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教育

教育孩子切忌蠶寶寶的朝三暮四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1.23W

上上個星期六,我在少年宮門前的小販那兒買了幾隻蠶寶寶。

教育孩子切忌蠶寶寶的朝三暮四

蠶寶寶的樣子真可愛!

剛買回來的時候,蠶寶寶面黃肌瘦,好像營養不良似的。可是不到兩個星期,蠶寶寶就長得又白又胖,比我的食指還要粗、還要長。蠶寶寶的腦袋大大的,圓圓的,伴有一圈一圈的皺紋。頭的兩側長着一雙比黑芝麻還要小的眼睛,就像兩個小黑點。蠶寶寶的嘴巴就像一個耙子,吃起桑葉來一拱一拱的。蠶寶寶的身子一節一節的,真像毛毛蟲呀!身子的兩側各長着一個小黑點,爸爸説那些小黑點是它們的氣孔。蠶寶寶一共有14只腳,脖子上面長着6只,腹部長着8只。當我用桑葉的枝幹挑蠶寶寶的時候,蠶寶寶的腳依然牢牢地粘在桑葉上,原來它們的腳像個吸盤呀!

蠶寶寶很愛玩“拼字遊戲”,它們不僅英文很好,漢字也很出色。有時候,調皮的蠶寶寶茜茜爬到胖乎乎的鼕鼕身上,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木棍體的英文字母“X”;有時候,温柔的明明和茜茜頭碰頭,真像一個漢字“人”;還有時候,可愛的紅紅和鼕鼕斜斜地躺在“牀上”,它們拼出的漢字真像“八”字呀!

蠶寶寶就像“貪吃蟲”,它們的食量可大了!一隻“貪吃蟲”一天能吃幾片桑葉。只要我把桑葉放進盒子裏,“貪吃蟲”就蠕動着身子、晃着腦袋尋找食物,一觸到桑葉就一刻不停、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這時候“貪吃蟲”的嘴巴就像一把鋸子,“茲茲茲”,一大片桑葉就被它們鋸出了無數個帶有鋸齒的半圓。

蠶寶寶真可愛!真希望它們能快快長大,吐絲,結繭,變成飛蛾。

媽媽感言。

媽媽感言:我是4羣的琳琳媽,孩子三年級。這篇《蠶寶寶》是孩子的一篇週記。寫前,孩子先確定了《蠶寶寶》的頭和腳,身體她打算從“樣子”和“貪吃”兩方面來寫,並提出用非常老師教的借代的方法把“貪吃蟲”借代下去,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同時提醒她蠶寶寶很多時候交織在一起,組成的樣子都像什麼?孩子受啟發後,增加了身體的第二段“蠶寶寶很愛玩‘拼字遊戲’”,加上“以壞寫好”、“六根六塵”法的運用,感覺文章生動了不少。全文也是按非常老師説的先口説再下筆寫的方法,寫完孩子又做了部分修改調整,文字稍亂,還請見諒。

結合感言總評。

這位媽媽是四羣的一位媽媽,跟着羣裏學習差不多有一年了,難能可貴。從媽媽的引導中,看到了媽媽的心態,媽媽的心態平和了,説明引導的技巧就高了。媽媽的引導的技巧高了,孩子寫起來就快樂了:媽媽看待孩子的成長,就是每天澆上水,然後靜等花開。

有一個成語,朝三暮四,原文: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羣,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慾。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先誑之曰:“與若?,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怒。俄而曰:“與若?,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大體的意思是説:在過去,宋國有一個養獼猴的人,養之成羣,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他養了一羣獼猴,能理解獼猴們的心思,獼猴們也能夠了解他的心思。

損其家口,充狙之慾——為了把這些猴子養好,這個人甚至減少自己家人的口糧,來充猴的胃口。

俄而匱焉。將限其食——但是沒過多久,家裏沒有餘糧了。於是,決定減少猴的食量。

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先誑之曰——但是又擔心這些猴子不聽自己的話,跟孫悟空一樣造反,於是就跟他們商量,先騙它們説:“與若?,朝三而暮四,足乎?”——給你們的糧食,早上給吃三顆,晚上給吃四顆,怎麼樣?夠不?行不?

眾狙皆起怒——這些猴子聽了以後,非常生氣,紛紛表示不滿!

俄而曰:“與若?,朝四而暮三,足乎?”——於是這個養猴人,想了一會就説:要不這樣,早上四顆晚上三顆,怎麼樣呢?

眾狙皆伏而喜——於是這些猴子就全都感恩涕零,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個成語與我們現在理解的“朝三暮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一樣的。那麼,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樣的深刻啟發呢?其中有一個啟發,就是關於在培養孩子方面急功近利、喜有小成的教訓。

要知道,人的學習是終生的,而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且把終生的學習——所取得的成果,喻作一生當中一共有七顆桃。但有的時候我們聽説先吃三顆桃,後吃四顆桃,我們往往就會如故事中的猴子一樣“皆起怒”;而當我們先吃上四顆桃時,又會像故事中的猴子一樣“皆伏而喜”。豈不知,不管是早上吃幾顆,晚上吃幾顆,那桃子的總數是不變的,無非是早與晚、晨與暮的區別罷了。

這個故事啟發我們,要看總數,要看一生的成就,而不是看是不是少年老成。要有眼光,不能被眼前的利益所矇騙。更不要被現在的`小成所矇騙。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人要有一個相對長的時間。不要急於眼前的利益,不要讓眼前的利益矇蔽了自己的眼光。

人生一共有七個桃,作為一個聰明人,要學會看總數。我們不能因為眼前的利益而矇蔽了智慧,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繼續演繹下去的話,只顧眼前的利益,那就有可能此時會因為朝四暮三而高興。當我們適應了朝四暮三的時候,興許我們還會為“朝五暮一”而高興。因為眼前的利益,會讓我們忘掉了總數。

第二,我們要講的還是口説作文。我們也通過媽媽曬出來的相片,可以看到作文的書寫有很多塗改的地方,但我們還是要説:沒有口水,哪來油水?口説作文很重要、很重要;鼓勵孩子很重要、很重要。所有的一切,都要讓位於孩子在寫作的時候有興趣、有快樂。本文當中孩子寫了近600個字,非常了不起。三年級的孩子能寫到這個字數,且寫得生動、寫得有趣、寫得快樂,真是很棒。

這位媽媽是老羣的媽媽,看過這個孩子寫的不少作文,每篇都寫得很生動有趣、很有靈氣。在本文中,孩子的頭身腳結構很好,同時也運用了對稱句式,讓作文有了很強的表現力,特別是剛才也有媽媽提到的“有時候……有時候……”這樣並列的、對稱的關聯詞的運用。

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再強調一下,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剛寫作文的孩子,要熟練地運用如下的關聯詞:有的……有的……,一邊……一邊……,既……還……,同時……同時……,像……像……,關於這些關聯詞的運用,希望低年級的小朋友去《實戰篇》中體會。

孩子在這篇作文中還運用了六根六塵的聲法:這時候“貪吃蟲”的嘴巴就像一把鋸子,“茲茲茲”一大片桑葉就被它們鋸出了無數個帶有鋸齒的半圓。——做到了言之有聲。同時,大量意法的運用也讓本文增色很多。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本文中,運作了借代的技法,把蠶喻作了“貪吃蟲”,這樣讓作文不僅生動,而且有趣。

我們下面就來對本文具體的一些方面,再提一些意見供大家參考。上上個星期六,我在少年宮門前的小販那兒買了幾隻蠶寶寶。——這是作文的頭。從總體上看,孩子開門見山的意識很好。

我們更要看重孩子是不是有這個意識。就如在學習開車的時候,遇到緊急情況不一定能及時剎車,但有剎車的意識卻很重要。有了這個意識,才能保證我們在將來的正式駕駛中,遇到情況能本能地剎車。

蠶是不是上上週買來的,似乎不重要;蠶是不是在少年宮門前買來的,似乎也不重要。這就是我們強調的:字詞為句服務,句為塊服務,塊為段服務,段為中心服務。

本文的“頭”,要説明的是“我”最近養了一羣蠶寶寶,能把這個意思表達清楚了,就滿足了中心的要求。是不是上週、上上週、上上上週,是不是文化宮、是不是武化宮、不重要;是天宮還是地宮,也不重要。我們可以這樣來寫:

最近,我養了一羣蠶寶寶,它們就生活在我為它們精心準備的蠶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