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校園範例 > 作文

傳統文化教案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5.78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文化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文化教案

傳統文化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中國結的編結工具與製作材料,嘗試學編最簡單的十字結。

(2)體驗編結活動的快樂,發展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小銅錢、紅絲線等材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製作材料和工具

1、小朋友都説中國結非常漂亮,那我們今天也來動手做一款中國結,好嗎?

2、那你們想想製作中國結需要些什麼材料呢?

師生共同討論

3、幼兒先看看、摸摸、講講製作中國結的材料和工具

二、幼兒嘗試操作

1、知道為什麼叫中國結嗎?結是什麼呢?

2、觀察並討論老師製作的中國結(十字結)是什麼樣的?

3、老師示範講解。

4、幼兒嘗試編十字結,教師觀察,進行個別指導

5、幼兒説説自己嘗試編結的感受。

二、引導評價

1、彼此欣賞各自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2、把自己編織的中國結送給同伴或小班的弟弟妹妹並説説其中含的祝願。

延伸活動:

陳列各色中國結及其他民間工藝品實物或資料。

傳統文化教案2

一、教學目標:

識記原文及翻譯

瞭解一些故事鏈接

二、教學重點:

《龍説》識記原文及翻譯

三、教學過程: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龍吐氣形成雲,雲本來比不上龍神靈。可是,龍乘着那些雲,邀遊於浩瀚無極的太空,逼近日月,遮蔽光芒,震動雷電,變化神奇,雨澆大地,水漫山谷,雲也算得上靈異了啊!雲,是龍使它靈異的;至於龍的靈異,卻不是雲的能力使龍靈異的。但是,龍沒有云,就沒法顯示它的神靈了,失去了它所依賴的東西,實在是不行啊!奇異啊!龍所依靠的東西正是它自己創造出來的。《易經》中説:“雲跟着龍。”既然是龍,雲自然會跟從它了。

四、賞析:

五、故事連接:

六、拓展活動:

請同學們課外閲讀《師説》,仔細體會韓愈散文的風格特點。

傳統文化教案3

教學目的:通過聖賢的教誨,啟發培養孩子的孝心,讓他們知道怎麼具體去做!

教學內容: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提問內容:上節課留的家庭作業,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小朋友舉手自己來説做了哪些?反覆強調,直到養成習慣為止。

講解內容: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好:喜歡惡:厭惡父母親喜歡你做的事情,你要儘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經心。力:是盡我們的力量。父母厭惡的事情,你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壞習慣。例如;父母喜歡讓我們好好讀書,將來有能力做事。可我們不願學習,一心貪玩,這就是不夠孝心。還有父母不喜歡我們出去和別的小朋友打架,那我們就儘量不讓家長為我們操心。做什麼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會不會高興我去做?用心體會父母對我們的教育,要使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互動請小朋友自己來講家長喜歡自己做什麼?同時老師也要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確的老師要幫助指正。如;某個小朋友就説:“我爸爸説:‘在外邊,誰要是打你,你就打他。不要怕’!”以免不好的家教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時代不同,人的素質不同,結合今天的社會,進行正面的教育。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古人説:[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可見古人對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我們不敢隨便毀傷,即使是手臂上劃一個口,父母都會擔心的,何況大病父母會難過傷心的。現在社會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順心的麻煩事,就要自殺,跳樓。沒有替父母雙親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們培養大,還沒有報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會怎麼樣呢?身體有傷,只是讓親人為你擔憂。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會跟着你蒙受恥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孫。你要想到;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對得起生養我們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撫養大,我們雖不能給他們更多的物資享受,可我們也不能讓他們為我們傷心,為我們難過。為我們而感到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沒有禮貌、不敬師長、破壞公物、打罵同學、偷盜,或者做出了不該做的事情,你的家長會為你感到自豪嗎?

朗讀課文:請小朋友打開書,進行指讀訓練。從總序複習到這堂課的內容,每天爭取邊讀邊認,天長日久不但會背誦,而且也會認字。個別的字老師也可以寫一寫,加深印象。

作業:回家詢問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麼?不喜歡自己做什麼?自己家的家教是什麼?父母希望你長大做什麼?

傳統文化教案4

學習目標:

1.通過調查走訪,向身邊的人瞭解身邊的傳統文化,培養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感受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文化。

2.感受活動的過程,初步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交流活動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悦。

過程設計

一、激發興趣,明確要求。

二、指導實踐,分工合作。

1.指導學生自願組成學習小組,並根據活動內容進行分工。(活動內容見附表)

2.分組提出活動建議,指導開展活動。

三、學生課下自主合作,通過調查走訪,向身邊的人瞭解身邊的傳統文化,逐步完成各項活動內容,分組填好表格。教師適時瞭解各組活動開展情況並相機指導。(時間兩週)

四、課堂展示活動成果(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明確課堂展示要求。

1.談話:近半個月的時間裏,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一定非常豐富、充實、有趣,因為我們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瞭解了身邊的傳統文化,感受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受到了傳統文化的薰陶。也許,以前,我們沉浸在過春節貼春聯的興奮中時,從沒意識到它是一種傳統文化;我們在津津有味地品嚐着可口的粽子時,不曾想到其中包含着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坐在電視機前輕鬆地欣賞黃梅戲時,沒有想到它是我們石牌人的驕傲。而現在,一提起這些,我們會互相會心地一笑,因為我們不僅走近了它們,而且親手揭開了它們神祕的面紗。對於它們,我們有許多想説的,想告訴大家的,想與大家一起分享的,對嗎?

2.明確課堂展示要求:

(1)先在小組內展示並整理活動成果。

(2)班內展示時根據老師的提示,分小組按活動內容逐個展示。説,要清楚明白;演,要大大方方;評,要先舉手,再發言。

(二)小組內展示並整理活動成果,教師巡視瞭解,為班內展示做準備。

(三)組織班內展示活動成果。

1.導語:同學們通過近半個月的調查走訪和動手實踐,收穫真不小。大家主要分組選擇了我們很熟悉的端午節、春節的風俗文化和家鄉戲——黃梅戲文化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現在,先讓我們一起過一過端午節,感受一下端午節的文化氛圍吧。

2.引導展示關於端午節的傳統文化。

(1)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學生介紹,教師相機出示屈原的圖象及簡介。

(2)關於吃粽子、賽龍舟和插艾草。學生介紹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的來歷、粽子的作法以及自己對賽龍舟的瞭解等,教師相機出示有關圖片及資料。

3.引導展示關於春節的傳統文化。

(1)説一説,我麼家鄉過春節有那些傳統習俗。教師相機出示交流展示提綱。

(2)關於貼春聯:為什麼貼春聯?展示自己蒐集的春聯和自己或家人書寫的春聯;説説其中一幅春聯的意思。教師相機出示學生蒐集的及教師蒐集的春聯。

(3)關於貼門神:為什麼貼門神?介紹門神上的人物和貼門神的傳説。

(4)關於祭祖:説説為什麼祭祖;介紹一下你家祭祖的情形。

(5)關於吃年夜飯:介紹一下你家吃年夜飯的情形。

(6)其他。

4.引導展示對黃梅戲的瞭解。

(1)播放黃梅戲片段,談話引導。

(2)介紹黃梅戲與石牌的關係,説説你熟悉的黃梅戲演員及劇目。

(3)關於黃梅戲的角色行當。

(4)學生表演一段黃梅戲。

(四)交流開展此次活動的感受。

(五)小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方法。

傳統文化教案5

教學目標

①學會觀察生活和蒐集資料,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

②能主動參與展示活動,樂於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穫和才能,並善於與別人交流。

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2、在活動中與同學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教學準備

準備獎品“閃光的金鑰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教室黑板上寫上活動的主題:“閃光的金鑰匙”新聞發佈會。

2、教師宣佈會議內容,規則及獎勵辦法

內容:

同學們將近期瞭解到的祖國傳統文化以新聞發佈的形式向大家作個彙報。

規則:

①按小組選一名“新聞發言人”,“發言人”先要全面瞭解小組內各位同學蒐集到的不同的傳統文化,再加以歸納向大家作具體介紹。

②“新聞發言人”在介紹的過程中要接受班內“記者”們的提問。

獎勵辦法:

凡是讓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發言均可獎勵一把“閃光的金鑰匙”。

[新聞發佈會的情境創設,給學生創造了一種談話交流的氛圍,激發談話交流的慾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明確活動的規則,從而確保課堂秩序活而不亂。]

二、民主推薦

①組內交流,讓全組同學充分了解各自蒐集的資料。

②組內評選:推出“新聞發言人”。

③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紹哪些方面的傳統文化。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三、成果發佈

①各小組依次進行介紹“發言人”介紹的時候,本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提問。

②所有同學根據發言情況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估。

[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學會自評和他評。]

四、總結頒獎

1、邀請獲獎者上台。

2、引導獲獎者發表獲獎感言。

[這一環節的設計創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性學習

選出出色的作品全班展示,“以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為題辦一份小報。

[鍛鍊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

六、佈置作業

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傳統文化講給家裏的人聽。

[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鍛鍊口語交際能力。]

傳統文化教案6

設計意圖

新年快到了,老師在教室裏掛上了中國結。古樸而又漂亮的中國結給教室增添了節日喜氣的色彩。小朋友們不認識中國結,他們好奇而又熱烈地討論着“老師,這是什麼呀?真漂亮啊。”“老師,我家裏的牆壁上也有這個東西的。”“老師,為什麼要掛這個東西呢?”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間工藝。別小看這小小的中國結,它身上所反映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我想,既然孩子們對中國結有這麼濃的興趣,何不組織一次這樣的主題活動,以讓幼兒從小了解我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國民間工藝的多姿多彩,從而萌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關於中國結的初淺知識,喜愛中國結。

2、感受中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及民間工藝的獨特魅力,萌發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準備“年年有餘”等有特殊意義的中國結

活動過程

一、交流討論:

1、這幾天,小朋友們都拿來了中國結,那請你把自己帶來的中國結是什麼樣的介紹給你的好朋友,好嗎?

2、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帶來的中國結

3、説説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麼?

4、小朋友拿來的中國結有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樣的呢?

為什麼中國結是紅色的呢?

――引導幼兒討論

二、欣賞感受

1、老師也帶來了中國結,看看和你們帶來的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2、着重欣賞中國結中的魚(年年有餘)、如意結(吉祥如意)等作品,説説這些中國結的圖案代表什麼意思。(幼兒自由討論)

三、引導想像

1、除了我們帶來的中國結,想想我們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中國結呢?

2、教師小結:我們中國人真聰明,會編出這麼多美麗漂亮的中國結,而且連外國人都非常喜歡我們的中國結呢。

傳統文化教案7

一、總體要求

要高度重視春節等傳統節日的思想薰陶和教育功能,挖掘各種重要節慶日、紀念日藴含的教育資源,利用十一、五一等節日和重大事件、重要任務紀念日舉辦羣眾性慶祝和紀念活動。把傳統節日和重要節慶日作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台,以節日民俗、文化娛樂、經典誦讀和體育健身為重點內容,着力營造團結祥和、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動員和吸引羣眾廣泛參與,使節日活動熱在基層,熱在羣眾。

二、活動內容

以中華傳統節日、國家重要紀念日、少數民族節日為切入點,大力推動“弘揚傳統文化,過好傳統佳節”主題活動深入開展。

1、“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活動。“春節”、“元宵節”凝聚着中華民族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承載着中國人的家庭_和社會_觀念。節日期間要突出辭舊迎新、團圓平安、興旺和祝福的主題,突出“紅紅火火過大年”的節日氣氛,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

2、“傳統節日·清明”主題活動。“清明節”是一個紀念先祖及離世親人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並伴有踏青、植樹等活動,節日體現飲水思源、凝聚族羣、迎春健身及關愛自然的意義。要突出紀念先人、緬懷先烈的主題,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慎終追遠,珍惜幸福生活。

3、“傳統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端午節”以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詩人屈原胸懷祖國、心憂天下、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同時,端午節自古以來也是民間一年一度的“衞生防疫節”,有着賽龍舟、打掃庭院、懸白艾、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習俗。要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圍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個主題,積極組織羣眾性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和科普宣傳活動,增強人們的愛國情感。

4、“傳統節日·中秋”主題活動。“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族性、羣眾性的特點,深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要突出團結、團圓、慶豐收的主題,努力營造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社會和諧、家庭幸福的節日氛圍。

5、“傳統節日·重陽”主題活動。“重陽節”是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習俗。要突出敬老孝親的主題,大力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增強全社會敬老、愛老、助老的意識,營造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

6、“五一、七一、十一”主題活動。結合實際組織開展歌頌勞動、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民族團結、和諧繁榮等主題活動。

三、活動方式

1、春節期間,靈川縣廣泛開展“送温暖”活動,由縣委辦牽頭負責,對生活困難的黨員羣眾進行年終慰問,給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温暖,讓人民羣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

2、五·四青年節期間,靈川縣組織開展以“我青春,我陽光,我為經開區增光”為主題的籃球友誼賽,由工會工委牽頭負責,進一步激發廣大年輕幹部職工的幹事熱情,讓青年幹部職工得到精神上和身體上的洗禮。

3、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靈川縣轄區內的學校組織開展以“青春因拼搏而精彩·理想因奮鬥而飛翔”為主題的科技文化藝術節,由教育局牽頭負責,切實關心少年兒童的成長,為靈川縣的少年兒童營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生活條件。

4、七·一建黨節期間,靈川縣開展基層黨組織和“兩新”黨組織的建黨活動,由縣委辦牽頭負責,進一步夯實基層黨組織的思想根基,積極創建優秀的“兩新”黨組織。

5、十·一國慶節期間,靈川縣組織開展以“凝心聚力謀發展·共建和諧經開區”為主題的愛國愛區主題實踐活動,由黨政辦和工會工委負責,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廣泛發動幹部職工述説心中對祖國、對靈川縣的祝福和寄語。

四、活動要求

1、要突出節日文化內涵。注重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尊禮崇德,充分發揮文化建設塑造文明、文藝美化心靈的作用,藉助文化藝術形式,通過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把“弘揚傳統文化,過好傳統佳節”活動變成薈萃民風民俗,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盛典。

2、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節日期間,各級各部門要開展慰問幫扶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活動,開展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等弱勢羣體的服務活動,弘揚尊老愛幼、扶困濟弱的傳統美德,展示中華民族崇德向善、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精神風貌,讓人們從節日活動中汲取道德的營養。

3、要普及文明過節理念。引導人們科學認識和把握傳統節日習俗,破除封建迷信、發揮健康向上的節日文化,避免把節日過成“吃喝奢侈節”、“封建迷信節”,引導人們在節日期間移風易俗、綠色節儉、健康文明。

傳統文化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能夠讓學生正確流利朗讀全文,能背誦名言名句。

2、理解文中表達的思想。

3、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教學重點:

能夠讓學生正確流利朗讀全文,能背誦名言名句。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表達的思想。

四、教學方式:

熟讀背誦,合作學習

五、教學過程:

(一)初讀文本

1、自由朗讀

2、範讀正音

【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於上有道:不信於友,弗(fǘ)獲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事親弗悦,弗信於友矣;悦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悦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親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3、學生抽讀

4、全班齊讀

5、小組分讀

(二)整體感知

講述離婁章句上十二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名句:

1、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

翻譯: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

2、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翻譯:所以,真誠是上天的原則,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

3、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翻譯:極端真誠而不能夠使人感動的,是沒有過的;不真誠是不能夠感動人的。

(四)內容概括

真誠的確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所在,一個人如果沒有真誠,一切都無從談起。

(五)熟讀、背誦名句

(六)拓展延伸

討論:豬肉有瘦肉精,魚有孔雀石綠,奶粉有三聚青安,中國部分商人講究真誠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真誠嗎?

六、作業佈置:

熟讀文本,背誦名句

傳統文化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活動中相互分工,相互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展示有關傳統文化資料,旨在引起學習傳統文化的濃烈興趣,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保護祖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從而激發對偉大祖國的摯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瞭解有關民族傳統文化,瞭解傳統文化中豐富的內容。

2、圖片,實物(中國結等),文字資料。

三、活動人員三年級9班全體師生。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步驟:

(課前少年先鋒隊隊歌,結束時班主任總結)

1、古詩詞誦讀

2、模特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物件

3、三字經誦讀

4、故事表演

傳統文化教案10

【角色扮演區】

中華美食街材料:

1.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的從各地帶回的民俗特產,在美工區自制的天津麻花、杭州小籠包、湖南臭豆腐等特產。

2.價格牌,自制貨幣若干。

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瞭解祖國民俗特產的多樣性,能夠自主分配角色並積極參與遊戲。

2.引導幼兒將收集的民俗特產進行分類整理,並輪流扮演推主、顧客、服務員。

3.鼓勵擔任服務員的幼兒通過繪製宣傳海報,設計廣告語、推薦詞等推薦商品,並給民俗特產標價。

4.引導幼兒到每個攤位品嚐特產,感受不同地區食物的特點。

茶藝館

材料:

1.茶具,有關茶的書籍,紅茶、綠茶、烏龍茶等茶葉品種。

2.泡茶流程圖,幼兒茶道服裝,古箏曲等。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觀察不同茶葉的不同特點,學習簡單的泡茶方法,體驗中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2.鼓勵幼兒與同伴協商後合理分配角色,進行泡茶、品茶活動,學習基本的茶藝禮儀。

3.指導幼兒學習茶的分類與用途並學習如何區分紅茶、綠茶、烏龍茶。

4.提醒幼兒不能混沖茶葉,知道杯子易碎,注意輕拿輕放及時清洗。

【美工製作區】

民間藝術欣賞

材料:

1.民間藝術作品風等、泥塑、雕刻、中國結等的實物、圖片、圖書、視頻等。

2.各色彩泥若干,牙籤、模具等輔助製作工具若干。玩法與建議:

1.請幼兒仔細觀察泥塑作品阿福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説説它的色彩和造型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美好寓意。

2.觀察中國結,感受其造型優美、編結方法多樣,知道中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絲線編結而成,代表着喜慶、團結幸福、平安並通過不同的圖案寄託“吉慶有餘”“福壽雙全”“雙喜臨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3.指導幼兒欣賞民間藝術的圖片、書籍等,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童謠、趣聞趣事等。

4.欣賞富有代表性的中國的、山東省的民間藝術作品的視頻、圖片,瞭解民間藝術的豐富多彩與美感。

5.嘗試運用彩泥創作自己喜歡的泥塑作品。

【拼插建構區】

天安門

材料:

天安門照片、積木、紙盒、薯片筒等輔助材料。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觀察天安門的照片,掌握天安門城牆和城樓兩大部分的建構特點。

2.鼓勵幼兒嘗試搭建天安門,教師可提出如下要求:

(1)注意城門、城牆和城樓的比例和對稱關係。

(2)選用合適的材料,生動地體現四檐斗拱反翹的古建築特點。

(3)突出天安門宏偉壯觀的氣勢。

3.提示幼兒可運用手工區製作的燈籠等裝飾節日中的天安門。

【語言閲讀區】

古詩競賽

材料:

在閲讀區投放經典古詩的掛圖或圖書;繪畫紙、彩筆。玩法與建議:

1.背古詩。請幼兒朗通自己記住的古詩,看看誰背得多。

2.説古詩。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韻律和意境。

3.演古詩。請幼兒邊唱邊用動作表演喜歡的古詩。

4.畫古詩。請幼兒到美工區用繪畫的形式表徵古詩內容,再投放到閲讀區。

象形字配對材料:

象形字變化卡。玩法與建議:

1.幼兒可以玩遊戲“字寶寶找家”,分別為象形字、現代漢字找家。同樣多的卡片,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2.玩遊戲“象形字配對”,把兩個“家”中的字進行對應擺放,觀察古代象形字與現代漢字的不同。

3.寫寫畫畫象形字。

圖片詞語接龍

材料:

畫有格子的詞語板,水彩筆。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嘗試在卡片上繪畫詞語,進行簡單的詞語接龍遊戲。

2.教師可先出示2-3幅圖片,如“刷牙一牙齒一齒輪一輪船”等,請幼兒仔細觀察規律然後説出相應的詞語,進行接龍遊戲(前一幅圖詞語的尾音是後一幅圖詞語的前音)。

3.鼓勵幼兒在空白卡片上將詞語畫下來,嘗試進行圖片(詞語)接龍遊戲。

4.提醒幼兒不能重複已經接過的詞,不能讓別人提示。

【音樂表現區】

紅綢舞

材料:

紅綢若干、秧歌十字步跳舞毯。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掌握十字步、後踢小跑步的舞蹈動作要領,能夠動作協調地跳紅綢舞。

2.請掌握舞步較慢的幼兒繼續利用“秧歌十字步跳舞毯”練習十字步。提醒幼兒跳十字步時要注意雙腳的順序及做後踢小跑步時要繃直腳背、努力向後上方踢。

3.鼓勵幼兒大膽地創編自己喜歡的動作及隊列、隊形,並與同伴合作表演。

雙簧表演

材料:

錄音機或播放器,雙簧表演視頻,椅子1把,背面粘1塊可以藏人的大板,雙簧頭

飾1個。

玩法與建議:

1.指導幼兒商議確定一個兩人都會的內容,比如兒歌“唐僧騎馬咚哩個咚”,協商説話的語速,一人戴頭飾在前表演,一人在椅後説話。

2.鼓勵在前面表演的幼兒表情誇張,在後面説話的幼兒語調誇張,吐字清晰。

3.重點觀察和指導幼兒相互間的配合和誇張的表演。

【科學發現區】

多變的陀螺

材料:

1.有圖案和沒圖案的陀螺若干。

2.在圓心打好孔的圓形陀螺面、陀螺軸(可用牙籤代替)、彩筆、即時貼若干。

3.土豆片、茄子片、蘿ト片、水果片等。玩法與建議:

1.自制陀螺。幼兒操作做陀螺的材料自制陀螺,並玩一玩,比一比,看看哪種形狀的陀螺轉動的時間最長。

2.奇異陀螺大賽。幼兒自選用蘿ト、茄子、蘋果等蔬菜或水果切成的圓片插上牙籤,做成蔬菜或水果陀螺,看看哪種陀螺轉動時間最長。

3.陀螺變變變。

(1)指導幼兒在沒有圖案的陀螺上面添畫點線,試試陀螺旋轉起來會呈現什麼圖案。

(2)指導幼兒在沒有圖案的陀螺上粘貼顔色不同的即時貼或用彩筆畫上不同的顏色,旋轉後看看陀螺顏色的變化,可以兩種顔色混合,也可以三種顏色或多種顏色混合,觀察陀螺旋轉起來所呈現的色彩變化,感受視覺暫留的現象。

4.鼓勵幼兒將自己的觀察、發現與同伴進行溝通、交流。

印刷真好玩

材料:

印刷板(泡沫板或KT板)、竹籤、宣紙、毛巾、刷子

玩法與建議:

1.指導幼兒學習印刷的方法,嘗試刻板、上色、抹刷,感受印刷術的神奇。

2.鼓勵幼兒用竹籤在印刷板上自由創作,刻畫自己喜歡的圖案。

3.指導幼兒在制好的印刷模板上均勻塗色,並快速附着宣紙,用毛刷輕輕掃刷表面,最後揭起宣紙。

4.提醒幼兒揭起宣紙時動作要慢、輕。

【益智遊戲區】

漢字轉盤

材料:

自制漢字轉盤、卡紙、膠水、幼兒照片。玩法與建議:

1.引導幼兒將圖畫、象形字、漢字一一匹配,加深幼兒對漢字結構和象形特點的認知。

2.指導幼兒轉動轉盤,使相應的圖畫、象形字、漢字在一定區域相對應。

3.鼓勵幼兒自制“姓名轉盤”。將班級幼兒的照片、姓、名分別標註在每層的轉盤上,嘗試將三者之間一一對應。

傳統文化教案11

教材分析:

通過孔子語錄,讓孩子們遵循最基本的道德準則,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在理解基礎上水到渠成地完成熟讀背誦本文的任務。

教學重點:

通過多媒體、活動等多種教學手段在一堂課的各個環節中反覆強化學生的.朗讀和背誦能力。

教學難點:

學生在教學各環節銜接中對教師指令的準確把握並努力突現其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1.本學期我們已經學了《熟讀精思》中古人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請同學們回顧一下。

老師明確:學習方法是:熟讀和精思。且是兩者的有機結合。(全班齊聲背誦全文)肯定其背誦的熟練度後引出今天將學的課文。(導入)

2.請同學們不要翻書,先放鬆一下腦神經,讓我們先來看幾幅漫畫。看看畫的都是些什麼?比比誰的觀察力最強最準確。

a.展示課件中第一幅漫畫。在同學們開動腦筋充分發揮其創造力回答後,為該圖配上相應的説明文字------“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老師示範性地帶讀,學生跟着朗讀一遍。

b.同樣的操作方法:放圖---思考----回答---文字---帶讀---朗讀(共5幅)

初步目標:學會流利地朗讀每一段文字。

3.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老師將給出每段話中生字的解釋,請同學們自告奮勇起來翻譯句子。(老師點評並給出規範的翻譯方法,隨後通過課件切換,回到相應的每張漫畫,請同學們通過朗讀及時鞏固一遍。)

在翻譯中老師需要適時補充拓展的內容:

a.古人的“學”包括哪兩方面內涵?

老師明確:學分國小和大學。國小---詩辭章句;大學---修齊治平(板書)

b.為何古人會因“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而“不亦樂乎”?

老師明確:古人倡導“遊學”傳統。通過學識的增長道德素養的提高實現自我價值的昇華並以此為樂。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的“遊學”有些接近於現代的學術交流。(板書)

c.學和思的辯證關係是怎樣的?

老師明確:學而不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思而不學---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而會產生“罔”和“殆”的狀態。(板書)

4.同學們逐句翻譯和朗讀得很好。下面我們把所有的畫面和文字串起來,請同學們抬頭看着課件和老師一起圖文並茂地朗讀全文。(對學生的朗讀給予肯定和點評)

接着再請學生在沒有老師領讀的情況下,獨立地邊看邊讀。(同樣給予點評)

5.聽了同學們流利的朗讀,老師對你們的能力非常自信。下面老師要加大難度,只給同學們看圖片,而隱去了文字。看行不行?

a.哪位同學自告奮勇先來試試?(給予表揚和鼓勵)

b好。現在請全體同學一起來看圖背誦。(給予表揚和鼓勵)

課堂檢測:

6.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剛才背誦的內容,結合課本,歸納一下文章教會了我們哪些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總結:老師明確:

一、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學而思、思而學。擇善而從、擇不善而改

二、學習態度:

不亦説乎、不亦樂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7.經過了一段緊張的操練,下面讓我們回到生活場景中輕鬆一下,完成一個情景對話。(展示課件)

要求:用文中剛學到的原話填入對話的空白處。

過程:老師先介紹對話的背景,再請同學踴躍舉手填空。

8.同學們活學活用的能力很強。不知道表演能力如何?下面老師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情景對話中的人物。

(強化熟讀背誦又能學以致用的目的基本能夠達到。最後以掌聲和全班再次流暢地背誦全文作為這一環節的結束。)

9.小競賽------名言/故事、語錄大串聯

規則:全班同學分成四大組,每組選出一個代表從老師課件中顯示的6幅卡通畫中選中其中之一。每幅圖都隱藏着一套題目。每套題目中都包含着兩個成語故事或名言,抽到題目的代表可以在規定的3分鐘時間內和全體組員進行討論。討論圍繞兩個問題展開:

第一:這兩個成語或名言分別與文中哪句相對應?

第二:你為什麼要將兩者關聯起來?説明理由。

凡是答對一道的代表都可以為本組贏得1分。

過程:在討論時老師及時到各組瞭解進展,並控制好時間。在交流討論結果時,如有代表答錯的,老師給出正確答案並解釋其中的原因,同時對其答對的部分給予肯定。最後以得分的高低確定各組名次。

傳統文化教案12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岑參及其《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的原文及譯文。背誦這首詩。

教學過程:

一、經典回放。

1、讀原文,學生初步感知。

2、學生了解邊塞詩人岑參。

二、出示譯文。

學生與原文對照,進行自學。

三、温馨點擊。

讀讀,增長知識並從中受到教育。

四、活動廣角。

1、背誦古詩。

2、找另外描寫邊塞軍事生活的詩歌來讀一讀。

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李頎《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五、成長階梯。

認真填寫。

宋詞

傳統文化教案13

教學內容:

藍貞之的古詩《八水河玉龍瀑》

教學目標:

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瞭解龍潭瀑的景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蒐集、處理資料的能力。

教材學情分析:

該詩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該瀑布也很美誘引學生一睹為快,利於學生細細學習。

教學難點重點:

使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

教學方法:欣賞學習法、讀書指導法

教具:光盤、資料卡、投影儀

教學過程:

1、教學“詩畫覽勝”部分,師生共同學習《八水河玉龍瀑》古詩的詩意,領略古詩語言的魅力。重點講解“已、練、違、通銀河”等詞語。

2、學生自學“温馨點擊”部分,。

(1)學生自讀,藉助工具書學習。

(2)教師幫助學生對景色特點產生一些理性的認識。

3、學習“活動廣角”部分

(1)教流學生對景點的認識,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蒐集有關龍潭瀑的資料,比一比,誰蒐集的最多最豐富。

4、階段

(1)生自我,談自己的真實感受。

(2)師表揚積極發言的優秀學生。

板書設計:

八水河玉龍瀑

百尺峭崖高無已,左右青山近相比。

一練高掛懸崖巔,玉龍側噴西江水。

餘波流沫隨風飄,如拋珍珠墜還起。

只應泉源直上通銀河,不然何以仰視去天不違咫。

傳統文化教案14

教學內容:

(一)成語探源(二)成語詩畫

教學目標:

流利地朗讀背誦成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蒐集、處理資料的能力。

教才學情分析:

成語及成語故事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利於學生吸取傳統文化。

教學難點重點:

使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學懂成語的來源。

教具:光盤、資料卡、投影儀

教學過程:

1、教學“藝海拾貝”部分,師生共同學習“指鹿為馬”及其意思,領略對聯語言的魅力。重點講解“趙高、阿、陰中、諸、法、杞人憂天、高山流水”等詞語。

2、學生自學“温馨點擊”部分,。

(1)學生自讀,藉助工具書學習。

(2)教師幫助學生對景色特點產生一些理性的認識。

3、學習“活動廣角”部分

(1)教流學生對對聯的認識,激發他們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蒐集有關成語及故事取處的資料,比一比,誰蒐集的最多最豐富。

4、總結評價階段

(1)生自我總結,談自己的真實感受。

(2)師表揚積極發言的優秀學生。

板書設計:

成語探源四面楚歌洛陽紙貴夜郎自大

杞人憂天聞雞起舞鑿壁偷光杯弓蛇影

傳統文化教案15

一、班會主題。

“我們的節日——中秋”經典誦讀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了解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以及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民間傳説。

2、讓學生知道中秋節是我國民間慶賀豐收和團圓的節日。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學生懂得各種形狀的月亮的名稱。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三、活動建議。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在內容的設置上由淺入深。主要從中秋節的風俗習慣入手,讓學生初步瞭解中秋節,通過嘗一嘗月餅,畫一畫學生心中的中秋節等動手操作活動,來激發學生對民俗節慶課的興趣。

2、建議讓學生可以回家做適當的準備,通過詢問父母等查詢方式,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3、在課後拓展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將自己對中秋節感興趣的內容和習俗的瞭解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畫一畫心中的中秋節,教師把學生的作品挑選後佈置在教室的展示板進行展示。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1、歌曲:《但願人長久》。

2、學生事先收集有關中秋節的信息。

3、學生進行才藝準備。

4、學生帶好月餅。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主持人“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1、首先以歌曲《爺爺為我打月亮》引出班會主題;

2、師生談話引入八月十五中秋節;

3、學生交流今年中秋節的活動安排。

第一主題:話説中秋

(一)聽故事《中秋節的來歷》甲:你知道“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嗎?請聽故事《中秋節的來歷》(同學説中秋節的來歷)

乙:噢,原來中秋節是這樣來的,真是一個美麗的傳説。

(二)聽故事《嫦娥奔月》

甲:中秋之所以成為佳節,也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有關。乙: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説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現在就讓同學來介紹一下,請聽故事《嫦娥奔月》(同學説嫦娥奔月的故事)甲:嫦娥真是個善良的仙女,為了百姓,情願自己受難。

乙:中秋吃月餅也是為了紀念朱元璋月餅起義,希望嫦娥一家團圓的民間傳説。

(三)競猜中秋燈謎

主持人2:同學們,中秋夜,明月高懸,桂香浮動,民間有賞月猜謎的習俗。下面和中秋有關的謎語你會猜麼?

中秋菊盛開(打一成語)

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

十五的月亮(猜成語)

月亮裏的桂樹(打一成語)

(四)品誦中秋詩文

主持人1: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借月抒懷,留下許多不朽的詩句!

(生誦詩歌)

全班:古詩吟唱:水調歌頭(歌曲:但願人長久)

甲: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

乙: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閤家團聚,品餅賞月,盡享天倫之樂。

甲乙:《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四、第二主題。

中秋實踐活動

1、設計別緻精美的月餅圖案

2、畫出自己見過的月亮形狀

五、小結。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