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書籍

【精】書籍的讀書心得

欄目: 書籍 / 發佈於: / 人氣:9.41K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書籍的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書籍的讀書心得

書籍的讀書心得1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麼呢?當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説是多麼的重要。我總是不願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麼的優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這個老師。為什麼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佈置大量作業、知識含量低、知識範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徵。現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代的教學。

“我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其他老師又是怎樣設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鑑的呢?別人的為什麼好呢?好在哪裏?”“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我有什麼應變措施呢?”……我都應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係到我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的時間,是我開始展示自己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教學設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計而不知靈活應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經過大腦的快速運轉之後,及時適當地調整我的教學設計。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怎樣調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鬆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該有一種協調、融洽、輕鬆、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這本專着在教我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孩子學習。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為不可知的未來服務,教師和孩子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麼大,教師第一次不得不拋去因經驗豐富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向孩子學。這是我們怕見到而不得不見到的一幅圖景。教師此時有’一桶水’也是不夠用的"。面對我們的孩子,面對他們突然冒出的新花樣、新想法,我們常常會發出感歎:現在的孩子啊,我們常常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這時,你的腦海裏應敲響警鐘:你已經落後於你的孩子了。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於酒囊飯袋、行屍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一線教師。這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二是用思想陶冶學子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於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複,不可替代,無比高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着承認孩子的差異,承認孩子的未完成狀態。教育應從寬容開始。

書籍的讀書心得2

第一次接觸華東師範大學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是在灌南交流學習期間。還記得是在去年10月份,灌南縣六塘國小教科室相帆主任榮膺灌南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號,縣教育局為了勉勵大家,特選贈了幾本具有紀念價值的教育專著作為獎品。而《教育走向生本》就是其中的一本。隨後,相主任就在每週舉行的“主題分享”活動中,將這本書推薦給了學校的每一位教師,從而,在六小校園內掀起了一股研讀“生本”,踐行“生本”的改革熱潮。

現如今,我縣教育局也將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列為我縣教師今年上半年的必讀書目,足見這本書的教育指導意義非同一般了。

郭教授在書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紹到,他是通過以一個低年級成功的教育實驗改革實驗,作為引發思辨的源點,真實生動地闡述了生本教育體系。生本教育體系似乎開創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讓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中,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學生的天性得到發展,學生的收穫像鮮花怒放。“我們把這樣的依靠學生,為學生設計的教育和教學,稱為生本教育體系。”隨後,提出了“各個年級都行嗎?”迫切疑問,繼而通過大量的,真實的,鮮活的案例佐證這樣的觀點“只要保持生本狀態,只要不斷開發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不是封閉它,只要始終保持情境的適度挑戰性,只要讓學生有適合其年齡特徵的舞台,只要永遠使學習帶有與他們個體相聯繫的意義,在他們所認識到的越來越多的事物的比較和啟發之下,他們的求知和表現的要求就會更為強烈。”

生本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要讓兒童取得真正意義上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兒童的內部自然來進行教育或教學。筆者認為,生本,生本,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為根本,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根本,以充分發掘學生潛能為根本,以強力保持學生追求的天性為根本。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對現行教育的深刻反思,是對人性迴歸的深切呼喚,郭教授作為“生本理念“的吶喊者,倡導者以及踐行者,很是關注現行教育是否能夠依據“人”自身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教學,他顯然是教育改革征程中標杆,是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的“教育理想”的追隨者:找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鬧、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閒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

書籍的讀書心得3

一直以來我一直認為給工人放假,給工人福利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是以美國企業家福特率先發現並提出。最近看《資本論》發現資本論中也有類似觀點,只是表述不一樣,馬克思的觀點是:工人的消費是擴大再生產的必要條件。

聯繫到我們的實際,前一些年我們總説內需不足,消費不足,但是現在網絡消費興盛,我們的消費起來了,問題卻又是我們“生產力水平跟不上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買個馬桶蓋都要出國買。

現在問題來了:

1。消費是擴大再生產的必要條件,但是如果消費都是消費的國外產品呢?那國內的擴大再生產如何進行?

2。如果是簡單的擴大再生產,只要能掙錢就上馬,這樣的擴大再生產肯定不行。那麼消費的擴大再生產如何進行經濟產業的升級呢?如何進行產品的改造呢?這個產品的升級改造是如何影響消費的呢?有沒有經濟規律曲線?

在我們國家,普通老百姓奮鬥十幾年,所得收入只為一套房,顯然這是不合理的。因為這個錢再碼放之前一直是儲蓄,既沒有被用來消費,也沒被用來投資(起碼普通老百姓都是攢錢買房,不是從資本兑現的錢去買房),這是浪費。

其次這麼大的一筆錢就為一棟房,它所推動的資本流通相對於所投入的買房錢,是非常有限的,對於經濟的刺激是非常有限的。而現實中經常説房價推動經濟繁榮,我持懷疑態度。因為資本的流通必然增值。你一棟房子所帶動的資本增值最終會體現在房子上,不可能你一套房子所帶來的資本增值200,最後賣你100萬。但是為什麼還會這樣?商人肯定不傻。我懷疑這是地方政府搞的鬼。

再次老百姓拿十幾年的錢去消費一套房,也就是説老百姓一兩年的勞動時間產出的產品需要他用十幾年的勞動時間去換取,這是不是一種剝削。國家要解決這個問題。

書籍的讀書心得4

人生快事,莫如讀書。它能讓我們知天地、曉人生。它能讓我們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書是我們精神巢穴,生命源泉。古今中外有成就人,到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從閲讀中養成愛好讀書習慣,體會讀書樂趣,學習和掌握一些讀書方法,這不是人生第一大快事嗎?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讀書各種樂趣吧!

讀書一大樂趣莫過於當你當你正為一個問題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時候,或對某一個問題似有所聞時候,打開書一看,你就會發現早已有人對這個問題做了充分論述,正好騷到了你癢處。這種“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覺你那麼舒服,那麼自在。

讀書對於不同人有不同樂趣,對於從事體力勞動來説,讀書一種休閒;對於從事腦力勞動人來説,書可能是一種靈丹妙藥,煩悶時,讀書可以解悶;愁苦時,讀書可以忘憂;興奮時,讀書可以暢流……

讀書給人恬淡、寧靜、心安理得快樂,是名利、金錢不可取代,書就像人類精神營養劑,缺了它,生活必缺陷。讓我們別留下遺憾,拿起書吧!相信你一定也能從書中懂得人生真諦!

暑假裏我讀了《插班生兄妹的祕密》這本書,把我深深吸引住的是其中寫《插班生兄妹的祕密》的這一篇。

《插班生兄妹的祕密》這一篇講的是唐子龍和唐子涵這對龍鳳胎兄妹,他們剛來到九年級(8)班的時候,陶曉樂這個‘柯南迷’就覺得很奇怪,便開始跟蹤這對兄妹。在路上的時候,唐子涵時不時的回頭張望,下的陶曉樂左躲右閃,心是不是跳到嗓子眼兒。過了一會兒,一雙手重重的拍在陶曉樂的肩膀上,陶曉樂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原來是‘耗子’王浩和‘花痴妹’劉子琪。他們倆好奇陶曉樂在幹什麼,陶曉樂告訴了他們倆唐子龍和唐子涵的奇怪之處,他們倆非常認同,就和陶曉樂一起跟蹤這對兄妹。

中途,唐子涵有幾次回頭時都差點兒發現他們,幸虧他們及時躲了起來,不然就功虧一簣了。唐子涵越這樣謹慎,陶曉樂就越好奇。這對兄妹左拐右拐,像是要甩掉他們一樣,但他們三人始終沒被甩掉,反而越跟越緊......最後唐子龍一揮手,一輛高級轎車把這對兄妹接走了。躲在一旁的陶曉樂、王浩和劉子琪都知道了這對兄妹是富二代。

第二天,陶曉樂對唐子龍和唐子涵説了他們三人跟蹤這對兄妹的事。這得兄妹不但沒有生氣,而且還用懇求的語氣讓他們保密,陶曉樂連忙答應了。陶曉樂來到了他們的家裏,認真地聽唐子龍和唐子涵説。他們説因為他們的家世,就在以前的學校被同學孤立了......

等他們説完之後唐子涵就哭了起來,陶曉樂不知道怎麼安慰這對兄妹,就對他們説:“誰説你們沒有朋友,從今天起,我們就是永遠的好朋友。”

第二天陶曉樂把他的所見所聞都告訴了王浩和劉子琪。王浩和劉子琪知道後就開始和陶曉樂密謀了一件大事。

在星期五下午最後的一節課,全班同學給這兩兄妹過了個快樂的生日,之後唐子龍有了自己的好兄弟,而唐子涵也有了自己的好姐妹。然而在公佈成績的這一天,唐子龍和唐子涵這兩個兄妹坐上了去美國的飛機......

插班生兄妹就像兩個墜入人間的天使,突然闖入這個世界,又悄然無聲的離去,坐着飛機飛向了新的世界......

讀完這本書,讓我更加覺得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同學會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的!

書籍的讀書心得5

今天,我讀了法國著名文學家凡爾納寫的科幻小説《海底兩萬裏》。這本書講述的是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康塞爾掉進海里,而且幸運地登上了潛水艇。那是一天夜晚,阿龍納斯被邀請去美國,途中,阿龍納斯乘坐的驅逐艦被一隻“獨角鯨”給撞翻,阿龍納斯教授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躺在一艘不為人知的潛水艇鸚鵡號上,這艘潛水艇與世隔絕,潛水艇的船長尼摩為了不讓世人知道,不讓阿龍納斯教授離開潛水艇。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為人真誠,便什麼也沒説就答應了,跟着尼摩船長周遊了世界四大洋。最後,阿龍納斯教授因為那時的環境,從而分期僥倖逃出了潛水艇。

讀完了這本名著,我深有感觸。我最佩服阿龍納斯教授那種誠懇待人的精神;佩服康塞爾那種對待主人禮貌、誠實的性格,無論什麼事都是他搶先幫主人做的。故事中阿龍納斯教授跌入海中,康塞爾也緊跟着跳入海中,冒着生命危險救自己的主人;還佩服尼摩船長的那種勇敢的精神,他在關鍵的時刻去幫助教授。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海底兩萬裏》的作者也是巧奪天工。當時他們的科技還沒有這麼發達,作者卻想出了這麼一部科幻小説。

書籍的讀書心得6

這次聽劉憲華“主題閲讀”的課讓我大開眼界,領略了不同的授課方式。下面我就我自己的感受,談談我的體會。

1、主題閲讀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學生帶着主題來閲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主題閲讀的心基礎是學生的興趣,有人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廣泛地去閲讀。學生只有明確了學習的主題,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過閲讀找到其中的快樂。 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這種文化底藴,其妙處不僅僅在於多認字,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的沉澱。這種嘗試有時候是膽量的問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主題閲讀有力地開發了教材,讓學生有書可讀,讀得全面。經濟時代和網絡時代的到來,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學生越來越不愛讀文學作品。教育部門雖然已給中學生提供了許多“文學作品必讀篇目”,但真正去讀過的同學很少。

讀書已經不再成為需要,而那些必讀篇目也成了學生心上的一筆筆債務。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吸取有益的營養,成了當今中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主題閲讀”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藉助一本書瞭解一個主題的,藉助一本書讀很多篇書,藉助一本書豐富閲讀積累。

3、語文主題學習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它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閲讀方法,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充分調動學

生主觀能動作用,並且讓個人的興趣完成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的蜕變,同時又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影響、學習作用,通過交流,達到對文學作品的閲讀、理解、體會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閲讀文學作品的層面上,讀可以促進寫。主題閲題可以幫助解決學生寫作素材的大問題,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從語言文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瞭解這一事物中藴含的哲學思想、文化心理、人類情感、生活情趣,為學生的筆記、縮寫、改寫和仿寫提供豐富的題材,開拓思維空間,成為學生寫作起步的根據地。

以上是我的幾點體會,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我的感覺中,主題學習做到了透過一個個小小的主題,讓學生看到的是具體生動的世界。

書籍的讀書心得7

時間過得飛快,想想自己工作也已二十幾年了。送走的學生也是形形色色,各有各的樣,也體會到了作為教師的酸甜苦辣。總覺得現在的學生真是越來越不好管,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曾幾何時漸漸和瀟灑自如越離越遠,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課。

前不久看了《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一書,思緒萬千,感慨不已。既感歎其教育思想的時代性和切實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針對性、多樣性,回顧這些年的教育教學生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為人師,為何一些簡單不過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運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為看魏書生書的同時時常徘徊在腦海中的問題。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的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瞭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綜觀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師、教育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知人之明,能察覺學生思想深處的奧祕,能觸摸到學生感情的脈搏,他們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關的。也只有這樣的教學,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説才是一種幸福和享受。反思過去,作為教師,自己的責任心很強真是把他們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對他們嚴格要求,關愛有加;可是今天想來,自己對他們又瞭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時間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樣與他們聊天、談心,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

在瞭解學生方面,我們也往往是從學生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的表現上簡單的瞭解和簡單的評價學生,對那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也不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當然是越看越喜歡,也自然給他們的機會多一些;而那些所謂的“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有時就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長此以往,孩子的發展當然是越來越失衡。這些都是我們所不願看到了。因此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特殊規律,而且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普遍規律,不僅善於把精力花在偶然的個別事件的處理上,更善於把主要精力用在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問題上,從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學了魏書生的有關理論,現在漸漸認識到了學生的心靈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好學生和後進學生的區別只在於頭腦中是非,好壞排列的順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為後進同學上進心的幼苗小而枯黃,有的常常被壓在石頭下,才更需要教師的同情、關注和扶植。懂得了這些理論知識,我在具體教育過程中加以運用,果然效果明顯,某些平時不聽話的同學,調皮的同學經過一階段的努力,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諧了。

隨着社會文明的不斷髮展,教師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斷地變化。以前教師説的,學生就得無條件的服從,無條件的執行老師的安排。現在我們更多的是關注人文性,也在不斷提倡“人性化服務”。説到底其實我們的教育更應人性化,我們一直在説: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説話,就是要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性。老師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學生的今天就是老師的昨天,學生犯了錯誤時的心情,老師通過回憶自己當年犯的錯誤時的心情就能認識更真切一些。這就是魏書生説的“用回憶的方法去感知”。

讀魏書生的書是一種享受,讀魏書生的思想是對自身思想、靈魂的提升和昇華,讀了魏書生的書才知道什麼是教書育人,什麼是為人師表。

書籍的讀書心得8

以前人們總認為:師德高不可攀,師德遙不可及。所謂的師德楷模大多是讓我們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厭的“苦行僧”,更談不上什麼優美和陽光。讀過《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後,才知道師德可攀,我們的教育實踐就是攀登的階梯。師德可及,它與我們的生活朝夕相伴。師德可為,它給我們創造的靈感、操作的智慧。師德可賞,它給我們心靈的感動、美的享受。

真正的師德更多的表現是植根於普通的、具體的、甚至是有些瑣碎的職業生活,能夠回答以人為本的顯現實生活世界的種種拷問。真正的師德尊重和張揚個性人格,充滿創造性。即使同為對學生的愛,在不同的老師那裏,卻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有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和關懷,有對學生過錯的寬容和理解,有對學生髮展的責任和義務。好老師是形形色色的,他們的“好”以不同形式體現在職業生活的不同領域。

正像前蘇聯一位著名美學家所説的那樣:付出與獲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稱之為“優美”,略高於則是“崇高”,付出大大高於獲得則成為不折不扣的“悲劇”。因為這其中有許多我們應該盡力避免的無謂和不必要的犧牲,過分弘揚和宣傳這樣的師德會讓老師們對師德望而卻步。只有優美的師德才是陽光的、親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滿快樂的。

對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我要做一個陽光教師,我要以我的快樂去快樂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陽光去陽光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響學生的品德。

書籍的讀書心得9

直到最後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祕密,很憂傷,女兒成了父親的妻子,對於彼此卻是一場無法付諸實踐的愛戀,在看書的過程中,也想過該怎麼辦?

讓他們分開,就過着陌生人的生活,不要在彼此牽絆,可又怎麼可能呢?兩人明明彼此愛着,開始也會覺得直子薄情,享受着第二次的青春,杉田可憐,默默守着終將漸行漸遠的妻子,也許東野先生的結局是最完美最憂傷的結局吧,為了妻子女兒的幸福,最終嫁出了女兒和自己的妻子,並保守了這個祕密,直子,與丈夫相比,最先認識現狀,回不去永遠也回不去,雖然不捨,但她仍現實,果斷的結束了這段不可能的愛情,解脱了丈夫也解脱了自己,但我覺得直子也有那麼些自私,以我尷尬年齡。女人膚淺的觀點來説,誰不想擁有第二次青春,所以她抓的那麼牢,那麼認真的學習考試,參加各種社團活動,週轉於青春校園和家庭生活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她享受着第二次的青春,她彌補的遺憾悔恨不是女兒的,而是自己的,所以最終把自己活成了女兒,過上了第二次青春應有的生活,她永遠的保守着她的祕密,突然想起薛之謙的一首歌演員,裏面有句歌詞是這麼寫的該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視而不見,在逼一個最愛你的人即興表演,所以最終杉田也沒有揭穿直子的祕密,卻留了個祕密在自己心裏,所以最終杉田的第二拳也沒有打下去,所以最終他選擇了讓他愛的人幸福,沒有什麼該譴責的,留下的就是不能言語的哀傷,為杉田也為直子。

書籍的讀書心得10

這本書的主題從“銷售人”起步,隨着讀書的進一步理解的深入,認識到銷售無處不在,任何人都是自己的老闆,很多時候都是要把自己推銷出去,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為結果,自己的工作成果等等。

所以這本書不僅僅對銷售人員有用,對普通人也很受益。

話不多説,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本書的積極氣息吧。

思考指導行為。因此本書第一部分開篇主題“銷售人是怎麼思考的”。從職場的態度、本質上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技能、在遇到低谷時候的正確態度。

第二部分是講最最重要的一部分,要把選擇做對。

第三部分是講脱穎而出把握機會。

第四部分是講職場上的一些軟技能。

最後第五部分是講銷售成功的本質是弄清需求。

後記部分,很感人,寫的是他的父親給他的殷殷教誨。讀來受用也感受到作者一路上成長的諸多探索與成長。

從第一部分開始看吧,銷售人是是怎麼思考的?

“一個人具有怎樣的心態,用怎樣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遇到問題怎樣思考,做出怎樣的選擇,採取怎樣的行動,決定他最後得到怎樣的結果。

裏面有一個關於減輕情緒對思想幹擾的方法,很受用:即便我們無法改變自己對事實產生的情緒反應,那麼至少我們可以知道“情緒只是一種感覺”,這樣也可以減輕情緒對思想的干擾。

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情緒都像一個彈簧,越對它敏感,越刺激他,它就越強烈。處理壞情緒的開始是接納它,然後是認清它。動漫作品中的角色經常會對自己説:“這一切都是幻覺。”這是我們對待情緒的好辦法。我個人還有一個更有趣的辦法,叫作“第三人法”:當自己因為某件事而不愉快時,不管這種情緒是什麼,都想象自己是站在那件“不好的事”和那個“生氣的人”之外的第三人,看着自己説***(自己)今天來上班了,***遇到了一件不好的事,***生氣了,***現在非常生氣,而且因為自己居然生氣了而變得更加生氣,***現在又開始在想這件事可能的後果,這些事又還沒發生呢,他這是幻覺。。。

只要自己的情緒沒有平息,就可以一直這樣對自己描述下去。這種自我觀察的辦法非常有效:它會堂自己很快發現自己的情緒並非實體,而只是一種感覺;它也會讓自己意識到這些情緒是多麼的沒有必要而且毫無益處。有些人甚至在自我觀察的'時候笑出來了,他們發現自己的表現簡直太傻了。

持續的壞心情會破壞我們的生活、工作和社交,但是它的能量其實相當有限,每一個人都可以輕易地打敗它。幸運的人總是快樂的,而快樂的人也會更加幸運。但是,首先你得相信自己是一個快樂的人。

書籍的讀書心得11

在淺讀《現代管理學》這本書時,我先仔細研究了一番目錄,瞭解了本書所講的大致內容和知識框架結構,共十二章,約分為三部分的內容:一,介紹管理學的內涵、歷史演進和管理學與其它社會因素的關係;二,詳細介紹管理學的五大職能;三,在當今世界中管理應具備的新思想,即全球化視野和比較管理。從中我瞭解到管理學在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滲透到了人類社會的每一個方面。

在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五大職能,也是在全書中佔了很大的比例。分別是決策與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它們是管理活動所具備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其中,給我留下較大映像的是第十章的案例分析,《海爾的創新之路》,創新是企業生命的根源,是競爭力之本。在面對新的市場契機時,創新往往能大幅度地超越對手,獲得極佳的經營成果。竟然因為北京的一位老太太的信,而能在海爾的重視下引發了空調送風方式的革命。也是由於一封電子郵件,海爾創新出了“換台不晃眼”的彩電,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海爾的創新速度驚人,正是由於它的創新,不像其它一些只會在人家出新產品後想方設法的模仿,才能讓海爾立足在世界家電行業的前沿。企業的發展如此,我們人生的發展也是如此,一個人只有跟隨時代的步伐,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在這個充滿競爭力的社會中獲取新的發展契機。

管理學不僅教會我們做事,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做人。

書籍的讀書心得12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向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我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教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僅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教師抓住,立刻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所以,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樣那麼不聽話?怎樣那麼坐不住?怎樣那麼難教?怎樣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樣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應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我的學生,試着控制自我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説説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明白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當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能夠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期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期望了。你是笑着應對自我的期望呢,還是苦着應對自我的期望呢?笑着應對期望,期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歡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堅持歡樂的心境,做個陽光教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書籍的讀書心得13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是書,讓我從一個不識字的小女孩長成一個能讀長篇大論的優秀少年。正是書,讓我從一個無知的小娃娃變成一名全面發展的少先隊員。書像一個指南針,指引着我們走向未來。

在書的世界裏,我先是來到大海邊,拾到一些金光閃閃的貝殼,它是詩。欣賞古詩讓我感受到了古代那飛流千尺的瀑布,那一望無際的原野,從詩中,我認識了許多著名的詩人:如李白、杜甫、王維。詩是美麗的貝殼,到現在為止,我已經收集了一百多枚各式各樣的貝殼了。

漸漸地,我不再單純收集貝殼,我從森林中尋覓到了幾朵牡丹花,它就是校園小説,例如:《五、三班的壞小子》、《漂亮老師和壞小子》、《女生日記》這些書使我真正讀懂了什麼是純潔的友誼。我對《五、三班的壞小子》中的H4既愛又恨,我愛他們樂於助人、團結向上的高尚品質,同時又恨他們愛搞惡作劇、愛耍小聰明的個性。我喜歡《漂亮老師和壞小子》中米蘭老師那種脱俗、時尚、帶有一種釋放和輕鬆感覺的素質教育,那個時候,我真想鑽進書裏去做那個會跳“芭啦芭啦”舞的老師的學生,我相信有許多小朋友也和我一樣啊!

後來,我又開始收集漂亮的玫瑰花,它就是中外文學名著。國內外名著我讀過的有:《魯濱遜漂流記》、《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等。一本《西遊記》讓我知道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地成功,要想成功,就必須付出艱苦的代價。讀《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堅強的意志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

書會伴隨我們一生的,讓我們在這美好的一生中,快樂地讀書吧!

好書伴我行

高爾基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是這樣,我就是攀着這部“梯子”在成長。我在漸漸地長大,好書也隨之伴我而行。

聽媽媽説,自從我會坐着的時候起便開始了讀書。我最早讀的書是一些卡片,如“看圖識字”、“看圖識物”等。這些圖文並茂的卡片被我揉得遍體鱗傷,但我依然愛不釋手。隨着我的長大,我讀的書也在變化着:由獨立的卡片連成了串,內容也變得緊密有聯繫了,這好像是連環畫了,媽媽説我看得津津有味呢!可惜,等不到新書買來,這些就變成碎片了。

後來,我上幼兒園了,真正的讀書這才開始。我記得“讀”得最多的是一些薄薄的童話故事。雖然我是那麼的喜歡這些圖書,可是一個字也讀不了,這個時期其實是“聽書”過來的。忘不了每天拿着書纏着媽媽問長問短;忘不了每晚的睡前必讀;更忘不了那些育人的道理。如:聽了《狼來了》的故事知道做人要誠實;《小紅帽》讓我懂得小心上當;《野天鵝》使我記住了兄妹情真。讀着這些書,真、善、美的種子也在我的心中開始萌芽。

終於上國小了,一年級上學期自己讀書還有些困難,但是自從下學期開始,我終於能自己讀書了。雖然有些字不認識,但是基本的意思我還是能看懂,現在想起來真是一知半解呀,可我能自得其樂,我已經離不開書了。今年,我上四年級了,讀的書也有了一定的厚度和難度。我不再留戀那些淺顯的童話,名著成了我閲讀的對象。從《窗邊的小豆豆》中,我結識了頑皮可愛的小豆豆,見識了趣味學校的樣子,認識了可敬的小林校長;在《西遊記》中,我感受到了神話的神奇,明白了邪惡永遠也戰勝不了正義;《格列佛遊記》使我懂得做事要有計劃,遇到困難要積極地想辦法。書越來越厚,我也變得越來越富有。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説話”,通過讀書,我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從來就沒怕過作文。莎士比亞説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了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了翅膀。”我覺得我的生活裏也不能沒有書,它是我的良師,它是我的益友,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它將伴我一路而行到永久。

書籍的讀書心得14

今天我和兒子一起讀了《草房子》,這本長篇小説的主人公是油麥地國小校長家的兒子桑桑,主要講了小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國小生活。桑桑和他的家人是開學不久才調過來的。桑桑的父母親是一位獵人,打獵直到25歲,雖然只上過一年學,可他一直堅持讀書,才當上校長。在這六年國小生活中,桑桑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的感動人心的故事,蔣一輪老師與白雀姐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的杜康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慘,殘疾小男孩對尊嚴的執着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後一剎那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的情感糾葛,桑桑得鼠疫快要死時,温友菊的發自內心的鼓勵……。這一切即清晰又朦朧的展現在桑桑的世界裏,國小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精彩的六年。

最使我感動的還是杜小康,他家住在油麥地的一間“紅門”裏,他們家幾代都在經商,是首富。所以他爸爸一直是對他有求必應,可就在他爸爸拿了所有錢去經商時,船翻了,他們家破產了,杜小康停了學,懂事的他在停學後,儘自己的能力幫助父母維持生計。在校門口賣東西,掙錢減輕家裏的負擔,不怕苦不怕累,在他身上告訴孩子們,富有的時候不要浪費,貧窮的時候想盡一切辦法度過難關。

《草房子》用這些最純真的愛告訴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都充滿酸甜苦辣,當苦難來臨時,我們要勇敢去面對。與孩子同讀,和孩子同成長。

書籍的讀書心得15

五千年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悠悠文明長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顆“星”——儒家的《論語》。它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經典,我的成長因它而精彩!

説起《論語》,那可是家喻户曉的一部經典作品,不僅在我國廣為人知,更是舉世聞名。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古人曾雲:“半部論語治天下。”而且,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多也體現出了《論語》中的禮教思想。由此可觀,《論語》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

因此,這更加深了我想去閲讀它的渴望。於是,我漫步到《論語》的世界裏,嘗試着去感受其中的奧祕、陶冶自己的心靈。讀後,其中的很多句語錄都深入我心,影響我至今。

國小的時候,我並不是很注重學習。雖然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老師的問答互動,會動腦思考,可是卻很少做筆記,課本十分地嶄新,裏邊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結果,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也得到了我的“報應”,那就是複習時總是無法回憶起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點,於是成績總是處於中等偏下的水平,彷彿一株枯苗不見長勢。到了大學後,由於學業競爭的激烈,我終於明白了成績的重要性。於是我上課就一直埋頭做筆記,不肯放過一毫秒,就好像頭頂千斤重,抬個頭都不捨得。可是成績卻還是不怎麼理想,而且雖然做過筆記,但都好像是走個形式化,滿足自己的視覺需求,卻從未自己動過腦筋自己思考。這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警示了我。它告訴我只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只思考卻不學就會陷於困境之中。這清楚地反映出我當時的狀況,讓我明白了要把學與思結合在一起,兩者缺一不可,這樣的話,即使是事半也會功倍的。對啊!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馬上調整了自己的學習方式:當老師講解例題、重點時,我就應該放下筆抬起頭仔細聽講、認真思考;當老師停下讓我做筆記時,我再拿起筆書寫。果然,經過了幾個月的調整,我的成績逐漸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淺,在年級里名列前茅!

這時,雖然我的成績有了較大的起色,但是在方面卻又出現了問題。

我和一個相處得不錯的朋友鬧起了矛盾,彼此之間相互指責,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後來,因為不想再爭執下去,我主動向她提出了道歉,可心中卻還是憤憤不平,不能釋懷。也許她也是如此,於是我們之間又進行了不約而同的“冷戰”。但是,她的家長一直在調整她逃避的心理,希望她能放下往事與我重歸於好,她也明白了,也想要重拾我們之間的友誼,便趁着學習之餘主動來找我互動。時間一長,我的心竟有些被觸動了,就要被她堅持不懈的關懷所感化,卻又礙於自己的面子,無法釋懷往事。這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猶如雪中送炭,幫助我去解決這塊心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愉快嗎?是呀,她如此大度地選擇忘記我們之間的不悦,不管自己是否能成功,努力地想重建我們之間友誼的橋樑,態度非常的誠懇,若我還計較這件事、避之門外,不就顯得我是個小肚雞腸、心胸狹隘的小人嗎?於是,我慢慢地主動與她多起了互動,並且在學習上互幫互助,有説有笑,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我的心結也慢慢解開,踱步時如踩在雲朵上輕鬆。

《論語》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我國的藝術瑰寶,其中的語錄幫助我改正了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行與為人處世的。讓我明白了待人要友善,共創和諧的社會環境;並且要掌握好學習的方法,為國家大大小小的建設積極做準備,使自己的底藴豐富強大、瞭解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承擔起自己在國家中應盡的一份責任,成為國家棟梁,能夠強國盛國。這正是我身為一名中國學生説“愛國”的強烈體現。

Tags:書籍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