事例説明幼兒的靜態心理活動的簡單。他沒有想到家長是讓他用英語回答喜鵲的名字,結果鬧得家長哭笑不得。還有一個大班幼兒7歲了,放學回家非要和姥姥玩貓捉老鼠遊戲。為了讓她完成作業,姥姥説我腳痛不能玩,她不願意了説:“明明好好的,怎麼説玩就累了呢?”她姥爺説:“你姥姥都69歲了,年齡的零頭都比你大,怎麼能像你一樣?”沒想到這孩子説:“去掉尾數,我還是她姐姐呢!”。這個小故事説明一個問題幼兒心理活動的單純性,她在學校學的數學尾數用到了不切實際的事上去了,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不應對孩子責備訓斥,應當耐心的從禮貌上講清道理,講明為什麼不跟她做遊戲的原因,是讓她先寫作業。要矯正她思維的錯誤,讓她認識自己口語的錯誤,但不能過分擴大她錯誤危害結果。不妨我們再回憶一下前面講的“記車尋鏟”的事例。如果成年人看到佳佳在拿着鏟子又唱又跳就阻止她不要在車上亂動防止急剎車出現意外或者她向車窗外伸手時加以阻止就不會出現記車尋鏟的故事了。很多幼兒做的事,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及時矯正就不會出現錯誤行為結果。

綜上所述,我們做幼兒工作的老師,應當注意發現幼兒的靜態和動態心理活動的目的及其產生現象,有針對性地及時矯正幼兒扭曲心理活動。針對其幼兒淺表性、奇特性和扭曲性靜態和動態心理特徵進行個別矯正,發揚正確先進心理活動行為,矯正幼兒不良扭曲心理活動,會促進幼兒健康心理髮育,會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大腦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