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語文

【精】《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欄目: 語文 / 發佈於: / 人氣:1.6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兩首》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瞭解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習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熟讀背誦兩首古詩。

【學習難點】

領悟春天自然景物的美,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課老師佈置的一樣特殊的作業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麼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讚美柳樹的古詩。

(板書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叫做……

(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讚美鵝的意思,那麼詠柳是什麼意思?

6、出示課件中的圖,你們右圖中看到了什麼?

7、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賀知章。

(簡介詩人生平)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詩人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讀一讀,邊讀古詩邊把課後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4、從讀“詠、碧、粧、裁、剪“要求學生會讀,讀準。

5、指名讀,請其它學生正音,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瞭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⑴ (放遠處看到柳樹的照片)你看到了什麼?

⑵ 詩人從遠處看到了柳樹,發生了這樣的感歎: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粧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麗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的多好,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麼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讚美。

2、自讀第三、四句:

⑴ 接下來,詩人又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請同學樣和同桌去讀第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⑵ 學生自讀,指名讀,讀到第三句時,讓全班看着採集的柳葉説説柳葉的樣子。

⑶ 讀到第四句時,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讚美柳樹,也讚美了春的創造力”。

四、指導説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讚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讚美柳樹嗎?大家去和小夥伴互相説説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説和同桌説。

3、把你説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

4、講評學生的小綠筆。

五、指導生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學生提出難寫的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筆順要多次書空,記準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要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別開來,一捺改成一點。

“剪”字下面是刀。

2、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六、作業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檢查作業

1、背誦《詠柳》。

2、讀春,積累詞句。

(開火車,每人説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説一個含有“春”的詞語,看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

3、課前蒐集的有關“春”的佳句名詩,你們都蒐集了多少?

4、學生把自己蒐集的材料講出來。

5、老師出示課件(收集的詞語、成語、名詩佳句)請學生來讀。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讚美。他們對春天是那樣欣賞,那樣痴情,真可謂是把春天描摹的絢麗多彩,古人讚美春天的詩很多,我們今天學的是南宋詩人朱熹《春日》。

2、今天咱們學的這首詩,誰知道它們題目是什麼意思。

3、簡介詩人朱熹。

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朱熹的《春日》。

5、讀了這首詩後,你能猜一猜詩人在寫《春日》時的心情嗎?

(高興、喜悦、歡快、舒暢……)

(學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6、猜測終歸猜測,大家能從詩文中找出明確的詞句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

(説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老師點拔如下: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設得、東風面、總是春

萬紫千紅

7、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師範讀一次。

8、説一説古詩的大意。

三、惜春,書海求知

同學們,詩人朱熹在泗水濱春遊,心情為何如此快樂?

原因之一是因為朱熹欣賞到了萬紫千紅的春色;原因之二,請聽我細細説來(出示)《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板書“勸學”)勸告大家多讀書,因為“泗水”在山東地區是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鄉和他講學的地方,“尋芳泗水”就是説孔子在書籍中尋找知識,書中的知識道理就像是原野上美麗的春色使詩從耳目一新,深感快樂。

試想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能有春日尋芳與書海求知的聯繫嗎?我們大家要在書海中求知識,因為書的海洋裏也有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説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詩人、詩作的相關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藉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後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台”、“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説説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覆誦讀,體會意境

1、提問:詩歌的後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後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台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着理解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相關圖片、音樂磁帶、學生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挖掘積累:

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圖片導入:

出示課文插圖:

圖上畫的是什麼?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觀察到的內容。

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現。

(板書課題)

先來學習《草》。

〖對話平台

一、自學

1、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

二、感悟

1、自由讀古詩,思考:

自己哪裏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

2、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如:

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

3、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課件,説説草長得怎麼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

歲:可問學生幾歲了,隨學生回答告訴學生從出生到現在幾年就是幾歲,一歲就是一年。

盡:可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説出火只能燒光草的葉和莖卻燒不完地下的草根。

4、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並讓學生説説草什麼時候是枯?什麼時候是榮?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自主品讀的基礎上交流學習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合作意識。

三、朗讀

1、自由讀:

你喜歡小草嗎?為什麼?

(喜歡小草那種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

2、多種形式朗讀:

指名讀──配樂讀──競賽讀。

在充分地誦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四、背誦

1、情境背誦:

教師創設把《草》背給家人聽的情境,引導學生背誦。

如:離離原上草我怎麼聽不懂呢?怎麼不寫花,只寫草呢?

2、師生共同扮演媽媽、哥哥、爺爺等角色進行表演背誦。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情境表演背誦,既訓練了形義較難的字,又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利於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五、練習

1、填空:

離離______,一歲一____。野火______,春風______。

籬落疏疏一徑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飛入無處尋____。

2、按要求分類:

未 追 店 枯 徐 燒 榮 菜 宿

獨體字:

左右結構:

上下結構:

上中下結構:

半包圍結構:

六、書寫

1、學習書寫枯 、榮、燒三個字,重點指導: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

木: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鈎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鈎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第二課時

〖對話平台

一、回顧

背誦古詩《草》。

二、自學

按照以前的學習步驟自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讀:

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2、想:

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讀懂了?哪裏還不懂?

3、説:

在學習小組內説説自己的學習收穫。

三、交流

1、學生先在組內説説自己讀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介紹詩人楊萬里的資料。

2、班級交流,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

四、朗讀

1、自由讀:

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色有什麼新的發現?

2、指導讀:

孩子在捉蝴蝶時是什麼心情?

(高興、喜悦)

找不到時又是什麼心情?

(失望)

引導學生結合插圖展開聯想,豐富語言積累,進一步體會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

3、競賽讀:

小組內比賽,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班級比賽。

4、評價讀:

誰讀得好?好在哪裏?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

詩歌語言凝練,富於韻律感。多種形式的朗讀,利於學生體會詩人情感,培養語感。

五、背誦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戰背、齊背。

六、拓展

1、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2、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給學生提供二度創作的題材,不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學交流自己蒐集到的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描寫的關於春天的古詩。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裏的一棵奇葩,教師要激發學生背誦的興趣,培養課外積累的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七、寫字

學習其它幾個生字,重點指導:

未──可以先複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宿──寶蓋不宜太寬。

八、評價

1、學生練習書寫,自我評價

在自認為寫得滿意的字上做標記。

2、小組內展示交流,互相評價:

根據組內建議把不滿意的字再寫幾個。

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評、互評,使學生學會評價 ,在互相學習、借鑑、欣賞同進步。

〖詞語解釋

離離:草木長的得很茂盛的樣子。

枯:枯萎。

盡:完、全。

宿:投宿。

籬落:稀稀落落的樣子。

徑:小路。

尋:尋找。

〖相關鏈接

相傳《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十六歲時作的一首應考習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一定要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閲讀在線

《春日》(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詠柳》(賀知章)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遊園不值》(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第一首詩。

3.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別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4.強化語感訓練,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並蒐集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題意。

1.播放名曲《送別》,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

2.初讀本課兩首古詩,大致瞭解異同。

3.引導先學第一首詩。板書詩題,瞭解有關“送”的內容。

4.師生互動,瞭解黃鶴樓:課件展現黃鶴樓雄姿;板畫長江圖,明確黃鶴樓、廣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資料,瞭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摯友誼的故事。

(評:在師生交流中,通過畫面──黃鶴樓雄姿、簡筆畫──黃鶴樓及廣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動內容,使學生如見其形、如臨其境,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達到了解題入境的效果。)

5.要求學生完整表達詩題的意思。

二、初知詩意,質疑梳疑。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或註釋瞭解詩的大意,並激勵學生質疑。

4.集體交流。

(1)結合板畫弄懂“西辭”的含義,理解“下揚州”“孤帆”“盡”“唯”的意思。

(2)提出疑問,並梳理出需要重點探討的問題。

三、賞析佳句,入境悟情。

1.師講述李、孟真摯友誼的故事,為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依依惜別的深情作好鋪墊。

(點評:講解李、孟之間交往的生動故事,為學生理解後兩句詩埋下伏筆,可謂講在“關鍵處”,有畫龍點睛之妙。)

2.賞析“煙花三月”的含義。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導想象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一幅美景。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意藴,肯定學生富有創意的個性化理解。如:江邊水氣繚繞,籠罩在淡藍色的薄霧中,霧氣時聚時散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3)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感受“煙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點評:抓住“煙花三月”的“煙”,引發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先讓學生感受、理解,再表達美的感受,融理解運用為一體。)

(4)拓展理解:“煙花三月”不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沿途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鶯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愉悦的心境。

(5)指導朗讀前兩句。

3.品析“碧空盡”“唯”的含義。

(1)品第三句,各抒己見,談談對“碧空盡”的理解,體會詩人仁立凝望遠帆的情景。

(2)體會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朋友感情之深。

(3)從最後一句中,體會詩人寄情於浩蕩的一江春水,對摯友的一片深情。

(4)指導朗讀後兩句。學生自讀,自評,評後再讀。師引讀,板書:情深意長。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3.師生互動背誦讀。

(評:自由組合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悟情;教師引讀,可點撥學生如何讀出抑揚頓挫,觸發學生深入體會;展示個性讀,可引發學生展示自身獨特體會,因此多樣化的反覆誦讀,是培養語感的必由之路。)

五、回顧全詩,歸納昇華。

1.歸納總結全詩情景交融的表達方法。

2.略讀第二首詩。

3.激發學生體會第二首詩及其他送別詩的興趣。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字卡、詞卡、小黑板、收集其它的古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描寫深秋美麗景色的古詩。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

1、釋題:

⑴讀古詩題目。

(注意重點字音:贈。)

⑵師簡介詩人“蘇軾”。

2、看圖説話:

看圖,説説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3、初讀感知,瞭解古詩大意:

⑴自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⑵找出詩中生字,注意讀音易錯字:

擎殘橙劉

⑶自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⑷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三、學習第一首古詩中的生字

1、找出古詩(一)中要求寫的生字:

首枝記劉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記字音字形,然後找小夥伴交流是否認識了。

3、指導寫字,教師示範寫,學生在課堂上寫前三個字,教師注意巡視。

四、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師點撥。

3、自由組合,與學習夥伴體會讀,讀完後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後再讀。

五、啟發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六、想想、議議

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為什麼?

(秋天,收穫的季節。)

七、作業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一、複習

1、認讀古詩(一)中的生字。

2、背誦古詩。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

1、釋題:

⑴讀題。

⑵簡介詩人“杜牧”。

2、識記生字字音:

找出詩中要認的生字,認讀,解決字音。

3、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⑴根據《贈劉景文》的學習經驗,討論確定本組的學習方案。

⑵按自己組的方案自學。

4、師生合作,解決疑難:

每組提出學習中的疑難處,老師和其他組的同學與他們一起討論解決。

5、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⑴師範讀,生邊聽邊想象。

⑵生練讀,一邊想一邊讀。

6、感悟詩意,熟讀成誦:

⑴生自由讀,藉助插圖感悟詩意。

⑵找夥伴,練背誦。

三、學習詩中生字

1、字音、字形、字義。

2、指導書寫。

四、實踐活動

把自己課外學的古詩背給同組同學聽,還可以教同組同學背一首自己課外學的古詩。

五、作業

課後“我會填”。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瞭解兩首古詩的詩句的意思。

瞭解詩的作者的相關知識。

理解詩句所藴含的道理。

 《江南春》作者唐代詩人杜牧。

釋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同時又慨歎南朝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託了諷喻之意。

二句寫今:

千里江南,到處是綠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景無限的畫面。

四句弔古:

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託庇神靈,江山永固,可是時移事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還有多少佛台經院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詩人程顥,這首詩是作者春日郊遊,即景生情,意興所致寫下來的。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了春日郊遊的愉快心情。

一、二句寫景:

淡雲、輕風、紅花、綠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多麼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四句抒情:

身處這宜人春色裏,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誰知道他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閒貪玩呢?

指導反覆朗讀,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認識“乞、霄、燭、曉”4個生字,會寫“乞、巧、霄”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詩中藴含着的民間傳説,並願意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背誦兩首詩,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教學難點:

品味優美而又富有意藴的語言。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圖片、古典音樂。

2.收集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乞巧)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而古詩更是文化寶庫裏一顆璀璨的明珠。這一年來,老師和你們共同誦讀了許多經典的古詩名句。那在你的記憶中,積累了哪些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呢?找出來,讀給大家聽。

同學們在平時學習古詩時,有什麼好的方法嗎?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吧!你可以先説説嗎?

學習古詩有很多的好方法!可以多讀、多背、多記,也可以查字典、查資料、看註釋,還可以向別人請教。那就帶着這些好方法,再來學習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吧!(板書課題。)

初步感知

1.請同學們讀出課題。(學生讀題。)看看這個“乞”字,同學們在書寫時注意什麼呢?(板書:乞——氣。乞字中間少一橫。)同學們在書寫的時候,可一定要注意,再讀讀課題。(學生讀題。)

2.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林傑寫的。這是一位精通書法棋藝的詩人,而且非常的聰明,六歲的時候就能寫詩。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他的一首詩。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讀一讀,請記住,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所以在讀的時候,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學生練讀,指名讀)

3.正音:大家發現了詩的第一行有兩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嗎?(宵——霄,用點標出來。)那你怎麼來記住這兩個字呢?(“宵”字是寶蓋頭,“霄”字是雨字頭。)那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快向字典請教吧!(“宵”是晚上,“霄”是天空。)字典真是我們學習上不可缺少的好夥伴啊!來,我們再齊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學生齊讀古詩。)

4.找到你身邊的同學,用上你們的好方法,結合課文的註釋和課後資料袋裏的內容,想一想,議一議,沒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交流反饋:

1.彙報讀懂了什麼?瞭解了古詩的大概意思。

2.還有什麼不懂的嗎?

1.要理解《乞巧》這首古詩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國四大民間傳説神話故事之一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你們知道嗎?

誰來説一説。(指一個學生説)牛郎織女在什麼時候才能相聚一次呢?(每年的七月初七。)

2.(指詩第一行)在七月七日這天晚上,當時的情景怎樣?(學生自由説説,藉機理解“碧霄”)

在點點繁星中,有兩顆星星尤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嗎?(牽牛星和織女星。)能背誦杜甫的《牛郎織女》嗎?

它們在銀河的兩邊,遙遙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橋”來相聚啊!在星空下,詩人林傑忍不住吟誦着(教師示範讀):“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你能讀好這兩行詩嗎?(指名讀、男女賽讀。)

3.是啊,在這樣一個新月當空的夜晚,人們又在做什麼呢?讀讀三、四行。可以看看課後資料袋裏是怎麼説的?

原來她們是在向織女乞巧啊!説説對織女瞭解多少啊?

織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聰明、善良、美麗無比,更重要的是她心靈手巧,她織的錦緞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閃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雲霞還亮。人們給她織的錦緞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雲錦。織女在雲錦上織的圖案更是美不勝收啊!她織的花,紅似火,白似雪,嬌豔欲滴,引來蝴蝶翩翩起舞。她織的鳥,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樣,孩子們看見了,都想去捉呢!人們都對織女織的雲錦嘖嘖稱奇啊!少女們各個都羨慕,羨慕得不得了,它們羨慕什麼呢?(織女的巧手。)

你們羨慕嗎?(羨慕。)你們羨慕什麼啊?(織女的巧手。)所以古時候的少女們便在牛郎織女相聚的這一天,向織女乞巧。漸漸地便有了這樣一個節日 ——乞巧節。(古代家有女孩,總希望她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所以乞巧節又名女兒節出示古詩“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4.想象古人在過乞巧節的心情與情景,再讀讀三、四行。(學生再次讀。)閉上眼睛想想,再和同桌説説,爭取説得更好!

反饋

1.你怎麼知道人很多?

2.她們穿了多少條紅絲呢?

3.數不清的紅絲都穿完了,可見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願望是多麼強烈而美好啊!詩人林傑發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再誦讀詩句。

拓展感悟:

1.詩人林傑寫下《乞巧》這首古詩,來表達那些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願,同學們,詩中的疑問,你們都解決了嗎?那你們能讀好這首詩嗎?

2.同學試背。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乞巧節有關的古詩,其實古時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這天,都留下了許多詩篇。哪些同學還蒐集了一些和七夕有關的古詩,讀讀看,你對哪首感興趣?讀給大家聽!(《拜新月》、《開元天寶遺事》、《迢迢牽牛星》、《七夕》……)

第二課時(嫦娥)

複習

1.比賽背誦《乞巧》。

2.聽寫“乞、巧、霄、渡”4個字。

3.出示課題《嫦娥》。

體會

1、根據課前蒐集的信息資料講故事,體會豐富想象。

2.從神話故事中,你體會到什麼?(板書:豐富的想象)

3、其實詩人的想象也挺豐富的。(自由讀詩,體會想象意境)

自學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可輪讀、大聲讀、同桌合作讀、自讀等。

2.默讀質疑。這首詩題為嫦娥,卻着墨不多,通篇看到的.都是雲天幻景,説説你的所見。(讀句子聯繫注解讀懂字面意思。)

3、看到這樣的景象,你會想到什麼?那麼嫦娥呢?(藉助重點詞語理解嫦娥孤單寂寞的處境)

4、除了,這渺渺雲天,皎皎河漢,嫦娥還能見着什麼嗎?她最想見的會是什麼呢?(后羿,人間幸福美滿的生活呀。)小結:當她每晚只能看到(學生接讀)“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當她想親人卻又見不到親人,只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面對(學生接讀)“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5、她會怎麼想呢?(讓學生反覆吟誦前兩句詩句,感受當時嫦娥徹夜不眠,輾轉反側的處境,想象説話以引出下文理解嫦娥苦悶的心情。)出示: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她為什麼後悔呢?再次聯繫上文,通篇理解詩句,引起共鳴。)

6.有感情朗讀詩。

(1)生練讀。

(2)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配樂,邊想象情景邊朗讀。

7.古人常借詩句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某種心情,你覺得作者借《嫦娥》表達了什麼?(師簡介李商隱:因為政治原因,李商隱的愛情、婚姻生活很是不幸。)藉此理解詩人正是藉助嫦娥的處境來抒發自己的苦悶。再説,我們常把月亮稱為嫦娥,猜想一下,當夜色漸濃,詩人面對當空的一輪皓月會想些什麼呢?(引發學生換位思考,反嚼詩句,深入詩景,體會詩意。)。8、拓展:説不定天上嫦娥的“雲母屏風”此時在作者屋裏就只是(繩牀瓦灶,破桌爛凳……)當一燈如豆,夜涼如水時,詩人他(孤單、寂寞)就步出庭院,發出(再誦古詩,反覆品味。涵詠)

9、同是一輪明月,詩人張九齡會説:( );詩人李白會説:( )還有那些詩人也會在明月夜抒發情懷呢?課外再去找找吧。

10、完成作業。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3.理解事歌意思。

4.積累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詞,從中感悟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讚美自然之情

領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

通過工具書、反覆朗讀、質疑理解詩歌意思,體會作者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讚美自然之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詩詞大意,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具:

錄音機、幻燈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

教學流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

這節課,我們學習《古詩兩首》的第一首,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讀通

1.學生試讀,誦讀。

2.聽錄音,學生邊聽邊想象:古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從哪知道的?

三、學法“引路”,自學古詩

1.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我們應該怎樣來學習古詩?

2.歸納如下學習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入詩境―悟詩情

四、“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

1.指名簡介蘇軾。説説詩題怎樣讀?給了我們哪些信息?

2.指名朗讀詩句,注意咬音準確。

五、“明詩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利用工具書理解詩意。同桌交流、討論。

六、“入詩境,悟詩情”

1.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從詩句中體會到的?彙報、交流。

2.誦讀詩句,體會情感,感受意境。

七、領悟作者巧用修辭,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1.詩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來描寫西湖景美的?

2.品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

八、拓展延伸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板書課題

二、複習上節課的學法。

三、交流資料,瞭解詩人

四、自查釋疑,讀懂詩意

1.學生試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

2.學生試講,逐句理解。

3.觀察圖片,感受畫面之美。

五、討論探索,感受詩境

1.結合詩題,引導質疑:詩人遙望洞庭湖,望見了什麼?

2.討論探究,感受詩境。

“湖光秋月兩相和”(和諧之美)

“潭面無風鏡未磨”(朦朧之美)

“白銀盤裏一青螺”(藝術之美)

六、反覆誦讀,體會詩境

1.輕聲自讀,想象詩所描繪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七、領悟作者巧妙的表達方法

八、拓展延伸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9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詠、碧、粧、剪、裁”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詠柳》。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所描繪的景象,瞭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 談話激趣:同學們,春天到來時,天氣轉暖,花開了,草綠了,小鳥又飛回來了,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滿着生機。春天是這樣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讚美春天的詩。

2.釋題:“詠”即用詩歌來歌頌和讚美。“詠柳”即是讚美柳樹。那麼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1.教師範讀課文,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生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詞。

(1)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相互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釋詞:

碧綠:翠綠色的玉石。

粧:裝扮,打扮。

萬條:文中指無數根柳條。

絲滌:用絲織的帶子。文中用來形容柳枝細長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二句詩。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二句,思考:這兩句是是什麼意思?

(2)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麼?(一個兒童坐在一棵柳樹上吹着竹笛)從遠處看,倒垂下來的柳條像什麼?(像用絲織成的帶子)

(3)理解句意。

誰能試着説説第一、二兩句詩的意思?

(高高的柳樹如同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萬千條柳枝好像垂下來的綠色絲帶)

(4)指導朗讀。

一要讀出對詩人的讚美,二要讀出節奏感。

引導:詩人從柳樹寫到柳枝,又從柳枝寫到柳葉,詩人看到這細嫩的柳葉,是怎樣想的呢?

2.學習第三、四句詩。

(1)指名讀第三、四句。

(2)交流彙報:詩人是怎樣想的?

(柳葉怎麼這樣細這樣尖,好像是人裁剪出來的)

(3)詩人又想到是誰裁剪的呢?

(二月春風)

(4)詩人為什麼會想到二月春風呢?

(因為春風一吹,吹綠了柳樹)

(5)投影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引導理解。

(6)誰能説説這兩句的詩意。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教師範讀。

2.同桌對讀。

3.指名讀。

4.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試着背誦。

五、小結

在春天裏看到吐出新綠的柳樹,就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所以許多詩人都寫是讚美楊柳。詩人讚美楊柳更為奇特,從“樹——枝——葉”聯想到“碧玉”“綠絲滌”,最後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彷彿是二月春風把這剪刀裁出滿樹又細又嫩的柳葉。

六、擴展昇華

詩人描寫的柳樹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那麼你眼中的柳樹又是怎樣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畫一畫、説一説、寫一寫、唱一唱……)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並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指名背誦《詠柳》。

2.全班齊背《詠柳》。

教師: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描寫春天柳樹的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詩《絕句》。

3.介紹杜甫創作這首詩的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時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指導自學(按上節課的方法學習)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詩句。

2.邊讀邊想:詩人看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上有些什麼?

3.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究,質疑釋惑

1.齊讀第一、二句,想想這兩句描寫了怎樣美妙的畫面?

2.指名讀第三、四句,説説這兩句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裏向遠處眺望。這窗户好像畫框,遠處的山,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裏。詩人寫得多妙啊!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會

1.指導朗讀。

朗讀這首詩時語調要輕鬆,要突出重音:鳴、上、含、泊、千秋、萬里,要邊讀邊想像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語言特色。

4.體會詩歌節奏。

讀中體會。

五、課堂小結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你能體會得到嗎?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穫。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這首古詩是清代文人高鼎所作,從題目可知許的內容為詩人在鄉村的所見所感,是一首風箏詩,描寫了春光明媚,麗日和風,兒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鮮空氣,快樂的放風箏的情景,詩歌就像一幅畫美麗的通俗畫。

教學理念:

以讀為主,以評價促發展,在讀與評價相結合中感悟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從而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中發展學生的個性。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瞭解生字組成詞語的大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大意,在朗讀、感悟中想像

詩中描繪的情景。

情感目標:

藉助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農村兒童生活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詩篇的語言美,情景美,達到熟讀成誦,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初識意境。

師:今天老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優美的樂曲,同時觀賞老師為你們作的畫,好嗎?

(師放古箏樂,按詩句描繪的景物順序展現畫面)

1、整幅詩課文插圖

2、草長鶯飛

3、拂堤楊柳

4、水澤散發的霧氣

5、兒童歡樂放風箏

6、迴歸整幅詩文插圖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你看到了什麼景緻?

生:我看見了翠綠的草地。

生:我看見了黃鶯在飛舞。

生:我看見柳條在隨風飛舞(擺動)

生:我看煙霧,不是水霧。

生:我看小朋友在放風箏。

生:……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我國清朝詩人,高鼎坐在他居住的草堂內看到此情此景,僅用了四句話就寫下了這千古傳頌的《村居》課件演示古詩內容,板書課題。

二、初讀詩文,感知意境。

1、釋題:在鄉村居住,作者高鼎,清朝人,善於描寫自然景物。

2、聽錄音讀。

3、自由讀,要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讀後檢查。

4、出示生字卡片。

師:怎樣記住這些生字寶寶。

生:舊字加偏旁,寸加木字旁變成鄉村的村。

生:順口溜,一木一寸交朋友合在一起叫山村。

生:……

5、指導書寫,生描紅、臨寫。

6、指導朗讀、正音。

三、細讀詩文,感受意境。

1、師:請同學邊讀邊觀看畫面,哪些詞的意思自己理解,還有哪些不懂的詞語,分別做上記號。

2、師:請同學們分小組交流,在組內提不懂之處,依靠大家的力量解決問題。

春煙:春天水澤草木蒸發的霧氣,拂堤:柳枝很長,下垂着,像撫摸着堤岸。

紙鶯:風箏。

3、師:根據你對詩文的理解,能説一説詩文的大意嗎?

生:敍述詩意(大概詩意)

(早春二月,正是青草生長,黃鶯飛舞的時候,拂堤岸的楊柳,就像陶醉在迷人的春色裏一樣,孩子們放學後,早早地回到家裏,趕忙趁着春風放起風箏來)

四、吟誦詩文,品評意境。

師:請同學們帶着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同桌間互讀詩文。

生:練讀,相互糾正。

師:請你推薦一名同學到前面來讀給大家聽。

生:吟誦詩文。

師:誰能再評一評,通過他的吟誦,你感受到了什麼?有什麼建議嗎?

生:評價。

(1) 他晃着頭,我感受到柳樹在風中搖擺很美、

(2) 他的笑得再開心些,就更能體現孩子們放風箏時的興奮心情。

師:那你能來試着讀一讀嗎?

生:有感情的吟誦。

師:誰來給他評一評。

生:他讀的聲音很響亮,要是把醉春煙讀得慢一些會更好。

師:你的意思是把醉春煙這幾個字讀的聲音再拉長一些(師範讀前兩行話)是這樣嗎?

生:是的。

師:從老師的讀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我感受到柳樹在飛舞,整座山村到處是霧氣……

師:誰願意來試着再來讀一讀。

生:試讀,同桌比讀、男女賽讀。

五、賞讀詩文,進入意境。

師:放古箏樂曲,吟誦古詩,生閉眼想像畫面。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在你的頭腦中呈現出了怎樣的畫面。

生:我看見風箏飛得很高,美極了。

生:我彷彿聽見黃鶯在歌唱。

生:我聽見小朋友在歡笑。

生:……

六、欣賞畫畫,昇華意境。

1、回放課件,生齊誦詩文。

2、詩人寫出了我們兒童生活的樂趣,你喜歡這首詩嗎?

看畫面,練背誦。

七、拓展作業,張揚個性。

1、把《村居》這首詩描寫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同學聽。

2、為古詩配畫。

3、吟唱詩。

以上任選一題

  板書:

村居

草鶯飛 醉春煙 兒童學

拂堤楊柳 早春 竟放紙鶯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

2、理解詩意。

3、有感情地誦讀古詩,並背誦。

4、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5、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題。

2、讀題。

3、注意“孟(mèng)”的讀音及寫法。

4、解題。注意黃鶴樓與廣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二、交流蒐集的有關資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關係?

3、這首詩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三、理解詩意

1、學生自學古詩。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藉助文後註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

講解古詩的準備。

2、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學生自願或學習小組推薦。

(2)學講解古詩。

教師注意指點,並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

四、體會詩境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麼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為什麼?

3、這時長江裏是不是隻有孟浩然的一隻船?李白為什麼只見“孤帆”?

4、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隻由近而遠,心裏會想些什麼?

5、藉助插圖體會詩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的意境。

五、藉助詩境,訓練説寫

1、引導: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情

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別,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相見,黃鶴樓前兩人分別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們的分別時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會是什麼樣的表情。我們能不能分角

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要演戲,先要有腳本,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為這段

情景的表演,寫一個腳本,腳本要交待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環境,人們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2、學習小組合作撰寫腳本。

3、學生自願或推薦表演,表演後師生共同評議。

4、根據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腳本。

六、佈置作業

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選擇完成下面的作業:

1、有感情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2、《古詩三首》都寫到了春天,説説三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3、蒐集並閲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2個生字, 會寫2個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3、感悟詩歌的內容,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4、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時局的意思。

2、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 你們還記得《贈汪倫》這首詩嗎?誰來背一背?(生背誦《贈汪倫》)

2、師:誰來説説這首詩的作者李白為什麼寫這首詩。(因為李白要回家鄉去了,汪倫很捨不得他,親自來送他,李白很感激汪倫)

3、師:從古到今,人們在離別的時候總是特別的難過。今天,讓我們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見證一段深厚的友誼吧。

4、師板書課題。(20 送元二使安西)

二、學習古詩

(一)複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師:誰還記得學習古詩的三大步驟?

1、解詩題,知作者。

2、抓字眼,明詩意。

3、多誦讀,悟詩情。

師:你們的記性都很好。現在,讓我們根據學習古詩的這三大步驟,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自主合作學習古詩

1、解詩題,知作者。

(1)師:通過預習,誰來説説這首詩的題目應該怎麼解釋?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別 元二:王維的好朋友 使:出使 安西:安西都護府

(2)強調題目讀法 送元二/使安西

(3)齊讀課題。

(4)師:王維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李白送別的故人是誰啊?孟浩然)

(5)師:同學們的記性真好,現在誰再來介紹一下作者王維的生平呢?

2、抓字眼,明詩意。

(1)師:知道了詩題和作者,現在就請同學們根據學古詩的第二個步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這首古詩,可以用鉛筆在旁邊做批註,寫下你們的解釋或感受。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彙報。

渭城朝雨浥輕塵,

渭城(字眼,點明地點):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點明時間):早上(同朝辭白帝彩雲間)

浥:濕潤(注意字型)

輕塵:塵埃(注意“塵”字的“小”沒有勾)

解釋:渭城早上的雨濕潤了道路上的塵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新:煥然一新。

解釋:旅店外的綠柳被雨水沖洗得煥然一新。

師小節:這一句詩都是描寫作者當時所看到的景物。

勸君更盡一杯酒,

勸:請。

君:對人的尊稱,表示“你”的意思。

更盡:再飲完。

解釋:請你再喝完一杯酒。

師:從這句詩中,你看見了什麼?感受到什麼?(王維和元二喝了好幾杯酒卻還沒離開,看出他

們依依不捨)

西出陽關無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釋:等你西行出了陽關就再也沒有一個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師小結:從這一句詩你體會到什麼?(詩人與好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3、多誦讀,悟詩情

(1)複習誦讀方法。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古詩,瞭解了古詩的大意,接下來請同學自己帶上感情,把這首古詩美美地讀一讀,能背誦的同學就背下來。

師:學完古詩,應該做什麼呢?(多誦讀,悟詩情)誰還記得誦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小組讀輪誦、疊誦、表演讀、唱誦……)

(2)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朗讀的時候不要影響其他小組。

(3)彙報:哪個小組願意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古詩?

(4)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可以帶上自己的動作。

三、練習

比比誰的反應快

1、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________。

3、浥這個字讀________。

4、柳樹的顏色是________。

5、古詩前兩句是寫景還是寫送別的?

6、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同學們反應都很快, 有興趣的下課後自己出幾道題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四、課外拓展

你們還記得以前學過的送別詩嗎?(生自己説説以前學過的或讀過的送別詩)今天我們學習又學了一首送別的詩,這裏還有幾句送別的詩句,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五、總結

一首簡短的古詩, 往往包含着詩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學們課後能自己找幾首古詩來反覆誦讀,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生字書寫本。

3、背誦、默寫這首古詩。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

教材簡説

本課是唐代和宋代詩人寫的兩首描寫春天的詩,內容和觀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發現的特點,《草》是一首詠物詩,情景交融,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詩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見的生機勃勃的暮春景色。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在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大家從小到現在一定會背不少詩吧,今天我們就來比比誰會背的多,指名背古詩,不能重複。

二、在語境中整體認讀,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

(2)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

(3)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讀音。注意“榮”不要讀成y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課讀sù;“疏”要讀翹舌音。(4)小組內相互檢查認讀情況。

2.聯繫生活實際識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學,或者有的同學認識姓徐的人,就請他教大家識記“徐”這個了。

3.組詞識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帶生字識字,如,離—籬、味—未。

5.寫字指導。

(1)鞏固音、形。本課9個字要寫的字中平翹舌音的字較多,翹舌音;追(zhuī)燒(shāo)榮(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建議寫字前引導學生再次認讀這些字,鞏固讀音。

(2)觀察發現。本課的9個字包含了五種結構,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引導學生正確書寫。

獨體字:未

左右結構:枯、徐、燒

上下結構:宿、菜

上中下結構:榮

半包圍結構:追、店

(3)重點講解。

未:可以先複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宿:寶蓋不宜太寬。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鈎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鈎的拐彎處要圓潤。

第二課時一、導入

1、彙報學生查找的資料,瞭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的詩《小池》。

二、朗讀感悟

2.學生自讀古詩,藉助插圖感知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和朗讀的節奏感。教師隨機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如,結合“歲月、歲歲平安、辭舊歲”等詞語理解詩中的“歲”(“年”的意思),結合“奔走相告”、“走馬看花”等詞語理解詩中的“走”(“跑”的意思)。

3.教師誦讀,感受古詩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1)讀《草》的第一行,語氣舒緩,表現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第二行突出“枯”、“榮”,感覺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語調稍揚,顯示野火的無情和野草的頑強;第四行語調平穩有力,表現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兩行是幾筆淡淡的素描,朗讀時語調可平穩柔和,快慢有致,渲染農村寧靜、柔美的環境氣氛;第三行用歡快、跳躍的節奏表現兒童奔跑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悦心情;第四行“無處尋”讀得慢而穩,表現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4.引導學會感情朗讀,體會詩人情感,培養想象力。

(1)朗讀《草》時,腦子裏要浮現出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

(2)朗讀《宿新市徐公店》時,想象:金黃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撲蝶的兒童在菜花叢中東找西尋,分不清哪是黃花,哪是黃蝶。

5.朗讀兩首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6.利用學習夥伴的話,引導學生給第二首詩編個故事。

三、積累運用

1.練習背誦兩首詩。

2.讀讀記記《草》原詩後四行的內容。

3.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四、實踐活動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動。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資料。

2.背誦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寫的關於春天的詩。

3.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認讀2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談話

1、請大家把你課前準備好的小草拿出來

2、請同學們談談對小草的認識

3、在什麼地方發現的小草?

4、小草長得如何?

5、你是如何拔出小草?

教師小結:小草很頑強,春天一到,它又快樂地來到我們生活中,人們看到小草就會被它所震撼,唐代詩人白居易也看到了小草,還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小詩,題目是《草》。(教師板書課題)

二、教師範讀小詩,學生認真聽,聽後彙報記住哪一句三、學生自由讀詩,畫出生字,同桌或小組互相交流四、生字教學:

1、出示字卡認讀:“枯“”榮“

2、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

五、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教師畫出節奏範讀。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2、學生自由模仿讀詩

3、教師指名讀詩

4、小組合作,瞭解詩歌大意

5、以組彙報:

教師出示春草圖,冬草圖引導學生觀察圖,講圖意,理解前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問:小草冬天都經歷了冰凍、火燒,但到了春天,它們卻又長出來了,這又説明了什麼?(學生大膽發言説明小草頑強、勇敢、生命力強等)

請大家齊讀後兩句

六、朗讀全詩七、試背全詩八、指導書寫

1、教師範寫2、學生範寫

九、拓展延伸

1、讀書後古詩

2、積累白居易的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以圖引文

1、幻燈出示圖片,同學們:請大家仔細觀察圖片,然後,把你看到的告訴大家。(小男孩、黃蝶、花、小路)

2、大家來到這裏,你認為這裏的景色怎樣?(美麗)人呢?(可愛)

想知道這是哪裏呢?這裏是新市一個姓徐的人開店的地方,唐代詩人楊萬里就住在這裏。(教師隨手板書課題和作者)

3、讓生齊讀課題,理解題意。

二、自由讀詩,掃除生字障礙

師語:楊萬里看到美麗的景色,他寫了一首詩

1、圈出生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2、請小老師上講台進行生字教學,班內交流識字方法,篩出難字進行教學

3、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認讀。

三、學習古詩

1、出示全詩畫出節奏

宿新市徐公店

唐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2、教師範讀古詩

3、學生自由以組學習古詩,找出不理解的詩句

4、班內交流學習情況,(重點理解前兩句古詩)

四、指導朗讀

1、師語:這麼美的春天,我們讀詩時應該怎樣讀?

2、錄音範讀,學生模仿朗讀

五、背誦古詩

六、指導書寫

七、佈置作業

1、背會古詩,2、積累古詩

八、板書設計:

枯野火燒不盡景美麗

草宿新市徐公店

榮春風吹又生人可愛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知道這些字在詩句中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初步理解這兩首古詩的意思,感受作者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導人新課

小朋友們,現在正是春天,天氣暖和,百花齊放,人們心情舒暢。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古代詩人為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而寫的兩首詩。(板書: 古詩兩首)

二、教學《春雨》

l、 板書詩題: 春雨

2、 解題: 這首詩是唐朝大詩人杜甫寫的。原詩有八句,這裏節選其中的前四句,説的是春雨的特點。

3、 教師範讀一遍,領讀兩遍。

4、 看圖導讀,結合學習生字。

(1) 出示掛圖,指導學生看圖説出春雨細密、滋潤萬物、催開百花等特點。詩人是怎樣來寫這春雨的呢?

(2) 指名讀詩句。

(3) 出示生字卡片,學習生字。

乃:nǎi,鼻音。共兩畫,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鈎,第二筆是撇。這裏乃是就的意思。

隨:suí,平舌音。左右結構,右部先寫有,再寫 。隨是跟從的意思。

潤:rùn,翹舌音,前鼻音。左右結構,右部先寫門,再寫王。潤是加水分,使東西不幹枯的意思。 指名學生讀生字,説説生字的筆畫或結構,講生字的意思。

(4) 分句講讀。

※ 指名讀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 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 (春雨像知道時節似的,當春天一 到,它就下起來了) 想一想:為什麼詩人説它是好雨呢? (因為春天莊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詩人説春雨是好雨)對,這兩句詩讚美了春雨來得及時。

※ 齊讀這兩句詩。

※ 指名讀隨風潛人夜,潤物細無聲。

※ 誰能説説什麼叫做潛人(潛人就是在人不知不覺中透進去)那麼隨風潛人夜該怎麼解釋? (夜間,好雨隨着風在人們不知不覺中透迸萬物的內部)潤物細無聲是什麼意思?(春雨細密無聲地滋潤着萬物)誰能把這兩句詩連起來解釋一下?(春雨是在夜間,乘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着春風灑落,細密無聲地滋潤着萬物) 你説得真好! 春雨做了好事卻不聲不響,怎麼不是好雨呀!

※ 齊讀這兩句詩。

5、總結。

這四句詩讚美了春雨及時而下,無聲地滋潤着萬物,反映了詩人的喜悦之情。

6、朗讀指導。

(1) 掌握節奏、韻律(加點的是韻腳字)。

好雨/ 知/ 時節。

當春/ 乃/ 發生。

隨風/ 潛人/ 夜,

潤物/ 細/ 無聲。

(2) 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好,是全詩的中心,其他都是圍繞好來寫的,是春雨好的表現。

知,表現春雨善解人意。

當乃強調春雨好在下得及時。

潛、細、無,強調春雨的美好品格。

(3) 教師範讀或放錄音。

(4) 學生自練。

(5)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7·描紅指導。

(1) 提示描紅生字的注意點:

乃: 第一筆橫折折折鈎的橫部宜橫向右上取勢,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勢,第二筆撇須頂連橫畫,撇出時略帶弧度。

隨: 第一筆和第二筆寫成的 體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筆寫成的有宜於偏右略高處定位,中間和下部須留寫 的位置,末筆捺彎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潤: 左部三點水寫法同前,右部首點定位宜高,第二筆豎和第三筆的折部等長,門中的王,三橫間距相等,末橫較長。

(2) 學生自練描紅乃、隨、潤3個生字。

三、佈置作業

1、朗讀《春雨》,熟讀背誦。

2、抄寫春、時節各兩遍。

第 二 課 時

一、檢查複習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春雨》。

2、默寫春雨、時節兩個詞語。

二、教學《春曉》

1、板書詩題: 春曉

2、解題: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孟浩然寫的。曉xiǎo三拼音, 左右結構,左部是日字旁,右都是堯,上面沒有點。詩題裏的曉是早晨的意思。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

3、教師範讀,領讀一遍。

4、看圖導讀,結合學習生字。

(1) 出示掛圖,指導學生看圖: 畫面上是個什麼人? 她左手在拉起什麼? 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 (畫面上是個古代女子,她左手拉起簾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鳥和芭蕉等景物)

(2) 指名讀四句詩。

(3) 出示生字卡片,學習生字。

眠:mián。前鼻音,三拼音。左右結構,左都是目字旁右部是民。眠就是睡的意思。

覺:jué。上下結構,上部是 ,不是 ,下都是見。覺是個多音字,讀jue時是覺得的意思。

指名學生讀生字,説生字的結構,講生字的意思。

(4) 分句講讀。

※ 指名讀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誰能説説春眠不覺曉的曉是什麼意思? (春眠不覺曉的曉是天亮的意思)為什麼這個曉和春曉的曉意思不同呢? (因為聯繫全句的意思,説成春天睡眠不知不覺天就亮了才好講,説成不知不覺就到早晨了不大好講)對,你能聯繫全句的意思來解釋曉字的意思,講得合理,對頭,很好! 那麼處處聞啼鳥該怎麼解釋呢? (處處聞啼鳥就是到處聽到鳥叫聲的意思) 那麼詩人為什麼不寫成處處聞鳥啼呢? (自答:寫詩是要押韻的,這首詩押的是ao韻,所以要把鳥字放在句末)

※ 誰能補充一些想象,用白已的話説説這兩句詩的意思?(春天氣候暖和了,夜裏睡得香,不知不覺已經天亮了。醒來時只聽到外邊一片清脆的鳥叫聲) 想一想: 這春天的早晨多麼美好!

(5) 齊讀這兩句詩。

(6) 指名讀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7) 這兩句寫的是什麼時候的事? (寫的是昨天夜裏的事)昨天夜裏聽到什麼? 想到什麼? (昨天夜裏聽到颳風下雨的聲音,想到這樣風吹雨打,花兒不知落下了多少) 請連起來説一説。(想起夜裏曾聽到颳風下雨的聲音,不知花兒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再想一想: 花兒落了,春天即將離去,這春光多麼可貴,多麼值得珍惜呀!

(8) 齊讀這兩句詩。

5、總結。

這首詩描寫了春天一個雨後早晨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愛春、借春的真摯感情。

6、朗讀指導。

(1) 掌握節奏,韻律(加點的是韻腳字)。

春眠 / 不覺曉,

處處 / 聞啼鳥。

夜來 / 風雨聲,

花落 / 知多少。

(2) 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不覺曉: 反映睡得香,人感到滿足。

處處聞啼鳥: 反映春天生機勃發的景象。

花落知多少: 反映春光不能常駐,應該加倍珍惜的心情。

(3) 教師範讀或放錄音。

(4) 學生自練。

(5)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7、描紅指導。

(1) 提示描紅生字的注意點。

覺: 開頭三點,第一、二兩點是側點,第三點是撇點, 不可寫成黨字頭 ,第四、五兩筆寫成的禿保蓋呈下罩勢,第六、七兩筆寫成的 體形宜瘦,框內應能包容第八筆撇畫的上半,第八、九兩筆寫成的 底部齊平。

曉: 左部日宇旁體形宜瘦右部上面的 第一筆橫畫應斜向右上,第二筆斜鈎要有弧度,第三筆撇與斜鈎相交後補滿左下空白,右部下面的 ,橫畫宜平,撇和豎彎鈎起筆處均頂連橫畫,而彼此互不相連,行筆舒展,保持底部平穩。

眠: 左部目字旁體形宜瘦;右部各橫畫間距相等,豎提宜直,斜鈎應有弧度。豎提的出提部位與斜鈎的出鈎部位應橫向齊平。

(2) 學生自練描紅覺、曉、眠3個生字。

三、佈置作業

1、朗讀《春曉》,熟讀背誦。 · ;

2、抄寫《春曉》《春雨》各兩遍。

第 三 課 時

一、檢查複習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春曉》。

2、默寫春曉、風雨兩個詞語。

二、指導背誦

1、指導背誦《春雨》。

(1) 放錄音。

(2) 教師指着板書引背。

(3) 分兩個大組,一組讀,一組聽,再交換讀聽一次。

(4) 各人輕聲默唸背誦。

(5) 齊背。

(6) 指名背誦。

2、指導背誦《春曉》,方法同上。

三、課堂練習

1、找朋友(連詞)。

春 (春風)(春雨)(春曉)(春光)(春花)

時 (時節)(時間)(時光)(及時)(準時)

2、用下面的詞語寫句子。

春天--- 。

春雨--- 。

3、説話練習。

(1) 話題: 春天來了

(2) 提出要求: 根據第25頁上的畫面,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展開合理的想象,説説春天的美麗景象。

(3) 各人發揮想象,構思講説內容。

(4) 同桌二人相互説聽、補充。

(5) 指名幾人到班上講説,教師評議,小結。

附板書:

(一)

知時 發生

春雨 好雨

隨風潛入 潤物無聲

(二)

(春)

眠、不覺 (想)花落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4

【教學目的】

1、理解字詞意思及詩句的意思;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4、感受詩句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教學重點】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王維很有才華,他的詩被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是詩人十七歲時離開家鄉,遠在京城長安寫的。

二、初讀

我們先把詩讀正確、連貫。

教師範讀 自由讀 指名讀。

三、 精讀理解

1、請再讀題目,想一想,哪個字寫出了詩人離開親人的心境?(憶)

圍繞“憶”字,你能提問,啟發大家思考嗎?(根據學生質疑,板書)

(簡單的疑問根據詩題釋疑,重點為:“九月九日”:重陽節,古人有在重陽節這天插着茱萸,登高飲酒風俗;“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蒲州,與今天常説的山東不同。)

(評學生:你好學、善問、愛動腦子,相信你會越學越聰明的。)

對未能解決的疑問讓我們在詩中尋找答案。

2、出示自學要求:(小黑板)

⑴ 默讀古詩,劃出自己不懂的字詞,藉助工具書理解,並説説句意。

⑵ 四人一組思考、討論黑板上的問題。

3、檢查一、二行的學習情況:

⑴ “憶”是什麼意思?請同學們看看一二兩行,找找哪個字就是憶的意思?題目的意思就是──(板書:思)

⑵ (點黑板)怎樣思念親人呢?(“倍思親”。“倍”:加倍)什麼時候“倍思親”?(“每逢佳節”,“逢”:遇到。)可見詩人平時怎樣?

(出示:詩人平時 ,每逢佳節就 。)

⑶ 詩人為什麼會平時思親,“每逢佳節倍思親”呢?

生答:因為“獨在異鄉為異客”。(板書:獨、異。)釋:獨,異客。這句話是説 。(句意讓學生説。)

⑷ 導:“是啊,詩人所處的環境是陌生的,看見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獨、寂寞呢?讓我們讀出詩人寂寞的,極度思念親人的感受。(指名讀→評:突出獨、異、倍→範讀→指名讀、評議)

⑸ 這是一種多麼真切的感情啊。“每逢佳節倍思親”,它已成為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名句──讓我們再次朗讀一二行。

⑹ 過渡:(填空:因為詩人 ,所以詩人平時 每逢佳節就 :看到長安菊花開,他會想到 的菊花盛開的樣子;看到長安的親人團聚,他會想到(誰幹什麼);看到長安的人們重陽登高,他會想到(誰幹什麼)。)

4、指導學習第三、四行:

⑴ 詩人極度思念親人,想到兄弟們幹什麼?(生齊讀三四行)有什麼不理解的字詞?(標出字:遙、遍,説字義)再説句意。(板書:登高)

⑵ 詩人在家時,總和兄弟們一起登高,可見獨自在外,多麼遺憾啊。他知道家鄉的兄弟們此時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詩人呢。現在,就請你們做詩人的弟弟妹妹,説説家鄉的兄弟們會怎麼想,怎麼説?

5、自由讀這首詩,説説這首詩詩句的意思(指名説)。

那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6、朗讀指導,並背誦:

⑴ 點撥:這首詩感情真摯,語言樸實無華,這是我們在寫作文時應該好好學習的。讓我們再有感情地讀這首詩,想象詩中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⑵ 配樂範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⑶ 練習背誦。(師生接龍背→指名背)

四、比較,明中心

1、學了這首詩,我們再來看王維的另一首詩──《雜詩》。要求:自學,説説詩意,再比較它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有什麼相同之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出示: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來日,出發前來時。綺窗,雕着花紋的窗户。著花,開花。

2、交流:

相同之處: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深情,語言樸實無華。

不同之處:在於《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通過思念兄弟登高來寫思念親人之情;《雜詩》寫問朋友寒梅開花沒有表達對故鄉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五、作業

1、國慶佳節即將來臨,你如果有親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話寫寫你對他的思念嗎?

2、如果沒有親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當作王維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陽登高了,怎樣用一段話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呢?試寫一段話,也可以試着寫詩,不要怕,試試看。

六、板書設計

(怎樣)倍

九月九日 憶 山東兄弟

(為什麼)獨、異 登高(幹什麼)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1、會認“廬”等9個生字,會寫“吳”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的實物投影。

2、課件。(瀑布映襯青山、飛流直下的情景)

3、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望廬山瀑布

一、情境導入,理解詩題

1、(投影展示插圖)老師以優美的導語,把學生帶進詩的意境。同時隨機講解“香爐”“廬山”等詞語。

2、理解詩題,認讀生字“廬”“瀑”。(注意“瀑”的讀音)

3、齊讀詩題。

二、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1、自由吟讀,用筆圈出生字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自己讀完以後再讀給同桌同學聽。

2、結合插圖思考:

詩人站在哪裏?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景物?

3、夥伴之間交流,老師隨機點撥。

4、組織交流或提出不懂的問題,老師進行指導,結合課件的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紫煙”“遙看”“飛流直下”等詞語。

5、老師小結:

詩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着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產生了一種想象──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一樣!(學生齊讀後兩行詩句)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三、圖文對照,熟讀成誦

1、讓學生看圖讀文,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2、練習背誦,可同桌之間互相背。

四、鞏固生字

出示“廬”“瀑”“爐”“疑”,用卡片檢查學生認記情況,用組詞的方式理解字義。

五、學寫生字

1、出示下列要求會寫的字:

爐、銀、煙、流。

2、啟發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記憶字形,老師點撥。

3、重點指導“流”字。

(提示:“流”右邊的上半部分與“雲”的區別,右下部分三筆之間的間距要勻稱)

4、學生先觀察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六、個人建議

對詩的意思只要大概明白,不必要求掌握。本案中設計的問題比較好:“你看圖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

第二課時

絕句

一、複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望廬山瀑布》。

2、填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説説詩人杜甫。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藉助生字表的拼音讀準字音,再讀正確、讀通這首詩。

2、同桌互讀。

3、指名朗讀,齊讀,注音糾正讀錯的字音。(如“行”不讀xíng;“泊”不讀pò)

三、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範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

畫面上有哪些景物?

(柳樹,黃鸝,天上飛的白鷺,山上的積雪,江面上的船)

老師在學生回答後板書:

黃鸝白鷺雪船

2、看圖思考:

詩人是站在哪裏看到這些景物的?

(結合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

(先讓學生説説,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句,根據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課文,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

四、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説生讀。

(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讀詞連詩。

(老師出示詩中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

(讓學生扮演詩人,指點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五、識字、寫字,完成課後練習

1、出示要求認識的字“鷺”“含”“嶺”“泊”“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練習組詞語。

2、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

“吳”“含”“窗”“嶺”“鳴”“絕”“泊”“柳”。

3、啟發學生説説自己記憶方法,識記字形。

4、重點指導“窗”與“柳”的筆順。

5、老師範寫。

(注意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和不容易寫好的字)

6、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7、完成課後“我會填”的第2道填空題。

六、課外延伸

回家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試着背一背。

七、個人建議

背詩也要注意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帶者美好的心情去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