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政範例 > 報告

幼兒園課題結題報告

欄目: 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97W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課題結題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課題結題報告

幼兒園課題結題報告1

一、研究的緣由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發現、保護和引導幼兒固有的天性。”“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但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中,還存在重智育、輕遊戲的傾向。家長也更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往往認為遊戲就是“玩”,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多少用處。兒童遊戲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孤獨。而另一方面,民間遊戲面臨失傳。那些曾經給我們帶來無限快樂的民間遊戲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為孩子們所熟悉。其實,民間遊戲簡單易學、趣味性強、材料方便、不受場地人數限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潛在發展空間,正適合我們縣城的幼兒園,我們何不把民間遊戲介紹給孩子們,讓他們也體驗傳統遊戲的快樂呢?為此,我們幼兒園選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學前兒童遊戲的多元價值開發”子課題“民間遊戲的現代意義挖掘”,希望在課題引領下認真瞭解、解讀民間遊戲,讓它在幼兒幼兒園教育中發揮巨大作用,讓孩子們體會民間遊戲的樂趣,促進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同時也希望,在課題引領下,教師的專業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標

1、研究民間遊戲所藴含的教育價值,瞭解遊戲對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情感、智力發展的作用。

2、以課題活動為契機,提高老師的專業素質,重點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研究內容

1、民間遊戲與幼兒多元智能(特別是社會交往能力)發展的關係。

2、各年齡班如何選擇適宜的民間遊戲,如何對傳統民間遊戲進行改變和創新。

四、研究對象

主要選擇夏津華夏幼教中心3---6歲(小、中、大班)約300名幼兒作為研究對象。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評優展示法、觀察法、談話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對相關遊戲資料的蒐集、學習、分析和理解,瞭解關於幼兒遊戲評價的最新進展和民間遊戲的現狀,為幼兒進行遊戲活動提供理論支持和方法指導。如:我們通過研究資料蒐集了很多少數民族的遊戲,如“叼羊大賽”、跳花竿等,孩子們很喜歡。

2、行動研究法:我們經過思考決定實施以幼兒為主體,以活動案例為載體的教研活動模式,注重行動研究------反思------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再次活動(行為跟進),緊密結合實踐中的難點盡心研究。如剛開始做課題時,小班幼兒不適合蒐集來的民間遊戲,因為一些比賽性質的遊戲對體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較高。我們經過反覆研究,改造民間遊戲,重點發展適合小朋友的非競賽性質的遊戲,老師們提出來可以試試語言類遊戲(比如《拍手歌》)和表演遊戲(比如《挑小狗》),結果孩子們很快就愛上了這些活動。

3、評優展示法:從全園評選出幾個最優秀的民間遊戲活動案例,請老師們一起觀看活動,並當場進行評析,合理吸收和借鑑,然後應用於實踐。這樣進步非常快。如,我們在07年12月觀看了楊傑的《百變神圈》,老師們都從中學到不少東西,大家發現,民間遊戲配上民族樂曲,感覺很美!08年11月我們又觀看了蔣巖巖的《齊天大聖》,我們又發現,用傳統故事中的人物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體育遊戲、表演遊戲交融滲透,遊戲的趣味性大大增強。就這樣,大家經常交流,互提建議,一點點提高。

4、經驗總結法:將同做“學前兒童遊戲的多元價值開發”課題的其他幼兒園的成功經驗合理吸收,取得對課題開發有啟發意義的經驗,概括出支持課題研究的先進方法並加以利用,對我們研究水平的提高很有益處。上級課題組給了我們很多交流學習的機會,利津一幼的“資料收集”和煙台藍天幼兒園的論文寫作都給了我們極其寶貴的啟發。

5、觀察法:觀察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進行分析和比較,會發現很多有價值的東西。這也是我們最常用的`方法,遊戲的觀察評析都以此為依據。我們會在角色遊戲中發現孩子的社會性發展水平究竟怎樣,還會在體育遊戲中發現孩子的運動能力如何------記錄下來,便於又針對的實施教育。

6、談話法:主要用於遊戲之後,和小朋友交談,瞭解他們在遊戲中的感受,以及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以便及時對遊戲規則做出調整。

六、研究實施步驟

1、學習準備階段

A、基本理論的學習:學習丁海東《學前遊戲論》、周兢《中國民間遊戲》、皮亞傑《兒童心理學》,重點學習學前兒童遊戲的專業論著,進一步瞭解幼兒遊戲的特點,並瞭解民間遊戲由來和各種玩法,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思考如何讓民間遊戲深入孩子的生活,讓他們真正喜歡上民間遊戲。

B、確定人員分工和各時段任務:

我們這個課題由園長常紅喜親自督導,教研組長宿軍全面負責,精選我園最優秀的骨幹教師:龐曉明、孫玉傑、海振秀、孟婷婷、姜欣欣、孫瓊、王愛霞、李冬梅、徐冰等負責基礎活動的實施,辦公室主任慄娜負責資料的整理。具體安排如下

起止時間要解決的問題負責人20xx.1------3月活動發起,蒐集素材,分析歸類。

20xx.3------20xx.4月實踐階段,各班選取民間遊戲活動。課題組全體教師20xx.4------20xx.4月階段總結,全園遊戲展演,資料收集。課題組全體教師20xx.5------9月結題階段,提升經驗,鞏固成果。常紅喜、宿軍、慄娜2、課題實施階段

第一步:召開課題組會議,制訂各階段目標,明確各自的任務。

第二步:利用圖書文獻、學前教育網蒐集民間遊戲的相關資料;召開班級家長會,請小朋友和家長都參與收集相關材料的活動中來。

第三步:資料彙總,研究、分類,確定哪些遊戲適合在幼兒園開展。

第四步:各班每月選取一個合適的民間遊戲,介紹給小朋友,大家一起做遊戲,教師觀察並記錄。課題組根據幼兒的情況和老師的意見召開教研會,分析解決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推廣先進的經驗。同時注意收集文字資料、影像資料。

第五步:對活動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篩選,並分門別類存入檔案。

第六步:提升經驗,重點引導參與課題的教師撰寫論文、製作課件。並進行評比,相互學習。

第七步:結題,向上級課題組呈交研究成果。

七、研究成果

我園於20xx年1月被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學前兒童遊戲的多元價值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定為課題研究實驗園,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我們選取的子課題是《兒童傳統遊戲的現代意義挖掘》。在從事課題研究的兩年多裏,在總課題組的引領下,課題組成員深入研究,積極實踐,大膽創新,在民間遊戲的創新改編、遊戲和幼兒多元智能關係的研究、教師的教研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大有收穫。同時,還積累了大量的遊戲活動資料,編制了自己的園本教材。華夏幼教中心的孩子愛遊戲、玩遊戲已蔚然成風。現將我們取得的成果列舉如下,請總課題組檢查驗收:

1、民間遊戲的創新、改編。

我們在整個課題研究中共收集四十多個民間遊戲,分為體育類、益智類、語言類、藝術類並對這些遊戲作了相應的創新改編,並已經彙編成冊(見《夏津華夏民間遊戲集錦》)。其中三篇被收入20xx年4月淄博總課題交流會《階段性成果集》。

2、遊戲和幼兒多元智能關係的研究。

我們對開展的每一個遊戲都進行了多元價值分析,發現通過豐富的遊戲,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智力、體能都有較大提高,特別是社會交往能力提高很快。我們已經制作遊戲觀察幻燈片5個,整理出論文十餘篇並編印成冊,其中論文《親子游戲在家園聯繫中的作用》已在《幼教園地》20xx年第一期發表;課件《捉不住的小魚》、《我和報紙做遊戲》獲“解讀兒童遊戲,走進童心世界”課件大賽一等獎。通過教師的分析總結,我們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遊戲發展幼兒的多元智能。很多外地參觀交流的老師都説:“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遠遠高於他們的年齡!”我們的孩子進入國小很受歡迎,在學校裏,不論是體育運動、文藝表演、學習知識還是與人交往,他們都出類拔萃,應對自如。

3、做遊戲、愛遊戲形成幼兒園的特色。我們根據遊戲活動的經驗,編制了分年齡段的案例設計集(《夏津華夏民間遊戲集錦》),並保留了幻燈片資料;根據孩子們愛遊戲的天性,我們把每年的四月為“遊戲月”,每年十月舉辦“親子運動會”。每天下午4點後,全體小朋友都參加户外遊戲,遊戲已真正成為華夏幼教中心的傳統和特色。

4、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課題研究是一條線,我們不斷針對實踐中的難題開展教研,從一開始的遊戲篩選、遊戲組織到後來的遊戲觀察、遊戲評析、整理論文,老師們的專業能力一步步提升,每位參加課題的老師都深有體會,她們説:“現在,讀專業書籍的多了,遊戲時拍照的多了,向幼教刊物投稿的多了,會製作課件的多了。”作為課題的負責人,我更有體會,老師們從“不會提問題,到會提問題,到會研究討論解決問題”,她們已經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一步。這些都得益於總課題組的引領,我們確實在課題活動中學到很多。

八、反思

我們是新成立的幼兒園,這是第一次做課題,所以在剛開始時覺得困難重重:課題活動開始後,怎樣寫反思?怎樣從紛繁的材料中提煉出有價值的、規律性的東西?怎樣提升經驗,彙總成優秀論文?幸好,有總課題組的幫助,我們從其他幼兒園也學到了很多,終於從實踐中摸索出一點點經驗,感謝董教授在課題研究

幼兒園課題結題報告2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 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份職業的快樂和幸福, 我會用全部的知識來教育和引導幼兒,不僅要從德、智、體、美這幾方面來發展幼兒, 還需要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兒童天性活潑、好奇、好動、好玩,注意力不集中, 常常靜不下心來, 做事不能堅持到底。如果教師不能有意識地把這“活潑”的天性逐步導向“專注”習慣,到上國小時再想規範孩子的行為習慣就十分困難。所以,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一、為幼兒創造輕鬆、愉快、簡單的環境。

俄國的教育家曾經説過:“注意是心靈的天窗”。只有打開注意力的這扇窗户,智慧的陽光才能撒滿心靈。其實,每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注意力的表現也都是不同的。不要説幼兒,即使是成人,在一些情況下,也是很難保持注意力的,以便幼兒想象力的發揮和注意力的集中。除此之外,教師應注意調整自己言行舉止,配合幼兒的行為,無論幼兒在幹什麼事情都不要輕易打擾, 給幼兒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讓他們自主地去學習、去探究、去發現。

二、讓幼兒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活制度。

家長在家不管孩子,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玩耍,造成睡眠不足,不能集中精力進行學習活動,從而使注意力渙散。幼兒在家不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來到幼兒園也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簡單而有規律的幼兒園生活與有規律的家庭生活的良好配合下, 才能更好地吸引。

 三、教師語言要有藝術性.教具的顏色要鮮豔、新穎。

自制一些玩教具如:軟飛盤,樹葉沾畫等,讓幼兒在感興趣的獨立動手的同時有效的提高了注意力。可以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在提高幼兒注意力的同時培養了 幼兒的規則意識和競爭意。這些有獨特個性的自制玩教具體現了幼兒教師獨特的.教學個性。老師們通過親手製作形式各異的玩教具,體現出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動手能力、語言能力、情感態度、科技知識等方面的教學要求一個教師的語言藝術對於牢牢吸引幼兒們的聽課注意力則是最為重要的。因此無論是傳授知識、還是提問知識都要準確、生動,還要有重點、深度。這樣孩子們無論是上課狀態,還是上課效果都會很好。最基本的是知識的準確性,如果不準確,給孩子們的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印象,只能是分散淡化幼兒的注意力,根本談不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尤其是對於一些知識概念更要注意。當然具體實施需要很強的技巧性,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最好採取一種孩子們能夠接受的語言方式進行對話,孩子就會有一種親近感,語言生動有趣則會最能夠感染幼兒,激發幼兒的聽課熱情,也最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為教師的風趣幽默最能打動孩子的心,從而吸引住孩子。但一定要注意掌握適度,不可濫用,否則就會物極必反。教師無論在上課還是在生活中,聲音都要有變化,只有高低起伏的聲音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如在講故事的時候,不僅教師的聲音要高低起伏,還需要音色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如果一個教師注重突出重點,那麼課前對於知識已經去粗取精,做了精加工,於是在孩子頭腦中得到的印象自然就會既簡單又清晰,這樣孩子們就會很容易引起注意。而且由於孩子們獲得的知識是系統的“骨架”部分,這對於孩子主動去添加知識的“肌肉”部分已經創造了充分的條件,從而更加有利於幼兒對學習注意力的保持和加強教師對於知識的顯現缺乏深度,孩子

所接受的知識就十分平淡淺顯,這對於孩子注意力的培養十分不利,幼兒就會缺乏足夠興趣,覺得學不到什麼東西。因此一個教師如果學問精深,又善於表達,能夠深入淺出,使孩子覺得通俗易懂,就能夠吸引住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對知識有一個很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從而更利於知識掌握。總之課堂上教師只有緊緊抓住了孩子注意力,一切教育教學活動才能夠有實質性的進展,從而才能夠有幼兒學習效率的全面提高。

 四、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教學氛圍。

教師每組織一個教學活動時,都要圍繞活動所需來創設環境,不添加任何與本節活動無關的內容來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在授課中教師要巧妙地去引導幼兒的注意力,及時進行注意力的轉換,同時授課的時間不宜太長,按標準的時間來上。上課中,只要發現孩子有一點點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獎勵和鼓勵,給孩子創造一個有效的學習環境。好的學習環境能夠幫助孩子成為主導的學習者,從而享受學習的快樂,避免注意力的轉移,最終讓幼兒在一個很好的氛圍中學習。

五、用遊戲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教學改革雖已經進行多年,但卻因過於強調聽説能力的訓練,而忽視了幼兒閲讀能力的培養。在幼兒教學中仍存在諸多方面的實際問題,如教學觀念陳舊、教材單一等。在幼兒課程教育中,有效地開展快樂教學法,以全新的途徑來實現發展快樂教學法能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世界兩大主題的今天,加強和改進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對帶動快樂教學法在幼兒課程教育的開展,促進幼兒全面認識當今世界的形勢,增強愛國主義和國防觀念具有重要作用。

 六 從幼兒的興趣入手, 提高幼兒的注意力。

興趣是人們探求事物。和進行活動的動力,是產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條件。無論是誰,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都會注意力集中,很投入、專注,幼兒也是如此。"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幼兒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時,總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即使疲倦和辛勞,也會心情愉快而興致勃勃,當遇到困難時,也絕不喪氣,而去想辦法百折不撓地去克服它。

如在區角活動中,有的孩子對智力拼圖特別感興趣(智力拼圖屬益智玩具,具有開發智力發展幼兒邏輯思維功能,是富有挑戰性的遊戲),在操作智力拼圖過程中,多次因遇到困難被迫終止,但幼兒沒有放棄而是反覆拆拼,每當解決一個困難時,幼兒都會開心地笑一笑,對於身邊的小朋友則表現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由此可見, 幼兒的注意與興趣有密切關係。作為教師和家長,我們應該把培養孩子的興趣與培養注意力有機結合起來。在教授孩子知識時,教師應採用形象化、趣味性的遊戲教學。如在數學活動中,要求幼兒掌握數的概念或學習幾何形體時,我們除了使用生動有趣的直觀教具外,還可採取遊戲等幼兒感興趣的方法,如通過"學做機器人"的遊戲方式,引導幼兒認識幾何圖形,來激發幼兒興趣同時逐漸形成穩定和集中的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幼兒注意力培養的方法和途徑很多,其具體實施方法也不盡相同。我們可根據孩子年齡發展的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訓練,有針對性地去培養幼兒注意力。

幼兒是認知主體,任何教學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幼兒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的提高。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的認識是由外部刺激和認知主體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的產物。我們主張既要重視外部刺激,又要重視內部心理過程的作用。教學就是要通過安排適當的外部條件來影響和促進學習者的內部心理過程,達到更理想的學習效果。現代認知心理學研究為課題研究提供了

有力的理論支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説是幼兒注意力研究的理論基礎之一。 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 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協調發展;表現為人的良好的健康個性、健全人格自由的充分的發展。這當然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追求課堂教學的高質量高效率,離不開調動幼兒有效參與課堂認知的教學過程。可見,幼兒注意力的發展,不僅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益,還能培養人的能力,體現了人的全面發展學説。

幼兒園課題結題報告3

一、課題背景

閲讀是一項獲得信息、傳播信息、增加知識的活動。閲讀得越多,人的能力及適應性也越強。早期閲讀並不在於單純發展孩子的閲讀能力,而更在乎啟蒙閲讀意識,讓孩子通過各種途徑,接受各種信息,形成閲讀的概念,即要看、要聽、要讀、通過養成性教育,有力的推動今後的學習。研究表明,3—8歲是人的閲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兒童需要養成閲讀的習慣、形成閲讀的能力,在閲讀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思考,儘管他們不識字,但他們能夠自己與書對話,成為自主的閲讀者。因此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認真培養孩子的早期閲讀習慣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二、問題的提出

我們知道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期,抓好這個時期幼兒早期閲讀的培養對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順利地完成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過渡,對進入國小學習書面語言有着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幼兒早期閲讀水平,探討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特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我們研究的早期閲讀是指在幼兒階段,以圖畫讀物為主要附加文字作品的閲讀材料,從幼兒興趣入手,在看、聽、説的閲讀過程中、萌發幼兒熱愛圖書的情感,引起幼兒閲讀識字的願望,養成幼兒良好的閲讀習慣,豐富幼兒的閲讀經驗,提高幼兒觀察、想象、思維、表達能力,為幼兒入學正式學習書面語言作準備的一種寓教於樂的語言活動。

四、理論依據

1、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幼兒期對大千世界非常好奇,總想知道它們之間存在的原因和之間的關係,説明這時期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近年來許多相關研究顯示:3—8歲是孩子自主性閲讀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孩子的語言會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文字將與孩子的思維能力相互串聯並在生活中發生作用。他們開始認識符號、聲音、與意義的關聯性,學習如何看待一張紙、一本書、一則新的知識,也嘗試用自己所學的語言解釋所見的世界,進而自我展現。

2、陳鶴琴的課程理論思想理論,陳鶴琴活教育的理論體系。主要包括課程論、方法論、目標論,十五條主張,十七條原則,四個教學步驟,五指教學內容等。

3、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在教育教學的活動中充分考慮到不同幼兒的發展差異,提出了不同層次的目標要求,並且有相應的材料提出和指導策略,通過互助式學習及過程評價,支持引導和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和提高。

五、研究目標

1、瞭解幼兒早期閲讀的水平、需求與潛能。

2、梳理有效、多元的早期閲讀活動形式與內容。

3、分析幼兒早期閲讀的'特點,形成系統的早期閲讀的指導策略。

六、研究內容

1、本園幼兒早期閲讀情況的調查與研究。

2、以圖畫讀物為主,有機結合看、聽、説、玩、演、畫等形式開展早期閲讀活動,激發幼兒閲讀興趣,形成初步的閲讀習慣。

3、對不同年齡段幼兒進行早期閲讀活動指導,梳理指導策略,豐富幼兒的閲讀經驗,提高閲讀能力。

七、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採用文獻法和小組研討法。在大量閲讀文獻資料和共同探討的基礎上,理解幼兒早期閲讀的意涵和結構因素,並對這一概念作出界定。與此同時,通過年級組研討,瞭解本年齡段幼兒早期閲讀的現狀,以此修正和加深理解“界定”的概念。採用理論學習與實際行動相交融的情景觀察的調查方法,瞭解幼兒心理髮展的一般趨勢、發展的特點。

2、用理性思辨和經驗總結相結合的方法構建3—6歲幼兒早期閲讀的培養策略。

3、採用行動反思法進行培養策略的實證性研究。

研究對象:3—6歲全體幼兒

研究時間:20xx年9月——20xx年6月

八、課題理論研究步驟

在課題實施初期,研究制定了一套問卷調查(見附頁)

從這份調查中我們發現家長認為孩子的閲讀水平比較低,喜歡聽故事,但是不喜歡講故事,表達能力欠缺,對閲讀不是很感興趣,大多數幼兒喜歡在家看電視,玩遊戲,或者自由玩耍,只有42%的孩子喜歡看書,但是他們閲讀的習慣不是很好,每週閲讀五次以上的幼兒只佔20%,能仔細觀察畫面上的角色和背景細節,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的不到10%,由此可見,在家庭閲讀觀上家長們普遍願意讓孩子提高閲讀興趣與能力,就是不知道如何提高孩子閲讀興趣和指導孩子進行閲讀。

之後,我們又在幼兒園各班讓教師調查幼兒早期閲讀的情況

班級人數不喜歡閲讀較喜歡閲讀喜歡閲讀

人數%人數%人數%小一班48 17 36% 22 46% 9 18%注:較喜歡閲讀指不會正確翻書不理解閲讀內容,喜歡閲讀指能較好掌握閲讀方法理解內容。根據這些測試、調查讓我們有了一個研究的方向,而後通過收集文獻資料,組織教師學習早期閲讀活動的內容、手段和方法,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使幼兒的閲讀興趣、習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現總結如下:

一、創設良好的閲讀環境,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

喬姆斯基認為,環境可以產生激發效應和塑造反應,營造一個相適應的環境對幼兒興趣的產生至關重要。我們把活動室光線充足的地方,用矮櫃隔開,鋪上地墊,放幾個靠墊,作為閲讀區,讓幼兒隨時閲讀。為幼兒提供與我們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有關的書籍:有故事書、自然知識、科學知識、社會知識等方面的書,有的是幼兒熟悉的、有的是幼兒不熟悉的。我們幼兒園的圖書種類也值得一提,除了故事書、兒歌書、工具書還有自制書。幼兒用繪畫、剪貼的形式自己構思製作圖書畫冊,並將其放在書架上,閒時看一看也別有一番感覺。此外我們除了投放以上這些傳統意義上的讀物,還提供了豐富的電子讀物,比如各種音響磁帶能夠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在生動直觀的影視作品中更能幫助幼兒理解水平的提高。以滿足不同水平的幼兒閲讀的需要,提高幼兒閲讀的興趣。例如:我們欣賞文學作品《桃樹下的小白兔》時,幼兒對桃花產生了興趣,於是產生了主題:桃花是什麼樣的。我們通過發調查表,收集有關桃花的圖片、圖書、VCD,共同探索桃花的祕密。我們還根據主題開展得情況及時更換書籍,利用空間與幼兒共同商量、設計佈置主題牆飾,創設了主題牆面與圖書融為一體的閲讀活動區域,擴大了閲讀活動的範圍,增強了閲讀活動的趣味性。在心上故事《桃樹下的小白兔》後,我們將故事畫成大幅連環畫,張貼在走廊裏,幼兒在自由活動時經常走去看一看、講一講,在這種温暖、寬鬆、愉快的環境中,幼兒的額閲讀興趣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開展豐富多彩、新穎多樣的閲讀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閲讀習慣

常規的好壞是早期閲讀的先決條件,好的閲讀習慣會使幼兒終身受益,因而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作為教師,我們就要善於引導幼兒,使幼兒能夠正確地拿書、翻書、看書,能按順序

專心地閲讀,並坐姿正確,能夠按照欣賞讀、跟讀、朗讀的常規要求進行閲讀,但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要堅持一貫地抓,經常的提醒,持之以恆,才能見效果。

三、開展與閲讀有關的活動,加強指導,增進幼兒的閲讀能力,讓幼兒學會閲讀

(一)瞭解幼兒在閲讀區的活動特點和活動形式

我們要求各班教師在閲讀活動中對幼兒的閲讀形式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發現:獨自閲讀:表現為幼兒獨自一人默默地看書或自言自語邊講邊看,這種閲讀情況表現在小班幼兒和個別特別喜愛圖書閲讀的幼兒身上居多。

同伴兩兩一起閲讀:指兩個人共同閲讀一本圖書,可共同翻閲,或一方翻閲一方講述,或兩人邊看邊講。

小組閲讀:指兩個以上的幼兒共同閲讀一本圖書,邊看邊講。這種閲讀情況表現在大班幼兒身上居多。

師幼共同閲讀:即教師和幼兒一起共同閲讀一本圖書,一般採用教師講述,幼兒傾聽的形式,亦可教師邊講述邊提問。這種閲讀形式一般用於新圖書的閲讀指導,教師可以給幼兒的閲讀起一個引導的作用。

(二)指導幼兒早期閲讀的策略

幫助幼兒掌握閲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過教師示範,幼兒示範,分組比賽等形式,教會幼兒閲讀的有關技能和方法,不如:知道書有封面、內容和封底;閲讀時逐頁翻閲圖書,先看左邊再看右邊。使他們掌握看書方法並養成習慣。再如,要輕輕地翻閲圖書,不撕書不折紙;把書籤放在原來的位置不動等。

進行開放性提問。把問題提得比幼兒的現實發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們“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來”,保證幼兒的思維經歷發現的過程,將“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實發展區”。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幼兒已有知識基礎、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情況,向幼兒提出的問題,其難易程度應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

開展生動有趣的表演遊戲活動,通過孩子們自己的創編表演活動加深對幼兒所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的印象。

四、開展各種閲讀活動,讓幼兒體驗閲讀。

(一)在區域活動中發揮閲讀的自主性。

自主性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普遍採用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因此,我園以此為切入點,根據早期閲讀教育的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設計了一系列自主性區域活動,為幼兒自由選擇,自發探索、自主創造提供機會和條件,並通過有效的觀察指導,使幼兒產生閲讀的興趣,閲讀能力在自身的水平上獲得進一步提高。

1、設計早期閲讀區域遊戲,為幼兒創設一個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的語言環境。

2、早期閲讀活動與其他區角相結合,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3、設計具有不同難易層次的材料,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滿足幼兒不同水平的發展需要。

(二)童話劇的排演增強早期閲讀的娛樂性

語言活動中我們倡導教師把學過的故事幫助幼兒表演出來,這樣幼兒練習角色對話的同時,其他幼兒則可以跟着老師一道複述故事。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幼兒學習使用不同的語氣去表現角色語言,用語言的感情色彩表現故事的背景,情節發展和故事角色,潛移默化地提高了閲讀水平。

每年“六一”我們都組織幼兒排演大型的童話劇表演,幼兒好模仿,容易進入遊戲角色的特點是童話劇表演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前提,這對幼兒的語言如豐富詞彙、敍述事件、認識社會及對幼兒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都有着積極的影響。其他幼兒在欣賞的同時也充分感受到了另外一種閲讀形式所帶來的快樂。

五、重視家庭閲讀,讓幼兒感受親子閲讀的快樂。親子閲讀,是培養幼兒良好閲讀興趣,習慣及能力的有力支持,是親密親子關係的催化劑,更是開發幼兒早期閲讀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們採用了以下方法:

(一)、通過家園聯繫欄、自主活動、個別交流等不同方式,不定期地向家長介紹親子閲讀觀,從而拓展幼兒閲讀的範圍和內容。

(二)、建議家長在家中為寶貝創設舒適、温馨的閲讀環境,指導家長為寶貝選擇合適的閲讀材料;同時為了給予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自身也要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三)、向家長推薦一些有效的指導方法,如聽讀啟蒙法、講述提問法、角色扮演法,遊戲法等等,讓孩子感到閲讀也是快樂的,進而引發他們對閲讀活動的興趣。

九、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通過每學年對幼兒閲讀水平進行觀察測試,我們發現在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後幼兒的閲讀興趣與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通過早期閲讀的實驗研究,提高了幼兒對閲讀的興趣,使孩子們自己能從閲讀中感受到快樂的趣味。

2、通過早期閲讀的實驗研究,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閲讀習慣,大大提高幼兒的閲讀技能。

(1)獲得了翻閲圖書的經驗,學習掌握一般的翻閲圖書的方式和規則。

(2)掌握了讀懂圖書內容的經驗,學會看畫面人的表情、動作、背景以及串起來發生事件。

(3)對文字感興趣,能理解圖書畫面,文字與口語對應關係,會用口語講出畫面內容。

3、通過研究,大大豐富了幼兒掌握的詞彙量,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通過早期閲讀的研究,提高了幼兒理解思考的能力,並對幼兒在記憶、思維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通過早期閲讀活動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師是實施研究的核心,課題的研究探索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舞台。我們通過教育科研,增強了科研意識,提高了研究水平。三年來,課題組堅持定期例會,學習理論,製作教具學具,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們每位課題組成員寫了數篇論文,

每年我們都要舉行園內論文評比和案例設計評比,其中,甦醒老師的“潤物細無聲——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情感滲透”被常熟市年會論文錄用。

十、課題研究後的一點思考

(一)對幼兒早期閲讀教學模式的再完善

教學模式是一種結構,它是基本和相對穩定的,而非僵化、一成不變的。在閲讀中,幼兒離不開聽,離不開把感受到的音、圖轉化為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而整個閲讀教學中,看、聽、説、認既是閲讀教學活動目標的內涵,又是具體操作化的指導方法。我們在模式運用中,應以強調“理解至先”為基礎,靈活交叉地使用多種指導方法,以適當調整活動過程來優化閲讀教學活動結構,使幼兒早期閲讀教學模式日趨完善。

(二)對教師素質的再提高

教師是早期閲讀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評價者。教師的教育素質直接影響課題的研究和實施。切實提高教師的基本功、教學素養對本課題的實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的情感體驗與創新能力還有待提高,而且幼兒早期閲讀能力需要長期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我們把握好前進的方向,堅持不懈地走下去。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進一步深入研究,使我們的工作更趨於科學、規範,為我們的幼教事業多作貢獻。

幼兒園課題結題報告4

一、問題的提出

“美育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當前,將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質,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觀念上的一個新的發展和追求。美育作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開啟心智、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種潛在力量,對於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特別是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着重要的作用。

傳統音樂一般是指世代相傳,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樂。民族音樂,它源於生活,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並且有着豐富多彩、令人喜聞樂見的形式,有着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易於接受的內容。開發並利用鄉土音樂資源中有鮮明民族特色,內容健康向上的精品對幼兒進行薰陶教育,可以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永春地處閩南中部,有着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各種傳統民間音樂豐富,如:鼓隊舞、高甲戲、南音、木偶戲、布袋戲、山歌等。然而,當前幼兒園對具有鄉土特色音樂資源的利用較為貧乏,缺乏對周圍生活與地方本土音樂文化的挖掘、傳承與創造,以至許多富有鄉土特色的音樂漸漸失去流傳……

因此,我們試圖通過以開發利用鄉土音樂資源為主線,對弘揚民族文化,萌發幼兒愛國意識,完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踐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的教育目標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藝術教育內容,開展有家鄉、民間特色的藝術活動,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現實的。而且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還注重形成園本化音樂課程。

二、理論依據

建構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布魯納提倡使用發現學習法、陳鶴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有關藝術領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標、內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適合學前教育的音樂教育內容。

2、探索民間音樂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踐途徑和方法。

3、在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強的園本化音樂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獻法、調查法、行動研究法。

五、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

1、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曹冰潔、李晉媛音樂教育理論,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幼兒觀。

2、制定課題計劃,確定研究小組成員並進行分工。

3、研究小組成員蒐集材料並進行研討。

4、課題組成員共同制定前測的測量指標。

(二)具體實施階段

1、對實驗班進行前測。

2、進一步收集有關本地區民間音樂的教育資料,學習許卓婭的音樂教育理論。

3、制定教育目標,根據目標選擇活動內容,讓幼兒在活動中初步瞭解並感受本地區的民間音樂。

4、探索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的手段與方法。

5、針對幼兒水平設計記錄表並進行跟蹤記錄。

6、能大膽運用各種表現形式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7、請高甲戲團、木偶劇團的演員來園表演。

8、建立學園小戲團、木偶團。

(三)總結階段

1、整理成果資料,分析相關數據。

2、彙編成果集(反思記錄、活動設計、民間音樂教材、主題活動方案、自編兒歌等)。

3、參加撰寫課題報告,課題組研究成果交流。

幼兒園課題結題報告5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地處甘肅省秦安縣興國鎮的秦安一幼,有着數量較多的“留守幼兒”,這些“留守幼兒”中的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與同伴的交往、自我認同、性格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問題,究其原因是這些“留守幼兒”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教養方式不科學、父母關愛缺乏、祖輩的溺愛等。因此,努力探索符合我園實際的“留守幼兒”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指導“留守幼兒”家庭進行有效家園互動科學育兒,加強我園“留守幼兒”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糾正、防止我園“留守幼兒” 出現心理、行為的偏差,使其健康發展,是解決我幼兒園“留守幼兒”教育問題的重要工作。

二、課題的界定

幼兒園留守幼兒:父母雙方或一方在異地務工或經商,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由父母一方、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監護且在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的3-6歲兒童。

幼兒園留守幼兒教育:幼兒園留守幼兒由於家長教育觀念陳舊、教養方式不科學、父母關愛缺乏、祖輩的溺愛等,出現了性格缺陷、不良行為,針對這種情況,加強對他們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使他們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三、研究的對象

以本園3-6歲的“留守幼兒”及其家庭為研究對象。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研究目標。力求通過“幼兒園留守幼兒良好習慣養成的方法和途徑”的研究,指導我園留守幼兒家庭進行有效家園互動科學育兒,使在園的“留守幼兒”養成良好習慣和個性品德,促進“留守幼兒”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研究內容。調查、分析我園“留守幼兒”教育現狀,挖掘、總結和提煉現有的好的教育經驗,探索符合我園“留守幼兒”實際的養成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促進“留守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1.問卷調查法:組織教師對本班家長開展調查,收集我園留守幼兒在習慣養成、個性品德等方面的現狀及留守幼兒家庭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等的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事實依據。

2.觀察法:觀察、記錄、分析和總結我園留守幼兒一學年的行為習慣發展情況,為開展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3.訪談法:通過走訪留守幼兒家庭收集信息,進行分析總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六、課題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和課題申報階段(20xx.7—20xx.12)

1.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確立課題方案,明確分工,併成功申報。2.對課題研究人員進行相關的理論培訓。3.對留守幼兒基本情況進行摸底調查。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階段(20xx.1—20xx.12)課題全面開展,對留守幼兒進行跟蹤研究,指導留守幼兒家長科學育兒,家園合力促進留守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第三階段:反思總結、整理結題階段(20xx.1—20xx.5)1.對研究的成果進一步完善、驗證,撰寫經驗論文。2.整理、彙編課題研究過程資料,撰寫研究報告、編輯課題研究成果集,為推廣工作和開展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3.完成課題的結題。

3、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加強家園合作以及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溝通。

家長是遊戲活動器具的參與者,使用者,傳播者,所以在家長的領域裏,有無窮無盡的器具能被他們創造出來,創造條件讓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體育活動,利用共同參與活動的機會,幫助幼兒製作活動器具,讓這些器具成為幼兒園户外體育活動器具的重要來源之一。

4、有效地探究一物多用,促進了教師的發展,節約了能源,做到資源的合理化利用通過這個專題的研究,使我們教師開拓視野和思維,能充分發揮户外體育活動相對自由、自主、輕鬆愉快等優勢,讓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得到發展,也提高了教師的教育能力。

5、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教師幼兒家長都能夠真正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將變廢為寶,保護我們身邊的綠色環境。

6、豐富了幼兒園自制體育器械的種類和數量,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們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真正的發揮了自制器械的多用性、實用性,使幼兒的身體動作和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1.對户外器械的使用建立良好的常規和制度,在户外活動中良好的制度不但可以保證孩子的安全,還可以減少自制器械的損耗。

2.保證自制器械的數量。由於是自制的,第一比較麻煩,第二容易破損,所以要保證幼兒自制的數量,做到人手一物。

3.創設遊戲環境和情景,培養幼兒活動興趣。幼兒的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在體育活動中也應遵循幼兒認知情感變化的規律,進行生動活潑的體育活動。給幼兒設置有趣的情景和環境,這樣幼兒會對活動充滿興趣。

4.繼續思考、探索、開發一物多玩的方法,讓自制器械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5.自制體育器械的合理搭配。單一地讓幼兒玩某一種體育器械,一般不會讓幼兒有持久興趣,如果能將多種自制的體育器械合理搭配,不僅能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還可以達到多項鍛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幼兒教育活動設計與研究》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3.《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4.新課程學習(下)

XX年第04期

幼兒園自制體育器械初探

5.學問?現代教學研究XX年第5期

自制體育器械在幼兒園户外體育活動中的運用作者:胡燦燕

6.中國幼兒教師網

將自制體育器械引入幼兒園——開展自制體育器械的經驗分享