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其他

《牛和鵝》評課稿5篇

欄目: 其他 / 發佈於: / 人氣:2.47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評課有利於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麼應當如何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牛和鵝》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牛和鵝》評課稿5篇

《牛和鵝》評課稿1

本課是著名兒童文學家任大霖的一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從怕鵝到不怕鵝的經歷,告訴我們:改變看問題的角度,可能改變對待事物的態度,最後導致改變事物的結果。本課的主要目標是:要讓學生體會“我”由怕鵝到不怕鵝的思想轉變過程,明白:要站在正確的角度看事物,不要盲目的恐懼,也不盲目的欺負別人。

教學時,我抓住課題“牛和鵝”導入,提問:“你們怕牛嗎?你們怕鵝嗎?”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接着我便追問:“課文裏的我怕牛和鵝嗎?”孩子們又開始議論了,我繼續追問:“作者為什麼怕鵝?為什麼不怕牛?”孩子們開始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了。就這樣,在我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追問下,孩子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相關句段,讓學生從“我”怕鵝與不怕鵝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學習,主要讓學生從文中找到相關句段,感受“我”怕鵝時被鵝欺負的情景,並與不怕牛,並且欺負牛的情景進行對比,從而體會“我”對牛和鵝的態度。

到課文最後,金奎叔説的話,讓“我”明白了,鵝把我們看得小,可我們實際上比它們大啊,所以我們不應該怕鵝,當然也不應該欺負牛,儘管牛把我們看得比它大!

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角度”,主要讓學生體會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就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些抽象,稍有難度,對於學困生,較難理解。所以,在課堂上,遇到學生不易理解時,我便會舉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去設身處地的理解,舉例子的方法可以讓抽象的哲理變得通俗易懂!

《牛和鵝》評課稿2

這次參加哈爾濱國小語文“雛鷹杯”賽課活動,使我收益匪淺。可以説這是凝聚着校領導和老師們智慧與汗水的一節語文課,才讓我有了十備《牛和鵝》的經歷,也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體會。

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都可稱之為巧妙。

其一:課前的神話導入部分抓住了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兩種動物,而且與全文緊密相連,並能引起學生對本課的閲讀興趣。而且是對課文第一段一個很好的解釋。

其二: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根據詞語的意思去辨別詞語的讀音,還要回到文本中去,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詞語,既理解了詞語,又練讀了課文。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以及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對比着、交替着寫活動的雙方在表達上的作用等等。其中將文中我的表現和鵝的表現分別從文中篩選出來,進行體會,在還原文本,進行對比體會,細讀文本,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教師適當的語言暗示,如學生畫我和鵝的表現的語句時“能夠用不同的符號做出標記,畫我的表現的時候用直線,畫鵝的表現時用波浪線”的學法暗示。學生讀鵝的表現時“她讀得真好,突出了鵝囂張的動作”的朗讀方法暗示,無一不滲透着學法的有效指導。

其三:品味朗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採用先理解體會再指導朗讀的方法,避免將課文肢解,給學生一個朗讀的整體感受。抓住語言、動作、心理的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並輔以動作模仿在學生腦海中形成畫面,進而指導朗讀的輕重緩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其四:整體教學思路的制定使教學流程清晰、結構嚴謹。初讀課文時的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瀏覽課文時的整體感知,品讀課文時的質疑問難,分層理解(先交流“我”怕鵝的表現,在交流“鵝”不怕我的表現),對比品味與朗讀,再到最後的自主學習,交流討論,無一不是順水推舟,流暢自然。

但課堂教學是一門不完美的藝術,教師在對細節的處理上還需要加強,如學生質疑出——“為什麼鵝不怕我,卻怕金奎叔?”這個問題時,初步談體會這一環節的處理上教師缺少智慧。學生回答是因為金奎叔不怕鵝,鵝才怕他,我怕鵝,鵝才不怕我的。第二個同學回答的也是這種理解。如果在第一個同學回答完之後,問學生還有不同的看法嗎?學生可能會説因為我弱小金奎叔高大結實,鵝才怕我不怕他的。然後在引導學生對這種看法予以引導指正。在後面自學討論金奎叔是怎樣對待鵝的`,鵝的表現又是什麼樣的時,學生就不會理解為鵝怕金奎叔是因為他高大結實了。對時間的把握也不是很到位,缺少靈活多變的教學經驗,在指導分析理解我的表現和鵝的表現時所用時間過多,如果把男生和女生非角色讀這一環節省略,學生自學金奎叔和鵝的表現這一部分時就會有充足的時間交流討論,理解透徹後再朗讀,效果就更好了。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過去追求的只是課堂的活躍氛圍,課件的生動華麗,但這些又給孩子們留下些什麼呢?又發展了學生哪些語言呢?從這一節質樸實在的語文課中,我所學到的遠勝於十節課,它讓我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要想上好一節課,立足點必須要準,好的基礎是成功的一半。備課很重要,必須把教材吃透了,教師要精心琢磨自己的每一句話,並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他們會有什麼樣的看法,備老師也要備學生,課堂教學才會有生機。總之,這節課的收穫並不是隻言片語所能闡明的,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細細的品味運用。

《牛和鵝》評課稿3

《牛和鵝》是第六單元“童年生活”人文主題下的首篇文章,與其它課文呈現形式不同的是本課呈現了學習夥伴的批註,而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正是“學習用批註的方法閲讀,落實“通過“”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林老師的這堂課從整體感知、學習批註、遷移運用批註三方面,通過學習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整堂課的訓練中,將學習批註閲讀的方法貫穿其中,使學生的批註能力得到了發展。其教學亮點有如下:

一、教學目標明確

在本堂課的'開始,林老師就讓學生關注課文的奇特之處,引出“批註”這一概念。接着用微課的形式引導學生循序漸地學習批註;使學生明白批註的角度可以是“有疑問”、“有體會“、有啟發、“寫得好”的角度;最後,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對作業本的片段進行批註,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了課堂學到的批註方法。

二、重視學法

本堂課上共安排兩次小組合作學習,無論是交流學習批註的角度還是遷移運用批註方法完成課堂作業本,教師都能走到小組中,瞭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進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的主體地位。

三、讀中自悟,體驗情感

課前預習環節,付老師精心挑選了三組詞語讓學生認讀,通過朗讀讓學生髮現詞語的特點並用自己的聲音語調及動作演示,使學生在輕鬆有趣的課堂氣氛中讀準了字音,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除此之外,在學習課文第5段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我”見到鵝時的恐懼心情,林老師除了讓學生關注可以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體會人物心情外,還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讓學生掌握了朗讀的語氣、語調,進而真正體會人物的心情。

總之,林老師這節課板塊清晰,活動開展真實有效,在一個真實的閲讀情景中,基於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生一起學習並運用閲讀方法,達成有效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

《牛和鵝》評課稿4

看了寶帶國小老師對我們初案的評價以及這階段以來我們對教材的進一步鑽研。特有以下反思:

一、缺乏學生的生成預設。

整個教學設計,對於教學過程的描述十分詳細,每一步如何進行教學,展示的思路清晰明瞭,但課堂教學不是以教師來主導,課堂不是跟着教師的節奏進行,而是以學生的認識進行,因此為了讓課堂更具活力,讓教學更落實到實處,我們的教學設計還應該更多的考慮學生的生成。

二、重點字句的理解不夠到位。

文章中很多詞句都可以充分説明我對鵝內心的害怕,恐懼,如“貼着牆壁”、“我嚇得腿都軟了”......教學設計中也找到了不少,但對這些特別能體味出來的詞我們沒有很好的去品品,讀讀,議議。正因為我內心的恐懼才造成鵝對我的欺負,所以對鵝欺負“我”的一些詞語也應該緊緊抓住,細細的體味。這樣就有利於後文聽了金奎叔的話後,給我啟發,讓我認識到只有膽大,戰勝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鵝,覺得鵝一點都不害怕奠定了基礎。

三、鑽研教材還不夠到位。

在品讀課文第13自然段時,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環節:“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你有什麼啟發?誰來説説?”寶帶老師提醒説:其實,我們仔細讀讀文本,就會發現這句話並不是金奎叔所説,而是小作者在聽了金奎叔的話以後,自己所感悟到的人生道理。再來品讀課文確實是“我”聽後的一些感悟,因此在教案的又一次修改中,我們努力改進老師的提問方式和內容。相信這樣的改正回讓學生能更好的把握教材,理解意思。

《牛和鵝》評課稿5

這課已經醖釀了很久。如果是一串葡萄,那麼現在應該是釀成葡萄酒的時候了!不過,滋味卻是那樣酸澀!

開始上課了,按照既定方案,先給孩子們講一個故事,一個關於牛和鵝眼睛的故事。當然,這是一個神話傳説。孩子們聽得有趣,自然放鬆下來,同時,也引入了本文的第一段。這樣過渡到課文內容,自己覺得比較自然。

學生初讀課文,隨着讀我隨着講自己的感受:有趣,讀着讀着會樂出聲。大家也會有這種感受吧?這是情感的滲透吧,也是一種交流。果然,孩子們讀着讀着,也樂起來,忍不住樂出聲兒。為什麼會這樣呢?説説感受吧:被鵝追、咬時的狼狽樣特別生動有趣;金奎叔趕鵝那一段有意思;還有前面欺負牛的那一段,覺得有意思。

這是預料之中的。接下來做什麼呢?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隨時將學生的發言整理成板書:我怕鵝,鵝追我,金奎叔趕鵝……在這個基礎上請學生結合板書概括課文主要內容。這也是幫助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一個方法。只是放在這裏,還略顯不自然。

比較亂的地方出現在後面的環節中。我一直沒有想好的,本來應該直接切入到金奎叔的話,但怎麼切入卻沒有思路。於是,讀事情的過程。為什麼要讀也並不清楚。只是含糊地説感受生動的語言。每想到這裏便覺得發堵,不舒服。甚至現在都有寫不下去的感受。不過,為了當初的承諾,我還是要寫出來。講好了給大家當樣子,不好是靶子,給大家借鑑。

重點於是在體會我的表現,鵝的表現;金奎叔的表現,鵝的表現。因為,在此處我總認為是有比較的',正是這種比較使我們認識到“我們不能因為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而決定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或者進一步認識到“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決定着別人對待我們的態度”。這次講的時候,我便引導着孩子對比着來讀,讀出我的害怕,再讀出鵝的神氣;讀出金奎叔的不怕,再讀出鵝的害怕。反覆指導朗讀,這裏用了大概十二、三分鐘罷。後來想想,這裏花的氣力顯得大了些,尤其是前面的問題不明確的情況下,學生對這些描寫生動的語句如此反覆誦讀也還處在一種無意注意的狀態下,效果未必好。

再就讀到金奎叔的話了,抓住“這樣看”和“這點”兩處讓學生説清楚,然後説説句子的意思,再聯繫生活談談啟示。基本就是這樣的思路下來吧。層次不清楚的感覺始終有,所以課上下來覺得比較累。不知自己怎麼講下來的。

Tags:牛和鵝 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