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藝術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6篇

欄目: 藝術 / 發佈於: / 人氣:2.39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在寫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6篇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1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教授,帶着他的十四歲兒子克里斯騎着摩托車走上了橫跨美國的旅途。在途中他不斷地與心靈對話,似乎有兩個人在同一身體內不斷地碰撞,反思,途中生活幾乎都是白描的手法,沒有什麼修辭,就連兩個人的對話都是看起來乏味無趣,卻在他個人的思考上、描寫的細節上有禪修般的記錄。

書中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他倆的旅途,一條是裴德洛對“良質”的研究。該書的前部分讀起來給我感覺像一種無所事事的遊蕩,又像各懷心事的人們在一起走,於此而言,讀起來是十分無聊的。但是讀的過程中又不得不讓人思考:他們在追求什麼?波西格跟他兒子這種無聊的相處是為什麼?他的兒子總是跟他有一層看不見的隔閡,而他對於兒子,也不是有什麼話都説出口的。

一直讀到這裏:過了一會兒,他哭着問我:“你為什麼離開我們?”什麼時候?“在醫院的時候!”沒有辦法,警察把我帶走。“難道他們不讓你出來嗎?”不讓我出來。“那麼,你為什麼不開門?”什麼門?“那扇玻璃門!”……那扇玻璃門我打不開,他們不讓我打開它。我必須照着他們的話做。“我以為你不想見我們。”克里斯説,他把頭低了下來。他眼中出現了這些年來一直存在的恐懼。現在我看到那扇門了,它是在一座醫院裏。我才讀懂了,作者波西格就是那個精神分裂的裴德洛,他在發作的時候,他的兒子感到害怕。

在波西格夢中,他正在試圖殺掉那個在陰影裏的人,結果發現自己的手正掐在兒子的脖子上。這一次對話,我讀出了波西格在精神分裂發作時,他兒子對他的擔心,而他通過兒子對此事的恐懼,才意識到那一個狀態下的自己是多麼的嚇人。他跟兒子説,可能要兒子自己回家了。

讀到此處,我的內心突然覺得很有感觸。本是並肩而行的父子,因為父親自己的原因,他選擇了獨自一人面對自己的問題,讓兒子自己前行。天下父母,誰願意如此呢?誰又不是隻能陪自己的孩子走一段人生之路呢?不能再陪自己摯愛的孩子再走下去,離開時必然對孩子充滿着擔心,可是又不得不面對一些選擇。

很多人把這本書定位為哲學書,裏面充斥着對自己內心進行剖析的人生哲學。可我更願意把這本書當做一本旅行書,一篇長長的,充滿智慧的遊記,一條長長的人生之路。

在旅途中,對每一次摩托車維修上的細節,作者細緻地追求一種叫做“良質”的東西,初讀本書,我也不知道良質指的是什麼。但是再讀下來,我想,那就是“卓越”吧。追求卓越,拒絕馬馬虎虎,或者説拒絕平庸,這是一種思維層次上的轉變。我們普通人在一般情況下是追求普通的舒適圈,因為那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的,可是追求卓越,那要用很大的犧牲,花費很多的精力才能換來。而我認為人生要務之一就是追求思維層次上的提高這個説法是非常正確的。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2

向來有蒐集書單的癖好,每逢遇見推薦的書單、書目,總要詳細記錄下來,想着有時間把所有的自己記下來的書都看一遍。看書的速度還是趕不上書單增長的速度,看的書越多,也就能分辨不同書的好壞。能啟發思考、打開認識盲區、加深思考的書就是好書。因為所有的老師都會教導多看書所以喜歡看書,不會識別書的好壞,就選擇了慢慢建立自己的書單。《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也是書單上的書,首先就被標題所吸引,標題所談論的兩件事情風馬牛不相及,查了簡介之後認為是一本關於旅行的小説,真正看完發現這是一本啟發現代人深思的關於哲學的書籍。 

故事講述了一個父親斐德洛和兒子克里斯一起騎摩托車環遊的事情,旅行前半段有約翰夫婦的陪同,旅行後半段只有父子二人。通過講旅行中的見聞穿插講哲學的問題,全部旅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跟約翰夫婦一起旅行的前半段,父子一起爬山的一段,最後是父子兩人繼續旅行。第一階段從約翰夫婦對於科技既依賴,又畏懼科學技術。沒有認真去了解和解決使用科技中的問題,約翰對於摩托車維修缺乏耐心,從來沒有認真去了解摩托車的構造和問題所在。哲學上引出關於古典的客觀科學系統和主觀美感的對立討論,引用約翰和敍事主人公斐德洛對於摩托車維修不同的態度用為例子。第二部分父子二人爬山的經歷,穿插斐德洛以前在當地教學的回憶,引出關於良知的考慮。斐德洛教的是修辭學,從意識到模仿是不正確的教學方法,到讓學生寫細微的東西和取消分數,引導學生關於良知的討論。提出良知是有機體對環境的反應,良知只會在主觀和客觀交會一剎那才會出現。最後一段在父子二人單獨的旅行中,反覆提及一個奇怪的夢境,跟斐德洛過去的經歷有關,曾經精神失常被關進醫院,在兒子的幫助下精神恢復了健康。最後一段討論的是斐德洛去芝加哥大學哲學系學習的經歷和對於良知的持續探討,追溯到蘇格拉底時期的智者學派,智者學派所主張的善和斐德洛所追尋的良知有相似性。 

書中的很多觀點都能引起共鳴。關於學校的教育,認為現在的教育在培養像驢子一樣不健全的人。人被訓練輕視自己的喜好,會對別人更加順服——變成奴隸。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不是個人所選擇的結果,有社會、國家的力量作用於其中。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制度,在訓練者我們朝特定的方向發展。在教育中,學生失去自己自主的思考,變成按照特定模式思考的人。學生來學校接受教育,不明白知識當中的價值,只有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發現自己有興趣的,重新來課堂學習。這個時候的學習是有發自內心的動力,才是一個自由的人。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用的時候的學習能夠學到真正的知識。 

關於良質的討論,從概念的難以界定到不斷深入的思考,認為主體和客體都是由良質創造且隸屬於它。又從具體的例子,説明良質如何存在於現實的生活中,大家對於文章好壞有個大概共同的看法,工作中懂得關心的人能看到良質,一個具有良質的人具有進取心。良質是關於事物好壞的判斷,是全身心投入於工作,是耐心的解決問題。工作的時候保持內心的寧靜包括生理的寧靜、精神的寧靜、價值上的寧靜。現代的社會太過於注重發展科技,物化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在良質這方面的發展有所欠缺。人口越多的城市,人們彼此之間越疏遠;人口越少的地方,人們彼此之間相處融洽。中國古代有句諺語“遠親不如近鄰”,在農村鄰居之間的交往比較頻繁,互相幫助。在大城市中鄰居、同事等的關係就不同。 

從良知的思考追溯到古希臘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對於修辭學和智者學派的攻擊一脈相承。儘管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很多方面不相同,書中有句話“一個人如果不是柏拉圖的信徒,就是亞里士多德的信徒”。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對於智者學派的攻擊,“柏拉圖面對智者的恨牽涉當時一場思想鬥爭。代表善的智者和代表真理的辯證學者為人類未來的世界走向而鬥爭。真理這一方贏了,而善輸了。”智者學派的善和良質有相似之處。通過《西方哲學簡史》,瞭解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理念和所做的貢獻,而從來沒有細緻入微的考察過他們的哲學理念中所可能存在的缺陷,及其對於當代人類的認知的影響。智者學派提出“人類是創造萬物的額參與者,人類是衡量一切的標準”,智者學派也主觀“卓越”即對生活的完整性和唯一性的尊重,不喜歡專業化。智者學派的觀點和我麼社會現在的發展和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是不相同的,真理和善需要我們更進一步的思考和選擇。

書中的很多觀點對於生活在20世紀的人們有很大的啟示意義,揭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對於科技的恐懼、對於現代教育的看法、對於人和工作關係的觀點。書中提倡“重新珍惜個人操守、對自我的信賴,老式的進取心。”對於西方占主導地位的哲學追根溯源的反思,讓我們能夠對生活的社會有更深的瞭解。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3

1.

想起《和夏末的500天》這部電影。

初看時,自己還未戀愛過,覺得邏輯混亂,是垃圾。幾年後,嘗過戀愛的滋味,再看這部電影,只有兩個字的評價:神作。

從那之後,凡是我看過的好書、好電影、好電視劇,會給朋友大力推薦。感覺不好的,都告訴自己:閲歷不夠沒看懂。

這本《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也是這種感覺,沒有看懂。

2.

沒看懂的原因,在於本書的核心是探討一個哲學問題:什麼是良質?

良質這個詞,是我第一次見到,我猜想譯者可能也思考很久,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對應,所以自創了一個詞吧。

我想起許多不開心的閲讀體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認識的詞太多。或許,許多專業的書籍本就不是給門外漢看的。

關於良質的探討貫穿全書,並且通過一個叫斐德洛的人的遭遇來展現。

作者對斐德洛的遭遇描述的十分詳細,包括所有的對話,甚至心理活動。讓我很是奇怪。

最終作者明白過來,斐德洛是他自己。所有的遭遇,也是他的親身經歷。他曾經崩潰過。

我也很崩潰,因為一個陌生的詞,我一直在尋求一個完美的解釋,想弄懂它的含義,可到最後也沒有得到答案。

3.

輝哥説,這本書最精華的地方在250頁到295頁(大致)。

我現在明白原因了,讀這一部分的時候,最有感觸。這部分講了進取心的陷阱及應對方法,有點像查理芒格的人類誤判清單。

然而,我並不想討論具體的內容,我想談談讀書的方法和心態。

輝哥倡導速讀,還專門寫過10倍速讀法,他能利用週末半天讀完2-3本書。

我讀這本《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大約用了8個小時,方法是最笨拙的從頭讀到尾。

兩種方法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自己。但是,硬要比較的話,我們會更傾向於速讀。為什麼?

因為效率更高。

沒錯,不知什麼時候,效率成了我們永恆的追求。

4.

讀書前,一定要想明白自己讀書的目的。

如果為了數量,那麼效率高是合適的。如果只是收集知識,那麼適當的速讀也很不錯。如果喜歡讀書的狀態,那麼速度則是一個無關變量。如果因為知識焦慮,那麼任何方法都無效,解決的辦法只有改變心態。

胡適説過,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芒格也説過,我們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只要比昨天的自己聰明一點就夠了。

讀書,讀就對了。和寫作一樣,不需要想太多,寫就對了。

這兩者的結合——寫讀後感,也不需要什麼範式和標準,像我這樣,就對了。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4

忘了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什麼時候,只記得最開始吸引我的便是這奇特的書名——《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乍一看會讓人以為是有關於摩托車維修的專業書籍,但摩托車維修怎麼就是一種藝術,而且還與禪有關?其實這本書還有另一個更具詩意和禪意的名字——《萬里任禪遊》,但卻沒有《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那麼直白,那麼有衝擊力。

這本書很長時間都只是出現在我的書單裏,在書店我也曾數次看到過這本書,卻從未買來讀一讀。兩週前在書店閒逛時,又看到這本書,心想對它還是念念不忘,不如買來算了,於是就開始了一場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的探祕之旅。

該書講述的是主人公帶着11歲的長子克里斯騎摩托車橫跨美國大陸,一路上有父子之間的爭辯、和諧與分歧,也有對於摩托車維修的描述,但這部分的篇幅非常少而且也顯得頗為枯燥,畢竟現在騎摩托車的人已經很少了,懂摩托車的更是少見,而勇於騎摩托車進行一次萬里之旅更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有趣的是,有關摩托車騎行所需裝備的例舉,與摩托車維修的描述,竟與梭羅《瓦爾登湖》的寫作手法十分相似。

同樣都是對物質有着很實在的描述,同樣都是以客觀的方式來闡述那些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物,在那一個個冰冷的器械、衣服、露營裝備的字眼裏,體現出作者在物質之上對精神與心靈的追求。本質上來説,這本書的主旨是一次主人公精神與心靈的自我探索、體悟與拯救,與《瓦爾登湖》通過離羣索居來獲得內心寧靜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的明智在於,摩托車維修只是本書的表象意義,內在他想要體現的則是在摩托車維修上凸顯的科學、科技的發展,與人們內心深處對古典、感性的碰撞與對立,這是屬於那個時代的矛盾之一,也是隨着時代發展必不可免的的焦點。與好友排斥科學的態度相比,主人公對科學的態度是擁抱的、融入的、積極的,這也與他對哲學、佛學的探究不無關係。

此時此刻的我們,對科學、科技對生活的滲透與融入已經習以為常,甚至如果失去手機或電腦……反而會感到無所適從,一種巨大的焦慮感猛然襲來,讓你我的內心無法獲取真正意義上的平靜。

如何獲取內心的平靜?這本書裏提倡的觀點是能夠使你平靜的就是高級的手藝。何謂高級的手藝,就是專注於去做一件事,從而察覺到良質的存在,當你發覺了良質,也就等於你獲得了內心的平靜。這種高級、這種良質,與外界環境沒有直接的關係,在打坐中、在炮火連天中、在絲毫不能受到干擾的一毫米的校準中,都可能產生內心的平靜。這是一種自然的態度。

寧靜,從自然中來。這是不是又很像《瓦爾登湖》?自然的平靜與世俗的喧囂,永遠存在讓人取捨的矛盾點。

除了摩托車維修以外,該書最大的篇幅都花在斐德洛對哲學、生命意義的探索上,與其説是另一個人,倒不如説是主人公精神分裂的一個化身。站在科學與哲學的界線上,斐德洛不相信這個世界僅僅是一個二元世界,只有對與錯、白與黑、正與反……他認為這個世界還應該存在一種良質,這種良質並不屬於主觀與客觀,也不屬於理性和感性,它應當是超越所有的,在任何藝術行為、高級活動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美、善、優雅、高貴等等,它並非物質,而是一種難以被捕捉的,無法被定義的存在。

在摩托車的旅行中,主人公一面與兒子交流對世間萬物的理解和認知,另一方面也不斷在腦海中回憶有關斐德洛的點點滴滴,他曾去大學任教、被關進精神病醫院、去大學學習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只為反駁他們……在回憶的過程中,經過不斷內在的自省與探索,他對良質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在最終明悟之際,他也最終走向滅亡,靈魂也得以安息。

然而,斐德洛滅亡了,主人公誕生了。對主人公來説,乃至對作者來説,通過這一次跨越萬里的摩托車之旅,一個全新的、充滿靈性、卓越的自我出現了,它是生命最為真實的意義,是人生最終追求的真理。

看完這本書,我唯一記住的印象,大概也就是他對良質的探索以及對自我的認知。也許這本書還有更多值得挖掘和期待的內容,但對我來説,透過這本書,看到作者進行一次精神洗禮般的旅行,就彷彿經受了一次心靈的淨化。在我們這個時代之中,這種精神洗禮與心靈淨化已經十分罕見,甚至可以説難能可貴了。

我們囿於現實生活施加給我們的`各種枷鎖,難以掙脱時代的困境。當成功、婚姻、家庭等其他世俗的光環籠罩在你我的頭頂,哪怕我們意識到這種心靈的平靜的重要性,但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來一次這樣的自我之旅。時間可以換取很多,卻也換不來片刻的安寧。

我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像主人公那樣,騎着摩托車來一次只屬於自己的旅行,不去想那些其他的瑣碎與雜事,而沉浸在旅途的風景、自然的瑰麗、內心的平靜中,在一個個名山大川中遇見自己心中的那片景色,在一個個異地他鄉找到真正的自我,在心靈探索中找到卓越的良質。

我們應該在路上,我們應該在那裏,最終我們也應該屬於它們。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5

岑孟棒,豬一樣的男人,寫着豬一樣的散文,以為文學是絕色美女,所以一心想愛,雖然懶散卻寫了不少的文字。最近拜讀於他的哲理性小説《禪與摩托車修理》,據説這個豬一樣男人的智商竟然能把測試智商的機器震破,原因是機器超負荷運作,思維的跳躍讓我忽然的覺得我無法按常理思索;或許是我智商太低??但是我的想象力足夠的豐富,以至於某人一直關切地説:不要多想,慢慢來哈!

但是這個豬一樣的男人寫的文章我還真不知道怎麼的悟出他的前因後果,他能把瘋狗羣毆和克林頓在白宮演説歸為一類,説這是因為他們都是用嘴巴幹活的,我滴個神啊,狂冒大汗……但也有區別克林頓現在下崗了,沒機會再去白宮耍嘴皮子了,而瘋狗想什麼時候羣毆就什麼羣毆,這是職業與業餘的關於,不能馬虎。

再來説説這個禪與修摩托車,話説一代禪宗達摩,出家後雲遊四海時騎的就是本田125,汗噠噠地,這哪跟哪啊在我的印象中所謂的雲遊就是騰雲駕霧,這一味的證明我的智商忒低,缺乏想象力罷了。接下來設想一下:某一天一個小後生騎着雅馬哈狂飆,突然交了狗屎運,發動機熄火了。小後生跳下摩托車破口大罵:王八蛋這輪子怎麼不動了呢!這時一邊的一個禿頭(許多年以後才知道他叫達摩)説:非輪不動,實乃施主心不動也。其不知小後生正在氣頭上,衝上去一記右勾拳,乃不知達摩施展凌波微步不及,當場口吐鮮血,幾顆大牙搖搖兮欲墜,達摩修養再好也難招架這個突如其來的一拳:小朋友你怎麼亂打人呢?你打人什麼地方不好打怎麼偏打臉呢?你看這牙……這時小後生説了一句決定達摩一生政治方向甚至影響到後代子孫的話:老頭,不是你的牙在動,而是你的心在動。沒想到的一幕出現了,達摩非但沒生氣,反而一躍而起握住小後生的手説:孩子,前途無量,前途無量啊!!忽見達摩蹲下身,擺弄起他的雅馬哈來。在這裏其實是有一定的關聯的,就是所謂的禪與修摩托車的關聯:1、修理更接近思考。

2、騎只是一種現象,一種對物質的使用;而修,更觸及物質深處,即有精神探索之意味了。

3、這就是所謂的禪悟。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我們平時腦子思索的事情,達摩把雅馬哈給修好了,這個不需要跳躍性的思維,但是在這之後達摩卻情緒不穩定了,看看他的詩;

引擎熄火,心中有魔。

認識蹉跎,後話莫説。

走下摩托,立地成佛。

牙齒脱落,總成正果。

看到此詩就知道達摩是會作詩的,不過後來好像沒看到他的詩集,或許這就是詩與禪是無緣的。

再看下達摩的感情詩:夢裏尋你千百度,

疑是嫦娥伴玉兔。

徘徊牆邊幾百步,

一生最恨鐵窗户。

此詩的標題竟然是“愛情與國民生產總值”我不知道我是怎樣地笑着打出這些文字的,達摩一味的迴避着愛情,不是愛情有毒,而是……在達摩家附近有一座豪宅,達摩感興趣的不是豪宅,而是豪宅旁邊的一間小屋,達摩是單純的,他一廂情願的認為,小屋中住的是一位千金小姐,因不屑豪宅內的珠光寶氣庸脂俗粉,便另闢一間作為香閨書房。達摩甚至能夠想象在書香漫漫的房內,小姐一個人挑燈夜讀。於是達摩害了相思,整日整夜的在小屋旁溜達,只恨小屋的鐵窗户太高又太牢靠,情愫在心頭繚繞,飄出來就成了上面的這首詩。

後面事情的發展和轉變是我們這些思維不跳躍的人士所鄙夷所思的,因為它太有偶然性與喜劇性,有一天達摩無意間聽別人説起那個豪宅旁的小屋,其實是一個精緻的豬圈。這個打擊對他來説是致命的,對我們這些按忽平常思維的人來説只是個笑話而已,因為我的智商忒低了,狂笑一下悟之:達摩看破的不是紅塵,只是那扇窗户而已。

禪説:對紅塵,首先要看破,看不破的話,就忽視它,再不行,就藐視它,還不行,那隻能無視它的存在了。這就是最高境界了。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6

下午在火車上繼續拿起《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不要被書名誤導,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開始讀起來很吃力,讀了幾頁之後,內心是浮躁的,我強忍着內心的躁動開始重讀,這一次竟然能走進作者的心境了,那些文字似乎開始熟悉和清晰起來,就好像作者在一個圍爐前給我講一些旅遊的奇聞異事,對於一些想法好像也找到了一個導師來給你一些宏觀的指導,宏觀已經足夠。

最近在狂讀歷史,地理,最近又迷上了哲學,這麼一段時間以來的一個收穫就是沒有任何總結的學習都是沒有無效的,就如同我最近學習歷史和地理內容一樣,我只是隱隱記得一些信息,但是完全沒法把這些信息串聯起來,我想複習,但是擺在我面前的就是一些零散的信息,我可拿出一堆書來甚至給出一個書單,但是他們就好比一個凌亂的書架一樣擺在我面前,我幾乎無從下手,但是感覺它們確實在。

學習的一個要訣也在與此,光有學習的過程是不夠的,學習的結果也要要重視,我們可以對形式隨意一些,但是大腦需要把這些知識沉澱下來,固化到我們的認知系統裏面。

就如同我在多年以前看《幸福來敲門》,只是印象中感覺生活艱辛不易,但是多年後重温的時候,其實情節我已經基本忘記了。

所以學習的過程裏面我們其實有很多的目標,最後多到好像沒有目標,只要有時間就去做一些事情,但是事情的輕重緩急我們沒有想清楚,於是你覺得重要的事情其實不重要,不重要的事情其實才是關鍵,久而久之,回想這個過程,多少是會有些進步,但是展望前程,卻有些茫然,因為到底該走那一條路,這個沒有人告訴我們。

這是一本寫於1968年的書,距今已經有近50年的時間,這個時間差距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認知年齡,但是幾十年後讀來卻依然受用,我想這就是思想讀物的一大亮點了。讀後感哲學,禪,道,似乎是我們思想中揮之不去的一個未知地帶,我們想搞明白,但是似乎卻難以下手,很多看似簡單到不需要回答的問題在書裏都有一個重新的視角來解讀,而這也是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大好機會。

有兩個問題在反問自己:

1.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當初為什麼要出發,這可能是對我每天寫文的一個反問,我有時候在想,但是對於定位和內容我卻沒法給出一個很確切的定位。

2.到達目的地不如在旅途中,如果我們達到了目的地,隨着而來的必然會是空虛的感覺,所以我必須調整自己,馬上適應下一個目標,同時決定該寫些什麼,做點什麼。

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寄希望於站在巨人的肩上,讓自己少走一些路,但是我們都會帶有一絲僥倖心理,那就是不勞而獲,至少在技術領域裏面這不是通用而又常犯的錯誤。

而從成長的角度來説,那就是任何事情都沒有捷徑,在各個方面要成長,都是一個修煉的歷程,我們對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其實就和我們對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