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其他

廣東大學聯考作文詳細評析

欄目: 其他 / 發佈於: / 人氣:1.88W

隨着20xx年廣東大學聯考語文考試落下帷幕,本次考試作文題也隨即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總體來看,本次作文題保留了過往三年的考察形式,即通過展示對比型材料讓考生提取觀點作文,屬於典型的新材料類作文。對於這一考察方式,考生處理起來應該説是得心應手,因為無論在平時的模擬測試中,還是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對這一題型都進行了充分的訓練。接下來的問題在於考生如何審題立意以及選材寫作。

廣東大學聯考作文詳細評析

對比材料型作文審題立意的難處在於它的思辨性,兩份材料各執一詞又各有理據,讓考生在材料的觀點和態度上產生模糊不定之感,一時難以取捨。但無論材料給出的觀點多麼模稜兩可,考生還是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提取出對比材料的中心話題,然後再作態度的取捨。

20xx年廣東大學聯考作文題選取的是感知自然的不同途徑及其產生的不同結果:感性地去感受自然可以獲得具象的景觀享受,但難以通曉自然的奧祕,也難以逾越自己的目力所及;技術地去感知自然可以獲得抽象的科學知識,但難以體悟自然的精彩,也難以領會自然的意趣。

兩個觀點各自本身即帶有思辨性,把它們置於一則材料中就更顯得撲朔迷離。但考生應該能快速地從這兩個對比觀點中提取出感知自然這一主題,因而也就可以理解造成材料中觀點分歧的原因所在: 感知自然如果僅僅侷限在感性或理性之一面,就會造成上述兩個觀點的侷限。所以,材料其實暗示了一種最優立意方案,即人要與自然保持一種既感性又理性的關係,既要去親身感受自然,又要去理性感知自然。

也就是説,我們在保留技術提供的便捷性的同時,又不能被技術所遮蔽和侷限,而是要利用技術去充分感受自然之美--自然具象和抽象的美。如果從這一角度出發立意,文章就絕無偏題的可能。當然,因為兩個觀點本身的思辨性,它們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更不會存在孰優孰劣的差別,因此我們也可以偏頗地着重闡述某一觀點。

比如,我們可以強調親身感受自然之美的妙處,敍述自然帶給我們的享受和智慧;也可以強調技術給我們認知世界帶來的便捷,強調理性探索自然獲取知識的滿足和樂趣。這兩個偏頗的立意都可以,因為它們抓住了感知自然這一主題,只是態度有所不同,只要在行文中有充分的理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就沒有問題。因此,針對今年的作文題,以上三個角度的`立意都可以。

文章立意確定之後,剩下的就是選材寫作了。關於感知自然這一主題的素材,考生從國中以至高中所學的諸多文言文都能夠提供足夠的參考。比如國中所學陶淵明的詩,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袁宏道的《滿井遊記》等,高中所學王安石的《褒禪山記》,蘇軾的《石鐘山記》和《赤壁賦》等,都是寫感知自然的經典,考生可以參考它們的寫作角度,也可以拾取其中的精華語句為己所用。

程度更好的學生甚至可以利用中國哲學中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資源,如道家的齊物思想、宋明心學派對自然的體悟方式,運用這些資源會讓文章上升到另外一個高度。而對於那些文科知識積累不足的理科生,這一主題的素材也不鮮見,科學史上理性探索自然從而更好地感知自然的事例俯拾皆是,並且對於科技給人類感知自然帶來的樂趣,理科生比文科生有更深的認識,也更有話可講。所以説,今年的大學聯考作文題既適合文科生髮揮,也適合理科生髮揮,只要抓住感知自然這一中心點不放,應該都能發揮出各自學科的特長。

基於以上分析,針對這一題目,文科生更適合寫作記敍性散文,理科生更適合寫作議論性散文。所以,雖然不同學科適用的優勢體裁不同,但無論是記敍性散文還是議論性散文,文筆都要力求生動優美,切忌呆板生硬。尤其是議論性散文的寫作,材料和觀點不能分割堆疊,而要夾敍夾議。

同時,多運用不同的論證方法,尤其是比喻論證、道理論證的運用;在議論結構上靈活處理, 多采用引--議--聯--結式和由古及今式,讓文章行文緊湊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