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歷史

歷史教學設計【薦】

欄目: 歷史 / 發佈於: / 人氣:6.01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歷史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教學設計【薦】

歷史教學設計1

一、歷史背景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二、歷史條件:

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三、原因廣度:

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四、原因深度:原因:

→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藉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繫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五、矛盾分析: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答題思路

1、答題的文字表達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達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準確;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2、如何分析變法或改革成敗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點:一是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或變法是否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二看改革的政策與措施是否正確,是否得以有效貫徹。三看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3、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範圍具有確定性。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係,然後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係。

4、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類內隱式比較問答題,關鍵是根據題意,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如果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比較,比較項一般從背景、原因、過程、特點、結果、影響和性質等方面確定;如果是歷史人物,比較項一般從所處時代、所處階級、主要功績、侷限性、歷史地位、影響評價等方面確定。

5、比較項的確定方法

基本方法:屬於歷史人物概念的可分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屬於歷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屬於歷史現象概念的歷史在諸因素與歷史事件的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經過改為主要內容或主要表現。屬於歷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的知識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鬥爭綱領、主力、方式、性質結果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結果及影響的知識結構有包括進步性、侷限性等。

6、分析、評價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原因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一是生產力因素,包括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改進,水利的興修,天文曆法的進步,勞動力的投入等;二是生產關係因素,包括新的生產方式的確立,土地政策的調整,農民起義對地主階級的打擊;三是上層建築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權制度,重農抑商政策的保護與鼓勵,宗教、文化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對外關係與民族關係是否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五是看社會環境因素,國家是否統一與安定;六是地理條件的因素等。

7、分析經濟特徵型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經濟特徵要注意三點:其一,從複雜的經濟現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徵;其二,分析其特徵形成的原因及影響;其三,揭示特徵語言要精闢,高度概括,要源於教材、高於教材。

8、歷史問答題表述中的歸納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歸納和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是兩種不同的歷史思維能力。歸納指將眾多或零散的或反覆出現的歷史史實,按其同類梳理,使之由繁雜到簡約、由紛亂到條理、有個性到共性的認識;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屬性的歷史事物聯合起來,形成帶有規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歸納是概括的前提。

9、開放性問答題的答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開放性問答題必須明確:重要的不是持何種觀點,而是能有理有據的論證自己的觀點,即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嚴密,材料與觀點是否統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確定觀點。

其次,要通過對史實的概括提煉,來充分支持觀點,儘量少漏觀點支持點。第三,要做到史論結合,有論有據。第四,論述要全面,如該題在肯定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指出消極作用,切忌絕對化。

10、如何解答主觀題中”説明了什麼“類型的問題

基本方法:回答説明瞭什麼,實際上是考查把握歷史本質,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1)這種鬥爭的目的是什麼?有何進步或倒退的作用?(2)這種鬥爭的失敗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一種偶然?(3)如果是偶然,説明鬥爭的'曲折複雜,而且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如果是必然則説明這種鬥爭的根本無法實現,是空想。

11、分析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歷史背景是影響、預示事物發展趨向的客觀條件,是對導致歷史事件發生的各個方面的因素進行概括總結,這些因素可能是顯現的,隱現的。

可以從三個方面着手:歷史因素方面:是否是歷史發展的需要。現實因素:是否符合現實情況的需要。主觀因素方面:是否是當事人主觀願望能夠的需要。

12、論述題的解答和史論結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論述題一般有三個步驟。第一、判斷是非,表明自己的餓觀點。第二,列舉史實,説明自己的觀點。在這一步當中有注意將母觀點(即總的觀點)分解成若干個子觀點,用所掌握的史實進行論證。觀點的展開要有層次性,做到由表及裏,有淺入深,環環相扣,邏輯嚴密。而每個觀點都要有史實的支撐,做到史論嚴密結合。第三,要適當小結,昇華觀點。解題中的史論結合,主要是指要有適當的史實作為立論的基礎,要有鮮明的觀點作為立論的導向;堅持”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的原則。”從歷史在中來“,就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歷史中去“就是由觀點駕馭史實,做到觀點與史實的統一。

13、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基本方法:評價歷史人物,實際上就是要評價其一生的功過是非。要正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首先,必須全面把握其歷史活動;其次,要按一定的標準和原則把這些活動分為積極(或進步、功績)和消極(或反動、過錯)兩方面,對於有些歷史人物,其活動呈現明顯階段性,所以還要分階段評價;第三,評價的標準和原則有:(1)生產力標準(2)人民羣眾和英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義原則,不要誇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階級的觀點(4)時代的觀點,即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則肯定,反之則否定,同時注意不要用現代人的標準評價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觀公正,不要帶感情色彩(7)注意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歷史教學設計2

今學期我擔任歷史教學,歷史教學總結。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一方面,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弱,剛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有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工作總結《歷史教學總結》。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讓他們更瞭解歷史,更喜歡學習歷史。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歷史教學設計3

一、課題背景: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探索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人格,真正體現變“教我學”為“我會學”的新觀念。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勇於探索、大膽創新,實現個性發展,使自身素質優化,對現有的教學模式、組織、文化、觀念來一個大的重建。

二、概念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對教學模式、教學組織、教學觀念來一個巨大的轉變。簡言之,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變“講堂”為“學堂”,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獲得知識,而且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合作,使學習不再僅僅為了獲取“分數”,而且在學習中獲得成長的經驗。總之,“學習一生有用的東西”,“教是為了不教”,需要對現有教學方式的一種來一個根本的轉變。

三、理論依據

1、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發展的學説高度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在教育中我們需要高揚“人”的旗幟,旗幟鮮明地反對對人的摧殘和人的異化。

2、人本主義理論。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本,而不是以分數為本。

四、研究的目標

1、改變注入式的教學程式,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2、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逐漸為教師和學生所接受併成為教學的常態,追求師生共同發展的生態課堂。

3、使教學變得高效和輕負擔,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使學校和課堂成為學生和教師共同發展的快樂家園。

五、研究內容

1、發展性課堂教學的研究。所謂“發展”,就是變化和改變,是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一系列積極的變化。“發展”是與自身的原有狀況做比較,是縱向比較,而非橫向比較。發展性課堂教學是為學生一生服務的教學,它立足現在,面向未來,讓學生“學習一生有用的東西”

2、教學案一體化研究。教學案一體化有利於溝通教與學、講與練、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能夠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從而使“素質”發展有了時間和空間。

3、基於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高效教學模式研究。要教學高效,首要在於模式的高效。要積極研究和構建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高效教學模式。

六、研究的過程

1、學習當代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我們認真學習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發展的學説,學習生本教育、發展性課堂的有關理論,學習了葉聖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的理論主張,積極開展討論,逐步確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

2、先進教學模式的引進和應用。到外地學教取經,積極探索高效教學模式。從集體備課入手,教師相互聽課切磋,積極探索學生自主、積極高效的教學模式。

3、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索實踐。在班級中嘗試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分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嘗試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為新模式的構建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七、困惑與建議

1、長期注入式的教學使部分教師和學生的觀念逐漸固化,新的教學模式和觀念在部分教師和學生的心中很難紮根,任務還很艱鉅。

2、老師個體的探索終究力量有限,要形成合力尚須全體教師合力探索,如此方能攻堅克難,取得成效。

3、“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關係如何處理,尚須認真探索。仰望 “素質教育”的星空,但面對的是功利教育“分數至上”的現實。如何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能夠在“應試”上不輸,需要一個高效的應對模式。

八、研究對象

林州市臨淇鎮第一初級中學的全體學生。

歷史教學設計4

歷史教學設計模板【1】

一、説教材

1、 教材地位:

本課在處於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秦朝開創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政權體制的基礎,成為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併為以後歷代所沿用,對此後我國兩千多年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皇帝制度中的世襲制度,嫡長子繼承製度,源於西周的宗法制度。

2、 課標要求:

《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對這一節內容作了這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瞭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3、教學目標: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識記秦朝的統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縣制度、秦鞏固統一的措施等知識點。

2)理解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的概念,皇權至上的特點。

3)運用比較法分析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利與弊。

4)評價秦朝中央集權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在師生問題探究過程中,學習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學習比較的方法分析歷史問題。學習歷史地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秦朝建立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兩千多年來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在當時是進步的,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認識秦朝統一的重大作用,自覺維護祖國統一。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概念及特點;2、分封制和郡縣制的利與弊

難點:正確評價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二、説學情

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通過國中階段的學習,學生對秦始皇及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瞭解,已經有了初步的歷史認識和歷史評價能力。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增強,但是在辯證地歷史地分析問題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三、説學法

閲讀思考、合作探究、體驗交流等。注重學習過程中的生成性。

四、説教法

本單元的重點是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本課的重點難點就要圍繞中央集權制度來設置,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理性思考。評價秦始皇和秦朝鞏固統一措施在國中已經作為重點內容學習、所以本課不在列為重難點,避免與國中的知識點重複,提高學習效率。

1、問題探究互動教學,通過設置探究性題目,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從而實現教法與學法的統一,教服務於學,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2、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有關史料圖片呈現給學生。

五、説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提煉教材信息:(本環節約8~10分鐘)本環節要求學生快速閲讀課文,提煉本課的主要信息,為下一環節的展開奠定基礎。大部分知識點國中已學過,避免佔用大量時間。

目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2、問題探究,突破重點、難點

問題探究討論:(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

目的:通過設置探究性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師生、生生合作,互動探究,踐行"教的過程就是學的過程"的新課程理念。發揮教師的引導和激發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探究(一):什麼是中央集權制度?秦朝中央集權制度有何特點?(突破重點1)

中央集權制度,要聯繫韓非子的中央集權理論,實現知識的前後貫通;對於這一概念,只要學生能看到中央集權是與地方分權相對立這一點,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從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縣制度三個方面考慮它們之間的關係,避免與環節二簡單重複。

探究(二):秦朝為什麼要實行郡縣制度?(突破重點2)

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大臣對實行分封和郡縣討論文字(文字詳見課本第17頁),引導學生從這段史實中獲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綰,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觀點,比較分封制與郡縣制的異同和利弊,認識秦朝實行郡縣制度是歷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權制度下,郡縣只能服從中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據的因素,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具有進步意義。

探究(三):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建立對中國社會發展有何影響?(突破難點)

通過學生討論,結合教材認識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在當時和對後世是具有進步意義以及消極影響

(1)對秦朝當時:正由於有一個統一集中的中央政權,秦王朝才能積極開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於我國多民族國家統一發展;正是有一個強有力中央政府,才統一了貨幣、文字、度量衡,才開驛道、修靈渠,從而促進了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進步。

(2)對後世: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確立,建立了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政權體制的基礎,成為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為以後歷代所沿用,並不斷完善與發展。對我國此後兩千多年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消極影響:正是由於秦始皇專權,進行殘酷的統治,激化了階級矛盾,統一的秦帝國迅速土崩瓦解,其暴政也成為歷代的重要的史鑑之一。

引導學生將其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權制度,不僅要考慮其進步意義,還要考慮其消極影響,不僅看到對當時的影響,還要看到對後世的影響,從而學習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歷史問題。(4)問題延伸:

討論:學習從漢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之後,分析其演變的趨勢是什麼,反映了什麼樣的特點?

目的:學生互相討論,然後回答老師提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課堂小結

(約1~2分鐘)

秦朝以後,隨着歷史的發展,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鬥爭在歷史上不斷上演,專制的皇權也越來越強化,到明清時期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發展到頂峯,並且也越來越成為中國歷史發展進步的障礙。在今後的學習中,同學們會有更加深刻地認識。

課堂小節不僅僅要總結本節課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將知識能前後引申,讓學生對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歷史有一個大致的輪廓,為今後的學習埋下伏筆。

4、知能訓練,運用遷移

(約5~6分鐘)

選擇題體現一定的層次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

簡答題:(一)説出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對秦朝和後世的影響?

(二)用稿紙寫下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問題?

本環節設置突出對本節課主題的測評,測評(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我測評,所提出的問題課下或下節課有針對性地解決。

5、佈置作業

課下小論文撰寫:

以史為鑑是中國傳統,依靠強大的力量建立起來的秦帝國短短十一年曆二世而亡,成為後世重要的史鑑之一:唐朝柳宗元認為: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衞而為守宰(宰:縣令)……此其所以為得也。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梃謫之徒,大呼而成羣。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論》) 結合課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説法?請説説你的理由,200字左右。

本環節要讓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根據所學,歸納整理思路,訓練書面表達能力,能説出自己的觀點,表述完整,思路清晰即可,本題目屬於課後"思考與探究"欄目問題,考慮到課上時間緊無法完成,所以安排到課下完成。要求學生當天完成收齊,並檢查評分,選出優秀小論文下節課課堂表揚,做到有佈置有檢查,避免放任自流。

歷史教學設計模板【2】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是一堂展示“歷史”的活動與探究課,設計者認為應當充分發揮學生們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利用課下的空餘時間,指導學生收集各種資料,課上只作為展示的時間,可最大限度節約教學時間。

本教學設計的獨到之處在於將課堂搬到禮堂中進行,並邀請校領導和學生家長作為嘉賓,共同完成這堂展示“歷史”課。這一做法可充分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從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教學設計共分三大部分:展示——總結——評選,環環相扣,很好的完成了一堂活動與探究課的教學目標。

本教學設計只是為教師們提供了一種開展活動的思路,教師們可以以其為參考充分開拓思路,嘗試各種教學形式。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通過收集改革開放前後能夠反映人們不同年代生活水平的票證、物證等實物資料,增強對社會生活和歷史變化的實際體驗,並初步瞭解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學會查閲和積累資料,提高對歷史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不同時代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資料的比較研究,瞭解歷史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家庭衣、食、住、行變化的展示,體會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歷史發展過程帶給人們的生活方式的變化,認識改革開放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強大生機,它大大改善和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掌握查閲、積累和處理資料的方法。

(二)教學難點

瞭解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

小組分工法,探究式教學法等。

●教學媒體

(一)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

(二)素材準備

改革開放前後能夠反映人們不同年代生活水平的票證、物證等實物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堂導入)

班長作為主持人:首先歡迎各位老師和家長們的到來,今天我們共同聚在這個禮堂裏,觀看我們的展示“歷史”課,懇請各位老師和家長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我們的知識,很多都是通過所見所聞在觀察中獲取的。如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等,它們可以直觀地使同學們瞭解歷史的變化,增長見識,受到教育,提高思想認識。第四單元,步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學習已經告一段落了,今天,這堂活動與探究課,將作為對前一段學習的總結。通過展示活動,學習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瞭解人們在生活方面的變化,可以加深同學們的印象和理解程度。

(板書)第18課展示“歷史”

(講授新課)

班長主持人:第一部分活動是展示“歷史”。

(板書)一、展示“歷史”

班長主持人:課下,同學們已經按照小組分別展開了準備,收集了各種類型的歷史資料,包括改革開放前城市和鄉村中普遍使用的各種票證,如各地發放的糧票、布票、油票、工業券、購貨證、購煤證等;反映人們衣食住行變化的各種照片、報刊資料、回憶文章、衣物用品等,甚至有心的同學還把家中一些無法攜帶的家用物品拍攝了照片。之後,同學們又將收集到的各種歷史資料按類別或時期加以整理,在每一種票證、照片或報刊資料旁,用單獨準備的稿紙寫明其來源、時間、用途等情況介紹。

經過一週的準備工作,每個小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今天我們就要把這些成果展現出來。首先有請第一小組同學們的展示——“你還記得嗎——老票證”。

(板書)第一組:你還記得嗎——老票證

(以下是第一組解説同學的部分講解稿,與小組同學配合,利用多媒體電腦出示一些圖片、視頻等。)

你還記得嗎——老票證

今天上午,一個名為“讓昨天告訴今天”的北京商品票證回顧展作為首都紀念改革開放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在市檔案館正式對公眾開放。主辦者希望告訴人們,商品票證是短缺經濟的產物,它誕生於百廢待興、乍暖還寒的共和國初創時期,消逝於經濟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的改革開放新時代。它像一面鏡子,從一個特定的視角再現了一部艱苦奮鬥、除舊佈新的歷史。

……

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發行麪粉購買證,上面寫着“遺失不補、過期無效”的字樣,這枚票證被收藏者俗稱為“開門票”,它標誌着後來整整實行了40年的`商品票證制度的開始。

……

到1962年4月13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做出決定,對55類290種日用工業品實行憑購貨券供應。購貨券發放標準:每名職工按月工資收入,每20元發給購貨券一張。

按照規定,買一雙尼龍襪子除付款外還需購貨券2.4張。以月收入38元左右的普通職工為例,其每月的兩張購貨券尚不足買一雙尼龍襪,這也就難怪,當時誰要是穿一雙尼龍襪就顯得相當“時髦”了。

由於提倡“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所以縫紉機被視為家庭“老三件”(還有手錶和自行車)中最實用的一件。而買一架縫紉機需購貨券97張,這就需要東挪西借、經年累月地積攢了。

即使有了縫紉機,要做衣服還得買布。據記載,當時購買毛料每米需31張購貨券。所以孩子在過年時得到一件新衣服的喜悦,是今天的人們難以想象的。

1978年,具有歷史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實現了全黨全國工作重心的轉移。此後,北京市逐步對農業、工業、商業等實施一系列改革,經濟加速發展,市場日趨繁榮。到1993年5月,使用了40年的商品票證終於在北京退出了歷史舞台。

——摘自《北京青年報》1998年12月10日

接着,按順序分別進行其它小組的解説。板書隨之更新。

班長主持人:謝謝同學們,小組展示部分到此為止,下面請各位老師、家長和同學們暢談觀感和意見。

(板書)二、總結

班長主持人:謝謝各位老師、家長、同學們的寶貴意見,下面有請我們的歷史老師做總結。

(教師根據課下同學們的表現和展示課上的表現進行總結,並點明文字資料和實物資料在歷史研究中的作用。)

班長主持人:謝謝歷史老師。現在,請各位老師和家長填寫您手中的評選表,根據各小組的展覽設計和情況介紹等評選出本堂課的最佳內容設計獎、最佳圖片獎、最佳解説獎和最佳團隊獎等。

(板書)三、評選

(評選結果出來後,當堂宣佈獲獎名單並由老師頒發獎狀和獎品。)

(課堂總結)

通過學生自己動手,配合團隊協作,完成的一系列準備活動和展示活動,很好的配合了書本知識,使同學們在獲得趣味性的同時,加深了對前邊所學知識的鞏固,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歷史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本課又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兩部分內容組成。是嶽麓版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17課的內容。本課上承明朝的皇權高度集中,下接清朝專制統治的強化。反映的明朝對外關係的兩個方面:一是友好交往,一個是反侵略的鬥爭。通過此課,可以反映出明朝時的經濟、政治及外交狀況,也可以反映出在中國封建社會的中後期,中國在整個世界的地位及發展趨勢,激發學生的愛國責任心,所以本課在整本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強,有很強的探求慾望,但在思考問題時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全面性還有所欠缺,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學生掌握好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

教學設計思路:本課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引導生識讀《鄭和下西洋路線圖》,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讓生歸納基本史實,培養生歸納歷史事件的能力。讓生分析鄭和下西洋影響和戚繼光勝利的原因,培養生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看圖,瞭解鄭和下西洋的史實及地理知識,要求學生講述小故事,更加深刻的記憶知識點。比較中西方航海,讓生感受鄭和下西洋的規模。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教學重點:

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的基本史實。

教學難點:

如何全面的、辯證的看待鄭和下西洋。

教學方法:

講述、比較、討論、講故事、合作探究等方法。

課時: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圖片等。

歷史教學設計6

一、課程目標

瞭解隋唐科舉制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產生和完善的主要情況,瞭解它給隋唐社會帶來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隋朝創立科舉制度的原因、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帶來的變化、科舉制度的影響等問題,培養學生從具體歷史事實引出結論的能力。通過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培養學生共同學習、互相促進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認識科舉制度的出現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歷史進步,是隋唐繁榮的因素之一,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認識制度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組成部分。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科舉制創立和逐漸完善的過程。

教學難點:科舉制的作用和影響。

四、教學過程

導入:

討論:如果你是皇帝,你將如何選拔人才為你所用?

科舉制的誕生:

學生對比學習:隋唐以前的選官制度和科舉制

科舉制的完善:

學生設計:科舉制發展線索圖

科舉制的影響:

小組討論:科舉制的影響

方案一:討論:在此之前的選官制度、科舉制、現今的選官制度對比

方案二:課堂小論文:科舉制度之我見

方案三:同學們瞭解了我國古代的`考試製度以後,請你想一想:你對現在學校的考試製度和考試的形式有什麼合理化的建議嗎?能否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製作一份有關的建議書或計劃書。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

歷史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適應知識與能力

1、要求學生掌握人文主義思潮興起的歷史背景及其核心主張。

2、要求學生理解文藝復興的概念,掌握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理解文藝復興的歷史影響。

3、要求學生掌握新航路的原因和歷史條件、開闢者、航行路線、新航路開闢的歷史影響。

4、通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畫知識結構示意圖,培養學生會用示意圖清理複雜歷史線索和壓縮歷史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人文主義思潮”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人文主義思潮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感情。

2、通過對文藝復興運動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文藝復興時代光輝的文化成就,認識到文藝復興是思想文化領域的一場偉大的革命,具有反封建和反神學的進步性,為近代資產階級文化奠定了基礎。

3、分析新航路開闢的歷史背景和影響,使學生認識到新航路的開闢需要具備一定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更需要航海者的勇氣和決心,認識到新航路的開闢有着重大而深遠的積極影響,但同時也為歐洲開闢了殖民掠奪的道路。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文藝復興

2、新航路的開闢

難點

1、人文主義思潮的階級本質。

2、文藝復興的歷史影響。

3、新航路開避的原因、歷史條件及其影響。

三、教學對象分析

針對學生對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闢兩件事情知道的比較少,要求學生做好兩個準備

1、課前按教師的佈置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等歷史課程資源,蒐集關於文藝復興的歷史背景、新航路開闢的原因和條件等資料。

2、回顧中國古代的有關內容,作好關於歐洲開闢新航路與中國鄭和下西洋的異同的討論的準備工作,寫出相關的歷史小論文,以便課上交流。

四、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

1、準備好文藝復興的背景、新航路開闢的原因和條件等資料,提前做好討論歐洲開闢新航路與中國鄭和下西洋的異同的指導步驟和總結髮言。

2、佈置學生進行關於文藝復興的背景、新航路開闢的原因和條件等相關資料的蒐集。

3、利用掛圖、幻燈片等形式,將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代表人物和新航路開闢的過程生動地展現給學生,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4、引導學生學生討論,用辯證的方式總結和評論“文藝復興”。

5、通過引導學生畫知識結構示意圖,組織學生總結本課,回憶和鞏固知識。

歷史教學設計8

一、歷史與社會課常用的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

(1)某種教學理論、原則和方法及其實踐的統稱。──《教育大詞典》

(2)師生為完成一定教學任務在共同活動中所採用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顧明遠,1990年

(3)重複出現的教師行為模式。它能應用於各個學科,不是為某個教師所特有,並與學生的學習有關。

“重複”的“行為模式”意味着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反覆再現,並按一定順序組合起來的教學行為。而“應用於各個學科”是指要排除只適用於某個課題的專門化行為(如八年級年級歷史與社會課中的年代換算,七年級歷史社會中的旅遊圖判斷等),並排除了只適用於個別教師的行為。“必須與學生的學習行為有關”意味着必須排除心理輔導、班級管理等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沒有直接關係的教育行為。

(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李秉德,1990年

2.教學方法所包含的思想和內容

(1)體現教學活動過程的本質特徵。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密切結合、相互作用的雙邊活動。教學方法既應包括教師的教法,也應包括學生的學法,還應包括在特定背景條件下,師生之間的協調一致。即,教學方法應充分體現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和相互統一的活動特點。

(2)規定某些特定教學活動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系列行為模式的總稱。包括方式、手段、途徑等。

3.常用的教學方法及教學設計

(1)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指通過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以及學生獨立閲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講授法──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地傳授知識、發展智力、思想教育的方法。從教師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種傳授的方法;從學生學的角度看,它是一種接受性的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講授法的最大優點是:講授法具有通俗化與直接性兩個特點。教師深入淺出的講授使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形象、淺顯易懂;同時,它要藉助於語言媒介將知識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接受性的學習,避免了學生認識過程中許多不必要的曲折,能夠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由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採用講授法,教學進程容易控制,教學主題不易偏離,課堂效率比較高。因而差不多在所有課堂教學中,都離不開教師的言語講授,只不過,不同的課堂教學中,講授的時間不盡相同。

談話法──又稱問答法,是師生以口頭語言問答的一種方法。這是一種在教學中運用廣泛,並且歷史十分悠久的方法。相傳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經常使用這種方法啟發學生的思維,傳授有關知識。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把這種方法稱為“產婆術”。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優點是:便於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易於喚起並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討論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進行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全員參與,培養合作精神;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學生鑽研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

讀書指導法──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閲讀教學書和課外讀物獲得知識,並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優點是:擴大學生的知識來源,提高學生歸納知識、提取有用知識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採用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時應注意:

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教師的語言有較高的要求;善於設問解疑;控制“量”和“度”。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指教師通過實物或教具的演示或組織教學性參觀活動,使學生利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客觀事物或現象而獲得知識的方法。最大的特點是:形象、直觀、具體、真實。包括:演示法(教具、實物、多媒體、動作示範)、觀察法和參觀法。

採用直接感知法教學的基本要求:

事前充分準備;活動有目的、有重點;注意及時總結;在多數時候作為輔助方法,需要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通過練習、實驗、實習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鞏固和完善知識、技能、技巧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和實習作業法等。

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的最大優點是:使學生的認識活動向高層次發展,使所學的知識能和現實緊密聯繫。

運用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時應注意:

對學生的實際訓練要精心設計和指導;充分調動學生實踐的積極性,培養動腦、動口、動手的實際操作能力;重視實踐後的總結和反饋。

(4)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指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景,或利用教材或課外書或藝術形式,使學生通過欣賞來體驗和感受客觀事物的真善美,或協調知識、能力、情感的方法。

採用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的最大優點是:潛移默化,寓教學目標達成於活動過程中。

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的要求:

引起學生欣賞的動機和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情感反應(認同感)注意及時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

(5)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指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通過獨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動而獲得知識的方法。基本過程是(1)創設情景,提出要求;(2)指導學生搜尋、利用材料、檢驗假設的方法;(3)對結論進行修改、補充、總結。

採用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在探索解決認知任務的過程中,使學生的獨立性得到高度發展,進而改善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新慾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進行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的教學時應注意:

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選題和過程;嚴密組織,積極引導學生的發現活動;注意情境的創設。

在教學實踐中選用教學方法的基本原則:

科學性原則;有效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多樣性原則;可能性原則。

二、歷史與社會課教學設計的基本思路

(一)教學設計中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

1.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隨着教學設計理論的發展,人們對教學設計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回顧教學設計理論的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帶給教學設計理論發展的源動力是人們對學習的認識。

信奉行為主義的人們認為,學習是建立一種S(刺激)和R(反應)之間的聯結,並予以強化的過程。因此,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是精心選擇S(刺激),以便通過S(刺激)形成、維護或強化期望的R(反應)。

堅持信息加工觀念的人們認為,學習的含義決非建立一個簡單的S-R聯結。學習的本質是一個複雜的個體信息加工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感知覺、記憶、提取、鑑別、比較、分析、綜合等等心理操作。持信息加工觀點的教學設計者認為,教學設計要符合這種個體信息加工的規律。因此,教學設計理論的研究重點被放在將知識和技能加以分解,使之符合一定的加工順序,以及以什麼樣的媒體形式呈現才會有利於信息加工等方面。也就是説,教學設計研究的重點是知識和技能的傳遞的設計。這種教學設計由於只關注知識的傳遞,因而被稱為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在這種教學設計中,教師被看作是知識的主要來源,因此,也稱為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設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可測量性,但不足之處在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受到一定限制,難以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而“認知心理學學習觀”特別突出學生的主動學習,強調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不足之處是實用性、可操作性不強。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構主義理論風靡全球。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人類的知識不是純客觀的;不是他人傳授的而是自己建構的;不是獨自形成的而是在與外部環境的交互過程中形成的。因而建構主義者認為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要給學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學習的權利和機會。而教學設計者的主要任務是設計學生的學習環境,學生是學習環境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的輔導者。目前這類教學設計理論的研究重點主要放在對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分析和構造方面。由於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是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因此,被稱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雖然,與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相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藴含着更先進的教學思想和理論,但並不是説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一無是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就沒有問題了。下面我們來簡要地比較一下二者的差異並剖析二者共同面臨的問題。共6頁,當前第2頁123456

表1: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的比較

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者所持的知識觀知識是客觀的,可以從有知識的人那裏傳遞給學生。知識不是純客觀的,是學生在與外界環境的交互過程中主動建構起來的。教學設計者所持的學生觀學生只是知識的容器。學生是對知識的積極加工者,每個學生都會對知識有獨特的理解。教學設計者眼中的師生關係教師是知識的源泉,學生的活動要配合教師的活動。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輔導者,教師的活動要配合學生的活動。規定性理論支持有比較豐富的規定性理論支持,比如加涅關於教學事件與學習結果匹配的規定性理論。缺少基於建構主義思想的教學分析工具和教學處方方面的規定性理論支持。教學過程鼓勵學生模仿、記憶。鼓勵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去解決問題。教學結果獲得的知識很系統,但往往是機械的,不靈活。獲得的經驗可能深刻但卻不全面。

從上表1可以看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可能會面對的風險是學生無法獲得較為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教師作為學生的輔導者的角色也具有相當的實施難度。

2.以教學內容為主的教學設計與以教學技術為主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和教學技術都是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教學內容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學生對歷史與社會知識的掌握,但不夠形象、生動,難以保證教學效果。以教學技術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教學過程的形象性和生動性,但不利於歷史與社會知識的掌握。

因此,在歷史與社會課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處理好教學內容和教學技術的關係,即,既堅持教學內容的主體地位,又發揮教學技術的載體作用。從目前中學課堂教學的現狀看,教學設計比較強調“以教學內容為主、以教學技術為輔”的設計思路。

(二)歷史與社會課教學設計的模式

從目前國內流行的教學設計理論看,大致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一是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受上述兩種理論的影響也形成了不同的教學設計模式。但無論何種教學設計模式,都必須很好地回答以下問題:

(1)學生在課堂上應該學到什麼?

(2)學生在課堂上渴望學到什麼?可以學到什麼?能夠學到什麼?(分析學習任務、確定起點學習能力)

(3)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如何教?學生應該如何學?(選擇教學策略)

(4)如何檢查和評定預期的學習效果?(進行學習評價)

實際上,以上四個問題中包含了歷史與社會教學設計的四個基本要素:

確定教學目標

分析學習任務

選擇教學策略

進行學習評價

以近年來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較為流行的“突出學生學習,教與學並舉”的地理教學設計為例:這一模式是運用了建構主義的學習觀點,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創設“探究──協作”的學習情境。它的具體特點是:

(1)強調學生地理學習任務的分析以取地理學習起點能力的確立;

(2)倡導開放、民主、協作的地理教學過程、創設探究學習情境;

(3)體現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育理念;

(4)重視課內、課外地理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及整合;

(5)突出地理教學設計是一個連續、反覆的'過程,需要地理教學設計者不斷地進行分析、評估和修正。

(三)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思想

1.教師具備先進的理論素養是開展教學設計的前提

教學設計者的理論知識結構和人文素養,決定着教學設計的面貌和結構。一般來説,教師應該掌握先進的教育理論、心理學理論、學科知識及多媒體技術,形成完善的理論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教學設計方案才能具有深刻的理論內涵和合理的設計結構,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過程的順利實施和學科教學目標的全面達成。

2.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是歷史與社會教學設計的主旨

課堂教學設計必須“以學生髮展為本”,既要關注學生智力的發展,更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養成,並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發展的學習情境和學習條件。

3.擬定合理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是歷史與社會教學設計的關鍵

歷史與社會課教學目標是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一般比較概括。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必須認真分析總的教學目標,找出為實現總目標所需實現的子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步驟和各個知識點,以及對學生應達到的學習成果或最終行為明確描述),教學目標規定了教學活動的方向,是形成學生學習動機的主要基礎。因此,子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合理明確,具有可操作性與可測量性。規範的教學目標闡述包括主體、行為動詞、實現目標的條件、標準等。

4.進入深入透徹的教學任務分析是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

歷史與社會課的教學任務分析包括具體學習內容的分析和學生情況分析,決定着整個教學設計的教學起點。作為教師要了解學生心理髮展規律,瞭解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風格和學習動機等,從學生現實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確定學生的原有地理認知結構;同時設計者也要分析學習內容,瞭解學生期望形成的地理認知結構,找到“原有學科認知結構”與“期望學科認知結構”之間的差異,從而確定課堂教學的起點。共6頁,當前第3頁123456

5.選擇切實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是歷史與社會課教學設計的核心

教學策略是實施教學設計方案,實現既定學科教學目標的核心。教師必須綜合考慮歷史與社會學科的知識點、線、面之間的聯繫,考慮學科知識生動、直觀、形象的特點,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拓寬設計思路、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策略的選擇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使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也獲取了學科研究的方法和學科思維的過程。

6.開展健全可行的學習評價是歷史與社會教學設計的保障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評價的彈性空間很大,如何把握評價的“度”這是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的難點。因為學習評價不僅能夠用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能反映教學設計的方案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是否有繼續完善和修改的必要。一個成功的教學設計過程是一個不斷修改和完善的過程,評價則是修改和完善的前提,也是教學過程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進行歷史與社會的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構建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並舉的評價機制。實現學習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

三、以行為理論為基礎的教學設計

(一)行為理論的基本思想

行為理論是一個交叉學科的理論,是研究在特定文化歷史背景下人的行為活動的理論。行為理論是在前蘇聯心理和教育理論家維果斯基的文化-歷史心理學理論在基礎上,在20世紀40年代由Leont’ev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在前蘇聯,這一理論最早被應用於殘疾兒童的教育和設備控制面板的人性化設計。在20世紀90年代,Bonnie Nardi和Kari Kuutti等人將行為理論引入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並廣泛流行。

行為理論的哲學基礎是馬克思、恩格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它的基本思想是:人類行為是人與形成社會和物理環境的事物以及社會和物理環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間的雙向交互的過程。人的意識與行為是辯證的統一體。也就是説,人的心理髮展與人的外部行為是辯證統一的。

具體來説,行為理論的理論內容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1.行為和行為系統

行為理論中分析的基本單位是行為,行為系統包含有三個核心成分(主體、團體和客體)和三個次要成分(工具、規則和勞動分工)。次要成分又構成了核心成分之間的聯繫。它們之間的關係如圖1所示。

主體)

主體是行為的執行者,是行為系統中的個體要素。

客體(object)

客體是主體想影響或改變的東西。任何行為都是要改變或創造某種客體,這被稱為行為的面向客體性。行為由於客體的不同而相互區分。客體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文化屬性。客體的變化帶來的是某種結果。也就是説,客體的變化藴含着某種動機或目標。

團體

團體是指行為發生時,行為主體所在的羣體。行為主體是這個團體的一個成員。很多情況下,行為是在團體意義發生的,行為的動機是屬於團體而不是個體的。對於學生來説,團體可能是學習小組或班集體等等。

工具

行為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必須以工具為媒介。這裏工具具有廣義的含義,包括具體的工具和抽象的工具。對於學生來説,具體的工具可以是語言、筆、紙、教材和認知工具等等,抽象工具可以是某種思考方法、某種解題規則等等。

工具將行為主體與客體聯繫起來。客體與工具也可以相互轉化。在一個行為系統中,某個東西可能是工具,但在另一個行為系統中它可能會成為行為的客體了。

規則

規則是社會水平和團體水平的法律、標準、規範、政策、策略、倫理道德、文化傳統以及個體水平的價值觀、信仰等等。規則是行為主體與團體之間的聯繫紐帶。行為主體如果不遵守團體的規則就可以被排斥在團體之外,但主體的行為又可能會改變團體中的規則。

勞動分工

在將行為客體轉換為某種結果的過程中,需要界定團體中的不同成員在達到目標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這就勞動分工。勞動分工將行為的團體與行為的客體聯繫起來,實際上體現了團體內部為完成某種任務而採取的組織管理策略。

從行為系統圖(見右)可以看出,行為理論認為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是指向客體的,並且人類的行為是通過工具作為媒介來完成的。並且,僅具有個體意義的行為是極少見的,人類的行為都離不開社會環境。即,行為都具有羣體意義。而個體行為發生的環境成分包括:工具、團體及其規則、勞動分工、行為客體等等。環境藴含着豐富的社會文化因素,它影響着人們對具體行為的理解。離開了行為發生的環境,人們將無法正確解釋行為。

2.行為具有層次結構

行為理論認為,行為受動機支配,它由一系列活動組成。每個活動都受目標控制。活動是有意識的,並且不同的活動可能會達到相同的目標。活動是通過具體操作來完成的。操作本身並沒有自己的目標,它只是被用來調整活動以適應環境。操作受環境條件的限制。

3.行為的內化和外化體現了行為發展與心理髮展的辯證統一

行為理論區分內部行為(即心理操作)和外部行為。它強調如果將內部行為與外部行為隔離開來進行分析是不能被理解的,因為內部行為和外部行為是相互轉化的。外部行為轉化為內部行為被稱為內化;內部行為轉化為外部行為被稱為外化。內化提供了一種手段,使人們在不執行實際操作的情況下與現實世界進行潛在的交互(如心理模擬、想象、考慮另一個計劃等等)。當內部行為需要被證明或調整,或者多個協作者需要協調時,常常需要外化過程。共6頁,當前第4頁123456

4.行為處於發展變化中

人類的行為不是固定不變的,行為的構成會隨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人類的行為又影響着環境的變化。

(二)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

1.學生行為的分析與設計

行為理論認為行為與意識是辯證統一的。因此,教學設計的核心任務是設計教學以便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的發展。所以,學生的行為系統的分析是首先要做的工作。

分析行為客體及目標行為客體是行為相互區分的標誌。而客體的變化隱含着行為的目標和結果。教學設計的第一個任務是確定學生行為的目標和客體。要精確確定行為的目標(特別是認知領域的目標)必須首先對領域知識進行分析。對領域知識進行分析需要使用傳統教學設計理論中的分析技術。

學生行為的目標有時是教師制定的,但也有些情況下,學生會在教師指定的目標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有所變形,比如成人學習者可能會在教師確定的目標之中根據自己的喜好有所取捨。換句話説,分析學習行為的目標主要並不是確定教學目標,而是確定學生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和取捨。

分析行為主體學生是行為的主體,因此要理解和設計學生的學習行為就必須瞭解一些有關行為主體的特徵,包括當前的學習起點、學習風格和人際交往特徵等等。

學習起點是指學生當前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態度、動作技能水平等等。

學習風格是學習者在長期學習活動過程中養成的學習時對環境、時間、感知信息的通道、思考方式等等方面的偏愛。比如,有些學生喜歡上午學習,而有些學生喜歡晚上學習;有些學生喜歡出聲閲讀,而有些學生則喜歡默讀;有些學生喜歡分析問題,而有些學生則喜歡整體地思考問題;有些學生一遇到困難就放棄,而有些學生則能堅持。

人際交往特徵是指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特點,比如性格的內向與外向、衝動與沉穩,情感型人格與理智性人格等等。

分析學習團體及其構成規則、勞動分工確定學生學習時的人際環境。通常學生是在班級內進行學習的,學習團體可以是班集體,也可以是學習小組。教學設計者要通過觀察或問卷的方式確定學生間的交往規則,並在此基礎上為活動團體制定特定活動的行為規範,即行為準則以及違反行為準則的後果或制裁方法。如果學習行為需要明確的分工,那麼還要幫助學習小組公平地確定勞動分工,包括個人的權責和義務、任務的劃分、完成的評價標準等等。

分析學生學習行為的構成學生的行為可以分解為活動,活動可以分解為操作。每個行為都有各自的目標,而每個操作都有各自的約束條件。教學設計者必須瞭解預期的行為是由哪些活動構成,它們的目標是什麼;這些活動是由哪些操作構成,它們的約束條件是什麼。這些分析工作可以藉助過程任務分析和學習任務分析的方法來完成。

分析學生學習的工具──效能工具、認知工具和交流工具學生的學習行為需要藉助工具來完成。根據對學習者學習所提供的支持的差異,這些工具可以被分為效能工具、認知工具和交流工具三類。效能工具是指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典型的效能工具有字處理軟件、作圖工具、搜索引擎等等。認知工具是指可以幫助學習者發展各種思維能力的軟件系統,比如語義網絡工具、數據庫、專家系統等等。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勾通,如基於internet的email和聊天室等等。教學設計者要明確學生在完成學習目標過程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以及每種工具的主要性能和特徵,比如支持哪種活動和操作。教師可以從中瞭解學生的思考方法、協作策略、學習方法等等。

選擇和設計預期的學生行為根據上述分析的結果,就可以選擇和設計學生的學習行為了。被選擇和設計的學習行為是那種分工明確且公平的,人際交往規則明確且易執行的,支持這種行為的認知工具種類多且易獲取的,基本活動和操作都容易完成的,評價標準明確且易執行的學習行為。

2.學習環境的設計

學習行為的分析為學習環境的設計提供了許多前提條件。學習環境是學習資源和人際關係的組合。學習資源包括學習材料(即信息)、幫助學習者學習的認知工具(獲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學習空間(比如,教室或虛擬網上學校)等等。人際關係包括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和師生間的人際交往。

學習環境分析的任務是根據學習行為的需要確定提供哪些學習資源,維護和提供哪種人際關係。為了最大限度地支持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環境要提供給學生易獲取易使用的認知工具、簡單易行的人際交往規則、明確的行為規範、公平的勞動分工等等。

教師處在人際關係的層面,不再是學習材料的主要來源。教師通過人際交往來影響和引導學生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並且應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教師不再是個體學習的輔導者,而是羣體(小組的或協作的)學習的參與者。

教學傳遞的設計學習環境的設計必然包含學習材料的設計。從傳統意義上講,學習材料設計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傳遞的設計,只不過是在學習環境基礎上設計教學傳遞。教學傳遞設計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學習材料的媒體形式、學習材料的呈現順序。在教學傳遞的設計方面,傳統的教學設計理論研究成果甚豐,

評價學生的行為行為理論認為,離開了行為發生的環境,人們無法正確解釋行為。因此,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不但要看行為結果(即是否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目標),還要看行為的發展變化的過程以及影響行為的環境條件。比如,學生是否由於對認知工具不熟悉而導致了無法按時完成學習材料的學習?學生是否因為某種生理或心理障礙而無法完成學習行為中的人際交往等等。由此看來,行為理論支持的教學評價是一種綜合評價,是一種從歷史的、發展的、辯證的眼光對教學做出評價。

歷史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講述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的主要活動,説出《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南北戰爭在美國曆史發展中的作用。

2、主要內容:課文以“美國南北戰爭”為主題,從兩個方面進行了介紹。首先是戰爭的爆發,概括了南北戰爭的起因和戰爭初期北方處於劣勢的情況;其次以北方的勝利為線索,着重敍述了林肯政府的作用、戰爭的結局、戰爭的.性質和作用。

3、美國南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在美國曆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加強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在教材中佔有重要地位。

4、本課不僅關係着美國曆史的發展,而且影響着世界的發展,也有助於解決我國台灣的問題。

學情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到學生沒有通過網絡或圖書去更多地瞭解美國,沒有知道美國當時南北實行不同經濟制度的原因,分析不出戰爭初期北方連連失利的原因,對於戰爭的性質也沒有認識,對於林肯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因而,教師要適當引用網絡等相關資料進行引導,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給學生通過閲讀、討論、分析進行集體探究。

教學目標

1、瞭解美國向西部領土的擴張情況。

2、掌握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戰爭過程中的主要事件和戰爭的結局。

3、分析美國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南北戰爭中北方由失利到勝利的原因及戰爭的性質和意義。

4、評價林肯,學習他的堅忍刻苦、正直廉潔、熱愛祖國、維護統一的高貴品質和精神。

5、借鑑美國曆史,討論中國如何把握好一國兩制解決台灣的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美國政府在南北戰爭中採取的措施;南北戰爭的性質和歷史意義。

2、教學難點:美國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和美國南北戰爭的性質。

歷史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唐朝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本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唐朝是我國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鑑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為進一步學習和掌握唐朝的歷史奠定基礎。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對唐太宗和武則天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二帝的開明思想及其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榮,從中體會到傑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一定推動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做出恰當的評價。對於國中學,他們評價一個人物,往往會帶有感情色彩,從“好”或“壞”出發,而不能客觀地分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看他對歷史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難點: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任務作出恰當的評價。

【教學過程】

導入:引導學生回憶隋朝的繁盛,然後思考“為什麼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滅亡了”,使學生理解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激化了社會各種矛盾,導致農民起義的爆發。在農民起義過程中,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一、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淵在太原起兵,618年攻佔長安,建立唐朝。

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都城:長安

出示《唐朝疆域圖》,強調唐朝長安城的位置。

二、貞觀之治

出示材料:

[貞觀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謂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對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

學生討論這段話的含義及從中可以得到的結論:由於唐太宗對君民關係認識較為深刻(認識到人民羣眾的力量),貞觀年間,他的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據這一思想而制定的。

1.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訓

2.貞觀之治的表現: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3.盛世出現的表現:

4.盛世出現的原因:

過渡:在唐朝歷出現了我國的一位女皇帝,大家知道是誰嗎?

三、女皇帝武則天

介紹武則天經歷

1.武則天的措施: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舉制的發展,四是設北庭都護。

最後,引用郭沫若對其統治評價的話:“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2.不足:用酷吏,濫殺無辜,修寺廟。

小結:唐太宗、武則天都推行了比較開明的'政治經濟措施,促進唐朝的繁榮強盛,對他們的統治應給予肯定。

【板書設計】

一、唐朝的建立

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1.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訓

2.貞觀之治的表現: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3.盛世出現的表現:

4.盛世出現的原因:

三、女皇武則天

1.武則天的措施: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舉制的發展,四是設北庭都護。

2.不足:用酷吏,濫殺無辜,修寺廟。

歷史教學設計11

 一、學習目標

1、掌握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以青銅文明為代表的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基本史實,包括手工業、農業和商業的狀況及特點。

2、瞭解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境遇。

3、通過本課的學習,熟悉本課所敍述的夏商、西周經濟發展的概況,提煉“青銅文明”的本質特徵及概念,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

4、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夏、商、西周時期的奴隸制文明輝煌燦爛,源遠流長,一脈相承,表明我國古代文明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二、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難點:教學對“青銅文明”概念的理解。

 三、學習方法

1.講解法:對於重要的理性分析內容,主要由教師講解,應注意深入淺出地分析問題和演繹思維的流暢性。

2.講讀法:首先由教師提出問題,然後通過引導學生閲讀、分析課文、投影所示歷史資料和圖片,進一步理解教材。

 四、教學過程

【獨立試航】(預習課文,自主完成基礎知識,記下發現的問題)

1、我國出現青銅器的時間是社會末期,社會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其中著名的青銅器代表是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2、與商周同期,我國西南地區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那裏出土的、、青銅神樹等,引起中外人士矚目。

3、除青銅製造業外,商周時期的業和業也很發達。

4、農業、、和商業的發展,形成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化。

5、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主要的生產方式是業,主要勞動力是。

6、思考:“動腦筋”(第26頁)

7、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合作探討】(生生互助,師生互動,點撥釋疑,共同提高)

(一)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自學成果,圍繞疑難點討論)

(二)班內交流展示(師生、生生互動,點撥釋疑,知識深化)

第一子目: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1、指名説出自己學到的知識,師適當引導,補充;

2、結合第26、27頁插圖,識讀圖形,記住名稱並討論回答:為什麼説商朝時期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

第二子目: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

1、通過學習,知道我國奴隸社會的主要生產方式和比較先進的生產工具。

第三子目:奴隸的.悲慘生活

1、依據第28頁圖,競答我國奴隸社會中奴隸的生活狀況。

2、解決思考題;動腦筋

【扣標整合】(圍繞學習目標,梳理知識,形成網絡)

青銅器:出現時間,燦爛時期;特點是品種多、水平高、分佈廣。

手工業:代表、。

成都平原的文化

商朝業發達:玉虎、玉象

農業:“五穀”齊全;知道、、技術,使用一定量的青銅工具。

畜牧業:現在的主要家禽品種時已有,並建有,商王室有專門牧場。

認識: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夏、商、西周奴隸制經濟的高度發達是建立在對奴隸殘酷剝削之上的。

五、達標測評(我達標我快樂)

1、迄今考古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應屬於下列哪一個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漢

2、下列四個青銅器中,我國古代青銅工藝的突出代表是()

A.獸紋扁足鼎B.人面紋方鼎C.司母戊方鼎D.四羊方尊

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證明我國商周時期()

A.青銅工藝水平高超B.原始農耕文明出現

C.畜牧業發達D.鐵器開始使用

4、我國青銅工藝鼎盛時期是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戰國

5、我國青銅器中的珍品是()

A.四羊方尊B、乳丁紋平底爵C.司母戊方鼎D.人面紋方鼎

6、下列青銅器中,屬於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B.青銅立人像C.四羊方尊D.大盂鼎

7、與商周同時期的三星堆文化遺址在()

A.長江三角洲B.華北平原C.三江平原D.成都平原

8、我國夏商周時期使用的主要勞動力是()

A.奴隸B.農民C.工人D.農奴

【知識拓展】(知識拓展遷移,開闊視野,提高能力)

閲讀材料後理解問題:(有興趣同學,優先回答問題)

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的出現,在奴隸社會中,奴隸主佔有大量的奴隸,就可以組織大規模的生產,進行簡單協作和分工,提高生產效率;奴隸社會內可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組織大規模的生產過程,推動生產力發展,由於大批奴隸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提供大量的剩餘產品,使一部分人可以擺脱體力勞動,專門從事腦力勞動。

歷史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瞭解新航路開闢的原因、過程(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的地理大發現)和影響(包括歐洲的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對美洲和歐洲思想文化的影響等)。

(二)過程與方法

1.運用世界地圖,瞭解古代文明區域的分佈以及新航路開闢的路線並繪製出各航海家的航線和所到達的地區。

2.採用歷史、地理和政治相結合的手段來全方位的把握世界文明由獨立、分散走向聯結的過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組織形式的形成以及商業革命、價格革命的原理等。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開闢文明交往航線的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不僅要認識開闢文明交往航線之前世界的狀態,瞭解開闢的原因和過程,也要認識開闢後世界的格局和變化,養成聯繫地看待歷史發展的能力,樹立面向世界的眼光。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新航路的開闢及其影響。

難點:地理大發現使世界聯結成一個整體。

三、教學方法

(一)教師通過提問、舉例、圖片和實物的展示、紀錄片或書籍的介紹等方式來多角度進行知識講授。

(二)學生參與問題的回答,材料的閲讀,課堂趣味測試、小組討論等多方式的對知識進行學習和把握。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為紀念新航路的開闢,人們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矗立了一個紀念碑。十五、十六世紀之交,西歐各國都想探尋通往東方的航線,經過一系列航海探險活動,終於開闢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學界在歐洲中心論的影響下,一般將這一過程稱為“地理大發現”。地理大發現改變了世界各大陸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狀態,加強了世界範圍的聯繫,為世界市場的開始形成準備了條件。新航路的開闢也是充滿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奪和殖民地瓜分的開始。那麼,新航路的開闢具體是怎樣的一個背景和過程,又產生了哪些影響,帶着這些問題,讓我們進入今天的新課。

(二)新課講授

1.新航路開闢的原因

(1)根本原因(經濟原因):15世紀前後,西歐國家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2)社會原因:歐洲人狂熱的追求作為貨幣的黃金、白銀,特別是《馬可·波羅行記》的流傳,誘使人們到東方“尋金”。

(3)直接原因(商業危機):引起商業危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間壟斷貿易,使歐洲獲利甚少;二是15世紀中葉以後,奧斯曼土耳其控制傳統商路,導致商路不通,引發商業危機。

(4)宗教原因:教會鼓勵人們到東方傳播天主教。

2.新航路開闢的條件

(1)主觀條件:

①14、15世紀歐洲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其主流社會思潮是人文主義,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價值,鼓勵人們敢於冒險、勇於開拓進取去挑戰並征服自然,大膽地追求財富並實現個人價值;

②西班牙、葡萄牙統治者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過海外探險獲得財富,以鞏固並加強自己的統治。

(2)客觀條件:

①歐洲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發展,為遠航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②物質條件:包括海船、物資和資金;

③地理知識:當時,歐洲已經開始流行地圓學説,繪製地圖的技術也已很先進。

3.新航路開闢的過程

(1)向東航行

①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達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②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沿着迪亞士開闢的航路,終於到達了印度。

(2)向西航行

①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倫布橫渡大西洋,開闢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②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的船隊繞過了美洲南端的海峽,橫渡太平洋,完成了環球航行。

4.新航路開闢的影響

(1)消極影響

①對印第安人大肆屠殺,把美洲納入征服和血腥掠奪的對象。此後,西班牙、葡萄牙佔據了美洲大部分地區。在殖民者的屠殺、奴役,以及歐洲傳染病的侵襲下,種族幾乎滅絕。因此是一場空前的災難;

②歐洲殖民者對亞洲、非洲和美洲進行殖民活動,將大量財富運回歐洲並轉化為資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極端貧困和落後。

(2)積極影響

①新航路的開闢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體。新航路發現以後,世界上原來相互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這可以説是世界各地區之間聯繫加強的第一步,也可以説是新航路開闢的最重大影響。正是由於世界走向會合,人類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人類歷史的轉折點;

②引發了“商業革命”: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商品種類日益增多,商業經營方式也發生變化(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貿易中心也由原來的地中海區域轉到大西洋沿岸;

③加速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航路開闢後,西班牙等國從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銀,西歐貴金屬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銀價格下跌,物價高漲,貨幣購買力降低。自16世紀30年代至16世紀末,西班牙的物價上漲4倍多,英法等國上漲2倍至2倍

半。資產階級一面付出貶值的貨幣工資,一面以高價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額貨幣地租,也受到價格革命的影響。價格革命是原始積累的`因素之一,它幫助了西歐資本主義的成長。

(三)鞏固提高

理解“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

1.“商業革命”表現為:

(1)世界市場的擴大。新航路開闢後,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歐洲同美洲、亞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展,世界市場擴大了;

(2)流通商品的種類增多。世界市場擴大意味着產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各國的市場上。美洲的許多農產品,如馬鈴薯、玉米等傳到歐洲,非洲的咖啡傳到歐美;

(3)商路貿易中心的轉移。世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4)人類眼界擴大,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

2.“價格革命”表現為:

美洲的白銀流向歐洲,使歐洲物價上漲,貨幣迅速貶值,傳統的經濟關係受到衝擊,這對歐洲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稱為“價格革命”。受價格革命的影響,各階級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

(1)製造商品和銷售商品的新興的工商業資產階級一方面付出貶值的貨幣工資,另一方面高價售出商品,獲得暴利;

(2)按傳統方式收取貨幣地租的封建主,因貨幣貶值而使實際收入減少,日益衰落;

(3)靠土地收入的農民和固定工資收入的僱傭工人,因通貨膨脹日益貧困化。這一切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

(四)課後作業

比較鄭和的航行同迪亞士、哥倫布的航行,並做出評價。

五、板書設計

新航路的開闢

1.新航路開闢的原因

2.開闢新航路的條件

3.新航路開闢的過程

4.新航路開闢的意義

歷史教學設計13

備課時間:12月7日 備課教師: :王英麗課型:新授

課題: 第十課 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本課,要求學生了解“歐共體”和“歐洲聯盟”的建立,掌握戰後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史實,以及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2、通過引導學生比較分析戰後西歐、日本在恢復和發展經濟方面所採取的不同方式,培養學生運用共性和個性的原理分析問題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戰後西歐和日本經濟恢復與發展的主要原因,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生產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以此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的意識,確立求實創新的科學態度,並激發他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振興祖國的熱情。

學習重點:戰後西歐、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學習難點:“歐洲共同體”與“歐盟”的建立和意義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複習: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損失,一戰後資本主義各國相對穩定發展及1929—1933年經濟危機等知識。

(二)導入新課: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大多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除了美國以外,環顧當時的資本主義世界,可以説是滿目瘡痍,一片荒涼。由於西歐是二次大戰的主要戰場,經濟遭到空前嚴重的破壞,人民陷入深重的災難。戰後初期,西歐各國到處是一片廢墟,遍地瓦礫,各國的糧食、原料、燃料等重要物資嚴重奇缺,號稱“不夜城”的巴黎,晚上的路燈只開一半,而且燈光微弱,德國城市的不少居民只能靠佔領軍的每日分發食品度日。各國許多工廠生產處於停頓或半停頓狀態,工業水平下降。當時籠罩着西歐的氣氛是嚴重蕭條和一片絕望,西方輿論界多不樂觀,認為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戰後初期,西歐各國政府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着手進行恢復和發展經濟的艱鉅任務。出示本課學案:

第10課 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

學習目標:

1、 瞭解“歐共體”和“歐洲聯盟”的建立。

2、 理解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3、 通過學習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學習重點:

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學習難點:

“歐共體”與“歐盟”的建立和意義。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 閲讀教材52頁,簡述西歐經濟發展的主要史實。

2、 閲讀教材52——53頁,分析歐共體建立的原因、歐盟建立的大致經過。

3、 閲讀教材53頁,列舉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基本概況。

(二)設問導讀

1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為了對付,給予資本主義國家大量援助。50-70年代, 經濟持續繁榮。

2.20世紀年代, “組織,對成員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 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了稱 。歐盟各國將逐步使用單一貨幣— ,歐盟成為世界上 的經濟體。

4.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20世紀

5.20世紀年代中期以後的近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6.8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實行年,日本 成功地舉辦了奧運會。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 大國的慾望也開始了膨脹, 支出不斷增加,引起了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

(三)、合作探究:

1、 我的問題:

2、 我們的問題:

3、 老師的問題:

⑴、 20世紀50~70年代西歐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⑵、 戰後日本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⑶、 歐盟的建立有什麼意義?

(四)、拓展延伸:

列舉二戰後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它對我國今天的經濟建設有哪些借鑑意義?

(五)、系統總結:

戰後西歐經困難,依靠美援得發展。

歐盟成立於93年,資源共享利發展。

五十年代日崛起,發展速度數第一。

科技立國政策好,人民生活提高了。

欲做政治大國夢,亞洲鄰國不答應。

(六)、鞏固訓練:

1二戰後對西歐經濟恢復幫助最大的是 ( )

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蘇聯

2、關於歐洲聯盟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成立於1993年 B、是歐洲國家政治軍事集團

C、有統一的'軍隊 D、使用單一的貨幣——歐元

3、目前,不少歐洲人的觀念從“我是英國人”或“我是德國人”轉變為“我是歐洲人”。這一變化與下列哪一組織的建立緊密相關( )

A、歐洲共同體 B、聯合國

C、不結盟運動 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4、二戰後,西歐經濟恢復和額發展的原因是( )

① 美國的援助②西歐國家發揮高素質的勞動力優勢

③ 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④制定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世紀50-7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下列哪一項不是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 )

A、美國的扶持 B、引進國外大量的先進的技術

C、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D、頭巨資發展教育和科技

6

⑴、 20世紀50-70年代,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是哪國?其次是哪國?

⑵、 這兩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共同原因是什麼?

⑶、 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什麼啟示?

(七)、當堂反思:

課改提了好多年,我也進行了不少的摸索、嘗試,但沒能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原因是對學生“不放心”,怕學生聽不懂,怕漏了知識點,怕學生提不出問題??怕這怕那,杞人憂天的思想,扼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了學生“依賴”的不良學習習慣。 在教改春風的鼓舞下,我試着摸索實踐以導學案為載體,“先學後教、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現借《西歐和日本經濟的發展》一課談一談粗淺的認識。

設計導學案,首先使學生明確本課的目標及重難點,學生在預習時就避免盲目性,有章可循;預習部分,學生以鞏固基礎知識為主,找出重要時間、事件等基本要素並牢固記憶。課堂上主要讓學生展示預習成果 ,表現自我;解決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即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發揮集體的優勢、智慧。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如:在本節課我設計了問題:“請你找出二戰後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我們從中可以得到那些啟示?作為青少年應該怎麼做?”使學生通過歸納總結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原因,運用共性和個性的原理分析問題和歸納問題的能力。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社會生產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提高學生崇尚科學的意識,確立求實創新的科學態度。“作為青少年應該怎麼做?”這一問題的設計目的是:激發學生形成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振興中華的熱情。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這節課的容量很大,在講授本課內容不應只停留在歷史知識的表面上,不能為了講知識而講知識,在講解史實時要注意方法的多樣性和科學性。知識只是一個載體,傳授知識也只是一個過程。要在講解知識中,通過一定方法去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這樣這節課才更有深度和力度。我覺得有幾處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一是“歐共體”的背景未講清。應向學生指明二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是控制西歐和日本,遏制蘇聯勢力向西發展,充當世界霸主。援助西歐是其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着西歐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美蘇兩國對西歐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安全係數,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步伐,必須密切聯繫加強合作,於60年代建立“歐共體。”二是在講述西歐、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時,應重點分析西歐和日本經濟發展的異同點,應向學生指明戰後西歐和日本都樂於和善於引進和吸收外國先進科學技術,注重發展教育,培養人才。這一點是促進兩國經濟騰飛的關鍵,也是我們今天必須至始不移地堅持和貫穿的一項基本國策——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在改革中必須堅持求實與創新。

歷史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和掌握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針和成就。

(2)掌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求同存異”方針。

(3)瞭解周恩來在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活動等基本史實。

(4)培養學生讀圖及處理信息的能力。

(5)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對新舊中國外交進行對比。

(2)實施師生互動、小組探究式學習。

(3)史料史圖分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誌着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被認為是處理國與國關係的基本準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的影響。

(2)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我國贏得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萬隆會議的成功,贏得了廣大亞非國家的理解與尊重。

(3)瞭解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與作用,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

1、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難點]

1、正確分析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國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國內外複雜形勢。

2、對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與國關係的基本準則的正確理解。

[教學過程]

一、自學檢測多媒體顯示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一學期的相關知識:中國是怎樣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遭受外來侵略,腐朽的滿清政府無力還擊,被動外交,簽定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不斷地喪權辱國。)

舊中國外交特徵:不平等、不自主、不獨立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國民黨統治時期,所面臨的“弱國無外交”局面仍然十分尷尬。新中國建立以後,如何在外交上確立獨立自主的形象?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二、合作探究

1、新中國成立後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麼?結合史實怎樣理解它?

2、建國初期中國處在怎樣的外交環境之中?

3、講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示:抓住提出、完善、影響等)

4、講述萬隆會議的情況。

(提示:抓住時間、地點、參加國家、討論主題、意義等)

三、展示提升

各組派代表彙報探究成果

1、新中國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3、萬隆會議

4、根據“動腦筋”組織學生討論:周恩來為什麼能夠改變萬隆會議的航向?(他堅決執行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豐富的談判經驗,外交能力出類拔萃,處理重大事情時既能從容不迫、風度翩翩,又能急中生智、靈活應變,及時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平息了會議中的許多爭論,扭轉了會議航向。)

5、指導學生綜合“導言框”和“自由閲讀卡”有關日內瓦會議的材料,進一步體驗周恩來的外交才幹和人格魅力。談談“求同存異”方針的意義。(這個方針不但能在社會制度不同的亞非國家之間架設友好相處的橋樑,也能使得許多本來敵對的國家和平共處,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當然也為新中國國際威望的迅速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展示周恩來外交魅力資料(簡略)

四、梳理內化:學生談收穫

五、測評達標:見多媒體

佈置作業:提醒學生預習第16課《外交事業的發展》。

板書設計:見多媒體

歷史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1.愛琴文明 雅典民主政治 羅馬帝國的興衰 基督教的產生和傳播

2、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法治精神所體現的進步意義以及它的侷限性

3、瞭解基督教的傳播及對後世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所產生的廣泛影響

[重難點]

重點:雅典民主政治 羅馬帝國興衰

難點:雅典民主政治和早期基督教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學習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小組互助,教師點撥

【導學問題】

雅典的民主政治

(一)學生閲讀課本“雅典的民主政治”,自主完成下列各題

1、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是___________,愛琴文明逐漸衰落是在--------------。

2、希臘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城邦是-----------和-----------,其中崇尚武力的是-----------,民主政治發達的是---------。民主政治達到全盛是在--------------執政時期。

3、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麼?有何影響?

( 二)

合作交流:如何評價雅典的民主政治?(提示:從進步性和侷限性兩方面評價)

羅馬的興衰

(一)學生閲讀課本“羅馬的興衰”自主完成下列各題

1、狼孩傳説是關於哪一個城市的起源------------。羅馬共和國建立的時間-----------,實質是------------。

2、“布匿戰爭”交戰的雙方是-----------和----------,時間------------------。

3、羅馬帝國建立的時間-----------,建立者---------

4、公元2世紀羅馬版圖達到最大規模,西起--------------,東到-------------,北越------------南至-------------------。

5、羅馬帝國分裂是在-----------------,西羅馬帝國滅亡是在------------。

6、西歐奴隸制終結的時間和標誌是--------------------。

(二)

討論交流:從時間、政治制度、疆域、影響等方面比較希臘和羅馬歷史的異同

早期基督教

(一)學生閲讀課本“早期基督教”自主完成下列各題

1、基督教產生的時間---------,地點---------,創始人--------------

2、基督教的教義----------------------,侷限性是-------------------經典是--------------

3、基督教被宣佈為國教是-----------------

(二)

討論交流:比較早期基督教和早期佛教的產生的時間、地點、創始人、教義以及傳播

進步性及侷限性

【課堂小結】

本節課雅典的民主政治是重點也是難點,理解民主政治有它的進步性也有它的侷限性,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對後世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 達標檢測】

1.雅典民主制的實質是( )

a.全體公民享有真正的民主 b.奴隸也享有民主

c.它是少數奴隸主貴族的民主 d.雅典半數以上的人享有的民主

2.羅馬帝國建立的標誌( )

a.羅馬戰勝了迦太基 b.愷撒奪權

c.屋大維建立元首制 d.“羅馬和平”的出現

Tags:教學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