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國小數學《表內除法》優秀教學設計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2W

教學內容:《2013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P23例3。

國小數學《表內除法》優秀教學設計

內容解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課本P23頁例3。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並掌握了除法的初步認識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對比的方式使學生加深對除法含義的認識,學生可以通過畫圖、語言敍述等不同方式表徵問題結構,重點是突出數量關係的分析和把握,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根據運算的意義選擇算法,又可以使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進一步領會除法運算的含義。通過解答後的回顧與反思,滲透用乘法檢驗除法的方法,並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用除法解答的兩種情況的問題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進而加深學生對除法含義的理解。教學中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感知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用乘除兩步運算解決問題做好鋪墊。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用所學的除法知識解決有關平均分的實際問題。

2.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兩種分法,感受出發在生活中的作用。

3.養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用除法知識解決與“平均分”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明確平均分的兩種分法的聯繫與區別。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12個小圓片

教學問題診斷:

圖示理解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將抽象的文字用直觀的圖示表示出來,是對一類數學問題的提煉和概括,既能反映出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情況,也便於學生清楚地看出條件與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並通過對數量關係的分析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節課,學生能夠依靠以前學過的有關除法的知識正確列出除法算式,但是學生對“為什麼這樣列算式”可能不是真正理解,尤其讓學生用畫圖的方式表示題目的含義,再根據圖來列算式有一定的難度。有些學生雖然正確列出算式,畫的圖可能與題意不符,有些同學可能對於自己畫的圖和列的算式之間沒有建立起聯繫。也就是學生對於題目所表達的含義在理解上是有偏差的。

想到這種情況,我在上課開始,讓學生先用小圓片動手擺一擺,通過動手擺讓學生理解題目的含義並進一步理解除法的含義,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圖形與算式之間的聯繫,為下面嘗試畫圖列式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我來分一分。

(1)把12塊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塊?

學生動手操作(用小圓片代替糖)

師:怎樣列式?(12÷3=4)

師:為什麼要用除法計算?(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計算。)

(2)把12塊糖,每份分4塊,可以分幾份?

學生動手操作。(用小圓片代替糖)

師:怎樣列算式?(12÷4=3)

師:為什麼要用除法計算?(這是求12裏有幾個4?所以用除法計算。)

2.看圖説話列式。

算式:□○□=□

引導學生表述圖意:8個

,每2個一份,可分成幾份?

引導學生表述圖意:8個

,每2個一份,可分成幾份?

算式:□○□=□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分一分、説一説,使學生建立起動作表徵,在圖形表徵、動作表徵、語言表徵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兩種意義。同時,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圖與題之間的`聯繫,為下面的比較學習做好鋪墊。】

3.揭題:我們已經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幾”和“求一個數裏有幾個幾”都是用除法計算,這節課我們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 教學例3左圖

(1)讀題,找出數學信息(師:你知道了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所求問題是什麼?(生:每個紙盒放幾隻?)板書:每個紙盒放幾隻?

師:你怎樣來解決?請你來畫一畫圖。

(2)畫圖理解題意。

學生畫圖理解題意(教師對畫圖有困難學生進行指導)

小組交流所畫的圖,理解題意。

請學生代表彙報:

從圖中可知:將15只蠶寶寶平均放在3個紙盒裏,求每個紙盒放幾隻,就是將15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3)在課件中出示示意圖,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線段圖。

請學生結合圖再説一説。

(4)列式解題。

師:你能列式解答嗎?

生:15÷3=5(只)。

師:為什麼要用除法計算?

師:請你説一説15、3、5分別指什麼?(多請幾個學生回答)

15÷3=5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多請幾個學生回答)

(5)驗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師:我們的解答正確嗎?

請學生畫一畫進行驗證。

請學生回答,進行集體交流驗證(課件顯示驗證過程)。

“每盒放5只,3盒一共15只,上面的計算結果正確”。

2.教學例3右圖

(1)讀題,找出數學信息,(師:你知道了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師:所求問題是什麼?(要用幾個紙盒?)板書:要用幾個紙盒?

(2)畫圖理解題意。

師:你怎樣來解決?請你來畫一畫圖。

學生畫圖理解題意。

小組交流所畫的圖,理解題意。

請學生代表彙報:

從圖中可知:求要用幾個紙盒,就是求15裏面有幾個5,用除法計算。

(3)課件出示示意圖,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線段圖。

請學生結合圖再説一説。

(4)列式解題。

15÷5=3(個)。

師:為什麼要用除法計算?

師:請你説一説15、5、3分別指什麼?(多請幾個學生回答)

15÷5=3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多請幾個學生回答)

(5)驗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請學生畫一畫。

師:我們解答的正確嗎?

請學生畫一畫進行驗證。

請學生回答,進行集體交流驗證(課件顯示驗證過程)。

“3個紙盒,每個紙盒裏放5只,一共15只,同問題中蠶寶寶的總只數相等,計算正確”。

【設計意圖:教學例3,完全放手,由學生來尋找信息,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通過畫圖、交流、進行思路分析,學生在動作、圖形、語言表徵之間建立起聯繫,從而進一步理解除法的兩種不同的意義。學生之間通過質疑、補充、訂正進行學習互動,這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比較兩題的異同(體會內在聯繫,理解數量關係)。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道題有什麼異同?

小組討論。

請小組彙報:

學生互相交流、補充訂正、完善答案。

師生小結:

(1)不同點:

左圖已知總只數與盒數,求每盒的只數。

右圖已知總只數與每盒的只數,求盒數。

(2)相同點:

①是求平均分,都用除法計算。

②計算商時都用到乘法口訣“三五十五”。

師生歸納總結解決平均分的問題的方法: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

【設計意圖:分析兩種類型的除法問題之後,學生已經對這兩種不同的除法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通過對比、歸納、總結,有助於學生對本節課重難點進行理解。】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1.練習五第1題。

學生讀題獨立完成後請學生説一説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2.練習五第2題。

學生讀題,獨立解答,請學生進行講解自己是怎樣解答的?

【設計意圖:第1、2題是將平均分的兩種情況的實際問題進行對比編排,第1題,給學生提供了示意圖,讓學生藉助圖形進行思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兩種情況的聯繫與區別。第2題,完全是文字題,要求學生讀題,從語言文字上進行分析,能説明選擇算法的依據,提高解決除法問題的能力。】

3.練習五第8題。

(1)學生獨立完成,請學生列式解答。

(2)請學生説出這3道題的聯繫與區別。

【設計意圖:本道題是採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將一個乘法問題和兩個除法問題對比編排,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體會每份數、份數和總數三個數量之間的關係,明確:知道其中兩個量,能求出第三個量。】

4.出示圖(見課件)。

請學生觀察,提出用除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本題作為一道開放的題,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鞏固對本節課知識點的理解掌握。】

四、總結評價,談談收穫

請學生談一談這節課的收穫。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